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julian_zhy
收起左侧

读优西比乌《教会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9-16 04:38 | 显示全部楼层

    21

    当这极度的邪恶充满全地,就像酒疯发作般的覆罩并蒙蔽人心之时,在万物以先之神的首生智慧—自有先存的道,藉祂超越的爱,以天使的形像向祂的众仆显现。祂这神的大能,在古时显为人形,为许多敬虔人所见,因祂不以任何其他形态显现。

    22

    这些敬虔人的后裔,已经散居全地。那源于希伯来先祖的国度,继续投身于敬拜神。因其中大多数人,为从前的陋习所影响,祂便藉着摩西颁布山上的样式和安息日的表号、割礼和其他属灵原则的教导,但祂没有赋予人直接亲近祂的特权。

    23

    他们的律法广受好评,如同香气举世远播。各处的立法者和哲人,都藉着律法,在大多数的外邦人中教化人性,使他们从狂野和残暴,变成喜爱和平、友谊并彼此交流[26]。至终全地上各民各族,都已豫备好能合适接受对父的认识,祂这位满了美德的主、在全般美善之父的执事、神圣属天的道,便再次显现。在罗马帝国甫建立时,祂显于人身,在本质上与我们并无不同。照着豫言,这事得了成就。也就是说,人和神这位奇妙工作的创始者,如今竟居住地上,并向万国显为父所称许的敬虔导师。这些豫言也豫告祂与常人迥别的出生、祂的教训、奇妙的工作、死的方式、从死人中复活,以及至终祂神圣的升天。

    24

    先知但以理在圣灵的引导下,豫先看见祂末后的国度。他得着启示,尽其所能的记述所见之异象:『我观看,见有宝座设立,上头坐着亘古常在者,祂的衣服洁白如雪,头发如纯净的羊毛,宝座乃火焰,其轮乃烈火。从祂面前有火像河发出,事奉祂的有千千,在祂面前侍立的有万万。祂坐着要行审判,案卷都展开了。』[27]

    25

    之后他说:『我观看,见有一位像人子的,驾着天云而来,被领到亘古常在者面前,得了权柄、荣耀、国度,使各方各国各族的人都事奉祂。祂的权柄是永远的,不能废去,祂的国必不败坏。』[28]。

    26

    这些话明显不是说到别人,乃是说到我们的救主,这位在太初与神同在之神的道;在肉体中显现,被称为神儿子的那一位[29]。

    27

    在大量书籍中搜罗许多关于我们救主的豫言,并以一种更具体的方式陈列其中所启示的以后,我们就足已将这个主题陈明出来——

    [7]基督具有永远的神性与真实的人性。祂的神性说明祂是完整的神(罗九5,来一8,徒二十28),祂所取了的人性,与我们这些受造的人一样(来四15,西一15,罗一4,另参本章23节),却是无罪又完全(林后五21,约壹三5)。这是对基督最平衡、最合乎圣经的认识。

    [8]这是当时攻击基督徒最主要的理由之一。那时一般人皆以为,高超的信仰必定来自远古且具有悠久的历史,因此自护教士(apologists)JustinMartyr、Tatian、Athenagoras、Theophilus、Tertullian等人以来,基督徒的着作中常见引用旧约圣经中的豫言与启示,藉以陈明基督徒信仰并非新兴宗教,乃是自古以来就有之神圣传统。

    [9]赛五三8

    [10]即thesecondcause,可见优西比乌是以父为宇宙第一因(thefirstcause),子基督只是第二因。

    [11]约一1,3

    [12]创一26

    [13]诗三三9

    [14]创十八25

    [15]优西比乌认为旧约中神的显现就是基督的显现,此乃初期教会教父们当中普遍的看法。虽然西方神学鼻组奥古斯丁曾在TheTrinity一文中持其他看法,不过近代神学家Hodge及Lange都认为前者较为众人所认同。

    [16]诗一○七20

    [17]创十九24

    [18]创三二28

    [19]创三二30

    [20]书五14

    [21]书五13~15

    [22]出三4~6。优西比乌与JustinMartyr、Origen、Cyprian等人一样,根据书五13~15及出三4~6两处经文的相同处『把你脚上的鞋脱下来,因为你所站之地是圣地』,将两处经文中的说话者,视为同一人,就是基督。

    [23]箴八12,15~16

    [24]箴八22~30

    [25]创十一1~9

    [26]优西比乌和大多数的教父一样,都认为后来的哲学家、律法家和诗人等,都是自敬神的希伯先祖得着智慧。在护教士的时代,Tatian、Justin和Athenagoras等人常常以此证明基督徒信仰的悠久历史。

    [27]但七9~10

    [28]但七13~14

    [29]优西比乌在本章引经据典,强调基督绝对的神性,以及子基督与父是一的事实,这些真理的确无庸置疑。不过,本章在说到基督时,采用『第二因』(3节)、『次于祂』(5节)、『次于父』(9节)、『被委以主宰的次位』(11节)等用辞,却清楚指明优西比乌鲜明的『次位论』(Subordinationism)观点,就是将子与灵的存在、等次和角色置于三一神格中次于父的地位。这是不合圣经神圣启示的观点。在初期教会三一神论发展过程当中,『次位论』是一个相当常见的偏差看法,连知名教父如JustinMartyr、ClementofAlexandria、Origen、Tertullian等人都不例外。在教会历史上,极端的『次位论』导致许多异端,如亚流主义(Arianism)、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神格唯一论(Monarchianism)等。次位论者最常引用的约翰十四章二十八节,不过此节应是与父同等之子的虚己表示,并非子在本质上次于父的证明。反而约一1、五17~23、十15、30、罗九5、林后三17、腓二6等多处经文,皆指明父、子、灵是从永远到永远同等、共存,没有时间先后、位阶高低之分。优西比乌的看法,见证了初期教会三一神论发展过程的轨迹。

(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9-16 04:39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章耶稣基督的名早已为人所知,并为受感之先知所尊崇——

    1

    现在我们可以说到,耶稣基督的名如何为古时敬虔的先知所尊崇。

    2

    首先,摩西自己向众人说明,基督的名是如何尊高与荣耀。他根据启示给他的谕言,传达许多表号和奥秘的图画:『要谨慎作这些物件,都要照着在山上指示你的样式。』[30]他以十分的敬畏,称那人为神的大祭司,且称祂为基督[31]。因此,他将基督的名赋予大祭司超越一切世人的尊荣。他显然也认为,基督乃是一位神圣的人物。

    3

    就是这位摩西,在圣灵的引导下豫知基督的称号,并以出众的特权尊荣这名。摩西将这个在他以前未曾向人揭示的名号,加于一人之上;按着表号与豫表,这人是在摩西死去之后,掌管通国的承继者约书亚。

    4

    于是这位摩西的承继者,在从未有人被称为『耶稣』Jesus(约书亚Joshua)的情形下,虽被双亲起名为『何西阿』(Oshea),却为摩西称作『耶稣』(Jehoshua,Joshua)[32]。这远超众王的威名,加诸约书亚身上,因为嫩的儿子约书亚就如同我们的主,是在摩西以后,惟一完成藉着摩西流传下来对神的敬拜,并接续摩西治理一个在信仰上纯净无**的国度。

    5

    因此,摩西将这至大尊贵的名,加诸于两人之上。一位是大祭司,另一位是在他以后接续治理的约书亚。根据摩西的看法,这两者都有卓越出众的美德和荣耀。

    6

    之后各时期的先知也明白的说到基督,同时他们也豫言犹太人要背叛基督,以及外邦人要藉着基督蒙召。耶利米作见证说:『耶和华的受膏者好比我们鼻中的气,在他们的坑中被捉住;我们曾论到他说:我们必在他荫下,在列国中存活。』[33]大卫也在惊奇中说道:『外邦为甚么争闹?万民为甚么谋算虚妄的事?世上的君王一齐起来,臣宰一同商议,要敌挡耶和华并祂的受膏者。』[34]之后他在基督的人位里,又说:『受膏者说:我要传圣旨。耶和华曾对我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今日生你。你求我,我就将列国赐你为基业,将地极赐你为田产。』[35]

    7

    在希伯来人中,基督的名不仅被当作尊荣,赋予受人敬重的大祭司,这些大祭司被膏油所膏抹,为着一个神圣的目的。同样的事,也施行于君王身上。先知在圣灵感动下膏抹君王以后,他们就成了许多受膏者。这些人都是独一且真实之基督尊贵、君尊并权能的小影。这位基督是神圣的道,在万有之上执掌王权。

    8

    不仅如此,我们得知有些先知因着受膏抹油,也成了基督的表号,他们都是指向基督,祂是神圣属天的道,是人间独一的大祭司,是万有惟一的王,是在众先知当中,父独一的先知。

    9

    在那些受膏的先人当中,无论是祭司、君王或先知,皆没有领受一种能力,如我们救主耶稣这位真受膏者基督,所显出之神圣超越的大能。

    10

    这些受膏者(christs)的尊贵与荣耀,虽然长年以来凌驾其同国之民,却从未以类似他们自己的名号,称他们的从属为『受膏者的人』(christians)。他们的从属未曾将任何神圣的荣耀归与他们;在这些人死后,他们的从属也无意预备为他们赴死;当时世上各族也未因任何一名受膏者之死,而发生巨变。这是因为这些人不过是作为表征,他们在人间所展现的能力,无法与我们救主所施行的真理相比。

    11

    尽管祂未从任何人获得祭司职分的徽章或标记,并非出生于一个神圣家族,没有在护卫的保卫下被拥立为皇帝,没有就职成为像古时一样的先知,没有从犹太人取得丝毫尊崇。尽管如此,祂却为父所荣耀,得着了这一切,不仅作为表征,乃是得着其实际。

    12

    虽然在当时祂没有得着上述的荣耀,但祂却被一位更超越者称作基督,就是神独一且真实的基督。祂使一个尊贵且神圣的名号—基督徒,遍满全地。凡跟随祂的人,祂不只将表号赐给他们,还在真理的教训中,将无伪的美德和属天的生命赐给他们。

    13

    祂所受的膏,并非制自物质成分。为着显示其神性,祂所受的膏乃是圣灵自己,并藉着有分于父非受造之神格。因基督而欢呼的以赛亚也指示我们:『主耶和华的灵在我身上;因为耶和华用膏膏我,叫我传好信息给谦卑的人(或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差遣我医好伤心的人,报告被掳的得释放,被囚的出监牢。』[36]

    14

    不仅以赛亚如此,大卫也论到祂说:『神阿,你的宝座是永永远远的;你的国权是正直的。你喜爱公义,恨恶罪恶;所以神─就是你的神─用喜乐油膏你,胜过膏你的同伴。』[37]在这段话中,他在第一句称祂为神,他在第二句将王权归于祂,拥有神圣与尊荣的权力。

    15

    第三,大卫称祂为受膏者—基督,祂受膏不是用物质成分的油,而是神圣喜乐的油。藉此,大卫陈明祂的杰出与超越,远胜前人世代那些以物质膏油受膏的表征人物。

    16

    大卫又在另一处说:『耶和华对我主说:你坐在我的右边,等我使你仇敌作你的脚凳。』[38]稍后又说:『当你掌权的日子(或译:行军的日子),你的民要以圣洁的妆饰为衣(或译:以圣洁为妆饰),甘心牺牲自己;你的民多如清晨的甘露(或译:你少年时光耀如清晨的甘露)。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39]

    17

    圣经提到这位麦基洗德是至高神的祭司,祂的豫备并不是由物质膏油分别为圣,甚至祂也不是因族谱之故,承继犹太人的祭司职分。因此,我们的救主基督在额外的起誓下,是按着祂自己的等次被立为基督和祭司,而不是按着那些只在名义上作君王和祭司者所具有的等次[40]。

    18

    因此,历史没有记载祂的肉身在犹太人中受膏,也没有说到祂是出自祭司支派。因祂是在晨星出现以前,在世界构造以先,就从神而出;并得着不朽坏的祭司职分,远超尘世直到万世无终。

    19

    在祂里面非物质之神圣能力的最大明证,在于祂是自古迄今,惟一一位直到今日、举世皆知其为基督者。祂这基督的头衔,为全人类所知晓并承认;并为一切化外人及希利尼人所称颂。甚至今日,祂举世的跟从者仍尊祂为王,为更受人景仰的先知,且是得荣成为神独一真实的大祭司[41]。在这一切之外,祂也被称为神,因祂是神先存之道,万世之前就有了祂,并受敬拜之尊荣。

    20

    更有甚者,我们这些奉献给祂的人,不仅以话语的尊崇荣耀祂,也用全心全爱敬重祂,因此我们乐意见证祂,甚至用我们生命的代价。

    21

    我需要以这些事作为这部历史的前言。如此,自基督成为肉体以来的人们,才不会认为我们救主耶稣基督,不过是最近才出现的——

    [30]出二五40

    [31]优西比乌在此应是说到利四5、16及六55。这些经文在七十士译本中被译为『那祭司—受膏者』(thepriest,theanointed)。因此优西比乌认为,摩西乃是以豫表的方式陈明基督。

    [32]见民十三17。欧西亚Oshea原文意救恩(salvation),犹太人相传至是约书亚的双亲给他所起的名字。然而摩西却称他为约书亚(Joshua或Jehoshua),意耶和华救恩。而希腊文中的耶稣(Jesus),就等于希伯来文的约书亚,意及耶和华救恩或耶和华救主。

    [33]哀四20

    [34]诗二1~2

    [35]诗二7~8

    [36]赛六一1

    [37]诗四五6~7

    [38]诗一一○1

    [39]诗一一○3~4

    [40]可见优西比乌已将希伯来书列为『圣经』(TheHolyScripture)的一部分,与旧约有相同的权威。

    [41]优西比乌应是教父中第一位根据『基督』这名,将基督三方面职分(王、先知、祭司)同时列举的人。改教神学家加尔文(Calvin),也强调基督这名称所代表的三方面职分。(见InstituteofChristianReligion,II,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读书!

用三段论,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的推理方法套圣经,对合理的采纳,对不合理的修正
《教会史》明确指出这种“改正”是“篡改”
不过后来托马斯·阿奎那似乎又把亚里士多德请回来了,用理性的方法研究神学

理性和信仰到底是啥关系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7 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julian_zhy 发表于 2018-10-7 13:21
继续读书!

用三段论,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的推理方法套圣经,对合理的采纳,对不合理的修正

人的生命被赋予理性是要更好的爱人如己,建造家庭养育后代,管理天上的鸟,海里的鱼和地上的牲畜,完成人被安放于天地之间承载生命之恩的使命。

人的私欲,罪恶缠绕的理性使人远离上帝远离生命之道,这种理性之中无法使人完成活人的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18: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上冰 发表于 2018-10-7 16:21
人的生命被赋予理性是要更好的爱人如己,建造家庭养育后代,管理天上的鸟,海里的鱼和地上的牲畜,完成人 ...

所以不要用理性审视圣经?
或是不能罪恶缠绕的理性审视圣经?

是理性本身分善恶?还是理性有适用范围,不能用错地方?

我觉得教会史里灵恩派宣称自己是正道的理由很神奇——我们派殉道的人数比较多……

而且感觉书中不少正面人物是主动寻求殉道的,以殉道为目标,按说这个目标有问题吧?
千禧派和灵恩派的历史原来那么悠久,诺斯替主义甚至比基督教本身历史更悠久,

另外,感觉君士坦丁之前的教会分裂情况也很严重的样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7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julian_zhy 发表于 2018-10-7 18:00
所以不要用理性审视圣经?
或是不能罪恶缠绕的理性审视圣经?

所以不要用理性审视圣经?[不认识上帝的人的理性是堕落的理性。没有上帝的启示人无法认识上帝。人读书需要理性,写字需要理性,书写文学作品需要理性,认识上帝的人的理性基于上帝的启示,写下来,圣灵印证并最终成为圣经正典,在时间和空间之中,圣灵护理与保守。]
或是不能罪恶缠绕的理性审视圣经?
[信上帝,且信上帝赏赐寻求祂的人,这是人认识上帝和藉着圣经与教会教训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前提。]
是理性本身分善恶?还是理性有适用范围,不能用错地方?

[我相信对于理性的探讨,许多论坛里的弟兄姐妹对于古代基督徒的论述了解更多他们更多人更有发音权,他们看的书比我多。]

我觉得教会史里灵恩派宣称自己是正道的理由很神奇——我们派殉道的人数比较多……

[灵恩派是二十世纪初才有,基督徒的信仰不是人的情感和外在的情绪。这点不要混淆概念。灵恩派背后有上帝允许的试炼临到基督徒群体,当然那些不敬畏上帝,放任自己落在迷惑之中,被假师傅欺骗也彼此欺骗的人才是最可怜的。]

而且感觉书中不少正面人物是主动寻求殉道的,以殉道为目标,按说这个目标有问题吧?
千禧派和灵恩派的历史原来那么悠久,诺斯替主义甚至比基督教本身历史更悠久,

[殉道这个词不是自杀。殉道是持守真道,生命之道,即便是失去性命也不退缩。不明白真道的人,不可能明白坚持和放弃的区别。殉道的前提是持守真道。你讲这些概念本身,无论是“千禧派”,“灵恩派”,你先给出你的定义,不然你的盲点和误解不仅让看你的分享读后感的人误会,也让想和你交流的人不知道怎么和你继续聊。]

另外,感觉君士坦丁之前的教会分裂情况也很严重的样子。


[什么是教会? 什么是aplogistics护教。基督教信仰从第一世纪到圣经正典形成,这段历史其实就是基督徒从耶路撒冷,撒玛利亚和犹太全地,四处传扬,在不同文化,不同背景,不同族群的群体之中传播的历史。在面对受不同文化的族群的时候,这些后来相信耶稣成为基督徒的第一代基督徒,带有自己成为基督徒前的对异教的认识和思想,早起的教会领袖和由耶稣基督的使徒传承下来的信仰在教会的领袖和有哲学素养与经历的人的笔下成为一篇篇的陈述讲明基督教信仰的护教的书籍和文章。教会从来就没有分裂过,只是在面对着信仰的群体,政治的群体的冲击。就如同当代有的学者所讲的,历史从来都是当代历史,人们在重演着历史,只是很少人能够明白历史的教训。

那么教会是上帝的家。是真理的柱石与根基。听福音首要的要明白教会的元首基督的教导和吩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7 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上冰 发表于 2018-10-7 19:21
所以不要用理性审视圣经?[不认识上帝的人的理性是堕落的理性。没有上帝的启示人无法认识上帝。人读书需 ...
不认识上帝的人的理性是堕落的理性。

既然如此,从不认识上帝到认识上帝的过程是通过什么?不需要理性?

信上帝,且信上帝赏赐寻求祂的人,这是人认识上帝和藉着圣经与教会教训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前提。
这是同义反复吧?原因和结果是一回事啊。
(上帝),且信(上帝赏赐寻求祂的人),这是人认识(上帝和藉着圣经与教会教训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前提
如果能“认识”,不就“信”了。就是因为不”认识“,才不“信”的啊。

殉道这个词不是自杀。

教徒被追捕时要不要逃命呢?
我看这书里有个主教因为在搜捕中侥幸逃生而遭到指责,所以才有此一问。


教会从来就没有分裂过,只是在面对着信仰的群体,政治的群体的冲击。
互不承认,相互革除教籍,还不算分裂啊……至少地上的教会是分裂的吧?
现在的基督教基本上是希腊传统,圣经中反复提到的逾越节都没了,代之以复活节。



关于异端,我可能把灵恩派和孟他努派混淆了,不过两者真的很像,基本来说就是神圣启示高于圣经。基于这套理论,就完全可能套用圣子耶稣降世的模板,再搞出个新圣子。洪秀全可能并不是受其影响,但是思想路线差不多。
千禧派是认为神的国将在地上降临,感觉和现在中东方向那个教类似。
诺斯替主义在基督教也是异端,但是诺斯替的传统其实始终都在。相信存在只能直观,无法通过理性获知,不可言说的智慧。个人认为这种信念是广泛存在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06: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火上冰 于 2018-10-8 08:22 编辑
julian_zhy 发表于 2018-10-7 21:42
既然如此,从不认识上帝到认识上帝的过程是通过什么?不需要理性?

这是同义反复吧?原因和结果是一 ...

谢谢你的回复和讨论。
既然如此,从不认识上帝到认识上帝的过程是通过什么?不需要理性?

[人的感性与理性都是受造的人生活必须的。人认识上帝是借着上帝的启示。认识上帝的来源是上帝自己先启示,寻找和救赎,源头是人自己的只会制造偶像,违背上帝在人良知之中所赐的律法,使人伪善落入以人为中心的虚假宗教之中。]

信上帝,且信上帝赏赐寻求祂的人,这是人认识上帝和藉着圣经与教会教训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前提。

这是同义反复吧?原因和结果是一回事啊。
信(上帝),且信(上帝赏赐寻求祂的人),这是人认识(上帝和藉着圣经与教会教训认识上帝和耶稣基督的)前提。
如果能“认识”,不就“信”了。就是因为不”认识“,才不“信”的啊。

[相信上帝,这件事情自古就有,比圣经还要早。你觉得什么是相信? 古希伯来语之中认识这个词不仅仅是你见过一个人,知道别人一点点事情。认识是很深入的认识与连接,如亚当和夏娃二人合为一体,同房这件事情也是认识。圣经上有讲,鬼魔也信有神,但是却是战惊。还记得上次我们讨论的分水岭吗? 第一个坎是你是否信有神? 其二是你是通过别人给你讲的,社会学科学的?还是源于对造物主的敬畏,在上帝的审判之中绝望,继而认识和信靠耶稣基督,将惧怕除去,在爱里面得以完全?]

殉道这个词不是自杀。


教徒被追捕时要不要逃命呢?
我看这书里有个主教因为在搜捕中侥幸逃生而遭到指责,所以才有此一问。

[你说的如果是彼得或者是早期教会历史之中的领袖,那么我请你把那段叙述再次看一次,免得漏掉一些重要的细节。彼得曾经诅咒发誓在危险面前说自己不认识耶稣,早期某教会领袖也曾在第一次逼迫中退缩甚至妥协,在第二次逼迫中如你所讲的自己去主动回去殉道。就如同教会历史彼得的经历一样。当彼得被钉十字架的时候,他觉得自己不配如耶稣一样钉十字架,要求倒钉十字架。当然这是指着教会领袖说的。教会领袖很容易离开他们所效法的基督,而在地位和世上的享受忘记了自己的老师,榜样基督耶稣。那些对耶稣的吩咐敏锐的弟兄姐妹当然要记得耶稣基督的吩咐:
有人在这城里逼迫你们,就逃到那城里去。我实在告诉你们,以色列的城邑,你们还没有走遍,人子就到了。 (马太福音 10:23 和合本)
]

教会从来就没有分裂过,只是在面对着信仰的群体,政治的群体的冲击。

互不承认,相互革除教籍,还不算分裂啊……至少地上的教会是分裂的吧?
现在的基督教基本上是希腊传统,圣经中反复提到的逾越节都没了,代之以复活节。

[你错了,罗马天主教是拉丁语系传统,希腊正教是希腊语系传统。圣经旧约是古希伯来文与亚兰文写成,新约是希腊文。早期的教会有七个区域,罗马只是其中一个。在历史之中,因为战争,饥荒,瘟疫等许多因素的结果是罗马教区做大,罗马教区的教会对教会历史有许多贡献,但是在许多方面罗马教皇陷入否认耶稣基督的位置,因此才有了1054和1517,地上的教会就如同旧约的地上的以色列人的国家一样,是属于上帝的,谁家父亲不管教自家孩子使他结出义的果子从罪恶里出来吗?何况把野橄榄接在橄榄树的主人,岂不是如同对待旧约以色列百姓一样对待基督教的教会吗?(请读罗马书11章)
以色列人,基督徒所过节期的中心是上帝,以上帝的救赎为中心,以荣耀赞美上帝为中心。摩西在埃及按照上帝的带领吩咐百姓在旷野过逾越节是要纪念信实的上帝把一群努力使用大能救赎出来,安放到祂应许亚伯拉罕的土地上。如果你把上帝仅仅理解成犹太人的上帝,那么这样想的话就会落入一个错误的理解之中,当旧约之中一切的律法,仪礼和节期的预表的实体来临的时候,我们才知道旧约之中那些节期,献祭,律法都是指着耶稣基督说的。你明白这个概念,才会对犹太教,基督教信仰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基督徒本应该彼此劝勉,结出圣灵的果子,这些佳美的果子是不会被受逾越节的犹太人拿律法限制的。因为结出佳美的生命的果子不仅仅是你过节期的时候,在宗教仪式和聚会的时候才会有,而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命二十四小时x7都当有的状态,同意吗?
]


关于异端,我可能把灵恩派和孟他努派混淆了,不过两者真的很像,基本来说就是神圣启示高于圣经。基于这套理论,就完全可能套用圣子耶稣降世的模板,再搞出个新圣子。洪秀全可能并不是受其影响,但是思想路线差不多。
千禧派是认为神的国将在地上降临,感觉和现在中东方向那个教类似。
诺斯替主义在基督教也是异端,但是诺斯替的传统其实始终都在。相信存在只能直观,无法通过理性获知,不可言说的智慧。个人认为这种信念是广泛存在的。

[以上帝启示为中心的信仰与以人为中心的假宗教,这个对立从来就有。从该隐和亚伯,亚当的第一对儿子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前几天一个朋友转一个朋友圈,说全球化进程从清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我说错了,全球化的进程从挪亚洪水以后就有了。 不知道这样讲有没有“开你的脑洞”。愿你平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0-8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火上冰 于 2018-10-8 09:01 编辑
julian_zhy 发表于 2018-10-7 21:42
既然如此,从不认识上帝到认识上帝的过程是通过什么?不需要理性?

这是同义反复吧?原因和结果是一 ...

此外,地上的教会从建立的那一刻起就面临着宗教和政治两个层面抵挡生命之道与耶稣基督教导的权势。有人称这股力量是敌基督,从这个角度,你再去思想政治与宗教狼狈为奸的罗马天主教在欧洲白人拉丁语系的群体之中的历史,以及在希腊语系之中的拜占庭帝国的历史。中文书籍之中有一套拜占庭帝国,讲述了东罗马帝国改朝换代和这个地上的国家的兴衰,一个千年帝国。或许对你有点帮助。

还是之前跟你讲的那一句话,信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

眼目的情欲,肉体的情欲和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上帝来的。你看看你身边那些宗教中人,政治人士,若是能够活出耶稣基督的生命之道,那么我们看到了是不是内心深处会感恩和赞美上帝吗?

https://item.jd.com/12089728.html
5865ed06N1cb3d91c.jpg 5865ed04N95a7022c.jpg


easternRoman.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0-8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火上冰 发表于 2018-10-8 06:09
谢谢你的回复和讨论。
既然如此,从不认识上帝到认识上帝的过程是通过什么?不需要理性?
人的感性与理性都是受造的人生活必须的。
其实我个人倾向信仰来源于感性,来源于五感之外的灵性直观。

相信上帝,这件事情自古就有,比圣经还要早。
这是没错,上帝的概念古已有之。
但是上帝和中国古代的天道,或者其他原始宗教的创世神话,应该相信哪一个?如何分辨?依靠理性?还是感性?

殉道这个词不是自杀。
我说的应该是2世纪左右东方的一次迫害,某个主教侥幸生还。他声称自己在家等了四天,但是搜捕的军队没有上门,又受到神的启示,于是逃脱。
但是有人因他没有“殉道”指责他,不过教会史的作者似乎是同情他的。
我也觉得当年彼得三次不认主耶稣,都还能成为使徒,这事有点解释不清。

罗马天主教是拉丁语系传统,希腊正教是希腊语系传统。
新约貌似是几种语言写成的。其中一部福音书是在罗马写的,另外几部都是在东方写的。
在君士坦丁以前,东西方教会是有交流的。当年的第一次尼西亚会议东方教会是参加了的。(教会史应该有,不过我还没看到)
其实按说东方传统才是正统,罗马天主教后来走偏很严重(比如我很不理解圣母崇拜是怎么搞出来的),是希腊哲学重新传入西欧才开始纠偏的

在宗教仪式和聚会的时候才会有,而应该是一个人的生命二十四小时x7都当有的状态,同意吗?
这个同意,看新教教堂和天主教堂就很明显,新教教堂就非常7*24小时,普普通通的房子加上一个十字架。
但是这样不算违背旧约吗?不是犹太人,所以不需要遵守摩西十诫?那么旧约的意义何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2 12:4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