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615|回复: 0
收起左侧

[转帖]從愛情出發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2-11-28 13: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偶尔看到一篇文章,贴出来与大家分享:) 作者:杜華德(Walter Trobisch) 亮晴譯 前言: 一旦進入婚姻,要再撤銷,後果重重。男女一旦發生性關係,就不再是原來的自己。男女之間交往,唯一的入口是「愛情」,絕對不是「婚姻」,也不是「性」。大體而言,婚姻的三大要素是:離開父母,彼此連合,成為一體。換句話說,婚姻涉及法律、感情與身體等層面。三者密不可分,猶如三角形的三個角;若執意拆散其中之一,全盤即告崩潰。 不過,談婚姻,該從哪個角度切入最適切呢?是法律、抑是個人感情、還是身體層面?簡要的說,有傳統答案,也有新潮的答案。說傳統,即從法律層面切入婚姻;其最大危機是,個人的因素──愛情,未被考慮在內。 話新潮,則從身體的性吸引作為起點;危機是遺漏了法律層面,永無邁入婚姻之日。事實上,這也是為什麼許多父母反對此類新潮答案的原因,深恐家庭生活亦將隨之全部瓦解。 聖經怎麼說呢?首先,我們必須查考創世記二章24節的頭兩個字:「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若要了解「因此」的意義,我們必須從這節經文的前一段記載讀起;這記載既出名,卻也常被拿來揶揄嘲弄。這段記載中說到神要向人表明祂的慈愛,為人造了一個「配偶」,是「可以幫助他的」,這個配偶與他同等,可以使他完全: 「耶和華使他沈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華神就用那人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個女人,領她到那人跟前。」(創二21~22) 這故事所描述的愛情,可謂妙筆生花、獨樹一格。為什麼兩性之間總是不斷地愛慕彼此?這種如磁力般的相互吸引如何解釋?答案是:他們原本為一,同屬整體的一部分,因此渴望重新恢復這個整體,盼望成全彼此,成為「一體」。 以愛情為入口 有人問:「婚姻鐵三角,應從哪一角走入婚姻?」聖經的回答卻是:「從愛情進入。」愛是婚姻與性的先決要件。婚姻無法製造愛情,而是相愛導致婚姻;性無法創造真愛,而相愛會尋求方式表達(包括性)。 神希望我們由愛情進入婚姻,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婚姻的公開儀式及其法律效力與性行為相仿,都會產生無法撤銷的事實;愛情卻不致如此覆水難收。訂婚男女可能有一天會發現他們的決定過於倉促,不該訂婚。之後,可能會解除訂婚之約,但不致於對另一方造成無法補救的創傷;為了愛,他們會協議分手。 只要還未走進另外兩個角,「愛情」就像旋轉門──是個入口;必要時,也可以作為出口。婚姻,卻不像旋轉門,反倒像是一道會關閉的門,門內卻沒有把手。當然,人們可以強行把門翹開。不過,強行翹開這道門,顯然困難更多,因為離婚比解除訂婚之約有更多必須承擔的後果。 性行為也是如此,覆水難收!根據聖經的觀念,當倆人發生性行為後,就永遠不再是原來的自己。倆人無法佯裝「啥事都沒發生過」;性使倆人如夫妻般地結合在一起。性是一體性的結合、是全人的。 對於性,聖經的教導正是如此──不論倆人是否認真、是否打算結婚;即使召妓亦然。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前書六章16節寫道:「豈不知與娼妓聯合的,便是與她成為一體嗎?」 葛瑞米(Robert Grimm)在《愛與性》(Love and Sexuality)一書中寫著:「身體上有些不可磨滅的印記;我無法切斷自我與自己身體的關係。」這是個非常實際的問題。有許多年輕情侶會說:「我們當然願意從愛情入門。不過,怎樣才知道,我們的愛已深厚到能帶我們走向一生的忠貞、全然的忠實?怎樣才知道,我們的愛已成熟到能夠立下婚約、至死不渝?如果性行為不是愛的試金石,要用什麼才能測試愛情?」 愛情試金石 以下提出六項(不只一項喔)測試愛情的方式,部分取材自杜葳爾(Evelyn Du Vall)所寫《愛情與生活》(Love and the Facts of Life)一書。 1.分享度的測試 真愛盼能分享、給予、向外延伸;會為對方設想,而不是一味想到自己。讀到一些好書,會想到與愛人分享嗎?計畫活動時,只想到自己想做什麼,還是會顧及對方喜好?德國作家奧瑟(Hermann Deser)曾說:「追求快樂的,不該結婚,因為婚姻的要務是為了使配偶快樂。尋求瞭解的,不該結婚,因為婚姻的要務是為了要瞭解配偶。」因此,第一個試金石是:我們能夠彼此分享嗎?我想追求快樂嗎;抑是要使伴侶快樂? 2.活力度的測試 有回我收到一封信,是位憂心的戀人。他聽說真正墜入愛河的人,會為愛消瘦。然而,即使他真心真意在談戀愛,體重還是沒有下滑,這令他苦惱萬分。確實,戀愛會影響人的身體變化。不過,長期說來,真愛應該不會使你精力減退;而是為你注入新的力量,使你更容光煥發、神采飛揚。真愛應會使你充滿喜笑,更有創意、工作效率增加。 第二個試金石是:我們的愛情是否是股新的力量,使我們充滿開創的活力;抑是耗費我們的精神活力? 3.尊重度的測試 真愛必然相互尊重、彼此仰慕。 一個女孩看到某個男孩縱橫球場,連連得分,可能會生發仰慕之情。不過她若捫心自問:「我希望這男孩以後做我孩子的父親嗎?」通常答案是否定的。一個男孩看到某個女孩曼妙的舞姿,可能會產生愛慕之意。不過他若靜下來想想:「我希望這女孩以後做我孩子的母親嗎?」可能會改變主意。 第三個試金石是:我們真能彼此尊重嗎?我是否以我的伴侶為榮? 4.習性的測試 有次有個已訂婚的歐洲女孩,憂憂愁愁地來問我:「我很愛我的未婚夫,不過,就是無法忍受他吃蘋果的方式。」愛,接納對方,包括他所有的習性。不要以為這些習慣婚後就會改變;很可能根本不會。你必須全盤接納對方,包括他所有的習慣與缺點。 第四個試金石是:我們是否只是彼此愛慕;或者也彼此喜歡? 5.爭執的測試 每次有人找我做婚前輔導,我總是問他們有沒有好好吵過一架──不單只是脫口而出的意見不同,而是真正的吵架。不少人的答案是:「牧師,我倆彼此相愛,從不吵架的。」我會接口:「先吵一架──再來找我為你們證婚吧!」 當然,重點不在吵架,而在彼此重歸和好的能力。這種能力應在婚前就加強訓練、並做測試。婚前的要件,不是性經驗,而是這種爭執的經驗。 第五個試金石是:我們能否彼此寬恕、並互做讓步? 6.時間的測試 有對年輕情侶想找我為他們證婚。「你們認識多久?」我問:「已經三個禮拜,快四個禮拜了。」這是他們的答案。這太短了。我個人認為,至少得要一年!兩年可能會更安全些。在假日見面約會,或週日盛裝赴會,固然很好;但最好也能看看對方的生活,包括上班、沒刮鬍子、穿運動衫、或是髮型邋遢,以及在壓力下或危機中的反應。有句古諺說得好:「除非攜手走過人生冷暖,否則切勿輕言結婚。」 倘若你不太確定這份愛情,時間會顯明一切的。 最後的試金石是:我們的愛情歷經人間冷暖了嗎?相識的時間夠長嗎? 性的迷思 容我重申:性,絕非愛情之試金石。 倘若有情侶想以性行為來測試他們是否彼此相愛,我想問:「你們愛情僅僅如此嗎?」如果他們兩人都認為:「今晚我們一定得發生性行為──否則對方一定會認為我不愛他。」這種害怕可能分手的心理,就足以遏阻這項測試的成功了。 性,絕非愛之試金石;因為試驗本身(性行為)就會摧毀你想測試的愛情。 舉個例子好了,試圖觀察自己入睡時的情形:若要觀察,事實上,進行觀察的同時,你就無法入睡;若已入睡,則無法觀察。相同的,若要以性來測試愛情亦然。測試,就不是相愛;相愛,就不會去測試。基於真愛,愛必須延緩「身體」的表達,直到它能被包括在婚姻鐵三角的互動之中。假設有對戀人不是從性、而是從愛情的入口入門,那就是完全不同的狀況;我們必須仔細明辨這兩種方式。 他們認識很久,毋須以性來測試愛情。他們學會彼此分享;雙方都因為這份愛情,生活更有力、起勁。他們一天比一天更相互尊重,接納彼此的生活習慣,真心相互欣賞。他們爭吵過,而且安然走出風暴,也知道能夠彼此原諒。他們已進展到可以相互承諾的地步:「我們願意廝守終身。」因此,他們訂婚了。 他們由愛情之門,邁入婚姻的鐵三角──決意長相廝守。這對戀人不認為性可以在毫無承諾的情況下發生;他們已彼此委身,而且是經過長時間的仔細觀察。他們已無利己的動機,而是樂意承擔對於彼此的責任。現在,他們問:「為什麼我們不能也以身體來表達我們的愛?為什麼一起上床前,非得取得一紙官方證書?一張紙真的就能使婚姻成立嗎?」 當然不是──就像出生證明之於嬰兒的誕生一般。然而,出生證明不只是一張紙而已,也賦予人類生命法律上的保護。結婚證書亦然;賦予婚姻法律上的保障。稍早討論過,法律層面和個人與身體層面同樣是婚姻不可或缺的要素,也是婚姻鐵三角中不同的運轉力量。那些訂了婚、想要右轉、要有婚前性行為的人,忽略了一個事實:人生,變幻莫測。即使訂了婚,又如何真能夠確定必然會步入禮堂? 如果其中一個意外死亡,怎麼辦?剩下來的那人算是寡婦或鰥夫嗎?能繼承死者遺產嗎?她是小姐還是太太?萬一懷孕了,孩子該姓什麼?這些問題都指出一個事實,結婚證書不僅是一張紙而已。只要倆人尚未做好步入法律層面的準備,就是尚未做好為彼此全權負責的準備。責任之前,必須先要合法。 這是否意味著,他們必須抑制所有的示愛?先步入聖壇;再等待那偉大的啟示?不,當然不是如此。這造成的殺傷力,將不亞於忽略法律層面所產生的後遺症。訣竅在於這對男女應同時在這兩方面成長、進步,按部就班,沒有跳越任何一個步驟。 試在婚姻鐵三角內加畫幾條平行線: 邁向忠貞與婚姻的每一步亦應同時邁向浪漫與親密,直到最終,從愛情的入口,抵達另外兩角──婚姻與性的結合──的頂點。惟有從目標的角度切入,才能回答這個問題。重點在於:邁向親暱的每一步,必須同時也增加同等的責任與忠貞。 常見的情況是,年輕男士告訴女友「我愛妳」,他的意思是只願往忠貞的方向挪移一吋。不過女友聽了芳心大悅,讓他往親暱的方向前進三吋。然後這個男孩會想,這太合算了,因此他又往忠貞的方向前進一吋。女孩讓他往親暱又推進四吋。不知不覺中,結果他們已經扺達性的終點,但對此行為,卻無法承擔全部的責任。因此他們進展的情形,是斜線,而非平行線:現在,三角之內有了真空,出現空白;這是許多訂婚男女的情況。他們認為他們彼此相愛,不過他們進展太快。空虛感悄悄潛入他倆的關係,他們對這份愛情愈來愈沒有安全感。因此他們愈發親暱,盼望藉此可以強化愛情──不過愈這麼做,反而愈沒有愛的確據。 另一方面,他們又不敢取銷婚約,因為生米已成熟飯。只好結婚,然而這份空虛也隨之進入婚姻,因此種下日後許多問題的禍根。要使平行線不致傾斜,是份艱難的工作。需要的,不只是人的智慧與力量,更需要來自於神的智慧與能力。[B] 這需要設立婚姻的主──也就是神自己──的幫助。祂知道為什麼祂會把婚姻的三項要素(離開、連合、一體)如此緊密的放在一起,使這三者密不可分。我們必須信靠祂,明白祂這麼做,不是要剝奪我們什麼,而是祂樂意賜給我們一份禮物──幫助我們創造永恆不渝之愛。全然地信靠祂,能使我們有力量遵守祂神聖的旨意: 「因此,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B]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2-11-28 14:23:0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7-6 00:13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