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近来在一些微信群里因个别极端改革宗粉丝的四处“征伐”,到处是狼烟四起。改革宗神学传入大陆,带来了祝福,但也产生了很多混乱,其表现之一就是涌出了某些手拿“郁金香五要义”大棒、以卫道士自居的“属灵红卫兵”。在这些“属灵红卫兵”里,男有何奇伟,女有王素艳“牧师”,他们表现得异常活跃,时常抡起大棒定罪其他弟兄姐妹。还有人拿着他们的片段言论作为武器上纲上线地进行人身攻击。这种现象需要正视和反思的。笔者的文章无意于卷入教义之争,而是针对这种现象而写,包含了我自己的反思,因为本人曾经也是改革宗学习者。
改革宗神学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进入中国大陆以来,吸引了许多基督徒和传道人纷纷去学习。很多基督徒以学习改革宗为时尚,有些传道人更以能到海外正规的改革宗神学院“镀金”为傲。不能不说,改革宗神学的到来,给中国的传统教会注入了某些新鲜的血液。
我自己在信主后不到两年就接触到了改革宗神学,很快就为改革宗神学的博大精深和严谨逻辑而深深陶醉。说到改革宗的神学教义,最为人熟知的莫过于预定论和“郁金香”五要义。我刚接触改革宗不久就对预定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曾想吃透这个奥秘,以至于差点钻进牛角尖。
但再后来,经历得多了,看到一些改革宗圈子里的党同伐异、乱象重重,看到那些被称为极端加尔文主义者的人(无论是信徒还是传道人)令人瞠目结舌的言论和举动,心里对此越来越反感。因此,我不能不冷静下来,对过去所领受的东西有些反思。
正好在2015年的时候读了美国詹姆士·史密斯所写的一本小册子《致年轻加尔文主义者的信》,心里很有共鸣之处。这本书虽然是为改革宗信仰辩护的,但也很冷静客观地痛陈改革宗圈子里的某些不良现象,其中之一就是有些人掌握了改革宗信仰那充满恩典的教义,但同时他们的心却变得异常骄傲自负。这一强烈的反差连要为改革宗信仰进行辩护的詹姆士·史密斯本人都甚为惊讶深感羞愧。作者认为这是一种“属灵的骄傲”,是一种“丑陋的罪”。我为这位改革宗信仰辩护者的“自曝家丑”叫好!
改革宗虽然很受一些基督徒的推崇,但这些年来也暴露出很多诟病之处,因此遭来了诸多反感。这么几年走过来,连我自己也发觉并诧异,按道理说改革宗神学高举的是上帝至高主权和“唯独恩典”的核心教义,学习领受这一教义系统的人应该是谦卑柔和的人。可是现实的经验却恰恰相反,领受改革宗信仰的一些人往往是胸怀变得异常狭窄刻薄:
——自以为掌握了绝对真理,唯我独尊目中无人;心理变得异常自负偏执——自封神圣,以卫道士自居,我最纯正我唯一正确;人格也变得有些扭曲冷酷——党同伐异不说,其内部也是互相攻伐,四处惹是生非,要么别人都得听我的,要么别人统统都下地狱。
同为基督的肢体,没有丝毫的爱和怜悯,反而是动用国家机器镇压持不同神学见解的弟兄姐妹。当基督的爱让位于冷酷的教条,何等可怕!可是这段历史在一般的改革宗历史中似乎是有意被抹杀的。
(这个帽子扣得实在太高了,本人担当不起)
从生活经验来看,改革宗神学在中国大陆传布日久,贡献很大,但也滋生出一批“属灵红卫兵”。一些自诩为改革宗教会的领袖和信徒高举改革宗预定论这根大棒,到处给非我族类者扣帽子签标贴打棍子。苏北某城市一位改革宗教会领袖甚至宣称天底下只有他们的教会才是唯一归正的纯正教会,其他的教会统统是假教会,别人必须离开这些“假教会”加入他的教会听他的道方能“得救”。
(不能谦谦和和地讨论问题,动辄贴标签打棍子)
两三年前我曾加入一个改革宗的QQ群,这个群唯独尊崇钱曜诚和台北改革宗教会是天字号纯正教会,其他的改革宗都是“山寨”的,而群里还有个人说伯拉纠、阿民念、约翰·卫斯理、戴德生、宋尚节等人现在都在“硫磺火湖”里受苦。在此人的眼里,近代以来来华宣教的西方传教士绝大多数是异端阿民念派的,没有多少是得救的,因此中国教会的信徒绝大多数也都是阿民念派的,没有多少是得救的。
我当时深感震惊,我分明从其言论中感受到其人的冷酷无情,说真的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如此冷血狭隘的基督徒!基督的怜悯在哪里?基督的温柔在哪里?这个人是先知吗,怎么敢一口断定那些历史人物都在“硫磺火湖”里呢?从哪来的胆量可以一棒子把那么多西方宣教士和信徒打死呢?我试图提出质疑和反驳,却被从那个群踢了出来……
我要问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强烈的反差——一边是恩典荣耀的教义,一边是狭隘冷酷的心胸?在属灵高帽的背后包藏着怎样的尖酸刻薄?
《致年轻加尔文主义者的信》的作者认为这是有人将改革宗神学局限在了TULIP(郁金香)狭窄的定义中而所致。作者也许说得有道理。有些人把圣经全备真理狭窄化,忽略福音书和耶稣的整全教导,单单高举某一方面的教义,推崇的是一种狭隘自私的救恩观,其心态必然走向唯我独尊,对非我族类者就势必党同伐异咬牙切齿了。
主耶稣曾向犹太教人士讲过一个比喻,说的是有个王要为儿子举办娶亲的宴席,吩咐仆人去邀请先前被召的人前来赴席,但是这些人都拒绝了邀请。然而,这位王没有因为这些人拒绝而把他预备好的宴席扔到垃圾堆里,而是吩咐仆人去岔路口,“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结果是“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太22:1-10)。
相关经文:马太福音 22:8 于是对仆人说:『喜筵已经齐备,只是所召的人不配。 马太福音 22:9 所以你们要往岔路口上去,凡遇见的,都召来赴席。』 马太福音 22:10 那些仆人就出去,到大路上,凡遇见的,不论善恶都召聚了来,筵席上就坐满了客。
这里让我们看到的是一幅广阔的救恩图画,救恩要从狭隘自私的正统犹太人临到被犹太人所鄙视和排斥的广大外邦人。既然如此,今天为何还有人要企图重新建造那种犹太教式的宗教堡垒,高抬自己而轻贱他人呢?是画地为牢还是作茧自缚?他们自以为脑袋里装满这些正统教义就很“属灵”了,但他们的心其实并没有被神的恩典真正触摸到而获得更新!
因此,我们今天不是回归哪个主义,更不是要再建一个宗教堡垒,而是要全面回归圣经和耶稣的教导,走出狭隘的牢笼,做基督的门徒,活出天国的生命,走向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