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5152|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王下17:24-41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21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列王纪下:
17:24 亚述王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迁移人来,安置在撒马利亚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他们就得了撒马利亚,住在其中。
17:25 他们才住那里的时候,不敬畏耶和华,所以耶和华叫狮子进入他们中间,咬死了些人。
17:26 有人告诉亚述王说:“你所迁移安置在撒马利亚各城的那些民,不知道那地之神的规矩,所以那神叫狮子进入他们中间,咬死他们。”
17:27 亚述王就吩咐说:“叫所掳来的祭司回去一个,使他住在那里,将那地之 神的规矩指教那些民。”
17:28 于是有一个从撒马利亚掳去的祭司回来,住在伯特利,指教他们怎样敬畏耶和华。
17:29 然而,各族之人在所住的城里,各为自己制造神像,安置在撒马利亚人所造有邱坛的殿中。
17:30 巴比伦人造疏割比讷像;古他人造匿甲像;哈马人造亚示玛像;
17:31 亚瓦人造匿哈和他珥他像;西法瓦音人用火焚烧儿女,献给西法瓦音的神亚得米勒和亚拿米勒。
17:32 他们惧怕耶和华,也从他们中间立邱坛的祭司,为他们在有邱坛的殿中献祭。
17:33 他们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自己的神,从何邦迁移,就随何邦的风俗。
17:34 他们直到如今仍照先前的风俗去行,不专心敬畏耶和华,不全守自己的规矩典章,也不遵守耶和华吩咐雅各后裔的律法诫命。雅各,就是从前耶和华起名叫以色列的。
17:35 耶和华曾与他们立约,嘱咐他们说:“不可敬畏别神,不可跪拜事奉他,也不可向他献祭。
17:36 但那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领你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你们当敬畏、跪拜,向他献祭。
17:37 他给你们写的律例、典章、律法、诫命,你们应当永远谨守遵行,不可敬畏别神。
17:38 我耶和华与你们所立的约你们不可忘记,也不可敬畏别神。
17:39 但要敬畏耶和华你们的 神,他必救你们脱离一切仇敌的手。”
17:40 他们却不听从,仍照先前的风俗去行。
17:41 如此这些民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他们的偶像。他们子子孙孙也都照样行,效法他们的祖宗,直到今日。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列王纪下:
17:24 亚述皇帝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迁移人民到撒马利亚各城市,代替被掳的以色列人。亚述人占据了这些城市,住在那里。
17:25 刚住进去的时候,他们不敬拜上主,上主差狮子咬死他们当中一些人。
17:26 有人告诉亚述皇帝,说那些移居撒马利亚的亚述人不知道当地神明的规矩,因此神明差狮子咬死他们。
17:27 于是皇帝下命令说:“把掳来的祭司派一个回去,要他住在那里,好把当地神明的规矩教导人民。”
17:28 因此,有一个从撒马利亚被掳的祭司回去住在伯特利,教导人民怎样敬拜上主。
17:29 可是,移居撒马利亚的人继续造偶像,把偶像放在以色列人建造的神庙中。每一族各在居住的城里造偶像:
17:30 巴比伦人造疏割·比讷神的像;古他人造匿甲像;哈马人造亚示玛像;
17:31 亚瓦人造匿哈和他珥他像;西法瓦音人把他们的儿女烧献给他们的神明亚得米勒和亚拿米勒。
17:32 这些人同时也敬拜上主,从各阶层中选出各种人来作祭司,在山丘上的神庙事奉,并且在那里替他们献牲祭。
17:33 他们敬拜上主,但也按照他们本国的风俗拜自己的神明。
17:34 他们到今天仍然保持旧有的风俗;他们不敬拜上主,也没有遵守上主给雅各后代的法律诫命。(上主曾给雅各起名叫以色列。)
17:35 上主与他们立过约,吩咐他们说:“不可拜别的神明,不可向他们跪拜,不可事奉他们,也不可献祭给他们。
17:36 你们要敬畏我——上主;我曾用大能大力带你们出埃及。你们要向我跪拜,向我献牲祭。
17:37 你们要永远遵从我写给你们的法律诫命。你们不可拜别的神明,
17:38 不可忘记我与你们立的约。
17:39 你们要敬畏我——上主、你们的上帝,我就救你们脱离仇敌的手。”
17:40 可是那些人不肯听,继续随从他们的旧习俗。
17:41 那些人民既敬拜上主,又拜他们的偶像;直到今天,他们的后代仍然如此。

读经指引:

1、撒马利亚人“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自己的神”,这是否是你目前信仰状态的写照?

2、以色列人的信仰受外邦人影响而成为混合宗教,今天基督徒会不会受到同样的影响?

3、今天你的信仰主要面对哪些思想和潮流的冲击?你怎样应付这些冲击,让自己在真道上站立得稳?



 楼主| 发表于 2020-8-2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撒马利亚的混合的宗教
撒马利亚的混合的宗教

  列王纪下十七章前半段讲到,以色列已经走到亡国的边缘,末代皇帝何细亚仍然选择向人求助而不向神悔改,既然他这样向神刚硬到底,神就任凭亚述王攻击以色列。亚述王花费了三年的时间攻陷了撒马利亚,把北国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了。既然以色列不珍惜神给的悔改,神就许可他们国破家亡。

  “亚述王从巴比伦、古他、亚瓦、哈马,和西法瓦音迁移人来,安置在撒马利亚的城邑,代替以色列人,他们就得了撒马利亚,住在其中。他们才住那里的时候,不敬畏耶和华,所以耶和华叫狮子进入他们中间,咬死了些人。有人告诉亚述王说:‘你所迁移安置在撒马利亚各城的那些民,不知道那地之神的规矩,所以那神叫狮子进入他们中间,咬死他们。’亚述王就吩咐说:‘叫所掳来的祭司回去一个,使他住在那里,将那地之神的规矩指教那些民。’于是有一个从撒马利亚掳去的祭司回来,住在伯特利,指教他们怎样敬畏耶和华。”(24-28节)

  北国以色列亡国后,亚述王把以色列人掳走,分散于各地,不让他们有机会团结在一起。又将忠于亚述的巴比伦人和亚兰人等迁置到以色列地,代替原来的以色列人住在这片土地上,使余剩的人不能保持自己的习俗,难以再团结一心。这是亚述王为了防止亡国的人民进行复国而采取的移民政策,旨在分化他们的国家观念和民族团结,减弱发生叛乱的可能性。

  因为在亚述时代,各民族都有自己信仰的神,他们也以他们的信仰作为民族团结的工具。而亚述王在他打败的各国中掳去其中的贵族、知识分子及技术人员,将他们分散到各地去,使他们脱离本身势力的地区,失去民众的支持,这样他们就翻不出什么大浪来了。亚述王的这个办法大大巩固了他的统治权。

  亡国后的撒马利亚城邑渐渐修复了,景物依旧,但住在其中的人却已不再是神的子民,而是亚述王迁置来的外邦人。这些迁置到撒马利亚的外邦人民族文化背景复杂,根本就不认识耶和华,更谈不上敬畏耶和华,他们把自己的宗教和本国的偶像带到了以色列地加以敬奉。耶和华不能容忍外邦人在以色列的土地上如此藐视他,所以差遣狮子去刑罚他们,以至于他们当中有不少人被狮子咬死。这件事使当地的外邦人开始重视耶和华。

  神藉着这件事让那些外邦人明白,以色列国虽然没有了,但以色列的神仍然在!免得他们以为以色列败亡了,以色列的神也跟着完了。神要让他们知道,以色列的神是永活的真神,他恩待以色列,也管教以色列;以色列亡国不是亚述人有多厉害,事实上亚述人不过是神手中的工具,用来管教他的子民而已。神吩咐以色列人作圣洁祭司的国度,与地上万民有分别,但他们一直不肯分别,反而效法外邦人的恶行,以致被神赶出了以色列地。

  有人告诉亚述王说,那些移居撒马利亚的亚述人不知道当地神明的规矩,因此神明差狮子咬死他们。亚述王知道这个情况后,为了解除狮子咬人的威胁,于是下命令说:“叫所掳来的祭司回去一个,使他住在那里,将那地之神的规矩指教那些民。”亚述王叫以色列的祭司去指导撒马利亚的外邦人如何敬拜耶和华,结局怎样可想而知。过去就是因为以色列人的祭司不听耶和华的话,以致众民都离弃耶和华去拜偶像,才导致国破家亡。

  祭司自己走的已经是歪道,又如何指教别人“敬畏耶和华”呢?所以结果显而易见,那些外邦人根本学不会敬畏耶和华,他们只将对耶和华的敬拜纳入他们的信仰中,成为他们信仰内容的一部分。因为这些外邦人的宗教背景本来就是“多神”的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各地有各地的神,有各自的规条与敬拜方式,耶和华只是“那地的神”,是很多神中的一位。

  因而即便有祭司指导他们敬拜耶和华,他们也愿意开始敬拜耶和华,但另一方面他们却仍然拜自己素来所拜的偶像——“各族之人在所住的城里,各为自己制造神像,安置在撒马利亚人所造有邱坛的殿中……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自己的神”(29、33节),这与耶和华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

640-1.jpeg

  “然而,各族之人在所住的城里,各为自己制造神像,安置在撒马利亚人所造有邱坛的殿中。巴比伦人造疏割比讷像;古他人造匿甲像;哈马人造亚示玛像;亚瓦人造匿哈和他珥他像;西法瓦音人用火焚烧儿女,献给西法瓦音的神亚得米勒和亚拿米勒。他们惧怕耶和华,也从他们中间立邱坛的祭司,为他们在有邱坛的殿中献祭。他们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自己的神,从何邦迁移,就随何邦的风俗。他们直到如今仍照先前的风俗去行,不专心敬畏耶和华,不全守自己的规矩典章,也不遵守耶和华吩咐雅各后裔的律法诫命。雅各,就是从前耶和华起名叫以色列的。”(29-34节)

  以色列的被掳,带来了以色列地的混杂。这些外邦人定居在以色列地,与剩下的以色列人通婚,但却没有随从以色列的神,反而把他们自己本国的宗教和文化掺杂进以色列人的信仰生活中,再加上以色列原先所拜的金牛犊,于是产生了“大杂烩”式的混合宗教和文化,以及血统上复杂的混血后代,这种杂婚而生的后裔,被称为“撒马利亚人”。

  撒马利亚人不但民族血统不纯,宗教上更是混杂。那些被迁到撒马利亚的外邦人,本来各自敬拜本族的假神,但又惧怕耶和华叫狮子咬他们,所以在拜偶像的同时又拜耶和华,并把这种混杂的信仰传给了下一代,这样撒马利亚人在信仰上就出现了极大的混乱。犹大人看不起撒马利亚人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正统的犹大人根本就不认同撒马利亚人,认为他们是“杂种”,不但在血统上杂,信仰上更杂,根本不配称为神的子民,如约翰福音四章九节所说的:“犹太人和撒马利亚人不相来往。”

  圣经指出这些撒马利亚人“他们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自己的神……不专心敬畏耶和华,不全守自己的规矩典章,也不遵守耶和华吩咐雅各后裔的律法诫命。”这就是“撒马利亚式混合宗教”的真实写照。敬拜耶和华必须是忠诚的、独一的,绝对不能与任何别的宗教混杂相融,若不按神的标准和要求去行的人,不论他们是否称自己是敬拜耶和华的,都不算是真正敬拜耶和华的人。

  弟兄姊妹,我们不要以为混合宗教只存在于古代,事实上混合宗教也存在于现代的基督徒中,很多基督徒表面上虽然也敬拜耶和华,但内心深处仍存留从前崇拜的偶像——贪爱金钱、地位、虚名……等等,这种混杂的信仰是神不喜悦的,若不早日悔改,也必遭到神的弃绝。

640-2.jpeg

 “耶和华曾与他们立约,嘱咐他们说:‘不可敬畏别神,不可跪拜事奉他,也不可向他献祭。但那用大能和伸出来的膀臂领你们出埃及地的耶和华,你们当敬畏、跪拜,向他献祭。他给你们写的律例、典章、律法、诫命,你们应当永远谨守遵行,不可敬畏别神。我耶和华与你们所立的约你们不可忘记,也不可敬畏别神。但要敬畏耶和华你们的神,他必救你们脱离一切仇敌的手。’他们却不听从,仍照先前的风俗去行。如此这些民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他们的偶像。他们子子孙孙也都照样行,效法他们的祖宗,直到今日。”(35-41节)

  列王纪下十七章最后这一段经文的用语及风格都是十足的“申命记式”,神与他自己的子民立了永恒的约,但他们不忠于神的约,反而背其道而行。撒马利亚人虽然在名义上承认耶和华,表面上也敬拜耶和华,实际上却仍事奉各民族的偶像和假神,因此神咒诅这种撒马利亚式的混杂宗教。

  这一章的末了,圣经再一次指出“这些民又惧怕耶和华,又事奉他们的偶像。他们子子孙孙也都照样行,效法他们的祖宗,直到今日。”撒马利亚人并没有因为前人的惨痛教训而悔改,他们仍效法他们的祖宗行耶和华神眼中看为恶的事,不离开拜偶像的事。他们亡国了仍不知悔改,他们这样灭亡,岂不是自取的么?岂不是罪有应得么!

  弟兄姊妹,读了今天的经文,我们可以从以色列人的身上学到什么功课呢?那就是拒绝混合的宗教,单单敬拜耶和华。耶和华信仰要求纯一的心,因为只有一位神配受我们崇拜;以色列人若记着他们与神立的约,若看重自己分别为圣属神子民的尊贵身份,也不至于沦落到灭亡的地步。对照自己,今天在你我的信仰中,有没有看重分别为圣?有没有珍惜自己神儿女的尊贵身份?或是任凭这个世界的思想潮流掺杂进来?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近段时间国内各地教会如火如荼进行的“神学思想建设交流会”,说得好听叫作“神学思想建设”,其实就是把世界的潮流掺杂进基督信仰当中来,美其名曰“基督教中国化”。而所谓的“基督教中国化”,说白了就是把基督教与中国的偶像文化相融合,打造“中国特色的混合宗教”,以满足罪人的需求为目的,甚至降低主的要求去迁就、迎合这个世界,而不是为了满足神的心,和当初撒马利亚人的做法如出一撤。

  最早传入中国的基督教分支“景教”自唐朝入华以来,为了“中国化”,景教的传教士不但彻底吸收儒家的思想,更大量采用佛教和道教的概念和术语来翻译圣经,传教士自称为“僧”,设立的教堂也称为“寺”,差别仅在于寺里传讲的教理是基督教的。景教过度“本土化”的结果,是完全丧失了自己的特色,变成“四不像”的混合宗教。元代的“也里可温教”与景教基本相似,二者的一个共同点就是依附中国朝廷与皇帝,借朝廷之力进行传教。因为不倚靠神,神就让他们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了。

  “宗教本土化”并不是今天中国教会的新发明,早在亚述时代,撒马利亚人就发明了“适应时代需求”的本土混合宗教,不过那是受咒诅的产品,绝没有什么可羡慕的。最后我再说一遍:在神那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神不会因为“许多牧师参加”,就承认那是对的。求主藉着今天的经文提醒我们,拒绝混合宗教,单单敬拜主。阿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0 02: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