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初,西方对所人的信仰都大大地加以质疑,对进化论,对科学去投入了绝对的相信,这种想念的本身并没人过滤或考验过,而只是一种乐观的迷信。至于在东方,特别是中国,二十世纪初期有一种很特别的现象,就是没有读书的人把所有的迷信都当作宗教,有读书的人把所有的宗教都当作迷信。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知识份子完全用藐视和态度来看属灵的事,盼望把宗教信仰连根拔除,使中国人脱离非唯物、非科学、非实证……等“宗教的祸害”。但是我们看见无论是在海峡那边,或是海峡这边,都是经过千年以后,才开始知道区别什么叫做“迷信”,什么叫做“信仰”。
“信仰”的必要性不单单在信宗教的人们心里是肯定的,它在那些最反对宗教的唯物主义者的内心深处也是肯定的。因为当你反宗教的时候,你那“反宗教”的精神,其实也有很深的“宗教性”在里面。当你反绝对,反得最利害的时候,你就是以“绝对者”的身份来反对别人的的绝对。所以,灵界的事物是不是可以完全排除在人的生命之外呢?不可能,这为什么?因为人本身就是物质加上灵性的一个综合性的存在。人有物质的一面,也有心灵的一面。当教会在不知不觉中受现代主义影响,忽略灵界的事物,几十年之后,教会界许多人看见一些灵异现象发生的时,就马上认为:“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这正是我们所忽略的,我们快快接受吧!”并且美其名说那叫作“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