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8-2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希西家的失败
希西家的失败
前面的经文讲到,希西家在位第十四年,也就是神帮助他击杀了十八万五千亚述军兵之后不久,神藉着先知以赛亚对希西家说:“你当留遗命与你的家,因为你必死,不能活了。”(王下20:1)当时希西家的年纪还不到四十岁,这个时候就要离开人世,从人的眼光来看属于英年早逝,是一件很可悲的事。但是从属灵的角度来看,却是神对他的怜悯。
我们要记住一点——神是全能全知的。对人类而言未来还没有发生的事,在神那里都已经全部完结了。就拿电视剧作比方,一部电视剧有几十集,我们刚看了开头几集,还不知道后面剧情发展下去会怎样,但在导演那里,所有的剧集都已经拍摄完毕,所有的剧情(包括大结局)导演都全部知晓,剩下的事就等着电视剧一集一集播放了。
虽然当时希西家刚迎来人生当中最为耀眼的一场胜利,但神知道希西家继续活下去会变得堕落,为了保全希西家的名声,神安排他三十九岁得病去世,好使他在犹大人心中留下一个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崇高形象,这是神对他特别的怜恤。因为希西家是一位难得的好王,如圣经所记:“在他前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一个及他的”(王下18:5),倘若他肯接受神给他的安排,就可以带着美名去见主,这原是好得无比的事情,也是最美的结局。
然而,希西家不愿意接受神给他的安排,他舍不得现在就死。因为他之前一直为犹大国尽心尽力,还没有为自己有过任何的享受;况且他正值壮年,处于人生巅峰时刻,现在就叫他死,他不甘心啊!为此他痛哭流泪地祷告耶和华。我们注意到,此时希西家的祷告不再是以神为中心,他在神面前所陈明的不过是自己的功绩,仿佛神会记念他的劳苦,再给他一笔补偿金。
令人惊讶的是,希西家如此的祷告,竟然蒙神垂听!神再次怜悯他,不但治好了他必死的病,还增添了他十五年的寿数。并且为了让希西家信服,神甚至行了一个时光倒流的大神迹——叫日影后退了十度。在他之前的诸王,谁曾得到过这样的恩典?谁配得到这样的恩典?但后来的历史让我们看见,希西家强求来的这十五年对他来说并不是好事,而是坏事,不但为自己留下了可悲的记录,还种下了犹大亡国的祸根。
“那时,巴比伦王巴拉但的儿子比罗达巴拉但听见希西家病而痊愈,就送书信和礼物给他。希西家听从使者的话,就把他宝库的金子、银子、香料、贵重的膏油和他武库的一切军器,并他所有的财宝,都给他们看。他家中和他全国之内,希西家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12-13节)
在上一次查经时我讲过,神最初的安排,也就是他最终的安排,并且是最美的安排。因此当一个人拒绝“神最初的安排(神命定的旨意)”,而追求“经过改变的安排(神许可的旨意)”时,一定会在神面前有所亏损。在面对死亡的阴影时,希西家对神的信心开始跌落,落在“求眼见的凭据”里。不久前他面对亚述大军时的信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是他在神面前头一样的亏损。
希西家在神面前的第二样亏损,就是他从倚靠神落到了倚靠人的光景中。第十二节告诉我们:“那时,巴比伦王巴拉但的儿子比罗达巴拉但听见希西家病而痊愈,就送书信和礼物给他。”当神铲除了亚述大军,又用神迹医治了希西家的不治之症后,希西家王名声四起,以至于连远方的巴比伦王都派遣使者前来连络,送书信和礼物给他,祝贺他的病痊愈。
这时的巴比伦还没有强大,不过是东方一个新近崛兴的小国。巴比伦王千里迢迢派出代表团前来,并不是对希西家的健康感兴趣,而是想藉此机会与希西家结盟,共同对抗当时强大的亚述帝国。希西家很懂得外交战略,知道与巴比伦结为盟国,可以对亚述帝国形成夹攻之势,因此希西家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巴比伦的使者。只是希西家没有从灵里看见,亚述虽然像吼叫的狮子那般可怕,但巴比伦这狡猾的毒蛇却比亚述危害更大。
面对新结盟国的使者,希西家觉得对盟友不需要隐瞒什么。因此当巴比伦的使者要求参观犹大的国库与军库时,他也想藉此机会显示犹大是值得巴比伦信赖的盟友,于是就把宝库中的金银珍宝与武库中的武器,都展示给巴比伦的使者观看。为什么希西家会想到要向巴比伦的使者展示他的国力?因为按照人的眼光来看,强大的亚述军队是被犹大给打败的,小国打败大国,这在当时是一件足以造成国际轰动的大事,也是一件值得夸耀的事。
长久以来,犹大国一直受人欺压,难得巴比伦的使臣来访,使者所说恭维的话,令希西家如沐春风,感觉特别舒服。虽然事实上是神差派天使击杀了十八万五千亚述军兵,但在人的眼光看来,的确是小小的犹大国打败了强大的亚述大军。如今巴比伦的使者要求参观犹大的国库与军库,正是希西家可以向巴比伦夸耀功绩的机会。只是希西家忘记了很重要的一点:外面的丰功伟绩固然很了不起,但一切都是神的恩典与祝福,荣耀从来都不是他希西家的!
历代志下三十二章三十一节告诉我们,这次巴比伦使者的来访是神许可的,是对希西家感恩与忠诚的考验,“好知道他心内如何”。只要希西家利用这次机会,向巴比伦使者讲述耶和华所行的奇事,见证神的能力、良善和慈爱,那么使者带回去的报告就必像穿透黑暗的光辉,叫神的名在外邦中得荣耀,并且巴比伦也不敢再轻视犹大。但希西家没有把握机会向巴比伦的使者见证神,反而窃取神的荣耀,显扬自己过于万军耶和华,这是希西家一生中最严重的失败。由此我们也看见,人是多么肤浅可怜,爱显露自己!
在巴比伦使者面前,希西家忘记了不久前亚述王刚把犹大的金银财宝搜刮净尽,反而屁颠屁颠地将自己刚恢复的一点家底展示给巴比伦的使者看,还在心里暗自庆贺他盼望已久的“反亚述联盟”终于实现了。希西家的属灵敏感度已经跌落到一个地步,完全意识不到眼前的巴比伦才是犹大国最大的威胁,在未来犹大要被掳到巴比伦去,并且他所夸耀的金银财富没有一件可以存留,全部都要被巴比伦人掳走,可谓是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希西家在这次考验中完全失败了,他没有再全心全意地信靠神,反而趋向倚靠自己的资源、军事联盟以及武力。一个本来可以将荣耀归给神,在客人面前见证神恩的机会,就这样被他丢弃了。此时在希西家的心目中,击退亚述大军的耶和华已然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他现在一心倚靠的是他的政治手段,而不再是耶和华神。表面上看,他是泄露了国家机密,引发敌人的觊觎之心,实际上却是属灵考验的失败;并且因着这次考验失败,给犹大国埋下了亡国的祸根。
“于是,先知以赛亚来见希西家王,问他说:‘这些人说什么?他们从哪里来见你?’希西家说:‘他们从远方的巴比伦来。’以赛亚说:‘他们在你家里看见了什么?’希西家说:‘凡我家中所有的,他们都看见了;我财宝中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14-15节)
希西家行这事神十分不喜悦,然而即便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地步,神依然没有丢弃希西家。神差遣先知以赛亚去责问希西家说:“这些人说什么?他们从哪里来见你?”难道全能全知的神不知道这些人从哪里来,来这里干什么,还要问过希西家才知道么?不是的,先知以赛亚不是在明知故问,而是要藉着这样的提问,叫希西家看见一件很严肃的事——他已经犯下了一个无可挽回的错误!
任何一个心智正常的人,都能听出先知以赛亚这样问的用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神给希西家最后一次的机会——你决定倚靠谁?是倚靠耶和华,还是倚靠与巴比伦的军事联盟?就好比在最后的晚餐时,耶稣将饼递给犹大,并对犹大说:“你所作的快作吧。”(约13:27)主耶稣是在吩咐犹大赶紧去出卖他吗?显然不是,主耶稣的这句话实际上是给犹大最后一次机会,也是对犹大的最后一次挽回。
如果犹大当时醒悟过来,痛哭流涕向主认罪悔改,那么等待犹大的将会是另外一个结局。然而,当犹大接过这块饼,义无反顾走出去时,意味着他彻底弃绝了眼前这位跟随了三年半的老师,选择了走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同样道理,现在神藉着先知以赛亚问希西家:“你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了么?你的选择是什么?即便明知道前面是深渊,你还要跳下去吗?”神要希西家勇敢面对他的问题,盼望希西家能因此悔改。
倘若希西家此时能意识到自己内心的骄傲,看见自己已经离神很远很远了,选择向神认罪悔改,那么犹大国的命运就会因此而改写。然而,希西家回避了,他没有从内心深处去反省神给他的提醒,而是选择了对神的提醒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回答说:“凡我家中所有的,他们都看见了;我财宝中没有一样不给他们看的。”表面上他是在认真回答先知以赛亚的提问,实则是在装疯卖傻,逃避自身的问题。
希西家的回答表明了他对犹大国的未来是寻求帮助的,只不过他寻求帮助的对象是盟友巴比伦,而非耶和华神。他给巴比伦使者观看他的国库和武库,就是在向盟友巴比伦展现“诚意”。他完全忘记了不久前是耶和华神救他和犹大国脱离灭国之灾的,此刻在他眼里,盟友巴比伦比耶和华更值得信赖,因此圣经说:“希西家没有照他所蒙的恩,报答耶和华,因他心里骄傲,所以忿怒要临到他和犹大并耶路撒冷。”(代下32:25)
“以赛亚对希西家说:‘你要听耶和华的话:日子必到,凡你家里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这是耶和华说的。并且从你本身所生的众子,其中必有被掳去在巴比伦王宫里当太监的。’希西家对以赛亚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岂不是好吗?’”(16-19节)
既然希西家放弃了神给他的最后机会,选择了走一条万劫不复的道路,那么神也就不需要再对他客气了。神藉着先知以赛亚宣告了对他的审判:“日子必到,凡你家里所有的,并你列祖积蓄到如今的,都要被掳到巴比伦去,不留下一样。……并且从你本身所生的众子,其中必有被掳去在巴比伦王宫里当太监的。”这是神对希西家的判决,虽然这个判决还有一百多年才真正应验,但神说话算数,时候到了必定应验!
在希西家的治国生涯中,他曾为专一敬拜耶和华而尽心尽力,使犹大国得着复兴。如今却因一次的失败,而招致亡国之祸,可见这事的严重性。面对神宣告的判决,希西家的反应是怎样的呢?希西家对先知以赛亚说:“你所说耶和华的话甚好!若在我的年日中,有太平和稳固的景况,岂不是好吗?”这是什么话?难道说希西家知道国家的灭亡是在所难免的,因此凭着对神的信心谦卑接受了这一事实,并且感激神让这事在他死后才发生,保全了他一生的平安。真的是这样吗?
不是的,希西家说这话,是不把神的警告当一回事,自私地满足于现状,只顾自己的日子太平稳固,不顾后人的悲惨遭遇,更忘了这审判的预言是跟自己刚刚所做的事有关。原本在人眼中是个民族英雄的希西家,如今却堕落成了一个自私自利的小人;他完全没有为神和神的百姓着想,连自己的子孙将来被掳到巴比伦去当太监也顾不上了,只求自己有生之年能够平稳安逸。这样的希西家虽然活着,却是虽生犹死,落在一个可悲的光景里,这是希西家在神面前的第三样亏损。
“希西家倚靠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在他前后的犹大列王中没有一个及他的。因为他专靠耶和华,总不离开,谨守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诫命。”(王下18:5-6)读了这两节经文,谁能想到当初那个全心全意爱主的希西家,如今竟堕落到如此地步。希西家跟随主的头一段路走得很好,但后面的一段路却走得很差劲,以至于把他前半生积攒下来的美名全部都抵消了。由此想到我们自己,如果不是神的恩典托住我们,我们都要像希西家那样失败堕落了。
如果希西家看见自己强求来的十五年寿命会导致这样一个结果,他会不会后悔当初不该求神改变心意,而是甘心接受神的命定?希西家已经无法再回头重新选择一遍了,不过从希西家身上我们得着一个属灵教训:不是神命定的旨意,就算是在人的眼中被看为最好的,我们也不要!倘若我们真的有这样的心志,只拣选“神命定的旨意”,不贪图“神许可的旨意”,那么我们在神面前的日子就不会留下空白,所有的脚步也都蒙神的记念和数算。
今天的经文带给我们的第二个属灵教训是:即便我们为主大发热心,被神大大使用,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仍然要靠主保持一颗谦卑的心。因为我们的生命是一个完整的阶段,大半生的忠心跟随,也不能相抵一时的偏离。因此我们必须靠主的恩典,时刻儆醒祷告,不要让任何微细的罪绊倒我们,否则迟早会跌倒。“你要持守你所有的,免得人夺去你的冠冕。”(启3:11)圣灵向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所说的话,真的是有耳的都应当听!
“希西家其余的事和他的勇力,他怎样挖池、挖沟、引水入城,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希西家与他列祖同睡。他儿子玛拿西接续他作王。”(20-21节)
最后这几句话是列王纪的标准结尾格式。这里提到的“挖池、挖沟、引水入城”是为了保障耶路撒冷的饮水供应,当时耶路撒冷城内的水源主要来自基训的水泉,但希西家面临亚述大军围攻时,把汲沦溪一带的水源塞住(代下32:2-4,30),另挖了地下通道,使基训的水改道进入城内的西罗亚池。
今天的经文记述了希西家一生最大的失败后,就再没有记载希西家其余的事迹了,希西家求来的这十五年在神面前一片空白,没有任何值得神记录的事。希西家死后,被埋葬于大卫子孙的高陵上(代下32:33),因为王室的陵寝已满,后来再也没有犹大君王被葬在那块由岩石凿出来的坟墓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