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1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这一生就经过了这样的,很大的争战,当我十七岁的时候,我就要克服无神论,共产主义,唯物辩证,进化论这些东西,结果才得回我的信仰,以后上帝差派我在这些人中间去传道。所以无论在美国,在加拿大,无论在欧洲,当我对大学生讲道的时候,跟那些对没有读过书的人讲道的时候,我用很不同的方法。有一个地方我去,我说「读过大学的人举手?」只有两个人。「高中毕业的举手?」只有几个人。「小学的举手?」百分之九十。我马上心里说,「主啊,我要讲什么呢?」我就马上把整个讲章的程度,降低到适合他们听的,你明白我的意思吗?所以教会应当有能力对最高的知识分子传达信仰,教会也应当可以对最低的知识分子传达信仰。因为无论是智慧人,无论是化外人,无论是聪明人,无论是希利尼人,或者那些没有学问的人,我都欠他们的债(参:罗马书:1 章 14 节)。这个是我们信道的责任。你要人产生这样高的信心,你要用多少知识去撑托,我们做到没有?

 

最后一样,我们有传道,行道的快乐。「传道」跟「行道」这个应该再分开来讲,我今天先把它结合在一起。因为当你「行」跟「传」结合的时候,你就可以言行一致,使人容易可以信服。所以「这话是十分可相信的,这话是可被佩服的,是佩服得十分可相信的。这些的话只是可相信的,是十分可佩服的」(参:提摩太前书:4 章 9 节)。为什么呢?因为言行一致。所以保罗传出他所活出的基督,保罗也活出他所传的基督。这样,「行道」跟「传道」的合一,是教会成功的秘诀。

 

我们今天与道合一,不是因为我耳听过,不是因为我脑明过,不是因为我思想思考过,不是我心信过,是因为我已经用口传过,用我的脚行过。所以,这样,我们与道之间合一的程度越亲密,我的喜乐越充足,阿们?我们越明白真理,我们越喜乐;我们越信真理,我们越喜乐;我们越传真理,我们越喜乐;我们越行真理,我们越喜乐。这就是耶稣说的,「这些话我已经告诉你们了,我这个道已经传给你们了,你们已经听了,你们已经信了,你们已经知了,你们已经行了。我把这些话告诉你们,是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喜乐,而且你们的喜乐,可以充充足足的。」(参:约翰福音:15 章 11 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1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上帝!今天我们一同从三方面来看基督徒的喜乐,温习一下好不好?基督徒有什么喜乐?一、因地位而有的喜乐。基督徒有什么喜乐?有二、因生命经历而有的喜乐。基督徒有什么喜乐?有三、因与道合一而有的喜乐。阿们?好,我再更详细的再考下去,在地位的喜乐,我们有什么?我们是神的儿子,我们领受了最大的爱。我们还有什么?我们与神之间永恒、个别的,最远的交通,位格际的交通。我们今天有生命中间经历的喜乐,我们的新生命经历了什么?第一、与神和好。第二、赦罪的恩典。第三、我们有超越性的永恒的盼望,所以这使我们喜乐。

 

第三样、我们今天不但有因为地位而有的喜乐,我们经历了喜乐,我们还有与道合一的喜乐。我们怎么样?领受神的话,听了,然后呢?明白了,再深入思考了,然后我们传道,行道。我竟然成为一个与道有关,明道,行道,传道,信道的人。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也。」你说,「孔子啊,我不但闻了,我还明了。我不但明了,我还想了,我还信了,我还行了,我还传了!」我们比孔子的福气太多了,感谢上帝!孔子一定很羡慕。孔子如果像你这样,可以听道,可以明道,可以传道,可以信道,他可能不姓孔,姓喜,喜乐的孔子。你是不是喜乐的?神的道与你发生关系的时候。我们站起来祷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八、侍奉的喜乐

 

路加福音第一章,我读三十九到四十五节,你们读第四十八,一直到五十六节:

「那时候马利亚起身,急忙往山地里去,来到犹大的一座城;进了撒迦利亚的家,问伊莱沙伯安。伊莱沙伯一听马利亚问安,所怀的胎就在腹里跳动,伊莱沙伯且被圣灵充满;高声喊着说:“你在妇女中是有福的,你所怀的胎也是有福的。我主的母到我这里来,这是从那里得的呢?因为你问安的声音,一入我耳,我腹里的胎,就欢喜跳动。这相信的女子是有福的;因为主对她说的话,都要应验。”」

 

一同念:

「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他怜悯敬畏他的人,直到世世代代。他用膀臂施展大能;那狂傲的人,正心里妄想,就被他赶散了。他叫有权柄的失位,叫卑贱的升高;叫饥饿的得饱美食,叫富足的空手回去。他扶住了他的仆人以色列,为要记念亚伯拉罕和他的后裔,施怜悯,直到永远,正如从前对我们列祖所说的话。”马利亚和伊莱沙伯同住,约有三个月,就回家去了。」

 

我们低头祷告:

「感谢赞美主给我们看见,有一些你所重用的人,你所喜爱的人,他们在怎样的时刻,他们欢乐,在怎样的时刻,他们把荣耀归给你。求主你赐福给我们的感情,可以被圣化如同他们被圣化一样。你赐福今天晚上的聚会,给你的仆人当讲的话语,你与他同在,加添他的力量,主啊,给他可以把这些的信息,传讲得清楚。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名求的。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两段圣经里面,你看见只有两个女人在说话。一个就是伊莱沙伯,一个就是马利亚。伊莱沙伯所讲的话里面,有一次提到欢喜快乐的事情,马利亚所讲的话,也一次提到欢喜快乐。这是新约最先两个妇女的欢乐,这是最先新约两个女子的感情。

 

伊莱沙伯是谁?是(施洗)约翰的母亲。马利亚是谁?是耶稣肉身的母亲。伊莱沙伯先得着神借着天使,向她启示要她怀孕生儿子,过了半年以后,马利亚也得到天使向她启示,要她怀着耶稣基督在她身上。那这两个女子就怀了新约最先的两个神最大的使者,一个就是为耶稣预备道路的旷野的声音 ---- 施洗约翰,第二个就是称为使者中间的大使者,上帝独生子到地上来成就救恩,完成救赎的圣子耶稣基督。所以这两个新约最早最重要的人,就透过两个很卑微的女子而生出来的。

 

那么,约翰与所有圣经中间神的仆人不同的地方,是有一个很特别的状况,没有人可以与他相比的,就是约翰是唯一,除了基督以外,人类历史中间,唯一被造而从母腹被圣灵充满的人。以赛亚、伊莱贾、乔布、戴维、以西结、但以理、俄巴底亚、所有的先知,都未曾有过这样的特权。新约使徒彼得、约翰、雅各布、保罗,都未曾有这样的特权。所以,「凡妇人所生的,没有一个被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参:马太福音:11 章 11 节;路加福音:7 章 28 节),这是从耶稣的口亲自讲出,约翰的位分在历史中间是何等超越的一句话语。没有一个人兴起来大过施洗约翰的,所以妇人所生的里面,最伟大的就是施洗约翰。而妇人所生的被造的人,只有他有这个特权,在母腹里面就被圣灵充满。而约翰的时候,他在母腹中就跳动,为什么呢?因为他那时候,似乎感受到他要服事的主,在另外一个母腹中间来访问他的母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1:53 | 显示全部楼层


所以当马利亚翻山越岭,到了犹大的一座城,找到了伊莱沙伯的房子,他叩门的时候,她来访问伊莱沙伯的时候,伊莱沙伯妇中的胎就跳动。所以伊莱沙伯说,「我主的母。」「我主的母」的意思,就是那有神性的婴孩,现在正在寄居在这个女子的胎中,这个女子就是我主的母,The mother of my God my Lord. 这不是指马利亚是神的母亲,乃是指马利亚母腹中间的胎,是有神性的,你不能把它调转过来。你一调转过来,你就堕入到天主教的错误中间,因为天主教的错误是称马利亚是上帝的母亲,那这句话原先就是从这里来的。

 

所以,Theotokos 这句话原先就是从路加福音第一章来的,「我主的母亲」,他这一句话解释成马利亚是神的母亲,而神的母亲在这原来的意思,是指「有神性的那一位,现在是在这个女子的胎中,使他可以成为这个有神性的婴孩的母亲」,而不是指马利亚是「神的母亲」。所以原先,起初的时候对这节圣经的用法,乃是要对付异端所说的,「耶稣基督原是一个人,是只有人性,而没有神性。耶稣基督原先是马利亚的孩子,但是当他受洗的时候,有神降临在他身上,他才变成神进入人体中间,神人合一,他才变成两性的一位中保。」那这种思想,在克林妥 (Cerinthus),在初期的异端邪说里面,就是诺斯底主义 (Gnosticism),是非常非常危害信徒信仰的。所以到了第三世纪的时候,迦克敦信经(Chalcedon Credo) 里面,就严指出这是错误的。基督的神性,不是在受洗的才有圣灵降临在他身上,人与神结合开始的。基督的神性,在母腹之中的时候就有了,因为伊莱沙伯说「我主的母」,是从这里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么她讲这一句话以后呢,里面就讲到什么?「约翰在她里面。」所以,「这是哪里来的呢?因为她问安的声音,一入我的耳朵,我腹里面的胎就欢喜跳动。」这是真正具体诉说,具体证明,约翰在母腹中有圣灵充满的一个明证,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在母腹里圣灵就充满他了。充满他什么?充满他的感情,充满他的喜乐。所以这个婴孩有一种很特殊的喜乐,就是「与基督同工」的喜乐。所以当耶稣基督在胎里,马利亚访问伊莱沙伯的时候,伊莱沙伯胎里的约翰就跳动,就欢喜快乐。这就形成了在圣家族的图画中间,常常约翰跟耶稣两个婴孩,一个被抱在母亲的怀中,一个就抱着耶稣的母亲的膝盖,在那里看着耶稣,这非常美丽的形像。这些的形像在文艺复兴的时代,文艺复兴后期,或者高档的文艺复兴的艺术家,特别是一个最重要的,叫做拉斐尔 (Raphael, 1483-1520) 的思想里面,跟他的画面中间,常常出现。也就是要表达施洗约翰多么渴慕可以事奉耶稣基督,他多么愿意为耶稣基督受苦。他被差遣到世上来,唯一的责任,唯一的使命,就是见证基督。所以他是为这件事而活在世界上,为这件事而被差派,为这件事而成为神的仆人。所以他愿意为基督受害,愿意为基督受苦,愿意为基督而死的那个喜乐,就是那能为主工作而有的喜乐,能见证基督而有的喜乐,能为主受苦而有的喜乐,这是从起初在母亲怀中的婴孩 ---- 约翰就有的特别的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们有许多的人与基督之间的关系,是当我们领受基督的赐福的时候,我们才有喜乐,当神把重任加在我们身上的时候,我们就不喜乐了。如果重任中间要我们付代价,我们更不喜乐了;如果我们在事奉主中间受亏损,我们更更更不喜乐了。在我们受亏损中间要我们为主的名受难,受害,我们就更更更更不能喜乐了。那这是我们的人之常情,但约翰不是,约翰在母腹中间已经看清楚了,他是要服事基督,所以圣灵一感动他,这个在胎中的婴孩,就跳动起来了,你看到了没有?这是在伊莱沙伯谈话的中间提到的喜乐。

 

接下去,就是在马利亚口中讲话的时候所提到的喜乐。马利亚就回答伊莱沙伯的话,这是叫作 Magnifica,这个叫作马利亚对基督的颂赞词。为了这个颂赞词,在历史上有多少基督教的神学家,有多少拉丁教父特别解释,特别对于这件事情,把它好好的批注出来,给后代的人看见,马利亚的灵性和马利亚的事奉的心志,何等成为我们的榜样。

 

不但如此,在文艺复兴以后,有一些伟大的作曲家就特别为这一段的词,这一段的句子,做了整套的音乐,这个叫作「圣母赞主歌」(Magnifica),而其中最伟大的,就是巴哈 (Johann Sebastian Bach, 1685-1750) 所写的Magnifica,这是很伟大很伟大的圣乐。Magnifica 在巴哈圣乐中的地位,有相当固定的价值在里面,前后差不多是半个钟头上下的音乐,里面有非常美的女高音,有非常美的合唱,还有非常变化无穷的整个乐队的伴奏,来使这首音乐,成为千古不朽的伟大的圣乐。马利亚的这段话语,在全本圣经中间女子所讲的话中间,是最有分量,最有灵性的话语,因为她提的,是把荣耀归给上帝的一个女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不知道在整个中国社会,这两百多年接受基督教的这种历史中间,有哪一个人可以在很年轻,没有结婚的时候,就可以写出这样的颂词,这样的赞美上帝的话出来,这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你想,这个没有结婚的女子,她心中所想的,不是关于情欲的问题,不是关于自己前途的问题,不是关于自己感情孤单的问题,她是关于神与她的列祖,神与她的民族,神与她的生命,神与她的整个事奉中间关系的心情的表达。

 

感谢上帝!这样的女子你去哪里找呢?这样的女子,你在怎样的教会的训练中间可以看到呢?今天我们所谓的「敬拜赞美」所讲的话是哪些?我们今天所献上的颂词,里面的价值到多少呢?马利亚一开始就讲了一句感情的话,「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我救主为乐」,她绝对不是从以赛亚书、以西结书、杰里迈亚书、但以理书、或者诗篇的伟大的颂词中间,引用一节挂在嘴边背颂出来,表示她读过某某人的圣经。她乃是从内心的深处把整个圣经所了解的道理,融汇贯通,用主观念经历跟对神个别回应的那个责任感,讲出了圣灵充满以后,所能表达出来一个少女所能讲的最伟大的话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我的救赎主为乐。」这样的词句,你在全本旧约里面看不见,这样的词句,你在先知被圣灵感动的时候讲出来的可以颂赞上帝的话,最高峰的地方也看不见,竟然是从一个还没有生孩子,一个已经被神验中,要成为救主的母亲,马利亚的口中说出来的。实在说她是没有结婚,因为她怀耶稣基督的时候,还没有与男人发生关系。她是神圣灵感孕的一个童女。一个童女,一个少女在年轻的时候,第一句的颂词「我心尊主为大。」感谢上帝!

 

保罗在事奉长久之后,也讲过一句有这样分量的话语。「无论是生是死,让基督在我身上,照常显大」(参:腓立比书:1 章 20 节)但是她所讲的是「我心尊主为大」,这个不是让基督在我身上照常为大,她是主动的,「我心尊主为大」。「我心尊主为大」,这个是主动的,是尊崇主。而这个主是谁呢?我们清楚,犹太人是不愿意用他的口,来随便讲出上帝的名字,所以他们不能随便称耶和华,因为第三条诫命说「你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所以他们就不敢随便称。这样他们看到耶和华三个字的时候,他们一定用另外一个字 Adonai 来代表。Adonai 的意思就是「主」,所以「耶和华」,「耶和华」,他们不讲,他们就是「主」,「主」。不但是读经的人看到耶和华改成「主」这个字,抄圣经的人看到「耶和华」三个字,他们一定站起来,因为他不能再抄下去了,他要先尊主为大。站起来,跑去洗手,洗完了以后,回来站着写,站着抄,或者站着用刀刻耶和华的名字以后,他们再坐下去,再抄,再写,再刻其它的字。当祂刻到一句以后,又发现「耶和华」三个字出现,他们又再站起来,他们再洗手,洗完了以后,回来,站着抄,站着写,站着刻耶和华,以后再坐下去,再刻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14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个时候,我想到有一节圣经,「耶和华对耶和华说」(参:诗篇:110 篇 1 节),那「对」写了以后,他要再重头洗手一次,所以那一节圣经他要洗两次,站两次,在那里刻到完,再坐下去。「耶和华对我主说」,原文是「耶和华对我的主(就是耶和华)说」,对主耶和华,「主」就是耶和华的代表。耶和华从天上耶和华那里降下火(参:创世记:19 章 24 节),这是圣子透过圣父的权能,把火的灾难,降到所多玛、蛾摩拉去。那么「主对我主说」,原来是「耶和华对我主说」。这样呢,当犹太人讲「主」这个字的时候,他心里知道,这是指创造天地万物的上帝。

 

那么这一节圣经呢,马利亚那个时候,还是照着旧约的规矩,过犹太人的生活,他们是要从五岁的时候,在会堂里面学习律法,十二岁的男孩要披上一件特别的衣服,被宣称为「律法之子」,希伯来文叫作bar mitzvah。mitzvah 就是「律法」,或者「诫命」,bar 就是「孩子」。所以女子也是照样,他们要从小背诵律法,要从小明白圣经,那么,所以他是在新约以前,因为这个时候约翰没有生出来,耶稣没有出生来,他们是照着列祖传下来,犹太人的规矩念了圣经,明白先知和诗篇和历史书里面,所写的有关于上帝的道的事情。所以马利亚讲第一句话,「我心尊主为大,我的灵以上帝我的救主为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6 03:0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