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发展期 灵粮堂的发展肇始应该自该教会人员前往台湾台北建堂后。1954年9月,赵世光牧师来台布道。于台北市第一女中的布道会深受欢迎后,正式成立台北灵粮堂。成立初期,灵粮堂创办人赵牧师仍于九龙布道,该教会也无固定集会场所。除了暂时借用师专附设幼儿园与台银幼儿园的场所做为礼拜场所之外,灵修方式也以教徒私下互动为主。
1957年8月寇世远牧师任职台北灵粮堂,为台北灵粮堂首位专职牧师。同年11月,灵粮堂于台北市和平东路建立首座灵粮堂集会场所。1969年寇世远辞灵粮堂另立基督之家,改由郑昌国牧师接任,并持续以设立主日学与团契等方式召募教徒。
[编辑] 蓬勃期 1977年现任台北灵粮堂主任牧师周神助接任现职。周神助改良韩国基督教派的灵修方式,以创新的晨祷方式,吸引台北市民。并增建台北灵粮堂楼面面积来容纳更多教众。至1990年,光是台北灵粮堂每主日就有两千余人教徒固定前往。同时间,该教会也派资深牧师前往高雄、台中、台北县、甚至偏远的花莲、台东设立分堂。并以创新的企业方式,扩展布道版图。
[编辑] 灵粮堂现况 灵粮堂师承另一独立教会基督教浸信会,却并没有完全将原有限制视为圭臬。例如,浸信会不允许的点水式洗礼(又称点水礼)仪式,灵粮堂时而所见。也就是这种较为宽松的布道方式,又逢台北神召会与新约教会的出走与式微,现今灵粮堂已几乎成为台湾最大的基督教宗派。
最近几年,灵粮堂于敬拜、赞美、祷告,甚至神迹医病等布道方式已脱离传统福音派的范畴。也因此许多相关宗教研究学者依照宗教学者史答克的区分方式,将灵粮堂视为圣灵第三波甚至新兴宗教一支,不过如同其他宗教流派相同,灵粮堂对此并不承认。这段时间,灵粮堂不但在台湾持续传递福音,也在国外设立多处分堂。 据台湾基督教数据中心调查的「2003台湾基督教会教势报告」报告显示,2003年,光是台北和平东路的母堂与规模最大的木栅灵粮山庄,主日礼拜就有24堂聚会。该两处聚会出席人数每周达8000人。另外,灵粮堂于全台也设立分堂共53个,会友人数约有28258人,其中包含主日学学生共4254人。现今在台湾,台北灵粮堂的宗派发展规模已与浸信会并驾齐驱,几乎成为全台湾最大的基督教宗派。除此,灵粮堂亦在加拿大、美国、新加坡、日本、甚至非洲肯亚等地设立有113个分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