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为病人祷告,必须按神的旨意求。若神要医治,神就垂听;若神不医治,就应把主权交给神,因为有神的美意在其中。约翰说:“我们若照他的旨意求什么,他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他所存坦然无惧的心”(约壹5:14)。这里提醒我们凡事都当按神的旨意来祈求。腓2:25-27中,记载了保罗的同工以巴弗提患重病,但保罗也没有办法医好他。惟有遵行神的旨意来求,愿神的美意成全,他必有超过人意念的美好安排。
而保罗自己则是一个更好的例子,保罗身上有一棵刺,直接影响到他正常的生活,所以他曾为这根“刺”三次向神祈求,盼望神从他肉身的软弱中释放他。但林后12:8记着主并没有医治他。而是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林后12:9)。保罗虽得不到治病的答复,但却有面对疾病的鼓励,这应许正是最完美的答复。到了后来,保罗果然看见,主没有医治他是主的智慧。而保罗这位敬虔的人都要经历“从撒但的差役来的攻击”(林后12:7)才能获得益处,何况我们呢?
提摩太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胃口不清,屡次患病”,保罗没有用神迹医病的恩赐来医好他的胃病,提摩太也没有因此而自觉没有信心。
克菲力牧师认为:“这是一段很重要的经文,但必须与其它经文对观,也必须用我们的经验加以印证,假若这段经文真的提示所有患病的人,凭信心请求教会长者为他们按手祷告,都会得到医治的话,那么教会历史却没有看见这应许完全的应验,又该如何解释呢?因此,明白这段经文的主旨是至关重要的。
正面来说,这段经文提醒我们信心的祷告的能力,有时不一定看见肉身的医治,却使人有能力面对试炼,接受神的旨意,并在任何境况中为主作见证,还有,使人知罪悔改,以信心来经历神救恩的丰盛。同时,雅各的提醒也强调关顾和长期牧养的事……这段经文最主要似乎是针对教会面对别人的苦难时的冷漠。我们的祈求可促使神作工。‘耶和华的膀臂,并非缩短不能拯救’( 赛59:1)没有任何情况是神无法驾驭的。这段经文还有一些重要的地方值得我们注意的,就是罪在何处被承认,便在何处被赦免。我们不可忽略有些比肉身患病更恶劣的疾病。我们的主告诉一个瘫痪了三十八年的病人不可再犯罪,免得更可怕的事会发生在他身上。很多时候,由于我们只关注于肉身的医治,而忘记了提醒人要预备迎见神。总之,不论我们接受什么医治,有一天我们都要死去,与我们的造物主会面。所以,除非我们帮助别人准备好去迎接神,不然我们的事奉都是失败的。”
所以我们必须明白,按照神的旨意求,才是真正的祈求态度。这样,我们就更能伏在神主权之下,去面对疾病了。
思考题
1、你怎样理解雅各对患病之人的教导?
2、是不是按照这七点作了,疾病会一定得到医治?为什么?
待续,请勿跟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