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磐石之上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i) 罗马书8:28起:

 

在这段经文中,与圣经其他地方一样,预定论被提出来时,是用来鼓励那些受迫害以及有可能会恢心的信徒的。保罗教导说,你们在患难中的安慰乃是,在经历患难时或者藉著患难,上帝会成就他美好的计划。苦难非但不会妨碍上帝的计划,相反,它们是上帝计划的一部份,并且有一天我们会看到全幅图画。为了上帝自己的儿女的益处,他叫万事一同效力(罗8:28)。这是「我们所知道」的。但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呢?保罗的答案是,上帝的计划是不改变的,他已经为我们信徒的灵命成长定下了几个主要阶段。保罗一共列出了五个阶段:预先知道、预先命定、呼召、称义、得荣耀。头两项是这一章所着重要谈的。当保罗讲到上帝这些行动时,他全部用过去式,并且视之为已经成全了的事实。况且,这些词句是彼此并列,一气呵成写出来的。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整段经文:

 

凡他所预先知道的人,他就预先命定他们;凡他所预先命定的,他就呼召他们;凡他所呼召的,他就称他们为义;凡他所称为义的,他也使他们得荣耀。被预先知道就是,当我们在母腹里的时候,就已经被预定、被呼召、被称义、被得荣。我们怎样来理解预知和预定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06 | 显示全部楼层

预知(proginosko)这个动词在新约里有两种用法。当与事物、事实连在一起用的时候,它就表示「预先获知或预先得到资料」,在使徒行传26:5和彼得后书3:17就是这种的用法。当这个动词与人连在一起用的时候,就有另一种意思了(罗8:29; 11:2; 彼前1:20)。这里所指的「知道」带有一种希伯来语所用的、较强的那种「认识」的意思,知道就是说对这人有很亲密的了解和交往,而不止是关乎这人的一些客观事实的知晓而已。正因如此,预知其实就等同「预爱」,甚至等于「拣选」。例如,在耶稣的登山宝训中所提到的,就是这样一种爱和亲密的契交,耶稣说,到了末了的日子,他要那些声称自己靠过他能力行事的人离开他去,因为他从来不「认识」他们。耶稣在那里所指的认识,一定是主观的契交式的认识,而不会是对这人客观的知道。

 

这样,我们可以从保罗的那番话中得出一个什么样的结论呢?保罗基本上视预定论的基础为上帝慈爱的心肠,上帝的心在我们未出生之前已经向我们跳动了。上帝的预定若有比这更大的含意,我们或许还能从圣经中找得到,但若你连这仅有的含意都不相信,你就不可能说自己仍然持有合乎圣经的救恩观了。预知就是预爱,就是拣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ii) 罗马书9至11章:

 

保罗在罗马书讲解称义教义。在第1至8章中,他解释到因人的罪,所以有称义的必要;因上帝的义,所以有称义的可能,并讲到称义所带给信徒的成圣。

 

在第9至11章里,保罗讲到称义的教义被上帝自己的子民犹太人所弃绝。保罗在第9章里为上帝的作为辩护和解释,在第10章里指出犹太人如何因不信丧失了天国的权利,在第11章里,他讲到上帝原有更丰盛的恩典有待显明,在讨论到这一点的时候,他把论述转回到第9章的拣选上,作为他讨论的基础。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论点:


不是上帝的应许要建立在以色列的存在和被接纳之上,而是以色列的存在和被接纳是建立在上帝的应许之上。这应许对人永远是具有划分性的,因为


a)  并非亚伯拉罕所有的子孙都是被应许的儿子(7-8节)
b)  即使同有一个父亲也不保证获得同样的恩典(10节)
c)  上帝的施恩乃是根据拣选的计划(11-13节)

 

当然,把事情讲得连一点转弯的余地也没有,必定会招来反驳的。保罗自己就列出两种反驳的论调,并对之加以回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反驳一:这样来讲,上帝岂不是不公平吗?(14节)


回应:非也,我们在这里讲的不是公平的问题,而是怜悯的问题。保罗的意思就是说:你要公平吗?按公平的原则你就只能被定罪。罪人不可能来到上帝面前,以他自己所配得的为理由向上帝求。他只能抓住上帝的怜悯向上帝求。(15节及后)


反驳二:那么,一切岂不都是上帝自编自导自演吗?(19节)
回应:
a)  人用这种态度跟上帝说话,正表示出他不晓得自己是有罪之受造物的本相。(20-21节)
b)  人用这种态度跟上帝说话,对上帝的计划根本不了解。(22节始)

 

当然,以上的大纲还需要再发展一下,而这几节经文也得用心细读,才能体会得到保罗讲这些话的份量。不过,这个大纲已经把保罗想讲的都讲清楚了。他要表明拣选的教义彰显出上帝的属性。这教义显示了上帝恩典的本质,即上帝对人的慈受和怜悯是自由的,是不受外因束缚的。这论据所带出来的光是如此的强烈,直刺入人最隐密的地带,把人深藏的骄傲和自义从底层深渊中挖了出来,看人还能不能再强嘴坚持自己有权利得到或上帝有必要使人称义?即使是我们作基督徒的,要我们真正相信救恩是完全出于恩典,往往也是一件极为迟钝的事!我们要唱:

 

纵我双手勤不休,
无法满足你要求;
纵我热心能持久,
纵我眼泪永淌流,
仍无法赎我罪尤;
除主谁能施拯救?
杜普雷狄(Augustus Moutaque Toplady)
《万古磐石》

 

罗马书第9章所讲解的拣选之教义,要告诉我们的是:这就是事实的真相--你的得救完完全全是靠上帝所作的,他先拣选了你,他再差他的儿子为你死,他又差圣灵来感动你,吸引你进入他的国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iii) 以弗所书1: 4-14:

 

大部份学者现在都同意写给以弗所教会的这封信,原本是给小亚细亚一带的教会传阅的,而其中一份副本是特别给以弗所教会的。要是这样的话,也许我们就可以解释在这封温情洋溢的书信中,为什么竟然会没有个人的问安。这也更有助我们欣赏保罗是如何开始写这封书信的。保罗一开始就为这个所有信徒共同享有的救恩献上感谢,他提到这救恩的预备(4-5节)、实施(6-7节)、宣扬(8-10节),以及实践(11-14节)。这里清楚呈现出两个重点:


a) 成为基督徒就是成为丰盛恩典的领受者,而认识到这一点,便更能增进我们感恩的心(6,7,12,14);
b) 所有这一切的恩典都是在基督里赐给我们的(正如我们之前所提过的),因此,这些恩典可追溯到上帝永恒的计划里(4,5,9,11)。

 

保罗好像拆礼物似的,为我们把上帝在他儿子里给我们预备的丰富厚恩,一件一件呈列在我们眼前:赦罪、救赎、收纳、以及所有我们行走天路所需要的祝福。当他把这些祝福一一揭示在我们眼前时,我们就越加看得清楚他所讲的,是一个上帝在我们未出生以前就为我们安排好了的计划。甚至早在创立世界之前,上帝就已经将这些福份一件件装进基督里,并且在上面都印上了我们的名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十一节的经文是保罗所讲有关这个主题的最主要、最扎实的部份。但是这个教义在保罗其他书信中也都普遍提到,(例如见:林前1:26-31; 弗2:10; 西1:27; 3:12; 帖后2:13; 提后1:9)。对保罗来说,拣选是对福音的最佳形容词,因为它是福音用到的第一个词语!

 

我们已经看到,尤其是罗马书9章至11章,保罗对这一点的强调就招来了反驳。在再前一段,我们也看到有人决定不再跟随耶稣的原因,部份就是在于耶稣在他的教导中强调了这一点的真理。与昔日无异,今天这样的教导同样遭受驳斥和攻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关预定论和拣选论的疑难

(i) 预定论否定了人的自由意志:

 

这已经是个很古老的问题了。如果是上帝拣选我们,那么我们对上帝的选择又有多自由、甚至有多真诚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要清楚三件事:

 

首先,既然圣经教导说,上帝在永恒里拣选了信靠他的子民,无论这对我们来说是何等难以理解的奥秘,是上帝说的,我们就安心接受。除非我们的心能达到为上帝的拣选欢欣歌唱的境界,否则我们还不能真正领会到新约教导在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精神。

 

其次,在我们亲身的信仰经历中,我们发现上帝的旨意和人的意志是可以和谐共存的。我们知道是我们运用了自己的能力来信靠基督的。上帝不会代替我们信的,是我们自己去信的。但是,同时间我们屈膝向他谢恩,称谢他慈手牵引我们,引导我们来到他跟前。而事实上,当我们为别人祷告时,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求道:「主啊,求你自己吸引他,好让他认识你!」如果有人把我们各人的祷告一一记下来,对照一下,就不难发现,我们对新约圣经教导所持的信念,彼此是极其地接近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者,也许我们应当对这个众所公认的「自由意志」一词提出质疑。在圣经中,「自由意志」一词只是在讲到管家时提出来的;在讲到对基督的信靠时,从未曾用过这个词。这个词现在已经被肆意泛解到一个地步,对讨论上帝的旨意一事上早已失去意义了。根据圣经,凡提到人的意志时,总是倾向于强调这意志是受捆绑的过于是自由的。只有当我们在上帝话语的光照下不断意识到自己的黑暗面,我们才能够完全降服于上帝,彻底放弃意图静悄悄地为自己的救恩加添些功劳,凭己力赚得功德乃罪人的本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ii) 预定论带给人骄傲和沾沾自喜的心态:

 

的确,圣经的教导有时会带给人这样的误会。在苏格兰诗人宾洛柏(Robert Burns)的时代,预定论偶而会被传讲得、或被理解得与人的伦理道德责任毫不相干。宾洛柏在圣威利的祷文(Holy Willie's Prayer)中记述了这种信息所带来的不幸后果,他所用的措词,没有哪个基督徒读了会不痛心的。有人听到圣威利这样祷告:

 

啊,高居在天上宝座的父,
这都是你所喜悦的事,
接一人进天家,送十人入地府,
啊,全为彰显你荣耀之故!
世人得救或沉沦,
不因己身奸或纯。

 

每个苏格兰的小朋友都知道,这个祷文接下来把威利视为被选上的人,然后例举出他自己的一些罪孽,而照圣经而言,有这些罪行的人根本没有资格说自己已经有了得救的确据。威利对预定论的曲解,在于他以为既然自己是蒙拣选的人,一切都无所谓了:

 

现今世代我是谁
何以如此被高举!

这话正反映出他自我恭贺、傲慢自大的心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5-18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对圣经教导的错误理解,我们在圣经中也看到犯同样错误的例子。犹太人所犯的最大的错误就在这里。但是对上帝的拣选有真正了解的人只会变得更谦卑,因为它郑重地告诉了我们,我们人对自己的救恩毫无功劳。因此,当人对上帝的拣选有了正确的认识,诗词还是会有的,只是内中是会充满了谦卑的语气:

 
主啊,不是我选择了你,
只因这原非我愿意,
若非你主动拣选了我,
我如今仍然拒绝你。
主啊,我满身污秽多罪尤,
你洁我、净我、使我自由,
从亘古你已命定我,
叫我生命气息为你存留。

啊,是你主权的怜悯向我呼召,
也是你恩惠的大爱开我心窍,
世俗一切思虑困扰,
只能遮蔽属天荣耀。
如今我心舍你其谁?
丰富恩慈极其慕垂。
若我心爱你因这识见,
一定是因你爱我在先。
 
康德尔(Josiah Corder)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6 0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