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晨星
收起左侧

姊妹们的角色(转)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8:21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在宣道工场上


    根据一九八二年Leadership杂志的一项报导:「全世界在宣道工场上的宣教士,男性占百分之三十九,女性占百分之六十一。」显然地,神国度的生力军中,有一股强大而隐藏的力量是「花木兰」所投入的!历世历代已经有无数姊妹应征上阵。今天神仍向我们这一代姊妹们发出她的召集令,问题是:我们已否预备自己,愿意随时顺服他呼召?

 

    然而,姊妹要投身宣道工场,实在不是一件易事,不论单身或已婚,都有她们要面对的难处:身为心理学者及宣教士的MajorieFoyle在她的overcomingStressinSingleness一文中,提到单身宣教土在宣道工场所碰到的实际困难,例如:社交、住屋、休假、生活习惯等,若非亲身经历,是无法想象的。


    另一位曾和丈夫一道任赖比利亚宣道十一年的JoyceBower女士在她最近的一篇文章Women’s Role in Mission:Where Are We Now?中,也指出:「当盲教机构差派宣教士出国时,在政策上都明言男、女宣教士地位同等,但,事实上,女宣教士的地位往往比校低。她们的角色及工作常常不受重视、不被认可,尤其是宣教士的妻子们,在宣道工场上忠心地事奉,默默地扶持自己的丈夫,有人甚至在二十五年辉煌的成果后,在国内宣教机构的办公室中,她的那一份档案却是一片空白,除了当初她申请成为宣教士的数据外,就别无他物。」该文中,她提到姊妹角色在本国教会中和在海外宣道工场上的强烈对照,她说:「一个姊妹在她自己的教会中,可能连收奉献的工作也轮不到,但在饥渴的第三世界地区里,她可以忙碌地传讲福音、设立教会、甚至训练弟兄……。」


    Campus Life杂志编辑之一的Tim Siafford在他的Single Woman:Doing theJobinMission一文中,也提到他对单身姊妹在宣道工场杰出表现的钦佩,他说:「单身姊妹到达某个年龄而仍未婚时,在本国教会中,往往成为众人同情可怜的对象;没想到,一但踏上宣道工场,她就得『十项全能』地承担起最艰巨的工作。」他曾亲往非洲,目睹单身姊妹在蛮荒环境中工作的情形,她们流汗、流泪、坚毅、奋勇,纵是成绩斐然,却仍默默耕耘,不渲染、不传扬的作风,令他感佩不已!

 

    圣经和教会历史均已印证:不管社会、教会或宣教机构如何看姊妹,神却一向重视也重用姊妹。因此,他也给姊妹各种恩赐,可发挥在扩展神国度的福音事工中。美国的Stuart Brisco牧师,在他的TheBiblical Woman:We’ve BuriedATreasure一文中,呼吁今日教会发掘并动员姊妹的恩赐,他更强调:「浪费神给姊妹的恩赐,是一件可怕的事!」然而,问题是:姊妹们自己是不是也在浪费神所给的恩赐?

 

    既然姊妹也能有份于宣道工场,成为神国度的「女使者」,身为「今日北美的华人姊妹」,该当如何预备自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2 23:38:02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8:22 | 显示全部楼层
 

下是为姊妹们「预备进入宣道工场」的几方面建议:

 

A、体魄上——


    新时代女性早已脱离纤弱、娇嫩、林黛玉型的形像,何况是神国度生力军中的「女兵」。宣教士所踏上的是一条艰巨难行之路,更需要健壮、经得起风霜、耐得住苦头的体魄。然而姊妹们却往往忽略身体的锻练和保养,以致常患头痛、胃痛、伤风感冒。为了准备自己,走上征途,必须注意饮食、起居,并保持适度且有恒的运动,以便培养出健康的身体。

 

B、个性上——


    一般而言,姊妹比较胆小、感情脆弱、个性被动。但在宣道工场上则不能如此。在非洲及一些偏远地区,蚊、蝇、蟑、鼠是家常便饭外,毒蛇、蝎子,甚至死人都是常客。加上离乡背井、工作不易、举目无亲的孤单境况,若没有勇敢、坚毅、积极、进取的个性,很难面对。因此,当在平日生活中,借着神许可临到的各种难处及十字架,磨练、塑造自己的个性,使它不因打击而消沉、不因挫折而退缩。


C、生活上——


    姊妹们对生活环境往往比较挑剔、对食物也比较挑嘴,除了住的地方要干净、方便、舒适外,食的方面也有许多东西是「难以下咽」或「根本拒吃」的。但在宣道工场中,可能唯一的选择是:硬板床或冷泥地、蹲茅厕或挑井水、炎日或风沙、干面包或霉猪肉……。生活在物质丰富的北美,若要准备自己成为宣道工场的工人,就必须每天学习过简单而有弹性的生活,“Simple LifeSiyle”是当今西方一些爱主弟兄姊妹,为了福音的缘故所提出的口号和呼吁,盼望北美华人教会也一同响应!


D、灵命上——


    前面已谈到,在宣道工场必须「十项全能」,既然前往宣道是传扬主的真道,因此,这「十项」中,最重要的是「神话语的装备」。单身姊妹生活简单,有较多时间,可以接受神学训练;已婚姊妹,虽然以「家」为重,但为了能在宣道工场与丈夫配搭、有效事奉,也可尽量安排时间,多有圣经方面的进修。


E、婚姻上——


    为了进入宣道工场,姊妹们不能不在婚姻上早做准备。对于已婚者:


    1.    要与丈夫有同样负担与心志,若在所见异象上有差距,一旦到达工场,工作的压力及适应的困难,将成为事奉的拦阻,而无法做丈夫的好帮手。

 

    2.    夫妻之间要更加相爱,因为在离乡背景,没有亲朋好友的新环境里,夫妻二人就像大海中的孤岛,若再无法相互分享、完全体贴,则难以克服精神上的危机。已婚宣教士夫妻若在赴宣道工场前,没有在婚姻上先作巩固的准备工作,而只一味地为事奉而去时,已经有不少精神崩溃或婚姻破裂的事件发生。

 

    至于单身姊妹在婚姻上的预备,则是在心理上的。因为「除非神有奇妙安排」,一般单身姊妹前往海外或偏远地区宣道,在婚姻上的机会往往比本地、本国更难。因此,必须先在心理上有「为主独身」或「为主迟婚」的心愿。当单身姊妹能完全地将终身大事交托在神手中时,她才能在宣道工场上发挥恩赐、专心事奉。


G、事奉上——


    宣教士不是在搭上「赴非班机」的那一剎那中形成的,倘若今天在日常生活岗位上不会宣教,我们永不可能成为神宣道工场的一员。

 

    DickAnihony所写的清唱剧ToTelltheUniold中有一段旁白,非常发人省思。他说:「有人愿意旅行半个地球去向一个黑人传福音,但,为什么却没有人愿意在本地,向对门的黑人述说耶稣?」事实上,在「越洋(AcrosstheSea)」之前,必须先学会「过街(AcrosstheStreet)」,这是成为宣教士的第一步。盼望姊妹们今天就从自己的家庭、邻舍、同事、同学开始,作传福音的工作,预备自己有一天被神差往远方,为他传道。

 

    历世历代已经有无数姊妹响应神的呼召,加入这条伟大的宣道行列。今天,神仍向我们这一代姊妹们发出他的召集令,问题是:我们已否预备……?


讨论题目

 

1.    如何清楚神的呼召,前往某个宣教工场?

2.    单身姊妹在宣教工场上,如何能得到属灵的供应?

3.    宣教士夫妇应如何处理儿女的教养问题?若将儿女寄养他处是否合宜?

4.    若在宣教工场上,夫妇已不能同心同工当如何?

5.    此时、此地,有哪些「本地宣教工作」需要姊妹们去开始或投入?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2 23:38:3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8: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七、师母的事奉


    廿四年前,当神呼召我全时间出来事奉时,「师母」这个名词根本未曾在脑海中闪过。当时,只清楚一件事,就是神要我把生命全然献上,终身事奉他。既然是神的选召,就凭着信心,把一生道路交在神的手中。

 

    一年后,嫁给了交往八年,也蒙召全时间事奉主的李弟兄,就这样变成「传道人的妻子」,也就名正言顺地做了「师母」。所不同的是,在十四年学生工作中,除了极少数人称我「师母」外,学生们,甚至学生的父母都叫我「林姊姊」;自从九年前来美牧会后,才体验到「师母」身份的真实面,

 

    到底「师母」是一个怎样的角色?她需要什么条件?有什么职责?遍查圣经都找不到答案。有时真想知道伊莱贾或彼得的妻子是怎样的,她们如何帮助丈夫成为神重用的仆人?……这类问题圣经只字不提,却清楚的将「智慧的妇人」、「才德的女子」、「顺服的妻子」等等教导所有「主的女儿们」。可见,圣经并没有特意为师母订下模式,师母的角色和一般姊妹的角色一样,可以因人、因时、因地而异,只要一心「尊主为大」,行在神的旨意之中。

 

    虽然如此,仍有许多有心事主的姊妹,一想到「师母」这个角色,便不寒而栗、退避三舍,甚至有夫妻都已决定全时间事奉的信徒,由于妻子怕做教会的师母,拦阻丈夫走牧会的路,而投身于福音机构,这些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几年前Leadership杂志曾刊过一幅有趣的漫画,描绘牧师的家庭生活是「金鱼缸生活」。在众目睽睽下,每一位住在「金鱼缸」中的成员都非易事,难怪美国不但有讨论师母的文章,也有不少讨论PK(Preacher’sKid)的文章,除了生活隐私权(Privacy)被剥夺外,师母和牧师一样,活在别人「高度期望」之下:她必须很「属灵」、有丰富圣经知识,她必须会教主日学、也能弹琴,更需要有爱心……无怪乎Partnership杂志上有一幅更妙的漫画是把师母装在「压力锅」里!

 

    一九八?年北美华福会在洛杉矶召开,当「师母组」在一起分享「师母经验」时,大家同感地发现做师母的,因为看到自己的丈夫已经太忙,早已承担过多压力时,就不忍再把自己的问题告诉丈夫,以致师母成为教会中最孤单的人,甚至有一位师母戏谑地说:「看来我们可以组织一个寡妇俱乐部(Wldow’s  club)啦!」

 

    十年前,当李牧师和我清楚神要我们进入教会事奉时,立刻有一位关心我的姊妹送了我一本涤然女士所写的〈永不止息〉,并且关照我要好好读一读「牧师娘」那章,这本书的确给了我极大的帮助,然而读到「母亲做牧师娘好像做一个大家庭的长媳」这句话时,不能不警觉于这个角色的不易。

 

    是不是「角色不易」就要逃避呢?是不是不喜欢「金鱼缸」、「压力锅」就决定不做师母呢?每个神的儿女都由神来决定他的角色,每个献身的信徒,神已经为他预备事奉的工场,只要是神所选召、所托付的角色与道路,再透明的「金鱼缸生活」仍可以乐趣盎然,再沉重的「压力锅工作」仍可以轻省承担,因为「主的轭是容易的,他的担子是轻省的」。

 

    做师母的虽然不易,但当知道这一切劳苦和付出都是为神的国度,均收存到永恒时,满心的欢愉与荣耀是无法言喻的。诚然「师母的角色是独特的,但它给人的体验是:「虽难却荣」、「虽苦犹甘」!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2 23:38:5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愿将个人不多的经验,归纳出「师母事奉」的四个特点,盼与有心事主的姊妹们分享:

 

A、师母的事奉是蒙召的事奉


    「师母」并不是教会中的一种职份,似乎没有蒙召的必要。但当一位姊妹选择嫁给传道人时,她必须确知她已选择了一条不易走的人生之路,因为她要与一位「甘心放下世上享受、甘心踏上苦难征途」的男人一辈子同行,若没有神的呼召,这条路恐怕很难走下去。根据美国一份婚姻的调查报告,传道人的离婚率竟高居专业人员的第三位,令人不敢相信。若有神清楚的呼召,道路虽然崎岖也能勉力而行。

    虽然每天有额外的要求、高度的期望、超时的工作,仍能不发怨言甘心事奉,因为知道自己在「为谁辛苦,为谁忙!」


           神的呼召,使人在风雨中稳定!

           神的呼召,使人在泪眼里欢笑!


    做牧师不容易,做师母更不容易,然而,有神清楚的呼召,会带出截然不同的观感与人生。这就是GordonMacDonald牧师的妻子GailMacDonald在她的书中所强调的,她清楚自己的角色是「神天上来的呼召」,也是「崇高的特权」(High Cal1,High Privilege)。


B、师母的事奉是夫妻配搭的事奉


    虽然没有人要求师母必须积极参与牧师的事奉,但从婚姻的角度而言,师母在教会的第一个事奉是「帮助丈夫」。除非不得已,必须另有职业外,师母最好能全时间与牧师配搭、一同事奉,这种「夫妻档」的事奉与只有牧师一人的事奉会有显然地不同,因为教会中有许多事工,如姊妹的带领、家庭的采访、婚姻的辅导……等,由牧师一人去做,有诸多不便,有师母投入与牧师一同去做,将做得更好。

   

    教会历史中两位伟人的传道人:Jonathan Edward及Hudson Ta-ylor都有全时间与他们配搭事奉的妻子,在他们传记的字里行间,不断可以看到、感受到「师母事奉」在他们一生中所注入的强大影响力。华人教会传道人中,也需要看见更多「夫妻配搭」的见证。


C、师母的事奉是从旁协助的事奉


    师母纵然是全时间摆上,她的事奉却是「在旁扶持」的角色。她的恩赐虽多,仍然是一位「顺服丈夫」的妻子。她在牧师旁边,是牧师精神的支柱,也是牧师婚姻的见证。

 

    一个男人要成功,需要妻子的鼓励。牧师事奉要有果效、有喜乐,也须「贤内助」旁边的支持与幕后的鼓励。有人说:「牧师的另一半也是半个牧师。」

 

    马利兰州一位浸信会牧师说:「师母就是牧师的牧师。」他极珍惜师母每次给他的鼓励,称之为「灵魂的氧气」(TheOxygenoftheSoul)。不但如此,教会里许多事奉都要有人从旁「打气」。师母可以实际上伸出「帮助的手」,也可以藉「忠心的代祷」支持。因此,师母这份从旁协助(Supportive)的事奉,对牧师及对教会都是隐藏而不可或缺的。


D、师母的事奉是爱心的事奉


    不少人认为:一定要有许多恩赐才能做师母,其实教会中最需要的恩赐是「爱心」。

 

    当教会人数日增时,难免有忽略的事,以及被疏忽的人,无形中造成「教会的破口」。师母最接近牧师,她最了解许多个人的难处,知道许多家庭的需要,因此,当牧师忙于照顾教会「全面性」事工时,这些个别的、细腻的关怀便可由师母补上,因此,师母事奉所着重的,不是才干的大小,乃是爱心的多少,也因此,师母不是尽量去取悦所有人,乃是尽心去爱需要的人。爱心的事奉是教会中最重要、也最实际的事奉。

 

    总之,师母为主所摆上的事奉,是值得羡慕的荣耀事奉,每一位有心事主的姊妹,都可能有一天蒙召成为师母。

 

    二十三年来,神让李牧师和我「携手同行」这条「事奉之路」,也「一同经历」这个「奇妙的人生」——


     似乎一无所有,却是样样都有

    似乎忧愁,却是常常喜乐

    似乎流浪,却是时时欢呼的人生!


讨论题目

 

1.    若神呼召你作师母,你愿意吗?为什么?

2.    你认为师母应否有属世的职业?为什么?

3.    你认为平信徒(尤其是姊妹)评论师母的根本原因何在?

4.    你认为教会中的工作,是否有那些是师母「应当」做的?

5.    若你对师母有意见时,你将如何?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2 23:39:1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8: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八、才德的妇人


    圣经,不但让我们看清姊妹在神心目中的尊贵地位;圣经,又让我们明了姊妹在教会里、家庭中、宣教工场上的神圣角色。圣经,除了启示真理外,圣经,也为我们活生生地描述了一位才德的妇人。她像一面镜子,帮助姊妹们将真理化为实际、把信仰带入生活。她也成为榜样,激励姊妹们追求学习。

 

    这位才德的妇人就是箴言卅一章10至31节所描写的「无名氏」,却成为整卷箴言「巨着」的「压轴篇」!

 

    数年前,为了准备「现代妇女的角色」专题讲座,花了许多时间,埋在图书馆里,查遍最新出版的中英文书籍、杂志,希望能从各个角度为「现代妇女」描划出一幅理想的画像。没想到,当把群书与圣经对照后,发现圣经上所记的这一位距我们三千年之遥的妇女,竟然比「现代」妇女还要「现代」。

 

    她是这么地不同于「传统女性」。中国传统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她却是:「有才又有德。」西方传统说:「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她却是:「以能力束腰」、「膀臂有力」、「能力和威仪是她的衣服」,跟所谓「林黛玉型」刚好相反!她不但是「现代女性」,她更是「成功的女人」!

 

    从22节经文中,可以看到她在女人的「三重角色」上,不但可以「同时兼顾」,而且是「表现卓越」:

 

A、她是能干的家庭主妇——把家治理得井井有条。


    在当时社会的大家庭制度下,虽然有仆婢可以做工,她自己并不闲懒,在打理家务上,她「勤劳操作」、「晚睡早起」(15、18、19节);在家庭经济上,她能「精打细算」(16、24节);在衣食供应上,她让「全家温饱」(15、21节)。她确实是个「多才多艺」、「聪明能干」,的家庭主妇。

 

    「家事」,对廿世纪八十年代的女性而言,除了极少数外,大部份人都对它感到「厌烦」!尤其对「苦读多年」、「满怀才学」的妇女而言,更有「才华被埋没厨房」的感觉:每天面对做不完的琐碎杂务、收拾了又弄乱的房子、一天三次、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周而复始地采购、洗濯、煎煮……加上庭院、没有人喜欢做「家庭主妇」,只把它看成是「浪费时间」、「磨蚀青春」又「无法逃脱」的重担!

 

    然而,「温馨优雅」的家,以及「营养可口」的菜,仍能反映出一位「贤惠明智」家庭主妇的存在。

   

    「家庭主妇」在英文除了叫Housewife之外,另有两种说法:Housekeeper及Homemaker,我个人特别偏爱后者对「家庭主妇」的表达方式,因为前者强调这个角色所做的「工作」,后者却道出这个角色所具有的「意义」。假如,每位家庭主妇都认清自己这份不太显眼的事奉,是如此意义深长,每天的辛勤操劳是在「建造家庭」时,就不会埋怨于「家庭主妇」这个角色了。

 

    这位才德的妇人,必定先看清了它的「价值」(Value),才会不计「代价」(Cost)地甘心工作!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2 23:39:34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3-12 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B、她是才德的妻子一以丈夫为主,因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12节)。

 

    对一个不能干的女子而言,「以丈夫为主」还很容易,但对这样一位「能文能武」、「十项全能」的女子而言,将自己「一生」的光阴,以及「努力」,都投资在丈夫的好处上,实在不是容易事。除非她认清「婚姻的意义」是:「夫妻不再是两个人,乃是一体的了」(可十:8)、「丈夫的益处就是自己的益处」、「丈夫的成功就是自己的成功」的真理!

 

    才德的妻子使丈夫没有后顾之懮,使丈夫能在「城门口与本地的长老同坐……」(23节)参与犹太社会中长老的事奉。在当日的东方社会,城门口是社交中心:城门口是智慧人教诲人的地方、城门口是先知说预言的地方、城门口也是法律行为进行的地方,而这个丈夫能在城门口被尊重、在城门口担任长老的工作,可见才德的妻子是使丈夫成功的因素之一。

 

    在二十世纪的今天,当「忙」是每个家庭的写照时,而作丈夫的还能忠心地、安心地在教会事奉,何尝不能反映出一位贤妻在背后默默地支持?

 

    她「以丈夫为主」并不徒然,因为她深深赢得丈夫的心。11节:「她丈夫心里倚靠她,必不缺少利益」,表示丈夫不能没有她,也表示丈夫对她完全的信任。更可贵的是:「她的丈夫称赞她说,才德的女子很多,惟独你超过一切」(28、29节)。这位丈夫没有用「大男人主义」的态度对待妻子,他让妻子感觉到自己的重要;他也能感激、欣赏妻子的劳苦;他不但「心里爱妻子」,他也能「口里赞妻子」,他确是一位可圈可点的好丈夫。从这对夫妻双方的表现上,使我们又领悟到一个婚姻的真理:「好妻子能帮助丈夫、好丈夫也成全妻子」,他们是「彼此互补」、「相得益彰」!

 

    这位才德的妻子印证了箴言十三章4节的话:「才德的妇人是丈夫的冠冕。」


C、她是成功的母亲——对儿女「有养也有教」。


    在养育方面,她尽心尽力为他们供应生活的需要,使他们在物质上没有缺乏。在教育方面,她是儿女们的老师,「她开口就发智慧,她舌上有仁慈的法则」(26节)。在古时犹太社会,家就是学校。她的教育包括智慧的话和仁慈的法则:智慧源内于她敬畏耶和华的心,因为「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法则」可以译为教导或规条,显然地,这是一种「爱的教育」,有温柔的一面,也有严厉的一面;有爱的一面,也有训练的一面,她实在是个称职的母亲。

 

    28节说:「她的儿女起来称她有福」,这句话有两方面的含意,一方面他们称母亲是个蒙福的人;另一方面他们称自己是蒙福的儿女。今天这句话可以成为每位父母的挑战:到底我们的儿女认不认为他们的父母是蒙福的人呢?他们从我们每天的生活言行中看不看得出自己父母是蒙福的人呢?到底我们的儿女觉不觉得他们生长在这个家中是蒙福的儿女呢?到底今天我们作父母的,有没有相爱的见证活在儿女面前?因为,儿女的幸福与安全感是建立在父母相爱的基础上。

 

    最后一节,作者以他对这位才德妇人的祝福作为结束。在当日犹太社会重男轻女的情形下,女人被看重、甚至在城门口被荣耀简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作者却祝福说:「愿她的工作,在城门口荣耀她」,可见,作者是何等称许这位女子。

 

    在30节中,作者道出了这位才德妇人在各方面成功的「真正秘诀」,就是「敬畏耶和华」。「敬畏神」不仅是她成功的秘诀,也是每个人一生成功的秘诀。因为「敬畏神」就是「尊神为大」,把神放在第一位。当一个人和神的关系对了以后,他和其它人与事的关系也会对。一个敬畏神的姊妹可以成为「才德的妇人」;一个敬畏神的弟兄可以成为「理想的男人」;同样地,一个敬畏神的家庭可以成为「幸福的家庭」。


后记:有少数灵意解经的弟兄姊妹们认为箴言卅一章所描写的妇人是指「教会」,并非「真有其人」,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十全十美的女性不可能找到。然而大多数圣经学者仍认为这是事实的记载,而且她很可能就是利慕伊勒王的母亲本人,至少她是一个「可以学习」的对象。

    十年来,笔者在北美常有机会同夫婿到各地事奉,我们已经看到一个可喜的现象,许多才德的姊妹,她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扮演多重角色,却能靠主得力、荣神益人。


    但愿箴言书中这位才德的妇人,成为姊妹们的激励!


讨论题目:


1.    同样是做家庭主妇,为什么有人是在做 Housekeeper?有人却是在做 Homemaker?怎样才能将讨厌的家事变成有意思?

2.    让孩子分担家事好吗?若分担,当注意哪些方面?

3.    妻子也上班时,丈夫是否应分担家事?若丈夫懒于帮忙,有什么办法解决?

4.    在家庭经济上,怎样能「精打细算」?

5.    有哪些又营养、又可口、又省事的食谱?

6.      「家庭主妇」、「妻子」、「母亲」三重角色,孰轻孰重?孰先孰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2 23:40:0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点长,挺好的。

觉得“Stuart Brisco牧师” 作为弟兄,应该多多呼召弟兄比较好 :)
不然我们做弟兄的,会觉得无地自容了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3-13 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真是好帖!真是不可多得的好帖,像及时雨,像一束光,像一艘定锚的船,载人直达彼岸。谢谢,你将好帖分享给我们。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19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现在也是单身,有的时候也会觉得寂寞。求神带领以后的生活,呵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5-20 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顶上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19 00:0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