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楼主: 愤怒的刺猬
收起左侧

基督徒感情的圣化上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4-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5基督感情的圣化之骨肉之忧

晚安!我们今天要讲「基督徒的忧伤」的最后一堂,还记得上个礼拜讲什么吗?叹世之忧。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社会越来越败坏的时候,基督徒的感情应当是怎么样的?我们是不是与世界同流合污?我们是不是与世界的世风日下,没有道德的生活,与他们一同共鸣?或者我们有一个叹世之忧,像罗得,「义人的心天天伤痛」(参:彼得后书:2 章 9 节)。这个与神同忧,与神同苦,主看人的思想「整天所想的尽都是恶,主就极其忧伤后悔」(参:创世记:6 章 5-6 节)。我们今天有这样的心志,有这样的感情面对这个世界吗?今天我们要看最后一个忧伤,我们大家一同打开罗马书第九章,罗马书第九章,第一节一直到第五节: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们是以色列人;那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列祖就是他们的祖宗,按肉体说,基督也是从他们出来的;他是在万有之上,永远可以称颂的上帝。阿们。」

 

我们大家一同读,第一到第三节: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伤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再一次低头祷告:

「主啊,求你赐福今天的聚会,正像你赐福以往的聚会一样。你赐福今天到你面前来的人,正像你过去每一次的聚会,你都赐福到你面前来的人。当我们愿意谦卑受教,以虚心的耳朵领受你的话语的时候,求主你教导人的圣灵,就在我们心中引导我们,引导我们的思想,引导我们的意念,使我们回到你话语的中间。我们弟兄姐妹同心合意,奉耶稣基督得胜的名,吩咐撒旦离开这个地方,求你不叫牠在我们中间有丝毫搅扰的工作,因为牠在你里面原是毫无所有。你愿意把你的得胜赐给我们,使我们借着基督,仗着基督的十字架可以夸胜。你听我们的祷告,感谢赞美,奉主耶稣基督得胜的尊名求的。阿们。」

我们今天要讲第四次基督徒忧伤的问题,在第一次的时候我们提到,基督徒的第一个忧伤就是「为罪痛苦的忧伤」,这个忧伤是我们感情中间最宝贵的一个忧伤的开始,因为这个忧伤的开始,就产生了一个新地位表现出来的新生活。而使我们能够为罪痛苦的,是因为我们领受了新生命,领受新生命以后就照着新生命的原则,领受新生命以后就照着新生命的本质为罪忧伤。一个没有神生命的人,不可能用神的眼光看罪是严重的。一个没有神本性的人,没有办法看见罪是与神的旨意相违背的,所以能为罪忧伤,真正为罪忧伤,就是有新生命的一个记号。所以我们就从这里得到一个总原则,是「生命」先于「感情」,而「新生命」先于「新感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上帝既然救赎我们脱离从世俗而来的败坏,就使我们得以在祂的性情上有份」(参:彼得后书:1 章 4 节),所以一个真正重生的人,真正重生的记号,就从他为罪痛哭忧伤的真实性,那个真正悔过的表现就证明出来了,感谢上帝!

 

所以,这样,归正神学就把「重生」和「悔改」之间的关系的先后次序,跟福音派做了一个调整,不是我悔改以后我就有足够的条件可以领受上帝给我的新的生命,相反的,因为神把新的生命放在我里面,我才能够用新生命的感情来看到罪的可怕,为罪忧伤。所以,重生是在悔改之先,不是在悔改之后。虽然如此,重生并不是一件即刻发生的事情,而是一段相当有距离的一个时间,以致于道传入你的耳中,就成为一个种子在你里面要做成新生命的工作,正像保罗对哥林多(加拉太)的人所讲的话,「我为你们忍受生产之难,直到基督成形在你们里面」(参:加拉太书:4 章 19 节)。

 

这样,自从你听道开始,一直到你真正重生得救,那是一段的日子,有的人是很短的,有的人是很长的。而这一段的日子,我们就用好像女子怀胎,直到她生孩子,她整个怀胎的过程,也就是道在你里面形成新生命的过程,整个的总合就是「重生」的过程。而重生的日子,重生的时刻,就像你生下来的时候那一个时刻一样。而这个新生命的降临,就产生了在世界哀哭的开始,所以一个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参:马太福音:5 章 4 节)。天国是谁的?是虚心的人的,虚心的人有福了,因为天国是他们的。哀恸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安慰。当神把新生命给人的时候,人才会真正为罪哀哭。那些受法官判罪而为罪哀哭的人,不等同于圣经里面重生得救的人,用神圣洁的感情为罪忧伤的哀哭,因为那种哀哭是出于惧怕,是出于良心的责备,而不是新生命圣灵光照的果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二个悲哀,就是因为遵行神的旨意,照着上帝的意思忧愁(参:哥林多后书:7 章 9-11 节),这是自洁之忧,这是成圣之忧。一个基督徒领受新生命以后,他就要过一个圣洁的生活,所以当他的身上,当他的思想,当他的心灵有一些罪的纠缠,有一些撒旦的攻击,以及对罪的妥协的这些的状况的时候,他一定会感到很难过,所以按照上帝的旨意而忧愁,就生出永不后悔的懊悔出来。「永不后悔的懊悔」也就是说,我们在永恒中间,不会因为这种忧伤而感觉到我们是笨的,为什么那个时候哭得这么幼稚?为什么那个时候我们伤心到这个程度?因为我们没有人生的经验。不是的,这种按照上帝的意思产生的忧伤,是有永恒性的价值,而且也没有后悔的必要,因为这种后悔,是不需再后悔的后悔。而这种忧伤就生出自诉,自省,能够责罚,热心,殷勤,就改过,使我们继续不断,愿意享受在圣洁中间而得着的喜乐,因为圣洁的灵住在哪里?圣洁的灵就帮助人有能力与自己的情欲开战,与自己的情欲争战的结果,得胜的,就充满了圣灵所给他的喜乐,这是第二种的喜乐。而第二种的忧愁产生,就是真正因向罪宣战而得到的果效,也就变成喜乐了。

 

第三种忧愁,就是上个礼拜我们所讲的,我们在犯罪的世界中间,我们在世风日下,人心不古,道德沦落的环境中间,看见人的痲痹,人以罪为乐的时候,我们非常伤痛。那这种「义心的伤痛」,就证明基督徒不是与世界同流合污的人,基督徒要做中流砥柱,基督徒要做时代的见证人,正像希伯来书第十一章所提的,「挪亚动了敬畏的心,所以他就定了那世代的罪。」一个人能够在一个时代中间做全时代的定罪人,这是何等威严的事情,「挪亚向上帝动了敬畏的心,他就定了那世代的罪。」今天我们这样的人在哪里呢?我们今天对世界的败坏,对文化的堕落,对人性的以罪为乐,以罪为荣的这种世界的道德越来越败坏的这个社会,我们有怎样的敏感,有怎么样的反应?这是第三种的忧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我们谈到第四种忧愁,这是什么忧愁呢?这是一个真正得救的人,才可能有的忧愁。这种忧愁是真正得救,又除了得救之外,有比得救更丰盛的生命的程度的人才能有的忧愁,也就是思念到别人还没有得救的忧愁。这是骨肉之忧,这个是对同胞灭亡所担负的忧伤,对我们的亲族,我们的自己人,我们的同血统的同胞,对我们四周围的人,广泛更大的一个范围,就是全世界没有信主的人,我们为他们忧伤。

 

那保罗在这里是讲得最透彻,也是最露骨的,他是一个基督徒,是一个劝人在各样最悲哀的环境中间,要常常喜乐的一个伟大的使徒。「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你们要喜乐」(参:腓立比书:4 章 4 节)。一个叫别人要喜乐的人,自己在这里很露骨的承认,「我老实讲,我大有忧愁。」所以这个不是很「反合性」吗?这个不是好像很矛盾吗?为什么一个连在监牢中间,还可以劝人喜乐的人,自己突然间不打自招,承认他自己是常常忧愁的人呢?所以这个就变成基督教信仰中间的反合性,The Christian paradoxical faith。我们在最丰盛的时候,有时候还是感到心灵贫穷,愿意主多多给我们;当我们在最贫穷的时候,感觉到心灵丰富,因为主使我们样样都有;当我们在最糟糕的时候,无论自己多么卑微,需要继续不断仰望主;当我们在最卑微的时候,我们感到自己一点不在任何一个人之下。所以你看见这些反合性的词句,经常出现在圣经(特别新约)的中间。

 

保罗有时候说,「我一点不在最大的使徒之下」(参:哥林多后书:11 章 5 节),保罗却有时反过来说,「我在使徒中间,原是最小的」(参:哥林多前书:15 章 9 节);以弗所书:3 章 8 节)。这些又高,又低,又丰富,又贫穷,又喜乐,又忧愁的东西,不是反复无常,不是朝秦暮楚,不是出尔反尔,不是双重人格,不是精神分裂,乃是「反合性」的真理。你明白了这些反合性的真理的时候,你用这个总原则去看圣经,你就不会以为圣经毛病百出,许多漏洞,所以前后不一致。其实,越明白反合性的人,就越靠近真理。越明白反合性的人,就越不被字句所捆绑,所限制以致于直到死亡的地步,因为「字句是叫人死,唯有精意是叫人活」(参:哥林多后书:3 章 6 节),所以一个基督徒明白反合性的道理,他的信仰就不容易动摇了。有许多人咬文嚼字,有许多人断章取义,有许多人就凭着片断的真理,来遮盖全本圣经统一性的总原则,所以他们就掉在那些「井底蛙」的狭窄中间,掉在那些自掘,自己挖坑自己埋葬自己的这种矛盾的中间,这是很危险的事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保罗在这里很诚实的,很坦白的,很露骨的说,「我老实讲,我不说谎,我是常常伤痛,极其难过。」他说「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所以他这个真心的话是良心可以作证,而且又被圣灵所感动,所以这个是「双重见证」的话语,圣灵感动我的良心,来证明我讲的这一句话是真的。「我是常常心中极其难过,大有伤痛,为骨肉至亲,就是以色列人得救的问题,我盼望,如果可能的话,我甚至被咒诅与基督分离也不要紧,只要可以让他们得救,我可以牺牲自己,我不顾自己生命的安危,自己的得失,自己的生死,只要别人能得救。」

 

我相信一个布道者,不要说布道家,因为「布道家」是那些已经有一个到家的本领的那些专有的一些的人。而「布道者」是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达到的,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传福音,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关怀别人的灵魂,每一个基督徒都应当是一个布道者,以布道的身份,活在神面前的人。每一个布道者都应当有这种感情,有这种圣洁的感情,有这种高贵的感情,做为推动自己,催逼自己,主导自己在事奉的中间,继续不断做布道工作的这种事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心里大有忧愁,时常伤痛,为我的弟兄,为我骨肉至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今天有许多的布道家,他们不是用这样的心情来布道,因为他们根本不是顾人得救灭亡的事情,他们只是顾着自己有没有表现,有成果,可以拍照片留下来告诉他人他有多大成就。那,这些动机一偏差的时候,你布道的信息就没有那属灵的伤痛产生出来的能力。如果你的动机有所偏差的时候,你就不能以真正的爱,去触动人内心深处对基督的福音需要的时候,所需要的所受的感动。为这个缘故,一个传道人在台上讲的道是在表演呢?是在善诱人家来看他自己工作的果效呢?或是真正关心到人灵魂得救的问题,这是很大的差别。

 

保罗说,「有人为利混乱上帝的道」(参:哥林多后书:2 章 17 节)。 保罗说,「有人是为了肚腹传上帝的道」(参:罗马书:16 章18 节;腓立比书:3 章 19 节)。保罗说「有人为了嫉妒传上帝的道。有人为了纷争,然后他才热心传上帝的道」(参:腓立比书:1章 15-17 节)。最后一句话说,「无论如何基督是被传开了」(参:腓立比书:1 章 18 节)。那就表示人的动机不能成全神的美意,人错误的动机也不能破坏神的计划。但是,虽然如此,这些人存错误的动机来事奉主,无论是为了肚腹吃饱,把布道当作一种得利的专业,或者把布道当作表彰自己才能的一种事业,或者把布道当作一种可以混乱人的耳目的一种职业,这些不对的东西,圣经都记载了,但是这些都不能使人产生真正对真理的渴慕,对道的向往,对神的救恩的需求的这种心理。

 

所以每一个布道者,我再说,不一定单单局限在「布道家」这狭窄的范围里面,每一个基督徒做布道工作的,都应当有这种神圣的感情,这种尊贵的感情,这种荣耀的感情。就是看到人灭亡,你难过,看到人离开主,看到人不认识主,看到人咒诅,抵挡,怀疑,甚至攻击主的时候,你心中非常的难过。你有过这样的感情吗?你看见别人没有信主的时候,对他们反对主的情形,你是恨他或者爱他呢?你是为他难过,或者为他气得不得了呢?我想这种爱,就显出你的灵性程度到什么地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许多时候,我们很讨厌那些反对主的人,然后我们就因为讨厌他们这样反对我的主,我们就以为自己因讨厌他们,我们就特别属于很爱主这一批的人里面了。我告诉你,完全不是的,所以当你越爱主的时候,你也应当要爱主所爱的人。而主所爱的人不是那些爱祂的人,才是主所爱的人,主所爱的人也包括那些最抵挡祂,最反对祂的人,那些最攻击祂,最抗拒祂的人,也包含在主所爱的人中间。不过这些人还没有在主的大爱中间经过改变,所以他现在对主的反抗,你要从他的诚实去欣赏他,从他还不认识主,只能做到那个地步去了解他,看到他以后的可能性去争取他。

 

为这个缘故,一个真正丰盛灵性的人,他是站在争取性的主动立场,去看反对主的人以后的可能性是什么,也看到自己在这些反对主的人面前,是神特别给我们机会,可以显出福音的大能,显出自己领受的机会跟恩典,原是超过我们所想所求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亲爱的弟兄姐妹,如果把你派到一个个个都预备信耶稣的地方,你一传就每一个人信主,你一传就每一个悔改,你感到你很伟大吗?如果把你派到一个没有人抗拒,没有人反对,没有人怀疑你所传的道,你一传就每一个来听道的人都到台前来悔改,你感到这是神特别的恩典吗?今天有许多人盼望所做的布道工作,就是这一种的布道工作,而这不是圣经的教训!因为布道就是要人与神接触,然后借着基督的十字架,使神的恩临到人,使人的罪带到基督面前,而让祂的宝血洗净人,然后他的灵重生人,这样,人与神之间的际遇,the encounter between God and man 是以神做主动的,不是以人做主动的。因为「不是我们先爱上帝,是上帝先爱我们」(参:约翰壹书:4 章 10 节),而神与人相会的时候,那一剎那,绝对不是一件皆大欢喜,各有所尝,各有所享的时候。当神与人会见的那一剎那,常常是最痛苦的经历,特别在罪人这一方面,是很可怕的,很痛苦的,甚至是终生难忘的一个经验。

 

所以第一次与主相会的时候,不是嘻皮笑脸,听道感到很好听,然后你就得救了。第一次与主相会的时候,是大光照耀,把你所建立的文化,你借着教育,你借着民族,借着你的文化,借着历史所建立起来的人生观,完全打破的一剎那,那个时候,神是要你把你肮脏污秽的,以叶子的枯干衣服遮盖自己的义行,完全脱下来!而让义袍遮盖你的羞辱。那就像亚当犯罪以后,用亲手摘下的叶子,变成一个能枯干的裙子来遮盖自己的羞辱,而神为他预备的是皮衣要给他穿上,遮盖他的羞辱,「你一定要先脱下你的,我才把我为你预备的给你披上去。」那一个悔改的人,乃是一个要放下自己所可夸的,一切过去你所以为自以为义,以为你从文化,以为你从宗教,以为你从修身养性,从你的道德的成就里面,所建立起来可夸的东西,都完全垮下去之后,神的恩典,神的救赎,神白衣的袍,才现在可以遮盖你的羞辱,为这个缘故我们看见,悔改乃是一件放弃自我,归向基督;放弃罪恶,归向圣洁,离开黑暗归向光明,离开偶像,归向真神的一个全人的总转向,而这个整个的转向,就使我们永远不回头,走过去曾经走过错误的道路,这个才叫作「悔改」。

 

为这个缘故,要叫一个人悔改,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凡是听一两次道,就大大高兴欢喜就变成信耶稣的人,这些人的信仰到底建立在怎样的真理,跟怎样对这种真理接受的感情中间,是很难猜到的,很难明白的。而圣经告诉我们,一个真正与神相会的人,起点都是晴天霹雳;与神相会的开端,都是要放弃你自我,撇下你自己的义行,以自己为可以夸,可以靠的那种傲慢,完全打碎之下,你才能回到上帝面前。所以,康多能 (Kantonen),就是芬兰一个很重要的一个神学家,他讲一句话,「与神相会,原是很痛苦的一个开端」,而这个痛苦的开端是非常必要的。马丁路德 (Martin Luther, 1483-1546) 悔改的那一天,是他苦得不得了的日子。照样,保罗悔改的那一天,是他要摔下来,很难接受,完全不能明白,与他的经验,与他的理性,与他的教育,与他的宗教所曾经有过的过去的,所有的成绩完全不相同的事情,所以这一个开始,是一个痛苦的开始,而这个开始就使他永远不回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4-5 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为这个缘故,当我们传福音的时候,我们不是制造「皆大欢喜」的场面,我们传福音的时候,是正在很认真的做一件,把灵魂从撒旦手中抢夺过来归向上帝的工作。所以,为这个缘故,每一个布道者,都应当有这种神圣的感情,都应当有这种荣耀的感情,什么感情呢?为罪人伤痛的感情。那些从来没有为罪人伤痛的布道者,他怎么布道,一定是达到只有肤浅的地步。一个只有用各样的快乐的办法,吸引人,用歌星,用跳舞使人喜欢参加聚会的人,还没有给他们看见上帝的荣耀,因为上帝的荣耀在救赎的事情上,是透过十字架彰显出来的。上帝的荣耀在救赎的事情上,是透过没有神迹的各各他彰显出来的。所以一个人因神迹产生信心,因为看了神迹而得着的信心,这种信心不是「因信道从听道而来」(参:罗马书: 10 章 17 节)的这个果效所产生出来的果子。信道既是从听道而来,听道是从基督的话而来,而基督是被钉十字架,从死里复活的基督。

 

为这个缘故,当你为罪人没有得救伤痛的时候,你是因为先受到基督为罪人伤痛的十字架经历所打动你的心,才付出这个感情的。这样你就很清楚了,我们怎么领人归主呢?我们怎么传福音呢?我们不是传一个伟大的盼望,有很多的约,上帝要给你很多的礼物的这种福音。因为这种福音是与世界所谓的「福音」相差无几的本质的福音,而圣经里面所提的福音是先透过十字架才有复活;透过死才有冠冕;透过与撒旦争战才有得胜;透过基督必须受害才有神的荣耀,在各各他以后,彰显在复活的大能的身上的这个次序。所以这个次序不能颠倒,这个次序是必须的,「基督必须受害」(参:使徒行传:26 章 23 节),这是一件绝对不可颠倒,也不可忘记,不可忽略的一个事实。

 

那么,基督在十字架的忧伤痛苦,他为罪人所担当的忧患,多经患难,常经痛苦,多受患难,是忧患之子。这一个,也就是后来你为罪人不懂得为自己的罪忧伤,而替他们忧伤,不知道自己的灭亡是何等可怕,而替他们忧愁的那种忧伤。正像耶稣基督在橄榄山上,望着耶路撒冷的时候,他对耶路撒冷说,「耶路撒冷!耶路撒冷!」他为他们哀哭。「我多次聚集你们,如同母要聚集小鸡,只是你们不愿意。看哪!你们将要成为荒场。那个时候是有断墙断垣残壁,有落瓦废墟充满着你,因为你的日子将要来到」(参:马太福音:23 章 37-38 节;路加福音:13 章 34-35 节)。那个时候,整个耶路撒冷,没有人看到这一点,整个耶路撒冷,没有人为自己将要来的悲剧,将要达到的可怕的光景而哀哭,是耶稣基督为他们哀哭,而他们不懂得为自己哀哭。所以,这种哀哭来到我们身上的时候,也就使我们看见了这些非基督徒以后受审判,那个不能承当的日子的痛苦,我们替他们哀哭,因为我们看见了他们自己所没有看见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2-6 00:4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