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有愈来愈多的迹象显示,强调尊重孩子、鼓励孩子的新观念横扫台湾,却被有些人解释为“少管”或“不管”,以致教出不少“小霸王”、“蜡笔小新”,和自残或伤人甚至动辄杀人取人性命的青少年。
美国的情况类似台湾,被宠坏的孩子类似恶霸,使得愈来愈多心理及教育专家发展出更新的教育理论“合理管教”。父母应该以爱为基础教儿女“纪律”的观念。
心理学教授史坦伯格指出,教养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参与不足”以及误解了“把孩子当朋友对待”的真义,以为是放他完全自由,以致无法掌握孩子的行为与行踪。
“以孩子为中心”的理念已成为纵容恶行的藉口,《对孩子期许更高》一书的作者戴门教授指出。其实,教育要兼顾敏感度与严格的,如果父母有引导、有规范,可以避免孩子身心出状况。家庭心理专家萝丝蒙指出,孩子性格发展期,教养需要适量维他命N。也就是说,父母要能勇于对孩子说“NO”,孩子才能学会分辨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事“不可以”。综合专家意见,合理管教,父母有七项金科玉律:
[B]1.当父母,不是当朋友[/B]
当父母第一要事就是不要只想当孩子的朋友,因为“父母”的意义,就是给孩子立下规矩?让他明白“底线”在哪儿,美国心理学家霍恩指出,孩子需要的是教导他如何解决问题的“领袖”,而不是只听他诉苦哭泣却束手无策的“朋友”。
澳洲亲子专家毕德福也说,孩子需要知道“规矩”是什么,家里谁“作主”,这样孩子才能有所依循,在“安全”的感觉中成长。所谓“尊重孩子”并非放任孩子为所欲为,“把孩子当朋友对待”也不是不教他规矩礼貌,否则孩子很容易依人性倾向主张“只要喜欢有什么不可以”,不懂尊重父母、也不会尊重其他人,教育学者魏世台说,她对“现代父母太常向儿女说抱歉,”很不以为然,常见职业妇女7点赶回家向儿女说“抱歉,还没煮晚饭”,而那些抱怨妈妈没早点回家煮饭的孩子都已十岁以上,还在看电视不懂做家事。
[B]2.及早规范[/B]
孩子从小就要管教,如果小时候不给他订下规矩,长大要管就会遭遇抗拒,管不动也管不住。管教态度要前后一致,尤其要避免和孩子讨价还价,否则会让孩子误以为规矩与原则都有商量余地,一旦他们有过这样“谈判”经验,反而吃定父母,教养当然也成了空谈。
[B]3.花时间与孩子相处[/B]
爱孩子、教养孩子是要和孩子相处。很多父母过份强调亲子相处,重“质”就够了,与儿女相处只是蜻蜓点水打个照面,但当孩子碰到问题需要有人和他谈谈时却不见父母踪影。切记问题不等人,相处有品质不能做为藉口,取代孩子希望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心理学教授史坦伯格指出,“较常与父母在一起的孩子一般表现都比较好。”
[B]4.控制电子媒体[/B]
研究发现美国22~34%的年轻受刑人有意识的模仿从电视,看来的犯罪技巧。事实上,孩子长期受到来自暴力色情的卡通、电视影集、综艺节目以至新闻报导等,各种色情、暴力讯息制约,模仿媒体两性亲密行为,青少年学电视主持人低俗用语,杀人而无悔意的实例屡见不鲜。
另一项追踪12年的研究也发现,大量收视暴力电视节目的人后来犯罪、攻击性及对子女严惩的倾向较高。“在提供性教育方面,流行文化代替了父母、宗教与学校的功能,是现代青少年的一大不幸,”史坦伯格慨道。
美国心理学家卡伦主张,父母应该规定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才能避免孩子受影响。美国医学会建议父母除了监督孩子观看的电视节目内容,也要将每天观看的时间限制在2小时内。
[B]5.了解孩子在做什么[/B]
孩子在家无人监护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大人不在,孩子确实容易有偏差行为,例如在邻里街坊间打破窗户或顺手牵羊。而即使大人在家,却不知道孩子在做什么,一样非常危险,有小学生打色情电话,青少年上网下载色情图片,网上交友被诱离家等等,都是家人在家关起门来做的。
但是,如果能先安排好孩子的课后活动,并且善用家人、邻居、朋友等后援力量支持,即使双薪家庭一样可以放心。
[B]6.不要误解“维护孩子自尊心”的真义。[/B]
真正的“肯定个人自尊”,应来自他真的达成某些挑战,而不是凡事必赞美。少棒队员未尽外野职守,即使队伍拿名次,他仍不能共享光荣。戴门教授认为很多父母动辄把孩子当星星捧上天,使得“维护孩子自尊”一词失去真正的意义。美国父亲协会宏恩指出,太受保护的孩子无法自己解决问题。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在快乐中成长以致过份呵护孩子,即使孩子没特别努力也大声赞赏,反而使得孩子缺乏从错误与挫折中学习如何处理困难与自己情绪的机会。许多专家认为,最需要的是适当的自尊,否则,一旦承受不住挫折,轻则颓丧忧郁,重则自伤伤人。忧郁症年龄层逐渐往青少年移动,自杀成为风潮,是全球父母都应注意的警讯。
[B]7.不离婚。[/B]
完整的家庭对孩子成长有正面的帮助。父母亲努力维系婚姻是协助儿女成长调适最重要的一件事。普林斯顿社会学教授麦克蕾荷发现,出身单亲家庭的孩子中辍学业的机率是其他孩子的2倍,而其中女生成为未婚妈妈的机率也是一般家庭孩子的2.5倍。这些孩子较易触犯法律,长大成人后也较易中辍学业,较不善于与人建立稳定关系。研究者指出,并非所有单亲家庭都会有问题,不过比起良好的婚姻关系,仍有遗憾。父母关系良好,不但给孩子安全感,两个人一起管教,也绝对比单亲管教容易得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