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约拿
收起左侧

马太福音——第五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2-19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关于吃药和逃离火海的比喻很贴切。因为我恰恰就是一个吃药前要问清楚药名、药性、副作用……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逃生时下意识要思考火源在哪里、生路在何方……的人。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了。神知道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9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过在2002-12-19 22:51:11的发言:
还有,关于吃药和逃离火海的比喻很贴切。因为我恰恰就是一个吃药前要问清楚药名、药性、副作用……的人,同时也是一个逃生时下意识要思考火源在哪里、生路在何方……的人。
我就是这样一个人了。神知道吗?……


??过姊妹,您的这个问题问得好!到底是先懂再信,还是先信再懂?哪一个更可靠?对于这个问题,我只能告诉您,包括我在内的绝大部分基督徒的经历是——先信后懂

  呵呵,许多认为理性和信仰不能相容的人,通常会有两种成见,一种是对信仰认真,“没有完全弄懂之前,我不愿意轻易相信”,另一种是“基督教的信仰根本不合理性,我不愿浪费时间去了解”。感谢主!您不是后面那一种,在您身上,我感受到了一颗渴慕真理的心(否则今天我就不需要花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跟您讨论这些问题了),还有您对真理的严谨态度,所以我很愿意跟您分享圣经的看法。

??对于这两种成见,第四世纪的神学兼哲学家奥古斯丁把它们归纳成一个很简单的问句:“先懂再信,还是先信再懂?”

  先看问题的前半:我们可不可能完全懂了再信?这一半比较简单,因为信仰的主体是人,对象则是创造以及主宰宇宙万物的神,所以信仰可以说是人是对全能的神的接受、信赖、和依靠,而不是人对人那种对等的关系。神无限,人的理智有限;神既然无限,就不是人有限的理智可以完全了解。

  另外从人的角度看,理性也不是人的全部。人除了理性,还有感性,以及圣经所提的灵性。人生许多重大的决定,像婚姻、选择专业等,往往感情的因素重於理性的考虑。感情的因素,甚至还常常重要到无可理喻。有个诗人不是这样叹息过吗?“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其实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虽然没有完全明白和肯定,可我们还不是也接受了?当一个女孩要嫁给一个男孩时,她是不是对将来的婚姻生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看未必,否则现在的离婚率就没有这么高了。可他们还是凭着信心结婚了,对吧。

??而神更不只是一个道理,他是有意识,可以和人建立关系的神。基督教的根本要义,就是透过耶稣基督,和神建立这种关系。就像一个朋友,如果你只是客观的从他的履历表或别人的介绍了解他,你不可能真的认识他;同样的,要真正地认识神,我们不能只靠了解有关神的知识。所以,一方面我们不可能在理智的层次上完全了解无限的神;另一方面,光凭理智上的了解,我们也不可能真正地认识这位有个性的神。套句数学的术语,理智不是信仰的充分条件。

  但这不表示理智不是信仰的必要条件,或者说基督教的信仰必须不顾理智而盲目地接受。相反的,真正的信仰,必须有理智的支持,否则不是信仰,而是迷信。

  这怎么说呢?一方面,在一些“超理性”的前提之下,基督教的教义并不违背理性。任何有组织、有系统的学问,都必须建立在一些明明可知,却无法证明的前提上(称“公理”或“假设”),如几何学里“两点之间最短的是直线”这个道理,就不是经过逻辑证明出来的定理,而是一个大家都接受的假设,很多几何的定理,就是靠著这个假设导出来的。社会科学更是如此,像经济学一开始就假定人生以追求财富为目的,多一块钱,一定比少一块钱来得好。这个道理,无法证明,但若不先接受这前提,其他经济学定理就推不下去。

??在这个层面上,基督教教义也是如此,它建立在“神存在”,以及“神会向人启示”这些前提。这些前提虽然不能直接证明为真,但历史上多少人试过,也没有人可以证明为伪。这类道理,哲学家洛克称为“超理性”,接不接受,都凭个人的信心。基督徒能够接受,不但凭信心,也凭宇宙现象里很多间接证据,以及自己主观的经历。基督教神学,除了这些“超理性”的前提外,用的逻辑推理方法,和普通的人文科学并没什麽两样。所以基督教信仰,并不需要,也不能像迷信一样地盲目接受。另一方面,上面说到人不可能完全了解神,所以真正有关神的道理,必须来自神;这种神对人的启示,记载下来,就是圣经。神要人了解他,并没有要人用违背理智的方式去了解,所以圣经本身的道理前后一致,而且提供了宇宙起源、人性善恶、生命意义等一套全面的道理。这些道理,是可以、也必须用理智去了解的。

  谈到这里,好像可以有两个结论:一是我们不能全懂再信,一是我们不能完全不懂就信。理性与信仰最好的调和,是先要对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有所了解,了解到一个程度,就要信,否则永远停在一个地步。就像古诗所说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不信之前,对於神的事,好像在楼下的人,脚尖踮得再高,也是看不清楚。但是信了之后,就像到了楼上,眼界一宽,对神了解,会有飞跃的进展。这就是奥古斯丁所说的“你们要了解,才能相信我的话;你们要相信,才能了解神的话。”既然是神的道理,就会有理智所不及之处,理智的穷处,就是信心的起点。

??以上分享,与您共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2-12-19 23:06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过在2002-12-19 22:33:28的发言:
我想要渡过一条河,过河的方法在眼前看来有很多种,比如过桥,比如涉水,比如驾舟,但事实上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成功过河,别的方法各有不足,但又都不是在眼前就可以看到的。比如桥,其实不结实,随时有可能垮塌;比如在河中央涉水而过,会危及生命;同样,船也许会出事。我怎么可能一一去试过才知道驾舟其实是最可取的呢?
我想要做的是,在河边就对各种方案一一论证,所以,我必须学习桥的知识、游泳的本领,以及,了解那条渡船。
渡船上现在有我信任的朋友,他告诉我他蒙恩的经过,希望我和他一同上船,但我仍然想多问几句,航向?性能?……
我迂腐?有一点。我没有完全交出我的心?是的。我善护念我的心,我谨慎走我的信仰之路,神在看着我走吗?他知道我需要完整的信心吗?我亲近他的方式是最大限度地体悟他……
也许这种方式错了?


  过姊妹,您知道吗?许多时候,当我与人谈论到真理,特别是信仰真理时,他们经常会问:“你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你的信仰是真的吗?”也有人这样说:“你说信我就信哪?!我要完全明白了,我才信。否则我岂不是笨蛋。”

??刚才我已经讲过了,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们虽然没有完全明白和肯定,可我们还不是也接受了?当一个女孩要嫁给一个男孩时,她是不是对将来的婚姻生活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看未必,否则现在的离婚率就没有这么高了。可他们还是凭着信心结婚了,对吧。

??当法官要审理一个案子,通常是根据可能性,而不是必然性;是根据提出的证据,而不是亲眼看到这件罪行。假如断案都要等到百分之百的确定,那什么案都判不了的。

  每个人在生活中的决定,也是根据这个原则和信心,而非根据绝对性。决定是基于对事实的信心。例如,一个人要穿越马路,他会站在马路边,先左右观看一下(希望他有看!如果不看那就糟糕了!^_^ ),然后根据他的观察和判断,决定他是否可以平安地过马路。

??但他绝不是百分之百地确定他可以平安地过去。也许就在半途,他心脏病突发,或是一块广告招牌从天而降砸在他的脑袋上,或地震将他吞没也不一定呀。但对前途缺乏百分之百的肯定,并不会让他一直等在马路边不向前走。他也许怀着百分之九十的肯定和百分之十的信心,开始穿过马路,结果他却百分之百的走过去了。   

??许多人似乎在信仰的事情上,要求绝对的肯定,绝对的清楚和明白,而在其它重要的事上,却不应用同样的标准。就连无神论者,甚至也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他们的信仰——“没有神”。他们只能说:“根据我的观察和推理,我认为没有神!”

  困难不在于“这些事实叫我无法理解”,“这些事实叫我不能信”;困难乃是在“不论你提出什么证据,我总是不信!”任何人若真有兴趣对真理加以研究,认真考察,就会经历耶稣所说的话:“人若立志遵着他的旨意行,就必晓得这教训或是出于神,或是我凭着自己说的。”(约7:17)

??另外,有一件事我们必须清楚:我们只不过是一个人,连被造界的事情我们都还没有完全认识,何况是超时空、超物质、超逻辑的创造主——我们的神。无限的神又岂是我们有限的头脑和被罪玷污的理性可以理解和明白的?我们连自己的事情都想不通,何况是神的事情。按着我们对神的了解,我们所知道的不过是凤毛麟角;一只井底之蛙又怎能明白外面的世界真奇妙?

??还是那句话——让神是神!神的奥秘,我们根本不可能完全了解,只要凭信心接受就是了。正如人穿过马路,不需百分之百确定,方能起步。照样人也不需要百分之百的确定,百分之百的明白,才肯接受耶稣基督,相信耶稣基督。重要的,是要有信心!明白吗?

??“不要怕,只要信!”(可5:36)与您彼此共勉!


[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 2002-12-20 10:44:10 编辑过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2-19 23: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下是引用过在2002-12-19 22:33:28的发言:
我想要渡过一条河,过河的方法在眼前看来有很多种,比如过桥,比如涉水,比如驾舟,但事实上只有一个方法可以成功过河,别的方法各有不足,但又都不是在眼前就可以看到的。比如桥,其实不结实,随时有可能垮塌;比如在河中央涉水而过,会危及生命;同样,船也许会出事。我怎么可能一一去试过才知道驾舟其实是最可取的呢?
我想要做的是,在河边就对各种方案一一论证,所以,我必须学习桥的知识、游泳的本领,以及,了解那条渡船。
渡船上现在有我信任的朋友,他告诉我他蒙恩的经过,希望我和他一同上船,但我仍然想多问几句,航向?性能?……
我迂腐?有一点。我没有完全交出我的心?是的。我善护念我的心,我谨慎走我的信仰之路,神在看着我走吗?他知道我需要完整的信心吗?我亲近他的方式是最大限度地体悟他……
也许这种方式错了?


过姊妹,忍不住想和你分享一下我的想法:)
信仰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大事了,可能比终身大事还要重要呢,你的想法和做法也是很合人的逻辑和思维的,的确,圣经也说"你要保守你心,因为一生的果效由心发出",守护心灵也没有错,只是要研究的彻底明白了再去信,估计这一辈子也不够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对于很多东西我们也是既无可能也无必要去全部研究明白,"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神打开了人的心眼,圣灵在我们心里的时候,就真的不用研究,不用考证,不用逻辑,我们就是真的知道"主耶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了,过姊妹,相信弟兄姊妹也都在为你祷告,你自己也祷告可以嘛?求主打开你的眼睛,愿真理保惠师圣灵在你的心里动工,就明白"[B] 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做神的儿女" [/B]
过姊妹,我会为你祷告,求主帮助你,更多的明白,并且接受主耶稣做你自己的救主!
我们一起做天父的好孩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2-12-19 23:53 | 显示全部楼层
明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5-12-9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P>阿门</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13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P>非常感谢约拿兄弟,你教会了我不少的东西,在你和过姊妹讨论的过程中,让我明白了不少的东西,我也是和过姊妹一样有着困惑的人,我受益不少,定会在今后的信仰之路大步前进!<BR></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16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P 0cm 0cm 0pt"><B>灵修版圣经解释</B><B><p></p></B></P>&#13;&#10;<P 0cm 0cm 0pt"><B><p> </p></B></P>&#13;&#10;<P 0cm 0cm 0p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先来看看5至7章的重点……</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7章 这几章常称为“登山宝训”,因为这是耶稣在靠近迦百农的山坡上教导百姓的讲章,很可能是包括了耶稣多次讲道的集录。当中,耶稣表明他自己对律法的态度,说明世上一切的地位、权力和钱财在他的国度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衷心的信靠顺服。这些讲章谴责当时宗教领袖的骄傲和官僚主义,带他们回想起旧约先知的教训──</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衷心的顺服比表面的仪礼更重要。</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人都喜欢你,你会因此而沾沾自喜吗?</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1-2 耶稣已成为街谈巷议的人物,很多群众跟随他,每个人都希望见到他。在这些群众中与耶稣最亲密的就是那些门徒,他们自然会受到试探,觉得自己很重要,与耶稣在一起,不但可以获得声望,亦可以有机会得到财富和权力。</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这些群众再次聚集一起,耶稣对他们讲话之前,把门徒拉到一旁,提醒他们与他在一起时,不要期待得著名声和财富,却要准备承受咒骂、饥饿和逼迫。然而,耶稣坚定门徒的信心,他们将会得到报偿,但不一定在今世。你跟随耶稣,可能有许多机会使你变得很受欢迎,假若我们没有活出耶稣这些教导,就是在利用神来获得个人的利益。</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为神而活,要如耶稣所说的过日子吗?那就有点</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有点……</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5</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耶稣一开始讲道,就说出好像互相矛盾的话,但属神的生活方式往往与属世的生活方式有抵触。你想为神而活,就必须作好心理准备,说世人看来奇怪的话,做世人看来奇怪的事情:在别人争取时,你要愿意舍弃;在别人憎恨时,你要愿意去爱;在别人被凌辱时,你要愿意去帮助。放弃自己的权利去服事别人,有一天,你会得到神为你预备的一切。</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你有没有被这</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八福”所吸引?你喜欢……</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12 这里起码有四个方法来理解这八种福气:(1)是门徒和所有信徒的伦理法典和道德标准;(2)是天国价值观和地上价值观的对比,即是永恒与暂时的对比;(3)是法利赛人的肤浅信仰和基督所期望的真实信仰的对比;(4)表明旧约所期待的,将会在新的国度里成就。你不能把这些“福分”当作多项选择题──</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选取你喜好的,而放弃其他。八福是一个整体,指出跟随基督的人所应当做的事。</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福”</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不就是单指快乐吗?</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12 “福”不单是快乐,更指在神国度里幸福和令人□慕的状态。福气不是确保我们欢笑、愉快或得到地上的财宝。对于耶稣而言,“福”就是经验盼望和喜乐,不受外在环境影响。不论要付上甚么代价,跟随耶稣,你就可以找到真正的快乐──</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盼望与喜乐。</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照耶稣所言,天国的价值观与世界的一定大有不同</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12 耶稣宣告:“天国近了”(4:17),人们会很自然地问:“我怎样做才有资格进天国呢?”</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耶稣告诉我们天国与地上的国是不同的:在天国里,财富和权力都不重要,天国子民带著与世人不同的心态去追求不同的福分和得著。你现在的心态是与世界的自私、骄傲和渴求权势心态一样,还是反映出你生命的王耶稣的谦卑和自我牺牲呢?</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受逼迫也要欢喜快乐?实在太难为了吧</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11-1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耶稣说当我们受逼迫时要喜乐,因为逼迫可以:(1)使我们不再注目于地上的报偿;(2)清除肤浅的信仰;(3)强化我们的信心;(4)使我们在其中持守的态度成为效法我们的人的好榜样。当我们知道最伟大的先知以利亚、耶利米、但以理都曾受过迫害,我们就可以得到安慰。现在我们受迫害正表示我们有忠诚的信心,神要赏赐那些忠诚的人,让他们进到他永恒的国度里,在那里就再没有迫害了。</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若果我不跟从别人,我会被排斥的,我也不想这样啊!</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13 假若盐失去了味道,就没有价值了;假若基督徒没有付出努力去影响周围的人,他们对神也没有甚么价值;假若我们与世界毫无两样,我们就更毫无价值。基督徒不要随波逐流,而要积极地去影响他人,就如盐把食物中最好的味道引发出来一样。</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如果你是世上的光,你可以想像你的行事为人会是</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14-16</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你能否把一座坐落在山顶上的城市隐藏起来?这城在夜间发出的光很远都可以看到。如果我们为基督而活,也要像灯一样发出光,让别人看见基督的丰盛。但很多时候我们隐藏了这光,例如:(1)应当仗义执言时,却静默不语;(2)跟群众随波逐流;(3)否认真理;(4)容让罪恶使光明变为黑暗;(5)不向别人解释我们的信仰;(6)忽略别人的需要。我们要做真理的灯塔,不要使自己的光从世界上熄灭。</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律法旧了,何不另立一些新的?</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17 神赐下道德和礼仪上的律法,帮助人尽心尽意地爱神,但翻看以色列的历史,这些律法却经常被误解和滥用。到耶稣的时代,律法师和宗教领袖将律法变成许多繁琐的规条,耶稣从一个崭新的角度去理解神的律法,其实是将人带回律法本来的意义上,并不是反对律法本身,而是反对人们妄加的传统规条(参约1:17)。</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旧约律法的分类,你知道多少?</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17-20 旧约中的律法分为三类:礼仪法规、民事法规和道德法规。</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礼仪法规与以色列人的敬拜有关(参利1:2-3等),其最初目的是指向耶稣基督,所以,耶稣受死和复活后,就再不需要这些法规了,我们亦不再受这些法规束缚,但法规背后的原则</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敬拜和爱独一真神仍然应用至今。耶稣常常受法利赛人指控违反律法,就是指这些礼仪法规。</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民事法规应用在以色列人的日常生活中(参申24:10-11等),现代的社会和文化跟当时的有极大差异,所有这些法规今天也不能绝对地遵守,但其背后的原则是不受时间限制的,仍可以作为我们今天行为的指引。耶稣就以身作则地示范了这些原则。</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道德法规(如十诫)是神直接颁布的,他要求人严格地遵守这些法规(参出20:13等)。透过这些法规,他向人启示了他的本质和旨意,到了今天仍然适用。耶稣完全地遵守了这些法规。</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完全的顺服会是怎样的?难以想像,难以实践</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19</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群众中有些人专门告诉别人要这样做,要那样做,自己却不去实践神的律法。耶稣澄清这点,指出遵守神的律法比解释律法更重要;真正将律法付诸实践比学习神的律法和教导人去遵行艰难得多!在顺从神的功课上,你又如何呢?</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谨守律法的法利赛人不也是值得学习的对象?那我</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0 法利赛人对遵守律法要求得非常严格,我们又如何能胜得过法利赛人的义呢?其实耶稣所指的是好行为的本质。法利赛人的弱点是只遵守律法的表面意思,却没有让神改变他们的内心。耶稣说听他话的人需要另一种义──爱与顺服。所以,我们的义──</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好行为必须是(1)来自神在我们心中的工作,而不是来自我们自己的能力;(2)以神为中心,而不是以自己为中心;(3)为了得神的悦纳,而不是为了别人的认可;(4)超越律法条文的表面,遵行其里面所包含的真义。</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动怒与杀人等同?不是吧,我倒想听听你的意见</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1-2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耶稣的意思是凡动怒想杀人的,实际上就已犯了杀人罪。法利赛人觉得没有杀人就很公义了,可不知他们恼怒耶稣,虽然没有亲手杀死他,却已真真正正犯了杀人罪。所以,我们要明白神设立这些律法条例的目的,就不会舍本逐末了。你是否正在遵行神的律法,却错失了他对你真正的期望呢?</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我曾发怒,是的,因为我</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1-2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发怒是一种危险的情绪,会令人失去控制,引致暴力,创伤感情,增加精神压力,使灵命停滞不前,不讨神的喜悦,甚至伤害你的弟兄。克制自己的行为固然是好,但基督更希望我们学习控制思想,因为我们要为自己的思想负责任。</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天地之初,万物和谐,人神没有隔阻,只是</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今天你我与神与人的关系又是……</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3-2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破裂的人际关系会妨碍我们与神的关系,我们对别人有意见或抱怨,应当尽快把问题解决。我们说与神有良好的关系,却同时憎恨别人,我们就是个伪善者。我们与别人的关系正好反映出与神的关系(参约壹4:20)。</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神为我们的人际关系定下了很好的方针,你明白是怎样的吗?</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5-26 耶稣的时代,若有人不能还清债务就要被关进监牢,直到还清所欠的债项。除非有人为他还清债项,否则他可能会死在监牢里。我们与别人发生争执,要尽快和解,不要让对方发怒引起更多麻烦(参箴25:8-10)。我们不一定与人发生大冲突,但小争执也要尽快处理,任何争执总是在初期容易化解。我们来到神面前之前,先要与我们的弟兄姊妹有良好的关系。</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我只是幻想一下,又没有做出来,这也算错?</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7-28 旧约律法说,与配偶以外的人发生性行为是有罪的(参出20:14);但耶稣说对配偶以外的人动了淫念,就是思想上犯奸淫,同样是罪。耶稣强调假若行为本身是错的,那么有其企图也是错的。你的身体虽然忠于你的配偶,但思想上破坏了彼此的忠信,对于一个健全的婚姻,也会造成极大的伤害。耶稣并不是谴责对异性的健康欲念,而是谴责那些经常塞满脑海的情欲幻想,这些思想行出来将会十分邪恶。</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既然想想也是罪,倒不如行出来,你也同意吧</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7-2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有些人认为既然淫念也是罪,倒不如行出来。这是非常危险的说法,因为:(1)这会令你给自己犯罪找藉口,不断地犯罪;(2)这会破坏婚姻;(3)这是故意违背神的话;(4)除了伤害你自己也会伤害别人。罪恶的行为总比不当的欲念更具破坏力,而不加检点的错误欲念将会产生错误的行为,使你离弃神。</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今天,你身体的哪部分叫你犯罪跌倒?</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9-30 这里,耶稣用了一种借喻的说法,他不是叫我们真的把眼睛挖出来,因为即使是盲人也可以有淫念。但如果只有一个选择,缺一只眼或缺一只手进天堂,总比全身掉进地狱为好。忍受一时的痛苦,改掉坏习惯或放弃一些财产,总比让罪带给我们审判和惩罚为好。我们任由罪在我们生命中生长,罪最终会毁灭我们。省察你的生命,看甚么东西令你犯罪,尽你所能把这些东西除去吧!</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当天,你说了</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我愿意”</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你明白这三个字背后的意义吗?</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1-32</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无论在耶稣的时代或在今天,离婚都会带来伤害和毁灭。神设立婚姻的原意是一生之久的委身(参创2:24),一旦结婚,就不应选择离婚来解决问题或摆脱一种如同已死的关系。耶稣同样抨击那些企图藐视婚姻盟约,利用离婚来满足情欲、另结新欢的人。你今天的行为是建立还是破坏你的婚姻呢?</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合则一起,不合则分,婚姻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2 耶稣说除非另一方不忠贞,离婚是不容许的,这并非说,当配偶犯了奸淫就可自动离婚。发现自己伴侣不忠贞时,第一步应该是赦免、和解并恢复彼此的关系。我们找理由去恢复婚姻关系,总比找藉口离婚更好。</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耶稣叫我们不要起誓,但在法庭上也要起誓,我该如何做?</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3-37 耶稣是强调说实话的重要,人常常不守诺言,又喜欢随便地滥用神圣庄严的话。遵守誓言和承诺非常重要,能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彼此可以互相信赖。圣经常常责备那些随便起誓,却又不准备遵守誓约的人(参出20:7;利19:12;民30:1-2;申19:16-20),但由于我们身处一个充满罪恶、欠缺忠诚的社会,某些情况下仍需要起誓。</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誓言既可起肯定的作用,为何耶稣仍叫我们不可起誓?</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3-37 起誓是一件普通的事,但耶稣告诉信徒不要起誓,因为单是说话已经足够了(参雅5:12)。你是不是一个有信用的人?现代社会真诚已经罕见,所以我们得要靠一句</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我承诺”</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来保证自己所说的话,假若我们每时每刻都是说实话,根本就不用靠誓言或承诺来支持自己所说的话。</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以眼还眼,以牙还牙”──</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难道不是对敌人的好方法?</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8 耶稣解释神是因著怜悯而订立这条律法,事实上,这是作为审判之用的──按著所犯的罪行施与刑罚,而不是作为个人报复的指引(参出21:23-25;利24:19-20;申19:21)。设立这些律法是为了限制报复和帮助法庭宣判适当的惩罚,不会过于严厉或宽大。不过,有些人会利用这条律法来证明自己向别人报仇是正确的,有人还企图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来作为报复的藉口。</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只有懦夫才会不还手,才会对人惟命是从。我才不会呢</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8-42 当我们受到冤屈,立刻会想到报复,但耶稣却说,我们要善待那些欺侮我们的人!我们的意愿不是要算账,乃是去爱和饶恕;这不是“自然”乃是“超自然”</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的事,惟有靠神赐给我们的力量才能好像他一样去爱人。为那些伤害你的人祈祷,来代替一切报复的计划吧!</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人都在争取,但耶稣却要人去施与、去爱,太不值了</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39-4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对当时很多犹太人而言,这是令人讨厌的话。把另一边脸转过来由人打的弥赛亚,绝对不是他们所期待、带领人民革命、抵抗罗马政府的军事领袖。在罗马政权的压迫下,他们憎恨罗马人,常常想要向敌人报复,但耶稣作出了这个突破性的反应去面对不公义,叫我们任凭他们,不要争取自己的权利。耶稣这些激进的话,目的是要指出施与、公平和怜悯,比争取更加重要。</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以德报怨,谈谈可以,我也想去爱,却苦无力</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43-44</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耶稣呼吁我们除去仇恨报复,告诉我们不是单靠自己去遵行律法;要以善胜恶、以德报怨,我们必须以爱心为仇敌祷告。法利赛人教导人要爱那些爱自己的人(参利19:18),更教导他们应该恨恶仇敌(参诗139:19-22;140:9-11),但耶稣说我们要爱我们的仇敌。爱仇敌并且善待他们,就真正表明耶稣是你生命的主。惟有那些把自己全然献给神的人,才可以这样去爱,因为只有神可以把人从自私的本性中释放出来。我们要靠圣灵的帮助去爱那些我们觉得不可能爱的人。</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像一支箭,射向红心</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你距离神的标准还有多远?</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48</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我们怎样可以成为完全的呢?(1)性格方面:虽然我们不可能完美无瑕,但可以追求尽可能像基督。(2)圣洁方面:我们要学效法利赛人把自己从世界的罪恶中分别出来,却不要学效他们按著自己的意思行事,而要按神的旨意把他的慈爱和怜悯带进这个世界。(3)成长方面: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有基督的性情和圣洁的生活,但必须要成长至完美。正如我们对婴孩、儿童、青年和成人各有不同的期望一样,神也期望我们按著属灵成长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4)仁爱方面:我们要爱人如同神爱我们一样。</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如果我们的行为符合我们成熟的标准</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完美无瑕,我们才是完全的,但显然我们仍然有多方面要继续成长。我们的罪性绝不能拦阻我们追求效法基督,基督呼召所有门徒要超越平庸,追求卓越,在每一方面都要成熟,逐渐像他。努力追求成为完美的人,有一天将会像基督一样完美(参约壹3:2-3)。</FONT><BR><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耶稣成全了妇人的事,是因为 </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从她身上,你看到甚么?</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26-28 犹太人通常用“狗”</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来形容外邦人,认为这些异教徒就如同狗一样得不到神的祝福。耶稣用这个字不是要贬低这个妇人,乃是反映犹太人的态度,并显出自己是截然不同的。</FONT><BR><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耶稣所用的</FONT><FONT face="Times New Roman">“狗”是指“小狗”,是宠物,暗示妇人之小女儿也为主人所爱,只不过主人之儿女有优先权而已。这妇人没有跟耶稣争辩,情愿被视为狗,只要她的女儿可以得到医治。犹太人以为只有自己才得神的恩福,但许多犹太人拒绝耶稣而失去神的赐福和救恩,许多外邦人却因承认耶稣而得著救恩,这是何等的讽刺!</FONT><B><p></p></B></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0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累!不过,还是要感谢约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14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认真的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4-27 05:3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