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经意间,躺平已经成为一个热议的话题,它是指放弃热血沸腾的努力,不再渴求成功,以一种最低的要求去生活。这种消极的生活态度折射出对生命意义的质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正成为现代社会的一大迷思,一方面,所有人都全力追求最大化的成功;另一方面,无论在多大程度上达到我们的目标,我们都将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灵魂拷问:我所做的是否值得?尤其是,当人们觉得付出不值的时候,就会质疑生命的意义,甚至消极地面对生活。那么,人在地上所做的工,究竟有什么价值呢?对于个人来说,有没有什么工作是有永恒意义的?这个问题由来已久,得从人类历史说起。 在人类历史的开端,始祖被安置在伊甸园里,那时,他们的生命和存在被赋予了明确的意义:管理看守神的园子。也就是说,他们活着是有目的的,他们是在为上帝“打工”,代替上帝管理世界。 神就赐福给他们,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和地上各样行动的活物。”(创世记 1:28 和合本) 作为这种使命意义的回报和确据,上帝在伊甸园当中放置了生命树,他们可以自由食用生命树上的果子,便可以永久活着。 但是,违背诫命使他们失去了这份工作,也就失去了生命的意义。上帝收回了最初赋予的管理使命,并把始祖赶出了伊甸园: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直到你归了土, 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 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创世记 3:19 和合本)
从此,人类成了地上的流浪者,糊口度日,没有被肯定的有永恒意义的目的,过上“混吃等死”的日子。这是极重的惩罚,让人在地上失去了生存的终极意义,因为人失去了被造的目的和使命!在判词中,上帝提醒世人本是尘土,结局就是再归于尘土,这对于人来说,是最大的悲剧!无论作何努力,在地上赚了多少,有多么成功,都逃不出归为尘土的结局。除非上帝另有指示,再次赋予人生意义,否则,人的一生将不会再有终极意义。以消散于尘土为终结,实在是无尽的空虚!
但是,历史上不乏有人从上帝那里领受了新的使命而获得生命价值。亚伯通过献祭得到神的回应,获得的生命的意义;以诺与神同行,行神之道,最终活着升天,获得了生命的意义;挪亚得到了神的指示,获得生命的意义:建造方舟,在洪水中保存物种;亚伯拉罕获得了神的指示,通过信靠和遵行神的话,他获得了人生意义:在应许之地,万邦之中见证主的名;同样地,以撒、雅各也都得到如此的指示,获得了人生意义;摩西、约书亚、大卫,众先知等,按照神的旨意而行,寻求建立地上的国度,恢复对上帝的敬拜。通过执行神的旨意,他们也获得了人生的终极意义,因为,他们所参与的是神在地上的计划一部分,被神所赋予了使命。只不过在远古的旧约时代,他们未必清楚这份意义的真正含义,他们中的大多数看上去既没有摆脱“归于尘土”的命运,也没有生命树的果子作为赏赐。直至耶稣基督降世,这种意义才被解释阐明了。
到了新约时代,耶稣将神的指示从一个民族扩展到全人类,他为全人类带来了福音,宣告了重获生命意义的方式——借着基督的代赎与赦免,修复与上帝的关系,让人重回上帝所赋予的使命。这个使命就是:接受、相信并在地上见证上帝的救恩,让所有人都有得救的机会。这是最初伊甸园使命的延续和扩展,不仅包含了最初的使命(按照上帝吩咐管理全地),还包括了与上帝和解的内容,接受耶稣基督的代赎救恩,重新信任上帝。耶稣不仅将生命的终极意义赋予了人,他还解释并实践了如何获得这种意义,他首先从死里复活,证实了终极意义的存在是真确的。与生命树一样,复活和永生是神对人生终极意义的肯定和证据。所以,在耶稣基督里,人可以再次经历生命的终极意义,解除“归于尘土”的诅咒。根据《圣经•启示录》里预言,在将来新天新地里,会再次出现生命树: 在河这边与那边有生命树,结十二样果子,每月都结果子;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启示录 22:2 和合本)
因此,从亚当以来的历代信徒,凡是参与了上帝救赎计划的,都在这复活、永生及将来的生命树上有份,而这个应许正是由耶稣基督带来和显明的。
总之,上帝再赋予的使命,是人生终极意义的来源。因为从上帝那里失去了的意义,只有从上帝那里才能再次获得。而重获生命终极意义,解除伊甸园诅咒的唯一方式,就是接受基督的福音。
你们要进窄门。因为引到灭亡,那门是宽的,路是大的,进去的人也多。
引到永生,那门是窄的,路是小的,找着的人也少。(太:7:13-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