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的关键何在? 在第一章做结论之前,我还要提一个最后的问题:到底其关键何在?到底在你我生命中,什么是最优先的呢?我们的主耶稣被问及这事时,他回答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效,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太廿二37一 40)关键就在这儿——当爱主你的神,爱神的独生子,认识他是你个人的救主。如果我们爱他,行他所喜悦的事;把他圣洁与爱的属性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对真理忠心;日日行在他的光中;过著祷告的生活。 另一半就是要爱邻舍如同爱自己,两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的。『这两条诚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因为我们爱主耶稣基督,并且知道他是我们个人的救主,我们就必透过神的恩典去爱我们的邻舍如同爱自己。如果我们遵守基督的教训去爱我们的邻舍,我们当然要把福音传给我们的邻舍。此外,我们在和邻舍的整 个关系中,还要表现出神的爱。 我们的任务不止于此。传福音是首要的,但是我们的任务不仅止于传福音,虽然它实在不可能与基督徒往后的生命相分离,15我们必须承认且实践,基督若是 我们的救主,他就是我们生命的主。(他不但是我们信仰、文化上加艺术、音乐的主,也是我们心智生活、事业、社会关系上的主),更是我们对文化和道德衰败态度上的主。承认基督是我们的主宰,就要把自己的思想和言行置放在整个圣经教训之下,做一个敬重政府、遵守法律的好公民。16让基督成为我们生活的主宰,就是让我们的生活方向和行为,不要与今世所谓自主的风气同流合污,以及碾碎了我们曾经所珍爱的风气。 如果我们真正的爱主并爱邻舍,我们将会热切地用怜悯的心,去爱我们的同胞和全世界人类的生命。我们会尽所能的去帮助人认识神的真理,让他们接受基督做为救主。我们不能容忍对圣经有任何方式的曲解,以及对圣经权威的妥协,不管他们用多么巧妙的手段。尤其是那些行这些事又自称为『福音派』的人。我们同时要 站起来面对这个道德败坏的世风,以及它所导致的人性彻底的失丧。尤其是要为全体人类生命的缘故站起来,藉看我们的行动表现生命的神圣和生命本身的价值,这种生命的价值不只是对人类而言的,在神看来也是珍贵的。每一个人,不管是老是少,有病或健康的,孩童或成年人,已出生或未出生,白人、黑人、黄种人、印第 安人或棕色人种,都值得为生命的价值而战。 只有神那改变生命的大能,才能触及每个个人,而有了神能力的人就有责任将圣经的绝对真理分享给他周遭的世界。最后,我们必须了解,这世代的风气——真理和美善、人性和同情心都因它一起失丧——并不只是文化的病症,它乃是属灵的病症,因此只有圣经的真理和基督方能治愈。 第一章 注 1.Henry Grunwald, " Time at 60," Time "what Really Mattered?” Time ,1983年10月[60周年专刊],页5。 2.Roger Rosenblatt,“What Really Mattered?”Time1983年10月[60周年特刊],页24,25。 3. Rosenblatt,页25。附言。 4, Rosenblatt,页26。附言。 5.Rosenblatt,页27。 6.『圣经舆论』与『基督徒舆论』这样的字眼,一再地出现在本章与本书中,今略加以澄清。使用这样的字眼,并不表示在宗教改革时代的人都是基督徒。还有,当我指的是美国时,也并不是表示所有美国人都是纯净的基督徒,而是表明一个事实,就是基督徒的世界观(尤其是对圣经的所有知识),已经散播到文化的每 一个层面,并且对于整个文化形像的塑造,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力。换句话说,宗教改革时代一直到美国的过去60年来,广大的群众相信基督教的真理基础,诸如永 恒的神、耶稣是神的独生子、死后的生命、道德与是非观的不可分、坚决反对道德相对论、公义的神会惩罚作恶的人、恶者进入世界使世界堕落、圣经都是神的话等观念。从宗教改革时代一直到过去的五、六十年间,纵使这些观念在某些时候是很模糊的,在意识上基督是个人的救主这样的概念也并不强烈,但大多数人仍然诚信 以上的事实。 回顾美国奠基时代,这些舆论是很严肃的。虽然它并不是一个黄金时代,也不是说所有开国功勋都是基督徒,更不是说所有基督徒都能持守他们的政治理想,但是在他们的工作中,充份地表现了创造论和基督徒应有的伦理观点,并且,我们也不应该混淆了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俄国大革命之间的基督伦理与舆论的意义。 这种圣经知识的广博,可以适切地称之为『圣经舆论』、『基督徒舆论』或『基督徒伦理』。这种可以正确地称之为舆论的,曾经对宗教改革时期的文化俱有决定性的影响,并且塑造了北美、澳洲与纽西兰的文化。然而,我们必须谨慎的是,要从圣经的观点来分辨基督徒的真伪,不要夸大其词,或暗示美国曾经是个基督教 国家,甚至于认为美国是神特别拣选的国度。 此外,我们必须知道,并没有什么『黄金时代』可供追溯,因为这个国家从未臻于完美。我曾经说过,我们有三方面的短处:(1)是种族的优越感;(2)过 度的追求财富,即会赚钱又会花钱;(3) 某些人的行为表现了对命运的错误看法。综观以上特点,我们仍然要知道,诸如许多改革的北欧国家,以及从北欧国家延伸出来的北美国家,如美国等,事实上都呈现若基督教与论,这些舆论曾经塑造了文化,为这个国家带来许多的祝福。其反面亦是,—旦基督教舆论不再影响这个世界,就如过去40年到60年的快速发展一 般,整个人类社会与生命都遭受蹂躏,道德观点也已荡然无存。 7.亦见Francis Shaeffer, How should We Then Live?于Thcomplete Works卷5(Westchester,Ill.: Crossway Books,1982),页243, 244。 8.亦见我不尽相同的分述,如Death in the City于?The CompleteWorks,卷4,页210—12。 9.『同上』,页207-99,尤其是页2o9-13。 10. 亦见我在以下论述中的处理: A Christian Manifesto于 The Complete Works,卷 5,页 423一30;Francis A.Shaeffer,VladimirBukovaky,和James Hitchcock,Who is for peace?(Nashville:Thomas Nelson,1983),页13-19 :以及我对世俗人文主义的批评:The God Who Is There(The complete Works,卷1,页5-202)及后期作品,尤其是 How Should we Then Live与 Whatever Happenedto the Human Race于The Complete Works, 卷1,各为页83-227和281-419。亦见James Hitchcock 对世俗人文主义卓越的讨论:What is Secularand how it is changing for Destruction: Christian Faithand its confrontation withAmerican society (Nashville : Thomas Nelson),尤其是第二章;与os Guinness, The Gravedigger File:Papers on the subversion of the modernchurch (Downers Grove, 111.: InterVarsityPress,1983)。 11.F.l.Cross 编,The Oxford Dictionary of the ChristianChurch(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页104,105。注意引文中所用的启蒙是德文Aufklarung而不是英文的"Enlightenment"。 12,J. Gresham Machen, Christianity and Liberalism (Grand Rapids, Mich.:Eerdmans, 1924)。13,亦见The ChurchBefore the Watching World于The Complete Works卷4,页153-162,尤其是页302,第二项。 14.见A Christian Manifesto 于The Complete Works卷5,页423,与该书第一章第9项。 15.亦见拙著更扩大的讨论:Whatever Happened.....于The Complete Works,卷5,页407-10。 16. 我曾经受到指责说,我近年来的作品与我早期的作品和讲坛的原有风格背道而驰。事实上,他们如此批判是因为没有对我的作品做较详细的鉴察,拙著所表现的精神是前后相贯穿的。早期,我致力于智慧方面与文化范畴的探讨, 后来又著重于基督徒生活与教会的情况,后期的作品解析了如何应用前期作品的精神,来解决整个法律与社会的问题,以及人类生命的重要层面和脱离宗教束缚等问题。 自始自终。我对传福音(让周围的人们接受基督作为救主)和强调基督是整个人类继起生命的主宰这样的信念,一直都持守著。我尤其强调每天跟随主的带领,学习神的话,每天有祷告的生活,把神的慈爱、圣洁、和怜悯,表现在每天的生活中。 研读拙著的读者都知道,我后期的作品与前期作品的风格是一致的,我从未推翻自己早期的观点。我必须承认,拙著跨越几十年,牵涉甚广,读者仅能读到其中一部份或仅仅喜爱某一部份;这当然无法了解整个作品的风格。所以,我希望读者们尽可能从头到尾阅读我的作品。也许你最好是先好好地研读我的 Complete Works这套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