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以琳静悄悄
收起左侧

基督徒的成长路——旷野四十二站 (陈希曾)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5-3-5 10:13 编辑

一 从疏割到密夺——过红海的前三站∶


我们知道第一站就是疏割。这个在民数记三十三章那里讲得很清楚,疏割的意思,就是牲棚的意思。我们的路是从牲棚开始的,因为我们的主当初是从伯利恒动身, 他从马糟开始的。那么以色列人这四十二站,到底在哪一站该歇下来?哪一站安营?哪一站起行?圣经说是“约柜在前面为他们寻找可安歇的地方”,约柜在圣经里面是预表基督,所以今天这条路是他走过的,他一步一步的带领我们,所以第一站是疏割。


那么第二站呢?是以倘;


第三站是密夺,然后以色列人就过了红海。所以,以色列人在过红海以前有三站,过红海以后就有其他的站,所以我想我们今天,就特别集中在他们还没有过红海以前,他们到底学了一些什么功课?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然后在我们身上又是代表什么?我想这个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不过首先我们还是要讲一点地理,就是讲一点事实∶当初所发生的一些历史和地理,我想我们先把历史事实把它捉住了,然后我们对于背后的功课、属灵的功课,我们才会很清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路线∶


1、若往北 - 非利士地的道路∶


那么讲到过红海,我们现在首先要问的就是,当他们出埃及的时候,那个路是怎么走的?圣经有记载,所以现在我要念一段圣经给大家听,就是出埃及记第十三章第十七节∶


“法老容百姓去的时候,非利士地的道路虽近, 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 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所以可见有一条路叫什么?叫“非利士地的道路”。


我们说过这个埃及的北边就是地中海,然后沿着地中海可以一直到埃及去的,所以那条路叫做非利士地。非利士地的道路是很近,一下子就可以到了迦南,其实我们知道非利士人当初就是这么走的,就是从埃及走非利士地的道路,然后就到了迦南,所以这一条路是很近的。不过圣经说∶“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 神说∶恐怕百姓遇见打仗后悔,就回埃及去了。”所以那条路线不走,不是沿海的那条路线。


十八节说∶所以 神领百姓绕道而行,走红海旷野的路。...换一句话说那条是旷野的路,而且是沿着红海的路,这样就不是往北走,而是表示要往南走。我们再读下去『以色列出埃及地,都带着兵器上去。』这个是非常的有意思,就是说以色列人他们出埃及以后,他们所走的路是上去的路,我们知道圣经描写以色列人出埃及的时候,是非常仔细的。


现在我们给大家看一张示意图∶这一张示意图是西乃半岛的地势图
图片1.png
你看这张地图,我们知道地中海在我们的左边,这个南边是在我们的右边,然后大家看见有红海,这个以色列人,圣经说他们要上去,所以你看见这个地图,你就很清楚。从埃及这边过来,他们要上去;上去什么意思呢?上去的意思就是说,越往南走那个地势愈高,那果然一点都没有错, 神带他们所走那条路是往南走的路,往南走你到了西乃半岛的南端,你就会发现有十七座的高山,西乃山就是其中的一座山,所以现在大家看的很清楚;如果在这张图上沿着地中海你可以往北走,就到了以色列,但是如果你往南走是个绕行的路,但是这条路是旷野的路,而且是沿着红海的。


红海我们说过有两个壁,有靠近埃及这边、有靠近沙特阿拉伯那边,那么近这个埃及这一边是沿着海边,然后沿着旷野,就这样的一直往南边走,这个可以说是以色列人当初所走的路线,这一点是非常重要,因为我们知道,最后他们要走到西乃山,所以有两条线∶一个叫北方路线;一个叫南方路线。这个北方路线是不可能的,因为圣经明明告诉我们,法老容百姓去的时候,非利士的地道路虽近,但是 神却不领他们从那里走,因为 神说,恐怕百姓遇到打仗就会后悔,就会回到埃及去了。


有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是大概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考古学家找到了一个土丘,埋在土丘底下的,乃是当时的一个很重要的要塞;而那个时候正是在摩西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那个时候。所以那个时候的这个兰塞法老,就是兰塞大帝,事实上,他把重兵就放在那个地方,所以以色列人根本不可能往北边走的。


我们知道有所谓新派神学的朋友们,他们普通是主张应该往北走,往北走的话过红海就很容易,因为苇海是很浅的,所以他们觉得这根本不需要神迹就可以过去了,因为新派的朋友们,他们不大相信神迹的。但是如果这样的话,你一定就要相信以色列人是往北走,但圣经明明说这个是到非利士地的道路,所以 神不是走这条道路。现在果然一九八几年的时候很清楚,考古很明显告诉我们,那个地方本来就是屯兵、本来就是军事要地,你以色列人不可能浩浩荡荡两百万从那里经过,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所以你看 神的话是非常非常准确的,如果他往南走,那条路是什么样的路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5-3-5 13:04 编辑

2.以色列往南路线∶兰塞-比哈希录-提沙湖-疏割-以倘-密夺

我们知道根据考古现在的发现,知道原来有一段的路已经是有人走过的,原来在这个半岛南边有一座山,这个西乃山的附近原来是产铜矿,原来也产绿松石的矿。埃及很喜欢绿松石宝、半宝石,埃及人当然也喜欢铜了,所以那个时候,所有埃及的奴工都是送到西乃半岛去。大家不要忘记西乃半岛是很热的地方,记不记得摩西看见荆棘被火烧着,那就是平常的时候,就是太阳照晒在荆棘上,如果超过它的燃点,就烧起来了,所以荆棘被烧起来是司空见惯的事,不过那一次摩西所看见的乃是神迹,因为虽然有火在上面,但是圣经告诉我们荆棘没有烧着,所以你就可以想象这个西乃半岛的天气是非常炎热,在那里做工根本像是在地狱里面一样。


在那里很多的奴工,他们因为很无聊、很痛苦,所以他们的日记就写在石头上,从这些日记、从这些碑文上面我们就可以知道,在以色列人还没有出埃及以前,事实上已经有一条路,那一条路是可以沿着走的,因为当初矿工就是走这条路。但是到了那一带、到了山里面,那个旷野的沙漠,实在不是人过的日子,那的确像地狱一样的日子,因为平常温度差不多一百一十度(约摄氏43度)非常非常炎热,这个是西乃山的气候本来就这样。所以我们能想象到以色列人四十年在旷野,实在不是太容易的一件事情,而现在我们看到了,以色列人他们走的事实上是南边的道路。


下面一个示意图,这个叫做出埃及的路线
77.png

隐隐约约你能看见这个三角洲,我们现在所看的这张图,事实上是三角洲的图画。如果大家能够在这个地图上面找到兰塞的话,我们知道以色列人是在那里起行的,起行了以后,然后就走旷野的道路。走旷野的道路的时候我们知道他们是从兰塞然后往南走,大家就看见有一个叫比哈希录的地方,他们就会到比哈希录,那里有个湖,然后就过了一个湖,那个湖叫做亭撒湖,现在这个亭撒湖附近有一个四星级的旅馆,亭撒湖还在那里。


亭撒湖的南边有一个湖叫做苦湖,苦湖附近就叫做巴力洗分,圣经描写的就是告诉我们,以色列人到底在什么地方过红海∶是在比哈希录的附近、还有是在巴力洗分的附近。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以色列人他们是在从兰塞起行以后,然后要过红海。


那么在什么地方过红海?圣经已经给了我们一些提示,给了我们一些暗示,还有大家在地图上也可以找到密夺。这个密夺、比哈希录、巴力洗分,你把这几个地方如果把它定住的话,你就知道大概以色列人就是在那一带,所以以色列人在哪里过红海呢?大概就是在苦海那个附近过红海的,等一等我会讲的更清楚一点。


那么在地图上你看的很清楚,有一条路叫非利士人路,然后往北走会到有一个土丘叫Tell Hebua,这个Tell Hebua那个地方,事实上就是在一九八几年的时候,他们发现那里有个重要的军事要塞,所以以色列人是不可能走这条路的,所以以色列人只能够往南边走,然后从兰塞到了比哈希录。


比哈希录是什么地方呢?比哈希录事实上就是今天的苏伊士运河河口那个地方,很有意思的,那个地方有一个地名就叫做以实马利,就在比哈希录那里。现在我们怎么知道比哈希录大概在哪里呢?因为比哈希录,根据希伯来原文是河口的意思;所以一直到以色列他们占据了西乃山以后,他们做了一番考古的工作,后来跟太空总署合作,结果他们才发现原来有一个古的运河,在摩西那个时候已经有了,所以如果大家看这一张地图,你可以看见上面有一个叫做边防运河。


边防运河事实上是一直到地中海,沿着Tell Kedua,一直往Tell el-Herr那个方向,那么从地中海一直到亭撒湖口。那么这一个在太空上还看得见那个遗迹,那表示古运河。所以可见在摩西那个时候,这是一道很重要的边防的运河,那么既然这个比哈希录是河口,所以现在我们可以根据考古的资料断定,这个比哈希录应该就在亭撒湖北边的一点点。


圣经又告诉我们以色列过红海的地方是密夺,是第三站。同时有一个地方叫巴力洗分,那巴力洗分根据考古学家找出来的,那里也有一些祭坛,从前的丘坛,他们拜偶像的,巴力,我们知道就是偶像。巴力洗分就告诉我们,那里因为在水的附近,所以他们认为巴力原来是守护神、是水手的守护神,所以水手们在那里就建了一些偶像的祭坛,所以那个地方叫做巴力洗分。今天我们知道如果你到埃及去的话,那一带也叫做巴力洗分。所以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以色列人到底应该在什么地方过红海?就是他走南边的路,然后大家知道如果在这个地图上,这个歌珊的地方,就是从兰塞一直到亭撒湖,你会找到两个点∶一个是比东,还有一个是疏割。


疏割就是他们第一个安营的地方,然后他们第一个安营以后,就开始过红海了。过红海∶他们在什么地方过红海,多半就是在比哈希录跟巴力洗分中间的地方过红海,因为这是圣经明明很清楚的告诉我们的。


但是现在有一个问题,这个在历史上曾经引起过一些争执,因为我们知道不信派或者新派,他们不相信以色列人能够过红海这个神迹。红海∶我们知道希伯来文事实上是苇海,就是芦苇的意思。所以他们就根据这一节圣经告诉我们,因为那一带有很多这种的湖,都是充满了芦苇而且很浅很浅,所以他们就找了很浅的地方,说以色列人大概从那里经过,就把整个神迹取消了,原因就是因为他们不相信有神迹,所以才相信当初以色列人走北方的路。事实上不是如此,不光如此,另一面红海的的确确也讲,不光是讲到这个靠近埃及这边的红海,也指着靠近阿拉伯半岛那边的红海,还有也指着,我们知道后来以色列人在红海边安营,那一带的红海绝对不可能是苇海,现在又是讲苇海,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现在我们考古学就看得很清楚了,原因是怎样?今天我们看见这个红海跟苦海中间好像是干地,那么苦海跟亭撒湖中间好像也是干地,是不是?但是事实上不是,事实上在摩西那个时候红海的水位比今天要深的;比现在要深多少呢?考古学又给我们一个很好的资讯。我们不是说过西乃半岛是两壁吗?这边是埃及,然后过了红海,这边又有另外一壁对不对?这一边是红海、这也是红海,这边红海的顶的地方就是以拉,以拉也就是阿卡巴。阿卡巴今天大家都知道,这个以拉可以说是潜水很好的地方,圣经上的以禄,那么阿卡巴事实上就是圣经里的以旬迦别,是四十二站里面的一站。今天所找的以旬迦别,已经不是在海湾口了,是海湾口还往里面退一段的距离。那么现在你看退一段的距离,就表示如果这个『以旬迦别』的旧址找到的话,那就是告诉我们在摩西那个时候,以旬迦别刚好在海湾口上,所以你根据这个水退的距离,你可以算现在的水位和那个时候摩西水位到底差多少。


所以现在很清楚,根据那一份资料,那个时候的红海,摩西那个时候红海的水位刚好是可以漫过今天的苦海跟亭撒湖的。所以现在我们就很清楚了,意思就是说,根据这一份的考古资料,我们就晓得以色列人是过苇海不错,因为苦海是苇海的一部份,但是也是红海,的确是过红海,意思就是说那个时候的红海已经漫过了今天的红海、苦海、还有漫过了今天的亭撒湖,这个是很清楚的。所以这样的话我们根据圣经,大概以色列人如果过红海的话,从哪里经过呢?他的确是过红海,那神迹的确发生,然后海的确是分开的,然后以色列人就像走干地一样,然后他们从那里就到了彼岸。


那密夺是四十二站第三站。很有意思的,这个密夺是塔的意思,所以我们知道当时埃及人他们把奴工打发到埃及去的时候,打发到西乃半岛去做奴工,他们走这条路的时候,那么刚好密夺是一个很重要的要塞。意思就是说很重要,那里有一个高塔,有一个守望塔,一面是保护他们自己的人,另一面也是把奴工打发到南边去的时候,那么可以看到很清楚,所以这个密夺可以为这些来做见证。所以我们知道第一站是疏割;第二站是以倘;第三站呢是密夺。 如果大家读民数记三十三章很清楚的。


所以他们在什么地方过红海呢?是在密夺、在比哈希录,在巴力洗分附近,他们就过了红海,圣经告诉我们那神迹就发生了,然后水分开,以色列人他们就行走干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以色列人如何过红海~是神迹还是地理因素   

也许大家会说,今天到了二十一世纪,大家还相信说这个神能够叫红海分开吗?我们知道在以色列和在佛罗里达有两个教授也是科学家,他们做了个很简单的计算,就是问到底红海有没有可能分开?因为你如果仔细去读出埃及记的话,圣经告诉我们说∶ 神就用东风,后来叫红海分开了。他们两个因为是科学家读了气象学,所以就做个很简单的试验,他们就假定一种很简单的地形,当然当时以色列人过红海地形是比较复杂的,如果根据很简单地形来计算的话,那么他们说如果这个风速达到一定的速度,达到一定的风速,就是风速很大,而且如果是经过十二个钟头不断的在那吹的话,那么就可以叫红海的海水退往旁边,这个可以退最少可以退一英里那么远;如果退一英里那么远的话,就是说这个时候以色列人就可以走干地了,这是很简单的模型,很简单的计算,意思就是说你的风速如果达到一定的风速,同时你连续不断的吹,经过了十个钟头以后,我们知道这个海水就可以分开、就可以后退,退的时候可以退多远呢?大概退一英里,或者是超过一英里。


这个是科学家们,他们做了一个很简单的实验,很简单的模型就告诉我们,这个以色列人他们过红海不是不可思议的,因为的的确确像这个板块的移动啦、那个时候河床的情形啦、风速的方向┅等等,的的确确我们知道这些事情是可以发生的,不是不能够发生的。


那么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这件事能这样呢?根据圣经的记载非常简单,就是告诉我们说,神借着一阵的东风......然后我们知道,以色列人他们果然是行走在干地上,所以我们相信就是在『巴力洗分』附近,我们可以看的出来,也可以知道,这应该就是以色列人他们过红海的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5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5-3-5 14:55 编辑

三  结论∶

最后我想给大家看几张的图片,下面一个图片就是两湖区,这个就是我们已经说过的苦湖跟提沙湖,那么以色列人大概就是从那里过红海的;
11.png



再看下面一张图,这张图恐怕大家看的不大清楚,这个是从埃及到迦南,他们大概所行的路线;
22.png



再一张是比哈希录,我们刚才不是看过比哈希录吗?那就是大家看对岸的那个就是西乃半岛了,我们这张照片是从那个四星级旅馆拍出去的,这比哈希录我们说过他的意思是河口的意思,那个河口原来是古运河,那是个边防的运河;
33.png



然后我们再来看下面一个就是巴力洗分,这张照片很珍贵,因为我们坐的船,我们像那个时候以色列人,他们如果过红海他们没有机会回头拍照片的,但是我们在海上可以回头拍,那就是那个巴力洗分的景色。大家可以知道在那一带就有古迹,因为巴力乃是水手的守护神。

44.png



我们再看下面一张,这就是苦海,其实很美的,今天是非常美,不过今天整个的景观有一点改变,跟摩西那个时候不同,因为自从开了运河以后,不过这一带应该是没有错的,现在遥远的彼岸那应该就是西乃半岛,以色列人大概是经过了几个钟头,两百万大军就从这里跨到那一头去。
55.png



再下面这个是另一张图,圣经说摩西向海伸杖,结果以色列人就到了海的那一边去了,那个下面就是玛拉苦水,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在玛拉苦水以前,他们是在苦海这一带,巴力洗分还有比哈希录,最后他们是这样的过了,从这一岸就到了那一岸。
66.png


88.png





我们知道这个就是大概他们所走的路线,我们就到了四十二站的第三站密夺了,然后以色列人就从那里过了红海,这个是在历史上所发生的。可能在什么地方经过,我想介绍给大家,今天我们就说到这里,下一次我们再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5-3-6 14:26 编辑

[4〕基督徒的旷野之路


前言

各位观众好,我们又来到了今天的单元,就是基督徒的成长路 - 旷野四十二站。我们上次,特别把以色列的地理、埃及的地理稍微介绍了一下,我们就知道以色列人的确曾经在埃及待过,他们做了奴工,后来最后终于借着摩西把他们从埃及就带到了旷野。那么他们在旷野里面一共经过了四十年,圣经说是经过大而可畏的旷野。

基督徒的旷野之路

那么我们是要从以色列人在旷野里面所走的旷野路,来解释基督徒的成长路,基督徒今天也是在旷野里走道路的。我们本来是在埃及,世界就好像埃及一样,我们在那做苦工,我们也在罪的奴隶之下;我们在撒旦的权下,撒旦世界的神弄瞎了我们的心眼,世界都握在那恶者的手下,但是感谢主有一天我们蒙恩得救了,我们接受耶稣基督做我们的救主,我们接受了他把基督的血、羔羊的血抹在心门、门楣上、门框上,而且我们也吃羔羊的肉,意思就是说基督做了我们的生命,从此我们就能走这一条旷野的道路。


所以今天我们可以说是经过这个人生大而可畏的旷野,但是我们是有一个目标的,这条路呢是有一个方向的,这条路乃是成长的道路,所以这里以色列人他们虽然在历史上是走了这么一段路,但事实上对我们基督徒来讲,乃是把一条生命的轨迹、成长的轨迹留给了我们。那么现在我想我们要稍微看一看,既然它是成长路,那么四十二站的根据在什么地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2:4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以琳静悄悄 于 2015-3-6 13:36 编辑

一 从兰塞到旷野都是神的旨意


我想我稍微提一下,那就是民数记大家读到三十三章,我读几个地方大家就有印象了。民数记三十三章,我从第一节读给大家听∶以色列人按着军队,在摩西、亚伦的手下出埃及地所行的路程,这个路程在原文是站口,记在下面。所以这里有一站,一站有站口,许多的站口。摩西遵着耶和华的吩咐,记载他们所行的路程,其路程乃是这样。 正月十五日,就是逾越节的次日,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在一切埃及人眼前,昂然无惧的出去。那时埃及人正埋葬他们的长子,就是耶和华在他们中间所击杀的。耶和华也败坏他们的神。以色列人从兰塞起行,安营在疏割。从疏割起行,安营在旷野边的以倘。从以倘起行,转到比哈希录,是在巴力洗分对面,就在密夺安营。


第八节∶从比哈希录对面起行,经过海中到了书珥旷野,又在伊坦的旷野走了三天的路程,就安营在玛拉。第九节∶从玛拉起行,来到以琳,以琳有十二股水泉、七十棵棕树,就在那里安营。从以琳起行,安营在红海边。从红海边起行,安营在汛的旷野。从汛的旷野起行,安营在脱加。从脱加起行,安营在亚录。从亚录起行,安营在利非订,在那里百姓没有水喝。从利非订起行,安营在西乃的旷野。如果我们继续读下去的话,你把三十三章一直读到五十节你就会发现,就像我们刚才所说的,一个站口一个站口,那么一共几个站口呢?是四十二个站口。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旷野四十二站。


圣经告诉我们,我们知道如果我们仔细的去读圣经中的记载,就会晓得圣经里面曾经告诉我们,原来这些站口呢,一站一站的乃是照着神的旨意。所以我们读到出埃及记,出埃及记有一段的记载非常有意思,比方说十七章第一节∶以色列全会众都遵耶和华的吩咐,按着站口从汛的旷野往前行......所以这个乃是根据耶和华的吩咐,他们不光是在旷野走路,而且是按着站口,从一站到另外一站,从一站到另外一站。所以大家如果回头读民数记三十三章的话,你就会晓得,原来这些站口不是随便的,这些站口原来是 神的一个设计,那么以色列人他们出了埃及,但是他们还要走旷野的四十二站,最后才达到迦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第一阶梯∶疏割

我们说过,如果埃及是代表我们蒙恩得救,我们怎样相信耶稣基督做救主,我们怎样接受 的血在我们心门的门楣、门框上,我们也接受 做我们的生命,从此以后我们所走的路就是旷野的路。但是这条路圣经告诉我们是经过四十二站,最后才达到生命的丰满,那就是流奶与蜜之地,所以可见这一条路应该是成长的道路。


现在我们把这个四十二站稍微把它分析一下,非常有趣,你就会发现,它事实上是分做三个阶段的;是十四站、十四站再加十四站。这个就是我们现在示意图上面给大家看到的。这个四十二站示意图呢,就是告诉我们这个第一个阶段、第二个阶段跟第三个阶段,从这个示意图上面大家会发现,我们已经把它整理过了。比方说第一站是疏割;疏割,我们不光把它名字告诉大家,也把英文告诉大家,怎么发音也告诉大家Succoth。如果大家今天到埃及去,你要找疏割这个地方,你说我要去疏割,没有人知道在哪里。但你要告诉他阿拉伯的名字,原来我们知道现在那些考古的那些古迹,他们是一个山丘、一个山丘,所以这个英文叫Tell∶是古山丘、土丘。所以如果你到了埃及、你到了开罗,那么你不要告诉他说你去疏割,去疏割没有人知道在什么地方,你只要告诉他是Tellel Maskhuta ,你若告诉他Tellel Maskhota他就晓得原来这就是圣经里面的疏割。


所以我们给大家这一份资料,在图上面你能看到的就是,它不光是有中文的名字,而且上面有英文的;不只如此,如果英文的名字下面有一条杠的,就证明说,这个地方是考古能够找到的地方,这不是普通的,的的确确考古学家能证明,在什么地方你可以找到那个地方。然后,那个土丘的名字就是阿拉伯名字,阿拉伯字我也告诉大家了是什么意思,比方说意思是牲棚;我们中文就用括号把它括起来,所以我们如果把它整理以后,大家就会知道说,这事实上是第一个站;然后第二个站就是以倘;第三个站是密夺;那么到了第十一个站呢?就是西乃的旷野。


所以这样的话一直十四站,那么头面十四站呢?就变成第一个阶梯。那第一个阶段就是第一个阶梯,这个可以说是以色列人他们在旷野经过的时候,他们先经过这十四站,然后才来了第二个阶梯的十四站,那是从什么呢?从临门帕烈一直到曷哈及甲。同样的我们也把一些资料告诉大家,如果下面英文的这个字下面没有一条杠的,就是我们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这个找不到,今天因为旷野嘛!那么然后里面的意思如果大家再看下去,第三个阶梯也是这样,那么最后呢?是到了迦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重要的第十一站∶西乃旷野


所以我们知道说四十二站,事实上是分做十四站加上十四站再加上十四站,不过,这里面我们特别请大家注意一下,四十二站里面有二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大家把这个四十二站好好把它列成一个表分析一下,你就会很清楚,有一个站很重要∶就是西乃的旷野。是从头开始,从疏割开始算第十一站,那就是西乃的旷野;那如果从迦南倒过来数十一站是什么地方呢?我倒过来数十一站,那么这个就是三十二站加低斯。

这两站可以说是非常重要的两站,因为西乃旷野以色列人大概在那里差不多住了十一个月,快到一年的样子,然后他们就往前走,到了加低斯的时候,那事实上如果你看我们这一张图,你会发现那个第十四站利提玛应该就是这个加低斯。那么从这里他们就开始漂流了,就漂流了三十八年,最后还是回到加低斯。所以,我们知道说以色列人他们最重要的两站∶一站是西乃的旷野,他们大概在那里,在 神的学校里面差不多学了一年多;然后到了一站就是加低斯,加低斯是圣的意思,这个时候他们很快的就要进迦南了。


圣经告诉我们∶人非圣洁不能够见 神,现在如果你要达到生命的成熟,迦南已经在望了、在门口了,但是很可惜!我们知道第一代他们听见这个探子告诉他们说∶那不光是流奶与蜜之地,而且也是吞吃居民之地。所以他们就暴动,他们怎么样也不肯进去,后来 神就任凭他们。所以从此以后,从那里开始,他们就漂流了三十八年。虽然如此, 神并没有降低他的标准,三十八年以后,第二代的以色列人又回到加低斯,所以这两站对我们来讲可以说非常非常重要,那么这个西乃的旷野呢,是以色列人第一次他们全会众聚在神的面前,所以西乃旷野所学的功课,就是他们怎么样在神面前的一个地位,他们怎么能够站在神的面前而不被击杀,所以这是称义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6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非圣洁不能见主的面

这个加低斯是圣洁的问题?是成圣的问题?所以你看见 神不降低标准,如果我们以为说神可以降低标准,但是 神没有这样做,那么凡是达不到那个标准的就漂流在旷野,最后一个个就倒毙在旷野。那么到了第二代的时候, 神还是把他们带回到加低斯,然后从加低斯才进到迦南。所以光从这个两个重点站、关键站,我们就可以看得很清楚,在这个四十二站里面的确有进步的情形,一步一步的往前去,那为什么十四站、十四站、十四站呢?很有意思的,你会发现,这个十四刚好是十四次,刚好是以色列人他们在旷野埋怨 神十四次,他们的抱怨一共抱怨了十四次,这个是很重要的很重要的一点。


那么第二点呢?如果你和马太福音第一章主耶稣的家谱对照的话,十四代、十四代又十四代,那个就非常有意思,因为十四我们知道主耶稣是在正月十四号为我们钉十字架的,这个逾越节的羔羊也是正月十四被宰杀的,所以十四在圣经里面代表十字架,所以基督徒成长的过程啊!在每一个阶段里面都有十字架的工作。不错,十字架的工作一次且永远的,主耶稣在两千年前已经完成那个工作,是永远的工作,一次永远完成了。不过圣灵今天就把十字架的工作、所有的结果、所有的一切就做在我们身上,这个就是圣灵的工作,所以在英文The works of the cross;还有The working of the cross;一个是the works 是已经完成的,一个是圣灵今天在我们里面继续不断的工作的。


所以基督徒成长的过程,从一个阶段到第二个阶段到第三个阶段离开不了十字架的功课,所以主耶稣是怎么说呢? 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所以,如果我们想越过十字架而能达到成熟,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记得这个宾州,事实上是纪念威廉潘这位弟兄,他是贵格会的弟兄,他说了一句很有名的话,他说∶没有十字架就没有冠冕No  cross,  no  crown..所以如果我们要达到基督徒成熟的境地,那么我们要记得一定是十字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8 23: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