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10-9 20:22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未人的诗班事奉
利未人的诗班事奉
历代志上第六章一至十五节,记录了从利未开始,一直到被掳时的大祭司家谱。之后十六至三十节,记录了一般利未人的家谱,但只记录到大卫的时候为止。因为大卫重新整编了利未人的事奉团体,并创立了诗班,还亲自任命了诗班长(就是伶长)。今天经文记录的,就是大卫所任命三个诗班长的家谱。
“约柜安设之后,大卫派人在耶和华殿中管理歌唱的事。他们就在会幕前当歌唱的差,及至所罗门在耶路撒冷建造了耶和华的殿,他们便按着班次供职。供职的人和他们的子孙记在下面。”(31-33节)
大卫把约柜迎进耶路撒冷,安设好约柜之后,就给利未人安排了一个全新的事奉。什么事奉呢?就是在会幕前用音乐带领百姓敬拜神,用音乐来事奉神。大卫王本身很有音乐的天赋,他擅长弹琴,自己更能作曲,制作乐器和撰写诗篇。他在利未人中设立了诗班,用音乐丰富了敬拜的形式,这是利未人服事的一个重大突破。
诗篇二十二篇三节说:“但你是圣洁的,是用以色列的赞美为宝座的。”大卫很了解他所信的神,他知道什么地方有赞美的歌声,什么地方就有神的宝座;所以他开创了利未人的音乐服事,把歌唱、赞美和音乐,完美融入敬拜里。后来所罗门建成圣殿后,就把歌唱纳入利未人服事的正式制度中,让他们按着班次带领百姓赞美敬拜神。
这些被选中参与诗班的利未人,虽然各自有不同的技巧、才干和特长,但都愿听从指挥的带领,同心合意敬拜赞美神,因而带下了神荣耀的同在,也让人在敬拜中遇见神。神子民的恩赐若能奉献给神使用,那是美得无比的;只可惜,今天许多人只愿意将自己的才干给世界所用,而不愿意将自己的才干让神来使用。求主赦免我们!
“哥辖的子孙中有歌唱的希幔。希幔是约珥的儿子,约珥是撒母耳的儿子,撒母耳是以利加拿的儿子,以利加拿是耶罗罕的儿子,耶罗罕是以列的儿子,以列是陀亚的儿子,陀亚是苏弗的儿子,苏弗是以利加拿的儿子,以利加拿是玛哈的儿子,玛哈是亚玛赛的儿子,亚玛赛是以利加拿的儿子,以利加拿是约珥的儿子,约珥是亚撒利雅的儿子,亚撒利雅是西番雅的儿子,西番雅是他哈的儿子,他哈是亚惜的儿子,亚惜是以比雅撒的儿子,以比雅撒是可拉的儿子,可拉是以斯哈的儿子,以斯哈是哥辖的儿子,哥辖是利未的儿子,利未是以色列的儿子。”(34-38节)
大卫不但创立了诗班,还亲自任命了诗班长,也就是“伶长”;伶长负责诗班的敬拜服事,以及指挥乐队。整卷诗篇一百五十篇中,“交于伶长”、“交给伶长”、“交与伶长”这样的描述出现了五十五次。大卫任命的三个伶长分别是亚萨、希幔和耶杜顿(以探),接下来的三十四至四十七节,就记录了这三个伶长的家谱。
第三十四至三十八节,首先记录了哥辖族人希幔的家谱。希幔主要负责敬拜中的乐器部分,他是乐器中的高手,带领诗班用乐器赞美、敬拜神。这里记录了从利未到大卫的时代共有二十一代。其实这份名单在前面的二十二至二十八节中已经记录过一次,当时是从可拉往下记录,一直记录到撒母耳;这里则是从希幔往上去追溯,又回到可拉。
作者这样记录,为要告诉我们,在可拉的后代当中,神使用一些人,让他们在神的面前事奉。可拉是利未的曾孙,在旷野漂流时,他联合同党大坍和亚比兰,以及以色列二百五十名首领,聚集起来攻击摩西和亚伦。他们反叛神的仆人,就是反叛神,结果被神刑罚,大地裂开一个大口,吞灭了他们。
可拉因为反叛神而受到处罚,他的后裔却没有受到株连;我们在读诗篇的时候,会看到有一些诗篇注明是“可拉后裔”的诗篇;这些可拉的后裔以先祖之名为笔名,记念自己祖先的重大错误,以此自我警惕,提醒自己要格外谨慎,不能步先祖的覆辙。同时也提醒自己,我是个蒙恩的罪人,今日能在圣殿里事奉,写作颂赞诗篇,在圣殿吟唱敬拜,完全是神格外的恩宠,是神的怜悯,不是自己配得的。
今天我们每一位基督徒,能够自由敬拜神、自由事奉神,岂不也同样是蒙恩的罪人。虽然我们在神面前走错了路,但什么时候我们的心回转归向神,神的怜悯就临到我们身上。可拉的后裔被神使用,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够事奉神是恩典,事奉也是在神的恩典里面进行的;如果神不给我们这个恩典,我们连事奉神的机会都没有!
“希幔的族兄亚萨是比利家的儿子,亚萨在希幔右边供职。比利家是示米亚的儿子,示米亚是米迦勒的儿子,米迦勒是巴西雅的儿子,巴西雅是玛基雅的儿子,玛基雅是伊特尼的儿子,伊特尼是谢拉的儿子,谢拉是亚大雅的儿子,亚大雅是以探的儿子,以探是薪玛的儿子,薪玛是示每的儿子,示每是雅哈的儿子,雅哈是革顺的儿子,革顺是利未的儿子。”(39-43节)
这段经文追溯了革顺族人亚萨的家谱,从亚萨追溯到革顺,共有十三个名字。当初大卫把约柜迎入耶路撒冷时,亚萨和他的乐师前行奏乐,敲钹吹号,鼓瑟弹琴,用诗歌颂扬赞美耶和华(代上16:4-6);之后亚萨的后裔也一直管理着诗班事奉。
被掳的犹大人从巴比伦回国时,其中就有歌唱的利未人亚萨子孙一百二十八人(拉2:41),也是被掳归回后唯一提到的利未人歌手。所罗巴伯带领犹太人重建圣殿,匠人立耶和华殿根基的时候,亚萨的子孙都按照大卫所定的例,敲钹彼此唱和,赞美耶和华(拉3:10-11)。
亚萨在诗班中主要负责教导神的话语,带领人遵着神的旨意唱歌(代上25:2)。亚萨这名字的意思是“收集者”,他为诗班的敬拜收集了许多优美的诗歌;我们翻开诗篇五十篇、七十三至八十三篇,就会看见那些诗篇的作者是亚萨。
亚萨的诗篇中比较广为人知的一句话是:“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诗50:23)。这句话指出,敬拜神的重点不是做足礼仪上的要求,乃是生命上有转变,流露在言语行为之中。换句话讲,真实的敬拜是“活”出来的,而不是“做”出来的。
另外在诗篇七十三篇到八十三篇中,亚萨探讨了恶人兴旺与义人受苦的问题,他不明白神为何容许仇敌摧毁神在锡安的住所,因此他说:“我要思想你的经营,默念你的作为。”(诗77:12)当人时常回想神的恩典作为,就可以击退一切怀疑和沮丧,毕竟信心是建立在神已经成就的事实之上,不会因为一时感觉上的不顺就消失的。
“他们的族弟兄米拉利的子孙,在他们左边供职的有以探。以探是基示的儿子,基示是亚伯底的儿子,亚伯底是玛鹿的儿子,玛鹿是哈沙比雅的儿子,哈沙比雅是亚玛谢的儿子,亚玛谢是希勒家的儿子,希勒家是暗西的儿子,暗西是巴尼的儿子,巴尼是沙麦的儿子,沙麦是末力的儿子,末力是母示的儿子,母示是米拉利的儿子,米拉利是利未的儿子。他们的族弟兄利未人,也被派办神殿中的一切事。”(44-48节)
这段经文追溯了米拉利族人以探的家谱,从以探追溯到米拉利,共有十二个名字。以探又名“耶杜顿”,以探据说是他的原名,耶杜顿可能是人对他的另一个称呼。以探主要负责敬拜中歌曲的部分,带领诗班用诗歌表达对神的赞美和敬拜。神赐给耶杜顿六个儿子,在他的调教下学习弹琴、唱歌、称谢、颂赞耶和华(代上25:3);全家一起事奉神,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
我们注意到,诗篇第三十九篇的标题中提到“大卫的诗,交与伶长耶杜顿”;第六十二篇的标题提到:“大卫的诗,照耶杜顿的作法,交与伶长”;另外第七十七篇的标题则提到“亚萨的诗,照耶杜顿的作法,交与伶长”。“照耶杜顿的作法”这句话可能是指他为这些诗篇谱曲,可见以探是一个很有天份的音乐家。
亚萨、希幔、以探(耶杜顿)都是被圣灵充满光照之人,他们将自己全然献上,一生以称谢颂赞神为职事,在神的殿中引导众人一起敬拜神,按着神的心意来赞美他,带下了神荣耀的同在。所罗门王建殿竣工之日,圣经记载了圣殿落成后的首次崇拜,其场面、其氛围,均令人震撼:
“当时,在那里所有的祭司都已自洁,并不分班供职。他们出圣所的时候,歌唱的利未人亚萨、希幔、耶杜顿和他们的众子、众兄弟都穿细麻布衣服,站在坛的东边敲钹、鼓瑟、弹琴。同着他们有一百二十个祭司吹号。吹号的、歌唱的都一齐发声,声合为一,赞美感谢耶和华。吹号、敲钹,用各种乐器,扬声赞美耶和华说:‘耶和华本为善,他的慈爱永远长存!’那时,耶和华的殿有云充满,甚至祭司不能站立供职,因为耶和华的荣光充满了神的殿。”(代下5:11-14)
诗班同着一百二十个祭司,在敬拜中一起发声,用各样的技巧、恩赐、乐器来赞美神,这是何等荣耀的光景,是何等美善的服事,神荣耀的同在降临在敬拜赞美当中,甚至连祭司都不能站立供职。何等渴望今日教会的敬拜赞美,也能带下神荣光的充满,这样当每个人踏进教会时,便立即能感受到他正身处神圣洁的子民中间,他们甚至可以互相见证说:“神就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