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友善”的灵恩“启发课程”( Alpha Course ) https://www.chineseapologetics.net/others/S_User-friendly-Alpha.htm 张逸萍 《启发课程》是甘力克牧师( Rev Nicky Gumbel )于1977年在伦敦圣公会推运动的传福音课程。每次聚会开始之前,通常先有聚餐,之后才研讨课程内容。整个课程约十课和一个总结营会,以互动讨论形式交流。近年启发课程人数迅速发展,启发国际( Alpha International ),已经触及二千五百万人,翻译成100多种语言。[1]
第一。基本上传递了救恩信息 如果课程的设计本身是为了让传福音对象不感到沉闷,所以不讨论钻牛角尖的神学,是可以理解的。所以不能将它的内容和一本严紧的系统神学课本比较。 课程基本上介绍了耶稣是神,人有罪,耶稣降世,钉死十架,死而复活,为解决人的罪。总论地说﹕「 神已经为我们对付了罪,开了一条出路,使我们和祂建立关系。如果我们相信耶稣在十字架上为我们受苦,并为做错了的事表示悔改,我们便可以开始认识神。」[2]课程又提出一些护教证据,证明圣经可信等等。 在这些方面都做得不错,无可厚非。 第二。 「用户友善」的传福音法 课程的第1讲是引言;第2讲“耶稣是谁?”;第3 讲“耶稣为什么死?”。第2、3讲简单介绍救恩,不错。第4 讲马上谈到﹕“怎样确定自己信了主?”之后的第5、6、7讲是关于为什么要读经、祷告、神怎样引导我们,内容看似任何初信造就,没有什么问题。 但是,我奇怪的是在第3讲和第4讲之间,不是应该还有一讲“怎样信耶稣”,才合逻辑吗?似乎作者认为我们的传福音对象的唯一问题是没有得救确据,而不是根本未相信。此外,第4 讲是关于「三位一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圣父、圣子、圣灵,尽都参与,帮助我们确知自己的信仰。」 [3],而不是“三位一体中的每一个成员怎样成就救恩,怎样帮助我们得救!”(还好,课程最后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决志祷告,包括认罪、求赦免、接受。 [4]) 我唯一想得到的原因是﹕尽量不要得罪人,说别人是未得救的罪人,有点刺耳;不如问,“你确定自己信主了吗?” 同样地,课程没有强调神是公义圣洁的,更完全没有提到地狱和永刑,大概原因也是不想刺耳。课程只有低调地提到「罪的工价乃是死」;耶稣有能力「审判和赦免,惩罪和奖赏」等等。[5]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看看《福音桥》,当它讲到“罪的工价就是死”,插图是一些人和棺材一同掉到火湖里。当它谈“办法与救法”,插图是一个通往天堂桥梁的红色十字架,下面是火湖。[6] 今天市面上常见有所谓“ user friendly ” (用户友善)的东西。例如, user friendly电脑软件, user friendly工具等等。这形容词表示容易使用,容易接受,方便,亲民。现在也有user friendly教会,意指教会着重营造友善、亲切的氛围,尤其对新来者和未曾接触过教会的人更是如此。 所以,《启发课程》也可以被归类为“用户友善”。它不是什么穷凶极恶的异端邪说,但却值得我们深省。必须避免“未得救”“地狱”等字眼,传福音才有效?那么,有火湖插图的《福音桥》难道不能领人归主?传福音怎么样才有效?依靠圣灵?依靠祷告?依靠说话不刺耳和不得罪人? 约翰·麦克阿瑟( John Macrthur )牧师表示﹕“用户友善”应用于教会,是形容那些提供过于温和、缺乏挑战性的事工模式的教会。 ……“用户友善教会”现象的共同特征﹕…… 「这里没有地狱之火和硫磺…只有实用而诙谐的信息。」 …… 始终没有听到关于他危险而脆弱的属灵状况的清晰而有力信息——他是一个堕落的罪人,注定要下永火,因为他每天都在冒犯圣洁的神——这怎能称之为成功呢?[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