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劝勉
在主的责备中,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撒狄教会使者名存实亡的原因,但在劝勉中我们能隐约地看见,他失败的原因及失败给他和教会带来地危害,还有主耶稣让他如何按神的心意悔改。
在主耶稣的劝勉中包括四个“要”:要警醒、要回想、要遵守、要悔改。
(一) 要警醒:“你要警醒,坚固那剩下将要衰微的,因我见你的行为,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
通过这句话,我们清楚地看见,有这样几个重点:警醒、衰微、坚固。
首先,我们看见撒狄教会中有些人即将衰微,而教会使者的行为,在神面前没有一样是完全的。教会使者行为的好坏,常常影响信徒属灵的情况,所以圣经教导我们:“你要谨慎自己和自己的教训,要在这些事上恒心,因为这样行又能救自己,又能救听你的人。”(提前4:16)
“你自己凡事要显出善行地榜样,在教训上要正直、端庄,言语纯全,无可指责,叫那反对的既无处可说我们的不是,便自觉羞愧。”(多2:7-8)
虽然,信徒的灵性长进不完全靠传道人地扶持,但传道人灵性的影响是很大的。一个没有好行为的教会使者,又如何带领出生命丰盛的信徒来呢?岂不要绊倒许多人,即便因圣灵的工作,信徒灵性长进了,也必然识破工人的虚假外表。到那时,教会使者在教会中又有何地可站?
再者,主耶稣让他警醒。
警醒是圣经对我们很重要地教训(太24:42-44;25:13;26:41;路21:34-36;徒20:31;林前16:13;西4:2;帖前5:6-10)。
对于已经领受过主道,听见过真理的工人,不警醒是造成失败、跌倒的重要原因。
对于自己的名存实亡,若教会使者警醒,必然觉察到圣灵的光照、责备,他若警醒,必能靠着圣灵的力量,行出主要让他行的,不至于名存实亡。他若警醒,必能发现信徒即将衰微的属灵情况,也能发现信徒即将衰微与自己名存实亡的关系。
教会使者警醒,必能听见此时此刻主耶稣、圣灵向教会使者所说的话,从而认识自己,看清楚自己的软弱、悖逆,给信徒、教会带来的危害、绊跌;他也会认识到,自己所扶持的教会为什么在这种情境中,为什么如此软弱、可怜。他因看见真理,认识教会的属灵情况而战兢。多少工人、信徒正在为今世的名、权、利而整日劳碌,被罪恶辖制不得释放。他只有自己悔改,靠主得力量,才能去坚固那些即将衰微的信徒。
警醒,教会使者就能敏锐地把握圣灵的感动、圣灵的光照、肢体的劝勉。相反,不警醒,不能识透撒但的诱惑、情欲的引诱、世界的吸引、肉体的享受对教会使者及教会的迷惑。
所以,务要警醒,这是每一个教会使者当尽的本分和责任,是我们的天职。
再者,主耶稣让他去坚固那些将要衰微的。显然,这句话告诉我们,已经有些人衰微了,这与教会使者名存实亡的行为有关,与他的不警醒有关。这是件很悲惨的事,是每一个敬畏主、爱主的人不愿意看见的,更是主耶稣自己不愿意看见的。值得庆幸的是,还有剩余的。
虽然这些人已经是即将衰微的人,是处在极大危险中的人。对这些人的坚固,要教会使者去做,只有当他从失败中转回,才能对他们进行有效地坚固。在话语、道理上的劝勉是我们必须尽地本分,然而话语的劝勉加上行动地感化更能有效地坚固那些即将衰微的信徒。
神给撒狄教会使者的恩典是很大的,主耶稣没有因为他行为的不完全而离弃他,反而在他失败的时候,仍然劝勉他、警戒他,并应许他要继续使用他。这封信对撒狄教会使者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坚固,防止他继续滑跌下去。这是主给的又一个机会。
当主耶稣预见自己要钉十字架时,门徒争论谁为大,不顾及主耶稣的心情,他们自夸不会离弃主,彼得在当时是最勇敢、最自夸的人。然而主耶稣说:“西门!西门!撒但想要得着你们,好筛你们象筛麦子一样。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你回头以后,要坚固你的弟兄。”(路22:31-32)
“但我已经为你祈求,叫你不至于失了信心。”当彼得经历极大的失败后,他回想起主耶稣的这句话时,能得到多大的安慰、力量呢?他会因此增加信心,不致灰心。重新悔改、回转,得到坚固。主耶稣早就知道我的情况,祂还为我祷告,不叫我失去信心,我真惭愧,主你真爱我,我当向你悔改。
“你回头以后”,这句话也告诉彼得,在失败后不要只看自己的失败,要回头,因为主耶稣喜欢他回头,而且主耶稣还预言他要回头。这也增加彼得的信心,使他坚固。
“坚固你的弟兄”,在极大失败后的彼得,回想起这句话时,他不会被自己的失败所捆住,他会因着主耶稣还要使用他而感恩。我彼得对主耶稣这样不义,主毫不嫌弃我,还要使用我,仍然对我这样有慈爱。主啊,我感谢你!
一个经历自己软弱又复兴起来的信徒,能同情与他有同样经历的人,他去坚固人的时候,不但有同情、体恤、安慰,也会有的放矢地劝勉、责备、引导。
主耶稣复活后,天使向妇女显现,还特别提到彼得的名字:“你们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这对于极度灰心的彼得来说,是何等大的安慰。我彼得夸口最大,而失败也最大,我有何脸面去见主,别人都可以去,我是不能去了,没有人象我这样,就是主耶稣复活了,我更没有脸去见祂了。但天使却特别提到我的名字,仍把我放在主耶稣的门徒中,我只有去求主耶稣开恩赦免我,祂不离弃我,反而赦免我,祂是这样爱我,我感谢祂。
这些都是彼得回转的力量。
当然,有时人会软弱到连天使的话也听不进去,因为我的跌倒与天使无关,他提到我的名字又有什么用处呢?不是主耶稣提到我,我没有亲自听见主的话。人痛苦、悲伤到了极点,连这样可信的话可能都信不进去。
主耶稣向以马忤斯的路上两门徒显现后,他们连夜回到耶路撒冷,带着惊奇的心情向门徒告知,路加还特别记载其他使徒的见证说:“主果然复活了,已经显给西门看了。”这对西门彼得是最大的安慰、坚固。这是彼得自己亲身的经历(路24:33-34),这是他失败后与主的面对面,主亲自用祂那温柔、慈爱带着钉痕的手,去抚摸彼得那颗没有人能安慰的心灵,主把他从自己失败后地捆绑中拉出来,他俯伏在主耶稣脚前。主啊!……他真正得到了坚固。
主耶稣在提比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后,托付彼得喂养主的羊(约21章)。
后来,彼得被圣灵感动,写下彼得前后书,其中充满了体恤、慈爱、威严、神圣,给许多人极大地坚固。他在最后还提醒信徒,抵挡错谬,不要从坚固的地步上坠落(彼后3:17-18)。自己蒙坚固的经历,是去坚固别人极重要的素材。
从自己蒙主坚固中,我们可以找到自己失败前的挣扎、失败后的痛苦、人性的软弱、无奈;造成失败的原因。
从自己蒙主坚固中,我们可以找到主用什么真理、恩典来坚固我。
从自己蒙主坚固中,我们可以找到我被坚固的过程,我对主工作的反应,我的软弱、矛盾、顾及情面。我们去坚固别人,就知道怎样教导别人调整自己的心态,符合主的心意,更快、更有效得坚固。
从前,有一位老婆婆,在路边看见一个花季少女,身着美丽的裙装,蹲在路旁,柔嫩的一双小手中,捧着一只腿受伤的小鸟。老婆婆慈爱地说:“小姑娘,我把你的小鸟养好伤再送给你好吗?”小姑娘看着老婆婆,眼睛中含着晶莹的泪珠说:“谢谢您,我会照顾它的,因为我了解它。”两人分手后,老婆婆走出几米,回头看一看,这才发现小姑娘是一瘸一拐地走回家,手中还是捧着那只受伤的小鸟。
从自己蒙主坚固中,我们可以知道主慈爱的吸引,主恩典、慈怜地伴随,也经历撒但拦阻,还体味自己人性的软弱,虚荣心对自己的辖制。这些痛苦、挣扎的经历,对我们去坚固别人,是很有帮助的。主不喜欢我们软弱、失败,但祂却喜悦我们在经历软弱、失败后,获得经验、教训,去帮助那些经历了软弱、失败而正在灰心、即将衰微的信徒,使他们重新得力,被主的恩、主的爱激励,被主的道坚固。
当然,我们去坚固别人,靠的不是自己的经历,只是有经历的人比较理解人的心,我们坚固人必须用真理(罗16:22)。
一个从软弱、失败中回转的工人;一个被坚固了的教会使者,他能去坚固其他信徒,是他被坚固的真实表现。一个被坚固的人,不会因自己得到坚固而眼看别人软弱又灰心却心安理得。他这时对软弱的原因、对主真道的认知、对人心灵反应的认识会更深,他工作也会比较有效。
(二) 要回想:“所以要回想你是怎样领受,怎样听见的。”
善于回想是一个人的美德。古人言:“学史能使人明智”,吃一堑,长一智。许多人因勤于回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纠正错误,免得继续犯错,对人对己都有益处。
尤其教会的工人,应当过一段时间对自己的信仰、心灵、事工进行省察、回想。有许多人因此而得主的喜悦。但是,也有许多人在回想中并没有找到问题的焦点,这种回想使他们找到的都是别人的错误、自己的正确,并没有发现自己的问题,所以回想也需要主的提醒,使我们会回想。
以色列人带着罪参与争战,结果失败。他们问:“耶和华今日为何使我们败在非利士人面前呢?”这样的问题对于失败的以色列人是多么好的问题!马上到了问题的关键地方。(我们不当常常问自己,我们为什么失败了?我们信的是全能的神,我们拥有全备的真理。)但以色列人没有认真地对待,只是简单地处理:“我们不如将耶和华的约柜从示罗抬到我们这里来,好在我们中间救我们脱离敌人的手。”(撒上4:1-11)他们这样的回想,没有给他们带来属灵的益处;反而使他们死去了三万人,比上一次死得更多。
在主耶稣提醒中,说到两件事:“你是怎样领受的,怎样听见的。”
这其中包括领受的人——“你”;领受的方式——“怎样”;还有领受的内容——主的教训、真理。
主耶稣先向撒狄教会使者确定了,他已经领受了主的道理、恩典了,他不是一个不知道真理的人,他的衰微,行为方面的名存实亡,决不是因为不知道真理,没有领受真道,也不是没有领受恩典,使他没有能力去行,他是一个已经领受了主恩、主道的人。否则他也不可能被主拿在手中放在教会中作使者;假若他真的是一个不知道真理的、不得救的人,主耶稣此时此刻必定要让他悔改、相信,而不会让他去回想是怎样领受的。
作为一个领受主恩、主道的,荣耀的教会领袖、教会的使者,落入现今的属灵景况中,实在值得认真回想!那些自己以为站立得稳的,须要谨慎,免得跌倒。
“怎样领受”这句话包括丰富的内容,撒狄教会使者的失败,具体的事情,主耶稣并没有提,只是让他回想。主耶稣的目的就是要让他通过回想,发现错误的所在;然后,向主回转。而他当年领受的真理是怎样的,是怎样领受地真理,他的经历如何因着真理而发生改变,这些都可以提醒今天失败的教会使者。所以,主耶稣提醒他回想,主耶稣并没有清楚指出他是怎样领受的,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思想:
神在人身上的工作,神如何不断地向人表达祂对人的慈爱,显明祂救赎的目的,这是人能领受恩典的源头。
人的挣扎、接受的过程、人如何脱离罪恶的辖制、情欲的迷惑;接受主道、领受主恩、决志归顺基督并靠着祂行走天路;撒但的拦阻、世界的吸引,这些又如何使人利欲熏心,重归沉沦。这些提醒无疑能使教会的使者想起许多自己曾经经历的主恩,必能增加他的信心和力量。
“怎样听见”是一句重复句,加强语气,显出其重要性。
我们一般认为,“领受”偏重于从神方面接受;“听见”既有从神方面,也有从人方面。撒狄教会及其使者在软弱中,主的圣灵一定不断地光照、责备、引导他;同样,圣灵也会感动许多忠心的神仆、使女来提醒、劝勉,甚至责备、警戒。主耶稣、圣灵也少不了对他从各个方面进行引导。此时此刻,约翰写启示录正是主耶稣又一次地提醒,而每一次都是他复兴的机会,为什么还是在衰微中呢?原因当注意下面的提醒。
(三) 又要遵守
领受、听见真理就是要去遵守。
致使撒狄教会使者及其教会到如此地步的原因,不是主没有显明真理,不是人没有领受真理,不是工人没有传达真理,也不是圣灵没有帮助信徒,根本原因就是人不遵守。
要想回转,流露出新生命的圣洁、光明,就要顺服主耶稣现在指示的,而主耶稣现在的教训和以前人们领受的是一样的,没有变化。以前领受、遵守如何使自己得福,现在同样因遵守得福。
信徒因不遵守主以前的吩咐而落入现在凄惨的属灵景况,信徒若不遵守主现在的吩咐、教训——回想、悔改,去遵守主耶稣以前所吩咐现在重提的真理,必然会导致更恶劣的情况,那就是生命册上涂抹名字。
遵守主道是圣经一贯的教训(申6:25;诗119:9;摩8:11;约14:21;太7:21)。
有人说神的要求太高,我们行不出来,也有人说谁能达到神的标准,是圣灵帮助我们,一切都是圣灵做地。是的,一切都是神的恩典,圣灵若不帮助我们,我们离了主什么都不能做,但这不能成为我们不遵守神话语的借口,不能成为我们推卸责任的理由。那么失败的信徒是主不帮助他们吗?还是他们不顺服主?
信徒具有行出神要求的基础,信徒有圣灵的同在、帮助(罗8:26-27);神要求信徒完全(太5:48),若不可能达到完全,神为什么还这样要求?
有许多人被主称赞,保罗活着就是基督,西面又公义又虔诚(路2:25)。
神对信徒有应许:积极方面(约16:14),消极方面(林前10:12-13)。
有人说一个有圣灵、有新生命的人,就会遵守主道。但按着圣经真理说,他们愿意遵守主道,而不是就会遵守主道。
有人说一个犯罪的信徒,他一开始根本就没有生命。这种教训是错误的,因为许多有新生命的人犯了罪,约翰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神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当然有的人悔改了,有的人不认罪,没有悔改。不遵守主道的就是犯罪的,就应当悔改。
有人说他跌倒了,是因为他不明白真道。是的,有许多人因不明白真道而跌倒了,但也有许多人明白真道也跌倒了。又有人说,他只要是个得救的,就一定会悔改的。圣经上说:“要悔改!”没有说:“他会悔改!”
所以,遵守主道是主对信徒的要求,是信徒当尽的本分。圣经清楚地警戒工人:“他们应许别人得以自由,自己却作败坏的奴仆,因为人被谁制伏就是谁的奴仆。倘若他们因认识主救主耶稣基督,得以脱离世上的污秽,后来又在其中被缠住制伏,他们末后的景况就比先前更不好了。他们晓得义路,竟背弃了传给他们的圣命,倒不如不晓得为妙。”(彼后2:19-21)
(四) 要悔改
这是主耶稣对教会使者的要求。他的行为名存实亡,首当其冲地应当认罪悔改,不要按自己的私意行事,要按主耶稣曾指示他的,他从主耶稣所领受、所听见地去行。
他要回转,顺服圣灵的带领,抵挡罪恶。
神愿意人人都悔改,明白真道,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悔改。圣经要求犯罪的信徒悔改,但没有说他们都会悔改。推雅推喇的耶洗别,主耶稣曾给她悔改的机会,她却不肯悔改她的淫行。
悔改是人回应神的工作。
从智力因素方面,知道自己的罪恶、错误。
从情感因素方面,为自己的罪恶懊悔。
从意志因素方面,痛改前非。
而这些正是主耶稣对撒狄教会使者的要求。所以,悔改是唯一的一条出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