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559|回复: 9
收起左侧

【转】圣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6-20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1世纪新约主题辞典:后期书卷及其发展》
圣灵(HOLY SPIRIT)

就某种意义而言,旧约是律法(law*)与预言(prophecy*)的时代,在这期间,神的灵大能地临到各种人的生命当中——祭司(priest*)、士师、君王、先知(prophets*)等——但是,神的灵只是零星短暂地临到他们身上,好为神和神的子民完成一些特殊任务。然而,随着耶稣基督来到(参来一1~2),末世(eschatological*)已然开始,圣灵的时代已经降临。此后,圣灵不但在耶稣受洗(baptism*)时降在他身上(可一10),更一生与耶稣同在(参照路四1),后来,因着耶稣的死(参基督之死,Death of Christ)、复活(resurrection*)、高升(exaltation*),圣灵被「浇灌下来」,应验了约珥书的预言(珥三1~5)。圣灵永久临到耶稣所有跟随者——无论男女老幼、不管种族或社会地位(参徒二4、17~20等别处)。盼望(hope*)的时代已经过去,如今是应验的时代,因此,圣灵的恩赐如今赐给所有悔改(repent*)相信耶稣基督之名的人。圣灵应许的恩赐如今属于那些近处(犹太人)和远处(外邦人,Gentiles*)的人(徒二38)。

    1.      词源
    2.      术语
    3.      圣灵与耶稣生平
    4.      圣灵与教会
    5.      圣灵与圣经的默示
    6.      圣灵与三位一体


  1.      词源

在本文探讨的所有文献中,「灵」(亦即,神的灵、圣灵)译自希腊字pneuma(等于希伯来文的rûaḥ),基本意思是「气流」。这字的意思包括风、大风、暴风或疾风的概念(参出十四21,十五8;创一2,von Rad把rûaḥ ’elôhîm〔神的灵〕译为「神的暴风」,von Rad, 49)——指大能(power*)、力量、无法控制的能力等概念;或指平安、平静、清新的概念,因为pneuma可以用来形容如微风般的轻柔。更重要的,pneuma也有「气息」的意思,指口鼻中的气息,我们可以把这观念延伸至生命的气息——也就是人类生存的基本物质(参创二7;诗一〇四29~30)。
新旧约和初代基督徒作者尝试描述神时,也使用了这个字,尝试揭示祂的身分:神是pneuma,风,因此,祂是看不见、不可抗拒、无法预测、无法控制的力量。祂是pneuma,气息,因此,祂把生命气息赐给一切活物。祂是pneuma,气流,因此,是动力、行动、工作的力量、无所不在、无时不在,进行创造、重造、护理、管理、更新、复兴的工作。神的灵是神,这位永活的神把新生命赐给祂的子民,使他们充满力量、智慧(wisdom*)、道德勇气和力量、巩固并加强他们天然的能力,以超凡的方式装备他们,使他们超越自己的限制,预备他们在救恩历史进程中肩负起重要的伦理道德角色(Hawthorne, 14–23)。


  2.      术语

在旧约和旧约次经及伪经著作中,最常被用来表达「神的气息」的称号有「灵」、「神的灵」、「主的灵」。 「圣灵」一词只出现在旧约两个地方(诗五十一11;赛六十三10~11),后期文献较常出现(4 Ezra 14:22; [490] Asc. Is. 5:14;参照CD 2:11–13; 1QS 3:6–12)。这词也成了拉比文献的标准术语,指神的灵「存在于〔某人〕之外的实体,在特殊情况下由神差遣临到那人」(Sjöberg, 6:381;其他出现频率较少的称号,参赛十一1~2;亚十二10)。
新约和早期基督教文献产生了许多称号,尝试透过这些词来掌握这难以捉摸、普世性、立即、改变生命的力量,这力量是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历的。根据许多以色列(Israel*)教师的教导,神的灵已不再说话,或不再活跃于世上,或人们已不再需要祂,因为希伯来圣经已经完成(参Davies, 208–15; Scott, 47, 50;不过,参照Aunne, 103–47),然而,如今人们发现,神的灵仍然存在,并且非常活跃。这世界似乎顿时醒悟过来,发现长久以来引颈期待的普世圣灵时代已经临到(参珥二28~29),人们期盼的时代终于来临,终于可以持续不断被圣灵充满、感动、激发(赛六十一)。怪不得本文探讨的一些文献多处提到圣灵,并且比以前出现更多种类的称号。
在旧约,特别是以西结书,「灵」(Spirit或the Spirit)的称号常被用以指圣灵,同样地,在新约和使徒教父著作(apostolic fathers*),这个称号也常被用来指圣灵(参照徒六3和六5;彼前一2;1 Clem. 42.4等别处)。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在旧约中常出现的「神的灵」和「主的灵」,却甚少出现在这些文献。在新约,「神的灵」只出现在彼得前书四章14节和约翰一书四章2节;在早期教父的著作里,这词只出现在黑马牧人书命令篇10.2.6;「主的灵」则只出现在使徒行传五章9节,八章39节,以及革利免一书21.2、巴拿巴书信6.14和9.2。
然而,圣灵在基督教群体中的临在和大能,使该群体非常渴望透过言语表达这种临在的本质,尽量清晰明确地解释圣灵铺天盖地临到的意义,试图理解那无法理解之事。这种盼望产生了各种新的术语,以描述圣灵的位格与工作。因此,除了以上所提的术语,圣灵也被称为「父所应许的」(徒一4,二33、39;参照路二十四49;约十四16,十五26;珥二28~29)、「生气」(启十一11)、「眞理的灵」(约壹四6;Herm. Man. 3.4)、「恩典的灵」(来十29;1 Clem. 46.6)、「永远的灵」(来九14)、「无可指摘的灵」(Ign. Smyrn. presc.)、「神的七灵」(启一4,三1,四5,五6;参Bruce, 336)、「敏感(trypheron)的灵」(Herm. Man. 5.2.6,无疑地,这称号指圣灵容易因着人心里的罪感到忧伤)、「先知的灵」和「预言的灵」(Herm. Man. 11.9;启十九10,强调圣灵是圣经的默示者)、「神格的灵」(theotētos; Herm. Man. 11.10)及「神性(theion)的灵」(Herm. Man. 11.7, 12, 21),这些术语暗示圣灵的神性,使初代教会在三一神论的发展中向前迈进一步。
圣灵另一个重要的新称号是「恩膏」(这称号不难理解;to chrismon,约壹二20、27):「你们从那圣者受了恩膏,并且知道这一切的事」,指的是耶稣浇灌在跟随者身上的圣灵(好像膏油一样)(徒二32~33;参照撒上十六17~18)。基督徒领受恩膏(anointing*)的恩赐,使他们对神(God*)和基督(Chrits*),以及他们与神和基督的关系,有特殊的认识(knowledge*,参约壹三24,四13)。
最常用以指圣灵的称号是「圣灵」(hagion pneuma, to hagion pneuma, to pneuma to hagion)。这词在旧约非常罕见,却频频出现在本文探讨的文献中。我们不太清楚这种术语上的彻底转变,为何发生。可能因为当时的人更清楚理解,圣灵使信(faith*)众分别为圣(「分别」是hagion的基本意思,参圣、圣洁,Holy, Holiness),与俗物分开,此外,圣灵也使他们成圣,可以服事(service*)神(参照彼前一2)。然而,较可能的是:人们经历到圣灵是神的大能,人的生命大幅度改变,从罪人成为圣洁的子民,好像神一样圣洁(彼前一15~16;参照利十九),亦即,在他们身上落实「神的旨意,以达致宗教和道德上的目的」(Baumgartel, 365),使他们在伦理道德上成为良善的子民(参照结十一19,十八31,[491]三十六26;徒二1~41;参Herm. Man. 11.7–8;参伦理,Ethics)。也许最叫我们深思的有关称号,是那些使圣灵与耶稣既相同又不同的辩证关系之称号。这无疑是因为「基督和圣灵在早期基督徒生命中息息相关,以致祂们的名字可以互换」(Hendry, 24):「耶稣的灵」(徒十六7;参Stahlin, 229–52)、「基督的灵」(彼前一11)、「耶稣基督的灵」(Ign. Magn. 1.2)、「毫不犹豫/不动摇(adiakriton)的灵,就是基督」(Ign. Magn. 15.1)、「圣灵就是基督」(2 Clem. 14.4)以及「圣灵…是神的儿子」(Herm. Sim. 9.11)。 「耶稣、基督、耶稣基督的灵」的「的」字,不一定指圣灵就是基督,因为基本上只是描述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所要表达的可能是类似第四本福音书的概念,亦即,基督的灵是为基督见证的灵(参照约十四26,十五26;林前十二3)。然而,这些措辞的模糊性,使一些教父认为基督就是圣灵(参照罗马八9~10;林前十4;林后三18;参Herm. Sim. 5.6.5–7既混淆又令人混淆的说法;2 Clem. 9.5也相仿)。



 楼主| 发表于 2023-6-20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3.      圣灵与耶稣生平

福音书作者记载了耶稣生平和事工的关键时刻,提到圣灵在这些时刻的临在——他受洗、受试探(temptation*)、宣讲(preaching*)、赶鬼等。他们如此记载这些事件显明了他们的目的:描述神的儿子道成肉身,成为眞正的人,完全被圣灵充满和引导(Hendry, 19)。这些文献论到这主题,并且非常清晰和精简地概述于使徒行传二章22节和使徒行传十章38节。这里提到,「神借着拿撒勒人耶稣在你们中间施行异能、奇事、神迹,将他证明出来」(徒二22),因为神「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立他为弥赛亚〕」;因此,「他周流四方(diēlthen,参BDF, 332.1),行善(euergetōn),医好(iōmenos)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神与他同在」(徒十38;参Robinson, 125; Swete 1976, 59)。在这里,耶稣的事工(ministry*)被理解为「一系列的善行」——「神决定性地攻击(有位格的)恶势力」(Barrett, 1:525)——是耶稣在圣灵所赐的力量之下进行的(参照赛六十一1~2,四十二1,十一1~3;参Hawthorne, 97–172)。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文献中,只有伊格那丢(Ignatius*)提到圣灵在耶稣降生时的角色:「我们的神,那称为基督的耶稣,由马利亚受孕…出自(ek)大卫和圣灵的后裔」(Ign. Eph. 18.2,暗引罗一3)。
只有希伯来书(Hebrews*)的作者,在耶稣的受死上提到圣灵的同在和力量,他写道:「基督借着永远的灵,将自己无瑕无疵献给神」(来九14)。这背后「是以赛亚书的耶和华仆人之描述,他把自己的生命献给神,为多人的罪献祭,担当他们的罪,使他们得以称义」。神首次介绍这仆人时,说道:「我已将我的灵赐给他」(赛四十二1)。因此,仆人是在神的灵的力量下完成事工的每个阶段,包括其高潮:为了子民的罪受死」(Bruce, 205;参照Barn. 7.2–3一段难以理解的话)。
这些文献不断提到神叫耶稣从死里复活,使他脱离死亡的痛苦或剧痛(徒二24、32,三15、26,四10,五30~31,十三33~34,十七31;彼前一21;Ign. Magn. 9.3〔伊格那丢曾指出,耶稣自己从死里复活,Ign. Smyrn. 2〕; Pol. Phil. 2.1–2)。然而,神如何叫他复活呢?神透过什么力量叫他复活?
我们可以推论,神透过圣灵的力量叫他从死里复活,特别是因为神的灵在耶稣生平的每一重大事件中临在——他的降生、生平与事工,以及死亡。彼得前书三章18节这难解的信经宣言,加强了这种推论。这节经文有不同的翻译:「在肉身里、他是被处死了,但在灵里、他却得存活了(zōopoiētheis)」(吕振中译本),或是「他在肉身中被治死,圣灵却使他复活」(新国际本)。 [492]有些人认为这句话肯定是指耶稣借着圣灵从死里复活。其他两篇平行的信经,提到灵与肉体的区别(亦即,罗一3~4;提前三16),印证了这种说法:这里的「灵」指的是基督的存在状态,「神的圣灵崇高显著地运行」(Dalton, 129–30)。 「『处死』耶稣的是人,不是神;神却借着圣灵的力量叫他从死里复活(参照彼前四6)」(Michaels, 204;参Mart. Pol. 14.2)。 〕
此外,路加在写给提阿非罗的第二篇论文,引言中说道:「我已经作了前书,论到耶稣开头一切所行所教训的〔参照太二十八19~20;路二十四45~49;约二十21~23〕,直到他借着圣灵吩咐所拣选的使徒,以后被接上升的日子为止」(徒一1~2;参Robinson, 125)。换言之,耶稣在他复活后的四十天内和他升天之前,像从前一样,「透过圣灵」继续教导他的门徒。因此,耶稣在地上的日子,从降生至登基(exaltation*),其中包括复活,都有圣灵的同在与力量,在他生命中所有关键的时刻工作(参Hawthorne, 184–94)。


  4.      圣灵与教会
4.1.圣灵起初的降临创世以来,神的灵一直都临在这世界,并且非常活跃(创一2)。在整个人类历史中,圣灵都一直很活跃——圣灵创造性地在混乱、痛苦(suffering*)和死亡中带来了秩序、安慰和生命;圣灵以具体的方式「抗衡罪恶、沮丧、愤世嫉俗和死亡的力量」(Welker, 340)。即使有一段期间,当人们认为圣灵已经不在,抽离了人间事务,再也看不见祂的工作(参Davies, 208–15; Scott, 47, 50),圣灵仍然临在也仍旧工作。不过,圣灵在不同时段的工作有不同的重点。旧约基本上把焦点集中于圣灵在国家危难时刻及在某些个体的身上工作。然而,新约的焦点基本上集中于圣灵在耶稣生命中的临在与力量,并透过他与所有跟随者同在,赐他们力量。
耶稣复活以后,吩咐门徒在耶路撒冷(Jerusalem*)等候领受父所应许的圣灵(徒一4~5,二33)。等待期终于在五旬节(Pentecost*)那日——逾越节后五十天(hē pentēkostē〔hēmera〕=第五十〔天〕)——结束(徒二1)。五旬节是犹太人的「七七节」(申十六9~12)或「七七节庄稼初熟」(民二十八26)——因为这是向神献上初熟庄稼的日子(出三十四22;参Tob 2:1; Josephus Ant. 17.10.2 §254)。后期犹太教作者认为五旬节是为了纪念摩西(Moses*)颁布律法(law*)(Str-B 2:601)。我们可能倾向于揣测为何这日被选为等待期结束的日子,并标志着圣灵的降临——比如说,五旬节既然被认为是纪念律法的赐下(因而产生了神与其古代子民的旧约〔covenant*〕),因此,这一日也被选为纪念圣灵降临之日,其根据在于耶稣的生命、死亡、复活和高升所带来的神与其新(或复兴的)子民之间的新约(参Schweizer, 411; Jub. 6.17–19;另参Jub. 1:1; 15:1; 44:4–5; Philo Decal. 33, 35; Philo Spec. Leg. 2.189)。但这些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参Lohse, 49–50;Barrett, 111)。路加似乎只是尝试陈述一个事实,而非提出一个神学陈述。
无论这日有何意义,耶稣的跟随者——无疑包括了所有120人(参徒一15)——皆聚集在一处。教会生命中一个令人无法忘记和决定性的事件发生了——这是看得见和听得见的事件。根据路加的描述,「从天上有响声下来,好像一阵大风吹过…又有舌头如火焰显现出来,分开落在他们各人头上」(徒二1~3)。我们可以「把这经历有效地诠释为对今日的我们有眞正意义的事件」(Bruce, 54),然而,风和火是圣经中常见的用语,使我们想起神和神的灵临在和力量,在世上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参照结三十七9~14;出三2~6)。 [493]因此,使徒行传描述了如此不寻常的事件,并进一步指出:「他们就都被圣灵充满」,这一点儿也不足为奇(徒二4)。根据彼得的诠释,这应验了神借着先知约珥所赐下的应许(徒二17~21,引述珥三1~3),也是复活和被高举的基督把他从父神所领受的圣灵丰丰富富地给教会(church*)的结果(徒二32~33)。
在新约和使徒教父著作,只有使徒行传第二章提到圣灵降下的事件。只有这章圣经详述耶稣向跟随者所作的应许如何开始应验:他们将被超自然的力量充满。只有这章提到圣灵永久地居住在忠信者身上,居住在信徒群体当中,亦即,教会。使徒行传八章16节和十章44节(=徒十一15)所谓的圣灵额外的降临,该如何解释呢?当然,这些经文使用的希腊动词epipitō(直译作「降临」)与路加用以指圣灵初次降临的其他动词—— eperchesthai(徒一8:「降临」)、pimplēnai(徒二4:「充满」)或baptizesthai en(徒一5:「用水施洗」)——的意思相似。
圣灵是否不只一次临到教会?若答案是否定的,使徒行传第八章和第十章接下来的事件,也许并非新的降临,而是一种必要的凭据,证明圣灵并非单属相信的以色列人,而是赐给所有相信的人。换言之,所谓的降临其实是具体和可见的证据,证明撒马利亚人(徒八16;参撒马利亚,Samaria)和外邦人(徒十44 =十一15)——以色列所鄙视的外人——如今也领受了神的圣灵恩赐,证明教会虽然只在耶路撒冷,但一开始就是「普世的社群,当中有普世性的交流」(Barrett, 108)。圣灵虽然只一次在五旬节临到耶路撒冷的犹太基督徒,但如今这些事件显示圣灵的降临遍及万国的信众(徒一8,二38~39;Barn. 1.3)。
4.2.领受圣灵讨论圣灵在五旬节初次临到耶路撒冷信众是一回事。但,圣灵后来何时及如何临到每一位信徒身上?新的信徒如何领受圣灵?在本册探讨的文献中,只有使徒行传(Acts*)提供答案,却模糊不清。
一些经文似乎指出洗礼与圣灵息息相关(徒二38,十九1~7),以致一些解经家认为洗礼是圣灵临到信徒生命的先决条件,信徒透过教会这项仪式领受圣灵(如,马丁路德:「这是非常肯定的教义:圣灵是透过教会的事工赐下,亦即,透过福音的传讲和洗礼赐下」,引述于Lenski, 109;近代的论述参Conzelmann, 22:「洗礼和领受圣灵紧密相系」)。
然而,若圣灵的恩赐果眞有赖于洗礼,不寻常的是,在使徒行传中,洗礼与圣灵的降临竟有各种不同的关系。在使徒行传二章38节,圣灵是在洗礼之后赐下,因此,我们可以辩称洗礼是领受圣灵的先决条件。然而,在使徒行传八章16节,洗礼和圣灵的降临却没有关联,使徒行传八章36~39节提到衣索匹亚太监受洗时,却未提到圣灵临到他的身上(另参徒九17~19,十六14~17、31~33,十八8;然而,注意徒八39的异文)。在使徒行传十章44节,圣灵在哥尼流(Cornelius*)和他家人(household*)受洗前降临在他们身上;在使徒行传十八章24~26节,向亚波罗发出的指示完全没提到洗礼,因此,洗礼似乎不是必要的。最后,在使徒行传十九章5~6节,圣灵的降临似乎是使徒(apostle*)按手之后的结果,过于是洗礼的结果(参Barrett, 154)。
因此,使徒行传没有提供一致的线索,因此我们无法明确地指出圣灵是在洗礼时领受的。使徒之后的教父著作也没有指出洗礼和圣灵的赐下有如此的关联(除了Barn. 11.11以外,不过这里一个关键片语en tō pneumati的翻译受到质疑:「在我们的灵里」〔Swete 1912, 19〕或「在圣灵里」〔Lake, Loeb trans.〕)。
若我们检视的文本不容许我们十分[494]肯定地辩称水洗(虽然很重要)是圣灵降临的先决条件,我们却能够从中推论,每当圣灵「降临」或「充满」任何人或群体时,这是因为他们对那位在福音(gospel*)里与他们相遇的神作出积极的回应。例如,彼得向敞开的哥尼流和他家人宣告福音时,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徒十44),这件事使我们想起主的话:「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徒十一15~16)。因此,最重要的洗礼是圣灵的洗,亦即,圣灵临到群体或个体的生命。这圣灵洗礼的依据,在于相信耶稣——他的位格、生命、死亡、复活、高升,也与相信耶稣同时发生(参照徒八12、14~17,十六14~17、31~33,十八8,别处)。
若比较使徒行传一章5节与一章8节及二章4节,我们似乎可以相当清楚,圣灵的洗与圣灵充满不尽相同。使徒行传中(在本文探讨的文献中,使徒行传是有关圣灵的位格和工作主要资料来源),没有迹象显示圣灵降在某人或教会身上之后会离开。事实上,「路加〔在使徒行传里〕相信圣灵的赐下构成基督徒的生命」(参徒十九1~6;没有领受圣灵的门徒是有问题的)」(Barrett, 115)。
使徒行传指出,彼得与其他信徒后来被圣灵「充满」(徒四8、31,十三52;另参徒九17和十三9),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若我们比较耶稣生命中的圣灵与教会生命中的圣灵,也许就会寻获答案。根据路加的记载,圣灵在耶稣受洗时降临在他身上,充满他,并在他面临四十昼夜的旷野试探中引导(hēgeto)他(路三21~22,四1~2),在他余下的一生中,圣灵一直与他同在(参照路四14、18),甚至在十字架上(参照来九4)。然而,福音书作者注意到,在耶稣事工的某些时刻,他医病、说话、看见或喜乐的时候,「被圣灵充满」。换言之,圣灵虽然时时刻刻充满他,但在他事工的特殊时刻,圣灵却特别感动他。例如,根据路加的记载,有一次,「主的能力〔=灵,参徒一8;Herm. Man. 11.21〕与耶稣同在,使他能医治病人」(路五17)。同样地,当那患了血漏绝症的女人特意触摸耶稣的衣服时,他觉得「有能力〔=圣灵〕从他身上出去」(路八46)。耶稣的门徒回到他那里,报告他们胜过恶势力的事迹。当时,圣灵似乎让他顿时看见,他们的成就使撒但好像闪电一样从天上坠落,因为路加接着说道:「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并开始赞美神(路十17~21)。
彼得和其他所有基督徒也是如此,从悔改信主开始被圣灵充满,并持续被充满。他们面对特别困难和极具挑战的经历时,需要圣灵特别赐下洞见、启发、有效的话语、能力和情感上的力量,以便能够成功地完成生命中的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0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4.3.圣灵的工作上文已指出,教会成立时被圣灵充满的信徒(徒二4),在生命中一些重要时刻也「被圣灵充满」(徒四8)。换言之,圣灵充满他们,使他们超越自身的限制,以完成神赐给他们的使命,借此应验耶稣的话:「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集中的力量,达成一些美好目标的力量〕」(徒一8)。
例如,圣灵特别赐能力给彼得这位「未受教育的平凡人」,使他能够大有能力地发言(徒四8),以致有学识的菁英分子也被迫承认他不凡的口才(徒四13)。在教会历史里,获得这能力的不只彼得,神的心意也不只是把它赐给彼得(徒六10和六5;参照路十二11~12;参Swete 1976, 84)。
此外,谦卑的男女面对生命和利益威胁时,圣灵赐他们超然的勇气大胆传讲主的道,不计一切代价完成他们相信神要他们完成的使命(徒四31,七54~56,二十23;[495]Mart. Pol. 14)。
圣灵有时使人进入一种狂喜和浑然忘我的境界,超越人类的限制,并强化他们的智力和属灵方面的天然官能,使他们能够看见和知道别人看不见和不知道的事(徒七55,十10,二十23;启一10,四2,十七3,二十一10;Herm. Man. 1.1.3; 2.1.1),得以窥探未来,预言将来的事(徒十一28,二十一12)。人们祷告的时候,圣灵也许以类似的方式临到他们身上(犹20;参照罗八15~16、26~37;加四6;约四23~24;Bauckham, 113; Dunn 1975, 245–46)。
基于某种原因,圣灵有时会阻止人作他们想作的事或去他们计画要去的地方,但没有特定的方式。然后,圣灵引导他们转向不同的方向,把他们意想不到的工作交托他们(徒十六6)。
住在信徒里面的圣灵赐他们对生命的新洞见,教导他们正确的知识,好让他们意识到耶稣就是基督(约壹四2、6),知道神住在他们里面,他们也住在神里面(约壹三24,四13),并能够辨明是非(约壹二20~21、27,四6;参Bultmann, 80)。
此外,圣灵默默地在人看不见的情况下使人成圣,祂透过福音的传讲使个人从世界中分别为圣归向神(彼前一2;参照一12;Barn. 6.14),使他们不再沉溺于不道德的行为(犹18~19;Pol. Phil. 5.3)或在他们的思想上与神敌对(雅四4~5及Martin对雅各书四章5节翻译:「神所赐住在我们里面的灵反对嫉妒」,149)。然而,黑马牧人书似乎未意识到圣灵与神的生命或与人的灵之间的关系,暗示人必须先行善,圣灵才能临到,展开圣化的工作(Herm. Sim. 9.25.2; Man. 3.1.2; 5.1.2–3; 10.2.1, 5; 3.1–2)。
同样地,圣灵有时催促信徒达成生命中一些有价值的目标,如保罗感受到圣灵捆绑(dedemenos)他到耶路撒冷,同时,圣灵透过其他基督徒或基督徒先知警告他们,若继续他们的计画,将面临灾祸(徒二十22~23,二十一4、12)。路加不认为这里有矛盾之处,因为他认为这符合了「一般的预言和奇事的观念:应验并不排除人的决定。保罗『必定』会去,但他以自由意志选择自己的命运」(Conzelmann, 178)。
圣灵透过祂自己无法解释的方式在以弗所委派「全群的监督…牧羊神的教会」(徒二十28)。因此,我们切勿过于强烈地区分灵恩时代与教会时代,也就是体制化教会的时代,仿佛后者自动排除了圣灵的临在与能力(另参1 Clem. 42.4; Ign. Phld. presc. 7.1–2)。
圣灵仍旧是预言的灵,亦即,圣灵仍然感召一些男女(参徒二十一9),使他们充满能力说话,以致他们和旧约的先知一样,把神的话语传递给神的子民。基督徒先知居住在叙利亚的安提阿(徒十三1;参照Did. 13.1);另一些则四处巡回(徒十一28,二十一10;Did. 11)。他们都是教会中有权柄之人,因为圣灵借着他们说话。其他人必须尊重甚至敬畏他们,肯定的是,他们必须顺服这些人。然而,他们和他们的信息都能够也必须经过验证(参Did. 11.7–12.11; Herm. Man. 1.7–17)。至少在本文探讨的文献中,基督徒先知的现象延续至第二世纪的四十或五十年代(Swete 1912, 25)。
后使徒时代的作者认为圣灵的临在与能力是教会和谐、合一的源头——「深刻、丰富的平安已经赐给你们;行善的渴望难以满足,因为圣灵已丰丰富富地浇灌在你们身上」(1 Clem. 2.2; 46.6)。伊格那丢使用非常丰富的隐喻描述圣灵使人合一的工作:「你们是父神圣殿的砖头,为父神的建筑所预备的,借着耶稣基督的起重机,即十字架,以及圣灵的绳索把你们举到高处」(Ign. Eph. 9.1)。他用这图画说明,若没有圣灵,十字架(cross*)不过是起不了作用的庞然大机器,四周的砖块根本无法移动。只有在接上圣灵的绳索后,才能操作搬运砖块,即基督徒,使他[496]们和谐地处于神为他们预备的位置。
圣灵居住在信徒里面,是他们喜乐(joy*)的伙伴(源头),即使在最艰困的逆境中,也是如此。例如,保罗和巴拿巴因传福音受逼迫,被逐出多个城市,然而,他却「满心喜乐,又被圣灵充满」(徒十三52;参Swete 1976, 174;比较或对比Herm. Man. 10.1.2; 10.2.1–6; 10.3.3)。
新约中常见的三元组:信(faith*)、望(hope*)、爱(love*)(帖前一3,五8;加五5~6;西一4~5;弗四2~5),「涵括了整个基督徒生命,当基督徒在现今世代活出圣灵的生命」(Fee, 212);在本文探讨的文献中,只出现在巴拿巴书信(Barn. 1.4; 11.8)和坡旅甲的致腓立比人书(Pol. Phil. 3.2–3)。
犹太地、加拉太、撒马利亚的教会,经历了严峻的逼迫(persecution*)之后,进入了平安(peace*)的时代,他们活在「圣灵的安慰」中(paraklēsei tou hagiou pneumatos),或译「蒙圣灵的鼓励」(徒九31,吕振中译本)——不容易翻译的片语。有时,paraklēsis可以指(先知性的)安慰,如使徒行传十五章31节;然而,该字有时指鼓励。 「在这节,紧随着这词的是主体属格tou hagiou pneumatos,因此,可以指圣灵所作的任何事,包括了(弥赛亚式的)安慰…以及激发和赐能力给基督徒,使他们过着与他们身分相称的生活(参1.8)」(Barrett, 474;参照1 Clem. 42.3)。

4.4.圣灵如何在教会中工作根据这些文献,神显然透过圣灵大能奥秘地运行,有时默默地暗中工作在教会里。然而,我们不完全清楚这工作如何进行。
神有时使用超自然力量,这是我们无法进一步定义和解释的,如路加提到主的灵「把腓利接走」,把他带到亚锁都。此外,黑马提到圣灵「捉着」他,把他带到一个没有道路的地区(Herm. Vis. 1.1.3; 2.1.1)。
启示录重复了七次的一句话:「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二7、11、17、28,三6、13、22)。写给七教会的信中第一句话:「你要写给…教会的使者(angelos)」,也许可以为这句话提供解释,因为angelos可能不是指一些超自然的活物,因为该字也可指「使者」。这些使者可能是先知——神特别预备的人,对神的话语敏感和敞开的人。他们在圣灵的默示之下,写信给七教会,传递神权威的话语。因此,每封书信实质上是圣灵向个别教会说话。使徒行传十三章2节也是如此——圣灵如何对安提阿教会说:「要为我分派巴拿巴和扫罗,去做我召他们所做的工?」圣灵极可能透过男人或女人的声音——因为在当时的安提阿,先知特别倾向于听见圣灵的声音(徒十三1)。路加进一步指出,巴拿巴和扫罗「被圣灵差遣」(徒十三4),他的意思是,圣灵透过教会「差遣」他们。
换言之,圣灵充满那些祷告和禁食的神子民,使他们有权柄(authority*)按手在两人身上,差遣他们(徒十三3)。圣灵如何吩咐腓利(Philip*)上衣索匹亚太监的马车?也许祂透过人类使者(angelos)向腓利说话,也就是「主的使者」,吩咐他离开撒马利亚往南走(徒八29和徒八26)。
有时,圣灵在人的生命中采取行动,透过梦、浑然忘我境界(徒十9~20)或狂喜的经历(启一10)与他们沟通,引导他们。有时,圣灵借着看得见的外在神迹奇事印证教会的口头见证(徒五32和徒二32~39及路二十四48~49;参照来二4)。
有时,圣灵透过令人失望的环境说话,使人放弃原先的计画,采取另一种更正确的行动(徒十六6~7)。
有时,圣灵则透过平静、微小的内在信念说话(参照Barn. 12.2)——圣灵也许以这样的方式向保罗见证,在每个城市,[497]牢狱之灾和逼迫都等着他(徒二十23)。神「以神秘的方式大行奇事」,神的灵也是如此。然而,每当圣灵发出命令时,祂都赐下能力让人能够执行这命令;祂无论引导人到什么地方,无论路程多艰难,祂都会赐他们力量走完全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0 22:54 | 显示全部楼层
5.      圣灵与圣经的默示

在旧约里,古代先知重复以「耶和华如此说」(耶九23,别处)、「耶和华说」(赛一2,别处)、「要听耶和华的话」(赛一10,别处)、「耶和华的话临到我」(结三十三1,别处)等套语引介他们的预言。这些套语主要是为了向听众保证,临到他们的信息无论是口头或成文,并非源自先知,而是源自神。先知的话就是神的话,也必须被当作神的话语领受。
在新约和早期教父的著作中,这些较古老的套语大都被「圣灵说」等套语取代。本文探讨的文献认为圣灵是神在某些人生命中普及深入的影响,默示他们,以祂的大能印证他们的信息为神圣、权威、终极的道。耶稣复活和升天之后,彼得对120位门徒说道:「弟兄们!圣灵借大卫的口,在圣经上预言…这话是必须应验的」(徒一16)。彼得的这番话清楚表达了早期教会对旧约全书的一种普遍信念——圣灵是终极的源头;圣灵透过个人(如大卫)说话,因此,旧约的话就是神的话、圣灵的话(另参徒四25,二十八25;来三7,九8,十15;1 Clem. 13.1; 16.2; 22.1; 45.2;参照8.1;Barn. 9.2; 10.2, 9; 14.2)。彼得后书一章20~21节非常贴切地表达了这点(虽然这段经文不容易翻译):「因为预言从来没有出于人意的,乃是人被圣灵感动,说出神的话来」(新修订标准本,然而,参NIV)。然而,无论怎么翻译,意思非常明确:「彼得后书的作者致力于否定先知是信息的源头。为驳斥这点,他断言圣灵是预言的源头,使他们以神的发言人身分说话」(Bauckham, 234;参照Philo Rer. Div Her. 259; Philo Vit. Mos. 1.281, 286)。
根据早期教会的普遍见证,旧约是神的话语,因为蒙拣选发表或写下其信息的人都是在圣灵默示之下发言和书写的,因此,他们是为神发言和书写。神借着圣灵,透过大卫、以赛亚、耶利米等人说话(徒四25)。新约又如何?路加意识到圣灵在使徒时代仍旧说话(徒十三2,二十23),希伯来书的作者提到圣灵,除了指出圣经论到会幕(tabernacle*)及其祭祀的记载是神的默示,也指出,圣灵在他的时代仍旧说话,并指出,只要先前的会幕和祭祀仍然存在,他们就不能进入圣所(来九8)。革利免(Clement*)似乎比较肯定使徒(apostles*)与旧约先知同样受到默示。他写道:他们「领受了他们的命令,并完全确信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复活之后…以圣灵赐给他们的确据传讲佳音」(1 Clem. 42.3)。同样地,他如此论到保罗:「在眞实的默示之下(ep’ alētheias pneumatikōs),他教导你们眞理,论到自己、矶法和亚波罗」(1 Clem. 47.3)。根据这些经文,我们可以推论,圣灵在使徒时代仍旧说话,默示神所预备的人,使他们成为神在世上的声音。
历史上,教会一直持有正典(canon*)已封的观点,但革利免令人困惑的一些话却似乎宣称自己领受默示。例如,他写道:「若你们遵行我们透过圣灵所写的教导,必使我们欢喜快乐」(1 Clem. 43.2)。伊格那丢(Ignatius*)也宣称圣灵借着他讲道和说话。圣灵说:「勿与主教有任何关系」(Ign. Phld. 7.1–2)。若革利免和伊格那丢的确自视为受默示的先知,与旧约先知同等,所写的是神的话语,本文探讨的文献并没有充足的证据驳斥这些宣称。 [498]我们只有等待较晚的教会文献来驳斥这些宣称。普世教会显然不认为这些默示与旧约圣经的作者或使徒时代领受的默示是相同的。


  6.      圣灵与三位一体

令人意外的是,马太福音二十八章19节的三一神套语「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并未出现在使徒行传或任何使徒时代的著作中。这些文献也没有提到类似哥林多后书十三章14节的概述:「愿主耶稣基督的恩惠、神的慈爱、圣灵的感动常与你们众人同在」。本文探讨的新约作者似乎都无意建构完整的三一神论。然而,建构三一神论所需的一切材料,从起初就存在这些文献中,总括在犹太基督徒的经历中:「神是『父』这代代相传的神观,基督是『子』的新信仰…以及圣灵的经历,神赐下圣灵作为新时代降临的预示和保证」(Grant, 1015)。
随着时日过去,基督教作者有较多时间思考,这些成分开始逐渐凝聚成一个整体,不过,完整的三一神论教义还未形成。不过,一些后使徒时代的作者把这些称呼组成句子:「圣父、圣子、圣灵」(1 Clem. 46.6; 58.2; Ign. Magn. 13.1)。较早前的措辞「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施洗」,重现于十二使徒遗训(Didache*, 7.1, 3),这是最早提到三一神洗礼模式的非正典著作(Swete, 1976, 19)。坡旅甲殉道时的祷告是把圣灵与圣父和圣子相提并论,归荣耀于祂的最早期荣耀颂:「我为着万事赞美祢,颂赞祢,我借着祢的爱子耶稣基督,那永恒的属天大祭司,归荣耀于祢。愿荣耀借着他归于祢、也归基督和圣灵,从今直到来世,阿们」(Mart. Pol. 14.3;另参22.1)。此后,基督徒思想家就有了素材,供他们建构神奥秘本性的理论和三一神论。

另参:基督论(CHRISTOLOGY);神(GOD);圣、圣洁(HOLY, HOLINESS);使徒行传中的神迹(MIRACLES IN ACTS);新生(NEW BIRTH);五旬节(PENTECOST);能力/权能(POWER);神迹奇事(SIGNS AND WONDERS);灵(SPIRITS);方言(TONGUES)。


参考书目





H. W. Attridge,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Herm;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9); D. E. Aune, Prophecy in Early Christianity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3); C. K. Barrett,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ICC; Edinburgh: T & T Clark, 1994) vol. 1; R. J. Bauckham, Jude, 2 Peter (WBC; Waco, TX, 1983); F. Baumgärtel, “πνεῦμα κτλ (OT, Judaism),” TDNT 6:359–68; F. F. Bruce, The Epistle to the Hebrews (NIC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64); R. Bultmann, The Johannine Epistle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73); H. Conzelmann, Acts of the Apostles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7); W. J. Dalton, Christ’s Proclamation to the Spirits: A Study of 1 Peter 3:18–4:6 (AnBib 23; Rome: Pontifical Biblical Institute, 1965); W. D. Davies, Paul and Rabbinic Judaism (rev. ed.;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0); J. D. G. Dunn, “Discernment of Spirits—A Neglected Gift” in Witness to the Spirit: Essays on Revelation, Spirit, Redemption, ed. W. Harrington (Dublin: Koinonia, 1979) 79–96; idem, Jesus and the Spirit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5); G. D. Fee, God’s Empowering Presence: The Holy Spirit in the Letters of Paul (Peabody, MA: Hendrickson, 1994); F. C. Grant, “Trinity, the,” Dictionary of the Bible, ed. J. Hastings (rev. ed.; New York: Scribners, 1963); M. Green, I Believe in the Holy Spiri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5); G. F. Hawthorne, The Presence and the Power: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Holy Spirit in the Life of Jesus (Dallas: Word, 1991); G. S. Hendry, The Holy Spirit in Christian Theology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65); R. C. H. Lenski,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cts of the Apostles (Minneapolis: Augsburg, 1934); E. Lohse, “πεντηκοστή,” TDNT 6:44–53; R. P. Martin, James (WBC: Waco, TX: Word, 1988); J. R. Michaels, 1 Peter (WBC; Waco, TX: Word, 1988); R. H. Mounce, The Book of Revelation (NIC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7); G. von Rad, Genesis (rev. ed.;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6); H. W. Robinson, The Christian Experience of the Holy Spirit (London: Nisbet, 1928); E. Schweizer, πνεῦμα κτλ, (NT),” TDNT 6:396–453; E. F. Scott, The Spirit in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Hodder & Stoughton, 1923); E. Sjöberg, “πνεῦμα κτλ (Palestinian Judaism),” TDNT 6:375–89; G. Stählin, “το πνεῦμα Ἰησοῦ (Apostelgeschichte 16:7)” in Christ and Spirit in the New Testament, ed. B. Lindars and S. S. Smalle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3) 229–52; [499] H. B. Swete, The Holy Spirit in the Ancient Church (London: Macmillan, 1912); idem, The Holy Spirit in the New Testament (reprint ed.; Grand Rapids: Baker, 1976); M. M. B. Turner, “The Significance of Receiving the Spirit in Luke-Acts: A Survey of Modern Scholarship,” TJ (1982) 131–42; idem, “The Spirit of Christ and Christology” in Christ the Lord, ed. H. H. Rowdon (Leicester: Inter-Varsity Press, 1982) 168–90; H. P. Van Dusen, Spirit, Son and Father (New York: Scribners, 1958); M. Welker, God and Spirit (Minneapolis: Fortress, 1994).



转摘来源: Gerald F. Hawthorne, 《圣灵(Holy Spirit)》, 21世纪新约主题辞典:后期书卷及其发展 (23141台湾新北市新店区民权路50号6楼: 校园书房出版社, 2015) 660–6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0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教义史上有关圣灵的讨论

圣灵论其后的历史,有两个主要的焦点,有关圣灵的教义就是围绕着这两个焦点发展。这两个焦点明显涉及三位一体的教义,它们两者一直是当今神学讨论中的重要课题。
第2世纪的基督徒作家对圣灵的兴趣不大,因此从圣灵的角度看,他们的著作对我们的讨论没有太大的帮助。那时的护教家大多集中关注道(Logos)的教义,因此有关圣灵的事成为次要的课题。就如第3世纪的俄利根(Origen)那样伟大的神学家,也是在这种以圣灵为次要课题的气氛下进行神学研究。纵使在第4世纪初与异端之首亚流(Arius)的长时期争论中,人们也总认为只要好好处理基督论的各种问题,就能圆满解决所有重要的问题了。教会于公元325年在尼西亚所提出的信经(Creed of Nicea)——由此衍生出后来的《尼西亚信经》(“Nicene Creed”),第三条只提到“〔我们信〕圣灵”,没有进一步交代这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信念。这给人的印象是:这个信念是不大重要的。
然而,正如基督论的争论一样,(在基督论的问题差不多得到解决之后)教会最终在有关圣灵的教义上起了争论。由于正统基督论的缘故,在神学上及政治上被边缘化的亚流主义(Arianism),其较温和支派在第4世纪中叶再度提出主张,不管圣子跟圣父有怎么样的关系,至少圣灵只是受造之物。反驳这个主张的,主要来自一些主教级的神学家,如亚历山太的亚他那修(Athanasia of Alexandria)、凯撒利亚的巴西流(Basil of Caesarea),以及拿先斯的贵格利(Gregory of Nazianzus),这些人士的著作至今仍是有关圣灵教义的经典著述。亚他那修和贵格利对这个新兴的亚流主义之回应十分清楚明确:圣灵是与圣父和/或圣子具有“相同的本质”(consubstantial)。他们二人的回应都是采用了先前反驳亚流主义而确立的尼西亚基督论之观点,来阐明教会的圣灵观(McIntyre)。凯撒利亚的巴西流,至少在他的公开著作中采用了另一条进路来回应。他知道尼西亚的教义甚具争议性,难以适用于当时的处境。因此,巴西流根据教会以前的做法来论证,认为要解决这个争论,我们必须承认圣灵是使人成圣者(the Sanctifier),因为理应是我们崇拜的对象。举例来说,他的理据主要是基于一些已确立的礼仪条文。最后,君士坦丁堡会议(Council of Constantinople,381年)把圣灵的神性写成教义:“是主,是赐生命者,从父所出,与父、子同受敬拜,同享尊荣。”由此可见,这句有关圣灵的话,在用词和“风格”上都直接受到凯撒利亚的巴西流所影响。
这样,有关圣灵神性的问题,因公元381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上通过修订了的《尼西亚信经》而正式解决了(Kelly)。然而,还有一点尚未清楚说明的,就是圣子与圣灵之间的关系,甚或他们两者是否有关系。这个令人惊讶的遗漏,不幸地成为了伏线,酿成日后基督教史上有关圣灵教义影响最为深远的争论。基于三位一体论,也是基于圣灵论,拉丁教会自奥古斯丁的时代以来,便主张圣灵是从父和子那里出来。例如,奥古斯丁认为,这三个位格在时间上的“使命”,是基于他们永恒的“生发关系”,因此,从形而上的角度来说,基督之所以能够差遣圣灵来,是因圣灵之前是由子而出的。奥古斯丁其后更进一步发挥这个解释,通过著名的“心理类比法”,形成了后来那精彩绝伦的三位一体关系论。然而,在经院哲学的初期,奥古斯丁这个理论因着一些拉丁教会传统的代表人物而变得过分僵化,背离了奥古斯丁本人的原意。
拉丁传统中的这种自我肯定的主要结果,就是在教宗本笃八世(Pope Benedict VIII)的授权下,于1014年在《尼西亚信经》的拉丁文本加上了“和子”(filioque)一词。这样,如今“他〔指圣灵——编按〕从父和子所出”(qui ex Patre filioque procedit)便成为拉丁文版本的信条。虽然这个做法只是把西方教会长久以来的信念写成教义,并把几百年来地区教会礼仪的条文普遍化,但这却惹来东方教会很大的不满。对于希腊的教会人士来说,此举不但显示了拉丁人士日趋浓烈的霸气,也显示出教宗体制的错谬。东方教会从没认为加入“和子”一词,是对基督教的圣灵教义带来建设性的贡献。结果很讽刺,基督教会最大的分裂——希腊教会与拉丁教会之间的分裂(正式发生于1054年),正是因为人们对圣灵的教义出现分歧而造成,但三一神第三位格的圣灵原是要促使教会合一。


当代的问题与可能的出路

第4世纪或11世纪的各种争论似乎离我们很远,但是当中许多争论的议题,仍是我们今天所要面对的。在基督教的左翼阵营里,从斯庞(John Shelby Spong)的“流行”神学到不同形式的妇女神学思想,我们都可以看到它们是反对超越的神救赎世界这种观念。根据这种看法,圣灵是普遍临在于当代不同的解放行动中,以致我们难以把他与这些行动区分开来。就如在费希特(Fichte)的哲学以及新教传统的古典自由派神学里,道德实践就是一切。
另一方面,五旬宗爆炸性增长也对全球的教会带来一定的挑战,甚至有人认为是跟左翼刚相反却同样影响深远的挑战。如果自由派的弱点在于贬低了圣灵的主权,那么,现今五旬宗的主要问题却在于过分强调圣灵的主权,以致它跟一般人认为的人的善对立起来。这里真正关切的问题是圣灵与那尊重人理性的神之道的关系,以及这关系对我们圆满解说三一神中的圣灵有何意义。
现今需要的圣灵神学诠释方法,必须避免走上纯粹以人为中心或过分强调圣灵的角色这两种极端。理想的做法是要有更全面的视野,让这两方面(人文和狂喜)的倾向得以充分和适当的发展。然而,现今西方的神学缺少了让这样的诠释工作进行的理智基础。现时所需的是一个整全的神学,然而,差不多所有当代的西方神学体系都是片面的。这种整全的神学体系,也许只会来自那些在非西方基督教孕育出来的文化和神学传统。要是这样的话,基督教圣灵教义的将来,可能就落在那些新兴教会的手里了。


Gary D. Badcock, 《有關聖靈的教義(Holy Spirit, Doctrine of the)》, 神学释经词典 (香港: 汉语圣经协会, 2015), 271–27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06: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火上冰 于 2023-6-21 07:18 编辑


D. R. de Lacey


⇑HOLY SPIRIT圣灵

    1.      保罗「圣灵」观的来源
    2.      神的灵
    3.      圣灵与智慧
    4.      圣灵为神的能力
    5.      基督的灵
    6.      圣灵与宣教
    7.      圣灵与基督徒的新生命
    8.      圣灵与末世论
    9.      圣灵与敬拜


1.保罗「圣灵」观的来源

保罗的圣灵观(译注:本文一律将the Spirit译作「圣灵」)有三种主要来源:旧约正典的启示、两约之间的犹太教,以及早期基督教思想。此外,保罗亲身的经历(和他所建立的教会),无疑也在他的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旧约当中,只有三次称呼神的灵为「圣」(MT:赛六十三10∼11;诗五十一11),但这种称呼在两约之间成为通称。在保罗思想中,旧约根源十分明显,他认为灵是单数的、独特的。论及灵,便等于说神的同在、神的大能rûaḥ(赛卅一3,卅四16,四十13)。神是一位,因此神的灵也只有一位(林前十二4∼6、11、13;弗四4∼6)。然而,较后期的犹太文献,例如昆兰文献、拉比文献,以及启示(apocalyptic*)文学(Sekki, chap. 5;Schweizer, TDNT VI.375–76),越来越多人使用「灵」(希伯来文rûaḥ,希腊文pneuma)来形容天使(angels*)或邪灵(demons*;通常是复数)。从起初,圣灵便与预言有关(民十一29;撒上十6,十九20∼24;弥三8;结十一5;珥二28∼29;Sir 48:12,24;参照帖前五19∼20;林前十二7∼11)。在先知书中,圣灵具有道德个性,与公正、公义的审判及守约的生活有关(赛四4,廿八5∼6,五十九21,六十三10;结卅六26∼27,卅九27∼29;诗五十一10∼11,一四三10)。旧约带出来的盼望是,这位赐下预言、生命及守约能力的圣灵,会是将来弥赛亚时代的祝福(赛卅二15,四十四3;结卅六25∼27,卅九28∼29;珥二28∼29),这个盼望一直持续至第二圣殿时期(Pss. Sol. 17:37;18:7;T. Levi 18:7;T. Judah 24:2)。昆兰(Qumran*)派人士显然相信按照某种意义而言,他们便是这种得着圣灵应许的继承人(Sekki, 79–84)。这种先知的应许成为保罗圣灵观的基础,视圣灵为基督徒正常生活的一部分。
保罗认为圣灵与神的智慧有关(参照林前二10∼11),这种思想在旧约出现过几次(出卅一3,卅五31;民十一16∼17;伯卅二8;赛十一2,四十二1∼4),后来被融入犹太教(Wis: 22–8:1;1QH 9;12:11–12, 31–35;斐罗认为凡人是从神的灵得着理智和智慧,Leg. All. 1.42;Gig. 22–24, 27)。保罗的思想中,还有两个概念,源自他的背景,但这些不单是希伯来人特有的思想:圣灵与能力的关系(王下二9∼15;士六34∼35,十四19,十五14∼15);以及圣灵与生命的关系,从神而来、赐予生命的力量(创一2,六3;诗一○四29∼30;伯卅二8;赛四十二5;结卅七4∼14;圣灵与旧约及犹太教的关系,参TDNT VI.362–63, 365–67, 368–89)。
保罗的圣灵观,并非仅是旧约及犹太观点的延伸。举例而言,圣灵在保罗的著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远超其在旧约中的地位。以出现的次数来看,rûaḥ在马所拉版本约有九十次指神的灵,pneuma在七十士译本约有一百次指神的灵(Gächter)。保罗书信的篇幅远远比不上旧约,但pneuma共有一百一十二至一百一十五次(某些经文的解法有所不同)是指神的灵。
保罗如此重视圣灵,可能因为早期基督徒群体经历圣灵在他们中间工作(包括保罗自己),经常感受到神的临在,例如:在敬拜(worship*)、神迹(参神迹、奇事、异能,Signs)、先知预言(prophecy*)的默示,甚至在艰难的处境之中,经历传扬福音的胆量和智慧,以及喜乐(joy*)的感受。早期基督徒认为这些经历都证明圣灵的同在和作为。认为他们的经历应验了预言中弥赛亚时代的盼望:神的灵会浇灌在「以色列」身上(结卅六25∼27;珥二28∼32;保罗在罗十13引用后者)。保罗提及「所应许的圣灵」(加三14;参照弗一13),显示他知道旧约中这种末世(eschatological*)的盼望(hope*)。圣灵的来临,对早期基督徒而言,是一个兆头,指明复活的主耶稣,确实就是弥赛亚(参照徒二14∼24、36、38∼39;约十六7∼11;见以下的5.)。
保罗与希腊人的思想十分不同,他并不会仅仅视圣灵为一种力量,是任人使唤的一种存有。圣灵也非帮助「鬼魔」或术士的精灵,可以任人用特别的咒语或动作控制。圣灵却能够帮助信徒活出神的旨意。古人相信神奇的邪术只临到少数具有秘传知识的人(不管他们的动机为何);但圣灵却白白赐给所有人,惟一的条件,便是相信基督是主(Lord*;林前十二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2.神的灵

保罗相信圣灵是神的灵(参神,God),这是明显而重要的事实。亦即是说,圣灵并非一大群中保中的一位,而是与旧约及两约之间犹太文献的记载相符,圣灵的能力、圣灵与神的关系,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林前二11;罗八9、11;林后三17;参照弗四4)。保罗指出圣灵被赐予基督徒时,永远是单数的「圣灵」或「神的灵」(参照罗八9;林前三17,十二4∼6;林后五5;加三5)。保罗使用圣灵的单数作为神学论证的基础,证明教会应当合一:「我们⋯⋯都从一位圣灵受洗⋯⋯饮于一位圣灵」(林前十二13)。保罗从未提及神赐下诸灵(复数)给信徒(林前十四12最好的解释是:保罗引用哥林多人的话──「〔我们〕切慕诸灵〔zealots for spirits〕」,而保罗没有认可他们的观点)。圣灵代表神与祂的子民同在──就保罗而言,这通常与神所默示的话语(特别是宣扬福音,同时也包括预言、激励、劝勉、教导)及神迹(林十二4∼11;帖前一5;加三1∼5)有关。
保罗从未直接探讨有关圣灵的位格。有时圣灵与神重叠,似乎具备一样的功能(例如分派属灵的恩赐〔gifts*〕给基督身体中不同的「肢体」,林前十二11、18、26)。有时他又说圣灵与神及基督不同,例如哥林多前书十二章4∼6节的三部曲、哥林多后书十三章14节的祝福、神差派圣灵或用圣灵为印在圣徒身上盖印(加四6;林后一21∼22,五5;罗五5)。圣灵具有位格的特性。圣灵「引导」信徒(加五18;罗八14;参照罗八4)、「启示」福音(gospel*)的奥秘(mystery*)及其含义(林前二6∼16;弗三5)、在祷告(prayer*)上帮助信徒(加四6;罗八15、26∼27;参照林前十四14∼16)。圣灵有「欲望」(「肉体〔flesh*〕」也有欲望,但不必然具有位格的意义:加五16∼17)。圣灵会「担忧」(弗四30)。上述这些经文,原本并不是要证明圣灵有位格而说的,但却附带证明此点。这是就事论事,并非臆测。有些学者认为这些经文的效果,与那些将罪及肉体的权势拟人化的经文一样。当然,保罗并非要为神的「位格」下定义,那是后来基督教神学的作法。然而,这些经文似乎埋藏了这类思想的种子。不论保罗是否声明圣灵有位格,他都极度盼望众教会能够明白圣灵的位格特色:圣灵具有神的性质(character),更准确地说,圣灵乃有耶稣基督的性质(参以下的5.)。


3.圣灵与智慧

圣灵是惟一的媒介,神可以借着祂将智慧传给人,因为惟有圣灵知道神的心(林前二10∼16)。对于任何源自下面,源自人这一边的「智慧(wisdom*)」,保罗都否定其有任何可能性可以理解神及神的工作。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一章18节至二章6节,批评哥林多人企图按照当时知识分子的潮流(犹太或希罗世界)来「改变」福音,特别是要贬损耶稣在十字架(cross*)上受死(death*)的意义。这段经文,保罗就圣灵、十字架及智慧作出很重要的联系。福音的根基是不能更改的,这不只是因为人的知性系统在神眼中看作「愚拙」(林前一18∼25);问题甚至更加严重。就是对于拒绝福音、未得救的人而言,神的工作永远是无法理解的奥秘(林前二6∼8、14)。
神奥秘智慧的内容,便是钉十架的救主,若离开了圣灵,没有人能够领会这种智慧(林前一23∼24,二2、6∼12)。因此,人若想要认识神、接受福音,惟一的桥梁,便是圣灵。任何想要贬损十架真理(或福音的基本要素)的人,不过证明他们实际上是没有圣灵的人,是属血气的(林前二14,三1)。保罗这番说法,是针对那些自以为「属灵的人」,他们企图修订使徒的信息。按照历史及文学背景来看,使徒的信息是持续切合教会需要的信息。但是每个时代都有强势的知识分子/宗教势力,企图修订福音核心的某些层面。哥林多前书二章6∼16节并不是指基督徒菁英才能明白的奥秘知识,而是为使徒的福音辩护,指出那才是真正的「属灵」,传达、解说此福音的,便是圣灵。


4.圣灵为神的能力

保罗继承旧约及两约期间的犹太教概念,认为圣灵便是神的大能(power*;参以上的1.)。他说成功的福音事工,要归因于圣灵同在的果效,他也不只一次指出有神迹奇事随着他的宣讲(preaching*),但他并没有列举这些神迹奇事(帖前一4∼6;林前二4∼5;罗十五18∼19;加三2)。他相信基督徒聚会时,圣灵不但会默示当讲的话语,同时也会引发「超自然」的技巧及事件(林前十二7∼11,十四;加三5)。当然,这只是保罗圣灵观的一个层面,我们不应当断章取义。保罗从来不曾为了使人留下极深的印象,或为了取悦人,而呼求圣灵动工。保罗书信中,有关圣灵大能的经文,大多数直接与传福音的目的有关,或与在基督里的新生命有关(有关传福音,见下面的6.;有关基督徒生活,见下面的7.)。此外的经文,包括圣灵的大能彰显于敬拜之中──并非为炫耀,而是为了传递知识、「建立」信徒(林前十二7;参照十四5、19、26),或为了执行纪律(discipline*)及刑罚(参照林前五3∼5)。
信徒得着圣灵,有时被称为「充满」或「浇灌」。因此有些学者指出保罗及早期的基督徒认为圣灵有如液体一般,实际充满在信徒身内(例如:Hunter, 92)。但在保罗书信,「充满」只是众多意象中的一个,同时仅出现三次(林前十二13;弗五18;多三4∼5)。这种用语通常有意模仿七十士译本的用法,最好的解释是视之为隐喻(参照珥二28∼29,圣灵「浇灌」,与徒二33相呼应;还有弥三8:「我被耶和华的灵和力量充满」〔意译〕)。
以弗所书中,惟一明显地将圣灵及能力相连的,是属于内心的事:圣灵使「里面的人」(和合本译「心里」,参心理学,Psychology)有力量,基督因着人的信住在信徒心里(弗三16∼17)。以弗所书其他地方也指出神的大能大力(=圣灵?),使基督从死里复活(resurrection*;弗一19∼20)。同理,提摩太后书一章7节指出神赐给提摩太的灵,使得提摩太在传福音及与被囚的保罗相处都能够刚强壮胆(「你不要以给我们的主作见证为耻,也不要以我这为主被囚的为耻」,提后一8),同时也赐下能力,使他能够(与保罗或与基督?)为福音「同受苦难」(提后一8)。这些功用都与圣灵使人有力传扬福音相似(参以下的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07:12 | 显示全部楼层
5.基督的灵

圣灵有基督的性质。保罗有关圣灵的教导中,有一点十分特别,与以色列人及犹太信仰都不同,就是圣灵与复活的主耶稣之间有密切的关联,或可称之为圣灵的「基督性质」(Hermann, 59–66;Dunn 1975, 318–26)。圣灵被称为「基督的灵」、「神儿子的灵」(罗八9;加四6)。圣灵使信徒由内心到外面脱胎换骨,越来越有主耶稣基督的样式(林后三3、18;弗三16∼17)。与神的儿子耶稣基督相交(林前一9),等于与圣灵相交(林后十三14;腓二1;参基督论,Christology)。


5.1.基督的灵与十字架

圣灵是基督的灵,不但与能力、祝福有关,与基督的十字架也有关联(林前二1∼16;见上面的4.),谦卑自己,服事他人,一如主耶稣的特性(林前十二∼十三;参十架神学,Cross, Theology of the)。哥林多人必须学一个功课:属灵人不一定代表荣耀(glory*),乃是卑微(weakness*)及受苦(suffering*)(例如:林后四7∼18及三7∼8,十一16∼十二10)。耶稣在世的生活,是圣灵在信徒里面工作的模式:「他〔基督〕因软弱被钉在十字架上,却因神的大能仍然活着。我们也是这样同他软弱,但因神向你们所显的大能,也必与他同活」(林后十三4)。在此节经文,神的大能相当于基督的灵。圣灵具有基督的性质,足以解释为何「圣灵的果子」(此为圣灵同在的明证,加五22)之中,最主要的标志是爱。神向受造物彰显最伟大的爱,就是基督受死,使万物得赎;圣灵便将这样的爱「浇灌」在信徒心里(罗五5∼8)。


5.2.基督的灵与教会

从耶稣复活及升天开始,耶稣与他的教会及世界的关系,是通过他的灵来建立(参末世论,Eschatology)。由此时一直到他再来,惟有借着圣灵,才能够与基督建立关系。圣灵标志了基督徒为基督身体中的成员(林前六15∼20,十二12∼13;参基督的身体,Body of Christ);圣灵指出信徒不属于他们自己,乃属于买赎他们的主。基督是教会的主,借着圣灵,用预言、教导及领袖的恩赐等方法带领他们。圣灵与肉体相敌对,可以说是圣灵向人呈现基督旨意的方法之一。耶稣与圣灵之间的联系是如此密切,以至于保罗认为二者不可分割:「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八9;参照林前十二12∼13)。所有相信基督的人,因着这个信心(faith*),都必得到神在末世所赐下的圣灵(罗八1∼2、9;加三1∼2、5;参照弗一13∼14,四30;徒二33、38∼39)。因此,作为基督徒,意味著成为一个真正的「属灵人」(pneumatikos,林前二10∼16),有圣灵的内住(参灵修学/灵性,Spirituality)。
「首先的人亚当成了活的灵(灵或译血气);末后的亚当成了叫人活的灵」(林前十五45,NASB)。此节经文的用意,不在于指出基督就是圣灵,上下文是论到复活,重点并非基督论,乃是救恩论(Fee)。亚当本身有生命,那是神的恩赐;基督却能够赐生命给人(复活的生命,来世的生命),并且是借着圣灵赐生命给人。就某种意义而言,基督与圣灵乃为一体(林后三17;参亚当和基督,Adam and Christ)。
按照上述,可知道辨别圣灵的方法,是祂会使人认信耶稣为主(Lord*;林后十二3)。任何与此信仰宣告相反的,都不可能来自圣灵。这是用来衡量圣灵彰显的确实标准,比超然经验、方言,或任何其他记号都要优先(参异象、超然经验,Visions, Ecstatic Experience)。


5.3.圣灵与基督的区别

有时圣灵与基督(以及圣灵与神)似乎是重叠的,甚至是可以完全互换的用语,例如罗马书八章9∼11节,「神的灵」、「基督的灵」及「基督在你们心里」都是指同一件事(关于林前十五45,见上面的5.2)。基督徒可以说是「在圣灵里」(罗八9;加五25;参照加五16;林前十二3),或说有圣灵住在他们的心里(罗八11;林前三16,六19;加四6),正如说基督徒是「在基督里(in Christ*)」(林后五17),或说有基督住在他们心里(加二20)。我们不应当用哥林多后书三章17节作为证据,指出耶稣与圣灵为同一位(「主就是那灵;主的灵在哪里,那里就得以自由」)。第一个「主」乃是七十士译本出埃及记卅四章34节用语(林后三16),意指保罗当时代「归向主(指神)」的人,正如摩西(Moses*)当年在西乃山一样,属灵的盲目会从他们眼前被揭开。但在此处,「主」乃是指「圣灵」,是认识神的关键。这是保罗对旧约经文意义的解释,他将之应用于他和犹太人以及他和犹太基督徒之间的冲突上。下一节也必须按照这个背景来解释:使信徒得以变成基督(=最后的亚当、新人类的模式)形状的,是圣灵的工作(林后三18)。
「基督的灵」的属格「的」,我们不应当视之为等号(亦即增添说明之属格片语,意谓「灵等于基督」)。保罗清楚区分二者:只有耶稣才被称为是父神的儿子(Son*;罗一3;加四4);只有基督才有人性(罗一3,八3;加四4;腓二7);只有耶稣基督「为我们的罪」而死(林前十五3;参照罗五8;林后五15)、复活,并且坐在神的右边(西三3;参照腓二9)。保罗从未将上述这些事用来指圣灵。在现存的保罗书信中,他从未清楚指明圣灵与基督有何关系,但由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下列端倪:
(1)人惟有相信基督之后,才会得到圣灵。除此以外,圣灵并不是人类所共同拥有的(加三1∼2)。
(2)圣灵的特点是祂会促使教会中的人认信耶稣是主(林前十二3)。圣灵见证耶稣的性情及有关耶稣的真理(帖前一6、8,四7∼8)。圣灵彰显出基督的性情,也使祂所内住的人显出基督的性情,如此我们便认出圣灵。
(3)信徒因信成为神的儿女(huioi),这是基督所成就的事实,圣灵使得信徒得以亲身经历这个与神的新关系。 「神就差遣他的儿子⋯⋯要把律法以下的人赎出来,叫我们得着儿子的名分〔参嗣子、儿子的名分,Adoption, Sonship〕。你们既为儿子,神就差他儿子的灵进入你们的心,呼叫『阿爸!父!』」(加四4∼6;参照罗八14∼16)。
(4)圣灵为了教会而降临,这是神在历史中继基督以后的工作(加四4∼6),也是建立于基督的成就之上的工作。
(5)圣灵使所有信徒都与基督联合,与主成为「一灵」(林前六17),在圣灵中(或由圣灵)施洗(baptized*),加入基督的身体,按照圣灵所赐的能力及指引,在其中服事(林前十二4∼13)。
(6)根据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可以看出基督徒的敬拜及群体生活是由圣灵加添能力、组织及指引。圣灵的指引与神的指引(林前十二11及18、28)及基督的指引(由「身体」比喻得着的暗示,信徒所事奉的是基督的身体)有同样的权柄。圣灵与基督的关系,在许多方面而言,可以说类似符类福音中耶稣与父的关系。二者可能有相同的功能,但仍然是不同的位格。按照约翰的用语,圣灵使基督得着荣耀(约十六12∼14;参照林前十二3),正如耶稣在世时使父得到荣耀一样。圣灵要使信徒得着「基督的心」,并将他们主的旨意及指引传达给信徒,使他们明白他的福音。圣灵的工作,圣灵临到信徒,这完全靠子,最终是靠着父。但圣灵并非较次要的使者,有如天使一样。实际上,圣灵就是基督与信徒的同在。
在保罗神学中,圣灵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圣灵使我们得以将历史中的耶稣(即从死里复活的那位),与天上的主(就是与他子民同在的那位)连结起来。复活的主肉身的存在具有两方面潜在问题:(1)显示耶稣可能带有会朽坏的本质(因为他拥有物质的存有);和另一个同样严重的问题,(2)可能显示耶稣高不可攀,升为至高(exalted*),与他子民在地上的感受及需要完全脱节。保罗避开了这些陷阱,指出耶稣具有已升为至高的本性,存在于新的身体(body*)之中,同时在圣灵中与信实的人同在(林前十五44的「灵性的身体」,并非「由灵组成的身体」或无体的存在,乃是指适合复活生命的身体──既是肉体,又是「属灵的」)。使用现代的比方,圣灵有如连接住家的电线或电话线。我们在家中可以享有电力或与他人通讯,无需发电厂或与我们通话的人在我们家中出现。
有些学者认为:保罗是第一位如此连接耶稣与圣灵的基督徒。这个教义诚然具有保罗特色,但证据显示:他只是将早期基督教已经存在的结合或主题加以发展。例如,在使徒行传,只有那些相信复活的基督,并承认他是主的人,才能得着圣灵(徒二38,四29∼31,十一17;参照Hunter, 95;Goppelt, 1.249)。福音书指出耶稣将用圣灵给人施洗(可一8及平行经文)。值得留意的是,保罗将圣灵及基督如此相连,并没有证据显示巴勒斯坦或犹太基督徒对此有任何异议(惟一例外是林后十一4的「另一个灵」;参注释书)。这暗示保罗的立场与早期巴勒斯坦基督教的信仰是一致的,保罗只是将原本不太清楚的概念发展扩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07:13 | 显示全部楼层
6.圣灵与宣教

圣灵是基督的灵,与福音信息有密切的关系。圣灵催促信徒宣教(mission*),也加添能力给他们。这在使徒行传中有鲜明的刻划。主耶稣复活之后,圣灵降临,这是传扬福音的开始(徒二),圣灵赐下能力(徒四8、31,六10,八29,十44),在关键时刻带领彼得、保罗及巴拿巴(徒十19∼20,十一12,十三2∼5,十六6∼10)。保罗写信给罗马教会,指出基督「借我言语作为,用神迹奇事的能力,并圣灵的能力,使外邦人顺服」(罗十五18∼19)。保罗称使徒职分为「属灵的职事」(林后三8),其中传福音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圣灵帮助保罗的宣教事工,(1)在听者的心中印证福音信息的真理;(2)加添保罗能力,使他有行使「神迹(signs*)奇事」的能力(罗十五18∼19;参照林后十二12;可能只是在哥林多的经历;参注释书);(3)在新信主的人身上作工,用圣灵充满他们,使人毫无疑问可以看出这是圣灵的工作。保罗在三封写给不同教会的书信中提醒读者,他们当初听闻福音归信之时,都经历过圣灵的工作(帖前一4∼6;加三1∼3;林前二4∼5)。保罗认为他们初步经历到圣灵的工作,是为了印证他们归信的真实性,证实福音的真确性,证实这些都来自神。圣灵也赐给信徒有胆量及智慧,可以为耶稣作见证(参照帖前二2,一5∼6)。


7.圣灵与基督徒的新生命

相较于新约其他作者,保罗更加强调神赐下圣灵内住在信徒里面,是为了帮助信徒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圣灵不只是神的大能,使信徒信服福音的真理,帮助福音的传扬,对信靠基督的人而言,更成为新造的能力(参旧造与新造,Creation and New Creation)。基督徒原本与神隔绝,信主之后,不但被登记进入天上得赎者的行列,圣灵更内住在他们里面,加添能力给他们,使他们可以过讨神喜悦的生活(罗八1∼4,十二1;帖前四1;要得主的喜悦,林后五9;弗五10)。这种生活,乃是「被神的灵引导」(罗八14)或是「随从圣灵」(罗八4;加五16、25)。


7.1.肉体与圣灵

与「随从圣灵而行」相反的,便是「随从肉体而行」。保罗书信中,经常用「肉体」(flesh*)与「圣灵」相对照。肉体是落在堕落的光景中的自我,是自我中心、自作主张、故意不认识神的旨意,甚至公然藐视神的旨意。这种蔑视挑衅便是旧时代亚当里的人性特点。圣灵与肉体、罪的原则完全相反,「体贴肉体的,就是死;体贴圣灵的,乃是生命、平安」(罗八6)。圣灵在信徒里面,打破了罪的权势,使基督徒可以成就律法(Law*;罗八1∼4、12∼15)。
根据保罗书信,圣灵在信徒里的新统辖究竟有多普遍?保罗认为信徒在圣灵的引导下得到的自由,何时才会完全脱离罪(sin*)及肉体权势?这是学者争论的论题。大部分的争论集中于罗马书第七章,究竟按全书背景而言其意义为何?加尔文及一些现代解经家(Cranfield, Dunn)认为罗马书七章14∼25节指信徒的经历,如此便冲淡了罗马书八章1∼11节那看起来像是脱离肉体权势、得到自由的绝对性陈述。基督徒虽然得蒙救赎,但仍然被形容为「属乎肉体」,是「已经卖给罪了」,因此,基督徒还是受制于肉体的权势,无力自救,直到复活时候。有些学者认为罗马书七章14∼25节及罗马书七章7∼13节,都是指归信以前的经历,因此,罗马书第八章指罪的权势被打败,信徒自其中得蒙拯救。另外有学者认为罗马书七章14∼25节,指信徒靠着自己的意志力企图与罪争战,亦即指灵性不成熟的信徒,保罗需要对这种人指出圣灵的大能(罗八),指出信徒惟有靠着圣灵的大能,才可能胜过罪(Bruce, 193–98)。
无论罗马书第七章是指信主前还是信主后的经历,保罗书信其他地方都有明显的证据显示信徒有可能犯罪,实际上也会犯罪。保罗书信中有许多经文警告信徒不要堕入罪中,并且劝勉他们要选择倚靠圣灵得生命的道路(罗八12∼14是警告,也暗示为命令;林前六18∼20;加五16∼26;参照罗六12∼16;林前五9∼13,十11∼13,十四18∼22、31;特别是林后十二21)。保罗对他的教会有成员继续活在罪恶之中,深表惊讶及谴责(林前五1∼6、11∼12;参照罗六1∼2、11∼12;加六7∼10;西二20∼23)。但他早有心理准备,劝告那些「属灵人」(hoi pneumatikoi)要用谦卑的心来牧养犯罪的基督徒(加六1∼2)。
人类整体而言,都在亚当堕落的本性之中,因此信徒在世生活,面对着活在两个「时代」(aeons)之间的挣扎。旧人的拉力不肯放手,但信徒已经得赎,已属于未来的时代,属于在基督里的新人类。 「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罗八23)。基督的救赎,最终会及于包括肉身在内整体的更新,那将是在主再来之时,基督徒会从死里复活,得着「属灵的身体」(林前十五42∼54;林后五1∼5;参末世论,Eschatology)。
值得我们重视的是,保罗在罗马书第八章的假设,是信徒有可能在今时今日便选择靠着圣灵而行,活出讨主喜悦的生活。圣灵为人类带来新的选择,圣灵大能的同在,彰显出这种新的生命,这是「直述语气」(有关事实、现状的陈述),伦理性的「命令语气」便是建立在此根基之上。这并不只是要人相信的客观、法定事件;保罗希望他们在圣灵中的生活,能够以具体的方式影响他们尘世的生命。 「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16;参照帖前一4∼10,四3∼8;罗八4、12∼17;参伦理学,Ethics)。
在圣灵里的生命,会彰显出圣灵的「果子」(fruit*):仁爱、喜乐、和平等等(加五22∼23)。神所赐新生命的可能性,彰显出神的恩典,这与地上果子的意象吻合,亦即由神蕴育万物的生机而收成结果。加拉太书五章22∼23节指出这种果子与「情欲的事」形成对照。若有任何人想要寻求圣灵工作或信徒成熟的证据,显然都必须以圣灵的果子为根据,因为这是基督的性情成形在个人里面的证明。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指出,基督的灵最重要的指标是爱(love*),任何属灵恩赐若脱离爱就失去价值。


7.2.圣灵与律法

由保罗书信中一些经文可以看出,圣灵如何与律法为敌,正如圣灵与肉体的权势为敌(参律法,Law)。律法(亦即犹太人的妥拉)虽然是神所赐,但被罪及肉体误用,以至于遵守律法甚至可能成为另一种罪,亦即将自己的行为偶像化、将永生神置诸脑后,或是企图指称神对人有义务。尚未重生的人,不可能完全遵守律法,因为他们没有可能胜过罪的权势。圣灵介入之时,祂按着基督的形像,开始使人更新成为新人。圣灵将信徒置于成就「律法的义」(罗八4)之地位,因为靠着圣灵的帮助,信徒能够去爱及顺服天父,实现律法的原意(参照太五48,廿二34∼40)。
圣灵一个主要功能,就是祂有能力,可以用有效的方式,将耶稣的生/死/复活之救赎事件带给人(Wendland, 151, 136–7)。圣灵将圣子带给信徒:「与主联合的,便是与主成为一灵」(林前六17)。神差派圣灵,乃是靠着先差遣祂的儿子(加四4∼7);同时也为了使信徒真实体验祂差遣祂的儿子(加四4∼7)。以弗所书中的祷文也有相似的联系:「我在父面前屈膝⋯⋯借着他的灵,用大能使你们内在的人刚强起来,使基督借着你们的信,住在你们心里」(弗三14∼17,新译本)。圣灵的作用,不只将基督及他的祝福带给人,同时也是承续称义(justification*)的工作。罗马书第八章在全书中的架构,以及第八章本身的论证(参照罗五1∼5及八1∼4)可以作为印证。若没有称义或没有圣灵,就没有基督的教义;若没有基督及圣灵,就没有称义。
为何圣灵要有伦理方面的本质?就保罗而言,圣灵的伦理本质,以及祂对信徒的影响,有两个主要的根源。第一是神自己,古时以色列先知以及保罗,都认为圣灵拥有神的伦理个性(参以上的1.),因此保罗称之为「圣」灵。
保罗在帖撒罗尼迦前书四章7∼8节,指出凡是弃绝分别为圣归给神的生活方式(帖前四3、7),就是弃绝「那赐圣灵给你们的神」(帖前四8)。这个论证建立于一个事实,圣灵既然被称之为「圣」灵,凡祂所内住的人,都应当拥有伦理上的纯洁(purity*)为特色。哥林多前书六章19∼20节向哥林多人指出:基督徒行淫是错误且自相矛盾,保罗所用的论点是:「你们的身子就是圣灵内住的殿(temple*),这圣灵是从神而来」。
保罗强调圣灵的伦理本性的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圣灵是基督的灵。圣灵是中保,使得基督与基督徒同在。因此圣灵促使信徒产生与基督为人及教导相称的欲望、态度及行为。圣灵的工作是按照基督的形像为人创造新的本性,信徒在来世将会完全拥有这种形像(林后三17∼18)。


7.3.圣灵及基督的身体──教会

我们接受圣灵,并非仅以个人的身分。称基督为主,同时也意味着「从一位圣灵受洗,成了一个身体」(林前十二13;参基督的身体,Body of Christ)。这意味着蒙召进入一个群体的存在,成为新社会网络的一部分,由圣灵主导。因此,圣灵所带来的改变,以及圣灵赐给个别信徒的属灵恩赐,并非只是为了个人的自我提升;信徒应当用以建立其他的基督徒(林前十二7,十四5、26)。圣灵是合一的力量,也是创造的力量,使基督徒形成一个群体,可以用koinōnia(团契)一词来表达,指与圣灵彼此之间的分享(在圣灵中「分享参与」),同时也指由圣灵所创造的团契(亦即群体;林后十三14;参相交、团契、共享,Fellowship)。圣灵将不同的恩赐赐给这个新团契中不同的人,目的是要他们聚在一起,彼此配搭同工,如同人身体不同的部分一样,如此便形成基督在地上的身体,同心事奉主(林前十二4∼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3-6-21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8.圣灵与末世论

保罗认为神赐下圣灵给信徒,是用来作为末世(eschatological*)的指标,象征神所应许给祂子民的救恩(salvation*)及复兴(restoration*)已经展开。温得兰认为保罗书信中的「pneuma是彻底的末世论性质」(Wendland, 134)。在旧约及拉比文献中有一些这类末世论观点的前身,在昆兰(Qumran*)文献之中也有相同的观点(Sekki, 82–83),相信在将来的时代将会有普遍性的圣灵浇灌。保罗的不同之处,在于他相信圣灵代表末世在现时已经开始。
保罗的末世论,显示于下列的概念之中:圣灵是「初熟的果子」(first fruits*)、是「头期款」或「凭据」(arrabōn),使信徒知道在弥赛亚国度(kingdom*)完全实现、审判(judgment*)结束、神的敌人(enemy*)被击败之时,信徒将得着什么(罗八18∼25;林后一22,五5;弗一13∼14,四30;参得胜/夸胜,Triumph)。因此,圣灵在当前同时是将来世代中生命与权能的一部分,是指向将来的一个指标,告诉信徒完全的弥赛亚时代尚未来到。 「受造之物切望等候神的儿女显出来⋯⋯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罗八19、23)。保罗书信中,从始至终,都持守这种圣灵观:圣灵本身并非神国度完全的实现,而是将来「荣耀」(glory*)的先尝,继续不断地指向将来末世身体的得赎(Beker, 281–83)。圣灵便是来世权能在现时的介入,向信徒提供保证,他们将会在其中有分。
将圣灵的权能及同在与要来的世代连结,这点同时也彰显在信徒因圣灵而产生的盼望及喜乐之中(加五22;罗十五13)。这种盼望,是信徒有信心自己将来不会失望,圣灵现在是头期款,将来必定会印证,使信徒得以进入神的荣耀,他们的整个存在都将得到更新,如同被造万物一样(罗五2、5,八23∼25)。若「盼望」只是指向今世,那将是何等残酷的笑话,至终只是无意义的存在(林前十五19)。
圣灵是来世权能在今世的介入,为了帮助信徒与今世仇视神的势力相争──特别是肉体与罪的势力。保罗说,「我们靠着圣灵,凭着信心,等候所盼望的义(righteousness*)」,但他同时也劝勉信徒要「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加五5、16)。在圣灵里的基督徒,得以脱离今世致命的权势(罗八2、6)。因此,我们又回到圣灵的伦理、圣灵具有基督的本质,显示就保罗而言,这些层面乃是互相交织、不可分割。


9.圣灵与敬拜

保罗告诉哥林多基督徒说,不论就整体或个别而言,他们都是神的殿(temple*):「岂不知你们(复数)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林前三16;参照六19)这显示敬拜(worship*)并非以圣地、建筑或圣物为主,乃是以神的灵之存在为主。 「因为真受割礼的,乃是我们这以神的灵敬拜、在基督耶稣里夸口、不靠着肉体的」(腓三3)。敬拜的地方,是人的心,同时必须是洁净的、更新的、有圣灵同在的心(参照约四23∼24);或是基督徒群体,也就是神的殿(林前三16)。
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二及第十四章,保罗探讨在敬拜聚会中,圣灵恩赐对基督身体的意义和宗旨。这是我们从新约时代可以找到最详尽、有关早期基督徒敬拜的探讨。保罗指出圣灵是基督徒得「恩赐」(gifts*)的源头,无论是外表看来比较超自然或是比较正常的恩赐都是如此。圣灵分派这些恩赐,是出于神慷慨恩典所带来的好处,不能被视为个人属灵地位或是成就。圣灵乃是按着自己的心意分派,并非按照人的心意。从哥林多前书第十四章可知,圣灵如此分派恩赐,是为了要使基督徒「得造就」(林前十四1∼5、26)──此词按字意而解为「建立」,一如房屋的建造。 「得造就」乃指基督徒有所学习、逐渐成熟,信心得以坚固。保罗虽然如此鼓励信徒要他们留意如何使用圣灵所赐的能力,但最终身体的建立,还是圣灵自己的工作。
圣灵在敬拜聚会中所加添的恩赐,最显著的是圣灵所默示各式各样话语的恩赐。先知预言(prophecy*)是最明显的(林前十二10,十四1∼5、39);包括对会众的教导、道德上的劝诫及纠正(林前十四3)。这是保罗最常提及的属灵恩赐,与圣灵的同在密切关联,保罗也鼓励信徒发挥这种恩赐。贬损或禁止此恩赐,似乎就等于是帖撒罗尼迦前书五章19∼20节所谓「消灭」圣灵的感动。其他话语方面的恩赐,包括「知识(knowledge*)的言语」或智慧(林前十二8;二者或其中之一指教导,此处虽没有提及,但教师包括在林前十二28∼29);「教师」也被视为是圣灵的恩赐(林前十二28∼29,十四19、26);此外还有祷告──无论是「用灵祷告」与否(林前十四2、14∼19)──以及方言及翻方言的恩赐(林前十四1∼5、13∼19、39;参方言,Tongues)。甚至唱诗歌也被视为是圣灵所引发,带领教会敬拜歌颂神(林前十四15、26)。以弗所书五章18∼19节(参照西三16)指出被圣灵充满与造就及敬拜之间的关联(诗歌、颂辞、灵歌;参圣诗、圣诗片断、诗歌、灵歌,Hymns)。
这些敬拜的经文也显出信徒互相祝福、互相建立的重要。保罗有时也提及在敬拜中还有其他超自然的事件。加拉太书三章5节提及神赐圣灵给加拉太人,在他们中间行异能,最有可能的,是指加拉太众教会继续不断的敬拜经历。按照哥林多前书十二章4∼11节圣灵的工作为基础,可知恩赐必定是圣灵的工作。罗马书十二章6∼8节显示保罗相信:圣灵甚至能够对世俗的工作有所启发,如治理或慈善事工。
在哥林多前书以外,并没有很多经文论及圣灵在敬拜中的角色;部分原因可能是在此处保罗面对最严重的集体敬拜问题。哥林多前书以外,与敬拜有关的问题多数与祷告(prayer*)有关。圣灵使得蒙神救赎的基督徒,有信心用神儿女的身分呼喊「阿爸父」的祷告(罗八15∼16;加四6)。祂也帮助信徒,指引他们作出更合宜的祷告(罗八26)。同时圣灵亲自替祂所内住的人祈求(罗八27)。以弗所书指出圣灵使得信徒得以「进到」神面前(弗二18),保罗并鼓励信徒要靠着圣灵随时多方祷告祈求(弗六18)。这是教会(church*)为真以色列人(Israel*)的标志,亦即整个社群的人在圣灵里祷告及敬拜(腓三3)。腓立比书一章19节指出圣灵借着祷告帮助信徒。
除此以外,保罗书信并没有其他经文明显将圣灵与敬拜相关联。有些经文可能间接提及圣灵与敬拜的关系,例如上述「阿爸父」的祷告。保罗提及圣灵能使人产生喜乐与平安(罗十五13)、圣灵所产生的爱(罗五5;西一8)、圣灵所带来的团契(腓二1;林后十三14)、圣灵为「头期款」(林后一22,五5──好像给信徒的具体证据),可能都与敬拜的经历有关,但这些都是间接的臆测。可以确定的是:圣灵在基督徒的敬拜及体验神的每一层面上,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必须记住,保罗的书信是偶发性的,是因应特定情况的需要而写,因此,许多其他有关圣灵在敬拜中角色的真理,他认为无需在这些书信提及(因此根据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十二章所言,我们需要将圣灵启发的概念加诸罗马书十二章6∼8节之上)。
总而言之,圣灵加添各种不同的恩赐给信徒,为要他们能够彼此造就,同时借以敬拜神;祂分配恩赐乃是根据他们的需要,同时也引发他们用合宜的方式来运用这些恩赐(林前十四37∼40)。这并不表示凡是靠着圣灵的帮助而作的事,都必定是即兴偶发的。用理性所作的事(林前十四15)、有目的有创意的深思远虑、忠于使徒传统(tradition*)(例如教导〔teaching*〕),与即兴偶发的事,同样都有可能来自圣灵(参照林前十五1∼8;提前三16;参信经/信条,Creed)。
圣灵鼓励信徒壮胆祷告,因为他们已经与神和好,是蒙爱的儿女。圣灵在世上引发人有祷告的欲望,祂在天上将神爱的回应带到地上。按照理想而言,敬拜是圣灵所引导的颂辞交响乐,向神献上赞美,宣扬祂以前及现在的伟大作为,同时也指出人应有的回应。

另参:嗣子、儿子的名分(ADOPTION, SONSHIP);基督论(CHRISTOLOGY);末世论(ESCHATOLOGY);伦理学(ETHICS);相交、团契、共享(FELLOWSHIP, COMMUNION, SHARING);初熟的果子、头期款(FIRST FRUITS, DOWN PAYMENT);圣灵的果子(FRUIT OF THE SPIRIT);圣灵的恩赐(GIFTS OF THE SPIRIT);神(GOD);圣洁、成圣(HOLINESS, SANCTIFICATION);在基督里(IN CHRIST);礼拜仪式要素(LITURGICAL ELEMENTS);大能/能力/权能(POWER);先知预言、先知讲道(PROPHECY, PROPHESYING);灵修学/灵性(SPIRITUALITY);方言(TONGUES);敬拜(WORSHIP)。


参考书目

J. C. Beker, Paul the Apostle: The Triumph of God in Life and Thought (Philadelphia: Fortress, 1980); F. F. Bruce, Paul: Apostle of the Heart Set free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77); R. Bultmann,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London: SCM, 1952) §§14, 38; C. E. B. Cranfield, 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the Epistle to the Ramans (2 vols.; ICC; Edinburgh: T. & T. Clark, 1975, 1979); J. D. G. Dunn, Jesus and the Spirit (Philadelphia: Westminster, 1975); idem, Romans (WBC; 2 vols.; Dallas: Word, 1988); E. E. Ellis, Prophecy and Hermeneutic (Tübingen: J. C. B. Mohr, 1978); G. D. Fee, The First Epistle to the Corinthians (NICNT;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7); P. Gächter, “Zum Pneumabegriff des hl. Paulus,” ZKT 53 (1929) 345–408; L. Goppelt, Theology of the New Testament (2 vols.; Eerdmans, 1981, 1982); I. Hermann, Kyrios und Pneuma: Studien zur Christologie der paulinischen Hauptbriefe (Munich: Kösel, 1961); D. Hill, Greek Words and Hebrew Meaning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7); A. M. Hunter, Paul and his Predecessors (rev. ed.; London: SCM, 1961); D. J. Lull, The Spirit in Galatia: Paul’s Interpretation of Pneuma as Divine Power (SBLDS 49; Chico, CA: Scholars, 1980); R. P. Martin, The Spirit and the Congregation (Grand Rapids: Eerdmans, 1984); idem, “The Spirit in 2 Corinthians in Light

摘自词条 Holy Spirit 圣灵《21世纪保罗书信词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21 21: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