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638|回复: 0
收起左侧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1 22: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神啊,我的心切慕你>
读经「诗42-43篇」“(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交与伶长。)神啊,我的心切慕祢,如鹿切慕溪水……。”诗篇第四十二至四十三篇,是可拉后裔流亡异乡的祈祷,诗人当时被逐离开耶城,流亡到以色列北边靠近黑门山的地方,住在周围外邦敌人的中间,但他心中渴慕神的同在,所以本诗以:“神啊,我的心切慕你,如鹿切慕溪水”开始,从这里可知,诗人对神的切慕之情。他以“如鹿切慕溪水”之喻,表明自己对神爱之深、慕之切,已到无以复加的地步。“鹿切慕溪水”是因身体干渴,诗人“切慕”神,是因为心灵干渴。虽然两种干渴有本质的不同,但诗人急于解渴的心情却与鹿无异。因为人只有得见神的面才可以得着解渴,所以他说:“我的心渴想神,就是永生神;我几时得朝见神呢?”诗人所渴想的是“永生神”,因祂是生命的源头,因此人心灵深处的干渴,只有神能解除,只有神能填满人里面的空虚。这好像肉体的干渴,只有水能解渴一样。可是今天的基督徒,最缺少的就是对神的渴慕。在这样一个资讯发达的时代里,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从网上获得各种解经资料,收看世界各地名牧的证道…,然而许多人并没有因此更加爱主,反而对神的渴慕失去了。主耶稣说:“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太5:6)然而只有经历过旷野的干旱、炎热,我们才能体会鹿对溪水的“切慕”,只有经历过人生的旷野,我们才能像诗人一样“渴想神”,体会到人生不能没有神,就像鹿不能离开溪水一样。因此我们今天都要像诗人那样,如鹿切慕溪水般切慕神,仰望神,使我们在基督里得到真正的饱足!

而这位可拉的后裔渴想去圣殿朝见神,但去不了,所以他说:“我昼夜以眼泪当饮食;人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里呢?”由于长期未能“朝见神”,心灵的饥渴让他不得不“昼夜以眼泪当饮食”。而他的敌人还不住嘲笑他说:“你的神在哪里呢?”敌人的嘲讽虽然不致动摇诗人的信仰,但对心灵的伤害是不可估量的。诗人把这样的处境告诉神,正表明他急于“朝见神”的迫切心情。于是他又说:“我从前与众人同往,用欢呼称赞的声音领他们到神的殿里,大家守节。我追想这些事,我的心极其悲伤。”诗人此时正在流亡中,他缅怀昔日在圣殿中“守节”的欢乐,所以心中“极其悲伤”。我们在属灵低谷的时候渴慕与神亲近,追想神时心中“极其悲伤”,但却并不悲哀。许多人从来没有尝过与神亲近的喜乐,既没有得到过,也就没有失去后的“悲伤”,这才是真正的悲哀。而诗人以渴慕表达对神殿的向往,实在令人感动。那么“永生神”难道只住在耶路撒冷的圣殿中吗?只能去圣殿的时候才能朝见神吗?这时诗人猛然惊醒,他明白了,便即刻写下了他的心和他的转变。诗人把自己的心作为第二人称来与它对话,他问:“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祂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祂。”这是第一段的副歌。当诗人不断受到人的质疑、嘲讽时,他的心就“忧闷”和“烦躁”,但他不愿让这种心情继续下去,他就自问:“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自问之后,诗人就告诉自己:“应当仰望神,因他笑脸帮助我。我还要称赞他”。可见诗人知道解开郁闷和烦躁的方法,就是:“应当仰望神”。而“仰望神”就是不看自己,不看环境,把焦点放在神的身上,其结果就是使人从自我和环境中超脱出来,被提升到高处,看世上的一切不再重要。今天引起我们忧闷、燥躁的原因很多,但神为我们指出一条路,就是仰望祂。所以没有任何理由叫我们信主的人忧闷,因为一个正常的基督徒,可以借着祷告、祈求和感谢,来告诉我们的神。不管我们的需要何等多、我们的难处何等大、我们的指望何等小,我们的责任就是:仰望神。结果我们会发现,这样的仰望并不徒然,到了神自己的时候,帮助就必来到。因此我们今天在奔跑天路时,都“应当仰望神”,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脱离忧闷及烦躁,还要称赞神!

诗人在提醒自己应当“仰望神”之后,获得了巨大的信心,但心中的“忧闷”并末完全消散,于是他说:“我的神啊,我的心在我里面忧闷,所以我从约旦地,从黑门岭,从米萨山记念祢。祢的瀑布发声,深渊就与深渊响应;祢的波浪洪涛漫过我身。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黑夜,我要歌颂祷告赐我生命的神。”此时诗人被放逐到以色列最北面的黑门山中。“约旦地”指以色列东面的约旦河平原,“黑门岭”指以色列最北面的黑门山脉,“米萨”可能是黑门山脉的一个山峰。约旦河上游在洪水季节波涛轰响,好像“深渊”,衬托了诗人心中巨大的悲伤。我们常常感觉自己所遭遇的难处好像“波浪洪涛漫过我身”,几乎要让我们灭亡,但这是神的“瀑布”和“波浪洪涛”,这些难处表面上是来自仇敌或环境,实际上却是来自神,神亲手量给我们的“波浪洪涛”,是为了成就祂在我们身上最美善的旨意。我们若知道所遭遇的都是神的“瀑布”和“波浪洪涛”,在黑夜中就能“歌颂祷告”,因为黑夜必定过去,“白昼,耶和华必向我施慈爱”。这时诗人的信心较前坚定了很多,但他的信心并不会改变敌人对他的态度,因此他向神祈祷:“我要对神我的磐石说:祢为何忘记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我的敌人辱骂我,好像打碎我的骨头,不住地对我说:你的神在哪里呢?”在诗人的祈祷中不断问神“为何”,似乎在责怪神把他遗忘,实际却不是。因为诗人追问神“为何忘记我”,正好表明他依然相信神的看顾,他在祷告中称神是他的“磐石”,即是一个明证。而仇敌的诡计就是要把诗人的眼睛拉回到环境和难处面前,即便他不问“为何”,他们也会不停地替他问:“你的神在哪里呢”?当我们遇到许多不明白的事情,也会像诗人一样不断问神“为何”?但神不一定会立刻告诉我们原因,正如主耶稣说:“我所做的,你如今不知道,后来必明白”(约13:7)。神要我们凭信心经过,相信神一切所做的,都是因祂的爱、按祂的时间、以祂的方式,一切都是“本于祂,倚靠祂,归于祂”(罗11:36),这就够了。而此时诗人在获得信心和力量之后,他迅速地将目光从困难转向神,再次劝勉自己,“应当仰望神”:““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是帮助),是我的神。”这是第二次重复副歌。仇敌越是不停地问“你的神在哪里呢”,活在信心里的人就越是紧紧抓住神,宣告祂是“我的神”。

诗篇第四十三篇与四十二篇原来是同一篇诗,因为礼仪程序或其他理由而分成两篇。在本诗篇中诗人以极其真诚的态度和极其坚定的信心祈求神,并称颂神。他首先祈求伸冤:“神啊,求祢伸我的冤,向不虔诚的国为我辩屈;求祢救我脱离诡诈不义的人。因为祢是赐我力量的神,为何丢弃我呢?我为何因仇敌的欺压时常哀痛呢?”当时诗人所居住的地方,是“不虔诚的国”,他所面对的人群,是“诡诈不义的人”。这样的国,这样的人,所带给他的,只能是永无止息的“欺压”。因此诗人只能“时常哀痛”。但诗人并未因此灰心、失望,因为他相信神是“赐我力量的神”,必会为他伸冤,会救他“脱离诡诈不义的人”。如果我们与神之间的关系没有罪的障碍,就可以盼望祂“伸我的冤”。自己动手报仇的人可以逞一时之快,但将来却要面对神的审判。所以“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罗12:19)。之后诗人祈求引导:“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带我到你的圣山,到你的居所。”因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就是能回到神的“圣山”及祂的“居所”,就是尽快离开异乡,回归故土。然而他知道实现这个愿望并不容易,所以他祈求神的“引导”。他以“求你发出你的亮光和真实,好引导我”祈求神,可能就是因为想起了以色列人出埃及、进迦南的往事。他希望自己也能得到摩西和约书亚所得到的那种“引导”,因为他很清楚,只有这样的“引导”,才能保证他顺利地回到“圣山”和“居所”。

于是诗人就称赞神:“我就走到上帝的祭坛,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神啊,我的神!我要弹琴称赞你。”诗人在祈求“引导”之后,神还没有成全他的祷告,而他的思绪却早已“走到神的祭坛”,并且开始了对神的“称赞”,因为神是他“最喜乐的神”。这样诗人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称赞”神呢?因此他就抱起自己的琴,开始高唱欢乐的颂歌。今天当我们面对困惑,自己的信心又不足以默然顺服的时候,最好的出路就是求神光照我们,引导我们的眼目转向祂的“亮光和真实”。当神的“亮光和真实”发出来的时候,将把我们带回祂的“圣山”,进入祂的“居所”,让我们有能力走到“神的祭坛”,最终来到“我最喜乐的神那里”,与祂亲密交通,重新得着安息。此时诗人低落的情绪已经彻底远去,但在最后,他还是重复了前两段的副歌,目的是继续坚固自己的信心。“我的心哪,你为何忧闷?为何在我里面烦躁?应当仰望神,因我还要称赞祂。祂是我脸上的光荣(原文是帮助),是我的神。”诗篇第四十二至四十三,是可拉后裔流亡异乡,在遭遇外邦人欺压时写下的诗歌,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哀歌,但整篇诗歌所流露的却是他对神坚定的信心和专心的倚靠,从诗人对神称呼中就可看到,诗人所“渴想”的那位神,是“永生神”、是“笑脸帮助我”的、是“我的神”、是“必向我施慈爱”的、是“赐我生命的”、是“我的磐石”、是“我脸上的光荣”、是“伸我冤的”、是“赐我力量的神”、是“引导”我的、是“我最喜乐的神”。因此这是一首奇妙的诗篇,曾经是许多受困扰而坚持信心之人的赞歌。但愿我们今天身处逆境时,都要“仰望为我们信心创始成终的耶稣”,这样我们不但可以脱离“忧闷”及“烦躁”,还要称赞神,因为祂是我的帮助,是我的神!阿们!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4-11-15 11:3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