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8-19 2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倒行逆施的亚哈斯
倒行逆施的亚哈斯
弟兄姊妹平安!今天我们的读经来到了列王纪下第十六章。这一整章经文只讲一个人,就是犹大王亚哈斯。建议弟兄姊妹在读今天这一章经文的时候,参照历代志下二十八章一起读,因为这两章经文都是在讲亚哈斯。
有人可能要问,为什么圣经要用两卷书来讲同样一件事情呢?因为这两卷书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讲述事情,列王纪比较偏重历史事实,而历代志则是告诉我们说,这些事情之所以会发生,那个背后属灵的原则、属灵的原因在哪里?
“利玛利的儿子比加十七年,犹大王约坦的儿子亚哈斯登基。他登基的时候年二十岁,在耶路撒冷作王十六年。不像他祖大卫行耶和华他神眼中看为正的事,却效法以色列诸王所行的,又照着耶和华从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儿子经火,并在邱坛上、山冈上、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1-4节)
就在北国以色列快要走向灭亡的时候,南国这一边犹大王约坦的儿子亚哈斯接替他父亲作犹大王。亚哈斯登基作犹大王的时候,正是比加在以色列作王第十七年,也就是以色列灭亡前十二年。三年后比加被弑,何细亚篡位作了九年以色列王,然后以色列就彻底亡国了。
北国以色列已经在一步步走向衰败的光景,即将走向灭亡,亚哈斯竟然一点也不醒悟,没有从北国的衰败中吸取教训,反而“效法以色列诸王所行的”,在犹大“铸造巴力的像”(代下28:2),大大干犯了耶和华。早在耶户作王时,巴力就已经在北国以色列被除掉了,如今却在南国犹大复活,这是何等的讽刺!
亚哈斯的恶行还不止拜巴力,他“又照着耶和华从以色列人面前赶出的外邦人所行可憎的事,使他的儿子经火,并在邱坛上、山冈上、各青翠树下献祭烧香。”亚哈斯作王以后,把犹大带到一个更坏的地步。过去的犹大王虽然也有人拜偶像,但还没有一个王像亚哈斯这样,见到偶像就拜;这有点像我们中国人,见神即下拜,见庙就烧香。
亚哈斯甚至使他的儿女经火焚烧献给偶像摩洛,这是多么残忍、污秽、可憎的事,但亚哈斯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因着君王带头去行神看为可憎的事,犹大国在亚哈斯的影响下离弃了耶和华,变成了一个拜偶像的国家。过去南国犹大比北国以色列好的地方在于,百姓不跟着君王拜假神。但如今不但百姓都在走下坡路,连祭司也轻看了他们的职分,任凭拜假神的事在全国各地出现,埋下了犹大被掳的种子。
“亚兰王利汛和以色列王利玛利的儿子比加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围困亚哈斯,却不能胜他。当时,亚兰王利汛收回以拉他归与亚兰,将犹大人从以拉他赶出去。亚兰人(注:有作“以东人”的)就来到以拉他,住在那里,直到今日。”(5-6节)
因为亚哈斯的恶行惹动了神的怒气,神许可“亚兰王利泛和以色列王利玛利的儿子比加上来攻打耶路撒冷,围困亚哈斯。”我们注意到,圣经一边说亚兰人来攻击亚哈斯,另一边却说“不能胜他”。既然亚哈斯不讨神的喜悦,被神管教,神容许亚兰人来攻打他;可是为什么亚兰人又胜不了他呢?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事在列王纪这里没有详细讲,我们读历代志的时候才看到,原来亚兰人不是自己一个国家来攻打犹大,他们是和以色列一起攻打犹大的。以色列是谁?是犹大的兄弟邻邦,犹大是南国,以色列是北国,以色列跟犹大都是希伯来人,都是神的选民,之前是一个国家,在所罗门之后才分裂为南北两个国家。
如今以色列竟然跟外人一起来欺负他们的兄弟之国——犹大国,并且大行杀戮。虽然犹大被管教是神许可的,因为犹大拜偶像离弃神。但亚兰和以色列联军做得太过分了,他们竟然大行杀戮,以色列军队一天就杀了十二万犹大勇士,不但杀了亚哈斯的儿子和宰相,还掳走了二十万人和无数的财物,越过了神的界限。这件事得罪了神,结果神介入接管了这件事,因而亚兰和以色列联军虽是攻打亚哈斯,却不能彻底打败亚哈斯。
这一次亚兰和以色列联军虽然没有把耶路撒冷城攻破,却掳掠了犹大许多地方。圣经说“亚兰王利汛收回以拉他归与亚兰,将犹大人从以拉他赶出去。”以拉他原是大卫战胜以东人后夺得的土地,是一个交通发达的通商要地。以色列分国后,此地归属南国犹大。犹大王约兰在位时,以东人独立,此地又归以东人;后来亚哈斯的祖父亚撒利雅又从以东人手中收回这片土地。但现在亚兰军把犹大人赶走,占领了以拉他。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当时的亚兰已经不是强国,并且以色列更是强弩之末,可这些人却占领了犹大的土地,可见犹大已经失去神的同在与祝福了。亚哈斯若是灵里清醒,应该能看出神许可这些事发生的原因;但亚哈斯就是看不见,他如同一个瞎眼的人一样,神明明在管教他,他还是茫然无知,根本看不见神的手在他身上的工作。
“亚哈斯差遣使者去见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说:‘我是你的仆人、你的儿子。现在亚兰王和以色列王攻击我,求你来救我脱离他们的手。’亚哈斯将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银都送给亚述王为礼物。亚述王应允了他,就上去攻打大马士革,将城攻取,杀了利汛,把居民掳到吉珥。”(7-9节)
当耶路撒冷被围的时候,亚哈斯王“心里颤抖”,神藉着先知以赛亚给他劝勉,也给他警告,甚至给他“童女怀孕生子”的兆头,说必有少女怀孕生子,起名叫“以马内利”。在孩子长大以前,亚兰和以色列国已不再能威胁犹大了(赛7:13-17)。神一面让亚哈斯知道这事是出于神,一面也他知道,只要他回转归向神,就可以使犹大得着拯救。
面对神宣告的拯救,亚哈斯的回应却是:“谢谢,不用了!”亚哈斯听不进神的话,他选择投靠世上看得到的权势,拒绝了掌管宇宙万物的创造主。对亚哈斯而言,看得见的总是比较可靠,而看不到、摸不着的耶和华实在让他放心不下。他宁愿向人求助,也不肯向神谦卑下来。亚兰人不是欺负我么,那么我就找比亚兰更强大的国家来帮我;以色列不是倚靠亚兰么?那么我就倚靠一个比亚兰更强大的国家。
亚哈斯当政的时候,中东地区有一个强大的帝国崛起了,那就是亚述帝国。于是亚哈斯差遣使者去见亚述王说:“我是你的仆人,我是你的儿子。现在亚兰王和以色列攻击我,求你来救我脱离他们的手。”这里“仆人”代表顺服,“儿子”代表倚靠,言下之意就是犹大愿意投靠亚述,成为亚述的附属国。亚哈斯为了“问题立刻得到解决”,情愿牺牲尊严,甚至甘愿做奴才。亚哈斯作贱自己到这个地步,可谓是向神悖逆到底了。
除了认亚述王做干爹,亚哈斯还“将耶和华殿里和王宫府库里所有的金银都送给亚述王为礼物”。俗话说“拿人钱财,与人消灾”,亚述王既然拿了亚哈斯的钱,自然要做点事情。于是亚述王来了个“围魏救赵”,派兵攻打亚兰国的首都大马士革。这一战他不但大败了亚兰军,还杀了亚兰王,掳走亚兰百姓。自然也解了耶路撒冷的围城之危。虽然亚述王解了亚哈斯的围,但亚哈斯却为此把圣殿和国库的金银都掏空了,代价不可谓不大。
亚哈斯选择“花钱买平安”,那么他得到了他想要的平安了么?并没有!亚哈斯得到的缓解十分短暂,因为亚述王“不但没有帮助他,反而叫他受苦”(代下28:20),活生生上演了一出送羊入虎口的戏。因着亚哈斯不肯向神降服,神就任凭他从一个仇敌的手中落到另一个更凶的仇敌手中。犹大沦为亚述的附庸之后,在亚述的暴虐压迫下苦不堪言,用我们中国人的成语来说,这就叫“引狼入室”。
亚哈斯以为有一个小狐狸一直欺负我,我就找一个比狐狸更厉害的狼来解决问题。只要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做什么都行。结果狼是找来了,小狐狸的问题却不一定解决,反而带来一个更大的麻烦,因为现在不但小狐狸欺负他,连狼也一起欺负他,你说他蠢不蠢?亚哈斯没有看到亚述的野心,不管是以色列、亚兰、还是犹大,只要有机会,亚述就一定会吞并到自己的版图上来。
亚哈斯做了一件只解决眼前问题却落下后患的蠢事。弟兄姊妹,许多时候我们就像亚哈斯一样,以为用我们的小聪明可以解决问题,岂知引来了更大的麻烦。人自己努力的结果,常常会带来许多的后患;不义所带来的欢乐背后,总会尾随着不安与恐惧。所以圣经说:“耶和华所赐的福,使人富足,并不加上忧虑。”(箴10:22)唯有神所赐下来的祝福,才能令人常常喜乐。
“亚哈斯王上大马士革去迎接亚述王提革拉毗列色,在大马士革看见一座坛,就照坛的规模样式做法画了图样,送到祭司乌利亚那里。祭司乌利亚照着亚哈斯王从大马士革送来的图样,在亚哈斯王没有从大马士革回来之先,建筑一座坛。王从大马士革回来看见坛,就近前来,在坛上献祭,烧燔祭、素祭,浇奠祭,将平安祭牲的血洒在坛上,又将耶和华面前的铜坛,从耶和华殿和新坛的中间搬到新坛的北边。”(10-14节)
亚述王打败了亚兰人,攻破了大马士革城,作为亚述附庸的亚哈斯自然要上大马士革去祝贺亚述王。毕竟才认了个干爹,总该拜见一下嘛。圣经说,他“在大马士革看见一座坛,就照坛的规模样式做法画了图样,送到祭司乌利亚那里。祭司乌利亚照着亚哈斯王从大马士革送来的图样,在亚哈斯王没有从大马士革回来之先,建筑一座坛。”
亚哈斯在大马士革看见一座亚兰人的祭坛,比圣殿里的铜祭坛时髦多了!亚哈斯十分喜爱,就完全依照坛的造法制了图样,吩咐祭司乌利雅复制一个,放在耶路撒冷的圣殿里,好让他能在这座“新坛”上献祭。圣经说亚哈斯刚从大马士革回来,看到新造好的祭坛,心里非常欢喜,立即就在这坛上献祭。原本圣殿里耶和华的铜坛则被他移到了一旁,让位给了“新坛”。就好像小孩子得到了新玩具,立刻把旧玩具丢到一边,完全不觉得这样做有什么不对。
看到亚哈斯的举动,弟兄姊妹觉得可笑么?不要笑!因为我们也常常犯和亚哈斯一样的错误。今天很多人把这个世界的流行元素混入对神的敬拜中。他们认为在敬拜中,多加入一些流行的元素,岂不更吸引人?岂不是能让更多的人信主?但神藉着亚哈斯提醒我们,我们若是容让神以外的事物掺杂进来,以别样事物代替了神,也会落到与亚哈斯一样的迷失里。
从前天主教的堕落,以及现今基督教中各种乱七八糟的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把神以外的事物吸收进到教会中来,美其名曰“与时俱进”,不这样做的就被看为落伍与守旧。求主怜悯,我们宁愿被人看为跟不上时代和潮流,也不要让世界的事物渗透进教会当中来,给教会制造破口。
“亚哈斯王吩咐祭司乌利亚说:‘早晨的燔祭,晚上的素祭,王的燔祭、素祭,国内众民的燔祭、素祭、奠祭,都要烧在大坛上;燔祭牲和平安祭牲的血也要洒在这坛上;只是铜坛我要用以求问耶和华。’祭司乌利亚就照着亚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15-16节)
亚哈斯在圣殿里新增加了一个“最新款式”的祭坛,代替之前的铜坛,不但他自己在这新坛上献祭,他也要祭司和国民在这新坛上献祭。他甚至还找了一个听起来很充分的理由:“因为亚兰王的神帮助他们,我也献祭与他,他好帮助我。”(代下28:23)亚哈斯想到自己曾经被亚兰人打得那么惨,亚兰人的神应该很厉害吧?其实亚兰这时候已被亚述消灭了,亚兰的神连自己的国家都救不了,还如何帮助犹大呢?
但亚哈斯一直拒绝承认是他自己离弃神导致了犹大的衰败,反而越遭遇神的管教,就越向神悖逆,想要靠偶像来挽回败势。你以为亚哈斯的堕落就这些么?不,还有更可怕的!亚哈斯迁移了神的坛,却找借口说:“只是铜坛我要用以求问耶和华。”他并没有去废去铜坛,平时该献给神的祭物也没有少,他甚至还假惺惺说他要在那里求问神,似乎是要藉此向人表明他没有离弃耶和华,他还是很属灵的。这就是亚哈斯更可怕的堕落——以伪装的属灵来掩饰自己的悖逆!
令人感叹的不仅仅是亚哈斯的堕落,还有祭司的堕落。第十六节说“祭司乌利亚就照着亚哈斯王所吩咐的行了”,祭司原是十分尊贵的职分,被称为“神的使者”,是神人中间的中保,是一个国家的信仰良心底线,承担着教导律法、引领君王和百姓认识神的责任。但如今祭司竟然从尊荣的职分中堕落了,无论亚哈斯要做什么,也不管合不合真理,祭司统统都照办,没有一个人敢发声反对。
亚哈斯迁移铜坛,没有人反对;亚哈斯又进一步挪移盆座,又将铜海搬到地上,也没有人反对;“又因亚述王的缘故,将耶和华殿为安息日所盖的廊子和王从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围绕耶和华的殿”,同样没有人站出来说一句话。历代志下那里更是讲到,“亚哈斯将神殿里的器皿都聚了来毁坏了,且封锁耶和华殿的门”(代下28:24),亚哈斯反叛神到一个地步,不但到处设立偶像,甚至还把神的殿也给封了,仍是没有人敢站出来说国王你这样做不对。祭司的失职纵容了君王的堕落,令犹大走向更深的罪恶。
这让我想到了现今中国的教会。随着整个大环境越来越严峻,这世界的权势把很多枷锁套在教会的脖子上,想要把教会变成世俗权势的一个分支机构。但很多牧者因为惧怕权势而不敢出声,没有勇气敢站出来说“不!”他们作为神设立的守望者,却对教会被一步步染上了世俗的颜色而假装看不见,有的甚至还主动屈膝谄媚,像亚哈斯那样作践自己,以显示自己是一个“模范的奴仆”。
这些牧者在大环境中选择了沉默,或者只讲一些“平安了”、“平安了”的假道安慰自己的良心。他们虽然开口讲话,却是哑巴狗的行为,令教会走向更深背离主的道路。有人可能要说了,今天我们谁可以夸口说自己绝不会软弱呢?谁能保证自己对神的心专心致志呢?没有人可以夸口,也没有人可以保证,但我们可以藉着每一次的读经提醒自己,不要成为乌利亚那样的哑巴狗。
“亚哈斯王打掉盆座四面镶着的心子,把盆从座上挪下来,又将铜海从驮海的铜牛上搬下来,放在铺石地。又因亚述王的缘故,将耶和华殿为安息日所盖的廊子和王从外入殿的廊子挪移,围绕耶和华的殿。亚哈斯其余所行的事,都写在犹大列王记上。亚哈斯与他列祖同睡,葬在大卫城他列祖的坟地里。他儿子希西家接续他作王。”(17-20节)
第十七节说“亚哈斯王打掉盆座四面镶着的心子,把盆从座上挪下来,又将铜海从驮海的铜牛上搬下来,放在铺石地。”为何亚哈斯把圣殿里不少铜器打碎,又将圣殿的安排大事修改?圣经说他这样做是“因为亚述王的缘故”。之前亚哈斯所送去的金银引起了亚述王的贪心,胃口更大了,每年向犹大索要巨额的贡银。而亚哈斯为了讨好亚述王,只能竭尽所能满足亚述王的要求。
为了向亚述缴纳巨额贡银,亚哈斯打起了铜盆和铜海的主意,他需要这些珍贵的金属以补足国库空虚的问题,为此他甚至打掉了那些可移动的盆座,又用石座来取代“铜海”原来的铜座,目的都是为了取得珍贵的金属材料进贡给亚述王。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引狼入室的结果,必没有好日子过,就如圣经所言:“以别神代替耶和华的,他们的愁苦必加增。”(诗16:4)
在犹大之前的诸王中,别的王起码是先善后恶,在他们的生命中至少还有一段跟从神的时光,后来才慢慢变坏的。而亚哈斯却是头一个从一开始到结束都完全丢弃神的人。亚哈斯一生做了许许多多罪恶的事情,凡是会触动神忿怒的事,亚哈斯都作了,他一生的记录就是明目张胆反叛神的记录。最后,亚哈斯终于在他作王十六年后恶贯满盈而死。他虽然跟列祖一起“葬在大卫城”,却不葬在列王的坟地里(代下28:27)。
亚哈斯的倒行逆施,使犹大国的宗教、社会均蒙受了巨大亏损,可以说埋下了日后犹大被掳的祸根。虽然玛拿西是触发犹大被掳的主要原因,但亚哈斯却是埋下了犹大被掳的种子。亚哈斯的叛逆,在今天的我们看来,似乎是何等的愚昧与不智。但事实上,亚哈斯所犯的错误每一天都不断地在我们的生命中重演,只是我们自己没有察觉到而已,就如亚哈斯没有察觉到自己的罪一样。
亚哈斯的信仰有什么特点?一句话概括,亚哈斯的信仰完全是以自我为中心。表面上看,亚哈斯很“虔诚”,他为偶像筑坛,给偶像献祭,甚至献上自己儿女的性命;此外他还经常求问耶和华,仿佛是一个敬虔的崇拜者。但本质上,亚哈斯自己才是自己的神,因为无论他求问耶和华,还是给偶像献祭,都是为了他自己。他渴望“欲望立刻得到满足”,任何可以带给他成功和胜利的神祗,他都不放过。在他的信仰中,耶和华、以及无数的偶像,不过是他用来达到自己目的、实现自己愿望的工具罢了!
亚哈斯的一生,其实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之人的写照。亚哈斯牺牲了自己儿女的性命献给偶像,送出了耶和华圣殿以及国库中的金银给亚述王,最后他得到了什么?在他的领导下,国家一步步走向衰败,被亚述欺压,自己虽贵为一代君王,却过得像个奴才,并且在壮年时就死掉了。这样的人生,算是成功吗?真是他想要的吗?
亚哈斯的一生,对今天的基督徒而言是一个警钟,提醒我们——我真的是在敬拜神么?我的神真的是圣经里启示的这位上帝么?我追求的是神自己,还是只想从神那里得到一些好处而已?当我们在对神的敬拜中,掺杂了自己的私欲,不以神为神,反而以神为奴时,最终我们所失去的,将远远超过我们所得到的。亚哈斯就是最好的鉴戒!
求主怜悯,保守我们的心,单单持定神自己。阿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