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nandeht 于 2014-12-7 12:30 编辑
Ⅳ 原意 (一)创世记的作者指出亚伯兰是一个「新人」,不再是那个在埃及的懦夫,已经脱胎换骨,变成了一位满有爱心、勇敢、果断的英雄。248 他不顾性命的危险,竭力去抢救侄儿,虽然这侄儿曾漠视尊卑的道理,为自己拣了最好的土地。但是,当亚伯兰一听见侄儿遇危,他里面的「他拉血液」立时沸腾,马上招兵买马,前去抢救侄儿。这是对家人应有的责任。 亚伯兰抢救侄儿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因为:第一,由「希伯仑幔利的橡树」至「但」已百多哩,还要追至更北的「何把」;对于八十多岁的亚伯兰来说,这种长途跋涉并不容易。第二,更困难的是他所面对的四王联军兵力雄厚,他们曾经不费吹灰之力便击败了五王联盟,更把那六族强悍高大的国民打败。亚伯兰的对手比大卫所面对的歌利亚还厉害得多。249 亚伯兰为了营救被掳去的侄儿和其他人,却奋不顾身,拼了「老命」也要去抢救。 (二)亚伯兰抢救成功,因为:第一,他有一群勇猛善战的帮手,包括他三个盟友。第二,他战略成功,趁四王联军最疲惫的时候,夜间出兵,分队偷袭,果然把对方杀过措手不及。 不过,这并不是唯一的因素,正如麦基洗德的宣告,亚伯兰能够行动成功,因为上帝把敌人交在他手里。250 这些敌人排山倒海似的,把六个民族和五王联盟击败,其实力可见一斑。亚伯兰能够在一夜之间把他们打败殊非侥幸,乃因上帝帮助他。 (三)本章也显明上帝必兑现祂的应许: (1)虽然亚伯兰要力战实力雄厚的四王联军,但他得到上帝保守,免受杀害,以致祂的应许按时兑现。 没有人(就算最有权势的法老和四王)可以阻挠上帝的应许实现。251 本章记述亚伯兰按上帝的应许:第一,「成为大国」,可和四王联军对抗。第二,上帝「赐福」给他,他大胜敌人。第三,因他打败四王联军,成了家传户晓的英雄,他的「名为大」(创十二2)。 (2)凡祝福亚伯兰的,就如那和他结盟的三位兄弟,因着他而得福;同理,麦基洗德祝福亚伯兰,就得着后者夺回来的「十分一」财物。 相反,与亚伯兰为敌的,如那四王联军就受到咒诅,因他们竟然抢夺亚伯兰的侄儿。252 另外,所多玛王对亚伯兰的态度近乎「咒诅」,253 所多玛王将会得到应得的回报,这为下文第十九章所多玛城被毁灭留下伏笔。254 (四)本章也表明亚伯兰在有需要时也会使用武力,就如以色列人用武力和敌人争战一样。255 不过,我们要记得亚伯兰用武乃为了拯救亲人。 另一方面,本章暗示亚伯兰的后裔以色列人,必会像他一样战胜敌人,因为「四王」乃预表「全部」。256 亚伯兰如何保护应许之地,以色列人也会同样保存亚伯兰留下给他们的地方。 (五)本章是第十三至第十八、第十九章的「连接」,因为本章指出罗得已由「挪移帐棚直到所多玛」(创十三12),变成「住在所多玛」(第12节),这可解释第十八和第十九章所发出的事。 (六)本段回应创世记其中一个主题,就是蒙拣选的不是长子(那位大),而是年幼的儿子(位小的),如该隐和亚伯、以实玛利和以撒、以扫和雅各、十兄和约瑟等。麦基洗德本是比亚伯兰位分较低,但却成了较高的,因他为亚伯兰祝福。 (七)本段暗示所多玛王的「不是」,他对待亚伯兰远远不及麦基洗德。亚伯兰并没有为麦基洗德做了甚么,但麦基洗德带备食物、饮品迎接他,又为他祝福。亚伯兰虽然冒生命危险、付出很大的代价去救回所多玛城的居民和财物,该城的君王却空手出来迎接亚伯兰,且以不友善的态度对待亚伯兰。 (八)虽然所多玛王的做法令人摇头,亚伯兰却「以善报恶」,并没有拿走他应得的分。亚伯兰自从在埃及学了功课,对人的态度明显改变了;他首先礼让罗得(第十三章),现在又慷慨对待所多玛王(本章)。 亚伯兰在埃及学到功课,就是不靠外人致富,乃倚靠耶和华,更不会借着拿取别人的财物去加增自己的财产,虽然他有这权利,因他冒死把那些人救回来。他出兵救人,乃是为了救回侄儿,并不是要得到更多财富。 (九)本章阐述一件真理,麦基洗德虽然是外邦人,却认识上帝,他成了后代许多敬拜上帝的外邦人之先驱(如喇合、乃缦等)。 Ⅴ 旧约 (一)约书亚记两次记录「五王联盟」,第一次是五个亚摩利王只面对以色列人的攻击(书十5)、第二次是非利士人五个首领(书十三3)。当约书亚记提述那五个被攻打的亚摩利王时,只记叙他们的名字一次(书十3)。 本章(创十四)论述五王联盟防卫四王攻击,第二节记录这五王的名字,第八节却只提到五个城市的名字,五王名字不重提,但四王(攻击者)的名字却再次提及(第9节);本章和约书亚记第十章记载手法类似,攻击者的名字提两次,防卫者名字只提一次。257 (二)本段的罗得类似第十三章的撒莱:第一,他们都是亚伯兰的亲属。第二,都被「带走」(第十二章第15节「带进」,和此处的「掳掠」原文相同)。258 第三,都没有「发言权」,被带走时一言不发。第四,都在应许地之外被带走。第五,都是无辜、无助的受害者。 虽然他们同样遇危,亚伯兰的反应却迥然不同。这可能是他从埃及的「失败」中学到攻课,不再以同样的态度去面对亲人被掳。259 当然,他现在的财力和声望也远胜他在埃及的时候。 (三)亚伯兰追打四王联军,类似基甸和米甸人的争战(士七1~24),有四点相似地方:第一,基甸只带三百人出战(第7~8节)。第二,基甸把这三百人分成三队(第16节)。第三,基甸在夜间攻打敌人(第19节)。第四,基甸得胜乃因耶和华使米甸人互相击杀(第22节);亚伯兰得胜因为耶和华把敌人交在他手里(创十四20)。 (四)扫罗也把「百姓分成三队」,在「晨更的时候」入了亚扪人的营,击杀他们(撒上十一11)。 非利士人也学效扫罗把兵「分为三队」(撒上十三17),围攻以色列人。 (五)希西家作犹大王时,西拿基立的大军曾围攻耶路撒冷,但耶和华说:「我为自己的缘故,又为我仆人大卫的缘故,必保护拯救这城。」列王纪下的作者跟着记载:「当夜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十八万五千人」(王下十九34~35)。这次战役有以下特点:第一,耶和华介入,打发使者去杀死敌人。第二,耶和华介入,乃为了祂自己的名字,及祂仆人大卫的缘故。260 第三,耶和华的使者杀死敌人的时间,乃是晚上。 或许我们可以猜测,亚伯兰在本章可以在「夜间」大胜敌人(第15节),乃因上帝为了祂名字和祂仆人亚伯兰的缘故。 (六)麦基洗德对亚伯兰说:「至高的上帝把敌人交在你手里」(第20节),「交在」原文字根〔mgn〕和第十五章耶和华对亚伯兰说:我是你的「盾牌」(第1节)相同。耶和华暗示,亚伯兰你不用害怕,因我是你的「盾牌」,会把你的敌人「交在」你手里。 (七)亚伯兰对待四王联军和所多玛王的做法,类似摩西论及以色列人应如何和异国打仗(申廿1~15): (1)不要怕比自己人多的国家(创十四1;申廿1)。 (2)靠耶和华争战(创十四20;申廿1、4)。 (3)耶和华怎样把敌人「交在亚伯兰的手里」(创十四20),也会把以色列的敌人「交付他们的手」(申廿13)。 (4)亚伯兰坚持不要所多玛王的东西,除了「仆人所吃的」(创十四24),这正是摩西的吩咐:「你上帝把你仇敌的财物赐给你,你可以吃用」(申廿14下)。 (5)亚伯兰把夺回来的拿出十分一送给麦基洗德,以及他后来对所多玛王所讲那番话,表明亚伯兰觉得他有权占据所有他夺回来的物件,这也是摩西的教训:当他们战胜敌人,「妇女、孩子、牲畜、和城内一切的财物,可以取为自己的掠物」(申廿14上)。 (6)麦基洗德出来迎接亚伯兰,乃以撒冷王和至高上帝「祭司」的身分(创十四18),而摩西却指出「上阵的时候,祭司要到百姓面前」(申廿2)。 (7)最有趣的是,本段亚伯兰招聚的「精练壮丁」(创十四14),原文〔hnikayw〕只在此处出现,但摩西所提到「奉献」一词(申廿5)的字根〔hanak〕,261 和「精练壮丁」〔hnikayw〕字根相同。 创世记的作者表明亚伯兰虽是摩西律法以前的人物,但他所做的和上帝通过摩西所颁布的律法吻合,可见亚伯兰合上帝的心意。262 (八)关乎这突然出现的麦基洗德,诗人曾提到「耶和华起了誓,决不后悔,说:『你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诗一一○4)。以下三件事值得注意: (1)这诗乃是「皇帝诗」,对象是大卫在耶路撒冷作王的后裔,在加冕时唱颂本诗。263 这诗也是「弥赛亚诗」,描述上帝所膏立的那位理想的王(弥赛亚)。264 大卫和他的后裔也是亚伯兰的子孙;麦基洗德为亚伯兰在撒冷祝福,这祝福将会延及在耶路撒冷作王的大卫后代。265 (2)「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永远为祭司」乃指:第一,这君王作祭司,不是根据当时已腐败的亚伦家的传统,266 乃按着那优越的「麦基洗德的等次」作祭司。第二,这君王的祭司乃是「永远」的。 所以,本诗指出诗中的主角具有双重身分,像麦基洗德那样同时是君王和祭司。267 (3)这诗所论及的君王将会应验在主耶稣身上,他是大卫的后代,将会作王,又按「麦基洗德的等次」永作祭司,或如先知撒迦利亚所说:「祂坐在位上,掌王权,又必在位上作祭司,使两职之间筹定和平」(亚六13)。 (九)诗人提到他一生要赞美耶和华,因为祂会帮助倚靠祂的人(诗一四六1~6)。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诗人鼓励人「不要倚靠君王」,乃要倚靠「耶和华上帝」(第3~5节)。第二,为甚么要倚靠耶和华,因祂「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且必「守诚实,直到永远」(第6节)。 这岂不是亚伯兰在本章的表现吗?他不倚靠所多玛王,乃倚靠「天地的主」(第20、22~23节)。268 Ⅵ 新约 (一)亚伯兰怎样倚靠上帝去和比他强大的四王联军打仗,信徒也要「靠着主」、穿上全副军装和那比我们强大的魔鬼争战(弗六10~18)。 (二)新约的作者指出,主耶稣就是诗篇一一○篇所描述的君王,按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祭司(可十二35)。 (三)希伯来书的作者第一次提到麦基洗德,就是引用诗篇一一○篇,指出主耶稣乃是「按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为祭司」(来五6)。269 作者指出主耶稣和麦基洗德有三点相似的地方: (1)都是上帝的祭司,且永远为祭司(来七1)。 (2)都拥有王者的身分,且和「平安」相关(来七1~2)。 (3)都不是按亚伦的等次为祭司,因麦基洗德无父无母,不是世袭作祭司(来七3);同理,主耶稣虽然不是利未支派的后裔,却奉上帝委派,「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来六17~22)。 所以,主耶稣的祭司职位高过从亚伦而来的利未祭司,因为:第一,麦基洗德为亚伦的祖先亚伯兰祝福(来七2、6~7)。第二,麦基洗德收纳亚伯兰给他的十分之一(来七2、4~10)。 这两件事证明麦基洗德位分较大(来七7);麦基洗德位分大过亚伯兰,则一定大过亚伯兰的后代亚伦。所以,主耶稣「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成了永远的大祭司」,位分大过亚伦。 Ⅶ 应用 (一)上帝必按祂的应许行事,就如本章所记载的事迹反映出祂一一兑现祂给亚伯兰的应许;这是我们不能忘记的。 我们无论遇到甚么事情、落在甚么境况,仍然要紧握祂的应许,且深信祂必按所应许的去做,这是基督徒应有的希望 / 盼望。希望和乐观不同,乐观是一种性格,凡事从好处看;一个悲观性格的人仍然可以满有希望,因希望与个人性格无关,乃建基在上帝的话语。上帝既然这样应许,必会实现,我们因此满有盼望。 (二)我们要学习亚伯兰不念旧恶,尽力帮助家人;当家人遇到危险,我们必要尽力帮忙,甚至不惜付上生命也要去援手。 我们要对家人忠诚,矢志不渝;我们对家人的态度,不该是「条件式」的,如果他们对我们好,就善待之,对我们不好,则远离、漠视。亚伯兰并不是这样对待罗得。 (三)我们要做真正的英雄,愿意不计代价,去帮忙有需要的人。1996年10月28日的《时代周刊》提及一件感人事迹,日本大阪地下铁站有多人在等候地铁车,忽然有一个十七岁高中女生因头晕昏厥跌落在铁轨,恰巧地铁车正疾驶过来,就在这千钓一发之际,四十九岁的任马阿枝先生(Toshio Yamauchi)奋不顾身跳下去,一面抱起这位伤者,一面向司机摇手示意。司机立刻紧急剎车,在马先生面前停下来。 如果马先生挂心自己的安全稍为犹豫,延迟一会儿才跳下去,司机就没有足够时间剎车。大阪警方指出那女子能够从死门关救出来,全因为马先生那不顾自己、只为救人的大无私精神。马先生却自谦说:「我女儿和这位伤者年纪相若,能够帮助她,我感到很高兴。」 (四)帮助人不该只为了有所「得」,应为了爱人、关心人,就如亚伯兰救人,并不是为了多得财富。 传道人这方面要格外小心,不要带领别人信主,使人得救(类似「救了他」)后,就用不正当的手段占取这些人的财物。异端邪教的领导人有时就陷入这网罗里。 另外,我们工作和与人交往,不要把我们的「得」建立在别人的「失」上,最好是所谓「双赢政策」,大家都有所「得」。 (五)亚伯兰拯救被掳去的人,我们也该营救那些被穷苦、贫乏、疾病和不公平所掳去及捆绑的人,就算只能够帮助一个,救一个人从这捆绑中出来,也是极有意义的。 「凡有世上财物的,看见弟兄穷乏,却塞住怜恤的心,爱上帝的心怎能存在他里呢?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三17~18)。 怎样可以更有动力去帮助那些有需要的人?就是要多些设身处地从他们的经历出发,因而产生「同情心」,可以感受他们的痛苦,这有助推动我们去采取行动,伸出援手。270 (六)当我们帮助别人,就算遇到危险和困难,我们要相信上帝会按祂旨意援手,甚至用奇妙的作为救我们脱离困境,就如祂帮助亚伯兰、基甸、希西家王一样。 (七)我们必须倚靠上帝,去和空中掌权者战争,因它势力比我们大得多。但上帝可以使我们得胜。271 另一方面,我们物质的需要也须倚靠上帝,不是单单倚靠人;我们要为自己的需要多祈祷,而不是只求人帮助。当然,上帝可以借着人赐福我们。我们要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祂必把日用的需要赐给(太六31~33)我们。 (八)我们要倚靠主耶稣,因祂不但是君王,更是「照着麦基洗德的等次」作祭司,这位大祭司起码有三种特点:第一,祂体恤我们的软弱,因祂「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来四15)。祂是一位能同情我们软弱的大祭司,祂对我们的「同情」乃因感同身受的经历,且可以给予实际的帮助。272 祂自己「既然被试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试探的人」(来二18)。第二,祂能拯救那些靠着祂亲近上帝的人,且「拯救到底」(来七25上);「到底」指永远拯救。273第三,祂「长远活着」,为信徒代求(来七25下),祂为信徒「向上帝发出呼吁和祈求,求上帝宽恕、搭救、保守、更新,使他们至终得进荣耀里去」。274 保罗也提到这重要真理:「基督耶稣已经死了,而且从死里复活,现今在上帝的右边,也替我们祈求」(罗八34)。275 Ⅷ 附录 一 希伯来人(Hebrew)和希伯鲁(Hapiru)的关系 本章第十三节称亚伯兰为「希伯来人」,这指希伯的后代(创十四13),这词后来演变作为希伯后人亚伯兰的子孙专有名称。 在创世记里,只有本章第十三节和第卅十九章第十四、十七节,第四十章十五节用此词,都是外人对亚伯兰后代的称呼,他们不会自称为希伯来人。276 「希伯来人」一词可有两种意思: (1)地理上的意义,指「在那边的人」,就如约书亚说「古时你们的列祖……住在大河那边」(书廿四2)。「那边」和「希伯来人」一词同字根。 (2)种族上的意义,指「希伯的子孙」,特别是亚伯兰、以撒、雅各的后裔;277 这也是本章第十三节的意思,幔利是亚摩利人,亚伯兰乃是闪族希伯的后代。 另一方面,希伯鲁原是迦南地的游牧民族,马里文献首次提到他们;他们强悍善战,到处扰乱定居民族的安宁,也曾被赫人雇用为佣兵。 有释经者把希伯来人和希伯鲁等同,278 或视后者为前者的祖先,279 因两个名称相近。280 不过,有六点要注意:第一,希伯鲁可能只指社会上的一个阶层而不是一个民族。281第二,希伯鲁并没有像希伯来人那种「支派」制度。第三,这两批人活动的地区不同;希伯鲁人于主前第二十世纪出现于小亚细亚,主前十六世纪于幼发拉底河的东岸,到了主前第十一世纪却活动于西乃旷野。282 这和希伯来人的历史不吻合。第四,希伯鲁和迦南地各民族友好,常帮忙迦南人对抗埃及,而希伯来人和迦南人却是「死对头」。第五,希伯来人(Hebrew)和希伯鲁(Hapiru)这两个名词不一定关连,因原文不但母音不相同,中间子音也不同。第六,如果亚伯兰是希伯鲁,为甚么不请其他希伯鲁援手,而请亚摩利人三兄弟帮忙?283 或许我们仍未有足够的证据,去肯定希伯来和希伯鲁的关系,但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就是旧约「希伯来」一词乃描述亚伯兰后代的血源,他们是希伯的子孙。 二 犹太人对被掳者的责任 希伯来人亚伯兰在本章所做的事,为他的后代开了重要的先例,就是犹太人若被掳,他的同胞必要尽力拯救、「夺回来」(第16节)。 犹太学者指出:「拯救被掳的同胞比较把食物和衣服送给穷人更重要,因为被掳者不但饥寒交迫,且面临生命危险」。284 犹太人若延迟拯救被掳的同胞,则类似杀害了他们。 犹太法律准许慈善机构收到的捐款,可随意用于任可拯救被掳同胞的行动,虽然人捐款原不是为了赞助这种行动。 由中世纪直至现在,犹太人把救援被掳同胞的义务,扩展至买赎沦为奴隶的犹太人。正如十六世纪有一位法国旅行家到处考察,他留意到当时土耳其大帝国的法律,准许回教和基督徒购买和雇用犹太人为奴隶,但他在各地都见不到一个犹太人奴隶。他相信,原因乃是犹太人不愿意任何同胞作奴隶;若有,其他犹太人必会竭力买赎回来。买赎或救赎回来,还会帮助他 / 她自立,因犹太人认为「助人自立乃最高之善」。285 三 从亚玛拿信集看创世记第十四章 286 万里长城和运河都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万里长城原是防备外患而建造的,历代加以修葺增筑,横跨数省,是世界最长的城墙。运河是隋炀帝下令挖掘的,让他乘船往杨州观赏花卉;后来江南江北的粮米,均由此河运送。 埃及是历史上文化悠久古国。它的金字塔和尼罗河也是举世著名的。金字塔本是当时皇帝的坟墓,埃及人相信,人死后的生活和生前无异,需要像金字塔的建物为寄居之所。尼罗河不是人工挖掘的,它的景色不算太美。没有五色娇艳的波纹;两旁也无绿柳和红杏。但它乃是埃及的生命脉,灌溉两旁的农田;使埃及人民整年丰衣足食,不像迦南地常有饥荒。 1887年,在尼罗河的中部离首都开罗大约二百哩的亚玛拿城,有个农妇锄挖土壤时,无意中发现了一些刻着象形文字的泥版。后来考古学家继续发掘,共获得四百块泥版;这便是著名的亚玛拿信集。 (1)背景 亚玛拿旧名亚克他顿,是埃及王亚孟挪菲斯四世(Amenophes IV)的首都。亚孟挪菲斯三世执政时,埃及虽仍辖管迦南地各城,但国家的势力日渐衰退,失去往日的雄风。亚孟挪菲斯四世继位后,埃及陷入混乱的状态;因为他全心致力改革宗教,冀望摒弃传统的多神教,鼓励全国人民敬拜太阳神阿顿(Aton)。他撰写了一首称颂阿顿的诗,描述阿顿的权力,说阿顿是至高的,创造了宇宙和一切生物。这诗公认为古代称颂神明最优美的诗歌之一。 亚孟挪菲斯四世(亚孟神得满足的意思)且将他的名字改为阿克拿顿(Akhenaton),就是使亚顿神得益的意思。当时的人更改名字代表获得新的体验,生命有新的方向。亚伯兰听从上帝吩咐改名为亚伯拉罕,雅各易名为以色列,新约的扫罗改称为保罗,都是明显的例子。扫罗王的儿子伊施巴力(代下八33),也曾改名为伊施波设(撒下二8);亚比央(王上十五1)改名为亚比雅(代下十三1),用「雅」(耶和华)代替「央」(外邦的海神);比利雅大(代上十四7)改名为以利雅大,用「以利」(上帝)代替「比利」(巴力神)。亚孟挪菲斯改名为阿克拿顿,表明他坚决的心志,尊亚顿神为至高。亚孟挪菲斯不仅改名,且将首都迁至亚克他顿(Akhetaton),就是今天的亚玛拿。 亚孟挪菲斯四世对宗教的狂热,忽略了国政,更不能兼顾鞭长莫及、遥远的迦南各城。亚玛拿信集就是这些城巿的诸王,因敌人压境而向埃及法老求救而写成的。这些信集藏于亚孟挪菲斯四世的首都,直至十九世纪末期,发现后公布于世。 (2)和创世记第十四章的关系 亚玛拿信集起码在下列两方面帮助我们明白本章经文: (A)写信给埃及法老的城巿包括:比布罗斯、乌加列、西顿、推罗、大马色、米吉多、夏琐、示剑、耶路撒冷、希伯仑、基色、拉吉、亚实基伦。这些城巿都是独立的城巿国家,各有自己的君王。这与创世记第十四章的描述吻合。有释经者曾本章抱着怀疑的态度,不相信每个城巿都有一个君王。但亚玛拿信集摒除了这些疑问,不但提到很多迦南城市的名字,也讲到每个城巿各有自己的王。 另外,亚玛拿书简提到这些君王有时候各自抗敌,有时也联盟抵抗外敌,恰如本章记载五王联盟抵御四王联军一样。 (B)有人怀疑亚伯兰如何能以三百一十八人,战胜四王联军。亚玛拿信集带给我们新的线索。原来上古两邦战争,全国人民通常都不会出去打仗,只用很少的军兵。例如亚玛拿信集记述耶路撒冷王押都希巴遭敌人侵袭,请求埃及法老派兵帮忙,请求的援兵的数目只是「五十」。又如比布罗斯王写信向埃及求救说:「若我王愿意,请借四十匹马给我,藉此可以抵御敌人。」推罗王亦曾写过两封信请埃及派救兵,一次请求埃及派出二十个兵。另一次请求十个。 通过亚玛拿信集,我们知道迦南地各城一队兵约有五十人。信中请求埃及派救兵最高数目,也只是三百。在亚玛拿信集以前的亚伯兰时代,交战时用兵数量可能更少。287 难怪他能用三百一十八人,便可击败四王联军。288 而且,亚伯兰的盟友幔利、以实各、亚乃和他们的仆人也参加这次救人行动(第24节)。 当然,像前文「旧约」所提述,基甸岂不是也只用三百人便打败敌军!亚伯兰和基甸二人除了战略成功,把人分成几队,且在夜间袭击,更有上帝的帮助。这是不可忽略的。 四 由亚伯兰的「精练壮丁」到「马加比」革命军 正如前文所提到,「精练壮丁」〔hnikayw〕(第14节)只在此处出现,但它和「奉献」〔hanak〕(申廿5)同字根。而「奉献」〔hanak〕一词,就是今天犹太人很重要的节期「汉路卡」(Hanukkah)一名的来源。289 这节在圣经称为「修殿节」(约 十22),290 今天有作「众光节」,因家家户户在这节期都会点起九枝蜡烛或灯台。291 这节期乃于犹太历十二月十四日,为期一连八天,除了吃过节食物,大家还会互送礼物,尤如西方庆祝圣诞节。292 这节期的背后有一段可歌可泣、令人难忘的英雄事迹。 起源乃主前165年那轰烈的马加比革命。当安提阿哥四世统治叙利亚国时(175~164 B. C.),曾迫害犹太人,他在耶路撒冷大肆屠杀,把居民掳去卖为奴隶。最可怕的是,他竟然下令废除圣殿一切圣礼和献祭,毁灭所有的律法书,禁止守安息日和其他节期,也不准为婴孩行割礼。他还于主前167年在圣殿放置了一个新的祭坛,在其上献猪给丢斯神(他在圣殿设立了丢斯的神像),圣殿被他彻头彻尾污秽了。293 安提阿哥四世用尽手段强迫犹太人放弃原有的信仰,但有一位祭司马他提亚坚决不肯在这位虐君所立的祭坛向偶像献祭。马他提亚带着五个儿子及一班不怕死的犹太人,组成了一支敢死队,誓言不向安提阿哥四世屈服。马他提亚逝世后,他第三子犹大(别号马加比,意为「锤子」)担任队长,敢死队也称为马加比革命军。他们经过了连场的苦战,革命成功,于主前165年重占圣殿,开始了洁净圣殿的工作,且于主前164年12月重献圣殿〔hanak〕,恢复原有的献祭,且一连八天举行献殿仪式。 当他们洁净圣殿时,在殿中找着一瓶油,本来只够灯台用一日,哪知却足足用了八日;294 所以,犹太人每年都守这「修殿节」,为期八天之久。 这节本指重献圣殿,把圣殿奉献给上帝;圣殿之所以能够重献,岂不是因为马加比革命军奉献自己,义无反顾、务要把那些落在水深火热的同胞救出来?这叫人想起亚伯兰所招聚那三百一十八个「精练壮丁」〔hnikayw〕,他们岂不也是「献身」、赴汤蹈火、冒着性命的危险,去救回那被掳去的人么? 五 希伯来人亚伯兰及天津市和平区。 第十三章亚伯兰用爱心和礼让解决他和罗得之间的纠纷,本章则记录了亚伯兰如何帮助罗得,救罗得脱离险境。这两章显明亚伯兰两种特点:第一,追求和平、和睦共处;第二,乐意助人,不会自扫门前雪,而不理罗得瓦上霜。这两种优点最近在中国的一个地区表露无遗。295 星岛日报报道天津市和平区只有十平方公里的面积,住了五十万人,最近该区有一口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无钱无力出主意。」重点是大家不可再只是自扫门前雪,乃要彼此帮忙。于是退休老人或有意做好事的青年,都纷纷设立义务咨询台和流动服务站,帮助有需要的人。 就如理发师一知道区内的老人为了省钱而不理发,便立刻组织起来为六千多老人剪发。又如一位下岗妇女接受电视访问时,含着眼泪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区内的妇女联合会伸出友谊的手,帮助我重新找到了工作。」 这种互相的精神改善了居民的人际关系,融洽的关系加强了居民的安全感,因罪案的数字不断下降;如入屋盗窃案1994年有九宗、1995年五宗、1996年(一至十一月)只有三宗。 这种和睦相处、互利互助的社区,正反映出亚伯兰对罗得的态度,也是亚伯兰的后代希望永能保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