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6-13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户筛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
户筛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
前面我们已经看见,大卫因着自己所犯的罪,不断地被神对付和拆毁。神当时藉着先知拿单所宣告几方面的审判,现在都一一应验了,为要叫人知道神是轻慢不得的。同时我们也看见,当神在管教他儿女的时候,神是有一定的界线的,因为神管教的目的不是为摧毁我们,而是为了把我们挽回到他的面前。所以大卫虽然不断受苦,但却无性命之忧。
不过,我们也要留意另外一件事,什么事呢?就是当神在作挽回的工作的时候,撒但也跟着在那里作破坏的工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哪里有神的工作,那里就有撒但的工作。特别是当神在管教他儿女的时候,撒但也常常在那里伸出手来,加重神儿女受苦的程度。神的目的是藉着管教让人回转,而撒但的目的却是不让人回转,甚至是要害人的性命。
之前大卫只是被押沙龙追赶,但神一直保守大卫的性命不受任何的损害。到了第十七章,我们就看到撒但开始插手神的管教了,不仅是叫大卫被追赶,并且还想要除掉大卫的生命。撒但为何要除掉大卫?因为除掉了大卫,神藉着大卫要延续的救赎计划就被迫中断,这样就拦阻了神旨意的成就。撒但具体要怎么做呢?我们看到,他是藉着亚希多弗的计谋,来除掉大卫。
“亚希多弗又对押沙龙说:‘求你准我挑选一万二千人,今夜我就起身追赶大卫。趁他疲乏手软,我忽然追上他,使他惊惶。跟随他的民必都逃跑,我就单杀王一人,使众民都归顺你。你所寻找的人既然死了,众民就如已经归顺你。这样,也都平安无事了。’押沙龙和以色列的长老都以这话为美。”(1-4节)
押沙龙的叛变初期很成功,他不费一兵一卒,便占领了首都耶路撒冷。然后亚希多弗给押沙龙出了个恶毒的主意,叫押沙龙在以色列众人面前,公开玷污大卫留在耶路撒冷看守宫殿的那十个妃嫔,以此来羞辱大卫,并显示押沙龙已经成功占据了大位的王位!即使这样,亚希多弗还是觉得不够解恨,他知道大卫在以色列人心中的地位,只要大卫一日不死,就有重登宝座的机会。斩草要除根,免得春风吹又生,所以大卫必须死!
亚希多弗足智多谋,深知“兵贵迅速”之道。为要达到除掉大卫的目的,他向押沙龙献计,擒贼先擒王,立即挑选一万二千精兵直接发动进攻,趁大卫刚过约但河疲惫沮丧、又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一举击杀大卫。亚希多弗对大卫的境况预料得很准,仓皇出逃的大卫刚到达约但河,与押沙龙的军队相隔不远,不但疲惫不堪,而且军无斗志,正是消灭大卫的最佳时机。现在只要押沙龙采取迅速的行动,必有非常有效的结果。
亚希多弗的计策可谓说到了点子上,兵贵神速,出其不意,不让大卫有时间整编军队,的确是一条毒辣且快捷的妙计。最大的阻碍既来自大卫,只要把大卫解决掉,所有反对押沙龙的势力都会消失,因为没有人会为一个死去的王争战。那时其余的人就变成群龙无首,各人必归附押沙龙。所以眼下最主要的目标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大卫;只要解决了大卫,押沙龙的王位就坐稳了。对于亚希多弗的这个计谋,押沙龙和群臣都以为美,于是准备立即采取行动。
我们很难想象,一位曾经辅助过大卫的人,今天要把大卫置于死地;我们也很难想象,大卫的儿子押沙龙会要把自己的亲生父亲置于死地,但这两个人现在确实是想这样做。当然从人来看,只要大卫死了,押沙龙的宝座就坐稳了。但问题的关键就在这里,大卫的国权不是从人来的,大卫的国权是神赐给的,人要除掉大卫,就是要除掉神的旨意。
我们若是了解到这个重要关系的时候,我们就懂得,要除掉大卫这主意不是出于人,这个主意的背后是仇敌撒但的一个阴谋,为了拦阻神旨意的成就。如果大卫死了,押沙龙接续王位,所罗门就无法作王,神要藉着所罗门建造圣殿、以及延续救赎计划的旨意就得不到成就,这正是撒但想要看到的。
撒但要阻断神旨意的执行,如同以色列人在埃及要被法老除灭的情况是一样的;又像犹大被掳期间,以斯帖记所记载的那一段历史一样,那时撒但也是想要藉着哈曼除掉犹大人。我们读旧约历史的时候,你必须看到这一点,在历史中撒但好多次伸出手来,要阻断神旨意的执行,破坏神的救赎计划。我们要从这个角度来看押沙龙追杀大卫这件事,而不是仅仅看事件的本身。
“押沙龙说:‘要召亚基人户筛来,我们也要听他怎样说。’户筛到了押沙龙面前,押沙龙向他说:‘亚希多弗是如此如此说的,我们照着他的话行可以不可以?若不可,你就说吧!’户筛对押沙龙说:‘亚希多弗这次所定的谋不善。’户筛又说:‘你知道,你父亲和跟随他的人都是勇士,现在他们心里恼怒,如同田野丢崽子的母熊一般;而且你父亲是个战士,必不和民一同住宿。他现今或藏在坑中或在别处,若有人首先被杀,凡听见的必说:‘跟随押沙龙的民被杀了。’虽有人胆大如狮子,他的心也必消化。因为以色列人都知道你父亲是英雄,跟随他的人也都是勇士。’”(5-10节)
到了这个时候,整个的形势都倾向于押沙龙,此时的大卫好像完全没有还手的能力;按情况,倘若押沙龙命亚希多弗立刻按计划行事,大卫绝无生还的可能,押沙龙作王就作定了。但问题就在这里,神只是用押沙龙的背叛来管教大卫,让他给大卫制造一点麻烦和痛苦,但神并没有安排押沙龙来接替大卫作王。所以押沙龙想要推倒大卫,这件事神允许,但现在他要除掉大卫,代替大卫作王,神就不能许可这事发生了。
因此这时候,神安排了户筛来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户筛原没有被召来参加这次政务会议,但在作出最后决定前,押沙龙忽然起意要征询户筛的意见。押沙龙的这个“临时起意”并非偶然,因为神不但是掌管历史进程的神,他更是掌管人心的神;任何一件事情,如果神不点头,绝不会发生。既然撒但用亚希多弗来除掉大卫,那么神就用户筛来拯救大卫。
眼看大卫危机重重,此时隐藏在押沙龙身边的卧底户筛粉墨登场了。户筛到了押沙龙面前,押沙龙对他说:“亚希多弗给我出的主意是这样这样……我们该照他的提议做吗?或是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呢?”记得前一次押沙龙要求亚希多弗出主意,并没有问过户筛便执行了;可这一次他觉得“必须”问一问户筛的看法。可能押沙龙认为,户筛最认识大卫,知己知彼才容易取胜。
户筛意识到,亚希多弗的计谋会给大卫带来多么大的危险。不行,我一定要破坏他的计谋!户筛非常清楚,大卫现在最需要的是争取缓冲的时间重振旗鼓。押沙龙的行动越迟延,对大卫越有利。只要能缓过来,即使押沙龙集结再多的人,也无法和大卫身边的精锐勇士对抗。大卫并不怕打大规模战争,事后也证明确实如此。在这情况下,户筛必须尽力把亚希多弗的计谋说成是不明智的,指出穷寇莫追,这是兵家大忌,赶狗入穷巷,很容易伤到自己。
户筛将亚希多弗的计谋加以剖解,列举它的缺点:第一,“你父亲和跟随他的人都是勇士,现在他们心里恼怒,如同田野丢崽子的母熊一般。”谁去追赶他,必遭歼灭。第二,“你父亲是个战士,必不和民一同住宿。”如果派军队去追赶,只会是劳师动众而已。万一有人被杀,反叫听见的人丧胆,影响民心士气。因此户筛认为,亚希多弗的计谋过于冒险,胜算太少。
户筛提醒押沙龙,大卫过去一直是著名的战士,在军事方面有着丰富经验,现在虽然失了国位,但他依旧骁勇善战,又有忠心的勇士在一起,因此不可轻撄其锋。户筛尽力把大卫精明、英勇的一面进行夸大,提醒押沙龙必须多加小心。实际上大卫对现在的形势全无准备,但是户筛必须尽力掩盖这个事实,所以户筛千方百计引起押沙龙对大卫的忌惮,好给大卫争取到时间和机会,把跟从他的人聚到自己身边,以便与押沙龙作战。
“‘依我之计,不如将以色列众人,从但直到别是巴,如同海边的沙那样多,聚集到你这里来,你也亲自率领他们出战。这样,我们在何处遇见他,就下到他那里,如同露水下在地上一般,连他带跟随他的人,一个也不留下。他若进了哪一座城,以色列众人必带绳子去,将那城拉到河里,甚至连一块小石头都不剩下。’押沙龙和以色列众人说:‘亚基人户筛的计谋,比亚希多弗的计谋更好!’这是因耶和华定意破坏亚希多弗的良谋,为要降祸与押沙龙。”(11-14节)
前面户筛一直在尽力驳倒亚希多弗的计谋,现在他提出自己的建议。出于安全稳妥方面考虑,他提议应集结举国兵力,聚集最强的军队,并且这样强大的军队,由押沙龙亲自统领!户筛提出,应该用“大石压卵”的方法,由押沙龙亲率大军,大举进攻,将大卫的军队杀个片甲不留;如果有需要,甚至连城也可以拆毁。户筛预计,如果押沙龙亲自率领军队去攻打大卫,就会有大荣耀。户筛的这个计划迎合了押沙龙的虚荣心,使押沙龙欢喜不已,这位骄傲而虚荣的新王,乐于作为他军队的元帅去作战,让所有人都看见并景仰他,他甚至幻想着得胜之后全国人民的喝彩。
户筛不但强调自己的策略好,而且户筛在献计之时还不忘记在押沙龙和亚希多弗之间制造一道裂痕,让押沙龙觉得亚希多弗的计谋是草率冲动,甚至是自私自利,不顾新王的权利。因为亚希多弗的计谋有一个明显的弱点,就是他提议由他自己带领军队趁夜追击大卫。试想一下,如果亚希多弗打了胜仗,杀了大卫,荣耀就归给亚希多弗、而不是押沙龙。户筛抓住了亚希多弗计划中的这个弱点,批评亚希多弗不尊重押沙龙作为战士的尊荣。
户筛的计策得押沙龙的喜悦,于是押沙龙采纳了户筛的计谋,而不采纳亚希多弗的计谋。这就使到大卫有机会可稍作喘息,同时也能及早准备即将到来的战争。第十四节说:“这是因耶和华定意破坏亚希多弗的良谋,为要降祸与押沙龙。”还记得么?撒母耳记下第十五章三十一节大卫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使亚希多弗的计谋变为愚拙!”而现在这个结果就是神听大卫的祷告后,安排户筛来破坏亚希多弗的计谋。从这里我们看到,一个人敬畏神多么重要。神怎样保护大卫,也照样保护我们,但前提是,你要敬畏神!
押沙龙之所以采纳户筛的计谋,除了神定意降祸与他之外,也与他的个性有关;他的个性注定了他的失败。押沙龙生来爱慕虚荣,喜欢炫耀;在他谋反初期,就为自己预备车马,派五十个人在他前面奔走,这些已道出他爱慕虚荣的性情。而户筛所献之计,正是投其所好。他听见户筛说,以色列人多如海边的沙,应该由他亲率。这话使他陶醉,以为自己真是绝代的名将,他怎能看出户筛的计谋是为破坏亚希多弗的谋略!
今天一切服事主的人,都当在此吸取教训。在事奉主的道路上,也有类似的分野;有人追求外表的兴旺和热闹,有人只求使人在属灵生命上得着实际的益处。但我们的主从来不注重外表的场面,他说:“无论在哪里,有两三个人奉我的名聚会,那里就有我在他们中间。”(太18:20)主耶稣从不以人数多寡、教堂的豪华来定教会的价值,乃是主的同在,决定了教会的价值。愿主拯救我们,脱离在事奉上的虚荣,更重属灵的实际。阿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