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环境无法播放音乐或语音,请尝试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聆听《十字架的传达者》,该音乐由以斯拉事奉中心精心制作。
当基督以肉身显现于世时,旧约圣经中关于弥赛亚的预言便得以应验。在他身上,历代人所期盼的天国终于降临人间,这一切都归功于他所流的宝血,它坚定了上帝与自己百姓的新约。此外,在五旬节那天,基督还派遣圣灵进入教会,引导信徒探寻真理,使他们得以完全,直至世界末日。然而,旧约圣经中那幅宏大的预言画卷,在历经漫长岁月后,才逐步展现出其各个部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约圣经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众先知所预言的弥赛亚降临,将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这是因为这位弥赛亚不仅旨在救赎自己的百姓,更要审判仇敌。随着这一预言的逐步实现,其背后的意义也愈发清晰。耶稣在世时曾多次声明,他的使命是寻找失丧者,服侍人并舍命作为众人的赎价。他并非来定人的罪,而是要拯救世人。同时,他也明确指出,光明的到来也意味着审判和分别。在末日来临之际,他还会再次降临,审判活人和死人。虽然他必将遭受苦难和死亡,但也会从死中复活并升天。最终,在末日之际,他将再次降临,召聚万民至其面前,根据各人的行为给予相应的报应。
因此,在主基督的两次降临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首次降临,基督以软弱的肉身显现,取了奴仆的形象,成为人的样式,为他的百姓受苦并死在十字架上(腓立比书2:6~8)。而当第二次降临时,基督将以君王的身份显现,彰显出他的大能力和荣耀,他要出来胜了又胜(马太福音24:30;启示录6:2;19:11)。尽管如此,主的这两次降临是紧密相连的。首次降临为主第二次的降临铺平了道路,因为圣经教导我们,基督必须经过受难才能进入荣耀,只有通过十字架才能获得冠冕,而先前的降卑是升上高天的必要条件(路加福音24:26)。
首次降临时,基督奠定了天国的基石;而到了第二次降临,他将实现上帝的国度。首次降临标志着他作为中保工作的开始;第二次降临,则将标志着这项工作的圆满结束。作为完全的救主,基督不仅使救恩成为可能,更使之成为现实。在他所救赎、重生并与他同在的人看见并分享他的荣耀之前,他不会停下自己的工作(约翰福音14:3;17:24)。他必将永生赐给那些圣父所赐给他的人(约翰福音6:39;10:28),并将自己的教会毫无瑕疵地献给圣父(以弗所书5:27)。在国度完全成就与应验的时候,他将把国度交给圣父(哥林多前书15:23~28)。
关于基督第二次降临的具体时间,圣经明确指出:那是一个连天上使者都无从知晓的神秘时刻,完全由圣父凭其权柄所定(参阅马太福音24:36;使徒行传1:7)。试图预测或计算基督再来日子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主降临的日子,如同夜间的贼一般悄然而至,令人猝不及防(参阅马太福音24:42~44;帖撒罗尼迦前书5:2~4;彼得后书3:10;启示录3:3;16:15)。只有当福音的种子播撒至全球每个角落,天国的酵将整个世界发酵(参阅马太福音24:14;13:33),以及那大罪人显露于世之后,末期才真正来临。
与我们的时间观念不同,上帝的时间尺度更为深远。他眼中的一日,可能对我们而言是千年,而千年对他来说又如同一日。这种看似拖延的等待,实则是上帝的宽容与慈爱,他不愿任何一个人沉沦,而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悔改归向他(彼得后书3:8~9)。
正如旧约时代基督通过种种彰显与作为预示自己的肉身降临一样,如今他也正在预备再次降临,以审判和分别世人。新约中的信徒们日复一日地见证着基督不断临到这个世界。他们最终将亲眼目睹人子坐在大有权能者的右边,驾着天上的云彩降临(马太福音26:64)。在基督的话语与圣灵的引领下,他们看到了他的降临(约翰福音14:18~20;16:16,19以下)。若有人误以为基督只来过世上一次,那便是误解了圣经的教导。事实上,他一直在持续不断地临到这世界,既是已经降临的那位,也是即将降临的那位(希伯来书10:37;启示录1:4,8)。
因此,新约中的信徒们充满期待地盼望着基督的再次降临。他们所有的盼望都聚焦于基督的再来与上帝国度的实现。他们坚信,主再来的日子已经近在眼前,这是对他们所盼望之事的另一种有力表达。而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心,正是他们持续盼望的基石。
在耶稣与门徒共度的时光里,他虽多谈信心与爱心,却也时常提及盼望。毕竟,当时的重中之重是让门徒们聚焦于他的身份与使命。然而,关于基督的复活、升天、圣灵的降临以及他在荣耀中的再临,耶稣给予了诸多承诺。尽管门徒曾因他的苦难与牺牲而感到绝望,但他的复活使他们得以重生,唤醒了他们内心活跃的盼望。自此,基督成为他们唯一的盼望之源,他们将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提摩太前书1:1)。
因为基督的再来将实现所有承诺,赐予信徒完全的救赎与永恒的生命,所以他们怀揣着盼望,不断等待福分的降临,期盼那至高无上的上帝与救主耶稣基督的荣耀显现(提多书2:13)。这种盼望也被所有受造物所共享,他们渴望摆脱罪恶的束缚,享受上帝儿女应有的荣耀(罗马书8:21)。
事实上,新约中的信徒们更是将目光紧紧锁定在基督的再临上。他们深知,尽管现世充满罪恶与不完美,但通过悔改与除罪,他们仍有望立即获得拯救,摆脱一切罪恶,进入天堂的永恒。圣经明确指出,今世是为人悔改与除罪而预备的唯一场所。死亡是对罪的惩戒,意味着与现世生活的彻底割裂。然而,对于那些信靠基督的人来说,死亡与审判都失去了其恐怖的力量。因为在主耶稣基督的救赎之下,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通往永恒生命的桥梁。上帝通过恩典与自己子民所缔结的约定,确保了这种完全的救赎与永生。上帝眷顾的是活人,而非死人(马太福音22:32)。因此,信主的人即便在肉身死亡后也能复活,而活着信主的人更将永生不死(约翰福音11:25,26)。他们不会因罪被定罪,因为他们已经从死亡中挣脱,步入了生命的新阶段(约翰福音5:24)。
因此,在信徒离世之际,他们的灵魂会立即被接升至天堂。基督已经为他的子民完成了所有必要的工作。他不仅替他们承受了刑罚,也为他们赢得了全然的赦免。基督满足了律法的所有要求,为他们赢得了那永恒的、不朽的生命。所有信靠他的人,都能立刻摆脱上帝的忿怒,开始享受那永生的福分。他们可以在那一刻就进入天堂,与上帝同在。
如果他们仍需留在世上,那并非因为他们尚未足够,需要通过善行来赢得永生。相反,这是为了他们的弟兄们,为了激励他们行善,这是上帝为他们预备的。世上的苦难对他们而言并非惩罚,而是上帝的慈爱管教,旨在塑造他们、使他们更像基督。这些苦难也是为了教会,为了在真理中建造、坚固教会。
因此,靠着基督的完美工作,天堂的大门在信徒离世时便向他们敞开。根据《路加福音》中的比喻,可怜的拉撒路在死后立即被天使接去,与亚伯拉罕一同享受永远的福分。主耶稣在十字架上牺牲后,也将自己的灵魂交给了圣父。在此之前,他也曾向一位强盗许诺,当天就要与他同在乐园里。
基督教的第一位殉道者司提反,在临终时呼求主耶稣,请求他接收自己的灵魂。保罗也坚信,在他离开身体后,必将与基督同在。根据《启示录》中的描述,所有殉道者和被救赎者的灵魂,都会在天上站在上帝和羔羊的面前,身着洁白的长衣,手持棕树枝。从今以后,在主里面死去的人将享有永恒的福分,他们将摆脱世上的劳苦,与基督一同作王,直到他再次降临的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