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24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又提到了第三个喜乐,就是分享之乐。我们提到爱绝对不能更完全,除非这个爱是分享与人的。我们也不可能产生更完全的生活,除非我们是舍己的。所以我们的生命因舍己而进到更丰盛的地步。我们的爱因为分享而进到更成熟的地步。这样,我们就在舍己,在分享自己的中间,我们进到更丰盛的存在。我们在舍己,在牺牲自己的过程中间,我们进到更长大,更成全的这个经历。这样,这个喜乐是因分享而来的。

 

今天我们要提到最后一次基督徒喜乐的问题。那么,基督徒的喜乐还有什么喜乐?因信产生的盼望的喜乐。这就是彼得前书第一章里面所提的这个原则。先提到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重生了我们,以后就告诉我们,我们因为祂的能力保守,我们已经得着一个永不朽坏,永不衰残,永不玷污的,存留在天上永远的基业。这样,当你有这个信心来蒙祂能力保守的时候,你就会得着所预备,到以后要显现的救恩,所以你就有大喜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那过去的信,和以后的成全,中间的这一段,就是「盼望」。盼望什么?盼望应许的成全,盼望永不玷污,永不衰残,存留到永远的基业的兑现。所以我们现在有了,信而领受的凭证,就像你付了订金以后,房契已经交在你手里,但是房子的日期交到你手里的时候是等以后。你可以搬进去住,照着你自己的地位来说,你已经有了这个房子了。照着你真正的产业来说,你等付清了才完全是你的,但是这个房契交在你手中,加上定了什么日期,一定是属于你的,这个订金就变成一个凭证。我们领受圣灵也是如此,我们因信领受圣灵,而圣灵就激励我们,圣灵内住在我们里面,成为一个凭证,我们有一天一定要被成全。也就是那一天基督再来的日子,我们领受了永不衰残,永不玷污,存留到永远的基业。在这个信与成全的中间,这一段的生活,就是「因信产生盼望」的生活。

 

基督教里面,我们属灵的真正的三个元素就是信,望,爱,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其中最大的是什么?是爱(参:哥林多前书:13章13节)。而「信」是「爱」的基础,「信」也是「望」的泉源。所以从信产生盼望,又从信产生爱,这是圣经的总原则。你说「圣经什么时候告诉我们,盼望是从信而来的呢?」就在这一段圣经。还有更清楚的一句话,就是保罗在罗马书第四章所讲的,「亚伯拉罕在无可指望的时候,他因为信,仍然满有盼望」(参:罗马书:4章18节),所以他满心盼望,那应许他的,一定成全对他所应许的话,所以他这个信心就产生盼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盼望是哪里来的?盼望从信来的。信哪里来的?信从道来的,道里面有什么?有神的应许。神的应许根据什么?根据神的永恒性,根据神的不变性,根据神的信实性。所以信实是神不欺骗的,永恒的神不能断续祂的存在,而不变的神是祂consistent,这个恒常不渝,从始至终贯彻始终,没有改变的原因。所以祂的不变性,祂的永恒性,跟祂的信实性,成为祂应许的话,可靠的根基。

 

这样呢,信心跟盼望就不能隔开了。因为道里面有应许,所以我接受成为我的信仰,我是信在神的应许上面;而神的应许是记载在祂的道里面;而道是我听了产生信心的根基;而上帝的永恒,上帝的不变,上帝的信实是祂应许的基础。整个接连起来的时候,我在这样的信心里面一定产生盼望,因为上帝在祂道里面的应许,是向以后的日子发出的去,不是现在的。所以我今天可以过一个享受将要来的应许的盼望的生活。这样,信就产生盼望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经又告诉我们,信心产生爱心,这一段的圣经从哪里来?从哪里记载信心会产生爱心呢?爱心是从信心来的,是保罗对提摩太说,「你是我的真儿子,在主面做我的真儿子的提摩太,你的信心是原来在你的祖母罗以里面的,这个信心就产生了爱。这爱心是从无伪的信心产生出来的」(参:提摩太前书1章5节;2章5节)。所以你看见了,圣经是这样严谨的环环相扣,成为一体,信产生望,信产生爱,所以我们在神的话里面,建立信仰的人有福气了,因为这个信里面,就包含了望的种子,也包含了爱的果子。这样,我们就因信得胜世界,我们因望享受另外一个世界,又因为爱回过头来,挽回这个败坏的世界。我们就因信得胜这个世界;我们因望透视另外一个世界;我们因为爱它的缘故,我们就在现今享受永恒,我们就在暂时享受不朽,我们就在相对界享受永恒绝对界,我们就在地上过一个在地如天的生活。

 

所以这里说,「你们因着信,虽然没有看见祂,却是爱祂。」你们因着信,你们看见什么?看见那不能看见的,就因为信祂有说不出来,满有荣光的大喜乐。所以,这样呢,我们在信里面产生了「有盼望的喜乐」,在信里面产生了「愿意爱的喜乐」,在信里面产生了信、望、爱所有的喜乐。感谢上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人有盼望,他就会很轻松的过日子,一个人没有盼望,他就很想结束他的存在。一个人自杀,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盼望。自杀要成为人类死亡的另外一个新时代的产品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我在看人死的病因的时候,有一些人没有注意到是心灵的病,不是身体的病。今天你说,「哇!心脏病是很重要的死的原因,癌症是很重要的死的原因。」你没有注意到有一个死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吃错药死的。这在美国是第五大原因,人被医死的是第五大原因。「吃错药」是什么病?看错病,门诊定错了你的病的真正的原因的时候,就给你错误的药,那会使你死。

 

感谢上帝!我因为吃错药,咳嗽了两年,现在停了。所以,医生会医好人,也会医错人。药可以医治一些病,也可以产生另外一些病出来,所以这是致死的另外一个原因。但是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心灵的病产生的致死的原因,这个就在二十一世纪,会变成越来越时髦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医学界从来不知道,心理界从来不知道,五岁以下的孩子会自杀的。你们在过去这一、二十年中间,有一些的例子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而最近你看见有一些网友集体自杀的事情,你们看到了没有?这些都是最近才发生的事情。所以那些失望的人,他们借着Internet,就把整个社会中间所有失望的人连在一起,以后相约自杀。这个风气不可长,但这个风气不可能停的,以后会越来越厉害的!这个为什么呢?因为没有盼望。

 

所以盼望给人的力量是大得不得了的。当一个人在最艰苦的岁月,在最可怕的环境中间,在四面楚歌,呼天不应,入地无门的困境中间,如果他还有一丝的盼望,那一丝的盼望可以延续他的存在。这个「盼望」是很大的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4 09:20 | 显示全部楼层


人是永恒的活物,所以人向后看的时候,看见历史,向前看的时候,看见未来。人向后看的时候,使用记忆,人向前看的时候,使用盼望。「记忆」与「盼望」就是现今跟过去的联系,现今跟未来的联系。使我们从过去、现今跟未来,连成一片的永恒性的真正表达。所以人不可能没有记忆而活,人更不可能没有盼望而存。

我们因为有盼望,我们就产生了奋斗下去,艰苦忍受,任劳任怨,有最大的毅力,赴汤蹈火,面对困境不妥协的这种毅力,使我们可以活下去。那,这就是基督教的精神。所以基督教在信中产生盼望,因为信又产生了爱。「你们信祂的缘故,就有说不出来的大喜乐。虽然没有看见他,但是望到他的应许;虽然没有看见他,却是爱他。」你看,这些的经文多么宝贵?因为信仰的力量,产生了盼望和爱所有的喜乐,是基督徒的喜乐,这是别的宗教没有办法与基督徒相比的。所以基督徒曾经在历史中间,用胜过大患难成为我们信仰的见证。基督徒曾经在罗马帝国的大逼迫的中间,以千千万万的殉道者的精神,跟他们所流的血,铺平了历世历代传福音的种子跟道路。所以这一条用先圣先贤,殉道者忠心于神真理的人,用他的宝血所浇奠的这条道路,是我们永远不妥协,我们永远不必放弃自己的信仰,永远可以坚守信心与喜乐迎接未来真正的基础。感谢上帝!

 

我们因为有这样的先圣先贤,我们有这样的先烈、先勇,有这样的从前的圣徒留下的榜样,就在神的道中间,我们因为信他,我们就爱他;虽然看不见他,却常存盼望。因为为我们定了不能衰残,不能玷污,留到永远的基业一定要兑现。昔在,今在,永在的耶和华,昨日、今日、直到永远没有改变的主,成为我们力量。我们因为信的是这样一位主,信的是这种的应许,信的是这永恒的道,所以我们的喜乐就不失去,就因信仰产生了盼望跟爱心所带来的喜乐,这是基督徒的喜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接下去,今天我们再讲一种很特别的喜乐,就是因为帮助别人而产生的喜乐。这个跟上帝礼拜所讲的「分享之乐」,有异曲同工之妙,有许多时候我们的分享是在弟兄,是在肢体,同道的中间。但是帮助别人的爱,就不一定在我们的弟兄身上,而是在整个人类的爱中间,在整个人类的基础上,我们有一个把自己的生命与人共享,把自己所领受的恩典帮助别人的这种喜乐。助人之乐,是因为把我们的分与别人以后,领受的喜乐。这种喜乐不因为有所损失而丢弃,相反的,因为有所给予而更加的充满。所以那些从来没有助人的人,他不明白这个喜乐。

 

司布真讲一句话,「如果我是一个完全自私的人,我仍旧拣选一个帮助人的生活,传福音给别人的生活。」为什么呢?「是为了自己喜乐。帮助人,是为了自己的喜乐传福音给人。因为如果你不是从人的口中听见,他是因为你的存在而活得有意义,因为你把福音传给他而能明白上帝的真理,因为你愿意布道而他得救的话,你从来不知道那一种喜乐是多么甘甜,你也从来不知道,那一种喜乐是金钱和其它世界的东西没有办法更替买回来的。所以为了有这种喜乐,我仍旧拣选做一个帮助人,传福音的人。如果我是一个绝对自私的人,我还是拣选这一条道路。」这种反合性的讲法是很感动人的。因为这就提醒你,你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你要怎样懊悔你都不知道。如果你没有这样的经历,你永远没有办法体会个中的道理,所以这些道理要从实践中去体会,不是从课堂的知识去了解。这不是从理性去知道它的内容,乃是在生命的过程中间去经历它的实际,所以帮助人的喜乐是一种很特别的喜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孙大信所讲的许多的道中,隐藏着他个人的经历,我们今天到西北去传道,是从南方到北方去,他是从印度到东方去。所以中国的唐玄奘到印度取经,跟印度的孙大信到中国传道是完全两回事。一个是为自己,一个是为别人;一个要得到,一个要给予。所以孙大信这个从来不信主的家族的青年人,当他决定信主的时候,他的父亲就下一道哀的美敦书(Ultimatum)给他,「你二十四个钟头里面,你给我决定,你要耶稣或者你要家族传统的宗教?如果你要耶稣基督,你在二十四小时你告诉我,我会给你一个决定,你就知道我到底要你做什么。如果你决定保留下来,你也知道我对你讲的话,对你一生有多大的帮助。」原来这个家族是有很钱的家族,所以他决定分很大的产业给他,但是如果他决定信主,他会被驱逐出家门,永远无分于这个传统的家族地位跟他丰富的产业。

 

孙大信就在二十四小时里面,很辛苦的挣扎,很艰苦的思考到底要怎么决定。就在第二天的早上清晨的时候,神的光照在他内心的中间,结果他流眼泪对上帝说,「我决定继续接受你的儿子,走在对你信仰的道路中间,我无论什么后果,我就不管。」所以结果呢,他的父亲就把他驱逐出境,这个人就变成印度的一个圣徒,他就凭着爱灵魂的心,出入喜马拉雅山,到西藏,到西藏的内地一直去传道。

 

孙大信是印度的圣徒,孙大信是从印度的西方到中国的内地,向西藏人传福音的伟大的圣徒。虽然没有多大的果效,或者信基督的人不因为他的传福音有增长多少,但是他伟大的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中国人不可忘记,也成为历世历代,所有的宣教士要常常思考,效法,要学习的一个很好的榜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29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孙大信在他讲的许多的寓言,许多的故事,许多的证道的那些比喻中间,有很独特的智慧。比如说,「咸鱼为什么是咸鱼呢?因为牠是要放盐在牠身上,才成为咸鱼。但是鱼为什么不咸呢?鱼是在四周围都是咸水的中间保守牠不咸的本质。所以真正的基督徒是与环境有不同本质的,你四周都是罪人,你还保守你的圣洁。」这种道,这种比喻在西方的宣教士很难听到的,这是印度式的智慧,这是印度式的比喻。他说「我到一个乡村去的时候,整个乡村的狗出来吠我,就表示我不属于那乡村,因为牠不认得我。照样,基督徒在世界被人逼迫的时候,因为你不属于这世界,所以世界逼迫你。」啊,他用这样的智慧来讲道。

 

还有一次他讲一个事情很感动人,他说,「我跟一个朋友一同在冰天雪地中间走爬山的道路,走到一半的时候,看见有一个人躺在雪地里,冷到差不多死一样,所以我们两个人就在那里商量,要不要帮助他?这个人快要死了,我们两个人走在冰天雪地的大路中间,那么,现在看见一个人,要死在冰天雪地中,我们要不要帮助他?讨论的结果,那个人说,「我是不会帮助他的,自身难保,还要帮助别人,我做不到。」所以,「如果你要帮助,你就帮助吧。」那个人就离开他向前走,向前走走走....,他就心里很过不去,他不能亲眼看见别人,在冰天雪地中间冻死,所以他就在那里看着他,然后想用什么办法。但是他前面的路途还很远,怎么办呢?结果他就决定用爱心,牺牲自己,把那个人背在身上往前走,他背着自己的行李,再背着这个将要死的人。那么,这个要走多远呢?这么漫长的道路,这是很可怕的牺牲。但是他不管,他能救这个人,能走多远,至少表示他有这个心意。「我结果要与这个人一同死,他也甘愿。」所以慢慢背,慢慢走,他就远远落在他的朋友的速度后面。朋友走走走走就慢慢在冰天雪地中间失去踪影了,他就是因为过重,慢慢走,他走走走走....走了一大段的时间,一大段的路程以后,发现前面又一个倒下去了。所以他说,「上帝啊,我背一个已经太重了,你再把一个放在那边我怎么办呢?我是一个心里不愿意看见人因冷而死的人,我愿意帮助这一个,但那一个我怎么办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23:5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