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4-9 0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dragoonl 于 2024-4-9 06:30 编辑
谢谢分享
1. “白旗”提议的那位,既然满腹经纶、万众仰望,他自然也知道:左右脸之类的理由站不住。他的原话:“...更强大的是那些能认清形势、为民众着想,有着‘白旗’和谈判的勇气的人...当你看到自己失败...”
那话说得很漂亮,但说白了就是:因为强盗很强大,肯定打不过,所以受害者早打白旗和谈判,便是更强大。
那提议的人可能没学过两段历史:宋灭南唐、大坂冬之阵。对于强盗的索求,割舍喂不饱。
参见拒绝者(之一)的原话:“我感谢...中的每一位...牧师,他们在前线保护生命和人类。通过祈祷、对话和行动支持...这与那些在两千五百公里以外进行虚拟调解的人形成了鲜明对比。”
2. 若因怕大事做不来,小事做不好而退却,那对于错误价值观的传扬,就更少障碍了。
2.1. 小事可能做不好,但只要做了,就能暖心。
早在本人未信时,曾经面对过此类极端情况。大致过程:某次与几位同事坐公车旅游,遇一伙(约3到5人的)车匪半路进来盗抢,其中一人抻手快要摸到我前座女同事的脸。当时自以为有两把刷子,直接抓住强盗的手腕问他想干什么,他的答案是赏一个大嘴巴子。这答案毫无杀伤力,只会使人上火。我当然回敬一肘,再补锁喉,指力不足却以为已拿下。于是被一拳打成熊猫眼...当时我的做法太菜太差,但事后却得到同事们的一致赞赏。
2.2. 捐助受难者算是小事吧,但捐助是用于集资购买(下蛋)无人机,而该机用于割草(成片成片地收割生命),协助改变被单方面收割的状况,这就不算小事了吧。
参见万千被割草的其中一株(要爬梯看):bbc.com/zhongwen/simp/world-61101991
当中记录了受害人对她丈夫的最后见面:“他当时跑出来想救我,结果被他们的子弹击中”。
掳掠是战斗民族的一贯风格:infobae.com/cn/2022/04/24/women-as-spoils-of-war-the-systematic-and-coordinated-rape-campaign-by-russian-soldiers-against-ukrainian-girls-and-women
或者事外人也能(做邻舍)捐助一点,不必计较大小事,这与一般性的帮扶残弱之间并无质的区别。
3. 有信心的处事做法、表效未必会更好。信与不信、或信心大小与怎么做之间没必然关系。当两者做法相同时,其区别仅是做事的动机,甚至要等到那日子才能将两者果效的区别表明出来。
3.1. 上述2.2事例中,即使信心坚固,当面对极端情况时也未必能做得更好:要救人吧,马上被干掉,不救吧,看着家人被干。在《士》20:18-25中,有信心的以色列人更被没信心的便雅悯人割草了数万。
3.2. 在《出》中,对同属于存留希伯来人男孩的行为,异教公主的动机是:可怜他。收生婆的动机是:敬畏 神。
4. 若出任神职的条件,甚至某神职本身,并非出于神,则其负面影响可能很大、很久。
4.1. 徒1:22中所定的使徒条件,保罗就不达标。可能因此,保罗常常要强调自己是使徒、有权柄。保罗也曾经说过:“假若在别人我不是使徒...”。而符合条件的马提亚,《圣经》仅有一次提到这个人。很显然,他没做过什么特别重要的事。我们对他一无所知,只知道他是通过靠不住的摇签方式被选出来,取代加略人犹大的位置。
4.2. 教皇职位的头衔之一:“普世教会最高教长”。但此唯一性的最高头衔并非出自我们所用的《圣经》,它是历史演变的产物:当天主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形成五个主要主教(也可理解为监督)制度,即罗马主教、亚历山大港主教、安提阿主教、君士坦丁堡主教、以及耶路撒冷主教,五个主教明争暗斗,都希望能成为主教之首,直到西罗马帝国灭亡、东罗马帝国受伊斯兰教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丧失耶路撒冷、安提阿和亚历山大港,剩下罗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分别成为西东方教会重要领袖,而罗马主教在政权分裂的西部地区因数次与入侵蛮族成功的谈判,其社会重要性更远超过政权,成为西部有政教实权的人物...
本帖标题所指的,是当代教皇的“白旗”提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