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戴德生参加了在巴纳(Barnet)基督教会举行的一连串聚会,主任牧师宾法特(William Pennefather),是位著名的布道家,著有「耶稣带着复活的能力与我们同在」(Jesus Stand among Us in Thy RisenPower)一诗,人称他为「英国教会的穆勒,一个与神同行的人」。来听宾牧师讲道的,还有著名的圣诗作家般纳(Horatius Bonar)、前中国传道会秘书长皮尔士,以及托顿咸(Tottenham)弟兄会的会友,其中包括戴德生的老朋友史蒂丝小姐。1862年7月,戴德生和玛莉亚再次参加基督教会举办的聚会。这是称为迈德美大会(Mildmay Conference)的前身。1864年戴德生也参加了第一次的迈德美大会。
这时,英国将领戈登将军(Charles George Gordon)率领着「常胜军」,帮助清朝政府剿灭太平军。在1864年夏天,清兵终于攻克了南京,结束了十六年太平天国的统冶。许多基督徒原本对太平军运动充满希望,现在已经变为互相仇杀的政治斗争,且给基督教带来误解和丑誉。约有二千万人因战争、饥荒。疾病而丧生。
1865年春,他完成了一部小册,书名是《中国——属灵的需要与要求》(China:Its Spirirual Nees Claims),引起很大的影响。事实上,这本书是戴氏夫妇合作的成果。戴德生在书房中来回踱着方步,把意思说出来,由玛莉亚手录成书,就如多年前他的父亲口述讲章,由母亲笔录时的情况一样。他为书的每一段祈祷,最后写成一本很好的书。例如他描述中国地大人众,用了一个传神的比喻:「如果中国人排队经过你面前,以每日走三十哩的速度计算,他们不断地走,日复日,年复年,也需要走上十七年又三个月,这条人龙才走得完!」
从玛莉亚的记载中,知道戴德生这时非常兴历奋。他希望每个人能很快地担起多样的工作,所以上船不久,他就开始教授中文和很多其他的事情。他草草做了一个书架,并鼓励每个人把舱房弄得象家一样,又把风琴移到船尾舱。闲暇时,他就阅读威拿氏(Winer)的《新约希腊文法》(Greek Gram。mar of the Ncw Testament )及华沃夫主教(Bishop Wordsworth )的《利未记注释》。路惠理描述戴德生说:「他年轻而活跃,和团里的青年很合得来。」他又描写玛莉亚说:「她很安静,比较成熟,能作出很好的判断;她的容貌秀美,予人一种安详的感觉……她把许多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