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磐石之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在这一章所教导的目的也是如此。许多信徒最大的毛病,就是只看见自己的罪过和失败,然后灰心绝望地问:「我该怎么办呢?」我们所要做的是不要这样想,而是先去明白上帝为我们所作的,认识到原来他已经把我们造成与基督一同向罪死,并且与他一同复活,有新生命的人。我们已经不再是那些罪可以肆意管辖的人了。我们要像丑小鸭一样,大声叫道:「我不再受罪管辖!我是新造的人!我不再是从前想像中的自己!我不再是一只『丑小鸭』基督徒,我是上帝的儿女!」

 
我们是一群与基督一同向罪死的人,
我们是一群与基督一同复活的人,
像我们这种人,岂能让罪继续在我们身上掌权?
我们岂能仍在罪中
叫神恩典造极登峰?
若我心中有此恶念,
恳求我主严惩毋纵。
与主一同向罪死去,
与主同将新生命取,
这新生命今天谱序,
天家再续全圣诗句。
撒但奴役去日苦多,
今得释放锁练脱落,
我主已胜死亡罪恶,
自由新生重新属我。
 

但这种从罪恶权势中获得的自由,并不表示我们与罪的争战已经结束了,反之,此乃一种新交战的开始。因为在我们向罪死的时候,罪并没有向我们死。我们在下一章就要来仔细探讨这种新争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14  基督徒的属灵交战

 

 


我们对有关信徒灵命成长之教义的理解,经常局限在自我满足的层面。但若想信仰生活真正达到平衡和谐的地步,就不能只着重在个人经历的某一点上。很有可能在基督徒当中,很有可能有人会认为如果信徒没有完全摆脱罪的困扰以享受内心的平静释放,他便是个小信的人。而在另一方面,也有可能有人会视这天路历程为灰暗的、艰苦的、荆棘满途的、甚至要是你认为救恩唯一的价值就是在将来的寄望,在他看来也是情有可原的。但今世作基督徒不应当是未来要享受之福乐的悲惨序曲,况且将来的福乐还不一定能为今生的生活带来什么启迪!

 

采取以上任何一种极端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基督徒生命历程不会总是笑口常开的,但也不会永远是泪痕满面的;不会老是平安无事,也不会是整天损兵折将的。信徒的信仰历程有「因信而来的喜乐平安」(罗15:13),同时又有《西敏斯特信条》(Westminster Confession)中所称的:「持续而无法和解的争战」(a continual and irreconcilable wa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约圣经视基督的降世(包括他的道成肉身、在世的生活、他的死、他的复活和他的升天)为划分历史的时刻。这个时刻的来临是极具震撼力的,它扭转了历史的轨迹,使现今的时代具有重大的意义。一个人身为基督徒,乃是生活在人类历史的一个非常特殊时代,即在基督第一次的降临(也就是圣经所说的末世的开始)和基督的再来(也就是世界的末了)这两个时段之间。所以,基督徒的信仰生活,就具备了这段过渡时期中的种种特点。基督救赎之工作所结出的果实和基督的得胜,已经开始彰显在整个人类世界中,在信徒个人的身上,以及社会整体地新社群中。我们因信是「已经得救」的人,但我们也可以说,我们是正在被救赎的人,主在我们心中仍旧不断在作工;我们甚至还可以说我们是尚未完全得赎的人,要等到基督再来的时候,我们才能彻底地更新,拥有主的形象。我们是活在「两段历史时刻之间」的人。

 

 

用来形容这个过渡时期的一个很生动贴切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按照圣经的教导,十字架和在十字架上所成就的一切就好比D-Day,D-Day乃是决战并战胜之日;而V-Day则是当大局在D-Day已经奠定之后,向前瞻望那全面获胜的凯旋之日。基督徒拥有战胜敌人的保证,然而,在现今的处境中,小的战役、扫荡肃清残敌的工夫,一生中还是免不了的。用上一章所讲的话,基督徒已经在基督之死的得胜上向罪死了,但罪本身还没有被消灭。罪还是罪,并且正如我们在下一章所要讲的,我们仍然要把罪当成罪来看待。保罗的教导中含盖了一个重要的真理,就是如今我们与罪的关系已经大大改变了,因为我们已经踏入了D-Day的胜利局面,但在还没有到达罪恶被彻底歼灭的V-Day时刻,我们免不了仍然要与罪交锋,并且会发现自己心内不断有交战。对一个基督徒来说,当他来到主跟前时,感到「外面有争战,里面有恐惧」是必然的事。这种「无法和解的争战」其本质就是如此。争战来自两个源头,正如艾力奥特(Charlotte Elliott)在诗歌"Just I am"(照我本相)中(也是根据保罗在哥林多后书7:5所讲的)巧妙地指出,这两个来源分为内在的和外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约圣经则告诉我们试探的来源,即基督徒经历到冲突的地方主要有三:从世界来的、从肉体来的、从魔鬼来的。在这些试探当中有一种势力要动摇我们与主的关系。在以弗所人信主之前,他们和其他人一样,受制于「时代的潮流」,以及「空中掌权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的人身上运行的灵。」(弗2:2-3)。而在约翰壹书所指出的也正是这三股典型的、难以切断的绳索:

 

孩子们,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认识太初就存在的那一位。青年们,我写信给你们,因为你们强壮,上帝的道在你们心里,你们也胜过了那恶者。不要爱世界和世上的东西。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原来世上的一切,就如肉体的私欲、眼目的私欲和今生的骄傲,都不是出于父,而是从世界来的。这世界和世上的私欲都要渐渐过去,但那遵行上帝旨意的却存到永远。(约翰壹书2:14-17)

 

「外在」的争战是与世界和撒旦的争战,「内在」的争战是与肉体的争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

 

保罗向他主内的弟兄姊妹问安,有他很特殊的方式:对哥林多的信徒,他说:「在哥林多.....在基督耶稣里已经被分别为圣」的(林前1:2);对以弗所的信徒,他说:「住在以弗所,在基督耶稣里忠心的圣徒」(弗1:1);对腓立比的信徒,他说:「住在腓立比,在基督耶稣里的圣徒」(腓1:1)。他这些话,是把基督徒在世的两大方位串连到一起了。是的,基督徒最终所处的位子是在「基督里」,基督是他的归属,他也属于基督,他是根据D-Day的战果来面向V-Day迈步向前的;但基督徒也是处身在以弗所、哥林多、腓立比等地方的,而这些地方是有试探、有一切拦阻我们忠心事主的敌对势力和潮流。每一个基督徒的使命,就是要在这个不认识基督的世代中,活出一个有基督同在的生命来。我们是在「基督里」,但我们同时也在伦敦,或格拉斯哥,或曼彻斯特,或纽约,或香港,或墨尔本。我们爱耶稣,服事耶稣,与他保持亲密的关系,但我们也得每日乘车上班,路过那些诱人的广告牌;我们还是每日在拥挤的地下铁路中穿梭,再乘电梯到地面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重温一下当天早上主给我们的应许。在我们身前身后都有肉体暂时的快乐向我们召唤,并且这些诱惑都经过了精心包装,要在我们最软弱、抵御力最低的时候来袭击我们。你和我是在「基督里」,但也是「在世上」的。当然,我们的安慰乃是:是基督要我们在这里的,他不是曾经这样为我们祷告吗?

 

我不求你使他们离开世界,只求你保守他们脱离那恶者。他们不属于这世界,像我不属于这世界一样。求你用真理使他们成圣。(约翰福音17:15-17)

 

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主的这番话,更是加重了而不是减轻了信徒所面临的张力、突出了而不是免除了这场战役的严峻性。我们面对著的是一个外在的、持续不断的杀戮战场。世界是一个很实际的试探源头,它迫使我们「变成它的模样」,而往往我们很难抵御从它而来的压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37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约圣经指出世界吸引人的多种途径。在撒种的比喻里,耶稣用「满布荆棘的心田」来形容人听道后的反应:

 

那撒在荆棘里的,就是人听了道,有今世的忧虑和财富的迷惑把道挤住,结不出果实来。(马太福音13:22)

 

在这比喻里,世界的律被描写成是会「挤住」上帝道中的恩典。耶稣所讲的是一个认基督为主的信徒,如何一边心系世俗财富,一边又要跟随主的情形。最终,(由于这个信心的过程是非常缓慢,一方面是慢到你根本察觉不到它的成长;另一方面它对主又是若即若离的。)这信徒的生命就被挤住了,上帝的话语全给挤出去了,并且所有先前拥有的属灵生命也尽枯干了。这「世界」,就目前这个时代的情形来看,一切世俗的东西,其价值观和时代意识等,不应该在我们属天的历程中占统治地位;意思就是说,身为基督徒,我们无一侥免,必须时常与我们自己的欲望争战。

 

保罗在这方面讲过一些极具启发性的话,在哥林多前书第7章这段常被人误解的经文里,保罗说:

 

我愿你们无所挂虑。没有娶妻的人,挂念的是主的事,想怎样去得主喜悦;但娶了妻子的人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去讨妻子的欢心,这样他就分心了。没有结婚的妇女和守独身的女子,挂念的是主的事,好让身体和心灵都成为圣洁;但结了婚的妇女是为世上的事挂虑,想怎样去讨丈夫的欢心。我说这话,是为了你们自己的益处;我不是要限制你们,而是要你们作合宜的事,一心一意的对主忠诚。(哥林多前书7:32-3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时候,保罗这番话会被人理解成他对婚姻存轻视的态度,但那些活在像哥林多人所经历的那种解放性日子里的人,就会明白保罗只是在主张现实主义而非禁欲主义。保罗并不是说婚姻是个战场,而是指一个已婚的人,为要保守对主的忠心热诚而产生的内心交战。婚姻是一项祝福(正如保罗给歌罗西和以弗所信徒的信中所说的)。但这也就是为什么婚姻也能够成为试探的来源。地上的福份带给我们的矛盾,就在于因为己欲的喜好,我们往往会倾向崇拜恩赐而忘掉赐恩的那一位。因此,在哥林多前书较前一段,保罗提到要培养一种抽离于世的情性:

 

弟兄们,我是说时候不多了。从今以后,有妻子的要像没有妻子的,哀哭的要像不哀哭的,快乐的要像不快乐的,买了东西的要像一无所得的,享用世上百物的要像没有享用的一样,因为这世上的情况都要过去。(哥林多前书7:29-31)

加尔文对这段经文有很独特、很具启发性的见解:

 

所有为现今生活而提供的享受,都是从上帝而来神圣的礼物,但都因我们的误用将之捣毁了。如果我们想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就是我们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在世界上流连忘返。结果呢?那赐给我们,要用来帮助我们行走天路的祝福,反而成了我们的锁链把我们给拴住了。

 

为了点醒我们,叫我们不再沉迷今生的享乐,保罗如实地指出人的一生是很短暂的。正因如此,保罗才引伸道,我们对待今生一切事物的正确态度,乃是要视有为无,拿得起放得下。因为一个人若看自己不过是世上寄居的客旅,他对待世上的物质享受,一定会抱著一种借用别人东西的心态。也就是说,人家借你用,可能只借一天。这话的主要意思乃是说,基督徒的心思意念不应该被世俗的东西所占据,也不应该以享有这些东西为满足。因为我们活在世上,应当抱著随时有可能被主接去的心态而活。保罗并不是建议基督徒从此抛弃产业,一无所有,他只是要他们不要被这些东西占据一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罗说,俗世不但要挤住我们,也在模塑我们。我们必须尽一切努力防止自己被它套住,把我们卷进它那套思维方式中。世俗化这一概念,不应当只是指名牌跑车、灯红酒绿这么简单,而是一种更深层的、更阴险的意识。它有自己的一套价值标准,那是次圣经、次基督教的文化的,它会从各方面来侵蚀我们的思想观念。一个人很可能外表生活举止符合基督徒的体统,但内里的心思意念却在与世界为伍。这也就是那些法利赛人最大的毛病,他们是最「属世」的「出世」者。这种伪善的危险是很微妙的,几乎是出招必胜,永不失手的。当我们自我省察时,它会善于闪避,让你无法察觉得到。但这正是当下在围攻福音派基督徒的咒诅之一。每当我们每天说要遵从前人的步履,却又只是有名无实作作样子,心中还是贪爱现今的世代,我们就立即落到这个危机里了。

 

这个世界为我们设下的陷阱,就是要拦阻我们亲近基督。我们不知道底马离弃保罗的具体原因是什么,他是否变节背叛了整个使徒团呢?我们很难说,但我们确实知道他为什么会与保罗分手;他所爱慕的是「现今的世界」(提后4:10)而不是「基督的显现」(提后4:8)。在现今时代中,有一些世俗的缠累,世俗的观念,叫他离弃了起初对基督的爱和为同胞受苦的心志。底马一定是发现了自己与以往不同了,起码当时是这样,但他发现的时候已经太晚了!他显然已经失去了许多的属灵能力,以致于他对真理的肯定,即使徒约翰所讲的那种确信,也失去了:

 

因为凡从上帝生的就胜过世界。使我们胜过世界的,就是我们的信心。胜过世界的是谁呢?不就是那信耶稣是上帝的儿子的么?(约翰一书五章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15  治死心中恶

 


在上一章里,我们首先谈到基督徒各种各样的交战,然后我们集中谈到那些外在的争战。当然这不表示说,这些属灵的争战只是在头脑中进行而已。仇敌先是从我们的心外面攻打我们,然后强行进入我们心里,把我们对主的爱慕夺去,继而叫我们把恋慕转移到他们身上去。但他们之所以有这能力,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他们能够在我们生命里找到落脚点。

 

当我们的主意识到他的时候到了,而撒旦则欲与他会晤,主却能够这样说:「它在我身上毫无作用」(约14:30)。在我们主耶稣的性情中,没有任何地方,可以方便撒旦用作支撑点,来操控主的生命。只可惜,对我们来说,情形就不同了。我们在早前已隐约过,在基督徒生命中,仍然有一些可以让撒旦运作的基地,即我们有内在的仇敌,我们的心是一个通敌的「内奸」。就让我们来好好认识并严肃处理这个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6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有内在争战的原因,在于我们里头仍然有罪内住其中。当我们讨论到保罗的教训,说基督徒已经向罪死了,我们发现罪并没有在我们里头死去。罪还在那里,并且仍旧是罪。它存留在我们心中的这个事实并没有改变,所改变的是它的地位(它不再作王了),我们与它的关系也改变了(我们不再是它的奴仆了)。我们已经谈过,这是一个极大的改变,这改变也带给我们极荣耀的释放。但是,正因为我们有这自由,我们对付罪就要有一种得胜的姿态。不仅是我们与罪的关系改变了,上帝更在我们里头播下了他生命的种籽(约壹3:9)。从这个角度来讲,上帝一方面削减了罪的身份,另一方面又加增了我们的能力!我们绝对有理由以乐观的心情来迎接这场战争。不过,我们不可以轻敌,不要以为打这场仗,不必流血、流汗、流泪就可以战胜。我再说一遍,尚存的罪已不再作王,但罪仍旧是实实在在的罪!

 

 

这幅争战的图画,在新约圣经中有更详尽的解说。这内在的争战,由于「肉体」与「圣灵」之间的张力而显得尖锐化。在此,「肉体」不是指「身体」,而是指整个人的被造性(Creatureliness)、罪性和软弱。正因如此,圣经列举出肉体的罪时,一并把心思上的罪和身体上的罪都列了出来(参加5:19-21)。摩利斯(Leon Morris)说:「这肉体的意思,是指整个人的性情被调配到一个错误方向去,追求的是属地的享乐,而不是属天的事奉。」简而言之,人性是被罪所支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22: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