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磐石之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iii) 预定论否定了人道德上的努力:

 

这一结论是常见的,起码我们在理性上会这样认为:既然上帝拣选了我们,那么我们怎么活也不要紧了。但是新约所强调的恰恰相反!蒙上帝拣选是圣洁生活的基础。保罗展述罗马书9章至11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上帝拣选的目的,也正是基于这一点,保罗继而在罗12: 1-2中作出以下的呼吁:


所以弟兄们,我凭著上帝的仁慈劝你们,要把身体献上,作圣洁而蒙上帝悦纳的活祭;这是你们理所当然的事奉。不要模仿这个世代,倒要藉著心意的更新而改变过来,使你们可以察验出什么是上帝的旨意,就是察验出什么是美好的、蒙他悦纳的和完全的事。

 

这样的主题思想贯穿整本新约,正如以下数节经文所示:


就如创立世界以前,他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因著爱,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以弗所书1:4)
我们原是上帝所作成的,是在基督耶稣里创造的,为的是要我们行各样的善事,就是上帝预先所安排的。(以弗所书2:10)
所以,你们既然是上帝所拣选的,是圣洁、蒙爱的人,就要存怜悯的心肠、恩慈、谦卑、温柔和忍耐。(歌罗西书3:12)
就是照著父上帝的预知蒙拣选,藉著圣灵得成圣洁,因而顺服,并且被耶稣基督的血洒过的人。(彼前1: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12 | 显示全部楼层
圣经有关拣选的教导,给我们的激励是蒙拣选的人会有更新的生活样式。上帝的拣选是圣洁的基础,并且人会表现出一个道德更新了的生命,这生命是被圣灵充满后,而乐意顺服上帝的话语所表现出来的。若说上帝的拣选摧毁了人的道德努力,实在是再错谬不过了!事实上,上帝的拣选不但没有摧毁,反而更加激励了道德努力。既然上帝拣选了我们,我们如何生活才能叫他的名得到称颂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iv) 预定论打击了传福音的积极性:

 

既然人得救的基础都给上帝主权的抉择定好了,那么传福音还有必要吗? 同时,预定论常被人这样误会而作出这种结论, 旧约上帝的选民就是如此,他们没有意识到上帝拣选他们,为要使用他们成为自己的见证,在外邦人面前发光。他们对拣选的错误认识叫他们失去了传道的热忱。或许今天教会中持守预定论信仰的信徒也是如此,没有好好尽他们传福音的责任。但以现象来评教义是很脆弱的,因为持相反论调的人当中,也有不好好传福音的。反之,我们应该问的是,既然拣选和预定是圣经教导的话,这些教义应如何跟布道扯到一块呢?

 

我们最好带著这个问题来研读新约的几处经文,这对我们全面理解新约教导会很有帮助。我们会发现,早期教会由思想拣选的问题开始,很自然地思想到布道的问题上来。他们无疑是跟主学来的,在马太福音11:25-28(上面已经提过了)中,主讲完了上帝永恒旨意的奥秘后,立即转过来向那些软弱的、负重担的发出充满柔情的召唤。同样,使徒保罗在罗马书第8章立好了预定、预知的伟大理论根基后,马上在第9章就讲到这些理论应如何实践到犹太人身上,并且他道出了几句他所有书信中最感人的话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基督里说的是实话,并没有撒谎,因为我的良心在圣灵里一同为我作证。我天天忧愁,心里常常伤痛。为我的同胞,就是我骨肉之亲,就算自己受咒诅,与基督隔绝,我也甘心,他们是以色列人。(罗马书9:1-4)

 

弟兄们,我心里切切盼望的,并且为以色列人向上帝祈求的,是要他们得救。(罗马书10:1)

 

如果说保罗正是由于对上帝的拣选有正确的认识,所以才会有如此强烈的布道心态,这会来得更正确一点。不但如此,当保罗在布道过程中面临各式各样的拦阻、灰心,甚至表面上看来毫无效果时,预定论是支持保罗继续作工的基石。当保罗在哥林多时,当地的犹太人要攻击他,保罗感到自己身处险境,但主当夜在异象中对他说:

 

不要怕,只管讲,不要闭口!有我与你同在,必定没有人能害你,因为在这里有许多属我的人。(使徒行传18:9)

 

对拣选之恩的认识,是保罗在事工艰难灰暗时刻的安慰和鼓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以上所说的不能解决我们对预定论所持有的所有疑难,也不能完全舒缓预定论给我们理性所带来的张力。但我们已经从新约中查考了足够的经文,叫我们认识到上帝的拣选带给我们的,不应是哀乐而应是乐歌;不应是传福的拦阻而应是激励;不应撩动起骄态而应带来谦卑;不应削弱道德责任而应激发人一生为主而活,过讨上帝喜悦、与所蒙的恩相称的生活。圣经中所讲上帝的拣选是我们敬拜上帝的原因,因为拣选显明了上帝对罪人的爱是伟大而自主的。到那日,我们要承认:「奥秘的事,是属于耶和华我们的上帝,只有显露的事,是永远属于我们和我们的子孙。」(申29:29)。但同时,我们也要承认:

 

我们主耶稣基督的父上帝是应当称颂的。他在基督里,曾经把天上各种属灵的福气赐给我们;就如创立世界以前,他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13  罪势的瓦解

 


约翰一书对一个人从不信到相信这一过程,作了个很重要的见解,用约翰的话来说,就是「一个从上帝而生的过程」。约翰提出了被上帝所生的概念后,继续发挥下去,他说:「凡是从上帝生的,就不犯罪,因为上帝的生命在他里面;他也不能犯罪,因为他是从上帝生的。」(约一3:9)。这是一句非常令人震惊的话。但若我们能感受到约翰这话的份量,我们就会认识到,他想极力强调的就是这新生命在本质上的改变,这新生命对自己和对罪有了新的定位,有新生命的人是不会继续不断地犯罪的。的确如此,从某一个角度来讲,他是不可能继续犯罪的。

 

 

约翰这话是很难理解的,当代解经家也例举出多种的诠释,但种种解释都有一个共同的重点:新生命使人彻底切断与罪的牵连。虽然罪的性质在人信主前和信主后没有什么分别,但罪的地位则大大改变了。这话到底是什么意思,而这改变又有什么象征呢?我们在本章后面会详细讨论,目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大家思想里回悬着的问题:「新约圣经所要强调的,当然就是那在信徒生命中持久的、与罪争战的重要性,还会有别的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信徒灵命成长,传统的教导的确是很正确的:成功是没有捷径、要付出代价的。但每个时代,总是会有些人出来建议什么特别的途径,新的经验,新的公式或新的教导,叫人可以马上达到某些成果,或把人提升到某种属灵新境界里去。莱尔(J.C.Ryle)正因为鉴于这种现象,才促使他写下他那本脍炙人口的名著《圣洁》(Holiness)。在书中他写道:

 

当有人听到别人言之凿凿地提出「因信或因舍己委身可以成圣」时,自己也宣称领受到了「这样的祝福」,或找到了「更高境界的生命」,然而他的家人或朋友则看不出他日常言行脾性有什么更圣洁的表现,这对于基督的名会造成极大损害。我们必须紧记,真正的圣洁不仅停留于内在的感官和表面的印象层面,成圣不只是眼泪、悲叹、身体的兴奋、加速的心跳、对某传道人的狂热拥戴,或对所属宗派大发热心,或随时作好作好准备与异见份子针锋相对等外在的表现。圣洁是「基督形象」的表彰,是别人能从我们私下的生活,日常的习惯,我们的品格,我们的言行中观察得到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不能不同意莱尔的这番话,并且要为一切成圣生命的速成法大大哀叹。然而,与此同时,如果我们就此认为成圣只能是一个漫长的、艰难的、与罪搏斗的苦战,好像鲜有基督徒可以在世成功地活出信仰的生命,(或就算有,也不过是早些世纪的圣徒罢了),那么我们对新约的理解也是有偏差的。我们指出一种错谬的危险性时,却不可让自己掉进另一个极端里。其实,圣经有关成圣的教导是,这是一个过程,而在这过程前后有两个危机。到了我们与基督一同得荣耀,我们改变形象时,还会有一个危机(林前15:51,52)。这危机现在还未到来,但根据新约圣经,我们有一个最基本的危机,这危机在基督徒踏入天国之门的那一刻就已经历到了。如果说对明白成圣之道或圣洁生活有什么「秘诀」的话,这想法就是了。保罗教训中有几点都支持这种说法:


(i)  在新约圣经里,每一个基督徒都是「圣徒」,是「圣洁的族类」。这话不是渐进式,迈向圣洁的意思,相反,它指的是一个现今已经享有的地位。

 

(ii)  新约圣经中有某些经文,除非把成圣看作是过去已成就的经验,否则是很难理解的。哥林多前书6:11保罗对信徒的评语是这样的:「但现在藉著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名,靠著我们上帝的灵,都已经洁净了,圣洁了,称义了!」所有的动词都是过去时态的,并且所讲的秩序跟平常我们所想的也刚好倒置过来。我们以为保罗大致会说:「称义了,圣洁了」为什么秩序会倒置了呢?这个秩序反映出保罗神学中的一个重要真理,也就是说,成圣并非在称义之后,而是在此之前。保罗在使徒行传20:32中,也作了类似的用法,他称信徒为:「所有成圣的人」。彼得在彼得前书中也用了同样叫人讶异的倒置秩序,他说他们是:「照著父上帝的预知蒙拣选,藉著圣灵得成圣洁,因而顺服,并且被耶稣基督的血洒过的人。」(彼前1:2)。对基督的顺服总不会先于圣灵使人成圣吧!一般来说,是的。但彼得在此所暗指的是基督徒信仰历程一开始那一刻的成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彼得的这个思想只停留在萌芽阶段,保罗则在探讨信徒与主联合、与罪脱钩的重要性上,将这个思想全面发挥。每当新约圣经提到与基督的死联合时,总会指出他的死对于他与罪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与罪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性,在我们以下要详细查看的歌罗西书2:20-3:14;加拉太书2:20,特别是罗马书6:1-14,所讲的就是这个中心思想,这思想乃为信徒的新地位与罪之间的关系,作了最明显、最详细的描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29 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向罪死


这样,我们可以说什么呢?我们可以常在罪中,叫恩典增多么?绝对不可!我们向罪死了的人,怎么可以仍然活在罪中呢?(罗马书6:1-2)

 

保罗写罗马书写到这里,主要是在讲称义这个主题。他提出这样的质问,是要反驳那些人的指控,说称义的教导在鼓励人随便过信徒生活,他们以为反正不敬虔的人也能称义嘛,况且保罗在罗5:20甚至把上帝的恩典扩大到一个地步,说过犯在哪里越显多(即先是亚当,继而扩至全人类),恩典就更加增多了。但是,这样的教导招来强烈的评击:如果真是如此的话,岂不表示我们犯的罪越多,上帝的恩典就彰显得越大吗?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尽管随心所欲让上帝有更多机会施恩好了,怎么还会是惹他的怒气了。

 

保罗以上的辩驳就是针对这种质疑所作出的回应。他对这种思想竭力作出反驳,因为这种思想是对真理极为严重的曲解。他辩解道,叫我们称义的恩,同样是叫我们成圣的恩,也就是说,藉称义把我们带到基督里与他契合的恩,也就是叫我们与基督联合、「向罪死」(第2节)的恩。我们既然向罪死了,我们就不能仍然活在罪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6 00:52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