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27 2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卫的晚年
大卫的晚年
弟兄姊妹平安!伴随着新年的钟声,我们迎来了2019年;新年新气象,我们的“读经时间”也要开始一部新的书卷《列王纪》。列王纪紧接撒母耳记,按时间顺序记叙了从所罗门王到以色列人被掳至巴比伦期间四百年的历史,帮助我们了解这段时间里以色列国所发生的历史事件,并得着属灵的教训。
很多人都喜欢看有关中国历代王朝的电视剧,宫廷里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令人看得惊心动魄。如果将以色列的历代王朝拍成电视剧,同样也会十分精彩。熟悉圣经的人都知道,以色列历代王朝的更替展现了人性的黑暗,勾心斗角、篡位夺权已是司空见惯,不禁令人怀疑——以色列真是神的选民吗?为什么原本世上的光,竟然会变得如此黑暗呢?
但我们感谢主,在黑暗密布的同时,我们依然可以看到神在当中掌权。当以色列全国上下都偏离神的道路时,还有一小群忠心跟从神的人,他们就像明灯般在黑暗中闪烁。每每在关键的时刻,这些人就会挺身而出,成为神的代言人,他们用自己的性命来抗拒黑暗的势力。但愿我们也能像他们那样,当黑暗的势力在教会里蔓延时,能挺身而出,为神发光。
今天我们要读的经文是列王纪上第一章。我们先来看第一至第四节:
“大卫王年纪老迈,虽用被遮盖,仍不觉暖。所以臣仆对他说:‘不如为我主我王寻找一个处女,使她伺候王,奉养王,睡在王的怀中,好叫我主我王得暖。’于是,在以色列全境寻找美貌的童女,寻得书念的一个童女亚比煞,就带到王那里。这童女极其美貌,她奉养王,伺候王,王却没有与她亲近。”(1-4节)
列王纪上开头四节经文对大卫王的晚年作了清楚的描述。一开篇我们就看到一句话——“大卫王年纪老迈”,这是非常少见的短句,同样的字眼也曾用来形容约书亚,藉此作为整个时代的结束。大卫王虽然曾盛极一时,但岁月无情,此时大卫可能年近七十岁了,快要走完世人必走的路。对于朝政,大卫已经是有心无力。
像其他年长的人一样,大卫年老时生理上明显衰弱了,所以不能保持身体的温度,大概就像中国人所说的“血气不足”吧。虽有厚被遮盖,也无法使他感到温暖。大卫年轻时是驰骋沙场的英雄好汉,没想到才七十岁就已经油尽灯枯,连基本的饮食起居都需要人照料。无论过去他有多么辉煌的功绩,还是敌不过身体的衰老。可见不论我们年轻时有多少丰功伟业,总有一天我们都会像大卫一样,人生的路总会走到尽头,一切的成就都要成为过去。
古代没有电热毯,为了让大卫感到温暖,大卫的臣仆们为他找来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亚比煞侍候他。找一个处女睡在身旁来保温,是古代的一种疗法;亚比煞的工作是睡在大卫的怀中,使大卫感到温暖,恢复生机。从第二章看,亚比煞似乎算是大卫的合法妻子,因为所罗门对亚多尼雅要求得到亚比煞,理解为争夺王位(王上2:21-22)。
读到这里,相信大家都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合神心意的大卫不拒绝这个建议呢?不过作者在第四节强调,大卫没有与这女孩发生性关系。此时年老的大卫胜过了肉体的情欲,虽然童女亚比煞睡在他的怀中,他却没有与她亲近。所以亚比煞名誉上是大卫的妾,实际上她只是大卫的贴身护理人员。她的责任就是照料大卫的生活起居,为大卫清洁,以及和大卫同睡,好为他取暖。
亚比煞是大卫年老时所娶的最后一个妻子,为的是叫大卫得暖。圣经只是记载了这件事,并没有加以评论。甚至先知拿单也没有出面阻止。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度解读这件事,更不要以这个例子为借口包二奶。圣经要我们效法大卫如何尽心尽意爱神、敬畏神,而不是效法他娶妾、杀人等不好的一面。
“那时,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自尊,说:‘我必作王。’就为自己预备车辆、马兵,又派五十人在他前头奔走。他父亲素来没有使他忧闷,说:‘你是做什么呢?’他甚俊美,生在押沙龙之后。亚多尼雅与洗鲁雅的儿子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商议,二人就顺从他,帮助他。但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先知拿单、示每、利以并大卫的勇士,都不顺从亚多尼雅。”(5-8节)
列王纪上第一章主要记载的,是大卫的儿子们为了王位继承权而引发的斗争。随着大卫的健康每况愈下,在朝政方面出现了权力真空,使得夺位的斗争更加白热化。以色列是神的选民,他们的王必须是神所命定的,代表神治理国家。正如在神的教会中,所有的领袖,都是神的恩赐。大卫年纪老迈,却没有早立王储,安排继位的人选,这是他的失败之处。再加上他没有教育好孩子,使得情况更加恶化。
大卫其中的一个儿子亚多尼雅,趁着大卫对朝政有心无力的时候,开始尝试公开争取他想要的身份,宣称他有王位继承权,想要自立为王。亚多尼雅排行第四,长子暗嫩已被三子押沙龙杀死,押沙龙自己也因叛乱被约押杀死。圣经没有提到大卫的第二个儿子,很可能很小已经死了。所以按出生的次序,亚多尼雅就是最年长的儿子,理所当然是王位的继承人。亚多尼雅也因为有长子的身份而高抬自己,他自命不凡,摆出王者气派,说:“我必作王!”
亚多尼雅知道自己的父亲年日无多,就开始为自己策划如何继承王位。为了赢取民心,亚多尼雅为自己建立了阵容浩大的马车及侍卫团制造声势,一如押沙龙以前所做的,此举等于在向众人宣告——他就是王位的继承人。亚多尼雅甚至还私底下招兵买马,实际上这是他个人的军队势力,目的是为了防止所罗门发动军事政变争夺王位。可见亚多尼雅是知道大卫打算将王位传给所罗门,否则他就不需要用这种方法来谋取王位了。
亚多尼雅所做的一切,不禁使我们想起了押沙龙。押沙龙在篡位前就是这样预备自己的。为什么大卫会重蹈覆辙呢?第六节说:“他父亲素来没有使他忧闷”,作者用这句评语暴露出大卫的弱点,他不愿意使他的孩子在身体或心灵上受任何的苦,任由他们随心所欲、为所欲为,连一句质问斥责的话“你是作什么呢?”都不愿说,看起来像是默许孩子们所做的一切。结果大卫对亚多尼雅的溺爱反而纵容他妄自尊大,甚至不将自己的父亲放在眼里。
尽管大卫是一个优秀的统治者,但他却是一个极不称职的父亲,没有按照神的吩咐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适当的教训和引导。他曾经因疏于管教暗嫩及押沙龙,导致家庭及国家的动荡不安,这个弱点一直到晚年还是没有改,结果大卫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悲伤。无论是家庭、还是团体,如果作领袖的以为没有纪律就是爱,将来必然尝到更大的痛苦!大卫在家庭事务方面没有遵循神的旨意,因此家门频频祸起,令他一生悲伤不已。今天我们应尽心尽力教导自己的子女,通过自身的榜样引导他们过敬虔的生活,这是非常重要的。
光有君王的排场还不够,亚多尼雅还必须得到一些有权势之人的支持,才可以成功登上宝座。所以亚多尼雅拉拢了大卫的元帅约押,以及祭司亚比亚他,来扶助他登上宝座。朝代更替、朝野分党夺权之事,自古就有,大卫纵然再精明,现在已是日暮黄昏;昔日的跟从者,也都各自选择了要跟从的对象,可怜大卫还蒙在鼓里。
虽然大家都知道大卫有意把王位传给所罗门,但曾经跟随大卫的将军约押、祭司亚比亚他却选择了追随了亚多尼雅。约押是大卫军队的统帅,可能是为了大卫以前想用亚玛撒取代他,心存不平而想报复。亚比亚他原为大卫的顾问之一,可能他跟祭司撒督彼此不和,于是想借这个机会巩固自己祭司的权力,因而这两人选择了支持亚多尼雅。但不是所有的祭司、先知和勇士都支持亚多尼雅,比如祭司撒督、先知拿单等人就构成了另一股力量,选择支持所罗门。
“一日,亚多尼雅在隐罗结旁、琐希列磐石那里,宰了牛羊、肥犊,请他的诸弟兄,就是王的众子,并所有作王臣仆的犹大人;惟独先知拿单和比拿雅并勇士,与他的兄弟所罗门,他都没有请。拿单对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说:‘哈及的儿子亚多尼雅作王了,你没有听见吗?我们的主大卫却不知道。现在我可以给你出个主意,好保全你和你儿子所罗门的性命。你进去见大卫王,对他说:‘我主我王啊,你不曾向婢女起誓说:你儿子所罗门必接续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吗?现在亚多尼雅怎么作了王呢?’你还与王说话的时候,我也随后进去,证实你的话。’”(9-14节)
为了夺得王位,亚多尼雅必须趁父亲还没有宣布所罗门是继承人之前,先下手为强。在经过与元帅约押和祭司亚比亚他联结商议后,亚多尼雅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宰了牛羊肥犊请客,还正式邀约王的众子及臣仆参加,目的是为了取得朝廷高官显要的支持。亚多尼雅的用意再明显不过了,他想透过众人的拥戴,顺水推舟登上宝座。亚多尼雅把设宴的地点选在隐罗结旁,这地方属于便雅悯支派及犹大支派地界的交界处,南接犹大。亚多尼雅的支持者大部分来自犹大,他在此大摆筵席,可能想避免大卫护卫队的注意。
只是亚多尼雅宴请客人的名单有着极明显的遗漏,例如先知拿单和祭司撒督没有被邀请,此外还有比拿雅、所罗门也没有被邀请。这至少证明亚多尼雅知道,有哪一些人会因注意到他夺取王位的情势而不悦。亚多尼雅的用意是显而易见的,他要借着这些人来显示自己的势力。到时只要有人提出王位继承人的事,在场的高官显要、王室成员肯定会异口同声、同心合意推举他做王,这样他就可以顺理成章登上宝座了。
读到这里,可能你会想,按儿子名分的顺序,亚多尼雅应该是王位的合法继承人,为什么大卫却想将王位传给所罗门,这是出于他对所罗门的偏爱,还是出于神的意思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看历代志上二十二章:“你要生一个儿子,他必作太平的人。我必使他安静,不被四围的仇敌扰乱。他的名要叫所罗门。他在位的日子,我必使以色列人平安康泰。他必为我的名建造殿宇。他要作我的子。我要作他的父。他作以色列王。我必坚定他的国位,直到永远。”(代上22:8-9)
这是神对大卫说的话。神指明要所罗门承继王位,并且所罗门要为神的名建造圣殿,所以大卫必须立所罗门为王位的继承人。正因为亚多尼雅知道大卫的心意,所以就想用诡计来夺取王位。第十节告诉我们,当亚多尼雅摆设宴席时,他邀请了大卫王的众子,就是没有邀请所罗门。可见他的行动是冲着所罗门来的。但亚多尼雅万万没有想到,他这样做不是在敌对所罗门,而是在与神为敌。
比拿雅和大卫的勇士是大卫的近身护卫,他们曾跟大卫出生入死,情同手足。他们非常明白大卫的心意,知道大卫没有计划要立亚多尼雅为王位的继承人,所以他们都不肯随从亚多尼雅。作为先知的拿单也一眼看穿亚多尼雅摆设宴会的意图,所以他在十一、十三、十八节三次提到了“亚多尼雅作王了。”意思就是说,此时此刻,亚多尼雅已经登上了宝座,自立为王了。
隐罗结这个地方离耶路撒冷非常近,宴会中所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会传回耶路撒冷。亚多尼雅的贵宾除了吃喝快乐,他们还异口同声拥戴亚多尼雅为王,祝愿他万岁。也就是说,这个宴会其实是一个登基典礼。宴会结束后,亚多尼雅就成了以色列的王了。至于大卫王知不知道,同不同意,已经不重要了。可见事情已经到了非常严峻的地步,如果再不行动,一切就太迟了。
正当亚多尼雅宴请群臣,自立为王时,先知拿单马上去见所罗门的母亲拔示巴,将亚多尼雅政变的事告诉她,并教以计策。拿单“建议”拔示巴去提醒大卫有关他曾应允立所罗门为王之事,而拿单自己则会在“适当”时机出现,证实她的话。先知拿单为什么要介入这场王位之争呢?他可能自觉有责任使得神所应许的大卫王朝得以延续,一如以前撒母耳觉得自己有责任膏立王一样。拿单深知所罗门是神所爱的,是神拣选要继承大卫王位的人,他与拔示巴的计划符合神的心意,一场权力斗争就此开始。
亚多尼雅明知神拣选的是所罗门,却仍然自立为王,这罪行是极其严重的,他是刻意违背神的心意,与神为敌,难怪神要感动先知拿单来败坏亚多尼雅的诡计。第十二节拿单对拔示巴说:“好保全你和你儿子所罗门的性命”,通常篡位者会毁灭其所有的对手及对手的家族,亚多尼雅是背着大卫做这一切事,为了消灭竞争对手,他肯定要杀死所罗门和他母亲拔示巴,因此情况对所罗门母子非常不利。
“拔示巴进入内室见王,王甚老迈,书念的童女亚比煞正伺候王。拔示巴向王屈身下拜。王说:‘你要什么?’她说:‘我主啊,你曾向婢女指着耶和华你的神起誓说:‘你儿子所罗门必接续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现在亚多尼雅作王了,我主我王却不知道。他宰了许多牛羊、肥犊,请了王的众子和祭司亚比亚他,并元帅约押;惟独王的仆人所罗门,他没有请。我主我王啊,以色列众人的眼目都仰望你,等你晓谕他们,在我主我王之后,谁坐你的位。若不然,到我主我王与列祖同睡以后,我和我儿子所罗门必算为罪人了。’”(15-21节)
在拿单的催促下,拔示巴开始体会到情况的严峻,于是她赶紧动身,遵照先知的建议进入内室去见大卫王。她宣称大卫曾经指着神的名起誓,立所罗门为王,并提醒大卫这种誓言是不可违背的。她又对大卫指出,亚多尼雅已经自立为王了,大卫自己却对此一无所知。大卫什么时候向拔示巴起誓,圣经没有记载。但重要的是,立所罗门为王不是大卫的意思,是神的旨意。既然是神的意思,大卫就必须执行。
拔示巴进一步提醒大卫,他仍然受民众拥戴,有权提名一位继承人。而且立所罗门为王是履行神的命令,这件事不能再耽搁,如果亚多尼雅成功篡位,拔示巴和所罗门将会被算为罪人,会因为谋逆的罪名而被处死。不同母亲的儿女常不能和谐地生活,甚至彼此勾心斗角、争夺利益,这都是多妻造成的祸害。大卫娶了多个妻子,现在吃到了苦果。
“拔示巴还与王说话的时候,先知拿单也进来了。有人奏告王说:‘先知拿单来了。’拿单进到王前,脸伏于地。拿单说:‘我主我王果然应许亚多尼雅说:‘你必接续我作王,坐在我的位上’吗?他今日下去,宰了许多牛羊、肥犊,请了王的众子和军长,并祭司亚比亚他,他们正在亚多尼雅面前吃喝,说:‘愿亚多尼雅王万岁!’惟独我,就是你的仆人和祭司撒督,耶何耶大的儿子比拿雅,并王的仆人所罗门,他都没有请。这事果然出乎我主我王吗?王却没有告诉仆人们,在我主我王之后,谁坐你的位。’”(22-27节)
拔示巴还与大卫说话的时候,先知拿单“恰巧”也来朝见大卫。拿单所说的话和拔示巴有些差别,他预设大卫没有通知他,就已认可并授权亚多尼雅的作为。拿单并没有直接提及任何有关应许所罗门继承王位的誓言,但是却强调亚多尼雅有军长和祭司的支持,并催促大卫赶紧决定谁是王位的继承人。
圣经指出,亚多尼雅人长得俊美,又善于社交,懂得如何哗众取宠。他拉拢有势力、可以利用的人来支持他,很快就成立了自己的党派,其中有元帅约押、祭司亚比亚他、还有王的众子、并王的臣仆,声势浩大。为什么亚多尼雅有这么多的支持者呢?因为不是所有的人都明白神的旨意。
从人的角度来看,亚多尼雅是大卫最年长的儿子,宝座非他莫属。再加上亚多尼雅得到了祭司亚比亚他和元帅约押的支持,这是一股不可抗拒的势力,谁敢出面反对呢?所以“识时务者为俊杰”的人,自然都会站在亚多尼雅这一边,其中包括大卫的其他儿子。但是,神的计划是不能被人的小聪明所推翻的。就在这关键的时刻,神感动了先知拿单来阻止亚多尼雅,不让他的阴谋得逞。
无可否认,大卫是一个神所喜悦的人,不过这并不表示他是个完美的人。在大卫的晚年,因着大卫的软弱和失败,眼看王位就要落入狡猾的亚多尼雅手中,先知拿单又一次挺身而出干预这件事,阻止了亚多尼雅的阴谋。但愿我们在教会里都能有先知的勇气和精神,在关键时刻为主挺身而出,守护神的教会。阿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