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转帖]山雨过后果子多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碰到这位老者(图略)﹐74 岁﹐是溧僳教会的长老。后来才知道他的爸爸是最初教会的长老﹐信心受过大试炼﹐仍能站得住。在杨宓贵灵的《峭壁之巢》内称他作 Medomepa﹐我姑且译作「没动没怕」好吧﹖

 

老者名叫「塔底乌」。我说﹕「甚么﹖」他们说﹐就是十二使徒的一位。我想了好久﹐原来是「达太」﹐英语是「Thaddaeus」﹐怪不得叫做「塔底乌」。

 

【下图】 这是香港人捐款帮他们重建的教堂。上面汉语是「麻栗坪基督教会」溧僳字写着 "LU-KU PA-DE" 但其中的K,P,A 都是倒过来的﹐大概是要喷气的。LU-KU 就是六库﹐PADE 就是「麻栗坪」﹐我见到一些差传文章译作「柏底」﹐大概不知就是这儿。如果你去 www.sohu.com (搜狐网页) 看地图﹐找到怒江﹐六库﹐北上一点﹐过了鲁掌镇﹐大概 30 公里﹐在东边的岸上﹐你要放大到 1 公分代表 5 公里﹐就看到「麻栗坪」。如果你按「卫星照片」就看到两岸的山峦起伏﹐而怒江是一条带子﹐似是浮起来的﹐其实是用「刀子」刻下去的﹐东岸的峭壁就是几百米之深了﹐真是壮观﹗

 

 

af4e032.jpg

 

 以前杨志英夫妇住了十二年的故居没有了﹐这是新建的房子。后面是一点儿院子﹐再后便是万仞深谷了。


af4e037.jpg

 

 

这是杨宓贵灵亲手种的树﹐已快 70 年老了。


af4e033.jpg

 

可以想象她每清晨在这里读经祷告﹐怪不得她宁愿远离美国尘嚣﹐来这里过简朴生活﹐享受土人们诚挚的爱情﹐和享受这种美丽的风景。太好了﹐值得在「贵灵树」前拍照留念。(图略)

 

这是宣教士柏德森 (Charles Brainerd Peterson 1908-1995) 自己盖的房子﹐很像肯特基州的木屋。他是最后一位宣教士来这里。但在互联网上找不到他任何数据。又是一位「无名的传道者啊﹗」


af4e043.jpg

 

塔底乌弟兄带我们来到这儿﹐一个很简单的墓。这是溧僳族最早的一位牧师﹐他帮忙杨思慧牧师翻译圣经。杨师母在去世前为他写了小传 "Fish Four and the Lisu New Testament" (四鱼兄与溧僳文圣经)。


p378.jpg
af4e046b.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塔底乌带我们回家﹐他太太要宰肥鸡招呼我们。他给我们看他的「照片」﹐是几年前一位德国人来搜集照片﹐替他们做的「溧僳人教会历史图片集」。里面左边大概是杨思慧画的﹕在45 度斜坡的房子露台上开查经班﹐下边养猪﹐牠们负责吃垃圾。右边就是杨思慧和塔底乌的爸爸「没动没怕」(ME-DO-ME-P)﹐那小孩子就是塔底乌。 


这是他几乎唯一的儿时照片。

pa090044.jpg
 

af4e050.jpg

 

 

另一张全家福﹕左边是「没动没怕」抱住「腓力」﹐身边的孩子大概是塔底乌了﹐后面是他的妈妈「没动美妈」﹐最右的是祖母「没动美爸妈」。


 

af4e051.jpg

 

 

杨宓贵灵很爱这四位陆续作他家务的保姆﹕左二是近年的「曾奶奶」﹐很有主耶稣的平安喜乐的一个老姊妹。我见过她﹐但三年前去世﹐快九十岁了﹐常常带山区的病人们来昆明的基督徒开的诊所来看病。昆明有一间孤儿院是她发起的﹐任用着溧僳族的信徒们在那里服务。
 

af4e052.jpg

 


这是富能仁太太Roxie 和两个孩子。左边是溧僳族信徒﹐右边是克钦族 (景颇族) 。富能仁也在景颇族中做过工﹐但历史不详。今天中国的景颇族有 30% 信主﹐但我不知他们教会的情况。

 

af4e053.jpg

 

 

两幅手画的图画﹐描写杨宓贵灵的麻栗坪房子﹐跟我们拍的照片很相似。

 


af4e055.jpg
 

af4e056.jpg

 

         塔底乌太太﹐很可爱﹐但她不讲普通话。(图略)

 

         他们花了两小时来预备午饭﹐我们很感激﹐但苍蝇很多﹐那些肥鸡的油光溜溜的漂在汤的上面﹐黎老兄索性吃不下﹐替我们赶苍蝇。事后他说﹕「我很惭愧。杨志英夫妇住在这儿十二年﹐和他们吃一样的东西﹐我今天连一餐也吃不下﹗」言下之意﹕我怕苍蝇怕肥油﹐但杨氏一家不怕苍蝇。 


         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你们溧僳族人生孩子怎么样去医院﹖难道要孕妇坐骡子下山﹖ 」他们说﹕「没有办法﹐只望顺产。」我问﹕「妇女生产时死亡率是多少﹖」有人说﹕「生五个死一个。」我说﹕「信徒们呢﹖」他们说﹕「我们作传道的﹐整晚陪着产妇﹐为他们竭力祷告﹐那么神怜悯﹐生二百个才死一个……」 我想﹕杨氏夫妇就是这样带着孩子住 12 年﹐当时没有好柏油路﹐骑骡子下山﹐还要沿怒江岸边走几天﹐才到某城﹐但在第二次大战之前﹐城里的医院也远比不上今天﹐难产还是要死的。


         我们问他﹐「外国人初来﹐黄头发蓝眼睛﹐你们觉得怎么样﹖」他说﹕「起先有点儿不惯﹐久之便习惯了。他们吃的和我们一样﹐没有分别。」我们想﹕「没有稻米小麦﹐只吃玉米﹐辣椒﹐豆腐﹐很少吃肉﹐怎可以挨 12 年﹖他们就是这样为了爱而牺牲自己……」。那位老者有点儿感叹﹕「想起他们﹐真是一生恩情报不了。」


         我们想﹕富能仁孤独的在他们山区耕耘一辈子﹐临死时大概只有几千信徒。他看不到今天几十万的溧僳族信徒﹐还是笃信单纯十字架的福音﹐不爱钱财﹐不种鸦片﹐爱唱歌﹐爱聚会。这种果子太美丽、太美丽了。这令到我们情不自禁﹐宁愿把这些故事传往更多的人﹐希望更多人也肯把自己摆上祭坛上﹐奉献自己。


         下山了﹐山脚﹐怒江西岸﹐有一间小礼拜堂。他们有时集训溧僳传道人用。回头看东边﹐这个峭壁上边的路径就是我们走过的。 

 

     af4e062.jpg


         晚上到江边一座溧僳教会。他们临时集会﹐四部合唱韩德尔《弥赛亚》里面的《哈利路亚颂》。清唱四部﹐没有配音乐队弹琴﹐不走音﹐汉人教会很难做到。女子们声音非常清、壮、强﹐汉人很难见﹐美国也没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六章 其它宣教士的成就

 

 


         Q。你还没有告诉我关于杨思慧 (Allyn Cooke) 的故事。

 


         A。富能仁( James.O. Fraser) 是 1914 年来到腾冲的溧僳族中﹐高曼(Charles C. Gowman)是 1927﹐杨思慧 (1896-1990) 是1931 年去怒江溧僳山区﹐杨志英和杨宓贵灵 (John and Isobel Kuhn) 是1933﹐柏德森 (Charles B. Peterson) 是1934。


         杨思慧又名杨智敬﹐ 1918 年参加内地会来中国﹐1922 年来云南溧僳族中﹐到1947 年才离开云南﹐共 30 年。他到过麻栗坪﹐但最后是在福贡县城附近的里吾底村开一个农庄﹐自养自给。他养羊﹐种菜和水果﹐还介绍溧僳人养羊和种植这些外来品种。他精通溧僳语﹐好像某些宣教士连四书五经唐诗宋辞都要读﹐目标只有一个﹕翻译圣经。他的妻子 Leila ( 溧僳人叫他「阿子打」) 也是洛杉矶百讴乐圣经学院毕业的护士﹐精通接生﹐治病﹐善唱歌、弹琴﹐溧僳信徒非常爱戴她。她 1944 年突然病死山上﹐信徒们为她哀哭。闻说她的墓今天还在里吾底。


         详细故事在中国学者林茨著的《福音谷》里有 30 页讲她的事。(河北教育出版社ISBN7-5434-4809-2﹐可以邮购)

 

laomdng.jpg

 

         杨思慧用了 30 年﹐翻好新约﹐他也训练好一些读过书的溧僳信徒﹐继续翻译旧约﹐结果 1963 全本圣经出版。从富能仁开始进到溧僳人中﹐到全部圣经出版﹐共 50 年。反之﹐博格理同时发明大花苗族文字﹐把新约翻成大花苗族的苗文﹐但事隔 160 年的今天﹐苗族还没有旧约圣经﹐难怪苗族教会灵命孱弱﹐长不起来。 


         杨师母有两个儿子﹐戴维和约瑟﹐在怒江福贡区长大。师母死后﹐杨思慧续弦﹐这位Esther Cooke 师母生了几个孩子﹐她今天尚健在﹐闻说在西雅图附近。戴维或约瑟大概八十年代到福贡去﹐拟看看老家﹐但结果是对着高山「叹而观止」﹐可能是体力不够。我的港大旧同学乐萍姊妹两夫妇住在加州 Fresno 附近的 Visalia。戴维有病时便来他夫婿诊所看病﹐他自云有很多怒江的故事﹐但她们不知道戴维的爸爸原来是大名鼎鼎的富能仁的助手﹐所以没有请他用录音录下他许多的故事。然后到我知道的时候他已死了。


         第二子约瑟是一位好牧师﹐讲道着书﹐但两年前离世﹐我始终没有机会见过他。倒是他的妹妹 (又叫做 Leila﹐住在俄丽岗州) 告诉我一些好故事﹕

 


         Q。是甚么﹖

 


         A。原来富能仁是钢琴高手﹐在云南山区苦无钢琴﹐就用木板做一个钢琴琴键模型﹐有时骑着骡子﹐据云骡子很平稳﹐他就用这块板﹐凭记忆﹐来练他的琴谱。或打开一些古典乐谱来读。他虽然牺牲了这些兴趣﹐来栽培溧僳族的唱诗﹐神竟用他的牺牲成为多人的祝福。到杨思慧来了﹐原来他是洛杉矶某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所以和富能仁很合得来。溧僳族的圣诗﹐几百首﹐包括韩德尔的《哈利路亚颂》﹐大都是由他译成中国式简谱﹐令溧僳信徒易学。


         他往往带着小提琴到访溧僳族村子﹐晚上他们就央求他奏那个东西﹐舍不得他走﹐总要他「再拉一首﹗再拉一首﹗」。


         我头一次 2004 年到六库北边参加他们山上的感恩节聚会﹐黑板上就是一首诗﹐用粉笔、简谱、写着女高音﹐女中音﹐男高音﹐男低音﹐和三节诗词。共七行。他们习惯了一唱诗便是四部。这都是富能仁、杨思慧的血汗传授的果子﹐令我们一听到他们举手的欢迎歌﹐或聚会时的四部赞美诗﹐就不由自主地感动流泪。


pa09028.jpg

 

 

         Q。哎呀﹐我很想听他们的唱诗。 


         A。我 2005 年他们圣诞晚会的一些诗歌我已录成MP3 ﹐可以弄成 CD 给人。但我们还不可以用西方社会的音乐水平来批评他们的水平﹐因为他们还是贫穷的社会﹐需要脱贫﹐需要普遍中学水平的教育﹐需要学汉语﹐英语﹐才可以在二十一世纪中立足。

 


         Q。另一个问题﹐杨宓贵灵有没有子孙﹖

 


         A。好像她的女儿生了一对双生子﹐这两个男孩都作差传工作﹐我十年前见过他们﹐好像有一位是作非洲的工作。她有没有其它的子孙我不大清楚。她死后﹐杨志英续弦﹕Eileen Kuhn, 是在泰国多年的宣教士﹐好像今天还在。闻说她身体不好﹐但她收到我寄给她麻栗坪的图片﹐令她欣喜非常。杨志英大概 1965 年来过香港我父亲胡恩德先生事奉的教会讲道。我已经在美国﹐只可以写一封信给他﹐告诉他我如何敬佩他们夫妇在溧僳族中的事奉。他用航空邮笺亲手回信给我﹐字体优美﹐连旁白的空间都写着最后的话﹐我已把这信小心扫描在计算机里。

kuhn652o.jpg

 

         来年 1966﹐港九培灵研经大会邀了杨志英暑期来作讲员﹐但三月22 日他就回天家去了。他的遗孀 Eileen Kuhn 后来在新加坡圣经学院作讲师和主任。 

 

 


         Q。还有那个摩而思家族呢﹖他们对溧僳族的影响是甚么﹖

 


         A。最初是史德文 (Albert Shelton, 1875 - 1922/2/16) 来华在巴塘市附近向藏族人行医传福音。他是一个独行侠﹐当日的西康﹐即今日四川西部﹐是土匪地带﹐中国政府军兵时来时去﹐所以非常危险。但当地人很喜欢史德文﹐因为他医好了很多人﹐他毕生的抱负﹐是要去一趟拉萨。


         大概1922 年某天﹐卒之他获邀到拉萨访问﹐回来途中﹐忽遇两班土匪混战﹐一粒枪弹打中了他。他快要死﹐和刚来到中国﹐还没有学好汉语的摩而思 (Russell Morse) 讲些遗言遗志﹐便去世了。摩而思夫妇 (Russell and Gertrude Morse) 决定留在巴塘﹐欲继承他的遗志﹐继续在藏族中生活﹐但战乱频频﹐内地会要他们回到较安全的大城市去﹐他们不肯﹐结果脱离了内地会﹐由他们在美国中部的基督教会继续支持他们的工作。结果他们沿金沙江 (即长江上游) 南移﹐大概 200 公里后﹐攀一座大山到就进到澜沧江大谷﹐再攀过另一个大山脉就到云南西北的怒江大峡谷﹐开始向溧僳族工作。


         他们有三个儿子﹐还有女儿们。孩子在那儿长大﹐从少就懂溧僳语。他们如何向溧僳族传福音﹐我不知其详﹐但知今天贡山县有 80% 溧僳族是基督徒﹐福贡县 70%﹐其它怒江地区 50%。此外也有溧僳人信天主教﹐因为自十九世纪﹐已有法国来的天主教教士﹐从北越南过来云南西藏传教﹐也是一段值得写的血汗历史。


         摩而思的二公子摩尤真 (Eugene) 是很有才干的传道人﹐他 2008 年已 87 岁﹐太太 Helen 85 岁﹐尚健在。他们公子摩戴维 (David Morse) 是泰北Payap 大学的计算机和语言学的教授﹐据说他发明了六个语言的字体。


         摩而思的三公子的后代闻说在缅甸有很多工作。


         摩而思有一位孙子是在泰国的一位牧师和宣教士﹐都五十岁了。他一子一女在百讴乐大学念完书﹐所以我和他熟起来。他是地三代的摩氏﹐据云有九位第三代的还在东南亚事奉。其它的或在美国﹐都多是作传道或嫁给传道人。


         他告诉我他们有办法训练 14 个溧僳信徒﹐认识信仰﹐学会读经﹐解经﹐讲道﹐然后每两位毕业生再开班训练 14 人。这种方法顶聪明。我很钦佩他﹐因为他懂六种语言﹕泰语﹐缅甸语﹐英语﹐溧僳语﹐拉旺语﹐和拉祜语 (好像是)。他不懂汉语﹐但太太是中国人﹐所以有时都会来中国。拉旺族在缅北﹐94%信了主﹐都是摩氏家族的果子。拉旺族原来是中国56 个民族最少的一个民族、独龙族、的亲戚。最近独龙族闻说有基督徒了﹐这是好新闻。


         有一次很有趣﹕我和他和一位溧僳传道人吃午饭﹐我和那溧僳弟兄谈话只可以用普通话﹐和他谈话只可以用英语﹐但他和那位溧僳弟兄谈话只可以用溧僳话。


         他又劝我要学泰文﹐因为一懂泰文﹐你就可以和寮国 人讲得通﹐还有广西省的壮族﹐云南的傣族﹐都是同一个语言系﹐差不多一亿人可以和你稍微交谈了。我见过一个怒族的青年﹐在贡山县长大﹐ 就从小会讲四种语言﹕怒族语﹐溧僳语﹐藏语﹐汉语。我觉得他很侥幸。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摩氏家族和很多的溧僳族人攀过大山﹐到缅甸最北端的葡萄镇逃忙﹐接着又到缅甸和印度分界的一些森林﹐伐树开垦﹐种玉米﹐自养自给。这是神很奇妙的安排。摩氏写了一本书《逃亡隐谷》(Escape to Hidden Valley) 讲到他们如何生存。


         所以今天在缅甸境内的溧僳族也有三十五万的溧僳族﹐我相信 50% 以上是信主的。他们有神学院在缅甸﹐泰国内也有。我见过一位从缅甸过来访问的溧僳年青的神学生﹐很喜乐的一个人﹐和他交谈用英语﹐他的英语非常流利﹐但他不懂普通话﹐他和溧僳教会讲话当然是讲溧僳话﹐我听不懂。


         求主在我们中国教会中兴起一些好像摩氏家族﹐四代作差传的工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今天溧僳族的需要。

 

 

 


         Q。你对溧僳族今天的需要觉得怎样﹖


         A。下面的图片﹐是我 2004 年底在六库南边的一个怒江西岸、半山的溧僳教会、感恩节时摄的。可以细看到怒江东岸的山岗上﹐有多少溧僳人的小村子﹖他们种玉米﹐辣椒﹐养猪养鸡﹐但很少牛羊。他们告诉我﹐每一条村子都有一所聚会的房子。整条怒江流域就有大约一千处这样的聚会点和教堂。


这是好事﹐但是可以见得﹕


         (1) 最大的需要是印发圣经和圣诗。急需一万本﹐多几倍更好。至便宜都要两块美金一本。


         (2)协助他们培训传道人。很多的年青的溧僳信徒有心作传道人﹐他们自己有培训班﹐富能仁和杨志英等都要他们学会自备粮飨﹐不靠外人捐助﹐这是非常明智的﹐但我们外人可以捐助他们印刷费﹐建筑费﹐等等。有一次﹐他们求我帮助他们﹐在一个多人培训的地方建一个大水池﹐以及半公里长的导水管﹐半山上的一条小水坝﹐我和友人大概捐了三千美金﹐他们很小心﹐作好之后﹐拍了照片﹐将所有开销项目收条﹐都报告得很清楚。


         (3) 在培训方面﹐我们可以帮助他们学一点英语﹐学用计算机﹐学医疗知识﹐踏上这个 21 世纪。我们也可以捐助一些图书。他们教会已成熟到自己训练传道人﹐以及把福音传给邻近的民族﹐遵守主的大使命。这是宣教事工最大的目标。


         (4) 助他们脱贫。有外国人在那里步杨思慧后尘﹐开农场﹐教他们养羊﹐出奶、出肉﹐更出羊毛。

 

 

pb130023.jpg


lisu022.jpg


         中国政府已经帮助他们改善一些山上的房子﹐食水设备﹐电流供应﹐开马路。学校方面﹐政府只可以在山下开一些小学﹐教普通话。这是很大的项目﹐但是年青人很容易就流失他们自己的语言﹐传统。最近政府也招他们农民迁徙到云南省南方的临沧﹐思茅﹐普洱一带帮忙植茶制茶业﹐因为那边气候和土壤适合种茶。这是好事﹐让他们脱贫﹐也可以把福音带到别的文化区里去。中国有些政府报告说﹕溧僳族因为信主﹐所以社会治安非常好﹐酗酒犯岸率非常低﹐我们在书局里看到一些关于云南少数民族的书籍﹐一提到溧僳族﹐就说他们的宗教是基督教。这种名声﹐是这种生活见证、和前人的殉道、赢得来的。


         他们学会不为金钱而活﹐所以在昆明你找不到他们向游客推售他们的刺绣手工、土产、的商店。但我知道已有基督徒们﹐帮助一些溧僳信徒集训几个月﹐先学好普通话﹐和自己的信仰﹐再用一点时间﹐学会怎样在大城市生活﹐不受引诱﹐维持着彼此的联络。最后呢﹖到广东省的工厂里作工﹐帮助中国的工业发展﹐也可以帮助怒江区脱贫﹐更可以在当地为主作证。这是我们也可以协助的项目。

 


         Q。悠悠百年﹐溧僳族变得这么好。这种历史可否在别的民族里重演呢﹖

 


         A。不容易。有些民族很自卑﹐觉得几百年来他们追不上汉人﹐索性放弃自己文化﹐让孩子们学汉语算了。这不是不好﹐但我们要鼓励他们保持他们很多好传统知识。溧僳族没有这种思想﹐一碰到宣教士们替他们发明文字就很感激﹐很想学。


         另一种问题是方言复杂。大花苗族 1915 年有大复兴﹐有些人走几天路来石门坎听博格理传福音﹐一条一条村子信主﹐但到今天还缺乏旧约圣经。反之﹐在越南的苗族叫做芒族﹐在美国也有很多﹐他们有教会﹐有用罗马字拼音的圣经 (可能只是新约)﹐但与中国的苗族语言方面很多不同。中国的苗语吸收了很多汉语词句﹐但芒族的就吸收了很多泰文的词句。苗人里面有 40 多种语言﹐翻译圣经需要人才。不是不可能﹐但要多人奉献自己。


         今天溧僳族也需要修译圣经﹐闻说云南东部的溧僳族看不懂怒江信徒的圣经﹐我不知道两种的溧僳族的语言差别有多大。


         另一个民族是藏族﹐他们太坚持自己一千多年来的佛教文化﹐很难接受福音。这是一种心灵的捆绑﹐需要圣灵大能的释放。他们连汉语也不想去学﹐所以更困难了。


         但是困难虽多﹐主耶稣复活的能力﹐是足够打碎这些墙垣的。

 


         Q。谢谢你。我觉得神感动着我﹐要爱上中国的少数民族。我有甚么可以准备自己的﹖


         A。(1) 多阅读宣教士传记﹐像我以前所看过的。
         (2) 到互联网上多搜集少数民族的图片﹐为他们祷告。「爱上了」他们。
         (3) 求主开路让你有机会去云南或缅甸一游﹐不是「短宣」﹐而是去访问、观察。
         (4) 邀请到过东南亚少数民族事奉的人来分享他们的经历﹐图片﹐等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参考书目、网页﹕

 


         1。 黄锡培着﹕《舍命的爱﹕中国内地会宣教士小传》﹐美国中信出版社 2006版。 第七章﹕云南省的福音使者﹕富能仁 (J.O.Fraser)﹐高曼 (Carl G. Gowman)﹐李崇德 (Francis J. Fitzwilliam)。


         2。Eileen Crossman﹕《山雨──富能仁新传》。香港福音文宣社,1997。


         2。 魏外扬 着﹕《边疆之爱的来华宣教士——杨宓贵灵》 http://www.oc.org/big5_txt/bh0015/isobelkuhnyywei.htm


         3。魏外扬 着﹕《来华宣教士略传》“Missionaries to China ”海外校园出版。


         4。淑贤 着﹕《溧僳族的使女﹕杨宓贵灵》http://www.ccma.org.au/ftprint/178yuk.html


         5。杨宓贵灵 着﹕《寻》 使者书房 有售
         6。杨宓贵灵 着﹕《我成了一台戏》使者书房 有售
         7。杨宓贵灵 着﹕《同行二里路》“Second Mile People"徐成德 译 宣道出版社 使者书房有售


         8。宣道书局差传书目﹕http://www.cap.org.hk/express/capcatalogue2007/01lifehistory.pdf
         9。使者书房/大陆文字事工差传书目﹕http://www.afcinc.org/bookstore/index.html?lang=en-us&target=d42.html


         10。林茨 着﹕《福音谷》 河北教育出版社 ISBN﹕754344809
         11。于中旻 着﹕《溧僳使徒富能仁》http://www.aboutbible.net/Ab/E.55.JamesFraser.html
         12。于中旻 着﹕《Allyn Cooke 溧僳杨智敬》http://www.aboutbible.net/Ab/C.08.13.AllynCooke.html

 

 

 

原文以及更多图片请参见:http://woobiola.net/books/pwlisu/pwlisu.htm#ch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3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杨宓贵灵很爱这四位陆续作他家务的保姆﹕左二是近年的「曾奶奶」﹐很有主耶稣的平安喜乐的一个老姊妹。我见过她﹐但三年前去世﹐快九十岁了﹐常常带山区的病人们来昆明的基督徒开的诊所来看病。昆明有一间孤儿院是她发起的﹐任用着溧僳族的信徒们在那里服务。

 

曾奶奶应该就是曾慧兰,在《我成了一台戏》之中,有多次提及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10-17 18:4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神!神爱着的民族,很感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0-17 18:47:1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奉献支持|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9-21 02: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