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tonysung211在2010-5-3 2:25:00的发言:
非常感谢弟兄。今天凌晨病人出疹子了,上皮肤科医生给了两种可能,一是病毒疹,二是药疹,但没有确诊。 我自己查了些网上资料,也觉得感染风疹病毒的可能性大,一是因为家人刚刚才想起在发病前一周左右曾与正在出疹的孩子同在一室呆过,二是各种症状总体看来(感冒一样的前驱期,出疹时的次序,耳后淋巴肿大等)酷似风疹。现在出疹一天,疹子有所消退,体温也趋于自然下降,精神好转。 如果真是风疹倒没什么,但我有点担心的是药物过敏。所以想最后请教下药物的过敏反应与其半衰期的关系,是不是过了半衰期或接近半衰期,导致过敏的可能性越小?我有用药期间的用药时间记录,想通过对比出疹时间看看药物过敏的可能性有多大。
药物过敏一般来说不会出现局部的淋巴结肿大,现在由于药物的应用以及疫苗的应用,很多疾病已经呈现非典型表现的。不过大部分的治疗还是以对症为主,治疗手段差不多的。
药物过敏涉及到过敏反应的问题,比较复杂,往简单方面说有两点,第一,过敏与质相关,与量无关。就是说对某样东西过敏,那么就是过敏,一点点也会有过敏反应,只是大小的问题。第二,第一次接触该物质一般是不会发生反应的,出现反应大多数从第二次接触开始。
如果要往深里讲太复杂了,需要翻书了……
另,关于多少度退烧的问题,我是这么看的,温度其实是有利于对细菌或者病毒的的杀灭抵抗的,所以除非会因为温度超过身体负荷,一般负荷为39°,再往上的话对身体会造成伤害了,那么我才使用退烧药的。如果体温在此之下,有头晕之类的不舒服,那么就喝多点水好好睡觉就是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6 0:35:17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