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乃是上帝在圣经第一次说话,有以下的特点: (一)「上帝说」(第3节)是否表示祂像人一样开口说话?祂的话是否听得见呢?祂对谁讲话?圣经没有清楚表明,也没有提及祂讲话的对象(和第26节略有不同)。「上帝说」这句话有三点要注意:13(1)这话可以解作「上帝意愿」;祂想造甚么,就立刻造出来。14(2)「上帝说」这句话反映祂的伟大和权能;祂创造世界这巨大工程,根本不费吹灰之力,只像人讲了一番话。15(3)祂说话表明祂是一位有「位格」的上帝。16 (二)「要有」(第3节)原文是〔yhi〕,「就有了」是〔wayhi〕;17 这两个字不但相关,且和上帝的名字「耶和华」〔yhwah〕(出三14的「自有永有」〔ehyeh〕)同一字根。18 值得注意的是,用「要有」〔yhi〕去命令一些事物发生,只用在本节和第六章十四节,两处都和天空及天体有关。这是否因为此词和上帝的名字相近,而上帝又居住在天上呢? (三)上帝首先造「光」(第3节),因为它是生命成长的必需品。19 其实,「光」在圣经中常预表「生命」(伯三16;诗四十九20)、「救赎」(诗廿七1,九十七11;赛九1)、「喜乐」(伯三十26;诗九十七11),以及「上帝的同在」(诗一○四2)。 作者在此暗示「光」只不过是受造物,并不是神祇。20 (四)本章第四日才提到太阳;那么,第一日的光从那里来?以下是一些常提及的答案:(1)有人认为这「光」(第3节)可能源于太阳,但作者等到记叙第四日的创造才提到太阳,因为: 第一,作者这样做暗示人不应把太阳当作神明敬拜。21 古代中东各民族都供奉太阳为主要的神祇,因他们以为「光」既由太阳而来,太阳一定是神祇。创世记的作者在本节指出:「光」是从上帝来的,人应该敬拜上帝,不是太阳;作者因此故意不说明第一日的「光」是太阳光。22 第二,作者用「七日」的格式论及创造,故创造的次序不一定是根据这里的记录。23 支持这说法的一个理由,就是到第四日太阳和月亮被造后才「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第14节),但为甚么在第一日已有「日子」(第5节)呢?这岂不是因为作者只是用「七日」这格式记录宇宙被创造的过程,而不是要求读者假设此处的记载乃是按着创造的次序吗?24 正如柯德纳所说:「作者可以为了达成架构的雄伟壮丽,有时会要求以时间顺序为重,有时则以主体物件为重,两者成为控制布局的要素,而其整体启示出造物主如何为我们预备地方。」25 第三,太阳虽早已存在,但到第四日才发挥它全部的功用,或说第一日已开始了时间循环,但到第四日才进一步细分开来,并且加以扩张,就是太阳(以及其他的光体)的作用,乃是「分昼夜,作记号,定节令、日子、年岁」(创一14、16~18)。26 所以,在第一日太阳是隐蔽的,到第四日才显现。27 类似的例证就如创世记第九章的彩虹;彩虹早已存在,但直到洪水后上帝赋予它特别的用途(立约的记号),它才显示出来(创九13:「我把虹放在云彩中」)。 创世记的作者记录第四日的创造,重点乃是这些光体的「作用」,而不是创造的过程;这可支持上一段的讲法。28 或许我们可从另一角度来说,太阳早在第一日已被造,只是地球被水云遮盖(参第六节),太阳要到第四日才看得见;29 就如今天密云满布时,我们看不见太阳,但仍可看见「光」。 以上三个理由都赞成第一日的「光」(第3节)源于太阳,太阳在上帝造「光」时已被创造。30 即是说,太阳在第一日被造,到第四日才显露出来或在该日才清楚看见;不然,怎样解释第二节的「黑暗」?按常理来说,有光才会衬托出黑暗。 (2)有人认为第一日的光并非太阳光,乃是「宇宙光」。31 究竟这光从何而来?可能是: 第一,来自一个不知名的光源,因圣经没有提及。不过,太阳并不是「光」唯一的源头,就如启示录第廿二章五节指出:新天新地虽然没有太阳,仍有「光」照耀着圣徒。 第二,来自上帝,32 因为祂就是光(约壹一5);正如诗人所说:「在你的光中,我们必得见光」(诗卅六9)。 有人认为第一日的「光」可能是上帝的「荣耀」,是祂本身临格时的光芒(诗一○四2;启廿一23)。这讲法最大的问题就是此处的「光」是独立的个体(赛四十五7),而不是从上帝发散出来的物质,33 就如约伯指出:光和黑暗各有自己的居所(伯卅八19),是独立的;故「光」不可能是上帝的光芒。 (3)总括来说,笔者赞成第一日的光是源于「起初上帝创造天地」时已造的太阳,但第四日才完全清楚看得见,又执行分昼夜和其他功用。支持这观点除了上述的理由之外,还有以下四点要提及: 第一,第二日至第五日上帝发出命令是有「对象」的,如第二日上帝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第6节),命令的「对象」是「诸水」;然而,第一日没有提及命令的「对象」。为甚么?有一个可能是,当上帝说「要有光」(第3节),其对象是太阳,只不过作者为了避免提及太阳的名字,故只字不提;其实,太阳在第一日已创造了。 第二,第六节记载上帝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将水分开;这「空气」在上帝创造它以前并不存在。第十四节的句法和第六节截然不同;34 它的原文可以意译为:「让天上穹苍那些光体成为分昼夜的工具」。35 作者仿佛暗示穹苍上面早已有光体。 第三,许多人不赞成上帝在第一日已造了太阳,因第十六节说:「于是上帝造了两个大光……又造众星」,因此,太阳、月亮、星星一定是在第四日才造。 这种讲法忽略了作者的写作技巧(参「附录」:创世记第一章有两种创造?)。36 第十六节可能是作者的注脚,叫读者记得一切都是上帝所造,并不是说明上帝在第四日才造太阳。 第四,有人会问:假如第一日已造了太阳,为甚么第二节描绘「地是渊面黑暗」? 因为太阳掩盖了,有如日蚀之时漆黑一片,但不等于太阳不存在。37 (4)无论如何,第三节的结尾说:「就有了光」,反映出上帝话语的果效;祂说要有光,就立刻有光。38 「光」是受造物,是上帝用话语所造的;所以,虽然圣经作者曾用「光」比喻上帝,但不等于「光」就是神。39一4 「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 (一)上帝「看光是好的」(第4节)是很特别的说法,因为:(1)在本章里只有本节和第卅一节指出上帝看「甚么」是好的,其他都只说:「上帝看着是好的」,没有受词。 (2)「上帝看着是好的」这句话通常是在创造完毕才提及(参创一10、12、18、21、25),此处却先提及上帝「看光是好的」,可见作者想表达上帝对「光」的重视。40 「光」的出现乃是消除「空虚混沌」的第一步,故被上帝看为「是好的」。当然,此处的「看」不是用肉眼去注视固定的对象,乃是比喻,重点是上帝「感到」和「觉得」「光是好的」。41 上帝好像一位工程师,造成一种产品后,加以检查,然后说:「好」;作者也通过这词暗示:上帝创造时仿佛面带微笑。 「好」(第4节)乃指:第一,卓越、美丽。第二,对人有益和有好处。第三,有用,它完成上帝创造它之目的。 当然,上帝的创造「是好的」,也反映出祂本身是「好」。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