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i) 正义
中文圣经和合本翻成「自责」,英文(Reversed Standard Version)翻成Punishment(刑罚)。乍眼望过去,不禁会叫我们大吃一惊,倒退三舍。其实这么翻译实在是个不幸。或许新国际版(NIV)的翻译比较恰当些,它能带出「准备好等候见到公义的彰显」(Readiness to see justice done)这个意思。这词含有「补偿」的意思。就好像撒该,当他看见自己以往的罪过,他立志要以实际行动尽量修补他的过错,偿还他的亏欠(路19:8)。悔改不单是建立在赦免上的新生样式,也是深入探究以往,看看有什么能补救的地方,靠上帝的恩典尽量去补救。
以上对悔改的分析足以告诉我们,悔改是一件何等彻底的事,它影响到我们的情感,但也涉及到我们生命的每一个层面,并且直斥我们对人、对上帝的关系。如果你以为悔改只是在刚信主时一次性的表现,那你就大错了。悔改是指一生都要归回上帝的目的,因此,我们要一生一世不断悔改。
但这持续性的悔改仍然是有个开始的,就好像果实总是有种子的。这悔改的种子在我们重生的时候,也就是当基督向罪死的能力扣住了我们心灵时候,就种在我们里头了。灵性成长的悖论(Paradox)就在于,当信仰扎信得越深、喜乐和确信发得越大的时候,同时也是悔改来得越彻、对主的需要感觉越迫切的时候。上帝的目的很清楚,我们越感到自己的需求大,就越会发现再大的需要已经早在基督里得到满足了;我们越觉得满足就越爱亲近主;当我们越亲近主,就会发现我们的心在说:「如果你究察罪孽,主啊,谁能站立得住呢?但你有赦免之恩,为要使人敬畏你。」
当马丁路得把他的九十五条钉在威登堡教堂的大门上时,他很智慧地选了这句话作第一条:
当我们主、生命的主、耶稣基督说:「你们要悔改」之类的话时,他的意思是要信徒整个生命都要悔改。
然而,有一点是我们千万不可忽略的,悔改的第一步就已经把我们带到圣洁的上帝面前叫我们得以称义这个殊荣里了,此后,我们的信心和悔改的心会不断进深。但称义本身却不是渐进的。我们下一章会讲到,它在一开始就是完全的、无瑕的,也是一次性、不反悔的赐予了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