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你是要找到 神存在的“证据”,而不是理由,那么,我给你看一些证据:
大爆炸----宇宙的起源
许多人都听说过哈勃望远镜,可以在大气层外610公里的高空,绕着地球摄取天体的影像。这架望远镜就是纪念著名天文学家哈勃而名。他首先发现宇宙除了我们居住的银河系外,尚有其他的星系。1929年,当哈勃望远镜在加州威尔逊天文台测量银河系光谱时,意外地邂逅了天文物理史上划时代的发现:几乎所有的星系都呈现多普勒(Christian Doppler, 1803----1853, 奥地利物理学家)红移现象。这表明所有的星系都在离我们远去。它们远去的速度和我们星系的距离成正比:离得越远,跑得越快。天文学上称这种关系为哈勃定律。
这个定律可以由一个气球来描述:取一个吹了一点气的尚未膨胀起来的气球。用红笔在气球上画一个红点,代表我们的银河系,再用绿笔绕着红点将整个气球画满绿点,代表宇宙所有的星系。然后将气球吹大。这个渐渐膨胀的气球就是现今仍在膨胀的宇宙。一面吹一面注视绿点:它们不但离红点越来越远,而且彼此越分越开。显示地球所在的银河系绝非宇宙的中心,也没有任何星系是宇宙的中心。整个宇宙正在不断膨胀中。
这样的膨胀的速度有多快呢?这可以由多普勒红移光谱计算出相当精确的数字来。天文学上也有多种测量星系间距离的方法,只要该星系在世界最高倍望远镜上,能以隐隐的小亮点出现,其距离就可以“大约”测知。目前测量较可靠的速度与距离的比值是:每百万光年的距离,其速度为每秒22公里。此比值又成为“哈勃常数”,以Ho表示。此常数并非一个不变的数字,随距离测量的精度而改变。70多年来,许多天文学家穷尽一生,耗资千万,为的是让Ho更精确。因为这个常数太重要了,它关系到宇宙的寿命。
宇宙的年龄是多少?这个问题太简单了。既哈勃常数是距离和速度的比值,那么其倒数1/Ho就是宇宙的年龄。用100万光年的距离除以每秒22公里的速度,所得的值-—130亿年就是宇宙的年龄。按照大爆炸的理论,天文学家推算我们地球的年龄,大约是46亿年。当地球上的各种自然条件适合生命生长时,大约是在35到40亿年之间。第一个单细胞化石的年龄就是35亿年。这恰恰证实了大爆炸的理论。
大约130亿年前,目前宇宙中所有能见与不能见的物质与能量,都集中并平衡在一点上。就在突然的一个瞬间,在不明原因的情况下,这一点失去了原有的平衡,产生了石破天惊的大爆炸。许多天文学家认为这无中生有的过程就是由“物质可以由高能光子转换”而生。光子的能量在太初时必定极高,存在的时间极短。一旦光子消失,就产生电子和质子。这在量子物理学领域里是合理的。先不谈这样的高能光子来自何处,先试想目前宇宙中所有物质与能量在130亿年前集中在一点,这一点应该以什么样的状态存在?由大型计算机推算回去,该点的温度应高达1032K。在崩溃过程中,巨星内部的高达109K的温度,与这一点的高温相比,简直就是严寒了。
除了目前宇宙仍然在膨胀这个现象支持大爆炸理论外,我们现有的信息中还有一个有力的证据。20世纪40年代,物理学家伽莫夫(G. Gamov)和他的同事建立了计算机大爆炸程式。依照这个程式,可以准确地计算大爆炸数秒后氢与氦核子含量的比例,也可以计算出大爆炸后电子的能量。他们推算到现在,光子的温度应该降低到3K。大约20年之后,即20世纪60年代,两位新泽西州的贝尔实验室的科学家彭其亚斯(A. Penzias)和威尔逊(R. Wilson),在对伽莫夫的理论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测量银河系放射线的同时,无意间发现了来自四面八方均匀的3K背景放射线。此一重大发现,支持了大爆炸理论和伽莫夫的大爆炸模式,也因此而获得1978年的诺贝尔物理奖。至于大爆炸后氢与氦的比例,四位美国和两位乌克兰的天文学家,在1999年用多面镜和凯克(Keck)望远镜,在这两个重元素最稀少的星系间,测得的含量比例是占全星系24,6%,这与伽莫夫50年前预测的25%几乎完全相同。
如果宇宙真的是通过爆炸形成的,那么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它在爆炸前保持平衡的状态,而又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它突然失去了原有的平衡?只能有一个解释:造物的主宰!
如果你认为这样的研究结果不足以成为上帝的证据,我还可以给你更多的文章。你其实不必去证明上帝的存在,现代很多尖端科学都指向 神,你的研究结果也无非是和这些世界顶尖的科学家相似罢了。你应该谦卑、顺服你的母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0-21 8:53:09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