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xiyangyang
收起左侧

[推荐]从新约圣经看灵恩运动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2.圣灵充满与理性


 

    保罗在弗五:18说「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灵恩派的人认为酒醉之后,人就失去理性,乱讲话。所以他们说一个人被圣灵充满后,也就失去理性,乱讲话,说方言。

    灵恩派一个领袖灰根(Kenneth E. Hagin)说「当神工作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蒙恩。属肉体的人会感到病态。属于魔鬼的人,他的头发会站起来。这是最容易分辨什么是邪灵、什么是圣灵的方法。所以,不需要使用属灵的分辨。因为不需要凭着理性,光是凭着感受就可以分辨得出来了。因为来自圣灵的感觉是好的。相反的,来自邪灵的感受则很差」。

    灵恩派另一个领袖,柯布兰(Kenneth  Cope1and)说「基督徒绝对不可以使用逻辑。如果使用逻辑,就没有圣灵。属灵的基督徒也不能使用他的常识。连基督耶稣自己在工作上也排除一切的逻辑和常识」。

    灵恩派的领袖强调,基督徒应该要排除理性,而只凭感觉。基督徒要培养感觉,去做一切的事,做一切的决定。这样才是被圣灵占有,被圣灵带领的特征。

    这就如第一世纪神秘宗教所强调的。在当时近东盛行的神秘宗教就是强调、并且鼓励教友除去理性。灵恩派与他们相同,都是要排除理性而使用感情。有一些基督徒要用感情,来决定自己是否已经得救。有人要等到有「圣灵的感动」才要决定自己是否要信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姑在真理的基础上,认罪、悔改、让主耶稣成为生命的主,而不是单凭情感,等待「圣灵的感动」。

    灵恩运动第三波领袖温约翰(  John  Wimber)说,当一个人被圣灵充满的时候,整个人会颤抖、仆倒。这是证明已经被圣灵充满了。心里的感觉就像醉了酒一样,会跳跃、手会紧、腿会缩、身体僵硬、眉毛跳动、呼吸深促、发热、流汗、胸部沉重。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meno)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约壹三:  27)。灵恩派喜欢用这段经文来证明他们的理论。他们强调基督徒不需要理性思想,因为一切所需要的,都有圣灵的带领与教导。

    事实上约壹二:27不是独立的经文。整段经文应该从二:18开始至27节才告一小段落。约翰这段经文是在教导,如何分辨什麽是基督,什麽是敌基督。初代教会传福音的中心信息是「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救主。」不肯接受耶稣的便是敌基督。

    24节的「从起初所听见的」是指所听见的道(主的话)。基督徒要让这真道存在(meno)心里。27节所说存在(meno)你们心里的「恩膏」是指客观的真理与圣灵的工作,而不只是指圣灵而已。所以与灵恩派断章取义的解释相差甚远。

    约翰壹书教导我们如何分辨真理。如果我们只需要依靠圣灵的教导,那麽约翰本人何必写这本书呢?每一位基督徒都有圣灵在他身上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教导,只需要圣灵来教导我们,那麽为什麽很多基督徒在真理上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在真理上发生许多冲突、争端和矛盾?其实原来不是圣经矛盾,而是人的无知,造成圣经矛盾的假象。灵恩脉的信徒不肯花时间在研读圣经上,以致混乱了真理、误解了真理。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1一12)。如果我们真的不需要受教导,那么神根本就不需要设立这许多的职份。只要凭「圣灵的感动」就好了。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罗十二:6一7。神在教会中设立有教导恩赐的人是为了什么?「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二:2。为什么保罗非常注重教导?从此可见,圣经非常注重基督徒的教导。我们除了主观的经验,圣灵的引导之外,必须在客观的真理上受教导。我们在客观的真理上,必须有稳固的根基。当然,我们须要有主观的经验。但主观的经验,必须建立在稳固的客观的真理上。

    灵恩派也误解,误用加五:16一18的经文。保罗写道「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在这一段经文中,「圣」字有打点的记号,意思是这个字在原文中是没有的。原文只有Spirit,而不是the  Spirit ;没有the这个定冠词。灵恩派对希腊文只懂得片面的人便说,这个「灵」不是指圣灵,而是指在信主后,圣灵与我们的灵混合而成的「灵」。就好像水与墨水的混合以后,再也不能分哪一部份是水,哪一部份是墨水;水就是墨水,墨水就是水。我们就是要顺着这种「混合的灵」的感动而行。这「灵」的感动,就是我们心中的感动。

    譬如,我心里有「感动」要去找某个人,我就要顺从这感动去看他。如果我去他的地方,他不在,这要如何解释?他们说,「灵」明知道他不在,但仍感动我去。因为「灵」在试验我是十是有颗顺服的心。所以「灵」给我的「感动」并没有错,因「灵」要在服从的事上训练我。但是,如果我去找那人,那人正好往家或刚想要找我,那就证明「灵」真的知道这事才感动我去的。这样的解释其实是自圆其说的讲法。他们无非只是要遮掩反理性的一面。

    在希腊文,没有定冠词并不表示那就不是指特定的事物。希腊文中有种「强调质」的用法。例如我说「我不是女人、我不是狗,我是男人」。为要强调「男人」、「男人」的前面就不加定冠词。就如约一: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在「神」的前面没有定冠词。这就是要强调「道」就是百分之百的神,不是其他的存在者。

    在加五:16一18保罗给「灵」与「情欲」做强烈的比较,所以不应该在「灵」的前面加上定冠词。保罗在加五:16其实是命令我们顺从圣灵而行。

    保罗在弗五:18说「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之后,紧接着他就说「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合的赞美主。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弗五:19一21)。

    这段经文是保罗命令基督徒要被圣灵充满的唯一的一段经文。保罗却没有说,基督徒被圣灵充满以后,就会失去理性并说方言,他拿酒与圣灵相比较的原因,是酒对人的决定性影响,就好像圣灵对人有决定性的影响一样。保罗强调两者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强调醉酒与被圣灵充满有相同的行为表现。

    第18节以后保罗用希腊文的分词。这就是说自19节以后所谈的,乃是18节所说的被圣灵充满的后果。

    19节中的「诗歌」(psalmos)是诗篇。「颂词」(hym-nos)是指唱跟神有关的诗歌。「灵歌」中的「歌」(ode)是任何一种歌。保罗在前面加个「灵」字来强调不是唱任何歌,而只唱与神有关的歌。这并不是灵恩派所说的,失去理性以后乱唱没有节奏的歌。被圣灵充满的后果是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的赞美主,并且凡事要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又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罗在弗五:22至六:9提到夫妻应有的本分,父母和儿女应有的本分,主人和仆人应有的本分,来说明五:21所说的「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

    保罗在西三:1617说「当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教导、互相劝戒,心被恩感,歌颂神。无论作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神。」三:16后半节的动词是用希腊文的分词表达出来的,正如弗五:1920一样。接着,他就在西三:18至四:1谈到夫妻应有的本分,父母和儿女应有的本分,主人和仆人应有的本分:我们可以容易地看出,「被圣灵充满」(五:18)的后果,和「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里,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西三:16)的后果完全一样。这就表示「被圣灵充满」和「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有分不开的关系,甚至是同一件事。很显然地,要「用各样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丰丰富富的存在心里」须要理性。一样地,被圣灵充满不会失去理性。理性是神所赐给我们的。只有魔鬼才喜欢我们失去理性,

    目的是要破坏神的工作。所以被邪灵充满的人会失去理性。人如果失去理性和自由意志就不是人了。魔鬼愿意我们失去一切道德的自由,失去理性。若是我们要过属灵的生活,理性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从下列的经文,可以看出,这些人被圣灵充满后,没有失去理性。

    路一:15。施洗约翰在母腹中就被圣灵充满,但是他的一生并没有情绪一直维持高亢,也没有说过一次方言。相反的,他劝人要悔改,这是需要理性的。

    路一:4144。以利沙伯被圣灵充满后,并没有失去理性和说方言。 

    路一:6779。撒迦利亚被圣灵充满以后,根据先知所说的话说豫言,而没有失去理性,说方言。

    徒二:4。门徒被圣灵充满后,按着圣灵所赐的口才,说起别国的语言来,述说神的大作为,这是需要有理性的。

    徒四:812。彼得被圣灵充满后,所说的话不是方言,也不是失去理性后能说出来的话。

    徒四:  31。讲论神的道必需要有理性。

    徒七:  55。司提反被圣灵充满后,没有失去理性,也没有说方言。

    徒十三:912。保罗没有失去理性,反而认清魔鬼混乱主的道。

    徒六:3  10。被圣灵充满与智慧充足并没有抵触。理性藉着智慧表现出来。

    徒四:13。彼得和约翰的雄辩才,叫公会的人希奇。有雄辩才的人需要理性。他们被圣灵充满之后,他们的理性提高,而富有雄辩才。

    可见灵恩派的观念,圣灵充满会失去理性,是错误的。圣灵充满不但不抹杀理性,有时候更提高理性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圣灵的洗

 

    目前在教会中对圣灵的洗,或简称灵洗,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灵恩派说,一个人说了方言,就是受了圣灵的洗。另一派的人说受水洗,就是受了圣灵的洗。让我们从圣经来看,圣灵的洗是什么一回事。我们先来看有关的经文,就是有「圣灵」和「洗礼」在一起的经文。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叫你们悔改,但那在我以后来的,能力比我更大……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太三:  11)。

   「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他却要用圣灵给你们施洗」(可一:8

   「约翰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来……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路三:16)。

   「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不多几日,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一:5

   「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

    从上列的经文我们可以看到,保罗在林前十二:13提到「从一位圣灵受洗」(en heni pneumati ebaptisthemen)。这里很明显地,他指的是水洗。当一人受水的洗礼的时候,有圣灵的工作,有圣灵的参与。所以我们可以说,保罗所提的圣灵的洗(虽然他没有用「圣灵的洗」这辞汇),或圣灵和洗礼的关系,是指水洗。

    马太,马可,路加报导,施洗约翰预言,耶稣将要用圣灵施洗(baptisei  en  pneumati  hagio)。耶稣用圣灵施洗,和约翰用水施洗,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耶稣用圣灵施洗,和水洗截然不同。路加在徒一:5报导耶稣升天以前,重复约翰的预言。不过,耶稣用被动语态来表达。虽然徒一:5没有明指出,谁要施洗,但在路加的脑里,无疑问地,是耶稣。因为指着五旬节圣灵降临,路加在徒二:33说「他(耶稣)既被神的右手高举,又从父受了所应许的圣灵,就把你们所看见所听见的,浇灌下来。」

    施洗约翰的,和耶稣的有关耶稣要用圣灵施洗的预言,就在五旬节应验了。那一天门徒们都被圣灵充满(徒二:4)。所以,圣灵的洗和圣灵充满有关系。既然洗礼是基督徒生活的第一步,而一个人可以多次被圣灵充满,圣灵的洗,或圣灵的洗礼,或简称灵洗,乃指第一次圣灵的充满。如前面所提,一个人被圣灵充满的时候,可能说方言,就是说外国的语言,也可能不说方言。所以灵恩派所强调的,一个人受圣灵的洗,一定发出没有逻辑,杂乱的声音(他们所谓的说方言),或者一个人若发出没有逻辑,杂乱的声音(他们所谓的说方言),那个人就是受了圣灵的洗的观念,是错误的。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保罗所指的「圣灵的洗」,和路加所指的「圣灵的洗」不一样。所以当我们谈「圣灵的洗」的时候,要指明我们用的是谁的表达法。按保罗的表达法,「圣灵的洗」指用水的洗礼。按路加的表达法,「圣灵的洗」指第一次圣灵充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结   


    最近灵恩派教会的快速增长,引起很多人的兴趣。很多人想效仿他们,来促进自己教会的增长。但灵恩派的教会,并不是增长最快的教会。有比他们增长更快的教会。在美国十个最大的教会中,前八名不是灵恩派的,甚至是极力反对灵恩运动的。只有第九和第十才是灵恩派的教会。可见,要教会增长,并不一定要效仿灵恩派。

    就算灵恩派的教会,增长很快,既然他们在真理上有偏差,我们就不应该在各方面都效仿他们。其实教会增长快,并不保证他们所作的样样都对。很多异端,诸如摩门教,耶和华的见证人,文鲜明的统一教,都以惊人的速度增长。他们虽然增长很快,异端到底还是异端。魔鬼有时候也会装作光明的天使(林后十一:14),用好动机来引诱人,离开真道。

    我们须要小心,要能分辨真理。绝不能在真理上妥协。灵恩派有一些强处,我们可以学。但他们在一些重要的真理上有偏差。在这方面,我们绝对不能妥协。我们必须「要为从前一次交付圣徒的真道,竭力的争辩」(犹3)。这样才能成为神忠心的仆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4-2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察验神的旨意


    很多人有心要遵行神的旨意。但要遵行神的旨意以前,必须明白神的旨意是什么。有一些人,包括灵恩派的人,要凭感觉,有些人要凭感动。但我们的感觉很不稳定,很不可靠。没有错,圣灵会感动我们,藉着感动带领我们。但我们常常把自己的想法,错认为圣灵的感动。到底圣经有没有教导我们,如何去寻求,明白神的旨意?

    保罗在罗十二:1-2告诉我们,如何寻求,察验神的旨意。那两节圣经,比较靠近原文的翻译如下。「所以弟兄们,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为祭,是活的,圣洁的,神所喜悦的;这是你们理所当然的事奉。不要效法这个世代,而要藉着心意的更新而变化,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旨意,即那善良的,可喜悦的,完全的。」在这一段圣经里,保罗告诉我们下列三个重点。


一、察验神的旨意的必要性


   「所以」这两个字指明上面所讲的、与下面所提的有因果关系。罗一:18至十一:39是「因」,而十二:1至十五:13是「果」。前面一段论教理,下面一段谈基督徒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和教理有因果关系。我们的生活应该建立在教理的根基上。

    保罗说因为神为我们预备了这么多的恩典、救恩,所以弟兄们(包括姊妹)我以神的慈悲劝你们。「神的慈悲」是指在罗一至十一章教理的部份,谈到神的慈悲。因为神为我们做这些事,所以我们应该对神有所回应;就是要将身体(soma)献上为祭。

    保罗在罗六:12一13说「所以不要容罪在你们必死的身上(so- ma)作王,使你们顺从身子的私欲。也不要将你们的肢体献给罪做不义的器具。倒要像从死里复活的人,将自己献给神。并将肢体作义的器具献给神。」我们不难看出,保罗在罗十二:1一2的思想和他在罗六:12一13的思想平行。在六:13保罗提到将自己(整个人)献给神。在十二:1他的用意也一定是将整个人献给神为祭。由于平行结构,我们知道六:12的「身子」(soma)是指着六:13的「自己」,也就是整个人。既然六:12的「身子」(soma)可以指整个人,十二:1的「身体」(soma)当然也可以指整个人,因为在原文他们是同一个字。我们要献给神的整个人,必须是活的。在平行经文,罗六:11保罗说「这样,你们向罪也当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稣里,却当看自己是活的。」可见在罗十二:1「活的」就是要向神活着,是灵性上活着。圣经中活的观点是有来往,有反应。就好像浪子回头的比喻中,那位父亲称归回的浪子是「死又复活、失又复得」的。这并不是因浪子真的死了,而是他离开父亲之后和父亲没有连系。这就是死。

    我们要献给神的自己必须是圣洁的,圣洁最基本的观念是神性。只有神是绝对圣洁的,(摩四:2;六:8;路一:35)。任何一个跟神有关的,都叫圣洁(民十六:5)。例如:圣殿、圣经。但我们这些有道德能力的人,若要保持与神的关系,就必须在一切行为上圣洁(彼前一:15)。我们必须排除生活上一切罪恶,污秽,过圣洁的生活。

    我们要献给神的自己,也须要是蒙神喜悦的。

    保罗说我们这样作,是理所当然的事奉。因为神为我们付出那么大的代价,预备了那么大的救恩,我们将自己献给他,以回报他的大爱,是理所当然的。还有另一个理由。在属灵上没有中立的立场,一个人若不属于神,他就在魔鬼,罪的管辖底下。所以唯一要脱离魔鬼和罪的管辖的方法,就是成为神的仆人(罗六:18)。只有如此行才是唯一可以得自由的方法。因此将自己完全献给神,做神的仆人乃是理所当然的。


二、察验神的旨意的先决条件


    罗十二:2具体的告诉我们,我们将自己献给神以后,要如何生活。我们不要效法这世代。罗一至三章指出,这个世代的作风是,根本不理会神,把神放在一边,甚而更积极的背叛神。我们不要如此作。相反地,我们要事事敬畏神,听从他。

    保罗叫我们藉着心意的更新而变化。这是心理学在二十世纪的发现。You  can  change  a  person  by  changing  his  mind。藉由改变一个人的心思意念,可以改变一个人。心理学家将心思意念分成意识和潜意识。要改变潜意识(根深蒂固的思想)只能从意识中不断的重复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观念,一直到潜意识中的错误的观念被正确的观念所取代。这与“洗脑”不同。洗脑是强迫灌输他的意识不能接受的观念。

    我们要继续不断地思想神的事,查考,思想圣经,使我们根深蒂固在潜意识中的错误的价值观,错误的观念,被圣经的价值观,圣经的观念所取代。然后我们才能正确地察验神的旨意。


三、察验神的旨意的指标


    我们履行了上述的先决条件之后,我们才能根据保罗给我们的指标,去察验神的旨意。神的旨意是那「良善的」。罗二:7指出,良善的是合乎神的标准的。按腓一:6良善的是建设性的,不是破坏性的(原文)。罗十二:21良善的就是对人真有帮助的。那良善的就是合乎神的标准的,对人真有帮助的,建设性的。保罗在罗十二:3至十五:13将他在十二:1一2之所说的原则,应用到各种不同的处境,指示我们如同做。我们往各种不同的处境下,要选那良善的去做(罗十二:9,  21  ;十三:3,4;十五:2,中文翻为「益处」,原文是「良善」))。

    神的旨意是那「可喜悦的」。我们在各种不同的处境,须要找出在那情况,采取什么行为,才能讨神喜悦。为要知道什么路线,什么行为,才能讨神喜悦,我们就要熟悉圣经,因为神将他所喜悦的,启示在圣经里面。我们若要遵行神的旨意,就要做神所喜悦的(罗十11:9:10)

    神的旨意是那「完全的」。从罗十二:3至十五:13我们可以知道「完全」的意思。那就是使用神给我们的恩赐,机会,资源等,使它们为神的国度发挥最高效用,我们这样做,就是遵行神的旨意(罗十二:3,  18  )。

    我们若照罗十二:1一之所教导的去做,就可以找出,明白,察验神的旨意。「那善良的,可喜悦的,完全的」指出神的旨意。我们履行了先决条件之后,可以藉着「那善良的、可喜悦的。完全的」的指标来察验神的旨意。我们也可以根据这步骤,来判断我们所有的感动,是否从神而来。

(全文完)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4-29 23:44:10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22: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