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蒙恩的器皿
收起左侧

路加福音文字释经证道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0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七讲:教导与辩论

读经:路11章

内容:

一、祷告的教导

1、主祷文

11:1  耶稣在一个地方祷告。祷告完了,有个门徒对他说:“求主教导我们祷告,像约翰教导他的门徒。” 

11:2  耶稣说:“你们祷告的时候,要说:我们在天上的父(注:有古卷只作“父啊”):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注:有古卷没有“愿你的旨意云云”)。 

11:3  我们日用的饮食,天天赐给我们。 

11:4  赦免我们的罪,因为我们也赦免凡亏欠我们的人。不叫我们遇见试探;救我们脱离凶恶(注:有古卷无末句)。” 

这篇深受信徒喜爱的祷词,是门徒看见耶稣的祷告之后,请求他教导怎样祷告而提供的。《马太福音》6:9-13也记载了这篇祷词,放在“登山宝训”当中,耶稣在那里指出,信徒的祷告与假冒为善的人祷告间的不同(太6:5-8)。二处记载的内容略有出入,我们通常采用马太较长的祷词。

从耶稣教导的祷告中可以看见:

1)、祷告的基础是建立在以神为我们的天父的关系上。神是一切真正相信他儿子的人的父(约1:12-13),只有这些人可以称神为“我们在天上的父”。

2)、祷告当以敬拜开始。“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这句话,是以对神和他所作的一切的确认。

3)、祷告当中所求的,当将神的国和这个国的降临置于首位。

4)、祷告应以神的旨意为前提;无论祷告蒙应允不蒙应允,都应该如此。

6)、神的儿女在祷告中,可以为自己今生肉体上的需要祈求。

7)、如果儿女与天父之间的关系因罪割断,祷告也会受阻碍(太6:12,15)。

    这篇祷文虽未详尽说明有关祷告的全部教训,但是祷告的精髓都包括了。祷告中没有特别提及感恩(比较腓4:6-7),但感恩的意思已经包含在“愿人都尊你的名为圣”一句话里头了。

2、情词迫切的直求

11:5  耶稣又说:“你们中间谁有一个朋友半夜到他那里去,说:‘朋友!请借给我三个饼; 

11:6  因为我有一个朋友行路,来到我这里,我没有什么给他摆上。’ 

11:7  那人在里面回答说:‘不要搅扰我,门已经关闭,孩子们也同我在床上了,我不能起来给你。’ 

11:8  我告诉你们:虽不因他是朋友起来给他,但因他情词迫切地直求,就必起来照他所需用的给他。 

1)、迫切祈求的比喻

行商客旅往往喜欢在夜间行走,以避免正午日头的酷热。在耶稣所述的故事中出现的,就是这样的旅客;他在半夜的时候抵达朋友的家门。在东方,款待客人是一件神圣的职责。光是招待还是不足够,必要殷勤款待才合体统(参罗12:13;来13:2)。在村庄里头,饼是在家里做的。一天所做的只为一天的供应,因为放久了发了霉,便没有人肯吃。

客人的迟来,使做主人的陷于困窘的处境。因为这时候盘飧已空,难以尽地主之谊。虽然已届深夜,他还是跑出去找朋友商借。朋友的门扉已经关上。在东方,门户一旦关上,别人便不会来敲门的,除非他有必需。在白天,门户是洞开的,而且会终日如此,当中并无什么隐私;但假若大门一旦关上,那就表示家主人不愿被人打扰。但现在这个要款客的主人,并没有因此而断念。他在叩门,并且不停的叩门。

较为贫穷的巴勒斯坦人的房舍,只有一个房间,一扇小窗。地板只是一片简单的经过压实的泥土,上面铺了些干的芦苇和灯心草。房间分成两部分,当中并没有隔壁,只是以一片低矮的平台来划分。房子的三分之二是一般地板高低,其它的三分之一便是那稍为升起的平台。在这升起的平台上,彻夜烧起炭炉,一家人便是这样的围炉而睡。他们是不用床的,乃是睡在席子上。一般的人家都是大家庭的,他们靠在一块儿睡,正好藉此取暖。要是有人起来,自不免会骚扰全屋的人,再者,在村子里人们都习惯把家畜、鸡只、羊群,都赶回屋子里过夜。

这样我们还会因为这人不愿从床上起来而感到奇怪吗?但这位坚决的告贷者以一种厚颜的固执──这正是情词迫切希腊文的原意──叩门,最后屋主人迫于无奈,只好起来把他要的东西给了他。

2)、用意

路加还记载了一个迫切祷告的比喻:

18:1  耶稣设一个比喻,是要人常常祷告,不可灰心。 

18:2  说:“某城里有一个官,不惧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 

18:3  那城里有个寡妇,常到他那里,说:‘我有一个对头,求你给我伸冤。’ 

18:4  他多日不准。后来心里说:‘我虽不惧怕 神,也不尊重世人, 

18:5  只因这寡妇烦扰我,我就给她伸冤吧,免得她常来缠磨我!’” 

主的这两个比喻的教导都是针对祷告的,而且似乎都在强调祷告要迫切,迫切的祷告神必定成全。这是不是耶稣教导的用意呢?只要迫切祷告,神就必定成全吗?或者说迫切祷告就可以命令神吗?

显然,这不可能是耶稣的用意,因为这样的说法是与神的主权相冲突的;或者说多了一位神,就是“祷告的迫切”。

我们曾经说过,蒙神垂听的祷告,首先必须是所求的内容在神的旨意范围之内,其次祷告者必须是顺服神的人。而这里所教导的“迫切”,所强调的是对合乎神心意的祷告的重视程度:是随随便便,三分钟的热度呢?还是坚持不懈、恒久祷告呢?

因此,恒切祷告不是要改变神,乃是叫我们的心思意念在不知不觉当中不断被神改变,我们的步伐不断被神调整,是我们逐渐与神的性情、品格步调一致。

3、祷告的应许

11:9  我又告诉你们:你们祈求,就给你们;寻找,就寻见;叩门,就给你们开门。 

11:10  因为,凡祈求的,就得着;寻找的,就寻见;叩门的,就给他开门。 

11:11  你们中间作父亲的,谁有儿子求饼,反给他石头呢?求鱼,反拿蛇当鱼给他呢?  

11:12  求鸡蛋,反给他蝎子呢? 

11:13  你们虽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东西给儿女,何况天父,岂不更将圣灵给求他的人吗?” 

二、污蔑与争辩

11:14  耶稣赶出一个叫人哑巴的鬼。鬼出去了,哑巴就说出话来,众人都希奇。 

11:15  内中却有人说:“他是靠着鬼王别西卜赶鬼。” 

11:16  又有人试探耶稣,向他求从天上来的神迹。 

11:17  他晓得他们的意念,便对他们说:“凡一国自相纷争,就成为荒场; 凡一家自相纷争,就必败落。 

11:18  若撒但自相纷争,他的国怎能站得住呢?因为你们说我是靠着别西卜赶鬼。 

11:19  我若靠着别西卜赶鬼,你们的子弟赶鬼又靠着谁呢?这样,他们就要断定你们的是非。 

11:20  我若靠着 神的能力赶鬼,这就是 神的国临到你们了。 

11:21  壮士披挂整齐,看守自己的住宅,他所有的都平安无事; 

11:22  但有一个比他更壮的来,胜过他,就夺去他所倚靠的盔甲兵器,又分了他的赃。 

11:23  不与我相合的,就是敌我的;不同我收聚的,就是分散的。 

11:24  污鬼离了人身,就在无水之地过来过去,寻求安歇之处;既寻不着,便说:‘我要回到我所出来的屋里去。’ 

11:25  到了,就看见里面打扫干净,修饰好了, 

11:26  便去另带了七个比自己更恶的鬼来,都进去住在那里。那人末后的景况比先前更不好了。” 

三、更大的福气

11:27  耶稣正说这话的时候,众人中间有一个女人大声说:“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 

11:28  耶稣说:“是,却还不如听 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 

面对来自法利赛人的污蔑(11:15;太9:34),耶稣沉着应变,表现出惊人的属天智慧。耶稣出色的表现引起了一个女人的赞叹:“怀你胎的和乳养你的有福了!”很显然,所指向的是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是她生养了耶稣。这个女人的话语当中充满了羡慕,羡慕马利亚生了这样一个出色的儿子:可以行大神迹,精通圣经,有属天的智慧,是神为犹太人预备的弥赛亚。马利亚真是太有福了。

耶稣面对这个激动的女人,自己却没有激动。他首先肯定了女人的说法:“”。就是说他肯定他肉身的母亲马利亚是有福的。但是,显然耶稣所讲的并不是这个女人所想的。耶稣清楚母亲马利亚为着顺服神,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最后还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儿子钉死在十字架上;她真正的福气在于不惜一切代价顺服神,成为圣子道成肉身的载体,成为神救恩计划当中重要的一环;而不是这个女人所看到的风光的表面。

耶稣肯定了母亲马利亚的蒙福之后,话锋一转:“却还不如听 神之道而遵守的人有福。”如何理解这句话?马利亚究竟是有福还是没有福?马利亚没有听神之道而遵守吗?

很明显,耶稣已经肯定了马利亚是蒙福的。耶稣要表达的意思是:“马利亚是有福的,她的有福体现在不惜一切代价顺服神,而不是生了一个大有能力的儿子而子荣母贵;因此,无论是马利亚,还是其他所有的人,真正的福气是听道并且行道。”

耶稣的话已经清楚肯定了所有谦卑顺服神的人都与马利亚一样是蒙福的,马利亚只是他们当中的一员。耶稣的话也是对天主教给予马利亚不适当尊崇的做法无声的否定。

四、对求神迹的批评

11:29  当众人聚集的时候,耶稣开讲说:“这世代是一个邪恶的世代。他们求看神迹,除了约拿的神迹以外,再没有神迹给他们看。 

11:30  约拿怎样为尼尼微人成了神迹,人子也要照样为这世代的人成了神迹。 

11:31  当审判的时候,南方的女王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她从地极而来,要听所罗门的智慧话。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所罗门更大。 

11:32  当审判的时候,尼尼微人要起来定这世代的罪,因为尼尼微人听了约拿所传的就悔改了。看哪!在这里有一人比约拿更大。 

五、“你里头的灯是否亮着”

11:33  没有人点灯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总是放在灯台上,使进来的人得见亮光。 

11:34  你眼睛就是身上的灯。你的眼睛若了亮,全身就光明;眼睛若昏花,全身就黑暗。 

11:35  所以,你要省察,恐怕你里头的光或者黑暗了。 

11:36  若是你全身光明,毫无黑暗,就必全然光明,如同灯的明光照亮你。” 

耶稣这里提醒蒙恩得救的信徒要常常省察自己,看看自己里头的光是否亮着。我们已经说过我们里面本没有光,因着重生得救里面有了神的生命,就是永生,里面才有了光,因为神是真光。既然里面有了神的生命,怎么又说“恐怕你里头的光或者黑暗了”?是说救恩虽然得着了,但还是可能随时失去的?或者说里面的新生命若不努力保持就会丢失?

我们也说过,救恩是不会失去的,“一次得救,永远得救”。这样这里恐怕你里头的光或者黑暗了并不是新生命可以随时丢失,而是因为被遮蔽的缘故;就像点亮的灯,虽然发光,但是如果放在地窨子里或是斗底下,光就被遮蔽了,人就看不见光。我们里面的新生命会被什么遮蔽呢?我们的旧人,我们的罪。对于已经得救的人来说,虽然旧人不再掌权,但是旧人仍然没有死,甚至仍然很强大、很顽固。当我们的眼睛被这个世界吸引的时候,当我们体贴旧人情欲的时候,旧人就从我们身上“冒”出来,我们全身就黑暗。 

主深知我们的软弱,所以这里提醒我们要常常省察,看看我们里头的光是不是正常发出来,有没有被什么挡住了,正如歌中所唱:

你里头的光是否亮着?问你自己,问你自己;

你里头的光是否亮着?请你回答这个问题!

你们是世上的光,你们是世上的光;

当知道耶稣要你发光,照亮各人周围地方。

六、严厉批评法利赛人

11:37  说话的时候,有一个法利赛人请耶稣同他吃饭,耶稣就进去坐席。 

11:38  这法利赛人看见耶稣饭前不洗手便诧异。 

11:39  主对他说:“如今你们法利赛人洗净杯盘的外面,你们里面却满了勒索和邪恶。 

11:40  无知的人哪,造外面的,不也造里面吗? 

11:41  只要把里面的施舍给人,凡物于你们就都洁净了。 

11:42  你们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将薄荷、芸香并各样菜蔬献上十分之一,那公义和爱 神的事反倒不行了。这原是你们当行的,那也是不可不行的。 

11:43  你们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喜爱会堂里的首位,又喜爱人在街市上问你们的安。 

11:44  你们有祸了!因为你们如同不显露的坟墓,走在上面的人并不知道。” 

七、严厉批评律法师

11:45  律法师中有一个回答耶稣说:“夫子,你这样说也把我们糟蹋了!” 

11:46  耶稣说:“你们律法师也有祸了!因为你们把难担的担子放在人身上,自己一个指头却不肯动。 

11:47  你们有祸了!因为你们修造先知的坟墓,那先知正是你们的祖宗所杀的。 

11:48  可见你们祖宗所做的事,你们又证明又喜欢,因为他们杀了先知,你们修造先知的坟墓。 

11:49  所以 神用智慧(注:“用智慧”或作“的智者”)曾说:‘我要差遣先知和使徒到他们那里去,有的他们要杀害,有的他们要逼迫’, 

11:50  使创世以来所流众先知血的罪,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 

11:51  就是从亚伯的血起,直到被杀在坛和殿中间撒迦利亚的血为止。我实在告诉你们:这都要问在这世代的人身上。 

11:52  你们律法师有祸了!因为你们把知识的钥匙夺了去,自己不进去,正要进去的人你们也阻挡他们。” 

11:53  耶稣从那里出来,文士和法利赛人就极力地催逼他,引动他多说话, 

11:54  私下窥听,要拿他的话柄。 

1、遁词专家

律法师是律法的专家;他们把数目繁多的律法仪文加在人的身上;但他们自己却不遵守,因他们都是找遁词的专家。以下是他们的一些借口:

安息日旅程的局限是二千肘(一千码),以人的居所为起点计算。但假如在街的尽头横绑着一条绳子,街的尽头即视为他的居所,他可以从该处走一千码。又如果在星期五的黄昏,于某个选定的地点,摆置足够为两餐之用的食物,在技术上这也算为他的居所,他亦可从该处向前走一千码!

其中一项在安息日被禁止的工作,那就是打结,无论是水手或是驱骆驼者打的结,或是在绳子上打结。但是一个妇人却可以在她的腰带上作结。因此,如果要从井里打一桶水,便用不上绳子,因为绳子上不可作结;但却可以利用打了结的妇人的腰带!

背负重物也是在禁止之列,但律法明文规定:“人无论背负什么东西,无论是以右手,或是左手,或是胸怀,或是肩膊,俱属有罪。但人无论背负什么东西,是以手背、脚、口、手肘、耳朵、头发,倒置的钱囊,或是在钱囊与衬衣之间的地方,或是折叠过的衬衣,或是在鞋内,或是以凉鞋,俱属无罪;因为他并不是以平常负重的方法来运载东西。”这真是难以置信,人竟然会相信 神会颁布这么样的律法,并且认为遵守这些细则是一种宗教的礼仪和生死攸关的大事,但这就是文士的宗教。无怪乎耶稣会针对这些文士;而这些文士视他为反教的异端。

2、怪诞解经

文士们使百姓和圣经隔绝。他们解释圣经的怪诞程度,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理解。圣经在他们手中变成了谜语。在他们错误的机智底下,他们拒绝直截了当地了解圣经的真义,并且也不肯让别人去了解。圣经已变成专家们的专利,普通人不可解的奥秘。

以上的事物并不过时。今日仍然有不少人以某一套标准要求别人,而自己却不去履行。有些人的宗教除了律法主义以外,便空无一物。有些人把神的道说成那么艰深,使饥渴慕义的平常人手足无措,不知道该信什么,不知道要听从谁。

3、不懂客套的主

我们注意从39节开始对法利赛人的严厉批评,是在一个邀请耶稣吃饭的法利赛人家中进行的。这个恨恶耶稣的法利赛人为什么要邀请耶稣吃饭,原因不得而知。在7:36节那里我们已经见过一个傲慢无礼的法利赛人邀请耶稣吃饭,我们从他待客的做法上看出他可能是一个沽名钓誉的人。根据这次饭局当中发生的事情来看(38,53-54),明显的是别有用心,为的是拿他的话柄。

耶稣似乎不懂得做人起码的礼貌。既然人家邀请吃饭了,尽管以往有什么过节矛盾,要么就干脆拒绝,免得尴尬;要么既然答应人家了,就要注意分寸,不要讲一些破坏气氛的话,起码顾个面场,以示对主人的尊重。但是耶稣不但没有拒绝这样的邀请,还在主人家就连珠炮的批评起来,而且措辞非常严厉。耶稣不按常理出牌,确实让人难以理解。

耶稣确实不懂血气的客套。他的眼中只有神的喜悦。法利赛人的信仰已经堕落败坏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不下猛药是不行的。而且,就算下了猛药,是振聋发聩的批评,为的是劝醒这些铜头铁额之辈,也没有什么正面的效果;反而加深了他们对耶稣的仇恨。

这样的场景我们并不陌生。无论是教内教外,总有那么一些人,可以说是刀枪不入,再怎么苦口婆心的规劝、提醒、责备,就是刚硬到底。这样的人常常对好心劝化的人还充满了反感,甚至是满腔的仇恨。求神怜悯这些冥顽不化的灵魂。

八、反省反思

1、主祷文包含了哪些方面的内容?

2、如何正确认识迫切的祷告?

3、为什么说天主教对马利亚的敬拜是不对的?

4、法利赛人有哪些逃避遵守律法的借口?

5、我们里头的光是指什么?为什么主要叫我们常常省察里头的光是否亮着?

6、耶稣为什么总是不近人情?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3 23:28:26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讲:讲道汇编

读经:路12章

内容:

一、防备法利赛人的酵

12:1  这时,有几万人聚集,甚至彼此践踏。耶稣开讲,先对门徒说:“你们要防备法利赛人的酵,就是假冒为善。 

12:2  掩盖的事,没有不露出来的;隐藏的事,没有不被人知道的。 

12:3  因此,你们在暗中所说的,将要在明处被人听见;在内室附耳所说的,将要在房上被人宣扬。 

第1节的教导也出现在太16:6和可8:15,但也有明显的不同,一是这里清楚指出法利赛人的酵是“假冒为善”,一是上下文不同。

假冒为善,这词源于当时在舞台上的演员,常戴着假面具说话,隐藏他们原来的真面目,演活另一个人的角色。在这里特指表里不一,矫柔造作;装成敬虔的外表,贪图虚名,其实内心并不敬畏神。

2-3节经文也见于太10:26-27,那里要表达的意思是鼓励十二使徒不要惧怕逼迫,因为神知道一切,并且鼓励他们将从耶稣这里听到的教导公开传扬。路加这里,除了和马太相同的意思之外,还要表达的意思是:虽然法利赛人自表虔诚,也是当时公认的最虔诚的教派,但是神知道所有的真相,神监察一切。尽管法利赛人可以竭力掩饰他们的罪恶,追求漂亮的属灵外表,但在神面前无所遁形。

二、当怕的是谁

12:4  我的朋友,我对你们说:那杀身体以后不能再做什么的,不要怕他们。 

12:5  我要指示你们当怕的是谁,当怕那杀了以后又有权柄丢在地狱里的。我实在告诉你们:正要怕他。 

12:6  五个麻雀不是卖二分银子吗?但在 神面前,一个也不忘记; 

12:7  就是你们的头发,也都被数过了。不要惧怕,你们比许多麻雀还贵重! 

三、当众承认主名

12:8  我又告诉你们,凡在人面前认我的,人子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必认他; 

12:9  在人面前不认我的,人子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必不认他。 

四、不能赦免的罪

12:10  凡说话干犯人子的,还可得赦免;惟独亵渎圣灵的,总不得赦免。 

五、受审之时

12:11  人带你们到会堂,并官府和有权柄的人面前,不要思虑怎么分诉,说什么话, 

12:12  因为正在那时候,圣灵要指教你们当说的话。” 

主耶稣的应许,已经在他复活后司提反和使徒被圣灵充满、说话大有能力的事上得到实现(徒4:8,31;6:10)。圣灵今天也给信他的人用口用笔作见证的力量。

六、拒绝为人分家

12:13  众人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 

12:14  耶稣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 

12:15  于是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12:16  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  

12:17  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 

12:18  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 

12:19  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 

12:20   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12:21  凡为自己积财,在 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1、  分家业的请求

12:13  众人中有一个人对耶稣说:“夫子,请你吩咐我的兄长和我分开家业。”

当时的拉比有权根据摩西律法(如民27:1-11;申21:15-17),替人分配家产。显然,这个人是请求耶稣为他分开家业。应该说他们的父亲去世了,可能他的兄长想独占家产,因此故意迟迟不提分家的事情。

2、  耶稣的拒绝

12:14  耶稣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

耶稣也是拉比,也是有权替人分配家产的;但是,面对这个人的请求,耶稣显然很不高兴:“你这个人!谁立我作你们断事的官,给你们分家业呢?”这句话是明显的责备,等于是说:“你怎么把我当做官长一样要负责为你们分家业呢?我的使命不是这个,我的使命是要来传扬神的道,传扬神拯救罪人的福音,并且为背负罪人的罪孽上十字架,成就救恩!”

3、  耶稣的教导

1)、省察动机

12:15  于是对众人说:“你们要谨慎自守,免去一切的贪心,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 

耶稣对众人这样的教导,明显是话中有话的,就是说表面上这个人向耶稣求助的是分

家业,里面隐藏的动机却是贪心。当然,分家业本身是很正常的事情,本无可厚非;但是,正因为涉及到金钱、财物,常常会产生矛盾。矛盾的根源就在于贪心。

耶稣婉转指出这个提出分家产的人存着贪心之后,进一步教导说:“因为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耶稣这里指出的是人生价值。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拥有多少物质,而在于认识创造生命的主,认罪悔改归向神。

2)、无知财主的比喻

耶稣为了使众人能够明白他所讲的道,举了一个“无知财主的比喻”:

12:16  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  

12:17  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 

12:18  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 

12:19  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 

12:20   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A、 富庶的财主

12:16  就用比喻对他们说:“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

财主的富庶从下面修建仓库就可以看出来,他的财物太多了,以至于原来的仓库都容

纳不了。因此要修建更大的仓库。

B、 聪明的财主

12:17  自己心里思想说:‘我的出产没有地方收藏,怎么办呢?’ 

12:18  又说:‘我要这么办:要把我的仓房拆了,另盖更大的,在那里好收藏我一切的粮食和财物, 

财主很聪明,为了保证新出产的粮食不被糟蹋,就打算修建更大的仓库。

C、 快乐一生的财主

12:19  然后要对我的灵魂说:灵魂哪,你有许多财物积存,可作多年的费用,只管安

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

财主的财物多到一个程度,就是一生都花不完;而且还不断有新的收入,因此他想当然的认为:可以快乐一生了。

D、神的责备

12:20   神却对他说:‘无知的人哪,今夜必要你的灵魂,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

这个财主明明很聪明,既精于赚钱,又精于为自己安排,这样的人是活在很多人的羡

慕当中的,怎么神却评价他“无知”呢?

今夜必要你的灵魂,明显,有权今夜取走财主灵魂的是神,神可以立刻取走他的灵魂,就是说可以叫他立刻死亡。你所预备的要归谁呢?既然已经死亡了,再丰厚的财物对死人而言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

那么,这个财主“无知”在哪里?他的无知就体现在他以为他是生命的主宰,他可以掌管他的生命;并且为自己的生命积存大量的财物,可以快快乐乐的享用终身。如果他确实可以掌管自己的生命,那么,他的所作所为真的是非常明智的;但是这不是事实!

这样,财主的所谓“聪明”只不过是属世的聪明,是在看不见神又看不见自己、骄傲自大的基础上的“聪明”,这个世界如此“聪明”的人何其多!

圣经一再的告诉我们,真正的聪明是敬畏神,认识神,顺服神,远离罪恶(箴1:7,2:6,9:10)。

E、 比喻的用意

12:21  凡为自己积财,在 神面前却不富足的,也是这样。”

耶稣的意思是,凡是像故事当中无知的财主那样,因着贪恋世上的财物,只知道一味

为自己赚钱积财,却不敬畏神、顺服神,在属灵上不富足的,他们的下场也是如此。《雅各书》当中也有类似的责备和教导:

4:13  嗐!你们有话说:“今天、明天我们要往某城里去,在那里住一年,做买卖得利。” 

4:14  其实明天如何,你们还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4:15  你们只当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也可以做这事,或做那事。” 

4:16  现今你们竟以张狂夸口;凡这样夸口都是恶的。 

5:1  嗐!你们这些富足人哪,应当哭泣、号啕,因为将有苦难临到你们身上。 

5:2  你们的财物坏了,衣服也被虫子咬了。 

5:3  你们的金银都长了锈;那锈要证明你们的不是,又要吃你们的肉,如同火烧。你们在这末世只知积攒钱财。 

5:4  工人给你们收割庄稼,你们亏欠他们的工钱;这工钱有声音呼叫,并且那收割之人的冤声已经入了万军之主的耳了。 

5:5  你们在世上享美福,好宴乐,当宰杀的日子竟娇养你们的心。 

5:6  你们定了义人的罪,把他杀害,他也不抵挡你们。 

4、给我们的启发

很多的时候,我们就像这个提出分家业的人和那个无知财主。我们的眼睛还盯着这个世界,我们对金钱充满幻想,我们为着自己的穷乏、不如人而自责、自卑、懊恼、郁闷;或者我们为着自己的富足、顺利而踌躇满志、目空一切。却没有想到,我们并不是我们生命的主宰,我们并不能掌管我们的生命,我们不能掌管未来。神若怜悯我们,开启我们的愚蒙,我们就会发现,原来我们的一切都是在神看不见的保守当中:我们身体的器官能正常运作,空气、阳光、水分这些我们生存必须的东西,我们做事情需要的工具、器材、环境、条件等等,都是来自于神,而且神一直在暗中保守。我们时刻活在神恩典的保守当中,神的恩典时时刻刻在包围着我们,正如大卫的描述“你以恩典为年岁的冠冕,你的路径都滴下脂油。(诗65:11)”

神若不保守,就不堪设想;我们已经为不尊重规律、违反规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我们应当为着我们的贪婪、无知、骄傲、瞎眼等等向神认罪,求神怜悯;并且向神感恩,感谢神时刻的眷顾保守。

七、不要忧虑

12:22  耶稣又对门徒说:“所以我告诉你们:不要为生命忧虑吃什么,为身体忧虑穿什么; 

12:23  因为生命胜于饮食,身体胜于衣裳。 

12:24  你想,乌鸦也不种也不收,又没有仓又没有库, 神尚且养活它。你们比飞鸟是何等地贵重呢! 

12:25  你们哪一个能用思虑使寿数多加一刻呢(注:或作“使身量多加一肘呢”)? 

12:26  这最小的事,你们尚且不能做,为甚么还忧虑其余的事呢? 

12:27  你想,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然而我告诉你们:就是所罗门极荣华的时候,他所穿戴的,还不如这花一朵呢! 

12:28  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 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 

12:29  你们不要求吃什么,喝什么,也不要挂心; 

12:30  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们必须用这些东西,你们的父是知道的。 

12:31  你们只要求他的国,这些东西就必加给你们了。 

12:32  你们这小群,不要惧怕,因为你们的父乐意把国赐给你们。 

八、积财于天

12:33  你们要变卖所有的周济人,为自己预备永不坏的钱囊,用不尽的财宝在天上,就是贼不能近、虫不能蛀的地方。 

12:34  因为,你们的财宝在哪里,你们的心也在那里。 

九、警醒的仆人

12:35  你们腰里要束上带,灯也要点着, 

12:36  自己好像仆人等候主人从婚姻的筵席上回来。他来到叩门,就立刻给他开门。 

12:37  主人来了,看见仆人警醒,那仆人就有福了。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 

12:38  或是二更天来,或是三更天来,看见仆人这样,那仆人就有福了。 

腰里要束上带,中东地方的人,多穿宽松且长而摇曳的衣裳,当要工作或行路时,必须“束上腰带”,才不致妨碍手脚的行动。

当时罗马人把夜间分为四更(参可13:35),犹太人则分为三更(参士7:19)。若按罗马计时法,一更天指晚间六时至九时;二更天指晚间九时至半夜;三更天指半夜至凌晨三时;四更天指凌晨三时至六时。但若按犹太计时法,一更天指晚上九时至午夜十二时;二更天指午夜十二时到凌晨三时;三更天指凌晨三时到六时。

或是二更天来,或是三更天来,指深宵或凌晨,都是人最熟睡的时刻。

这个“警醒仆人”的比喻用意是很明显的,就是教导门徒要警醒。故事当中的主人去参加婚姻的筵席去了,回来的很迟;本以为仆人们已经睡觉了。但是,一叩门,竟然还有个仆人来开门。说明这个仆人没有因为主人的迟归而懈怠,而是警醒等候。

这个故事表达的主题,在《马太福音》关于对耶稣再来的态度当中屡屡出现(太24:4,42-43;25:13)。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这里这个警醒仆人的福气不是主人更多的信任、更多的托付(太24:47;25:21,23),而是主人必叫他们坐席,自己束上带,进前伺候他们。就是说主人把他奉为上宾。这在那个时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那个罗马军队的百夫长能够把仆人视同己出就已经是很大的突破了(7:2)。

这个主人对待警醒仆人的做法使我们不由得想起了这样的话:高举神的,必定被神高举。

十、预备见主

12:39  家主若知道贼什么时候来,就必警醒,不容贼挖透房屋,这是你们所知道的。 

12:40  你们也要预备,因为你们想不到的时候,人子就来了。” 

十一、忠仆与恶仆的比喻

12:41  彼得说:“主啊,这比喻是为我们说的呢,还是为众人呢?” 

12:42  主说:“谁是那忠心有见识的管家,主人派他管理家里的人,按时分粮给他们呢? 

12:43  主人来到,看见仆人这样行,那仆人就有福了。 

12:44  我实在告诉你们:主人要派他管理一切所有的。 

12:45  那仆人若心里说‘我的主人必来得迟’,就动手打仆人和使女,并且吃喝醉酒。 

12:46  在他想不到的日子,不知道的时辰,那仆人的主人要来,重重地处治他(注:或作“把他腰斩了”),定他和不忠心的人同罪。 

对彼得提出的问题,耶稣用比喻作答。上文“警醒仆人的比喻”(35-38)和这里“忠仆恶仆的比喻”都是为门徒和教会领袖说的。主必快来(启3:11;22:7),信徒不可在主尚未来的时刻作出不忠的事情(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8-31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八讲续)

十二、知道与责任

12:47  仆人知道主人的意思,却不预备,又不顺他的意思行,那仆人必多受责打; 

12:48  惟有那不知道的,做了当受责打的事,必少受责打。因为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 

惟有那不知道的,...必少受责打,注意不是不知道就“免受责打”,乃是“少受责打”;信徒千万不要根据这两节圣经,就排斥追求真理知识,因为我们的目标是要得奖赏,而不是要“受责打”。

这里清楚的教导“知道与责任”的关系。让仆人多知道主人的意思,多给谁,多托谁,是为了更好的按照主人的意思警醒预备,做在主人的意思当中;而不是作为仆人炫耀自恃的资本或者懒惰的借口。

我们在主的真道上多明白一点,意味着的就是更多的责任:一方面是自己更多顺服神,靠着神更多遵行真道;一方面去供应那些谦卑寻求和有需要的人。就像《马太福音》25:14-30“按才干授银子”的比喻当中领五千和领二千银子的两位仆人,是竭尽所能的为主人赚取更多的银子;而不是像领一千银子的那个又恶又懒的仆人,寻找借口把主人托付的银子埋藏在地里。

神赐给我们恩赐和恩典,不是为了叫我们“埋在地里”,不是叫我们独自享受,更不是作为我们炫耀的资本。当记得我们是要向神交账的,当记得主的教导: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 

十三、主来引起的纷争

12:49  我来要把火丢在地上,倘若已经着起来,不也是我所愿意的吗? 

12:50  我有当受的洗还没有成就,我是何等的迫切呢!  

12:51  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 

12:52  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纷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 

12:53  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 

十四、学会分辨

12:54  耶稣又对众人说:“你们看见西边起了云彩,就说:‘要下一阵雨’果然就有。 

12:55  起了南风,就说:‘将要燥热’也就有了。 

12:56  假冒为善的人哪,你们知道分辨天地的气色,怎么不知道分辨这时候呢? 

12:57  你们又为何不自己审量什么是合理的呢? 

巴勒斯坦地的西边是地中海,从海上飘来云彩,带来水分,多半会下雨;南边是阿拉伯沙漠,故“南风”即指从旷野沙漠刮来的热风。

天地的气色,原文是“天和地的面貌”,指天色和气候。

不知道分辨这时候,指“不知道分辨这时代的兆头’,即:(1)施洗约翰已经来向人宣告弥赛亚的来临(参3:15-17);(2)主耶稣自己也已宣示他就是弥赛亚(参4:17-19)。这些乃是“这时代的兆头”,但人们仍旧冥顽不灵。

十五、趁早了结

12:58  你同告你的对头去见官,还在路上,务要尽力地和他了结;恐怕他拉你到官面前,官交付差役,差役把你下在监里。 

12:59  我告诉你,若有半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 

十六、反省反思

1、“无知财主的比喻”当中的财主明明很精明,为什么还说他“无知”呢?你是不是也跟他一样一直“无知”呢?

2、“警醒仆人的比喻”和“忠仆恶仆的比喻”要告诉我们什么?

3、你是如何理解“多给谁,就向谁多取;多托谁,就向谁多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讲:叹息声声

读经:路13章

内容:

一、新闻评论

13:1  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 

13:2  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 

13:3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13:4  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 

13:5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1、新闻

13:1  正当那时,有人将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

十二章汇集的是耶稣的讲道。本章伊始,有人把一件新闻告诉了耶稣,就是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此事未见于其它史实数据。可能在彼拉多任犹太巡抚时,曾经为了镇压加利利人的暴乱,在他们献祭时出动军兵屠杀,以致被杀者的血搀杂在他们所献的祭物中。这类行径与彼拉多的恶名十分吻合。

也有解经家说,经文提到加利利人,他们在献祭时给彼拉多杀掉。正如眼前所见,加利利人常常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他们性子暴烈,易于冲动。大约在这个时候,彼拉多遭遇到极大的麻烦。他作出了一个正确的决定,要为耶路撒冷重新设计一个经过改良的供水系统。为了推行这个计划,他提议征用圣殿中部分的金钱。无论从目的和开支来说,俱是值得赞美和合理的。但对于为此而挪用圣殿的金钱,犹太人却表示强烈的抗议。

当群众结集起来的时候,彼拉多指示部下混杂在群众中间,并且以斗篷遮蔽着战衣以作掩饰。兵士不得携带兵刃,只可以短棒代替;当讯号一起,他们便冲向群众,把他们驱散。时间一到,兵士们便依令而行;但他们对待群众的方式,却远较他们所得的指示残暴。结果,不少人因此而丧命。差不多可以肯定的,加利利人必牵涉其中。我们知道彼拉多跟希律,是互相仇视的,只是在彼拉多把耶稣送到希律处受审后,彼此才得和解(23:6-12)。而二人间的嫌隙,极可能是因这次的暴乱而起。

现在把这个新闻告诉耶稣,可能是在向他询问加利利人如此下场的原因,是否由于他们罪有应得(参2节)。犹太人的一般观念认为,灾祸只临到那些罪大恶极的人身上(参约9:1-2;伯4:7;22:5)。

2、耶稣的评论

13:2  耶稣说:“你们以为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吗? 

13:3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耶稣是无所不知的,因此他先指出这些报信人本身的看法,也是现场的犹太人的普遍认识:这些加利利人比众加利利人更有罪,所以受这害。耶稣告诉他们,这样的看法不对,就是说这些加利利人的死亡并不是因为罪的轻重问题。

我们知道犹太人之所以沦为亡国奴,是因为他们罪恶累累。虽然神借着众先知连篇累牍的控诉他们的罪恶、呼天抢地的呼召他们回转,但是终因罪恶深重、积重难返,终于落到国破家亡的下场。这是神对他们的惩罚。因此,他们要做的是认罪悔改归向神,而不是靠武力暴动来与殖民者对抗。但是犹太人并没有认识到国破家亡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犯罪,更谈不上反省认罪,反而常常选择的是暴力反抗。

这次流血事件是诸多暴力事件当中的一件。真正原因是他们的暴力反抗被彼拉多镇压,而不是因为灵性上的罪恶,因此耶稣先否定了在场听众的惯性思维。

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悔改在原文并不含行动的意思,而是指在思想、看法上有所改变;人的心思本来是远离神、背向神,如今整个转变过来归向神。灭亡不只是指身体将要死亡,并且是指死后灵魂将要受到永远的痛苦。

耶稣没有揭示导致加利利人惨死的真正原因,反而很快把这个新闻事件上升到灵性高度来谈论,他向现场的犹太人指出:“你们首要的选择不是暴力反抗,因为这是神许可的刑罚,目的是叫你们认罪悔改。暴力反抗是与神的用意背道而驰,是避开认罪悔改而采取自己的办法来企图挣脱神的刑罚。暴力反抗即便可以最终赶走侵略者,摆脱被奴役的命运——尽管这是你们梦寐以求的,但是改变不了最终灭亡的命运;要想摆脱最终灭亡的命运,必须认罪悔改归向神——假如全部犹太人都认罪悔改,也必然会摆脱被奴役的命运。

这次加利利人的流血事件还仅仅是肉体的死亡,肉体的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灵性的死亡,就是与神隔绝,肉体死后灵魂进入阴间,承受永远的火刑。因此,若是你们不认罪悔改归向神,仍然醉心于暴力反抗,不但摆脱不了被奴役的命运,而且最终必定灭亡。”

3、旧事重提

13:4  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你们以为那些人比一切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吗? 

13:5  我告诉你们:不是的!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西罗亚楼,建筑在耶路撒冷东南方城墙内的山坡上,位于西罗亚池(参约9:7)旁边。

耶稣为了强调这个关系到灵魂最终归宿的重大问题,又提起了过去发生的一件事:从前西罗亚楼倒塌了,压死十八个人。对于这件事情,仍然因为没有历史资料,我们无从得知。可能还是与重建供水系统有关。事件可能属于意外事件,楼房倒塌导致十八人死亡。

耶稣再次提出犹太人对于非正常死亡的错误认识,并给予否定。最后再次重申:你们若不悔改,都要如此灭亡!

4、耶稣的用意

耶稣要强调的是:虽然导致死亡的根本原因是罪,但是不等于说所有的死亡直接原因就是因为犯罪,比如非正常的死亡。犹太人不应当把精力放在探究死亡的原因上面,而是从死亡当中学会反省思考,反思整个民族被奴役的原因;要想摆脱被奴役的命运,胜过肉体死亡和灵魂的灭亡,必须认罪悔改归向神。

虽然耶稣是苦口婆心的规劝,但是犹太人仍然刚硬悖逆,并且最终把他,神的儿子,也是神为他们预备的弥赛亚钉死在十字架上!同时还一直选择暴力反抗的做法,使得罗马人最终忍无可忍,在主后70年攻破耶路撒冷。犹太人血流成河、尸横遍野,也最终为他们的自作聪明和顽梗悖逆付出了异常惨重的代价。

当今的以色列,在神的怜悯下,凭借自身的努力,已经成为中东地区的强国之一。他们也热衷重建约柜,意在恢复昔日圣殿敬拜。他们的所作所为,仍然是与神的愿望背道而驰的。虽然他们翻身作了主人,而且可以钳制那些曾经霸占他们领土的阿拉伯人,但就是没有认罪悔改归向神。等待他们的仍然是灭亡的下场。

二、无花果树的比喻

13:6  于是用比喻说:“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 

13:7  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 

13:8  管园的说:‘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 

13:9  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 

这个无花果的比喻与上面的教导是紧密相连的。

1、失望的园主

13:6  于是用比喻说:“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

这个园主栽种无花果树,本指望可以收获无花果作为食物,但是,结果却令他大失所望,因为是颗粒无收。而且,这样的光景已经持续了三年,使得本来残存的希望彻底破灭。

2、吩咐砍掉

13:7  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地土呢!’

显然,这个园主失望之极,因此吩咐管园的砍了这棵不结果子的无花果树,免得让它长期的白占地土。

3、管园者的求情

13:8  管园的说:‘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 

13:9  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再把它砍了。’”

本来管园的仅仅是仆人,应当顺服主人的吩咐;况且这棵无花果树确实应当砍掉了,三年之久、颗粒无收。但是,这个管园的仆人很大胆,在为这棵无用的果树祈求,祈求主人再宽限一年,并且承诺再施加肥料。如果能出乎意外的结果就罢了,否则只能是一砍了之了。

主人究竟是怎么答复的,我们不得而知。因为主就说到这里,而且毕竟是比喻,不是真实的事件。

4、比喻的用意

先看看彼得后来的教导,或许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主说这个比喻的用意(《彼得后书》):

3:3  第一要紧的,该知道在末世必有好讥诮的人,随从自己的私欲出来讥诮说: 

3:4  “主要降临的应许在哪里呢?因为从列祖睡了以来,万物与起初创造的时候仍是一样。” 

3:5  他们故意忘记,从太古凭 神的命有了天,并从水而出藉水而成的地。 

3:6  故此,当时的世界被水淹没就消灭了。 

3:7  但现在的天地还是凭着那命存留,直留到不敬虔之人受审判遭沉沦的日子,用火焚烧。 

3:8  亲爱的弟兄啊,有一件事你们不可忘记,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 

3:9  主所应许的尚未成就,有人以为他是耽延,其实不是耽延,乃是宽容你们,不愿有一人沉沦,乃愿人人都悔改。

彼得预言日后必定会有喜欢讥诮的人出现,他们因为主虽然应许必定降临但是却迟迟未见应许的成就而发出嘲笑,认为基督教教导这些内容是无稽之谈。彼得郑重指出,之所以主的应许迟迟没有实现,并不是主随便说说,或者是讲话不算话,而是宽容,为的是给罪人留下尽可能多的时间可以回转。

回到主说的这个比喻以及上面对新闻的评论,主要告诉犹太人的是:

1)、神是公义的。神按照他的公义必定对罪进行刑罚,罪人若不回转,等待他们的必然是灭亡;就像这棵无花果树,若是最终不能结果,等待它的只能是被砍伐的下场。

2)、神是慈爱的。尽管神是公义的,但是他慈爱的本性使得他一再的宽容,给罪人留下尽可能多的时间,为的是给他们提供回转的机会;就像这个有怜悯心肠的管园的仆人,虽然这棵无花果树已经三年之久没有结果,但仍然祈求主人给无花果树留下机会。

3)、神对犹太人的宽容。犹太人是神的选民,本来是蒙了大恩的;但是一再顽梗悖逆,就像这棵无花果树,一直颗粒无收。神已经一再的刑罚这个民族,盼望这个民族回转,但是这个民族依然执迷不悟。之所以神一直没有将犹太人赶尽杀绝,是因为神的宽容。但是,神的宽容是有限度的,神预定的日子必定来到。无论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只要刚硬到底,就难逃灭亡的下场。

三、安息日治病

13:10  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 

13:11  有一个女人被鬼附着,病了十八年,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 

13:12  耶稣看见,便叫过她来,对她说:“女人,你脱离这病了!” 

13:13  于是用两只手按着她,她立刻直起腰来,就归荣耀与 神。 

13:14  管会堂的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就气忿忿地对众人说:“有六日应当做工,那六日之内可以来求医,在安息日却不可!” 

13:15  主说:“假冒为善的人哪,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吗? 

13:16  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这十八年,不当在安息日解开她的绑吗?” 

13:17  耶稣说这话,他的敌人都惭愧了;众人因他所行一切荣耀的事,就都欢喜了。 

1、  起因

13:10  安息日,耶稣在会堂里教训人。 

13:11  有一个女人被鬼附着,病了十八年,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

耶稣照常在安息日进入会堂讲道,传扬天国的福音。会堂里有一个被鬼附着的女人,

病史18年,病情很严重:腰弯得一点直不起来,这与驼背不同,乃是从腰部向下弯,弯得胸部和腿部几乎重叠在一起。

    2、耶稣的怜悯

13:12  耶稣看见,便叫过她来,对她说:“女人,你脱离这病了!” 

13:13  于是用两只手按着她,她立刻直起腰来,就归荣耀与 神。

这个饱受疾病折磨的女人引起了耶稣的同情。耶稣明明知道这个时间治病是犯了犹太人的大忌,是个极为敏感的问题,前面已经这个方面与法利赛人产生冲突了(6:1-11),但是他清楚解除病人的痛苦是与安息日敬拜神的宗旨是一致的,远远胜过对古人遗传的死守。因此耶稣还是毫不犹豫的解除了这个女人长期饱受的痛苦。

3、发火的“领导”

13:14  管会堂的因为耶稣在安息日治病,就气忿忿地对众人说:“有六日应当做工,那六日之内可以来求医,在安息日却不可!”

按照犹太教拉比的教训,除非人到要死的地步,否则不可在“安息日治病”,因认为治病是触犯在安息日不得作工的规条。

这个管会堂的“领导”心无旁骛,他的眼中只有僵硬的教条,全然不顾这个女人十八年的痛苦一朝被治愈;在他心中,僵硬的教条远远胜过人的痛苦,甚至是生命。他们是多么的爱神爱人啊!

4、耶稣的斥责

13:15  主说:“假冒为善的人哪,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吗? 

13:16  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这十八年,不当在安息日解开她的绑吗?

耶稣毫不留情的揭开了这些假冒为善的人的画皮:“难道你们各人在安息日不解开槽上的牛、驴,牵去饮吗?你们家里的牲口因为干渴,需要喝水,尽管是安息日,你们尚且还给它们喝水;况且这女人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被撒但捆绑了这十八年,不当在安息日解开她的绑吗?况且这是活人,和你们一样是亚伯拉罕的后裔,已经被撒旦苦害了很多年,你们知道体恤家里的牲口,难道不应当体恤比牲口重要不知多少倍的人吗?她的病得到了医治,尽管是在安息日,不应当与她一同欢喜快乐吗?假如你的腰也弯曲了十八年,你会介意在哪一天直起来吗?——你们这些假冒为善的人,没有丝毫的怜悯之心,这是神喜悦的侍奉吗?!”

5、惭愧的敌人

13:17上  耶稣说这话,他的敌人都惭愧了

耶稣的话无情的撕开这些伪善者的画皮,使他们因为自己的伪善而脸红心跳。

怜恤牲口,可以;怜恤病人,就是犯罪,这叫什么道理呢?这岂是神制定律法的本意呢?这样的规条还有什么价值呢?这样的舍本逐末、本末倒置,岂能让神喜悦呢?

虽然这些死守规条的人会脸红心跳,但是不等于他们就认识到错误了,更不等于他们知错能改了;他们不会反省自己的顽梗悖逆——如果他们能这样做的话,那是神一直在盼望等待的,神必定会赦免他们;他们只会恼羞成怒,赶紧除掉这个处处与他们为敌的律法的破坏者,好拯救他们脱离处处被动的窘境,才是他们乐意采取的办法(31;6:11)。

6、群众的赞美

13:17下  众人因他所行一切荣耀的事,就都欢喜了。

这些法利赛人眼中无知的百姓倒是因着心地的单纯,很容易看见神的作为。他们清楚耶稣所作的是神喜悦的事情,因为神是有怜悯的神;撒旦岂能同情罪人的痛苦呢?正如那个被医治的瞎子单纯而清楚的判断(《约翰福音》):

9:30  那人回答说:“他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他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 

9:31  我们知道 神不听罪人,惟有敬奉 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才听他。 

9:32  从创世以来,未曾听见有人把生来是瞎子的眼睛开了。 

9:33  这人若不是从 神来的,什么也不能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3 2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九讲续)

四、天国的比喻

13:18  耶稣说:“ 神的国好像什么?我拿什么来比较呢? 

13:19  好像一粒芥菜种,有人拿去种在园子里,长大成树,天上的飞鸟宿在它的枝上。” 

13:20  又说:“我拿什么来比 神的国呢? 

13:21  好比面酵,有妇人拿来藏在三斗面里,直等全团都发起来。”  

13:22  耶稣往耶路撒冷去,在所经过的各城各乡教训人。 

五、努力进窄门

13:23  有一个人问他说:“主啊,得救的人少吗?” 

13:24  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13:25  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就回答说:‘我不认识你们,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 

13:26  那时,你们要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 

13:27  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13:28  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 神的国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13:29  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 神的国里坐席。 

13:30  只是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 

1、询问得救

13:23  有一个人问他说:“主啊,得救的人少吗?”

主阿,得救的人少吗?问这问题的人可能观察到一个事实,即虽然有极多的群众前来听耶稣讲道且得医治,却只有少数的跟随者是忠心的。

2、努力进窄门

13:24耶稣对众人说:“你们要努力进窄门。

努力,争战,攻打,竭力;窄门,犹太人的城,周围都有河,入城处,有一窄桥,大门中有一小门。

我们曾经解释过,耶稣没有教导过靠罪人努力才能进天国,那是对“努力”一词按照中文字面来解释了。“罪人努力进天国”是行为主义的教导,或者说是行为主义的毒素。因而,耶稣这里的意思是,要想进天国,就要承受来自撒旦、世界和旧人的逼迫、攻击,这是一个很窄小的门,因此“找着的人也少”(太7:14)。

3、关系学的无效

13:24我告诉你们:将来有许多人想要进去,却是不能。  

13:25    及至家主起来关了门,你们站在外面叩门,说:‘主啊,给我们开门!’他就回答说:‘我不认识你们,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 

13:26    那时,你们要说:‘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 

13:27   他要说:‘我告诉你们,我不晓得你们是哪里来的。你们这一切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 

这些被主拒绝的人在跟主套近乎,搞世俗的关系学:我们在你面前吃过、喝过,你也在我们的街上教训过人。”或者说,他们并没有理解耶稣讲的“认识”。“认识”的原文是指夫妻同房,用在描述神与人关系上指的亲密的关系,像夫妻那样有主观经历上面的了解、熟悉。并不仅仅是客观上的认得、知道。这些自作聪明的人以为耶稣讲的客观上的“认得”、“知道”,所以提醒他们曾经在耶稣面前吃过、喝过,也亲眼看见耶稣,亲耳聆听耶稣的教训;仿佛耶稣的记性不佳,需要他们提醒似的。

这些世俗的关系学,在耶稣面前没有任何的价值。一个人,可以在活着的时候八面玲珑,擅长公关,善于运用关系学为自己谋得诸多便利,但是,绝对在神那里不会得到丝毫的利益;关系学在神那里是此路不通!所能得到的只能是严厉的斥责和地狱的永火!

4、振聋发聩

13:28  你们要看见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众先知都在 神的国里,你们却被赶到外面,在那里必要哀哭切齿了。 

13:29  从东、从西、从南、从北将有人来,在 神的国里坐席。 

13:30  只是有在后的,将要在前;有在前的,将要在后。” 

这对陷入迷信的犹太人不啻是晴天霹雳!耶稣清楚的告诉他们:别做梦了,别以为亚伯拉罕可以保证他们稳进天堂,那是可怕的迷信!在神那里血统论和关系学一样,是行不通的。愿意认罪悔改归向神外邦人,就是犹太人所鄙夷的地狱之火的燃料,会进入天堂,与诸位族长和诸位先知生活在天堂里;刚硬到底的犹太人,只能进入地狱,享受“爱哭切齿”的滋味。

六、面对恫吓

13:31  正当那时,有几个法利赛人来对耶稣说:“离开这里去吧,因为希律想要杀你。” 

13:32  耶稣说:“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 

13:33  虽然这样,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 

1、狐假虎威

13:31  正当那时,有几个法利赛人来对耶稣说:“离开这里去吧,因为希律想要杀你。” 

希律想要杀你希律乃杀害施洗约翰的希律安提帕(参9:7-9)。法利赛人这话有两个可能性:(1)法利赛人不欢迎主耶稣在邻近一带地方传道,欲假藉希律之名迫使他离境;(2)希律害怕再出现一个像施洗约翰那样有影响力的先知,故要威吓他离境。

不知道反省认罪的法利赛人,恨透了这样一位毫不留情的耶稣。他们假作好心好意,来提醒耶稣危险的处境;其实就是狐假虎威,目的是恫吓耶稣,尽可能把他赶走,叫他不再“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2、镇定的耶稣

13:32  耶稣说:“你们去告诉那个狐狸说:‘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 

13:33  虽然这样,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

狐狸生性多疑、狡猾;主耶稣用此来形容希律为人闪烁不定,生性欺诈。这正反应当日犹太人对希律的一般看法。

今天、明天我赶鬼治病,第三天我的事就成全了,这指明主耶稣在地上的事奉乃按照既定的时间表,直到完成他的职事,达成他的目标。

今天、明天、后天我必须前行,“今天、明天、后天”是犹太人语法,用来表示“一段不确定但短而有限度的时间”。

因为先知在耶路撒冷之外丧命是不能的,这话暗示他定意上耶路撒冷去赴十字架救赎之死。

耶稣知道法律人的伪善和恶毒,他没有被这样的死亡威胁吓倒。他清楚,掌握宇宙万物和人类历史进程的不是人,而是神。神做事有自己的时间表。在预定的受难时间没有到之前,谁也不能夺走耶稣的性命。因此,耶稣要抓紧所剩不多的时间照常做工。

七、为耶路撒冷哀哭

13:34  耶路撒冷啊!耶路撒冷啊!你常杀害先知,又用石头打死那奉差遣到你这里来的人。我多次愿意聚集你的儿女,好像母鸡把小鸡聚集在翅膀底下;只是你们不愿意。  

13:35  看哪!你们的家成为荒场留给你们。我告诉你们:从今以后你们不得再见我,直等到你们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八、反省反思

1、犹太人把彼拉多使加利利人的血搀杂在他们祭物中的事告诉耶稣?罪是导致死亡的直接原因吗?

2、为什么说犹太人所热衷的“暴力反抗”是不对的?当今的以色列不是凭借自身的努力成为中东地区一个强国吗?这是神希望看到的局面吗?为什么说等待他们的下场仍然是灭亡呢?

3、无花果树的比喻用意是什么?你在神面前也是一棵“颗粒无收”的无花果树吗?

4、管会堂的为什么对耶稣冲冲大怒呢?他所代表的信仰是所神喜悦的吗?给我们什么教训?

5、为什么得救的人很少?耶稣在教导“罪人努力进天国”吗?关系学、血统论在神那里管用吗?为什么?

6、面对法利赛人的恫吓,耶稣作何反应?为什么耶稣不怕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讲: 筵席的比喻

 读经:路14章

内容:

一、安息日治病

14:1  安息日,耶稣到一个法利赛人的首领家里去吃饭,他们就窥探他。 

14:2  在他面前有一个患水臌的人。 

14:3  耶稣对律法师和法利赛人说:“安息日治病可以不可以?” 

14:4  他们却不言语。耶稣就治好那人,叫他走了。 

14:5  便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驴或有牛,在安息日掉在井里,不立时拉它上来呢?” 

14:6  他们不能对答这话。 

安息日...吃饭,安息日不可作工,故膳食是前一天准备好的。

关于安息的一饮一食,律法上有着琐碎细微的规矩。当然在安息日是不能够生火煮食;否则那是作工了。所有的食物,得在星期五便烹调好;如果食物需要加热,那得在生火之外想办法!因此,律法又予以规定,凡欲在安息日保持食物温度,得注意食物不能置于“油的渣滓、肥料、盐、石灰或沙之中,无论是干的或湿的也不可行。也不可置于湿润的稻草、葡萄皮、羊毛或是菜蔬当中。至于这些是干燥的,却在许可之列。至于放置于衣服、生果、鸽羽毛和亚麻布中,亦为律法所容。”法利赛人和律法师所认为的宗教,便是遵行这些繁文缛节。无怪乎他们不能明白耶稣!

水臌指体内积水肿胀,表明这人身体的某内脏器官(例如肝脏、胰脏等)有病。希腊文此字是个医学名词,在新约圣经中只出现于本处。

这又是一次关于安息日的冲突,在耶稣的斥责面前,法利赛人无言以对。

与十三章不同的是,这次是法利赛人有意为之,是故意设局,目的是窥探耶稣,寻找把柄好陷害耶稣。

二、拣择座位

14:7  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14:8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14:9  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14: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14: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1、  丑恶现象

    14:7耶稣见所请的客拣择首位,

首位是指筵席中最重要的座位,通常留给最有地位的人。

法利赛人“喜爱筵席上的首座,会堂里的高位”(太23:6),因为他们自命不凡、自高自大,他们觉得自己应当得到尊重和高举。

2、耶稣的教导

面对法利赛人习以为常的丑恶现象,耶稣进行了教导。

1)、不当的做法

14:7就用比喻对他们说: 

14:8   “你被人请去赴婚姻的筵席,不要坐在首位上,恐怕有比你尊贵的客被他请来; 

14:9   那请你们的人前来对你说:‘让座给这一位吧!’你就羞羞惭惭地退到末位上去了。 

耶稣似乎成了一位教人做人的老师,在教导法利赛人如何做一个好的客人。他教导这些自高自大的法利赛人说:“不要总是抢占首位。没有更尊贵的客人就罢了;假如有更尊贵的客人被邀请,主人必然叫已经抢占首位的你下来,让位给这位尊贵的客人。这样,本来觉得了不起的你在众人面前就颜面扫地,只能尴尬的退到末位,因为其他座位已经有人了。”

2)、恰当的做法

14:10  你被请的时候,就去坐在末位上,好叫那请你的人来对你说:‘朋友,请上座。’那时,你在同席的人面前就有光彩了。

“恰当的做法是,先坐在末位上。然后主人如果觉得你应当被尊崇,邀请你上座,就是坐在首位,这样你才很有面子。”

3)、原因

14:11  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

耶稣真的仅仅是教导法利赛人如何巧妙的选择座位吗?比如采取“以退为进”的策略,明明奢望首位,但是却不要明目张胆,而要先故意降卑,暂时忍辱坐在最不起眼的位置,等着被高举。这是耶稣的用意吗?

显然不是,耶稣怎么可能教导投机取巧的伎俩呢?对于一贯自高自大的法利赛人,又怎能愿意屈居人下呢?

真正的谦卑绝对不是故作谦虚,而是在神的光照、暴露下看见自己的本相,看见自己满身的污秽和脆弱,认识到自己所有的一切都是神白白的赐予和恩典的保守,没有任何骄傲的资本。只有学会谦卑功课的人,才能与世无争,才能不斤斤计较个人的尊卑、贵贱、荣辱、得失,只仰望神,只求神喜悦。

这些自高自大的法利赛人,之所以自命不凡、目空一切,本质原因是看不见自己,看不见自己满身的污秽和脆弱。这些自视甚高的人,或许在活着的时候一直处处占上风,但是见神的时候,就必降为卑,一直降到阴间那永远的火上;相反,凡是在神的带领下学会谦卑功课的人,因着不敢依靠自己,单单仰望神,就成为神的儿女,得到永远的生命,就必升为高,一直升到天堂,享受永恒的福乐。

三、当宴请的宾客

14:12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14:13  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14:15  同席的有一人听见这话,就对耶稣说:“在 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1、宴请宾客的指导

1)、不当邀请的宾客

14:12  耶稣又对请他的人说:“你摆设午饭或晚饭,不要请你的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恐怕他们也请你,你就得了报答。

耶稣似乎意犹未尽,继续教导邀请什么样的宾客。耶稣的教导与我们通常的做法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常常邀请的是朋友、弟兄、亲属和富足的邻舍,或者有身份、有地位的人,这是人之常情。耶稣教导说,不要邀请他们,因为他们可以以回请作为报答。

2)、应当邀请的宾客

14:13  你摆设筵席,倒要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你就有福了! 

14:14  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你。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

耶稣接着教导应当邀请的宾客,就是请那贫穷的、残废的、瘸腿的、瞎眼的——谁会这么犯傻呢?本来宴请宾客说穿了就是互相利用的举动,所谓“有来有往、礼尚往来”。邀请这些残疾人,这些弱势群体,处在社会的下层,他们有什么利用价值呢?

耶稣反而说,这种做就有福了!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可报答——这叫什么论调?什么理由?正因为他们无以为报,所以才不应当被邀请。——到义人复活的时候,你要得着报答。义人复活的时候明显的是指耶稣二次再来的末日审判。原来耶稣教导的福气和报答不是这个世界的,不是属地的,而是属天的,是神的报答,正如圣经一贯的教导:

《箴言》

19:17 怜悯贫穷的,就是借给耶和华;他的善行,耶和华必偿还。

《马太福音》

6:19  不要为自己积攒财宝在地上,地上有虫子咬,能锈坏,也有贼挖窟窿来偷; 

6:20  只要积攒财宝在天上,天上没有虫子咬,不能锈坏,也没有贼挖窟窿来偷。

19:21 耶稣说:“你若愿意作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

《提摩太前书》

6:17  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 神。 

6:18  又要嘱咐他们行善,在好事上富足,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注:“供给”或作“体贴”), 

6:19  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 

世界上再好的报答怎能跟神的报答相比呢?

3)、根本目的

耶稣不是一个社交礼仪专家,指导如何做好主人和客人不是他的本意。因此他不是在教导降低姿态、坐在末位、以退为进的策略,不是在教导一两次邀请弱势群体做做样子。耶稣根本的目的在于教导如何敬神爱人。只有在神的光中才能看见自己的本相,看见自己的缺乏,顺服神的带领,才能学会谦卑,才能在神的大爱当中真正关心弱势群体。

2、自作聪明的听众

14:15  同席的有一人听见这话,就对耶稣说:“在 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 

这个同席吃饭的人说这样的话的动机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有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1)、这个人必定是法利赛人。因为上文邀请耶稣吃饭的是法利赛人的一个首领(1)。

2)、这个人必定有犹太人固有的末世观念。

犹太人有一系列不断重现的传统图画,描述 神进入历史的一刻所可能发生的事情,以反映金光灿烂的新时代来临时的光景。其中的一幅,就是弥赛亚的筵席。在那日,神要为他的百姓摆设大筵席,而海中的怪物鳄鱼(Leviathan),将会成为其中的一道菜。向耶稣说话的那人,心中所想的便是这样的筵席。在他说及在神国里吃饭的有福了的时候,他心中想到的犹太人,并且唯独是犹太人而已。一般来说,正统的犹太人从来没有梦想到外邦人和罪人,竟然可以在神的筵席里有份。

这个法利赛人可能是对耶稣上面讲到邀请弱势群体的有福了的话听起来不太顺耳,所以就迫不及待的大声纠正耶稣的错误。

四、天国的筵席

14:16  耶稣对他说:“有一人摆设大筵席,请了许多客。 

14:17  到了坐席的时候,打发仆人去对所请的人说:‘请来吧!样样都齐备了。’ 

14:18  众人一口同音地推辞。头一个说:‘我买了一块地,必须去看看。请你准我辞了。’ 

14:19  又有一个说:‘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请你准我辞了。’ 

14:20  又有一个说:‘我才娶了妻,所以不能去。’ 

14:21  那仆人回来,把这事都告诉了主人。家主就动怒,对仆人说:‘快出去,到城里大街小巷,领那贫穷的、残废的、瞎眼的、瘸腿的来。’ 

14:22  仆人说:‘主啊,你所吩咐的已经办了,还有空座。’ 

14:23  主人对仆人说:‘你出去到路上和篱笆那里,勉强人进来,坐满我的屋子。 

14:24  我告诉你们,先前所请的人没有一个得尝我的筵席。’” 

很遗憾的,在这比喻中,有一句话长久以来一直被人误用。主人说:“你出去,勉强人进来。”很久以前,奥古斯丁引用这节经文作为宗教迫害的合理辩护。这句话被视作强迫人接受基督教信仰的命令,并且用来作为宗教法庭、拇指夹、拷问台、死刑和下狱,这些对付异端的借口;而这一切皆是基督教的耻辱。

在这节经文的旁边,我们应当放置另一节经文──“基督的爱激励我们”(林后5:14)。在神国里头只有一事是强迫的──爱的强迫。

五、跟从主的条件

14:25  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 

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注:“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14:27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14:28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 

14:29  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 

14:30  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14:31  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14:32  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14: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14: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1、  关系的正确处理

14:25  有极多的人和耶稣同行。他转过来对他们说: 

14:26  “人到我这里来,若不爱我胜过爱(注:“爱我胜过爱”原文作“恨”)自己的

父母、妻子、儿女、弟兄、姐妹,和自己的性命,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这样的教导在《马太福音》10:37-39那里见过,用意是教导我们正确的处理“爱主”与“爱亲人”之间的关系。一旦亲人在我们心目当中取代了神的位置,亲人就变成了我们的神。因为任何取代神位置的人或物,都是偶像。所以我们当小心,不要有意无意当中陷入拜偶像的罪恶当中。

2、  背十字架

14:27  凡不背着自己十字架跟从我的,也不能作我的门徒。

十字架所要对付的是我们的罪恶和旧人,这是基督教的核心思想。一旦绕开“罪”的

问题,大讲特讲神的爱,基督教就变成了道德说教,就变成了好好先生,或者说基督教就崩溃了。这样企图摧毁基督教的阴谋,常常是那些标榜是基督徒的神学家、解经家一直在做的事情,比如那些否定耶稣所行的所有神迹的“不信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16: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十讲续)

3、  当有的考虑

1)、盖楼的比喻

14:28  你们哪一个要盖一座楼,不先坐下算计花费,能盖成不能呢? 

14:29  恐怕安了地基,不能成功,看见的人都笑话他, 

14:30  说:‘这个人开了工,却不能完工。’

盖楼之前必然有所考虑、有所准备;起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盖楼者几乎没有,这毕

竟不是小孩子玩游戏。

2)、打仗的比喻

14:31  或是一个王出去和别的王打仗,岂不先坐下酌量,能用一万兵去敌那领二万兵来攻打他的吗? 

14:32  若是不能,就趁敌人还远的时候,派使者去求和息的条款。 

打仗如果没有考虑,只是凭借一把子傻力气,打到哪里算哪里,这样的人也有,但最终失败被俘的居多。

3)、比喻的用意

14:33  这样,你们无论什么人,若不撇下一切所有的,就不能作我的门徒。

明显耶稣是针对上面跟从主的条件的教导讲了这两个比喻,用意就是在决定跟从耶稣的时候要有所考虑,不能简单、草率或者冲动。简单、草率或者冲动的决定常常是三分钟的热度,不能持久。

撇下一切所有的,耶稣这样的教导在太19:27-30、可10:28-31和路18:28-30也出现过。很多教会就此教导信徒应当尽可能的抛弃一切、离家出走,加入传福音的大军当中,甚至把这个作为有生命、爱神、侍奉神的主要标志。因此很有必要解释一下正确的含义。

对于被主呼召全职侍奉的人而言,像耶稣的众位门徒,他们确实做到了撇下一切跟从主;但是除了这些被呼召的门徒之外,还有很多信耶稣的人,他们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比如跟随耶稣的那些妇女,还有暗暗做门徒的尼哥底母、亚利马太人约瑟。是不是这些没有撇下一切的人就不配做耶稣的门徒?

明显不是。那么,我们应当正确理解耶稣所讲的话。对于蒙主呼召全职侍奉的信徒,他们应当撇下一切跟从主;而对于没有蒙主呼召全职侍奉的信徒,他们就不必勉强自己来实践这样的教导。这不是说把耶稣的话打了折扣或者是区别对待,无论是蒙召或者不蒙召,有一点必须实践的,就是在心里撇下一切所有的。就是说,正确处理好自己的一切与主的关系,主永远是第一位的,在爱主的前提和原则上爱人、尽自己的本分。在我们心中超越神的所有的东西都要靠主对付,靠主摧毁。否则,就算形式上撇下一切,但是眼睛仍然注目世界,也不能算真正实践了主这样的教导。这样的例子很多。

一个姊妹曾经说到她教会的牧师,和妻子在教会全职侍奉。牧师很善于运用各种资源,很善于交际;一旦了解某个信徒来头不小,就主动套近乎,亲密有加;和有关部门的领导,以及教会所在地很多部门的领导相处的“很热乎”,经常互相宴请。他的烟瘾很大,而且常常醉酒。也曾经听在大城市的肢体说过,教会的牧师住的洋房别墅,坐的是豪华轿车,经常游山玩水(讲道的内容也多是旅游的经历),千方百计把子女安插在教会。这样的牧者虽然形式上撇下一切,实质上是被世界填满了心田,这样的牧者跟非信徒还有什么区别呢?

4、  失味的盐

14:34  盐本是好的,盐若失了味,可用什么叫它再咸呢? 

14:35  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里,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

因为是曾经作为食物使用的,因此这些矿石的盐分用尽之后,或用在田里,或堆在粪

都感觉不太舒服,因此都不合式,只好丢在外面。

上面例子当中的牧师就是“失味的盐”。他们已经不能作为神话语的出口,更不能为神作见证,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完全在否定他们口中所传讲的真道。若不悔改归向神,只能最终被丢弃在地狱的火中。

六、反省反思

1、如何认识耶稣对怎样做主人和宾客的教导?

2、为什么说基督教如果撇开罪的问题就变成了道德说教或者好好先生?

3、应当如何理解“撇下一切跟从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廿一讲:罪人回家

读经:路15章

内容:

一、引言

15:1  众税吏和罪人都挨近耶稣,要听他讲道。 

15:2  法利赛人和文士私下议论说:“这个人接待罪人,又同他们吃饭。” 

二、迷羊的比喻

15:3  耶稣就用比喻说: 

15:4  “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 

15:5  找着了,就欢欢喜喜地扛在肩上,回到家里, 

15:6  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去的羊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15:7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 

三、失钱的比喻

15:8  或是一个妇人有十块钱,若失落一块,岂不点上灯,打扫屋子,细细地找,直到找着吗? 

15:9  找着了,就请朋友邻舍来,对他们说:‘我失落的那块钱已经找着了,你们和我一同欢喜吧!’ 

15:10  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 神的使者面前也是这样为他欢喜。” 

四、浪子的比喻

15:11  耶稣又说:“一个人有两个儿子。 

15:12  小儿子对父亲说:‘父亲,请你把我应得的家业分给我。’他父亲就把产业分给他们。 

15:13  过了不多几日,小儿子就把他一切所有的都收拾起来,往远方去了。在那里任意放荡,浪费资财。 

15:14  既耗尽了一切所有的,又遇着那地方大遭饥荒,就穷苦起来。 

15:15  于是去投靠那地方的一个人,那人打发他到田里去放猪。 

15:16  他恨不得拿猪所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 

15:17  他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15:18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 

15:19  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作一个雇工吧!’ 

15:20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 

15:21  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 

15:22  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 

15:23  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 

15:24  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15:25  那时,大儿子正在田里。他回来,离家不远,听见作乐跳舞的声音, 

15:26  便叫过一个仆人来,问是什么事。 

15:27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地回来,把肥牛犊宰了!’ 

15:28  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 

15:29  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 

15:30  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 

15:31  父亲对他说:‘儿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 

15:32  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 ’”

1、  都是失丧者

三个比喻当中,都描述了失丧的情况:迷失的羊、失落的钱和离家出走的浪子。这些失丧者根据上文就是指的众税吏和罪人(1),他们都是法利赛人眼中的“罪人”。法利赛人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2)。

其实每一个罪人都是失丧者。

本来,我们都是神家中的孩子。他按照他的形象和样式创造我们,本指望我们可以敬畏他、顺服他,活出他的形象和样式,享受他所赐的永生,和他保持亲密无间的和谐、融洽。  

但是,自从亚当夏娃对他的命令不服气,拒绝顺从他的命令,向撒旦敞开心门之后,罪把我们赶出了伊甸园。从此,罪和撒旦成了我们的主人,主宰着这个世界,主宰着我们的人生;人生的画卷里面满了与神隔绝之后的空虚、迷惘、痛苦、烦恼,还有肉体的死亡和灵魂的灭亡。

从此,我们都成了失丧者,就像迷失在旷野的羊,垂死哀鸣,随时就有被吞吃的危险;

就像失落在阴暗角落的钱,活在黑暗和空虚当中;就像离家出走、肆意妄为的浪子,最终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活在羞辱悔恨当中,挣扎在死亡线上。

2、  慈爱的天父

按照神的公义,他应当把所有的罪人都消灭。但是,他既是公义的神,也是慈爱的神。

罪人的迷失不是他创造的本意,更不是他的计划。他也不是以毁灭为乐事,仿佛创造只是个游戏一般。

他是无所不知的,他知道始祖会作出的选择,他没有置之不理,反而为应当灭亡的罪人预备了救恩。就是差遣他的独生子按照预定的时间道成肉身,最后为背负罪人的罪舍命流血,使所有愿意接受耶稣成就的救恩的人罪得赦免、与神和好、得到永生、成为神的儿女。

因着爱子的生命和宝血,神铺就了一条重回伊甸园的道路;所有真心信靠耶稣的人,都因着这条血路回到了伊甸园,就像迷羊被寻回、失钱被找到、浪子得以回家。

就像浪子比喻当中的那位慈父,虽然浪子置他的慈爱于不顾,一意孤行,离家出走,但是他一直没有对自己亲身的儿子丧失信心,每天站在家门口,眺望浪子离开的方向,“父爱深切盼儿归”。我们的天父也是这样的引颈企望,“人啊,你在哪里?”一直是他慈爱的呼唤;“我整天伸手招呼那悖逆顶嘴的百姓。”一直是他温柔的心声。

3、  寻找的艰辛

慈爱的天父知道罪人痛苦的光景,知道罪人不能自救;因此差遣他的独生爱子道成肉

身,并且为罪人钉死在十字架上。爱子的血染红了各各他山的泥土,也滴在天父的心上。天地都为之掩面,都不忍心看到天父与爱子因为拯救罪人而分离的惨痛。为了拯救罪人,为了引领他们回家,这是必经之路。

慈爱的天父更知道罪人的刚硬。尽管他的爱子是为着背负世人的罪孽而被钉死在十字架上,但是十字架下是一拨又一拨嘲笑的罪人。为了感化刚硬的罪人,神一直就没有放弃在刚硬心田里面的工作。他一直在盼望罪人从里面把心门打开,因为他愿意把他爱子成就的救恩赐给一切愿意接受的罪人。

4、  天上的大喜事

罪人愿意悔改,是天上的大喜事;罪人愿意悔改,竟然是天上的大喜事!

神若怜悯我们,光照我们,让我们看见自己的本相,看见我们满身的污秽,我们就会

惊讶:我这样一个污秽败坏的罪人,一个尘土所造、长不过五尺、寿不足一百的渺小生物,一个忘恩负义的灵魂,一个一直骄傲自大、与神为敌的悖逆者,神竟然爱我,竟然愿意为我舍弃他的独生子、钉死在十字架上!而且,我这个只配下地狱的罪人的悔改,竟然是天上的大喜事,仿佛神少了我会寂寞似的!

神的爱是何等的长阔高深!罪人除了感恩,还是感恩。

5、  冷眼看客

罪人的悔改虽然是天上的大喜事,但却不是所有的人乐意看到的。那些冷眼旁观的法

利赛人和文士,他们只感兴趣他们繁琐的规条和根深蒂固的成见,只抓住这些税吏和罪人过去的劣迹不放,才不管这些罪人的回转呢!就像浪子比喻当中的大儿子,对弟弟的死而复活、失而又得无动于衷。他只抓住弟弟过去的悖逆不放,只关心自己的既得财产会不会遭受损失,弟弟灵魂的回转才不关他什么事呢!

    等待这些冷眼看客的,只能是更冰冷、更可怕的地狱!

6、  非普世得救

神的爱尽管是这样的长阔高深,神尽管盼望所有的罪人回转,但是,并不等于所有的

罪人就自动得救。就像迷失的羊,并不是每一只都能被寻回;就像失落的钱,并不是所有失落的钱都能被寻见;就是离家的浪子,并不是所有的浪子都愿意回转。至少那些非难耶稣与罪人为伍的法利赛人和文士他们是拒绝回转归向神的,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是义人,他们不需要悔改,他们稳进天堂——世界上哪里有没有罪的义人呢?!

神既是慈爱的,又是公义的。他的慈爱使得他盼望所有的罪人回转,并且一直在所有的罪人生命里面动工,引领他们认罪回转。他的公义使得他有所分别:愿意在他不断工作之下认罪回转的,他拯救他们到底;到死都拒绝回转的人,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地狱的永火。基督教的得救不是普世得救。普世得救是对基督教得救的歪曲。我们千万不要凭着私意或者感情来强解圣经,更不能用自己的私意代替圣经。

7、  那荣耀一天

每一个已经因信得救的人,虽然他们还生活在这个世界,但是他们已经罪得赦免、与

神和好、成为神的儿女,他们的灵魂已经回家,时刻享受着属天的释放、满足、平安、喜乐。一朝肉体歇下了世间的劳苦,灵魂就被主领回乐园,与主享受属天的荣耀的生活。

主二次再来的时候,这些得救的人,无论是活着的,还是灵魂在乐园的,都穿上属天的形体。主来接他们回到天家,就是在创世之前就已经为他们所预备的国度(太25:34),就是圣城新耶路撒冷(启21章);他第一次的复活升天就是去为他们预备地方,现在地方已经预备好了,因此他来接他的孩子回家(约14:2-3)。

五、反省反思

1、为什么说我们都是失丧者?

2、天父的慈爱体现在哪里?

3、为什么说寻找罪人是艰辛的?

4、天上为什么把罪人的回转当作大喜事?

5、基督教的得救是普世得救吗?

6、主必定来接他的孩子回家,你有这个荣耀的盼望吗?你在被接的孩子当中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5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廿二讲:管家的比喻

读经:路16:1-18

内容:

一、管家的比喻

16:1       耶稣又对门徒说:“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

16:2       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

16:3       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做什么?锄地呢?无力;讨饭呢?怕羞。

16:4       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

16:5       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

16:6       他说:‘一百篓(注:每篓约五十斤)油。’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

16:7       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

16:8       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做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16:9       我又告诉你们: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16:10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

16:11     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

16:12     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

16:13     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玛门。”

16:14     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

16:15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 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 神看为可憎恶的。

1、  讲道的对象

    16:1上   耶稣又对门徒说:

这里清楚告诉我们下面所讲的比喻是针对门徒的。结合所讲内容看,是紧接14:25-35节的内容。

2、  被控告的管家

16:1“有一个财主的管家,别人向他主人告他浪费主人的财物。

管家,指负责管理主人所有业务的人,对主人的财物有处理的全权。

这个财主的管家被控告的罪名是:浪费主人的财物。

3、主人的审问

16:2       主人叫他来,对他说:‘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因你不能再作我的管家。’

显然,主人是非常不高兴的,因此先教训一番:‘我听见你这事怎么样呢?就是说“我听见别人控告你盗用我的财物,这件事是不是真实的?你要老实交代。”接着限期交账:把你所经管的交代明白。

最后主人明确的表态这个管家不再留用。

4、  管家的妙计

1)、思想自己的情况

16:3       那管家心里说:‘主人辞我,不用我再作管家,我将来做什么?锄地呢?无力;

讨饭呢?怕羞。

主人已经明确表态了,自己已经被主人辞退了,一等账目交代清楚,就得赶紧走人。管家想到自己的情况:给人家种地吧,没有力气,干不来;去要饭吧,又丢人现眼;再当管家吧,已经有这样的劣迹,谁还愿意聘用呢?

2)、成竹在胸

16:4       我知道怎么行,好叫人在我不作管家之后,接我到他们家里去。’

正在走投无路之际,突然灵光一现,计上心头。管家对自己的妙计很是满意,也信心知足,他知道依计行事就不愁没有退路。

3)、依计行事

16:5       于是把欠他主人债的,一个一个地叫了来,问头一个说:‘你欠我主人多少?’

16:6       他说:‘一百篓(注:每篓约五十斤)油。’管家说:‘拿你的账,快坐下,写五十。’

16:7       又问一个说:‘你欠多少?’他说:‘一百石麦子。’管家说:‘拿你的账,写八十。’

显然,这个管家的所谓妙计是慷他人之慨:他故意向欠债的人少收,为的是想博得他们的好感;好在自己被赶走之后,这些因着他的妙计债务凭空就得以减免的人出于感激而热情接待他。

当然,并不是什么妙计,只能是诡计而已。令我们感到惊讶的是:管家为什么胆子这么大,可以这样胡作非为?这些欠债的为什么也毫无惧怕的与管家沆瀣一气?结合时代背景我们知道,当时在巴勒斯坦有着无数不管事的财主。故事中的主人极可能就是其中之一,他们自己的业务全部交托在管家的手里。而这些管家却不断的盗用,并且习以为常。正因为主人的不管事,平时没有过问账目,赋予管家莫大的权利,就像约瑟的主人那样(创39:6),所以才给这些不义的管家留下了可乘之机。

5、怪异的主人

16:8       主人就夸奖这不义的管家做事聪明,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

这样诡计多端的管家应当受到主人的斥骂才对,而且从主人的说话当中是显然知道了管家的诡计,怎么反倒是大加赞赏呢?哪里有这样糊涂的主人呢?

我们先看后面提供的夸奖的理由:因为今世之子,在世事之上,较比光明之子更加聪明。这里的光明之子应当解释为敬畏神的人,包括耶稣的门徒们。看看《约翰一书》的一段话就可以明白这一点:

1:5  神就是光,在他毫无黑暗!这是我们从主所听见、又报给你们的信息。 

1:6  我们若说是与 神相交,却仍在黑暗里行,就是说谎话,不行真理了。 

1:7  我们若在光明中行,如同 神在光明中,就彼此相交,他儿子耶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

还有《约翰福音》的教导:

1:1  太初有道,道与 神同在,道就是 神。 

1:2  这道太初与 神同在。 

1:3  万物是藉着他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他造的。 

1:4  生命在他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1:9  那光是真光,照亮一切生在世上的人。 

这样一来,今世之子,就是指只活在今世的人,就是没有认识神的人。那么,根据这个夸奖的理由,明显这夸奖的话不是出于比喻当中的主人之口,而是出于主耶稣。

这个不忠心的管家怎么能得到主的夸奖呢?难道主赞成管家这样的胡作非为?显然不可能。主对这个管家的赞语是“做事聪明”,不是夸奖他的欺诈,而是说他在很急迫的情况下表现出的机智。要是世人(今世之子)都晓得把握时机保全自己,信徒(光明之子)岂不更应当善用自己的才智,来努力争取天上的保障和奖赏吗(参太10:16)?

6、  善用不义之财

1)、善用钱财

16:9       我又告诉你们: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到了钱财无用的时候,他们

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

乍一看,耶稣在教导门徒广交天下朋友。还是先看看后面的理由:到了钱财无用的时

候,钱财只在今世活着时有用处,死后就毫无用处了。永存的帐幕指信徒将来永远的住处;他们将要在新天新地里与神同住,直到永世(参启21:3)。他们可以接,按照字面上讲是那些受惠的人。但是,人怎么可以接信徒到天家呢?接信徒到天家的只能是主耶稣。这样这里他们可以接你们到永存的帐幕里去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主必定按照信徒的善行报答信徒,给他们属天的赏赐。

这样一来,很显然,耶稣不是教导信徒广交朋友。不义的钱财,并不是指以不义的手段所获得的钱财,而是指今世钱财本身的性质原就是不义的;这个世界里所有的财物,即使是循合法手段得来的,但在神的眼中看来都是可坏之物。结交朋友,指照着主的引导,适当地使用手中的钱财,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积财于天(太6:19)。

2)、以小见大

16:10     人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在大事上也忠心;在最小的事上不义,在大事上也不义。

这样的道理似乎并不新鲜,只是众所周知的常理罢了。俗话说:“以小见大”,“一滴水也能返照太阳的光辉”。

3)、不忠心的问题

16:11     倘若你们在不义的钱财上不忠心,谁还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你们呢?

16:12     倘若你们在别人的东西上不忠心,谁还把你们自己的东西给你们呢?”

真实的钱财在原文并无“钱财”二字,指真实的事物;日光之下,凡事都是虚空(传1:2-3),惟有属灵的事物,才是真实的。

别人的东西,我们在世上仅仅是管家,妻子、儿女、房屋、财产等等都是神暂时托付给我们管理的。就像财主的管家,他管理的财物不是自己的,而是财主的。

自己的东西,指我们可以永远占有的属灵财富,包括永生和神的奖赏。

结合上述的内容,我们应当发现主所讲的忠心,是向神忠心,或者说是忠于神的托付,为荣耀神而做,采取神喜悦的方式、途径去做;就不是仅仅讲做人的道理了。信徒如果在最小的事上忠心,就是指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善用钱财、积财于天,那么就可以在大事上也忠心,神就把那真实的钱财托付他们、把他们自己的东西给他们,就是更多的禾场、更多的托付、更多的侍奉。

4)、忠心的选择

16:13     一个仆人不能事奉两个主,不是恶这个爱那个,就是重这个轻那个。你们不能又事奉 神,又事奉玛门。”

神国子民是主用重价买来的,我们不再是自己的人了(林前6:19-20),乃是属神的子民(彼前2:9)。但我们的心若是向着地上的财富,它就会霸占我们的心,成了我们的主人,叫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受它的支配、奴役。

因此,要么做神的奴仆侍奉神,要么做玛门(就是财利)的奴隶侍奉玛门,二者必居其一,不可能两者兼得。听听保罗的教导(《提摩太前书》):

6:6  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 

6:7  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 

6:8  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 

6:9  但那些想要发财的人,就陷在迷惑、落在网罗和许多无知有害的私欲里,叫人沉在败坏和灭亡中。 

6:10  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

7、  嘲笑的声音

16:14     法利赛人是贪爱钱财的,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

法利赛人认为他们的财富是神赐的祝福,是神悦纳他们遵守律法的证明。法利赛人的贪爱钱财是遭到耶稣的责备的:“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侵吞寡妇的家产,假意作很长的祷告,所以要受更重的刑罚。”(太23:14)

他们听见这一切话,就嗤笑耶稣。或者他们对耶稣竟然夸奖那不义的管家感到幼稚可笑,或者他们觉得耶稣教导借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是冒傻气。

8、严厉的责备

16:15     耶稣对他们说:“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你们的心, 神却知道;因为人所尊贵的,是 神看为可憎恶的。

面对自以为义的法利赛人,耶稣毫不客气,严厉的批评了他们。

你们是在人面前自称为义的,既可以指他们自我标榜自己的最爱神的,自己是神喜悦的义人;更是指他们擅长在公众面前表演他们的虔诚。

你们的心,神却知道,主耶稣在此提醒法利赛人,他们表面看来道貌岸然,但神看透他们内心的贪婪和丑恶。正如《马太福音》记载的主的严厉的责备:

23:27  你们这假冒为善的文士和法利赛人有祸了!因为你们好像粉饰的坟墓,外面好看,里面却装满了死人的骨头和一切的污秽。 

23:28  你们也是如此,在人前,外面显出公义来,里面却装满了假善和不法的事。

二、正确认识律法

16:16     律法和先知到约翰为止,从此 神国的福音传开了,人人努力要进去。

16:17     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

三、休妻问题

16:18     凡休妻另娶的就是犯奸淫;娶被休之妻的也是犯奸淫。

犹太推崇忠贞和贞洁。拉比说:“一切事神也可宽容,不贞则属例外。”“不贞使神的荣耀黯然无光。”一个犹太人宁死也不肯拜偶像、谋杀或奸淫。

而这时的时代悲剧,就是婚姻关系已面临瓦解破坏。在犹太人的律法来看,女人只是一件东西。只有在丈夫患上麻风,叛教,或是强奸了处女,做妻子的才可以提出离婚。否则,妇人若是被丈夫休了,她无权反对,也不可要求赔偿,除了她可获得妆奁的补偿之外。律法上说:“女人可以被休,无论是同意或不同意;而只要男人愿意,便得休妻。”摩西的律法(申24:1)说:“人若娶妻以后,见她有什么不洁净的事,不喜悦她,就可以写休书交在她手中,打发她离开夫家。”离婚的证书要有两位见证人的署名,上面写着:“这是我给你离婚的文书,分手的条文,与及释放的契据,从今以后,你可随意与你所喜爱的人结婚。”离婚便是这样简单和容易。

问题现在转到摩西的律法中,“有什么不洁净”这句话的解释上去。对于这问题,有两派不同的思想。煞买(Shammai)一派,主张“不洁净”是指奸淫,并且是单指奸淫而已。希利(Hillel)一派,则认为这话可代表,“假如她弄坏了一碟食物;假如她在街上纺织;假如她对陌生男人说话;假如她批评她丈夫的亲戚而给丈夫听见了;假如她是个大声吵闹的女人;”而大声吵闹被界定为一个妇人的声音能够给邻舍听见的。拉比阿及巴(Akiba)甚至乎把理由扯到,一个男人找到一个此他太太好的女人,也得休妻。希利一派思想为人类本性所近,因此希利一派得以盛行,到了耶稣的时代,世风日下,妇女们根本不愿意出嫁,而家庭生活因此深陷危机。

四、反省反思

1、如何正确理解耶稣对不义管家的夸奖?

2、要藉着那不义的钱财结交朋友,耶稣要表达是什么意思?如何理解耶稣所讲的“忠心”?

3、神和玛门为什么不可以两者兼得?

4、法利赛人为什么嗤笑耶稣?耶稣又为什么批评他们?从中可以给我们什么教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9-6 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廿三讲: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

读经:路16:19-31

内容:

一、经文

16:19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16:20     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16:21     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

16:22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16:23     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16:24     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16:25     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16:26     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16:27     财主说:‘我祖啊!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16:28     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

16:29     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16:30     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

16:31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二、详细分解

(一)、生前

16:19     有一个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天天奢华宴乐。

16:20     又有一个讨饭的,名叫拉撒路,浑身生疮,被人放在财主门口,

16:21     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并且狗来舔他的疮。

 这三节经文告诉我们两个不同阶层的人物,一个是富庶的财主,一个是讨饭的叫花子,名字叫拉撒路。也描述了天壤之别的生活:

财主,穿着紫色袍和细麻布衣服紫色袍为王室和尊贵人的标志(参斯8:15;箴31:22;启18:12);细麻布衣服是用细麻织成的布料所制作的名贵衣服。天天奢华宴乐,奢华宴乐,在原文含有“不但吃的是山珍海味,并且讲究华丽的排场,极尽享乐之能事”的意思。

拉撒路,浑身生疮,非常痛苦不说,而且令人厌恶;被人放在财主门口,要得财主桌子上掉下来的零碎充饥,拉撒路在等待财主桌上掉下来的零碎。那时还没有刀子,叉子或围巾。人们是以手取食;在大富之家,则是用厚片的面包来洁净双手,擦过手的面包便丢在外头。拉撒路所等候的,就是这一种的面包。并且狗来舔他的疮,就连狗也来欺负他,真是惨不忍睹。

对比多么鲜明的画面!多么令人震撼的画面!真是“穷富两层天”!

(二)、死后

1、不同归宿

16:22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16:23     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现在描述的死后的光景,也是对比十分鲜明的画面,与生前截然相反: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怀里”与“右边”一样,在犹太人是代表尊贵的地方。明显讨饭的拉撒路去的地方是天国(参考23:43;林后12:4),因为亚伯拉罕也在那里(13:18;太8:11)。结合《路加福音》23:43和《哥林多后书》12:4我们知道,拉撒路和亚伯拉罕所在的准确的地方是“乐园”,就是暂时存放得救的人死后灵魂的地方。从下文25节的描写就知道拉撒路在乐园的生活是极其快乐的(“得安慰”)。

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财主所在的地方是“阴间”,希腊原文是hades;与“地狱”(希腊原文是gehenna)不同。阴间是未得救的人死后灵魂的暂居地,在末日的白色大宝座的审判后,一切未得救的连同阴间本身都要丢入火湖(就是地狱)当中(启20:11-15)。而且财主在阴间受痛苦,从他下面的喊叫当中,就知道他时刻在火焰的煎熬之下。

2、悲惨光景

16:24     就喊着说:‘我祖亚伯拉罕哪,可怜我吧!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本节描写的是财主撕心裂肺的喊叫,他向亚伯拉罕祈求,求他打发拉撒路来,用指头尖蘸点水,凉凉我的舌头,因为我在这火焰里,极其痛苦。

从财主对自己苦情的描述当中,我们看到阴间可怕的情形。他时刻在火焰里,非常的干渴;他的要求很小,只要指头尖蘸点水。我们知道,当我们极其干渴的时候,如果有水可以解渴,我们会“咕咚咕咚”的喝上几大口;而且还不一定觉得解渴。指头尖能蘸多少水?又怎么能解渴呢?可见财主是渴到极点,又没有什么可以解渴,因而产生了这样的幻想:哪怕是有指头尖蘸的水来凉凉舌头也是好得无比的!

3、冷酷拒绝

16:25     亚伯拉罕说:‘儿啊,你该回想你生前享过福,拉撒路也受过苦;如今他在这里得安慰,你倒受痛苦。

16:26     不但这样,并且在你我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亚伯拉罕似乎避而不谈解渴的问题,反而对财主进行教导。他提醒财主回想财主和拉撒路生前迥然不同的生活情形,似乎暗示财主这就是导致他们死后不同归宿的原因,就是说死后的生活与生前完全相反。真的是这样吗?就是说富人死后下地狱、穷人死后上天堂?这个问题我们暂时搁置一下,继续往下看。

接着,亚伯拉罕清楚的告诉财主:不是他不能满足财主微小的请求,而是他无法办到。因为乐园和阴间之间有深渊限定,以致人要从这边过到你们那边是不能的;要从那边过到我们这边也是不能的。

本来财主是在渴到极点的情形下提出了带着幻想的最低的要求,现在就连这点小小的要求都不能满足,可想而知,财主的痛苦该是多么大、多么久!

4、欲救活人

16:27     财主说:‘我祖啊!既是这样,求你打发拉撒路到我父家去,

16:28     因为我还有五个弟兄,他可以对他们作见证,免得他们也来到这痛苦的地方。’

财主见自己的微小要求都不能满足,清楚自己这样痛苦的光景是永恒的,因此想到了活人,就是自己的五个弟兄。他清楚,这里也是他们将来的可怕的归宿。他就请求亚伯拉罕打发拉撒路复活到人间,去到他父家,对他的弟兄们做见证,就是告诉他们将来的归宿,告诉他们他现在的万分痛苦的情形,叫他们赶紧认罪悔改,免得步其后尘。

5、再次拒绝

16:29     亚伯拉罕说:‘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

财主为自己活着的弟兄的祈求,又同样遭到拒绝。亚伯拉罕的理由是,他们有摩西和先知的话可以听从。因为他们是犹太人,手中有旧约圣经,每个安息日都在会堂学习旧约圣经。因此他们若愿意悔改,就已经悔改了,并不需要这样的神迹奇事来帮助他们。

6、不打自招

16:30     他说:‘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若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到他们那里去的,他们必要悔改。’

明显,财主对亚伯拉罕的话是竭力否定:我祖亚伯拉罕哪,不是的。言下之意,就是不管是他自己,还是还在人世的他的弟兄们,并没有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说他们根本就没有顺服神。这样,财主下地狱的原因到这里已经很清楚了,并不是因为穷富,而是因为不顺服神。亚伯拉罕也是财主,他在乐园里,他是信心之父,就清楚表明这一点。

正因为财主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活着的时候并没有顺服神,所以他清楚亚伯拉罕的理由是无效的。因而他还是竭力坚持自己的请求,可以看出他对活着的弟兄们的拳拳之心。

7、严正申明

16:31     亚伯拉罕说:‘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

亚伯拉罕摊出来底牌:若不听从摩西和先知的话,就是有一个从死里复活的,他们也是不听劝。不听圣经的教导,就不会理睬这样的提醒,哪怕是见了死而复活的大神迹。耶稣后来也是死而复活了,照样很多的人(包括犹太人)拒绝了他。正如耶稣自己说的(《约翰福音》):

5:46  你们如果信摩西,也必信我,因为他书上有指着我写的话。 

5:47  你们若不信他的书,怎能信我的话呢?”

(三)、深入思考

上面我们完整的看了耶稣讲的这个比喻,所包含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所以很有必要深入的思考。

1、  比喻的用意

结合上文法利赛人对耶稣关于钱财教导的嗤笑(参考16:14),我们可以看见耶稣这个比

喻就是针对这些贪爱钱财的法利赛人,他们也多是财主。明显,耶稣是通过这个比喻告诉他们:若不悔改,比喻当中财主的可怕结局就是他们将来的结局。

2、  死后归宿的明确启示

对于死后归宿的问题,我们结合旧约和新约,就会发现一个渐进启示的过程。旧约观

念当中,阴间是死人共同归宿,不论善恶,都是这样(创37:5,42:38,44:29;王上2:6,9;伯7:9,17:16,21:13,24:19;诗6:5,9:17,31:17;传9:10;赛14:9,11;结31:15-16)。《以赛亚书》里面还提到了阴间的情形:“他们必出去观看那些违背我人的尸首,因为他们的虫是不死的,他们的火是不灭的。凡有血气的都必憎恶他们”(赛 66:24)

到了新约,耶稣给我们揭开了关于死后归宿的清楚启示。一方面他肯定旧约的启示(《马可福音》):

9:48  在那里,‘虫是不死的,火是不灭的。’ 

9:49  因为必用火当盐腌各人(注:有古卷在此有“凡祭物必用盐腌”)。

一方面,他在复活显现的时候,讲到“魂”的观念(《路加福音》):

24:39  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魂无骨无肉,你们看,我是有的。” 

 特别是在路加这里的记载,让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死后归宿的问题。

3、  死后归宿

1)、人确实存在灵魂

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人只有肉体的部分,根本就没有灵魂,或者像通常的教导说

灵魂只是精神而已,那么基督教所讲的乐园、阴间、天堂、地狱、末日审判等等都是无稽之谈。耶稣在这个比喻当中讲到死后归宿的问题,包括他对灵魂的描述,就清楚告诉我们人除了物质的身体之外,还有灵魂的存在。正如《创世纪》当中对人的创造的记载:

2:7  耶和华 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

叫亚当。

本来只有尘土所造的身体的亚当,因为神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这里的“生气”和“灵”,都是指灵魂。

2)、灵魂是无骨无肉的(24:39)

3)、灵魂与鬼

在我们中国人根深蒂固的观念当中,人死之后就变成鬼,由此衍生了许许多多关于鬼的内容。主要是由于佛教很早就传入中国,在唐朝就被奉为国教。人死之后变成鬼就是来自佛教。根据耶稣讲的这个比喻,就清楚告诉我们这个观念是完全错误的。灵魂是灵魂,鬼是鬼,两者在灵界都存在,是两个事物,不是一回事。我们讲过,鬼是堕落的天使,他们的首领是撒旦。

因此,人死之后,灵魂并不变成鬼。

4)、人的死亡只是针对肉体而言,灵魂是不死的

这个比喻当中讲到财主和拉撒路死后的去处,明显不是指的肉体,而是灵魂;他们已经死亡的肉体放在坟墓当中。在路加记载耶稣复活睚鲁的女儿的时候,也提到睚鲁女儿已经离开死去肉体的灵魂又回来的情况(8:55)。

5)、乐园和阴间的真实性

通常都以为是神话故事,但是耶稣的话却清楚的告诉我们,乐园和阴间是真实存在的,并不是神话故事。

6)、死后灵魂的两个去处

耶稣的这个比喻清楚告诉我们,死后的灵魂有而且只有这两个去处:乐园和阴间。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其他的去处。

7)、死了就定了,没有更改的可能

财主向亚伯拉罕提出的那点小小的要求,遭到亚伯拉罕的严词拒绝,理由就是乐园和阴间之间有有深渊限定,是绝对不可能“串门”的。或者说,如果有进出的自由,那么阴间就没有人了,谁愿意一直呆在阴间的火焰之上呢!

这样,我们就可以知道任何跟死人灵魂有关的迷信活动或者传闻都是邪灵的假冒。
8)、决定归宿的因素

很显然,得救的灵魂去乐园,没有得救的灵魂去阴间。得救,就是认罪悔改归向神(对于旧约的信徒而言),接受耶稣为自己的救主(对于新约的信徒而言)。财主下地狱是因为没有顺服神,而不是由于富裕,这是他自己的不打自招。我们看他生前的情形,就知道他一直关心的是自己的享乐,全然不顾拉撒路的死活,尽管似乎还有点恻隐之心。

9)、乐园和阴间的情形

A、人的感官一切正常

这点是很奇妙的。尽管肉体已经死亡,但是无论是亚伯拉罕、拉撒路,还是财主,他们的灵魂还具有肉体的感知功能。比如眼睛会看,会辨认(23),耳朵能听(25-31),嘴巴能说话(24-31),能感觉疼痛(24),有记忆能力(28,30),大脑会思考(24-31)等等。

B、乐园享平安

拉撒路是被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22-23),就是尊贵的地方,“得安慰”(25)。显然所享受的是属天的福乐。

C、阴间受火刑

财主清楚的说他在火焰上,极其痛苦(24)。这与圣经一贯的启示是一致的,或者叫“永火”(赛33:14;太18:8,25:41;犹1:7),或者叫“永刑”(太25:46),或者叫“灭亡”。指的都是永远在火焰上受痛苦。

因此“灭亡”不是说什么都没有了,而是永永远远的火刑。

4、乐园、阴间和天堂、地狱

乐园阴间是人死之后灵魂的去处,天堂地狱是主耶稣二次再临审判之后,灵魂带着复活的身体的最终归宿。

5、乐园和阴间的可信性、真实性

我们凭什么知道耶稣所讲的死后归宿问题的真实性、可信性呢?其他宗教不是也有这

个方面的教导吗?比如佛教里面的“十八层地狱”、“极乐世界”;伊斯兰教里面的天堂,那里有很多的美女等着穆斯林。

我们判断启示真实性,不妨按照下面的几个标准:

1)、教导启示的人必须是创造生命的;

2)、教导启示的人必须是死而复活的;

3)、教导启示的人必须可以战胜死亡、掌管生命。

能完全符合上述三个条件的人,只有耶稣。其他宗教的教主都是被造的人,而且都一死就不再复返。他们自己都不能战胜死亡,他们对死后归宿的教导还具有什么可信性?真实性?纯粹是无稽之谈!根据圣经我们知道,这些宗教的教导实质是来自撒旦的假冒。

6、两点质疑

A、给死人传福音

先看一处经文,是《彼得前书》:

3:17  神的旨意若是叫你们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 

3:18  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注:“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 神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 

3:19  他藉这灵曾去传道给那些在监狱里的灵听, 

3:20  就是那从前在挪亚预备方舟、 神容忍等待的时候,不信从的人。当时进入方舟,藉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 

有解经家根据这里的经文教导说,耶稣曾经在降在阴间之后,向已经死去的挪亚时代

没有得救的灵魂传福音。

显然,这样的教导是与上面耶稣讲的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是相冲突的,因为人一死就成定局,没有更改的可能,这样对已经在阴间的灵魂传福音已经是毫无价值。

我们说,对《彼得前书》这几节经文这样的解释是错误的。3:17强调“因行善受苦,总强如因行恶受苦。”然后在3:18以耶稣为例,他也是为拯救罪人而受苦,但是他后来复活了。因此他的受苦不是徒劳的,而是有价值、有功效的。3:19节是转换话题了,教导说那叫耶稣死里复活的圣灵,曾经在旧约的挪亚时代借着挪亚的口向那个时代的人(3:20)传道,劝他们认罪悔改。

B、乐园也在阴间

有解经家根据耶稣讲的这个比喻,解释说,乐园也在阴间。就是说,要么阴间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乐园,一部分是阴间;要么就是乐园与阴间在一个地方。

我们说,这明显是不合理的。我们先看上述教导的依据:

16:22     后来那讨饭的死了,被天使带去放在亚伯拉罕的怀里。财主也死了,并且埋葬了。

16:23     他在阴间受痛苦,举目远远地望见亚伯拉罕,又望见拉撒路在他怀里,

注意“举目远远地望见”就已经清楚说明,乐园不是阴间的一部分,而且乐园并不与阴间在一个位置。

至于二者究竟在哪里,我们不得而知,圣经也没有清楚的启示。我们常常犯的一个错误是用物质界的事物来想象灵界的事物。因此,我们最好还是在属灵的奥秘面前止步,而只应该了解圣经已经清楚启示的部分。就像《申命记》的提醒:

29:29  隐秘的事是属耶和华我们 神的;惟有明显的事是永远属我们和我们子孙的,好叫我们遵行这律法上的一切话。

三、反省反思

1、财主和拉撒路的比喻给我们哪些重要的启示?

2、决定死后归宿的因素是穷富吗?

3、乐园和阴间的启示可信性和真实性体现在哪里?

4、耶稣曾经给死人传福音了吗?乐园是阴间的一部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16 19: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