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1866|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代上14:8-17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5-5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历代志上:
14:8 非利士人听见大卫受膏作以色列众人的王,非利士众人就上来寻索大卫。大卫听见,就出去迎敌。
14:9 非利士人来了,布散在利乏音谷。
14:10 大卫求问 神说:“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你将他们交在我手里吗?”耶和华说:“你可以上去,我必将他们交在你手里。”
14:11 非利士人来到巴力毗拉心,大卫在那里杀败他们。大卫说:“ 神藉我的手冲破敌人,如同水冲去一般。”因此称那地方为巴力毗拉心。
14:12 非利士人将神像撇在那里,大卫吩咐人用火焚烧了。
14:13 非利士人又布散在利乏音谷。
14:14 大卫又求问 神。 神说:“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转到他们后头,从桑林对面攻打他们。
14:15 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出战,因为 神已经在你前头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
14:16 大卫就遵着 神所吩咐的,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从基遍直到基色。
14:17 于是,大卫的名传扬到列国,耶和华使列国都惧怕他。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历代志上:
14:8 非利士人听到大卫已经被立为全以色列的王,就整军出发,寻索大卫。大卫也率军迎战。
14:9 非利士人来到利乏音谷,开始抢劫。
14:10 大卫求问上主:“我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你会使我战胜吗?”上主回答:“你上去,我会使你得胜!”
14:11 于是,大卫上巴力·比拉心去,在那里打败了非利士人。他说:“上帝用我冲散我的仇敌,如洪水冲破堤防。”因此那地方叫巴力·比拉心。
14:12 非利士人逃命的时候把偶像丢在那里,大卫命令人把那些偶像烧毁。
14:13 不久,非利士人又回到利乏音谷大肆抢夺。
14:14 大卫再次求问上主;上主说:“不要从这里攻打他们,要绕道从他们后头、靠近桑树林那边攻打。
14:15 你一听到树梢有脚步的声音,立刻进攻,因为我已经走在你前面去攻击非利士的军队了。”
14:16 于是,大卫照着上主的命令做了。他把非利士人击退,从基遍一直追赶到基色。
14:17 因此大卫的名声远播;上主使各国都惧怕他。

读经指引:

1、大卫自己明明有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为何两次面对敌人时,他还是很谦卑地求问神?

2、在平日的生活中,你有没有求问神?对照大卫,你觉得自己以往的那些祷告算是求问神么?

3、在与非利士人的争战中,什么是大卫获胜的主要因素?这对今天你的事奉有什么启迪和帮助?

 楼主| 发表于 2021-5-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战胜非利士人

大卫战胜非利士人

  上一章讲到,大卫初迎约柜失败之后处于软弱当中,乌撒的死让大卫心里产生了阴影,不敢将约柜接到耶路撒冷了。但在神的心意里,耶路撒冷是神拣选称为他名下的地方,将来圣殿要建在耶路撒冷,神的约柜也要安放在耶路撒冷。可现在大卫只看见神的严厉,看不见神的恩慈,他没有反省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反而是在心灰意冷中顾影自怜。

  灰心丧志不只大卫的经历,也是很多神仆人(包括我自己)都有的经历。例如摩西忠心服事神的百姓,然而他们总是不断地发怨言,对摩西百般挑剔,以至于摩西心灰意冷,向神求死(民11:15)。先知以利亚也曾向神求死(王上19:4),因为他觉得自己在神的工作上失败了,“以色列人背弃了你的约……只剩下我一个人!”(王上19:10)

  按着我们人的想法,只要我热心事奉神,神一定会悦纳并赐福,我的事奉道路也必定是一帆风顺、果效满满的。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每一个事奉神的人都经历过这是一条“绝路”;虽然自己靠着神尽力而为,却常常成为人批评的对象。你的工作没成效,有人会批评;如果有成效,也照样会有人批评;无论怎么做,总有人不满意,这让传道人感到很沮丧。

  在教会里你太随和,就有人说你“没立场”;你太坚持原则,就有人说你“不通人情”。你穿好一点,就有人说你“炫富”;你穿得太普通,就有人说你“装穷”。你不忙,就有人说你“无心事奉神”;你为教会操劳过度病倒了,就有人说你“被神管教遭咒诅了”……这种落井下石的行径在世俗中都少见,在传扬“神是爱”的教会里却是司空见惯。

  因着事奉道路上的伤心、眼泪、困苦、软弱,灰心丧志常啃蚀着神仆人的心。就好像此时的大卫,我那么热心爱神,不忍看着神的约柜漂流在外,想要将约柜迎接到耶路撒冷,好在耶路撒冷亲近神、敬拜神。谁知神非但不领情,还击杀了乌撒;这位神这么难事奉,稍有不慎就召来杀身之祸,我又何苦来哉、自讨苦吃呢?

  大卫处于灰心丧志当中,神没有责备大卫,而是藉着恩典来挽回大卫,让大卫重新刚强起来,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卫两次奉迎约柜之间插入这一章经文的原因。事实上第十四章所记载的事情,在时间上并不都是大卫两次奉迎约柜之间发生的,但历代志的作者还是这样编写,因为历代志这卷书不是在叙述历史事件,而是在讲述这些事背后的属灵意义。

  第十四章讲到神给大卫的三大恩典,昨天我们已经读过前两个恩典:第一个恩典是推罗王希兰主动来与大卫建交,帮助大卫建造宫殿。第二个恩典是神赐福大卫的家庭,让他儿女加增,有王位继承人。第三个恩典就是今天我们要读的,神帮助大卫两次打败非利士人,让大卫在战争中大大得胜,表明大卫真是神喜悦的王,大卫的国也是神赐福的国。

大卫战胜非利士人1.jpg

  “非利士人听见大卫受膏作以色列众人的王,非利士众人就上来寻索大卫。大卫听见,就出去迎敌。非利士人来了,布散在利乏音谷。大卫求问神说:‘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你将他们交在我手里吗?’耶和华说:‘你可以上去,我必将他们交在你手里。’非利士人来到巴力毗拉心,大卫在那里杀败他们。大卫说:‘神藉我的手冲破敌人,如同水冲去一般。’因此称那地方为巴力毗拉心。非利士人将神像撇在那里,大卫吩咐人用火焚烧了。”(8-12节)

  非利士人住在以色列和地中海中间,是以色列人的仇敌;从参孙时代开始,非利士人就常常攻击以色列。以前大卫曾经投奔过非利士人的迦特王(撒上27:1-12),所以他们对大卫在犹大作王睁只眼闭只眼,没有来攻打他。但现在大卫被膏立为全以色列的王,站在了非利士人的敌对面,他们就想先下手为强,趁大卫根基未稳,派大军来攻打他。

  第九节说:“非利士人来了,布散在利乏音谷”。利乏音谷位于耶路撒冷西南约五公里处,是从非利士地通往耶路撒冷的通道,那里有充足的空间可以扎营,所以非利士人选择了这里作为战前的驻地。非利士人前来攻打大卫,大卫自然是要迎战的;但圣经让我们看见,大卫没有凭着自己的军事力量去和非利士人争战,他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求问神。

  我们不要忘记,此时的大卫已不同往昔,“大卫日见强盛,因为万军之耶和华与他同在”(代上11:9)。历代志上十一、十二两章记载神感动了许多的勇士前来帮助大卫,这些人要么“至小的能抵一百人”,要么“至大的能抵一千人”(代上12:14),大卫现在已经是强盛起来了,人多势众。既然非利士人敢前来攻打我,那我直接把他们打跑就是了。

  但大卫没有因为自己已经作全以色列的王了,手下有这么多的精兵强将,自己又有多年带兵打仗的经验,就自己跑去迎战;大卫乃是求问神说:“我可以上去攻打非利士人吗?你将他们交在我手里吗?”看到这句话,弟兄姊妹有没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呢?如果大家还记得在撒母耳记里读过的经文,就知道这是大卫已经养成的习惯——在一切事上都求问耶和华。

  大卫虽是战场老将,却不倚靠自己的经验擅自行事;大卫从始至终依靠耶和华,在凡事上求问神,这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弟兄姊妹还记得我们在读第十章的时候读过的一句话么:“这样,扫罗死了。因为他干犯耶和华,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又因他求问交鬼的妇人,没有求问耶和华,所以耶和华使他被杀,把国归于耶西的儿子大卫。”(代上10:13-14)

  圣经总结扫罗的失败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扫罗对神不忠,没有遵守耶和华的命;第二、扫罗对神不信,他宁可求问鬼,也不求问耶和华。但如果我们读撒母耳记上二十八章六节你会看见,扫罗其实也曾求问过耶和华,只因耶和华不肯回答他,扫罗无奈才去求问鬼的。那为什么圣经却说扫罗“没有求问耶和华”呢?明明是神不回应他,他才去交鬼的。

  弟兄姊妹,这就是问题的关键了,扫罗已经在心里决定要怎么做了,才去求问神,希望神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但这样的做法在神看来却是“没有求问耶和华”。今天多少基督徒所谓的“祷告”,不过是照着自己的私欲列出一张清单,然后在祷告中交给神去办理,仿佛自己才是真正的主人,而神只是阿拉丁神灯里的灯奴,为自己效力的。

  有信徒看见别人做生意很赚钱,自己也想做生意,于是拿房产证向银行贷款了几十万的资金进了货,租了店面,一切都准备妥当之后,就请教会牧者去为店面开张祷告,求神赐福。这样的做法在各个教会中都很常见,许多信徒也从来没有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我们以为自己已经“祷告神”了,但在神看来,我们根本没有求问耶和华,结果不言而喻。

  很多基督徒不明白什么是祷告,以为祷告就是嘴里说的那一套话语,末尾加上“奉耶稣基督的名祷告,阿们!”如果你是这样理解,你就已经误解了祷告。其实祷告是一种生活方式,是我们在生活中无论大事小事都寻求神、仰望神、倚靠神、跟从神,那就是我们的祷告!至于我们嘴上说的那些话语,仅仅是祷告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而已,而不是祷告的本质。

  就拿刚才那个例子来讲,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省察自己想要做生意的动机,因为神给每个人安排的道路都不一样,神没有命定所有人都要当老板。其次做哪一门生意,做哪一个产品,也都先要求问神,看神怎样带领,然后再做决定。但如果自己已经做了决定,进了货,租了店面,准备开张了才祷告求神赐福,这在神看来,我们根本就没有求告神,自然也就不蒙福了。

  婚姻也是一样,在你决定要恋爱之前,应当先要了解一下神对基督徒婚姻的要求,看看神在圣经里说什么。然后在神旨意的范围里,观察生活中有没有合适的人选。通常来说,在客观上“符合圣经要求”的对象不只一人,但不是每个人都会和你有共鸣,因此还需要不断祷告,藉着观察和了解,看主怎样在这些人身上显明他的旨意,从而最终找到那个能和你共走一生的人。

  但如果你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找对象,等到准备结婚了才请牧者为你祷告,求神赐福你的婚姻,这在神看来,你根本就没有祷告,婚姻也不蒙福。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事情,不论是学业、婚姻、还是工作……总原则都是一样的,就是在事情的一开始要先求问神,自己不贸然作决定。如果你自己先决定了,然后才求神帮助,求神赐福,那么在神看来,你根本就没有求告神。

  非利士人来攻打大卫,大卫没有根据自己的经验作决定,他也没有咨询身边智囊的意见,他乃是先求问神的旨意,并且愿意顺服神的旨意。倘若神说“你不能去”,他就不去;倘若神说“你可以上去”,他就勇往直前。大卫不像许多人,倘若求问的结果合他们的心意,他们就听从神;但若求问的结果不合他们自己的意思,他们就把神丢在一边,我行我素。

  对于大卫的求问,神给予明确的回答:“你可以上去,我必将他们交在你手里。”结果大卫这次迎战非利士人就完全得胜了。大卫打败非利士人之后,并没有像扫罗一样给自己立纪念碑(撒上15:12),而是给那地起名叫“巴力毗拉心”,这名字的意思是“神让我们击破敌人,把他们如同大水冲去”,让子孙后代能记念神的作为。

  “巴力毗拉心”这名字提醒我们,一个神的仆人不应记录自己的功绩,而是应该记念神。不单是当时记念神的作为,也要让子孙世世代代都记念神的作为。因为大卫最终会死去,不能再为以色列争战;但以色列的神却是永远活着,神是将来以色列后代的盼望和勇气来源,特别是在仇敌对以色列虎视眈眈的日子里,更需要仰望神。

  第十二节说“非利士人将神像撇在那里,大卫吩咐人用火焚烧了。”非利士人随军携带他们众神的神像,指望这样可以保证在战争中获胜。过去,以色列人把约柜当作偶像带上战场,结果被非利士人掳走,但却不得不归还(撒上6:2);现在,非利士人的神像却被大卫一把火烧了,证明人手所做的偶像根本就是虚假,只有以色列的神才是真神。

  “非利士人又布散在利乏音谷。大卫又求问神。神说:‘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转到他们后头,从桑林对面攻打他们。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出战,因为神已经在你前头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大卫就遵着神所吩咐的,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从基遍直到基色。于是,大卫的名传扬到列国,耶和华使列国都惧怕他。”(13-17节)

  以色列人取得首次胜利之后,“非利士人又布散在利乏音谷”。由于上一次吃了败仗,这一次非利士人来的人数肯定比上次多得多,仍是布散在利乏音谷。圣经让我们看到,大卫并没有按照上一次得胜的经验去迎敌,而是再次求告神。这提醒我们,勇士不可依靠自己的勇力、财主不可依靠自己的财力、聪明人也不可依靠自己的智力,当完全依靠神。

  面对非利士人卷土重来,大卫并没有被上一次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仍然谦卑求问神,因为万军之耶和华是他的元帅。神从不会拒绝回答他所拣选之人的求问,所以耶和华回答说:“不要一直地上去,要转到他们后头,从桑林对面攻打他们。你听见桑树梢上有脚步的声音,就要出战,因为神已经在你前头去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

  神在这里给大卫上了一堂战术课,这一次神没有让大卫正面迎战,而是让他从后面发动奇袭,截断非利士人撤退的路线,因为神要彻底瓦解非利士人的势力。不知弟兄姊妹有没有注意到,神指示大卫在这两次战役中所使用的战术是有变化的;幸亏大卫没有盲目照搬上一次的经验行事,而是重新求告神,神也指示了他新的杀敌方法。

  虽然神是永不改变的神,但绝不是墨守成规的神,他的恩典和带领“每早晨这都是新的”(哀3:23)。今天我们很容易倚靠从前的属灵经验,实际上却变成用“经验”代替了神;我们哪天不肯被神的话语更新,哪天就会变得陈旧,结果沦为“属灵的倚老卖老”,无论是讲道还是事奉,都越来越陈旧,越来越失去能力,这是我们要反省的。

大卫战胜非利士人2.jpg

  “大卫就遵着神所吩咐的,攻打非利士人的军队,从基遍直到基色。”神的指示果然奏效,大卫再一次大败非利士人,追杀他们直到基色。“基色”是位于沿海平原非利士人的边境,是迦南人的城市,直到所罗门的时代,才被埃及法老征服并当作嫁妆送给所罗门王(王上9:16)。经过这次战役之后,非利士人被完全赶出了山地,再也不能严重威胁神的百姓了。

  从参孙的时代开始,以色列人就经常被非利士人欺负(士13:1),我们在读撒母耳记时看到“扫罗平生常与非利士人大大争战”(撒上14:52),扫罗在作王的四十年间也有过许多次胜利,但最终还是死于非利士人之手(撒上31:6)。而大卫经过两次利乏音谷之战,就彻底战胜了非利士人,使国度得以坚固,这是神印证他坚立大卫作王的第三个标志。

  从参孙的时代到利乏音谷之战,当中间隔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一百多年里,神的名被羞辱,神的约柜被掳走,神的百姓被驱散……在人看来,消灭非利士人是当务之急;但在神看来,这件事却可以等一百年。因为神所要的不是一时的得胜,神所要的是得着合神心意的人;神百姓的争战,是神亲自为他们争战,只有合神心意的人,才能带下神的得胜。

  今天我们也常常以为,神看重的是我们的工作,所以我们会很自然地把信徒的人数、热心的程度、教会活动的丰富……当作衡量教会兴旺的标准,并拿这些事情与别的教会进行攀比。但在神看来,这些事像彻底战胜非利士人一样,是可以等一百年的;因为神所要得着的不是“工作”,而是一批合神心意的“人”。

  虽然出于肉体的工作,也可以像扫罗一样带来暂时的得胜,带来暂时的兴旺,但这只是用“草木、禾秸”让教会热闹一时罢了,最终经不住火的试验(林前3:13)。只有一切都“本于他,倚靠他,归于他”(罗11:36)的工作,才是合神心意的事奉,才能造就合神心意的工人,也才能让神的旨意得着畅通的道路,成就神的约。

  第十四章最后一节说:“于是,大卫的名传扬到列国,耶和华使列国都惧怕他。”这是历代志的作者对这一章总结。大卫让以色列人彻底摆脱了非利士人的辖制,证明他真是神所拣选的王,大卫的国也是神赐福的国。神用三大恩典印证了他悦纳大卫寻求神的心,使大卫心里不再有阴影,带进了第十五章合神心意的事奉——大卫终于正确地把约柜接到了耶路撒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0 04:08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