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在弗五:18说「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灵恩派的人认为酒醉之后,人就失去理性,乱讲话。所以他们说一个人被圣灵充满后,也就失去理性,乱讲话,说方言。
灵恩派一个领袖灰根(Kenneth E. Hagin)说「当神工作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蒙恩。属肉体的人会感到病态。属于魔鬼的人,他的头发会站起来。这是最容易分辨什么是邪灵、什么是圣灵的方法。所以,不需要使用属灵的分辨。因为不需要凭着理性,光是凭着感受就可以分辨得出来了。因为来自圣灵的感觉是好的。相反的,来自邪灵的感受则很差」。
灵恩派另一个领袖,柯布兰(Kenneth Cope1and)说「基督徒绝对不可以使用逻辑。如果使用逻辑,就没有圣灵。属灵的基督徒也不能使用他的常识。连基督耶稣自己在工作上也排除一切的逻辑和常识」。
灵恩派的领袖强调,基督徒应该要排除理性,而只凭感觉。基督徒要培养感觉,去做一切的事,做一切的决定。这样才是被圣灵占有,被圣灵带领的特征。
这就如第一世纪神秘宗教所强调的。在当时近东盛行的神秘宗教就是强调、并且鼓励教友除去理性。灵恩派与他们相同,都是要排除理性而使用感情。有一些基督徒要用感情,来决定自己是否已经得救。有人要等到有「圣灵的感动」才要决定自己是否要信主。这都是错误的观念。我们应该姑在真理的基础上,认罪、悔改、让主耶稣成为生命的主,而不是单凭情感,等待「圣灵的感动」。
灵恩运动第三波领袖温约翰( John Wimber)说,当一个人被圣灵充满的时候,整个人会颤抖、仆倒。这是证明已经被圣灵充满了。心里的感觉就像醉了酒一样,会跳跃、手会紧、腿会缩、身体僵硬、眉毛跳动、呼吸深促、发热、流汗、胸部沉重。
「你们从主所受的恩膏、常存(meno)在你们心里,并不用人教训你们。自有主的恩膏在凡事上教训你们。这恩膏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要按这恩膏的教训,住在主里面」(约壹三: 27)。灵恩派喜欢用这段经文来证明他们的理论。他们强调基督徒不需要理性思想,因为一切所需要的,都有圣灵的带领与教导。
事实上约壹二:27不是独立的经文。整段经文应该从二:18开始至27节才告一小段落。约翰这段经文是在教导,如何分辨什麽是基督,什麽是敌基督。初代教会传福音的中心信息是「耶稣是基督、是弥赛亚、救主。」不肯接受耶稣的便是敌基督。
24节的「从起初所听见的」是指所听见的道(主的话)。基督徒要让这真道存在(meno)心里。27节所说存在(meno)你们心里的「恩膏」是指客观的真理与圣灵的工作,而不只是指圣灵而已。所以与灵恩派断章取义的解释相差甚远。
约翰壹书教导我们如何分辨真理。如果我们只需要依靠圣灵的教导,那麽约翰本人何必写这本书呢?每一位基督徒都有圣灵在他身上的工作。但是,如果我们不需要别人的教导,只需要圣灵来教导我们,那麽为什麽很多基督徒在真理上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在真理上发生许多冲突、争端和矛盾?其实原来不是圣经矛盾,而是人的无知,造成圣经矛盾的假象。灵恩脉的信徒不肯花时间在研读圣经上,以致混乱了真理、误解了真理。
「他所赐的有使徒、有先知、有传福音的、有牧师和教师,为要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四:11一12)。如果我们真的不需要受教导,那么神根本就不需要设立这许多的职份。只要凭「圣灵的感动」就好了。
「按我们所得的恩赐、各有不同……或作教导的,就当专一教导」罗十二:6一7。神在教会中设立有教导恩赐的人是为了什么?「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听见我所教训的、也要交托那忠心能教导别人的人」提后二:2。为什么保罗非常注重教导?从此可见,圣经非常注重基督徒的教导。我们除了主观的经验,圣灵的引导之外,必须在客观的真理上受教导。我们在客观的真理上,必须有稳固的根基。当然,我们须要有主观的经验。但主观的经验,必须建立在稳固的客观的真理上。
灵恩派也误解,误用加五:16一18的经文。保罗写道「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因为情欲和圣灵相争、圣灵和情欲相争。这两个是彼此相敌、使你们不能作所愿意作的。但你们若被圣灵引导,就不在律法以下。」
在这一段经文中,「圣」字有打点的记号,意思是这个字在原文中是没有的。原文只有Spirit,而不是the Spirit ;没有the这个定冠词。灵恩派对希腊文只懂得片面的人便说,这个「灵」不是指圣灵,而是指在信主后,圣灵与我们的灵混合而成的「灵」。就好像水与墨水的混合以后,再也不能分哪一部份是水,哪一部份是墨水;水就是墨水,墨水就是水。我们就是要顺着这种「混合的灵」的感动而行。这「灵」的感动,就是我们心中的感动。
譬如,我心里有「感动」要去找某个人,我就要顺从这感动去看他。如果我去他的地方,他不在,这要如何解释?他们说,「灵」明知道他不在,但仍感动我去。因为「灵」在试验我是十是有颗顺服的心。所以「灵」给我的「感动」并没有错,因「灵」要在服从的事上训练我。但是,如果我去找那人,那人正好往家或刚想要找我,那就证明「灵」真的知道这事才感动我去的。这样的解释其实是自圆其说的讲法。他们无非只是要遮掩反理性的一面。
在希腊文,没有定冠词并不表示那就不是指特定的事物。希腊文中有种「强调质」的用法。例如我说「我不是女人、我不是狗,我是男人」。为要强调「男人」、「男人」的前面就不加定冠词。就如约一:1「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在「神」的前面没有定冠词。这就是要强调「道」就是百分之百的神,不是其他的存在者。
在加五:16一18保罗给「灵」与「情欲」做强烈的比较,所以不应该在「灵」的前面加上定冠词。保罗在加五:16其实是命令我们顺从圣灵而行。
保罗在弗五:18说「不要醉酒,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之后,紧接着他就说「当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合的赞美主。凡事要奉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又当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弗五:19一21)。
这段经文是保罗命令基督徒要被圣灵充满的唯一的一段经文。保罗却没有说,基督徒被圣灵充满以后,就会失去理性并说方言,他拿酒与圣灵相比较的原因,是酒对人的决定性影响,就好像圣灵对人有决定性的影响一样。保罗强调两者对人的影响,而不是强调醉酒与被圣灵充满有相同的行为表现。
第18节以后保罗用希腊文的分词。这就是说自19节以后所谈的,乃是18节所说的被圣灵充满的后果。
19节中的「诗歌」(psalmos)是诗篇。「颂词」(hym-nos)是指唱跟神有关的诗歌。「灵歌」中的「歌」(ode)是任何一种歌。保罗在前面加个「灵」字来强调不是唱任何歌,而只唱与神有关的歌。这并不是灵恩派所说的,失去理性以后乱唱没有节奏的歌。被圣灵充满的后果是用诗章、颂词、灵歌彼此对说,口唱心和的赞美主,并且凡事要奉主耶稣基督的名,常常感谢父神。又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顺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