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一个成功的人?谁是一个达到神要我们达到的目的的人?那这样我们就从一个新的标准中间来开始看自己,来开始处理我们自己的感情。
我们在过去的思想中间,我们已经思想到有关于我们以自己为中心,我们对上帝错误的认识,对上帝错误的观念等等,引起了我们的失败。而今天我们要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见,真正的成功是一个怎样的成功。
圣经里面没有告诉我们,真正的成功是世人所说的那些成功。世人所说的成功是什么呢?第一样,很多人以为顺利就是成功,所以很多人认为我做的事情顺利,没有拦阻,那我可以按照所定的时间,达到我要达到的目的,这条顺利的途径,就是等于我的成功。圣经从来没有这样讲。因为圣经里面最伟大的人,常常是不顺利,有很多的崎岖路线,有很多的挫折的经验,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发生。结果上帝把他们带到一个,不是他们为自己所定的目标,是神为他们所定的目标的方向上。所以「顺利就是成功」,这是一种危险的教训。
今天有许多的人,特别是唯利是图的生意哲学,就是定了目标,然后要你达到,很顺利的达到那个目标,然后说「你是一个成功的商人。」有许多成功的商人,常常是从这一方面来衡量,来批评别人不成功。当你的主管用这样的原则,来处理你的事情的时候,你应当好好的思想,是不是继续在这条道路的中间,因为神在你身上,有祂更高的不同的旨意在里面。
第二样,很多人以为真正的成功就是「量的成全」(the achievment of quantity)。所以你能达到多少的量,你能达到多少的利,这个份量的达到就是成功的记号,而圣经从来没有提到这样的事情。所以呢,耶稣基督在约翰福音第六章里面,开头的时候,是万人渴慕,彼此践踏要来听他讲道。耶稣基督在刚刚开始的时候,在第六章提到他用五饼二鱼,足够了五千个人的需要。也就是说超过万人的聚会中间,领受了他物质的供应,他们吃饭的需要。耶稣基督使他们都得着饱足。
但是到了约翰福音第六章最后一段的时候,你看见那些人都离开他去了。所以约翰福音第六章提到,有门徒,有看神迹的,有为了吃饼得饱的,还有为道跟随他的人。那么,这个等级是一步一步被筛,被过滤,到了最后一段的时候,只剩下十二个门徒。而耶稣基督对这十二个门徒讲什么话呢?「你们也去吗?」(参:约翰福音:6 章 67 节)这一句话从希腊文可以翻译成,「你们也可以去吧!」所以耶稣基督按照约翰福音第六章的记载来看,是没有增长教会会友,在量上完全失败,节节败退,到最后的时候,从万人的大聚会,剩下十二个门徒。然后他就对他们说,「你们要去,去吧!」「如果你们要去,你们可以去吧!」当他讲这句话以后呢,彼得就代表历世历代所有的圣徒,响应了一句很伟大的话语。「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参:约翰福音:6 章 68 节)这句话就成为真正跟随主的动机。这句话成为真正跟随,事奉,信靠耶稣基督的我们信仰的表达。
「你有永生之道,我还跟从谁?」我不是为你的饼而来的,我不是为看你的神迹而来的,我不是为了看你的风采而来的,我不是为了在你里面可以得到高位而来的。虽然这些门徒在盼望基督,以弥赛亚的身份重新修建戴维的帐棚,重新建立犹大的王位的时候,他们也盼望自己在他的国度中间坐高位,在他的国度中间成为大臣。所以,耶稣基督知道跟随他的人,这些人的心是怎么样的。但是彼得他很清楚有一个很重要他跟随主的原因,就是「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这个永生之道,才是真正到主耶稣基督面前的的动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