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摩西 
 
摩西是以色列历史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这样传下来的:  
    雅各 →利未 →歌辖 →暗兰 →摩西  
各位对摩西的印象如何?(让大家发表一下)  
摩西一生的岁数是一百廿岁,我们可以将它分成三段: 
 
第一个四十年,他在埃及皇宫渡过,「学了埃及人一切的学问,说话行事都有才能。」 (徒 7:22)那时他真是志得意满,满腔热忱,要救自己的同胞。用一句英文来形容, 就像 I am something,我什麽都行、可以做很多事。  
第二个四十年,摩西是在米甸的旷野牧羊,接受磨链,消磨锐气。他那时的体会是「我不能」(I am nothing)。所以当上帝呼召他时,他以自己不行来推托。  
第三个四十年,上帝使用摩西拯救以色列百姓,摩西所经历到的是「上帝能」(God is everything)。上帝向摩西启示 的圣名,就已经显示 全能永在的特性。   
摩西带领以色列百姓出埃及,所遭遇的困难和挫折,实在是难以尽述。他才去见法老不久, 以色列百姓不但情况没有改善,反而更加糟糕,法老更加虐待以色列人(出 5 章), 百姓再也不肯听他的话了(出 6:9)。如果是你,遇到这种情形,会有怎样的反应呢?就算了吗?  
你在事奉上帝时,有过类似的遭遇吗?当时觉得如何?你的反应如何? 请看摩西的反应。他回到上帝面前(出 5:22-23),寻求上帝的应许和能力。  
他深信出於上帝的,必定成就。而他在旷野放羊时所接受的磨练、对羊群的耐心, 在他日後带领以色列百姓行走旷野路途时,都派上用场。 就因为摩西有这样的信念和不怕困难的毅力,所以至终能够完成上帝所托负的使命。   
四、以色列百姓 
 
以色列百姓在出埃及记中显出怎样的特性呢?他们是亚伯拉罕的後裔, 是上帝所拣选的,上帝的圣言要交托他们(罗 3:2),救恩也要从他们而出(约 4:22)。 出埃及记记载他们由一个家庭发展为一个民族的经过。我们从出埃及记中可以看出以色列百姓是这样的:  
(一)敬畏上帝: 
 
当摩西告诉他们,上帝要带领他们出埃及时,他们的反应是「低头下拜」(出 4:31),他们很高兴听到上帝眷顾他们、鉴察他们的困苦。   
(二)经不起挫折: 
 
虽然以色列百姓敬畏上帝,我们也看到他们实在经不起什麽挫折。 当法老不听摩西的话,加倍虐待他们的时候,他们对摩西所传上帝的话再也听不下去了(出 6:9)。 後来上帝显出大能,拯救他们脱离埃及,但当他们前遇红海,後有追兵时, 他们又向摩西抱怨说,早知道就不要出埃及了,他们说:「服事埃及人比死在旷野还好」 (出 14:10-12)。这是一般人经常有的反应。你呢?你对挫折的反应如何?   
(三)接受上帝的约、做上帝的百姓: 
 
上帝救赎以色列百姓的目的,是要他们出来事奉 (出 5:1、7:16、8:1、8:20、9:1、9:13、10:3)。  把他们带到西乃山,在那里与他们立约,并赐下诫命、律例要他们遵守。上帝说: 「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鹰将你们背在翅膀上,带来归我。 如今你们若实在听从我的话,遵守我的约,就要在万民中作属我的子民,因为全地都是我的。 你们要归我作祭司的国度,为圣洁的国民。这些话你要告诉以色列人。」 (出 19:4-6)以色列人表示他们愿意遵守这个约,作上帝的百姓(出 24:3), 於是摩西就洒血在百姓身上,表示约之成立(出 24:6)。   
(四)很快偏离正道: 
 
他们才跟上帝立约没多久,摩西上山四十昼夜,以色列百姓立刻雕刻金牛犊来拜, 还说是要向耶和华守节。不论他们是出於恐惧(出 32:23), 或是看埃及人拜偶像习惯了,总之,他们所行的,很明显地触犯了上帝的诫命。  
我们跟以色列百姓是否有几分相似呢?在我们奔跑天路时,是否经不起挫折, 是否向上帝表明愿意遵行 的旨意,却又情不自禁地偏行己路呢?感谢上帝,  把我们从罪恶的权势中拯救出来,赦免我们一切的过犯。 乐意与我们立约, 使我们成为 的百姓。 也乐意赐下圣灵,帮助我们遵行 的旨意。    
五、出埃及记的重要性 
 
出埃及这个事件对以色列人非常地重要,因为以色列百姓成为一个民族, 以後逐渐发展成一个国家,是从出埃及开始的。出埃及记记载以色列人从奴隶的生活到敬拜的生活; 从受制於法老到与上帝连结;从为法老建造积货城到建造敬拜上帝之处; 从受压制彷佛上帝并不存在,到上帝充满会幕(注 2)。自此,以色列人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实体, 有自己的制度、法律、领袖、信仰。因此,以色列人历世历代记念这个事件、 覆诵它(见申 26:5-11、书 24:1-8、诗 78:1-72、何 11:1、太 2:13-15)。  
出埃及更是将来救赎的范例,它成了一切受苦者的盼望。基督徒可以从出埃及里找到耶稣基督的影子(注 3):  
(一)逾越节的羔羊: 
 
上帝为拯救以色列百姓所降与埃及人的最後一个灾难是杀埃及人的长子。 上帝吩咐以色列百姓杀羔羊,把血抹在门框和门楣上,如此就能幸免此灾。 哥林多前书5:7 说「逾越节的羔羊基督已经被杀献祭了」,施洗约翰也曾指著耶稣说: 「看哪,上帝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 1:29)可见逾越节的羔羊是预表基督为了救赎、 为除去我们的罪而被杀。我们今日得以成为上帝的儿女,是上帝用重价买来的(林前 6:20), 是 用自己的宝血救赎来的(徒 20:28),我们岂能不心存感恩,并重视自己的地位和身份麽?   
(二)吗哪代表生命的粮: 
 
上帝在旷野赐下粮食-吗哪给以色列百姓吃(出 16:4), 耶稣说:「我就是生命的粮。」(约 6: 35) 不但救赎我们,也喂养我们。 我们所需用的一切, 都知道。感谢主这样丰富地预备。   
(三)出水的磐石: 
 
摩西在旷野击打磐石,磐石就出水给以色列百姓喝。哥林多前书 10:4 说以色列百姓 「都喝了一样的灵水,所喝的是出於随著他们的灵磐石,那磐石就是基督。」 耶稣自己也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约 4:14)可见出水的磐石是预表耶稣基督。   
(四)会幕: 
 
会幕表示上帝的同在,里面有许多物件和献祭制度也是预表耶稣基督(来 8-10 章), 我们下一课将再详谈。   
▲附录:埃及的历史背景 
 
埃及的历史在 1000 B.C. 以前可以这样划分(注 4):  
上古时代: 1- 2朝 
──────────────────────2500 B.C. 
古王国:  3- 6朝 是金字塔时代,京城在北部孟斐斯 
      7-10朝 国势趋弱 
──────────────────────2000 B.C. 
中期王国:11-12朝 京城在以斯淘(孟斐斯稍南) (亚伯拉罕) 
     13-17朝 国势趋弱           (约瑟) 
──────────────────────1500 B.C. 
新王国: 18-20朝 帝国时代,京城在南方的底比斯 (摩西) 
──────────────────────1000 B.C. 
     21-30朝              (所罗门) 
────────────────────── 
埃及在 13-14 王朝时势力减弱,许克索斯人在 1730 B.C. 入侵,夺取政权, 建都於西华里斯(兰塞)。 1680 B.C. 他们推翻在孟斐斯的埃及统治者,僭取全埃及的统治权。 许克索斯人并不多,他们凭著占领几个重要据点来维持统治权。约瑟的兴起可能就在这时期。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年代有两种重要说法。第一种主张在公元前第十五世纪。 这是根据列王纪上 6:1 往前推的。所罗门在公元前 960 年登基,登基第 4 年开工建殿。 如果这是出埃及第 480 年,如列王纪上 6:1 所言,以色列人出埃及应该是在 1437B.C. 左右。 撒那认为这种说法不大可能,因为当时埃及国势极强,势力及於叙利亚和巴勒斯坦。 列王纪这样记载,目的是要将所罗门的建殿放在以色列历史的中心点。  
事实上古人对时间年代的计算通常用概算的方式,不一定十分精确。第二种说法认为以色列人在公元前第十三世纪出埃及,当时埃及由第 19 朝的兰塞二世为王(注 5)。  
当时的蒲草纸纪录记有哈皮鲁(Apiru,半游牧民族,以色列人属之)的事迹。 「他们拖大石为建造兰塞二世巨大的塔门通道」,那些人「每天要作定量的砖」。 在底比斯以西建造王室坟地工人之村庄,其碎陶片上有「工作表」,纪录有工作日和偷懒日的详情。 有时列出缺席的理由,例如「他的妻子病了」、「为主人造酒」、「被蝎子伤了」。 最有趣的登录是「向他的神献祭」,有时整班人数天缺席,都去从事地方性的宗教活动。 这就让我们想到在出埃及记 5:1-5,法老不给假期,也不承认摩西的上帝(注 6)。  
兰塞二世的继承人莫涅他(Merneptah)在公元前 1220 年战胜利比亚和海上人民的联盟, 其纪念碑曾提及以色列人。这是圣经以外在历史上第一次提到以色列人的存在, 也是埃及文献中唯一提到以色列人的一次。由於当时埃及忙於应付外敌,无暇顾及巴勒斯坦, 遂给以色列人进入迦南的绝佳良机(注 7)。   
▲附注: 
 
- Nahum M.Sarna,Exploring Exodus: The Heritage of Biblical Israel. (New York:Schocken Books, 1986),pp.63-64. 
 - Terence E.Fretheim,Exodus. in Interpretation Series (Louisville: John Knox Press,1991), pp.1-2. 
 - 表记就是藉著人物、实物、事件或制度,把将来要出现的人物或真理预先表明出来。很多人在旧约里寻找有关耶稣基督的表记。的确,在旧约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基督的影子。但是运用表记学时要非常小心,最好有新约的经文做根据,否则容易变成牵强附会。 
 - K.A.Kitchen, 「埃及」, 《证主圣经手册》, 范约翰编,(香港:证道出版社, 1991), pp.151-154. 
 - 同注 1, p.7-10. 
 - 同注 4, p.154. 
 - 同注 1, pp.10-13. 
  
▲背金句:出埃及记 19:5-6  
▲唱诗:请大家唱校园诗歌Ⅱ178「进迦南」  
▲作业: 
 
- 把上帝对你的救赎与恩典同一位朋友分享,并简单记录其经过。 
 - 请速读利未记 1-15 章。 
 - 请预习第七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