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纯真乃缦
收起左侧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下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一、基督徒的失败(二)—得胜失败  


讲员 : 唐崇荣牧师

 

 

我们作一个祷告:「感谢你继续带领我们,给我们今天照样到你的台前,我们领受的,是盼望从你心意对我们讲的话语。主啊,我们真是需要你,因为我们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你口里讲出来的一切话语,我们很愿意听清楚,我们也愿意听明白。愿主真理的圣灵,就是启示圣经的上帝,今天引导我们的思想,光照我们的理性,把我们带回你的面前。听我们的祷告,奉耶稣基督的名。阿们。」

 

我们大家一同看乔布记第四十二章,乔布记第四十二章,第十节:

「乔布为他的朋友祈祷。耶和华就使乔布从苦境 [原文是掳掠] 转回,并且耶和华赐给他的,比他从前所有的加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读经就到这个地方。我们今天要第二次思想失败,挫折的这个感情。上个礼拜我们已经思想到,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失败,而失败的原因很多是可以不需要的,因为我们有了这些不应当有的失败原因,所以我们就有了不应当有的失败。如果这些不需有,不应当有的失败可以避免的话,我们的一生会幸福得多。相反的,有一些需要失败,必须经过失败的,我们尽量逃避它,结果我们就变成一个自以为没有失败的成功,而丢掉了很多应当失败的失败。为这个缘故,我们做了一个结论----真正的失败,比虚假的成功更有价值。

 

为「成功」下一个定义是很困难的,为「失败」下一个定义也是很困难的,基督的反合性生命中间,最令人莫明其妙的,就是他在人看来彻底失败的那一刻,他讲「成了」这一句话。从这个透视来看,谁是成功?谁是失败?今天被社会奉为一个非常顺利成功的大商人,可能是很失败的人。而今天经历了苦境,许多的痛苦,许多挫折的人,可能是很成功的人。

二十世纪最大的音乐家之一,史特拉汶斯基他的第一个最大的作品上演的那一天晚上,整个听众反抗,他们把椅子拆下来,丢到音乐厅的舞台上面,使那些演奏者,差不多像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一样,大惊失色。不但如此,其中一个老太婆,大声喊着说「我活到这么老才第一次给人家骗到这个地方。这是什么音乐!这是根本不能听的东西,这个作者愚弄听众,到底有什么意思?我花了这么多的钱买了这张票,我受的是这么大的欺骗。」原来那一天演的是「春之祭」,而到了二十世纪结束的时候,音乐界都承认,这是经典作品。那个以后呢,他不会因为讨好听众就降低水准,也不会因为受了挫折,他就改头换面,更不会因为有了这个惨痛的经验,他就放下他的事业。史特拉汶斯基再做了「火鸟」,做了「彼得契卡」,这些被人认为「不伦不类」的东西,因为整个乐章走到一半的时候,忽然间,从四拍变成一个节奏有七拍,忽然间变成十三拍,所以这个东西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完全新的形式,完全新的结构,完全新的思想。

 

所以呢,音乐界有了这些革命以后,我们就看见近代音乐,跟传统的和谐之音有了很大的区别。那,那一天晚上就因为大家大喊大叫,结果说「找出祸首,谁是作者?」这句话吓到他屁滚尿流,从窗口爬出去,就整夜流浪在巴黎街头,整夜不能睡觉。他只自己对自己说,「完了!完了!我这一生前途没有了。我的音乐才干没有人明白,我的创作被认为完全没有价值。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失败,这是历史上最大的凄凉,因为这个首演,竟然是这样的收场,那我还有前途吗?」

 

整个晚上在街头流浪,这个挫折,这个失败是不是也曾经临到你呢?是不是你有一些的东西,你有一些的经验是没有人了解,是你自己没有办法去接受,因为呢你被认为是完全失败的。但是呢,经典之作总是划时代的,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总是从困难开始的。所以,我们的失败是真的,是假的?我们的成功是假的?是真的?我们一定在内心的深处,有一个很严谨的准则去评断,再有一个很严谨的标准来自我衡量,免得我们永远是做一个随着潮流,跟着市场定夺自己价值观的人。求主怜悯我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失败吗?你挫折吗?你的挫折是必须的吗?如果你的挫折是必须的,你的失败是必须的,你要为你曾经失败感谢上帝!你要为你曾经有过挫折,把荣耀归给上帝。因为没有一件漂亮的衣服,是没有经过很利的剪刀把布剪成,不再成为一大片完整的衣料的。这样呢,当神的手在我们身上加工的时候,当我们生命原有的完美,被撕裂成为碎片的时候,我们不因这样的困难而自己懊丧,而自己灰心,消沉。因为有一些失败,所谓的「失败」如果是必须的话,那我们只能在这个失败中间看见还有前途。

 

今天读的圣经,乔布是回转过来的。今天读的圣经,乔布以后的日子比先前更美。所以在人生的道路中间,用人的眼光来看,他是完全丧失基本人权所能有的一切产业,儿女,连妻子因为他的口臭离开了他。这个家庭已经完全破碎,不再成形,这个家庭完全失去了人权,人存在应当有的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但是上帝以后赐给他的,是比先前的还更多。所以,如果日子还在,存在还在延续,我们不应当断绝盼望,我们不应当向失败低头。相反的,我们从更严谨的眼光来看,有许多人就因为没有失败过,所以他永远失败。所以没有失败的经历的本身是一个失败,没有挫折过的本身是一个很难真正完美,有永恒价值的成功。所以呢,真正的失败,比假的成功还更有价值。

 

如果上帝许可我们,给我们有一些失败的经验,有一些挫折的感觉,而又把医治挫折感觉的药,放在我们生命里面,而我们没有发现的话,我们是浪费上帝的恩典。如果上帝许可我们失败,却应许失败之后,把更大的恩赐给我们,而我们对这些应许,完全不明白的话,我们是一个不智慧的人。所以求主用祂的灵引导我们,打开我们的眼睛,使我们的感情被圣化到一个地步,在圣灵的光照引导之下,我们把我们的经历,当做不太重要了,把未来的引导,当做比曾经有过的经历,认为更重要的目标来向前进。求主帮助我们,求主引导我们。

 

我们上个礼拜提到了很多失败的原因,而这些原因都是人之常情,其中呢,真正重要的原因,就是对神的本性错误的观念。而这些对神本性错误的观念的培养跟产生,许多时候是讲台的错失,是牧师的罪过。有许多的牧师,许多的传道人,盼望做一个令人喜爱,介绍一个圣诞老人式的上帝,所以使大家对上帝存着一个,不需要以严谨的责任感交待,而只求继续不断,蒙受不应当得的恩典的这一种现成的,这一种坐享其成的基督徒。

 

如果基督徒当尽之责任从来没有觉悟,不当得的恩典天天哭求,那这种基督徒没有达到他盼望达到的,坐享其成,不劳而获的恩典的时候,他就容易感到他是失败的,感到他是挫折的。那这种讲台跟这种讲章,产生的错误对上帝的观念,是谁应当负责的呢?当然,做领袖的人应当负责任,因为我们教导错误,以致于人对上帝有不应当有的苛求,不应当有的期待。然后呢,他就感到失望,他就感到失败,就感到许多挫折接踵而至。求主帮助我们,把上个礼拜所谈的,不应当失败而失败的原因,都提出来的时候,你发现一切的错失都是神学性的错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切的失败都是从神学观念性的失败开始的」,这我在过去的讲道常常提出来,甚至连共产党的失败是神学性的失败,不是哲学性的失败,不是经济学的失败,不是社会学的失败,是神学性的失败. 所以呢,整个的神学就是论到神,认知神的问题。整个神学的失败,就是对神认知的错误产生的失败。整个人生命的失败,就是对神以祂自己的形象样式造人,以致于使我们成为与祂有相对性,永存觉悟意识和应当像祂有相对性的责任交待的这种存在的观念的错误的失败。所以呢,我们应当从观念起,重新重整,自己对神的认识,才能从这些的失败中间起来,重新把下垂的手挺起来,发酸的腿挺起来,走在锡安的大道的中间。

 

我们今天要继续思想到,就是我们的失败,如果曾经发生过,我们应当怎样才能爬起来?我们怎样能够从失败中起来,怎样能够得胜挫折感,不受折磨而勇往直前?

「挫折」跟「挫折感」是不同的两件事情。「失败」跟「失败感」是两件不同的事情。许多的人有一种失败心理,使他畏缩不前,所以永远没有长进的可能,因为还没有做先怕失败。而是不是因为怕失败的人,就会比较不失败呢?怕失败而不动手,不开始行动的人已经是失败了。老子有一句话,「君子病病,所以不病」,我今天不太多解释这些话语了。但是,如果你的预防失败,是变成一种受「怕失败」的心理,捆绑到连行动,连试试看的勇气都没有的话,你就已经是失败了。今天有的人还没有战,先想败,还没有战先想逃。所以「逃兵」的本身,无论受过多少训练,有多好的武器,他的「逃」就是他失败的总根源。

 

我们今天有许多的事情,包括整个教会在传福音的事情上,裹足不前,犹疑不决,没有胆量,为什么?因为失败心理就已经笼罩着我们,就已经管制着我们,已经支配了我们的胆量。我们因为这样呢,我们就没有勇敢了。而上帝很清楚的对我们说,「你不可丢弃勇敢的心,存这样心的人,必得大赏赐,这是应许。

 

你注意圣经里面「勇敢」这两个字,是不多出现的。比较多出现的是刚强壮胆,而不是「勇敢」。那「勇敢」跟「刚强壮胆」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在耶和华面前要「刚强」要「壮胆」,这表示你一定是知道神的旨意,你知道神的应许,你知道神的命令,你知道要向神交账,更知道你有许多的仇敌,四周围绕你,那你要刚强起来,面对这些现实,面对这些逆境,面对这些的仇敌。我们应当刚强,「你不可失去勇敢的心」。当希伯来书的作者,在第十章里面用这个字的时候,他是引用了希腊文化中间,四大美德一个很重要的一个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希腊的思想中间呢,一个正人君子,他成为伟大,成为一个足够份量的原因,是因为他有智慧,他有勇敢,他有节制,还有什么呢?他有一个公义,这四样的东西,形成了他正人君子的四大支柱。所以,这就成为一个理想的人,不可或缺的四个美德,或者四种个性。而保罗在这里讲,「你若可失去勇敢的心,你会失去很多的赏赐。」所以如果一个人连还没有开始先怕失败的话,这个人一定就是注定失败了。因为他还没有开始以前,他已经失败。所以,没有失败以前就已经失败的,那就是真正的失败。因为连给超越失败的成功任何一个机会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那我们今天要怎样不但必要失败的时候,我们失败了。要超越失败,驾驭失败,是利用失败,结果以失败为我们的跳板,达到那神所应许可以成功的地步里面。所以呢,失败的本身不可怕。但是「怕失败」的这个「怕」很可怕。能够把「怕失败」的「怕」除掉,你就可以免去许多对失败的惧怕。所以我们应当怕的唯一的一件事情,就是「怕」的本身。把「怕」除掉,那你就把很多的东西都可以保留了。你怕失败,那么你把怕除掉,你就不必失败,你可以保留稳健的脚步。如果你怕,许多的怕都从你心中除去的话,那,那些美好的东西都成为你可以得到,可以享受神的赏赐。所以,我们若失去勇敢的心,我们就失去了很多很多的赏赐。那我们要怎样才能过一个得胜的生活呢?所以我们今天要思想,一个人要免去失败,要得胜失败,他一定要怎样靠着主刚强起来。

 

我相信呢,我们第一个要得胜的,就是我们怎样归回安息。认定我们在神面前所应当得,所可以得到的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如果靠自己挣扎,而离开神所应许我们的安息,我们一定失败无疑。一个不会游泳的人,在水里面突然间失去了踏脚之地,发现自己在沉伦的一刻,他忽然间非常努力的挣扎,而且这些的挣扎,跟游泳的原理是完全背道而驰。所以你看见会游泳的人,用动作来反抗水跟他身体比重的差距,以致于他可以把水的力量压下去,使自己浮在水面。而不懂游泳的人,他也在那里乱挣乱扎,他可以更多的动作,但是完全违背了怎样克服水性,不至沉伦的那个必要的动作。

所以今天我们许多的挣扎,是违背神为我们创造与祂之间相对关系那存在的原理。我们今天许多的挣扎是不靠上帝,只靠自己的智慧聪明而乱做的。所以你「不可依靠自己的聪明,你要认定耶和华,祂必指引你的路」。当我们失败的时候还靠自己的聪明挣扎,我们就沉伦得更快,当我们在失败中间以自己的方法去解决,我们就越帮越忙,我们就越做越乱,我们离死期就更近,所以上帝要你归回安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今天在困难中间,在失败中间有挫折的经历的时候,你第一件事就是归回安息。我不知道,你们知道不知道这一件事情,当你从高处跌下来,全身的骨头震动到太厉害的时候,你最好的办法就是完全照着原有的状态,完全不动。那个「不动」就使你里面的身体构造有自己恢复最大的可能性。不懂这个道理的人,一跌了马上起来,马上要活动,就完全坏了。我有一个哥哥在六十二岁的时候,他在修理房子的一部份,他在楼上的地方,想不到他走到天花板没有支架的地方,就整个人跌下来,差不多三公尺多。一跌下来的时候已经六十多岁了,他知道这个原理,他就完全不动,没有一个人可以帮助他,他们吓了,以为他会死了,然后给他水喝,给他什么。他就不动,就在那里,到了差不多十分钟以后,他慢慢爬起来,现在还活着。

 

我告诉你,这是神创造的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就是大难临头的时候,镇定下来。震憾过度的时候,安定下来。你过去的劳碌,拼命,许多的劳苦,许多的代价,现在呢,你要归回安息,你归回安息,在主里面一定得到平安。所以耶稣基督说,「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到我这里来,我必使你们得享安息」。这是神的应许。我们今天太多自我的聪明,太多凭着自己的虚假的智慧产生出来的动作,所以我们上帝的工作做得越做越乱,我们把上帝的教会做得越做越乱,把我们自己的灵性搞得越做越乱。如果你没有真正安息,然后重新得力,你所有做的一切事情,都是增加麻烦!

 

今天如果教会里面,没有人好好讲道,那么大家自己好好思想上帝的话,然后把过去那些伟人留下的东西,细细思考的话,教会还会比那些没有研究圣经而随便上台讲道的人,带来的危机是更大的,更可怕的。所以求主帮助我们,给我们遇到失败,遇到困难的第一件事,就是回到主的面前,安息在主的怀中。我们不要在失败中间靠自己的力量,凭自己的智慧去挣扎,因为那是很危险,很危险的事情。

 

不但如此,我们在安息的中间,我们的思考我们从哪里跌倒,我们为什么会失败?「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这是圣经很清楚的教训,而这个教训出于我们的主在启示录里面所讲的,「你要回想你是在什么地方跌倒,你要回想。然后你要悔改,你要起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在某一些弱点上跌倒,然后良心贿赂,自己贿赂自己的良心,从别的地方爬起来。这不但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但这是一件我们常常犯的事情。

 

有许多人不爱传福音,他清楚知道自己懒惰,所以他就不从传福音这件事情上去悔改,他就寄一些钱支助布道基金做补偿。那这样的人,没有办法灵性得着复兴,他也没有办法,真正解决他灵性失败的地方。因为你从哪里堕落,你要从哪里起来,你缺乏的是什么,你要补那个,你不能用别的东西来补。我如果太累的时候,我可以不可以用多吃一点东西,使我可以补我缺乏睡觉的事情?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完全没有帮助,没有关系的事情。所以你要归回安息,回想你的错失,你的堕落,你失败的真正的原因,然后从那里起来。这样,你才能得胜你的失败,超越你的失败,过一个以后有顺利的道路,来事奉主的生活。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5 15:12:41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样、我们要重新认识我们的神,我们重新建立对神的正确的观念。我发现呢,有许多观念一错误,几十年很难改过来。所以我要很谨慎我怎样讲道,我要很谨慎怎样建立我听众的信仰。我要谨慎他可能从听错了,产生了错误观念的副作用,盖过原先讲道的正作用的一个目标。那这个「副作用盖过正作用」,是历史上给我们一个很清楚的教训。有许多人原先不是要那样,结果呢,历史把他带到那个样,那个样不是原先的样,而以后呢,他死了就越来越走样,就变成不象样,而没有办法回到原样。所以从起初那纯正的道理,那个精确的,很精准的定义,所能建立的正确的观念,是我们绝对不可以妥协的事情。

 

如果我们从起初在「建立观念」的这些因素中间,先有这样清楚的动机,有这样严谨的要求,虽然不能保证以后没有副作用的产生,至少可以避免许许多多不需要发生的事情。所以,对神的观念要重整,对神的观念要重新整顿,以致于我们清清楚楚,认识我们神的神性是什么。

 

我相信有很多的人,经历了一些错误的教导,先入为主,以后他一生就受损,受亏,无法估计。有一个小孩子,当他到城市里面去考试的时候,他要被录取为一个小学。那么,他从乡下到城市去读书,那个乡村小到一个地步,只有几户人口,只有几个牲口。那他到这个学校的时候,他们就给问他,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这个是什么?这个是树,这个是人,这个是草,他都可以讲出来,虽然他还不会写。后来给他看见一只动物的时候,他想很久,他一直讲不出来。后来他们就问他说,你不知道吗?这个是牛。他说「是吗?牛平常是黑色的,为什么这个是黄色的?」因为他整个乡村只有一头牛,而那头牛是黑色的,所以他看见黄牛的时候,他以为是别的东西出现了。因为他观念中间,受了某一种东西窄化的影响。

今天我们对神,对神的应许,对神的真理,对神的观念,对圣灵,对什么叫做「圣灵充满」,「圣灵的浇灌」,「圣灵的恩赐」等等,都有过一些先入为主的错误观念,产生了一些对神不应当有的期望,对神应许错误的了解,对自己不需要负责任,又盼望得到更多恩典的奢求。这些东西产生了我们看不见上帝的赐福,看不见上帝听我们的祷告,然后就假定这就是我们的失败。为这个缘故,从失败起来,除了归回上帝的怀抱,好好安息在祂面前,重新整顿思想,重新思考我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之外,我们要重建上帝的观念,对上帝的信仰。

 

观念的改变,观念的更新,是我们当今教会许多基督徒困难中间,最困难的几个层次中间的一个。你要把一个人从错误的观念带回变成纯正的观念,那是难乎其难的事情!因为许多的观念一被栽种的时候,就因为「先入为主」的缘故,就根深蒂固,不容易再动摇了。所以呢,我们今天要搞一个归正运动,我们应当有神给我们的智慧,耐性,宽容,特别要有圣灵的能力,才能把教会许多错误的观念更正过来,使我们可以回头,走一条康庄大道,不怕应当有的失败,也不盼望不应当有的成功的这种健全的道路。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5 15:13:2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三样、我们要过一个得胜的,不常失败的生活,我们要脱离那个喜欢「与人相比」的生活。我们如果常常要与人相比,那我们就可能过一个自残,过一个自己限制自己,自己伤害自己的失败的生活。为什么「与人相比」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呢?因为上帝造人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个别被造的,每一个人都是独特被造的,每一个人都是与神相对的独立体,所以每一个人跟别人的不一样是正常的,每一个人跟别人一样是不正常的。所以别人跟我们有不同的恩赐是正常的,别人跟我们有不同的神给我们的可能性,这是正常,不同的天资,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恩赐,不同的才干,这是正常的。

但是我们堕落以后,常常患上一个喜欢「与人相比」的这种心理。所以当我看见别人比我们更好的时候,别人比我们更蒙恩的时候,别人比我们更多上帝的怜悯跟恩赐的时候,我们就引起了一个嫉妒的心里,我们就产生了对神的不满,产生了对自己的痛恨,这些不必要的心理。那这些不必要的心理,就带出了那些不圣洁的感情,来摧残我们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们许多时候,我们的失败是因为「与人相比」产生的不必要,而这些不必要的产生,是因为我们习惯了与人相比。耶稣基督对彼得讲过一句很重要的话语,「这人我若要留他直到我来的时候,与你何干?」耶稣基督绝对不准许,一个使徒在他的面前,要求所领受的跟别的使徒同样的待遇,同样的的恩赐。

 

所以呢,当主耶稣对彼得说,「你年轻的时候自由往来,年老的时候要伸出手来,人把你带到你不愿意去的地方。」这句话岂不是说,年轻很自由,年老没有自由吗?这句话岂不是说,越走路越窄,最后是被动的吗?这句话岂不说,他死的时候是很凄惨的,人把你带到你不愿意去的地方,好像羊被带到宰杀之地吗?所以呢,彼得一听这么讲,他也不敢说「为什么?不可以把最后最大的恩典给我吗?」他不辩,他不讲,他只求一件事情,「那么,那个人呢?」「如果我以后很凄惨的,那么他呢?」哦,耶稣说「他很好,你不好。」「他以后荣耀冠冕很大,你要受苦!」耶稣不讲这个话,耶稣说「我如果要他等到我再来的时候。他不必死,等到我再来,直接改变,就直接升天。那,与你何干?」所以主耶稣的言论,是相当相当不客气的。主耶稣用的词句,是相当相当激烈的,「与你何干?」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6-25 15:13:05编辑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与你何干」在第二章出现,也在最后一章这里出现。「妇人,我与你有什么关系?」这句话是耶稣在迦拿婚筵的时候,对马利亚讲的话,从人之常情来看,孩子对母亲讲话「我与你有什么关系?」做母亲的可以打他一巴掌,「我生你怎么没有关系?」但是这个时候行神迹的事情,是神性的工作,跟你做为我肉身的母亲,是没有关系的,妳不能用肉身的母子关系,来影响我神的儿子在地上行神迹的权柄,这不是妳的事情。所以「妇人,我与你有什么相干?」这句话对约翰在最后一章的时候,他说「我如果要那个人,就是你认为,你爱比的,你知道他是特别蒙爱的,现在特别想那我这样,他怎么样呢?与你何干?我要他等到我再来的时候,与你何干?」这个话就结束了。所以主不要给他答案。你看见没有?

我们的习惯就是与人相比,「同样神学毕业,为什么你薪水十八万我两万?为什么同样在查经班里,到现在做了执事,什么事都不能执?为什么同样基督徒家庭,你坐的是大汽车,我还骑脚踏车?」所以当我与人相比的时候,人们买新车,你就开倒车;人家买冷气,你就发脾气,因为你与人相比,你从来没有安宁的日子可以过。那你就感到有一些的失败,是神亏待你,你感到有一些挫折,是你不应当受到的。这样呢,你的生命就受这种与人相比的错误的观念所捆绑。

 

当一个人在土人,在原住民的地方,蹦蹦跳跳,打猎维生,游牧民族的时候,他们中间没有人感到他们是穷的。但是等到那些开发新社会,那些投资份子进到他们的地区,建工厂,穿西装,坐汽车,可以有很高尚的生活享受,他们一比之下,发现「我是穷人!」「原来你是有钱人,我是穷人。」所以这种感到是穷的人的失败感,不是因为他失败,是因为有别人比你好,你马上发现,是你比别人不如,就感到失败,你明白吗?「因为别人富有,所以使人感到你没有,然后你就认为你失败」,这种感受是不圣洁的感情。因为别人比你漂亮,使你感觉到你不够漂亮,就感到上帝不够爱你,这不是圣洁的感情。因为别人很有钱,就感到你没有像他那样自由,买东西的时候不能挥霍,如他那样的自由,你就感到上帝亏待你,这是不圣洁的感情。

 

所以,感情圣化一个真正得胜这种失败的原因,就是你不与人相比,你是你,他是他,我是我。大家说,「你是你,他是他,我是我。」这九个字很重要,如果你从过去明白这九个字的价值,你可以免去很多不必要的流泪,不必要的叹息,不必要的伤心。为什么呢?有一个独特性,我有一个个别性,是别人没有的。

 

我告诉你,我三岁没有父亲,我十五岁开始半工半读,以后从来没有向妈妈要过一块钱到今天。我从来没有因为我三岁没有父亲埋怨过上帝。我从来没有因为我比别人穷,自卑感,就认为上帝亏待我,我从来没有因为别人比我有更多优越的条件,可以到很多好的大学外面去留学,所以我感到自卑。不需要!因为我这个独特性的人生,我这个被造的这个独特的权利,独特的存在,是别人不能相比的。所以我要在我所领受的恩典中间,发挥到我最大的可能性。我常常向无限挑战,我常常向极限挑战,我常常向我里面的可能性挑战,潜在能挑战。然后把我里面所有的东西,发展到最大的可能性的时候,我认为这就是我的责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6-25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天我们许多的失败,不是因为我们没有领受神的恩典,是我们还没有使用我们恩典里面的潜在功能以前,我们先因为别人领受的恩典比我们更多的份量,我们就先产生自卑,产生对上帝的不满,产生不圣洁的感情,然后以为自己是挫折,是已经失败了,所以一定不要与人相比。与此相关的另外一点就是什么呢?要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你才不会有那不必要的失败,而放弃了必要的失败。

什么叫做「看得合乎中道」呢?在孔子的书里面有「中庸之道」,在亚里士多德的书里面也有「中庸之道」,当然这两个东西的圣人,或者东西的文化巨子,他们的观念,他们的内容是不大一样的。他们可能有用词的相同,一定有不同的思路,跟思考的结果。所以亚里士多德在他的著作中间注重科学,而孔子注重伦理学。亚里士多德注重方法论,而孔子注重人生观。亚里士多德注重逻辑,孔子注重人性。所以在他们整个思维的发展过程中间呢,他们有很多不同的范围在讨论,但是孔子的中庸之道跟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有一些雷同的地方,都是关系人性跟正人君子应当有的道德范围,跟人格的这个训练中间一些的要素。

 

那么,孔子讲的「中庸之道」我今天不谈,但是亚里士多德讲的「中庸之道」是个性,特别是人性之间,彼此之间的关系要采取怎样的态度,使我们可以做一个最合适,最恰当,与人交往的这个存在物。比如说,在不太傲慢中间,我们也不可自卑。所以在「傲慢」与「自卑」中间,我们要有「自尊」和「谦虚」。而这个「自尊」跟「谦虚」的结合,就是在傲慢的人,跟那个自卑感的中间,中庸之道的人格。

 

这样,我们不可傲慢,我们更不可自卑。但是要在不可傲慢的中间,我们要有骨头,我们要有傲气,我们要有自尊心,这样呢,我们才不会在傲慢之群中间随他们失败。但是在我们不自卑的中间,我们要学习谦虚,要知道自己缺乏,知道自己不够的地方,所以这两个的结合,就使你成为正人君子。那么,这些的话语呢是很正确的,因为这些的话就很符合圣经所讲的话语 ----「你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

 

这句话谁讲的?在哪一本书讲的?罗马书第几章讲的?第十二章第几节讲的?罗马书十二章,前面的三节就是基督徒最好的「自我认识」的心理学。所以你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要照着上帝赐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这个「合乎中道」这也变成圣经的「中庸之道」了。所以你怎样看自己?看自己不太高,为什么这里不提「也不太低」呢?因为不必谈「太低」,多数犯罪的人只会看自己太高,看自己太低的人是假的,因为「自卑感」是「骄傲」的表弟,所以一个有自卑感的人,内心深处真正的原理就是他骄傲。上帝看透人心,所以不必谈「你不要自卑」。

 

那些讲话好像很谦卑的人,是表示他们没有达到他们傲慢中间所要达到的,所以不得不要用谦卑的话来对你讲话。「我很小啦」,「我做不大啦」,「我不像你啦」,你不要以为那是谦卑,那是因为没有办法达到傲慢中间的理想,所以他不得不用那些的话,上帝看透人心!所以圣经说,「你不要看自己过于所当看的,你要照着上帝赐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自己看得合乎中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5 22: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