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蓝色心情
收起左侧

[分享]科学大师的求学、恋爱和理念(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8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康斯托克(1849~1926年)--苦儿与蝴蝶/昆虫学大师

      上午,纽约水牛城某书店,一个满身油腻的水手,在走过的地方都留下微微的鱼腥味。
  店员狐疑的眼光随着他移动,想着:『一个水手来这里做什么?』水手在书架前徘徊一阵,
  有点紧张地走到店员面前:『先生,请问哪里可以找到隐花植物学(cryptogmicbotany)?』
  店员吓一跳,好像被人家一步『将军』就倒棋了。怎么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冷僻的字眼,而且水手与那个……什么的植物学,画不上等号嘛!『那个书架都是科学的书,自己找吧!』水手找不到这本书,却看上另一本彩色精装的《昆虫对蔬菜的危害》(InsectsInjurious),哈里斯(Harris)所著。
  天啊,一本要十块美金!自己在船上当厨师一天的薪水才一块钱。唉,买不起,还是回船上去吧!在床上,一夜无眠。哈里斯书里大小昆虫,在他脑海中栩栩如生地飞舞着。隔天一大早,他跟船长借了十块钱,冲下船,店一开门,第一个跑进去。太好了,那本书竟然还没被买走。气喘不止地把书买下来,兴奋地抱着书跑回船上,关起门,快乐得捶胸顿足。水手康斯托克望着甲板上的蓝天--『上帝啊!帮助我有一天能存到足够的钱,我要上大学去念昆虫。』
  谁也没想到,这个年轻的水手,不仅美梦成真,而且四十年后成为美国最杰出的自然科学老师。
  
〖 黄金狂热后的眼泪 〗
  『黄金!黄金!美国西部发现黄金,快去淘金喔!』一八四九年加州发现黄金,短期致富的狂热袭卷全国。一夕之间,难以抗拒的诱惑使得多少公务员、农夫、邮差、工人、警察放下工作,驾车骑马往黄金之地直奔。
  约翰亨利·康斯托克(JohnHenryComstock)就生于年的二月二十四日,美国威斯康辛(Wisconsin)州的杰尼斯城(Janesville)。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淘金了。
  『亲爱的,你好好照顾孩子,我在那边一安顿好,就立刻接你们过去,只要三年,我们一定会发财。这期间隔壁的邻居会帮助照顾农场。』父亲骑马离家前,对母亲这样保证。结果父亲却永远回不来了。
  当时大家注意的都是黄金,没有想到自己的身体;所携带的都是挖金的工具,竟然没有想到要带医药。西部篷车队的卫生不良,霍乱的瘟疫一产生,就如野火般迅速地传开。很多淘金客未到黄金城,就成了路边一堆堆的野坟。康斯托克不幸的父亲也死在其中。
  噩耗传来,母亲泪水未干,凶恶的邻居就强占农场把孤儿寡妇赶出去。母亲只好带着婴孩回到纽约,投靠娘家亲戚。
  
〖 流浪的苦儿 〗
  为了生活,母亲到纽约东部的斯克奈塔第(Schenectady)城念护士学校,希望日后能当护士赚钱供养孩子。
  康斯托克从小就很乖,知道自己家境坎坷、寄人篱下,虽然常被左邻右舍的小孩讥笑是『没有父母的小孩』,也受纽约亲戚的苦待,他都逆来顺受,不做声。只是在夜里想妈妈时,就拿枕头蒙着哭泣。
  到了十一岁时,有一天他实在忍不住对妈妈的想念,就离家出走,搭上火车去找妈妈。不料中途遇到大雨,上涨的溪流把桥梁冲垮了,火车只好折回。康斯托克不敢回家,前面路又不通,只好在大雨中背着小包裹沿着火车铁轨直走。
  走了不多远,又冷又饿,看到前面有一家农舍,忍不住地想讨一杯热水喝。他以为门的那一边顶多有一杯热汤可以喝,绝没想到门的那一边是他人生欢欣、快乐的最大转折点。
  
〖 陆地上的老船长 〗
   这间农舍住的是幽默善良的脱尔诺船长(TurnerCaptain)与他的妻子。船长在退休以前遍行五大洋,经历多少惊涛大浪,年纪大了,仍然难忘大海的呼唤,把自己的家命名为『暴风眼之屋』。家里的格局与船舱一样,有甲板、小梯、长绳、转轮……还有自己的船长室。他的妻子利百加(Rebecca)担任船舱的大副兼厨师。老船长有很多孩子在他手-下当水手,后来孩子长大了,各拥有自己的船,在海上航行。老夫妇感到很寂寞。
  大雨天,门外出现又湿又冷的孩子,狼吞虎咽地吃喝利百加端出的食物。老船长知道孩子的故事后,看了妻子一眼,知道老伴在想什么。
  『孩子,你既然无家可归,不如住在这里,大雨后我跟你母亲联络,她也可以放心。』
  『不行!我不能在你家白吃白喝,我要做事。』
  老船长眼睛一亮,这小家伙真有骨气,更喜爱他了!『哦,小家伙,你看这艘船是不是太老旧了,很多地方需要修理?你愿意成为暴风眼之屋的水手吗?』
  『是的!船长!』
  『好!每个水手都要有强壮的身体、红红的脸颊,你的第一个任务是一定要吃完每顿饭,然后帮船长夫人洗碗。』
  利百加笑得像朵花,『孩子啊,你会发现这船上的伙食是全纽约最棒的!』
  『还有,小水手,你要好好地去念书,不管人家怎么说你,念书的好处,还不在成绩的高低,而是培养你的责任感。一个有责任感的水手,将来才有能力独个儿把他的船开出去!』
  『是!船长!』
  『现在我要回船长室,看这场雨多久才会过去。』脱尔诺船长上了楼阁,关上门:『感谢上帝,赐给我们这么好的小天使!』
  
〖 与毛虫同行 〗
  住在『暴风眼之屋』,是康斯托克幸福的开始。夏天除了上学之外,他喜欢沿着小溪散步,冬天爱坐在火炉边,听船长的孩子归来,讲世界各地的珍闻奇事。
  对大自然的接触,使他爱上大自然,后来他在《昆虫研读手册》(AManualfortheStudyofInsects)的书上写道:『每一只昆虫都可以告诉我们许多生命的奇妙。有一天我看到一只毛虫,温柔、庄重、缓缓地爬上屋角,吐出丝来缠绕自己,逐渐地形成一个蛹。我希奇一只毛虫怎么会变成缺乏色彩、阴暗的蛹。一天,一只翅膀湿湿的、皱巴巴的、黑黑的蝴蝶爬出来,可怜兮兮地停在空蛹外。阳光照射着。忽然,那皱皱的翅膀展开了--哇!展开了大自然最
  美丽的颜色,飞上天空。好美丽的蝴蝶啊!有谁想到如此丑陋的外壳,里面竟有如此美丽的生命,有一天会翩然向外飞去。』
  十六岁时,康斯托克也上船去当厨子。二十岁下船申请进入康乃尔大学(CornellUniversity),研究昆虫。
  在进入大学以前,有人对他说:『为什么要念昆虫呢?将来能靠昆虫吃饭吗?』当时这是非常冷门的学科。康斯托克把这一个问题带回去祷告,他后来写道:『夜里我做了一个梦,我成了一位大学昆虫教授,而且娶了一位工作上的好伙伴做妻子。』这个梦他不敢对别人讲,成为日记里珍藏的一段秘密。
  
〖 九十五分的女孩 〗
  康乃尔是常春藤联盟的名校,但是大学生入校后喜欢跳舞,社团活动塞满了生活的空间。康斯托克不同,他从来不参加舞会。因为他认为上帝要给他的伴侣,应该会在工作上寻见而非舞会上。
  他利用空闲与威尔德教授(G.B.wilder)学习实验与实验室的管理,因为他相信有一天他也会做教授。威尔德教授事后写道:『康斯托克是一只勤快的、敏捷的松鼠,看他做小事的负责任,就知道有一天他能做大事。』
  大学毕业后,学校留他担任助教,教导大一的学生昆虫学。他以最高的热诚教学生如何抓虫,如何做昆虫标本,如何保持标本,如何建立自己的收集馆,如何由昆虫的脚、翅膀特征进行分类,如何观察昆虫的生活史。一学期下来,有个女孩叫安娜.波兹芙德(AnneBotsford)拿到九十五分,表现最优异。以后四年,两人一起合作抓虫、一起讨论、一起做实验。康斯托克写道:『我从没有遇见一个女孩对昆虫认识这么深,我们一整天都在谈论蜘蛛。』两人彼此都愿成为对方的助手。
  安娜毕业后三个月,两人就结为夫妇。他真的是在工作上找到自己的另一半。
  
〖 小瓢虫的秘密 〗
  康斯托克的研究越来越有名。三十一岁时,美国联邦农业部聘他为首席昆虫专家,解决各处农作物病虫害。
  当时加州有一种木棉虫(Alabamaargillacea)损害了加州的水果,他发现瓢虫(ladybug)能吃大量的木棉虫幼虫,于是建议:『繁殖、保护瓢虫就可以抑制木棉虫,从而保护水果。』
  佛罗里达州有一种介壳虫(scalebug)影响当地柑橘,他仔细研究该虫的生活史,并且由昆虫下半身的环节来分类,了解昆虫分类有助于虫害的鉴定。一八八八年,他根据长期对蝴蝶与蛾的观察,以鳞翅类(Lepidopteral)来区分蝴蝶与蛾的种类。
  
〖 喜悦的音符 〗
  在功成名就时,他又记起那个梦,回到母校担任昆虫教授。在校内建立巨大的昆虫温室,让昆虫在里面生活,好做更充分的观察。他一生至少教出五千位昆虫与植物病虫害的专家。
  康斯托克于一九二六年八月四日过世。他在老年回忆一生时说道:『人生虽然不断有外来的失败,但是我一生的日子,像是一串喜乐的音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波兹芙德(1854~1930年)--跟牛说话的女孩/科学教育家

     生物学是什么?不是一大堆专有名词的堆叠:什么叶绿素、核糖核酸、粒腺体……不是一些争议性理论的架构:什么进化论、酵素论、荷尔蒙论……更不是冷冰冰的生物逻辑:什么细胞核、细胞、器官、组织、个体、族群到生态。
  哦,天啊!这些冰冷的东西扼杀了多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喜悦;剥夺了-欣赏野地里一朵小花的自由;迷惑了-生命被上帝创造的尊严与意义。
  那么生物学是什么?是听-三月的早晨红肚腹的知更鸟在草地上的微鸣;是看-秋天的枫叶给沉默大地染上的鲜红;是想-六月里的白头翁为何在榆树顶上默默地沉思;是闻-微微的春风带来针叶林的松香;是一种永不止息的单纯-对小蝴蝶问道:『是谁为你的翅膀织上亮丽的镶边?』
  几百年来,科学家们为生物的问题争论不休,挖出更多的骨头,扭曲了更多的DNA。
  一九一一年,波兹芙德女士起来呼吁:『请给我们学生物的小孩留下一杯干净的凉水吧!』
  革新了世界儿童科学教育的观念。
  因此,今天我们能在一些儿童科学书籍上,除了学问之外,还找到另外一个东西,那就是『趣味』。
  
〖 跟牛说话的女孩 〗
  『孩子的妈啊,你有没有注意到我们的女儿?』
  『你说说看啊!』
  『女儿好像是天生的动物管理员,家里的猪啊、鸡啊、马啊、羊啊,一到她手上都变得服服贴贴。连那只刚被阉的公牛,本来脾气很不好的,但是我看到小女儿在公牛的耳边轻声细语后,牛竟乖乖地吃起苜蓿草(alfalfa)了。』
  『是啊!我也注意到,在冬天时小女儿会把苹果盖在泥碳上下过冬,到了夏天苹果都还能吃;而且她总是知道森林里的哪棵枫叶树糖最甜;她在田里种的蔬菜又大又好吃。』
  『你看我们小女儿是不是有一点点天才。』
  『是有一点点不同,不过她才十三岁,仍是个小女孩。』
  这个天生会照顾牛羊与花草的女孩,就是安娜·波兹芙德(AnnaBotsford)。后来成了二十世纪初期儿童科学教育的改革家。
 
〖 奥图冈上的小屋 〗
  一八五四年九月一日,波兹芙德生于美国纽约州的奥图(Otto)小村。那可能是美国东部人迹最为罕至的村庄之一。当时刚结束南北战争。
  波兹芙德的父母厌恶战争,决定远离都市,搬到文明边缘的荒野,成立一个能自给自足的『拓荒家庭』。她的父母做了个水车,将水引到农场灌溉,种小麦、玉米,养各种家畜。由于一家人互相帮忙,彼此相爱,才能度过荒野上许多孤独无援的日子。
  波兹芙德的父母都是非常敬虔的基督徒。她后来回忆道:『家庭是什么呢?是一个彼此帮助的地方,是一个无所不谈的所在;是一个品格成长的园地;是孕育对上帝之认识的摇篮。』一个基督徒因着对上帝的爱与信心,而执着于爱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进而去关照周围的动物与植物,这种次序是早期动、植物保护者的信念与体验。这与现代许多人自称是动物的保护者,把猫狗抱得像心肝宝贝,却对父母怒目相待,有天渊之别。
  
〖 买书的热情 〗
  波兹芙德愈关照农场的动、植物,就愈觉得需要更多的认识、管理它们。她每天需要走很远的路去上学,对生物的喜爱使她总觉得老师上课怎么教得那么少,课本似乎也太薄了一点。她把所有的零用钱,与暑假在别的农场打工的钱全部存起来。十四岁时,父亲有次问她:『你有这些钱要做什么呢?』她坚定的答道:『买书,我需要买很多书。』从此她父亲立下心志,要倾家里仅存的积蓄送这个女儿去念第一流的大学。
  波兹芙德把少女的热情,放在书本上,同学们都号称她是『修女』--一天到晚不是跟动、植物在一起,就是与书本在一起,将来怎么嫁得出去?
  
〖 把科学转换为艺术 〗
  一八七五年波兹芙德进入康乃尔大学生物系。她一下子就发现自己在生物学的知识与经验,已经超过一般的学生,甚至连大学老师对她也有几分佩服。
  由于高分太容易拿,她做了一个特殊的决定,就是同时兼修『美术系』的学位,藉着动、植物的素描与版画,可以增加生物科学与一般读者沟通的管道:她隐隐约约地觉得有一天会成为科学教育家。她说道:『很多科学家的一生,就是去挖凿一个比别人挖得更深的水井,却忘了小孩子们所需要的只是用汤匙舀起来的一匙水。』
  不久她认识了康斯托克(Comstock),两人基于对信仰共同的执着与生物学的热爱,成为很好的朋友。成熟婚姻里的爱情经常是来自男女双方深厚「友情」的延伸,绝非以男欢女爱的「色情」为基础。两人交往五年后,康斯托克一天问她:『如果有一天,我要写一本最有人情味的生物学课本,那你……』波兹芙德坚定地看着她未来的先生说:『那我就为那本课本画上最可爱的插图。』
  两人婚后不久,康斯托克到华盛顿,担任美国农业部的首席昆虫专家。波兹芙德就跟着去做丈夫的助手。她一生没有刻意要去做一些伟大的事,只是做本分的事,没想到伟大却尾随而来。
  当时有许多农夫寄信到农业部,问一些疑难杂症,又有些孩子寄信来问些『只有小孩子才想得出的可爱问题』,例如像『袋鼠掉到水里后,前面的袋子会不会湿?』『蜜蜂的巢为什么是六角形而不是四角形?』『鲨鱼一天到晚吃别的鱼,为什么不用刷牙?』这些问题,农业部向来是『存档处理』,波兹芙德一来,她认为回复这些问题是很重要的,于是编了一份『大自然科学通讯』(NatureStudyNewsletter),回答这些别人不想回答的问题。
  没想到这份刊物深受许多小孩的喜好,因为正规的课本不会回答这些怪里怪气的问题。波兹芙德回答问题的方式非常活泼风趣,是出于她心中深处对于大自然的喜爱。她认为大自然不但能供人『使用』,而且处处带着上帝设计的艺术与美感,给人多一份欣赏与感恩。
  
〖 知更鸟、猫与蚯蚓 〗
  不过自然界也存在着残酷,例如动物彼此相吞噬,有人为此心里不安,认为吃肉不妥当,吃素比较好。波兹芙德写道:『在我家的草地上,猫会捕食知更鸟,知更鸟吃蚯蚓,蚯蚓吃掉下来的腐叶:这是生态里的食物链。要猫只吃蔬菜好吗?如果我们定吃鸟的猫有罪,把猫除掉,那不出几年知更鸟就泛滥成灾。生物界有生物界的秩序与法则,禁止野猫吃知更鸟,反而破坏了生物界的秩序与平衡。
  因此人在管理大自然时,需要知道这些法则,才能维持生物界的秩序与平衡:人关怀各种动、植物,也有权吃动、植物。』
  波兹芙德在一九一一年出版《自然研究手册》(HandbookofNaturestudy)影响了后来的科学教育,使教育更有人情味与趣味。这本书提供了另一种角度去教育大自然科学,不是先提到生物学的理论或是实用性的价值,而是先教读者如何观察,并如何从观察中找出结论的书。这本书有另一个特点,是所有生物书籍所没有的,就是有很多短诗,非常引人深思,例如提到杂草时:
  谁说大麦田里的小草,
  是外来的侵略者?
  也许这片原野大地,
  本来就是属于各种杂草的领域;
  人类所特意种植的大麦,
  才是大地的入侵者。
  这里没有教人怎么消灭杂草的有机农药味,却充满了起初上帝创造万物时,看万物是为美好的欣悦,与分享的期待。
  
〖 杰克叔叔信箱 〗
  波兹芙德晚年,为了帮助孩子能够体会大自然的美与精细,在一个富有果农的经济支持下,推动全国中小学要有菜园或花园,供学生多一分亲近大地、亲手种植耕作的机会,并且成立『杰克叔叔(UncleJack)信箱』,回答学生们在自己种植中所发现的问题。一下子美国成立了二千个以上的『学生农场』,培育了成千上万喜欢大自然的中小学生。
  迄今美国有全世界最好的『大自然科学教育、农产生产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这不是一朝一夕产生的,也不是少数几个大人物登高一呼就可以产生的。而是像波兹芙德一样,长期本着对上帝的感恩,与对生物科学的喜爱,把这些种子撒出去,撒在全国小孩的心田上,等二十年、三十年后,才可以看到的成果。
  一九二三年,她当选美国最杰出的十二名女性之一。在一九三O年八月二十四日病逝之前,她与丈夫合写了二本书--《昆虫生活》(InsectLife,1897)及《六只脚走路的方法》(WaysoftheSixFooted,1903)--都是非常有趣的生物学课本。她给生物学留下一角纯真的园地,让纯真的人去赞赏、去感谢、去体会上帝创造的意义。
  谁说生物学不能当作文艺来写作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喀威尔(1864~1943年)--克难苦学的花生博士/农化学家

     一天早晨,我向上帝问道:『祢创造宇宙的目的是什么呢?』神回答说:『你要的太多了!你的智慧太有限了,如何能懂这个问题的答案呢?』
  我又向神问道:『那祢创造人的目的是什么呢?』神回答说:『你这个小家伙,你仍然要的太多了!』
  然后,我又问道:『那么神啊!祢创造花生的目的是什么呢?』神回答说:『这才差不多。』
  然后我回到实验室,尝试了解:什么是花生?以及,神为什么要创造花生?
  
  喀威尔(GeorgeWashingtonCarver)是位杰出的植物学家,美国阿拉巴马州(Alabama)塔斯克基技术学院(TuskegeeInstitute)的教授。在花生中找到了三百种以上的应用方法,包括花生牛奶、花生咖啡、面粉、墨水、染料、肥皂、化妆品、油毡、食用品、医学用品等,而闻名于世。
  他一生获奖无数。发明大王爱迪生(Edison)以年薪一百万美金,重金礼聘他,他却拒绝而仍继续研究花生。其成果帮助了无数黑人同胞。美国政府为此在一九四O年至一九四二年期间,释放五百万公顷土地给南方的黑人种花生。在他所在的小小研究室里,美国两位总统柯立芝(Coolidge)与罗斯福(Roosevelt),印度圣雄甘地(Gandhi),大企业家福特(Ford)都来拜访过他。连苏俄暴君斯大林(Stalin)都邀请他担任农业部长,喀威尔拒绝了。他一生留在小城里,以研究花生来服事上帝。
  
〖 以花草作朋友 〗
  喀威尔生于一八六四年,美国密苏里州钻石丛镇(DiamondGrove),父母是黑奴,在喀威尔家中工作。从小他就是孤儿,父亲病死,母亲在寒冷的黑夜里,被不法之徒抓走,自此音讯全无。他是在喀威尔夫妇照顾下长大的,于是喀威尔就成为他的姓。
  没有父母照顾的喀威尔,自幼体弱多病,又矮又瘦,讲话也结结巴巴,声调高又刺耳,别的小孩笑他是没人要的鹦鹉,可怜的喀威尔从小就体会没人要的痛苦。他童年大部分时间就独自在森林中散步,渐渐的,他爱上森林里的花草树木。他在森林中有一个花圃,把城里没有人要的花草,搬到他的花圃中,仔细地再种植长大。不久城里的人都知道,森林中有一个花草的医院。曾有伐木工人,看到那里有一片盛开的花朵,一个黑人小孩用脸贴着花瓣,跟花讲话,有人问这七岁的孩子怎能种出这么美丽的花朵,喀威尔天真地转动大眼珠说:『我爱我的玩伴啊!』
  喀威尔愈来愈想念书,好能识字与知道花草的知识,但是城里没有学校给黑人念书。他听说十公里外有个尼耳休(Neosho)城,城里有个名叫『林肯』的黑人小学。于是他到尼耳休城给马莱亚(Mariah)女士煮饭、洗衣、种花,其他的时间就到学校上课。在那小小的木屋里,挤满了七十多个小孩,努力地学习。喀威尔在十岁时终于学会写自己的名字--乔治(George)。
  
〖 坐在教会台阶上的小孩 〗
  星期天学校没有上课,喀威尔还是想上课,在城里走来走去。忽然,他看到有个大房子,里面坐了好多人,有个人站在台上对那些人讲话,好像在上课。喀威尔不好意思进去,就偷偷地坐在门口的台阶听,人家一散会,他就迅速地溜走。不久尼耳休教会的人就知道,这个可爱的黑人小孩,每次都坐在教会外的台阶听道,他们就请这个小孩进来坐,而且送给他一
  本圣经。不久喀威尔就随着学校学到的字母,自己依依呀呀地读圣经。
  喀威尔十三岁又转到阿肯色州的斯科特堡(FortScott)小学读高年级。南北战争后,黑人虽然得到自由,但黑白种族间有太多偏见,经常造成流血暴动。不久那里就有黑人被白人打死,血腥带来仇恨,黑人也群集反抗。学校里很多的黑人也加入反抗的行列。
  喀威尔却没有加入,他写道:『恨是神所不喜爱的罪』,他离开斯科特堡,在阿肯色州流浪,只要哪里有学校,他就到哪里读书,只要有种族暴动,他就离开,就这样断断续续了好几年,终于完成了高中教育。为了念书,他几乎什么零工都做,包括厨子、马夫、洗衣工人、割麦农夫、信差、铁工、农夫等。
  
〖 为了念书改名字 〗
  等他要申请大学时,因为他是黑人,没有大学要收他。有一天终于收到一封大学的录取信,他喜出望外,但是仔细一看,那是寄给与他同名字的乔治Wo喀威尔,而不是他的。可怜的咯威尔为了想念书,也在自己名字中加了W,左想右想哪个W开始的名字最普通,一想是华盛顿(Washington),于是他在名字后又加上华盛顿。他持了该信,冒名顶替要上学,学校一看他是黑人,就拒绝他。喀威尔嚎啕大哭,伤心地离开。
  不久阿肯色州的人,就经常看到一位年轻人,带着捡到的树叶、草根到图书馆找资料看,有人说:『喀威尔给自己办了一所学校,他同时是老师,又是学生。』
  
〖 三十岁念大学--最老的学生 〗
  有一天,爱荷华州的温特塞(Winterset)小城,卫理会的主日崇拜里进来了一个黑人。当众人唱起诗歌时,合进来一个优美的男高音,那不仅是优美的声音,而且揉合着一颗多年来被人轻视与弃绝后,仍对神有着深刻执着的仰望与顺服的心灵。教会中有-位缪霍男(Milholand)博土立刻察觉到,聚会后就请这个黑人到他家坐坐。在缪霍男的大力推荐下,喀
  威尔终于进入宣信(Simpson)大学就读,那时他已近三十岁了。
  喀威尔因大学里的优异表现,在老师巴布(Bubb)的推荐下,进入全美第一流的爱荷华州立大学就读,三十四岁取得农业学士,三十六岁取得硕士。在那时,他是第一个拥有如此高学位的黑人,也是该校第一个黑人毕业生。
  
〖 读书的目的 〗
  他在大学学的愈多,他就愈发想到那些仍然留在南方,辛苦耕种的黑人同胞,他们懂的太少,以致于努力耕种,仍然没有什么收成。他写信给缪霍男:『假如我能教农夫如何种植,这对我的同胞将是件好事……因此,我比以前更注意照顾我的身体。我明白神是要我做一些事,我必须注意我的健康。』
  他在离开学校以前,写道:『我生命最大的意义是能够帮助我的同胞。这么多年来的接受教育,主要的目的在帮助我达到这一个目标。我深深地感觉到,教育彷佛是神给我的一把钥匙,可以解开黑人贫穷的锁链。』
  
〖 从塔斯克基城来的呼声 〗
  如果要教育自己的同胞,最好的方法是教好师范学校里的学生。在阿拉巴马州的美肯(Macon)城,有一所专门培育黑人老师的学校『塔斯克基师范与工业技术学校』,成立于一八八一年,由黑人教育家华盛顿(BookerT.Washington)所创。当时这所学校小得可怜,只有二栋建筑,一所还是木造的。经费少得可怜,实验教材也很缺乏;零零落落的几个学生,坐在布满了灰尘、风沙的教室中上课。喀威尔听到这个学校需要老师,即使只有微薄的薪水,在他取得学位后,毅然搭上驿马车,离开美丽、舒服的爱荷华州,前来这一片不毛之地。
  喀威尔到了阿拉巴马,沿途看到零落的村舍,贫瘠的黄色黏土,长着疏疏落落、营养不良的几株棉花。南北战争后,黑人已经得到政治上的自由,但是黑人没有受什么教育,所以仍然是无知的奴隶。
  
〖 超级大棉花 〗
  喀威尔来到塔斯克基城,所看的情况比他想像的还糟。最主要的关键是黑人拒绝接受高等教育,因为黑人对白人反感,以致于对白人的高等教育制度也厌恶。学校只有零星几个垂头丧气的学生。喀威尔决定要证明:教育可以帮助他们。
  在学校外面有一大片的不毛之地,喀威尔立刻向政府申请肥料,但却无着落(因黑人教育有限的预算,买不起肥料)。这个初期的困难,可能立刻击倒象牙塔培养出来的老师,但却显出喀威尔坚韧的生命力。他叫学生把所能收集到的垃圾、报纸通通埋到那儿的土里,一年以后,土壤呈现黑色的有机物。学生的兴趣被点燃起来。土壤一变黑色,学生们就急着要
  种棉花。喀威尔却撇下豆科的绿肥,这些小草具有将空气的氮转换成土壤有机氮的能力。两年以后,土壤已经肥沃得不得了,他才种下棉花。
  不久,阿拉巴马的农民争相来看那些棉花,大家从未看过长得如此巨大的棉花,他们称喀威尔是『白人学校出来的魔术师』,大批的学生开始涌进塔斯克基。可是喀威尔心里很清楚,他也必须为福音的缘故埋进去,日后才能有丰盛的收成。他每天除了上课以外,也带领学生读圣经。
  不久,因为喀威尔对花生研究的杰出贡献,使得南方黑人纷纷改种花生,花生也较适合南方的土壤。在他去世以前,美国南方的花生田至少有五百万公顷,美国花生更是世界闻名,这给黑人带来财富。塔斯克基学校也成为培养黑人知识分子与领袖的中心。
  
〖 中流砥柱 〗
  喀威尔的杰出成就也受到不少的批评。很多白人科学家嫉妒一个黑奴有如此成就,就攻击他不该在科学发现的文章上,归荣耀给神。喀威尔也不花时间去回答这些批评,仍然我行我素,继续在演讲上宣称他研究的成果是来自神的感动。很多的黑人也攻击他,因为他没有带领学校众多的学生,参加黑人攻击白人的种族暴动。
  喀威尔对学生参与政治活动看的很清楚,他说:『学校的目的,在教育学生成为有用的人,社会只会照有用的人的建议去行。』又说:『我们不是要训练学生,去参加政治,那太单方面了。教育的目的,在训练学生各方面的成长,像一只手的五根手指,有一天步出校园后,能抓住社会给他的责任……在学校太强调政治的学生,将来除了寄生于政治,别无生存之道。』有些基督徒也批评他,应该把盼望放在未来的天国,怎么在地上努力教人种花生?喀威尔回答说:『成为基督徒的目的之一,在帮助别人,活出人真正的尊严与价值。』
  喀威尔死于一九四三年一月五日。他被视为二十世纪黑人的良知。他终身未娶,献身于教育。有人间他动力的来源,他静静地说:『我每天上午四点钟就起床向神祷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4 15:46:07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波义耳(1627~1691年)--回到最基本的元素/化学之父

      三百五十年前,波义耳发现了一个小池塘,名叫『科学』。
  池塘里有好多鱼,每条鱼钓出来,都是科学上的新发现,可以帮助许多人。于是三百五十年来,成千上万的聪明人往那个小池塘里跳;想出各种方法,用尽所有力量,只为了抓那个小池塘里的鱼。渐渐地,大鱼被抓光了,抓小的,不久小鱼也快抓光了,抓更小的;抓呀!抓呀!抓得的鱼不多,小池塘里的水却愈来愈混浊了。开始有人清醒了,回头想:当年的波义耳,是不是只发现这一个小池塘?其实呀,很少人知道:波义耳发现了一个好大好大的池塘,然后顺着大池塘走,才发现那个小池塘。
  那个大池塘在哪儿呢?你看了本文,也许会发现喔!

〖 大公爵的孩子 〗
  战争的味道弥漫伦敦城,这是公元一六二七年,独裁的英王查理一世,与英国议会交恶,双方备战,接着就要展开持续二十二年的英国内战。罗勃特·波义耳(RobertBoyle)生于当年一月二十五日,他的父亲是爱尔兰最有权力,占有广大封地的李察(Richard)大公爵。
  在这个骑士家庭,家长与几个孩子都以骁勇善战、射箭神准着名。唯独波义耳不同--体弱多病、身材瘦小,一副不堪造就的样子--看来是『虎父犬子』了。波义耳是大公爵十四个孩子中的老七,从小就有个特点:为了做好一件事,能够一个人静静地坐好久。但是这也算优点吗?一个先天条件不良的好孩子,既然不适合当军人,只好送他去念书。就这样,八岁的波义耳离开黑河谷中的巨大城堡,沿路看着早春溯溪而上的回乡鲑鱼,独自离乡远去。
  
〖 微风的翅膀 〗
  在伊吞(Eton)贵族学校,这个红脸瘦小的爱尔兰学生,常是英格兰本地学生欺侮的对象。与父母亲戚相隔遥远,无助的波义耳经常在寝室里哭泣着。他实在太早离家了。
  这时他遇到了一位影响他一生的好老师:亨利.渥敦爵(SirHenryWotton)。渥敦爵士是『失乐园』作者米尔顿(Milton)的至交,当时他是诗人、作家、外交家。由于长期出使日内瓦,看过许多名画、教堂,阅历广博,成为着名的艺术品鉴赏家,晚年回国,担任小学老师。为祖国鉴赏真正的人才,当然得从小学开始!
  渥敦爵士认识波义耳,就像艺术家找到了珍品,宝贝得不得了,好像把波义耳当成他儿子似的。老爵士带着小红脸看伦敦的油画、建筑,到哥德式教堂听微风像带着翅膀的鸽子,在殿堂里无声无息地盘旋上升。那是小红脸觉得这个世界还有一点人情味的地方。
  
〖 英国内战 〗
  一六四O年,英王查理向议会军队开战。整个爱尔兰加入保皇党。李察大公爵怕孩子受战争波及,就送波义耳到欧洲大陆去。之后五年,波义耳到过日内瓦、法国、瑞士、意大利各处的学校念书。
  祖国传来失利的消息:一六四二年时,保皇军还节节胜利,后来就受到阻力;一六四四年传来父亲病死、哥哥阵亡的噩耗;一六四五年议会的新模范军(NewModelArmy)在总司令费尔法克斯(Fairfax)大将的率领下,在内兹比(Neseby)之役,予以保皇军致命的一击。不久,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
  
〖 解开迷思的环节 〗
  波义耳重回祖国,他再也看不到英勇的父亲、善战的大哥与成群的骑兵神射手。政治上的革命并没有给爱尔兰留下什么好处,死了那么多人,为的只不过是几个热血沸腾的口号。什么才是真正具有长远价值的呢?有十年的时间,他独居在多塞特(Doset)城堡--父亲留给他的封邑--苦闷地思索着。他愤世嫉俗、反叛、苦毒地在城堡上来回走着,找不到答案的迷惘使他的思想更为深入。
  他发现所有问题环环相扣,其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这使他想到:这一切要有意义,势必是要有一位有意义的上帝,不然人不会有追求意义的需要。这时他读到汤姆斯·布朗(ThomasBrowne)写的《一个医生的宗教信仰(ReligioMedici)一书,给他很大的帮助。
  
〖 不变的上帝与定律 〗
  布朗是当时一位很杰出的医生,也是一位基督徒,他在书中写道:『上帝造这个世界的目的是给万物居住,但是造人的目的,不只是为了使人在世界上生存而已,而是使人能够学习管理大地与思考上帝的作为。人需要理智才能够学习与思考。理智是上帝赏赐给人的,使人有别于其他万物。只是人类很少为这个赏赐感谢上帝……人可以透过三个老师认识上帝:圣经、住在基督徒心中的圣灵、以及上帝创造的万事万物里。』波义耳想道:如果这些叙述是正确的,那么他愿意成为基督徒,并且用仔细的理智逻辑与精密的实验追求认识万物的定律。这时候波义耳二十八岁。
  六年以后,他果然在这个信念下发现了『在恒温之下,压力的大小与气体体积成反比』。这是世界上每一个学生都知道的『波义耳定律』。这个定律的伟大不是在怎么计算、怎么运用,这个定律的永垂不朽,是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被发现的『定律』,证明宇宙里是有不改变的律--且因创造宇宙的是一位信实、永不改变的上帝。
  
〖 英国皇家科学会 〗
  波义耳在二十八岁后离开多塞特前往牛津。那里人才荟萃,是英国饱学之士的聚集中心。波义耳因着对真理火热的追求与超人一等的理智思维,不久就成为牛津最受欢迎的学者。在那里他认识有『清教徒之父』之称的李察·巴克斯特(RichardBaxter),这两个人的友谊对后来一百年的影响很大,使得科学的进步扎根在敬虔信仰的根基上。
  当时有很多人以为对宗教虔诚就必须反对科学。波义耳与巴克斯特扭转这种偏差,宣称:『人的得救条件不是要反对什么,而是接受上帝白白的恩典。只要你肯,仍然可以在科学里爱上帝、敬拜上帝。』这一段谈话在当时产生很大的影响,使得波义耳的牛津科学阵营里,聚集了一批杰出的基督徒科学家,如物理之父--牛顿(Newton)、力学大师--虎克(Hooke)、植物学之父--约翰.芮(JohnRay)、古典文学大师--李察·班特利(RichardBently)等,渐渐地这群人就组成了『英国皇家科学会』。
  直到今天,这个协会仍是全世界所有科学团体中最杰出的一个;能够成为该学会的院士,是一个科学家的极高荣誉。
  
〖 机械怪手 〗
  波义耳栽培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例如,他在牛津大学上课时,注意到教室外面有个扫地的少年人,老是拿着扫把站在教室外面偷听,后来学生要把这个扫地的人赶走,骂他:地不好好扫却在教室外闲站偷懒。波义耳反而叫那少年人进来,问他:『你叫什么名字?在这里干什么?』
  『我叫虎克,是英格兰威特岛(IsleofWight)人,家里太穷了,没有钱受教育,又很想念书,所以来大学扫地,一边扫一边听。』
  波义耳听了很受感动,决定收他当助手,于是顺便问他:『你会做什么呢?』
  虎克答道:『只要你能说出来的东西,我都会做。人家叫我『机械怪手』,风车、磨坊、日晷……甚至轮船我都会做。』
  『真的?那你能为我做一部抽风机吗?』就这样,虎克给波义耳做了一部抽风机,而且一起重复地测量气体压力与体积,印证了『波义耳定律』。在波义耳的推荐下,虎克后来成为皇家科学会重要的一名科学家。现代的学生几乎都知道虎克的显微镜与虎克的弹性定律。
  
〖 回到最基本的元素 〗
  在科学史上,波义耳被称为『化学之父』,是由于另一个划时代的贡献。
  当时的化学家仍相信亚里斯多德的学说:物质是由水、土、空气、火四要素所组成。这种偏差的学说,使得一千年来的化学家像炼金的术士,不断用不同的物质炼来炼去,想炼出金子来。他们始终认为是由于『水、土、气、火的失调』,缺乏因缘际会,以致无缘炼出金子。
  波义耳力斥这种没有原则的因缘际会论,他认为『一个物质能否炼出金子,主要决定在这种物质是否含有『金子』这一个本质,如果没有这一个本质,再碰到什么因缘也不会有金子出来。』
  这个本质就是物质的基本要素,他称为『元素』(elements),整个近代化学就从这个正确的观点建立起来。
  波义耳也是首先用树木的液体来区分酸、碱的不同,这个液体后来成为有名的『石蕊试纸』。在波义耳的心中,物理、化学的美,在于能用非常简单的东西、非常基本的原理,阐述宇宙里各种复杂的现象。
  波义耳死于一六九一年十二月三十日。死前捐献所有财产,成立翻译圣经为爱尔兰文与土耳其文的基金。他晚年写了《基督徒的品德》(TheChristianVirtuoso)一书,呼吁基督徒『以科学研究作为信仰的职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研究科学的动力从哪里来呢?就相信大自然是上帝的创作而言,科学的爱好,好像人在自然里与上帝同行……

 

真伟大,好棒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爸爸说:最简单的也是最美的,最基本的数学公式是最简单的,也是最美的。好像是这样说的,当然了,我觉得很有道理的。我喜欢数学,但是却和数学没有什么缘分。也许我可以理解成为上帝是最简单的。

 

所以他也喜欢最简单的东西,当然他的智慧又无穷尽,所以他又喜欢丰富,创造出精密和复杂的事物来。

 

从美学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单纯(简单)和复杂之统一和变化的美学原则,离开了上帝,就谈不上美学,美??上帝所造的一切都是美的。

 

发现上帝所造的一切的美的事物的内涵和原则,就是美学了。

 

哈哈,这就是我要寻找的答案,什么是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他写-本《多妻文化中基督徒的布道事工》(OnPolygamyinConnectionwithChristianMssion),建议在多妻文化的异邦中,人信了主以后不要休掉多妻,免得妻子成了妓女;信主以前嫁为人妻,信主以后仍要持家负责;对尚未结婚的,则要遵守一夫一妻制。

 

我觉得太对了,应该这样!!!

 

那些虐待妇女,淫乱的邪教组织除外,妇女和儿童因为受到身体心灵各方面的虐待和奴役,可以逃跑。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5 11:04:0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法国最危险的不是巴黎街头的不法分子,而是在知识界向社会散布错误理论的人。

 

同意。

萝兰小姐并不满意这个答案,她要嫁给一个爱她的丈夫,而非第二个伽利略。

 

所以也许人应该自己靠上帝的引导寻找生活的终身伴侣,别人看好的人,未必适合她,但是如果她敬畏神,倒还不至于毁掉家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2:35 | 显示全部楼层
:『人生虽然不断有外来的失败,但是我一生的日子,像是一串喜乐的音符。』
真美的人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15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与现代许多人自称是动物的保护者,把猫狗抱得像心肝宝贝,却对父母怒目相待,有天渊之别。

 

也许他她们只是受了伤的移情的病人罢了,或者是情感上的需要,何必去讽刺管别人的事情呢,人不如多关照反省自己的行为。很多论断别人的人,其实自己所行的并不怎样。

 

当然了,我得认为故事的主人公波兹芙德的爱心是健康的。令人愉快的。但是这种健康却不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到的。

 

谢谢楼主,故事真的很感人,也很可爱,谢谢楼主分享。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8-11-15 18:20:13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9 1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