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4-9-23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ig_fish 于 2024-9-23 07:22 编辑
有限地理理论
为了消除这些固有的问题,保护《摩门经》是真实历史的信誉,一些摩门教学者提出了一个新的办法,叫做“有限地理理论”(limited geography theory)。杨百翰大学(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的John L. Sorenson教授是这观点的最具影响力倡导者。Sorenson将《摩门经》地理限制在中美洲约400英里长的地段,以墨西哥南部的特万特佩克(Tehuantepec)地峡,对应上述沙漏形地块的“窄颈”。8
虽然“有限地理理论”似乎解决了传统《摩门经》地理的一些缺陷,它也创造了其他同样严重的问题。它与《摩门经》中的细节冲突;与摩门总会长和使徒们的长期教导相矛盾;而且始终不能提出一个可以确定为尼腓人或雅列人的考古证据(杨百翰大学教授,如Hugh Nibley, Bruce W. Warren, 和 David J. Johnson,都承认这一点。)9
两个“克谟拉山”?
“有限地理理论”和《摩门经》之间的一个主要矛盾,涉及“克谟拉山”位置的鉴定。Sorenson将克谟拉山定位于中美洲,距离“窄颈”只有90英里之处。虽然这消除了传统观点的不切实际之处,就是两支军队向北行进数千里,到达现在的纽约州Palmyra去作战。但它与《摩门经》对“克谟拉山”的描述相冲突,《摩门经》说:从“窄颈”到「北部地方」是「一段遥远的距离。」(希拉曼书3:3,4)如果特万特佩克地峡,就是Sorenson的“窄颈”,这段路跨越120英里,是狭窄的。从“窄颈”到Sorenson的“克谟拉山”只有 90英里,怎么能符合《摩门经》的「遥远的距离」的描述?10
“有限地理理论”似乎也与《摩门经》不一致,因为它需要两个“克谟拉山”。这是必要的,因为它把最后的尼腓人 - 拉曼人灭绝战场遗的位置订在中美洲的“克谟拉山”;而斯密约瑟则从纽约州的“克谟拉山”上找到《摩门经》金页,这是传统讲法。这就使摩罗乃(Moroni)独自一人把摩门教金页,从两千英里以外的地点,运到纽约的“克谟拉山”(更不用说整个尼腓人的书馆)。
方向歪斜
“有限地理理论”还有一个重大的差异,就是当我们将《摩门经》的地理,重叠到建议中的中美洲地点时,产生45度方向歪斜。第二张地图阐明了这个问题。这显示《摩门经》的“北部地方”和“南部地方”其实是沿著一条“西北 - 东南”的方向线;“东海”和“西海”的位置,就几乎是在于这些《摩门经》地方的南和北方。我们从圣经可以清楚地看到,古代以色列人以旭日为基础定向(例如出埃及记27∶13; 38∶13;民数记2∶3;以西结书8:16)。所以我们必须问:「希伯来移民抵达建议的中美洲地区,并使用太阳作为他们的定方向参考,有没有可能产生Sorenson所提出的严重方向倾斜?」
还有一个冲突,就是没有“北海”和“南海”(希拉曼书3∶8)。在传统观点中,这些地点,分别被认为是南美洲合恩角(Cape Horn)下的大西洋和北美洲北部的北极洋。1888年至1921年版的《摩门经》本在赫拉曼书3∶8-9中就有这样的提示。由于这些与摩门教传统和《摩门经》内部证据的冲突,有限地理理论一直受到摩门教领导人的谴责,包括约瑟·斐亭·斯密二世(Joseph Fielding Smith, Jr.,第10任总会长),海乐·李(Harold B. Lee,第11任总会长)和麦康基布司(Bruce R. McConkie)。11 1979年,《教会消息》(Church News)说,它对「先知们所讲的话,就是有关摩罗乃埋葬金页的地方」,「提出挑战」,是「有害的」。12
《摩门经》地理提出了一个神学的困境∶一方面,传统观点产生了一些不可能的事情,破坏《摩门经》历史性的信誉;另一方面,有限地理观点否定了斯密约瑟和后来的总会长及使徒们的明确声明,又与好些《摩门经》教导有重要的分歧。
一位摩门考古学家的结论
如前所述,圣经和《摩门经》都说自己是古代史的记录。然而,尽管圣经的真实性被接受,甚至广为世俗的学者接受(参见“Does Archaeology Support the Bible?”一文);没有非摩门考古学家接受《摩门经》为真实的历史,现在甚至很多摩门学者也不再支持其历史性。13 为什么考古学家们对《摩门经》这样悲观?
1984年8月25日,在盐湖城的Sunstone会议上,前杨百翰大学人类学教授Raymond T. Matheny博士提出了最佳答案之一。14 Matheny教授在中美洲考古学领域工作了二十二年后,报告他的结论说:科学证据根本不支持《摩门经》记载的人民和事件的存在,不管它是在中美洲还是西半球的其他地方发生的。
Matheny博士描述《摩门经》充满了时代错误——不符历史和文化的事物。它将旧世界的文化成就引进哥伦布之前的美洲,尽管考古证据表明这段时间没有这样的文化水平。捍卫《摩门经》历史性的人,只剩下一小部分的证据,他们也不根据公认的科学标准去解释。以下是Matheny教授描述的一些重要的《摩门经》的时代错误问题∶
铁工业
尼腓文明被描绘为具有铁和其他金属工业。我们读到金属剑和胸甲,金银币,甚至机器。然而,根据Matheny的说法,没有证据表明任何中美洲文明在《摩门经》时代(约在主后421年为止)曾有这样的工业。他指出,铁业不是一个简单的、只需涉及少数人的工业,而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专门的社会经济背景,并会留下几乎坚不可摧的考古证据。但是,Matheny报告说∶
在哥伦布前的新世界中,没有发现含铁的冶金工业的证据。所以这对于所谓《摩门经》考古学来说,似乎是一个特大问题,因为证据并不存在。15
Matheny教授指出,尽管在哥伦布前的世界发现了零星的铁器,在没有冶金工业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必须以机遇的办法解释,例如陨石。一些随机零散的文物不是科学结论的基础。16
旧世界农产品
《摩门经》说,尼腓人生产小麦、大麦、亚麻(麻布)、葡萄和橄榄,但这些产品都不存在于哥伦布前的中美洲。与铁一样,Matheny指出,生产这些农作物需要复杂的经济和社会水平,正如它们在《摩门经》中所描绘的那样∶
生产小麦和大麦需要完整的生产系统……这是一种专门的食物生产。你需要一些知识,才能制作亚麻纤维(麻布的来源),特别是在热带气候中。葡萄和橄榄……所有这些都是高度发达的文化,相当于一个系统,而《摩门经》说,这些系统已经存在于哪儿。17
Matheny在 1983年的《科学》杂志一篇文章指出,宣称在哥伦布前时代有大麦,以之支持《摩门经》,是错误的,因为所描述的谷物,不是旧世界种殖的大麦。18
旧世界家畜
另一堆的时代性错误涉及到各种旧世界驯养的动物,《摩门经》将描述它为尼腓人生活的一部分。这些包括驴、牛、山羊、绵羊、马、牛、猪和大象。Matheny在这里再次指出,驯化这些动物都需要特定文化水平的专业,在哥伦布前的美洲,尚未达到这样的文化水平∶
你不是只有一头母牛、一只山羊、一匹马,作为一种秘传的宠物之类。饲养这些东西,需要一个系统。还有,当我读这些,或其他,得到一个画面,[《摩门经》的描写] 在新世界,我们有……饲养这些动物等。19
一些捍卫《摩门经》历史性的人说,这些名称 - 牛、马等 - 是借用来指新世界的动物,例如野猪或磁带鹿。这样讲,是否正当? Matheny认为这是不可以的,因为在《摩门经》描述动物出现的地方,字里行间显示在旧世界中有养殖和使用各种家畜的复杂系统∶
我指在阿尔玛书那里[18∶10; 20∶6,8],你看见他在马厩,为拉摩那王准备马匹;而且他为国王预备战车,因为他们要在皇家公路上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旅行。而且马需要放它去吃草的,是不能少的工作。因此,这是《摩门经》的背景。在我看来,这些不仅仅是借用的字,而是《摩门经》的作者提供了背景,他们不是在描述磁带鹿或其他东西。我是这样看的。这样去解释《摩门经》中的名字,是非常弱的方法。20
不存在于新世界中
Matheny对考古学不能支持《摩门经》为历史一事,他的总体评估是∶「在评价《摩门经》时,我会说,它不存在于新世界中。」
不是只有Matheny教授才这样评估。备受尊敬的中美洲考古学家Michael Coe写道∶
事实的真相是,在任何新世界发掘中,都没有任何东西,绝对没有,可以让心平气静的观察者认为《摩门经》是一本关于早期移民到我们半球的历史文献,正如斯密约瑟所声称的那样。21
本文首先承认考古学不能直接证明或反证《摩门经》或《圣经》的属灵宣告。但是,它可以评估这两本书的历史宣称。评估表明,有客观的证据,支持圣经是真实历史的声称。请点击:圣经和考古学文章。《摩门经》可不是这样。
Notes
1. See for example, John L. Sorenson, An Ancient American Setting for the Book of Mormon, (Salt Lake City: Deseret Book and Provo: Foundation for Ancient Research and Mormon Studies, 1985), p. 1.
2. That Joseph Smith and successive generations of Mormon presidents and apostles taught that the Nephites and Lamanites ranged over all or most of South and North America and fought a battle to extinction at the Hill Cumorah in New York State, is documented by Joseph Fielding Smith, 10th President of the LDS Church, in his well known work, Doctrines of Salvation, 3 vols. (Bookcraft, 1955), 3:232-243.
3. See Joseph Smith's "Lehi's Travels" revelation in Franklin D. Richards and James A. Little, A Compendium of the Gospel, 2nd ed. (Salt Lake City: George Q. Cannon & Sons Co., 1884), p. 289.
4. This geographical overview was spelled out in the footnotes of editions of the Book of Mormon from 1876 through 1920.
5. History of the Church, 1948 ed., II: 79-80.
6. "Origin of the American Indians," 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 1985, p. 1.
7. Ibid.
8. Sorenson's theory is detailed in his book, An Ancient American Setting for the Book of Mormon, (Deseret Book, 1985).
9. Hugh Nibley, An Approach to the Book of Mormon, (Salt Lake City: Deseret Book Co., 1964, 1979), p. 370; Bruce W. Warren, "Book Reviews," BYU Studies, Vol. 30, No. 3 (Summer 1990), p. 134; David J. Johnson, "Archaeology," in Encyclopedia of Mormonism, 4 vols. (New York: Macmillan, 1992), 1:62-63.
10. As noted by Dan Vogel, "Book of Mormon Geography," p. 32, unpublished paper, no date.
11. Church News, 10 September 1938, pp. 1,6; reprinted, 27 February 1954, pp. 2,3; and compiled by Bruce R. McConkie in Doctrines of Salvation, op. cit., 3:233.
12. Deseret News, Church News 48, No. 30 (29 July 1979), p. 16.
13. Michael Coe, "Mormons and Archeology: An Outside View," Dialogue: A Journal of Mormon Thought, Vol. 8, No. 2 (Summer 1973), p. 42 — ". . . as far as I know there is not one professionally trained archaeologist, who is not a Mormon, who sees any scientific justification for believing the foregoing to be true, and I would like to state that there are quite a few Mormon archaeologists who join this group."
14. Most of the anachronisms discussed by Prof. Matheny are also mentioned by the eminent (non-Mormon) Mesoamerican archaeologist Michael Coe in the Dialogue article cited in note 13, pp. 40-54.
15. Matheny, p. 23.
16. Ibid., p. 24.
17. Ibid., p. 29.
18. Ibid., p. 28.
19. Ibid.
20. Ibid., p. 30.
21. Coe, p. 4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