|
楼主 |
发表于 2016-6-24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ebrazebra 于 2016-6-24 21:07 编辑
基督徒个人对某一教义问题或神学术语有自己的看法,这一现象很常见,也可以理解。但是当我们认真探讨教义与神学问题时,必须考虑教会的正统教导与主流看法。《迦克墩信经》及其中“上帝之母”术语的使用,作为普世基督教会(天主教、东正教、更正教大多数教会)所公认的基督论正统,这一点没有什么问题。
路德宗的《协和信条》明确使用了“上帝之母”一词,至于其他更正教宗派在其信条里没有重复运用“上帝之母”这个术语,并不意味着否定《迦克墩信经》及“上帝之母”的表达。1994年,天主教教宗和东方教会签署声明,接受聂斯脱利提出的“基督之母”的称呼,也并未否定《迦克敦信经》“上帝之母”的称呼。
尽管有些更正教信徒认为天主教过分高举马利亚,因而避免使用theotokos一词,并对聂斯脱利表示同情……“然而更正教神学家,由加尔文、慈运理、马丁路德、巴特一直到奥登,均认为在神学上有必要视马利亚为theotokos”。(达拉斯神学院/邵叶尔《神学求生指南》,第318页,注释19)
虽然聂斯脱利本人的基督论观点究竟是不是百分之百的异端,在学术界有长期的争议……但是,从路德、加尔文到当代福音派的众多系统神学教材(如艾利克森、雷历、古德恩等人的作品),在教导基督论时都会提及“聂斯脱利主义”(或译为“涅斯多留主义”等)是基督论的主要异端之一。
艾利克森指出,当年聂斯脱利任大主教之后,不愿意将马利亚称为“上帝之母”,“除非将‘上帝之母’(theotokos)这个词同时和另一个词‘人之母’(anthropotokos)一起连用”。(《基督教神学导论》,第326页)艾利克森还提出:“对聂斯脱利神学最可能的表述是:尽管他并非有意识地坚持或公开地教导基督位格中存在着分裂,但他所说的却似乎暗示了这一点。”(同前页)
杨庆球牧师在《基础系统神学——真理与信仰体验的整理》中不仅以《迦克敦信经》为基督论正统信仰原则,而且重申:“早期教会为强调道成肉身的真确,甚至在迦克敦信经称马利亚为上帝之母(Theotokos)——她孕育了三位一体第二位的人性”。(155页)同时,杨庆球牧师也指出,马利亚生育耶稣,说明耶稣人性的真实和道成肉身的真确,并不意味着要给马利亚任何特殊的地位,像天主教民间流传的敬礼马利亚的传统那样。
需要再次强调,“上帝之母”作为神学概念,不是把焦点对准马利亚或者高举马利亚(她只是一位被上帝拣选与使用的使女),乃是为耶稣基督的“道成肉身”的真确作神学性见证。教会的神学使命是对信徒进行重要教义的解释和教导。反过来,对一个神学术语的批评或者反对,不应该建立在误解其本意、甚至有意曲解其本意的基础上,也不应该根据对某一术语的感觉印象而轻率否定其内容、意义和价值。
“在基督的一生中,没有一个时刻他不是上帝,包括他母亲怀孕和生产的阶段。如果基督是上帝,他的母亲就是上帝之母。可见上帝之母的教义,是从道成肉身推论来的。”(林荣洪《基督教神学发展史——(二)中世纪教会》,第101-102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