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288|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士19:1-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0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士师记:
19:1 当以色列中没有王的时候,有住以法莲山地那边的一个利未人,娶了一个犹大伯利恒的女子为妾。
19:2 妾行淫离开丈夫,回犹大伯利恒,到了父家,在那里住了四个月。
19:3 她丈夫起来,带着一个仆人、两匹驴去见她,用好话劝她回来。女子就引丈夫进入父家。她父见了那人,便欢欢喜喜地迎接。
19:4 那人的岳父,就是女子的父亲,将那人留下住了三天。于是二人一同吃喝住宿。
19:5 到第四天,利未人清早起来要走,女子的父亲对女婿说:“请你吃点饭,加添心力,然后可以行路。”
19:6 于是二人坐下一同吃喝。女子的父亲对那人说:“请你再住一夜,畅快你的心。”
19:7 那人起来要走,他岳父强留他,他又住了一宿。
19:8 到第五天,他清早起来要走。女子的父亲说:“请你吃点饭,加添心力,等到日头偏西再走。”于是二人一同吃饭。
19:9 那人同他的妾和仆人起来要走,他岳父,就是女子的父亲,对他说:“看哪,日头偏西了,请你再住一夜,天快晚了,可以在这里住宿,畅快你的心。明天早早起行回家去。”
19:10 那人不愿再住一夜,就备上那两匹驴,带着妾起身走了,来到耶布斯的对面。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
19:11 临近耶布斯的时候,日头快要落了。仆人对主人说:“我们不如进这耶布斯人的城里住宿。”
19:12 主人回答说:“我们不可进不是以色列人住的外邦城,不如过到基比亚去。”
19:13 又对仆人说:“我们可以到一个地方,或住在基比亚,或住在拉玛。”
19:14 他们就往前走。将到便雅悯的基比亚,日头已经落了。
19:15 他们进入基比亚,要在那里住宿,就坐在城里的街上,因为无人接他们进家住宿。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士师记:
19:1 以色列还没有王的那段时期,有一个利未人住在以法莲山地的偏远地区。他在犹大的伯利恒娶了一个女子作妾。
19:2 这女人发了一顿脾气,回到伯利恒娘家住了四个月。
19:3 后来这利未人决定去找她,想说服她回到自己身边。他带一个仆人、两匹驴去了。这女人请他进屋里;他岳父看见了就热诚地欢迎他,
19:4 坚持要他留下来,因此他住了三天。这对夫妇在那里一起吃喝,住宿。
19:5 第四天早晨,他们一早起来,准备离去;可是他岳父对他说:“先吃点东西吧!你会觉得强壮些,然后再走。”
19:6 于是,两人坐下来一起吃喝。他岳父说:“请再住一晚,享受享受吧!”
19:7 利未人起来要走,他岳父又劝他留下,因此他又住了一夜。
19:8 第五天清早,利未人准备离去;他岳父又说:“请吃点东西,等晚一点再走!”于是两人又一起吃喝。
19:9 这个人和他的妾以及仆人再次预备要走的时候,他岳父又说:“你看,现在都快黄昏了,不如再留一晚吧!天不久就要黑了,住在这里好好享受一下。明天一早你就可以启程回家。”
19:10 可是,这个人不愿再留下来,就跟他的妾动身走了。他们带着两匹驮满东西的驴。当他们来到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附近,天已经晚了,仆人对主人说:“我们就停在这里,在耶布斯城住一夜吧!”
19:11 (并于上节)
19:12 可是主人说:“我们不要停在不是以色列人住的城里;我们要往前走,在基比亚或拉玛过夜。”
19:13 (并于上节)
19:14 于是他们过了耶布斯,继续往前走。他们到了便雅悯支族境内的基比亚,太阳已经下山了;
19:15 他们进城,要在那里过夜。他们到了城里,在广场坐下来,但是没有人接待他们到家里过夜。

读经指引:

1、利未人纳妾有没有违背律法?你怎么看?

2、女子的父亲为何一再挽留他的女婿,他的目的是什么?

3、利未人来到自己同胞的城,却没有人接待他们,可见当时的社会是怎样一个社会?


 楼主| 发表于 2020-5-10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利未人与他的妾
利未人与他的妾

  弟兄姊妹平安!士师记这卷书我们差不多就要读完了,还剩最后三章。从第十九章一直到二十一章,记述了士师时代的另一件丑事,这件事令到便雅悯支派几乎灭亡。事件是由一个利未人的妾开始的。

  “当以色列中没有王的时候,有住以法莲山地那边的一个利未人,娶了一个犹大伯利恒的女子为妾。妾行淫离开丈夫,回犹大伯利恒,到了父家,在那里住了四个月。”(1-2节)

  十九章一开头再一次出现“当以色列中没有王的时候”这句话,根据二十章二十八节“神的约柜在那里。亚伦的孙子,以利亚撒的儿子非尼哈,侍立在约柜前……”可以看出十九到二十一章记载的事情,大概发生在约书亚死后不久。

  那时候很可能还没有士师,各人都随心所欲生活。在没有王的时代,理论上是以神为王,但实际上各人既没有王,也就各自为政,任意而行。换句话说,当时的人早已远离了摩西的律法和道德标准,再没有人按着摩西的律法去生活了。

  经文接着讲到一个利未人娶了一个犹大伯利恒的女子为妾。娶妾是当时以色列社会所容许的事,不过这并不是神的原意。妾不是妻子,可能是二房或三房,也就是说,以色列人已远离了摩西的律法,所以那时的婚姻关系是很随便的,娶妻又娶妾是很平常的事。

  妾在家里必须做大部分的家务,但却只有妻子所有的小部分权利。她虽然在法律上属于丈夫,但所生的儿女,通常不会有合法之妻所生儿女那样的权利,不能承受遗产。

  妾的主要作用是给丈夫性的享受,多生儿女,在家务上劳苦。以色列人常常把战时所掳的外邦女子纳为妾侍。但有时也会有以色列女子被纳为妾,这个故事之中所说的大概就是这样的情况。

  利未人是耶和华拣选在会幕里事奉神的人,他们对律法是最熟悉的,应该比一般的以色列人对律法的规定更加的看重才对。可是这个利未人,不仅娶了妻,也娶了妾;虽然没有违背律法,却是远离了神。如果利未人的信仰和道德生活都一塌糊涂,其他支派的人就更不用说了。

  至于“妾行淫离开丈夫”这句话,和合本圣经翻译为这个女子“行淫”,而七十士译本及古拉丁译本翻译作“妾恼怒丈夫而离开了他”。根据下文,许多解经家对这句话的看法是,这女子不是跟别的男人有性关系,而是生丈夫的气离家出走,回娘家去了。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在古时是不容许女性擅自离开夫家出走的,所以圣经就用寓意的写法说她“行淫”。并且按当时的风俗,这个妾若行淫被抓到了,是可以用石头把她活活打死的。但是这个丈夫并没有这样作,还让她回父家,并住了四个月,可见“行淫”一说不太可能。

  “她丈夫起来,带着一个仆人、两匹驴去见她,用好话劝她回来。女子就引丈夫进入父家。她父见了那人,便欢欢喜喜地迎接。那人的岳父,就是女子的父亲,将那人留下住了三天。于是二人一同吃喝住宿。”(3-4节)

  这两节经文从侧面暗示,他的妾应该不是与人行淫。这妾若真有淫行,利未人似乎不可能与她复合,更不可能会带着仆人和驴来到她的家“用好话劝她回来”。并且对于一个身为父亲的人来说,若女儿与人行淫,是非常羞愧的家丑。

  不过,这件事也有另一个可能,就是这个妾真的有淫行,而作丈夫的没有忌邪的心,迷恋这个女人,所以不但没让人用石头把她打死,还亲自去她的父家把她迎接回来。如果事实是这样,那就表明以色列人的道德沦亡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了,对罪麻木,每个人都把婚姻当作儿戏。

  当利未人到了岳父家,女子把丈夫引进去见她父亲。岳父知道女婿前来,不是来问罪的,而是要来与爱妾和好如初,当然大喜过望,留他作客,并且热诚款待。盛情款待远客是近东的风俗,甚至被视为主人应尽的责任。岳父“欢欢喜喜地迎接”,表示岳父对女婿欢迎的态度,可见这岳父很喜爱他的女婿。

  “到第四天,利未人清早起来要走,女子的父亲对女婿说:‘请你吃点饭,加添心力,然后可以行路。’于是二人坐下一同吃喝。女子的父亲对那人说:‘请你再住一夜,畅快你的心。’那人起来要走,他岳父强留他,他又住了一宿。到第五天,他清早起来要走。女子的父亲说:‘请你吃点饭,加添心力,等到日头偏西再走。’于是二人一同吃饭。”(5-8节)

  从这几节经文,可以看出这位岳父用尽了一切的方法,就是要把这个女婿挽留下来。为什么他要这么作呢?可能这个岳父想多培养和女婿良好的关系,来帮助自己的女儿。因为他的女儿是一个妾,他希望女儿离父家后,能在夫家得着丈夫更多的疼爱。

  所以即使女婿说了许多次要回家,这位岳父还是想尽办法挽留女婿,“再住一夜”、“强留他”都是说明岳父对他热情的举动。由此可以看出两者已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在家庭当中对于姻亲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

  “那人同他的妾和仆人起来要走,他岳父,就是女子的父亲,对他说:‘看哪,日头偏西了,请你再住一夜,天快晚了,可以在这里住宿,畅快你的心。明天早早起行回家去。’那人不愿再住一夜,就备上那两匹驴,带着妾起身走了,来到耶布斯的对面。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9-10节)

  女子的父亲按近东款待客人的方式,尽东主之谊,款待利未人四天,在第五天日头偏西的时候,利未人决定带着妾离开。在古时候,交通不便,道路难行,翻山越岭很不容易,如果走夜路就更危险,所以一般人都会选择在清早上路。但这利未人和他的妾因为亲人苦苦强留,以至在下午才能起程,“日头偏西”可能是下午三点以后。

  他们向北而行,来到耶布斯的对面。耶布斯就是耶路撒冷的古老称呼,圣经这样记载是要强调当时这是个外邦人的城邑,当时有属于亚摩利人的耶布斯族住在那里,他们征服了这城,所以起名叫耶布斯城。

  “临近耶布斯的时候,日头快要落了。仆人对主人说:‘我们不如进这耶布斯人的城里住宿。’主人回答说:‘我们不可进不是以色列人住的外邦城,不如过到基比亚去。’又对仆人说:‘我们可以到一个地方,或住在基比亚,或住在拉玛。’”(11-13节)

  利未人与他的妾在黄昏时经过耶布斯,当时以色列人还未占据这个地方,而耶布斯人是外邦人。所以仆人问说可不可以进到耶布斯城过夜时,他的主人告诉他,不可进非以色列人的城:“我们不可进不是以色列人住的外邦城”,他怕如果他在耶布斯城过了一夜,第二天回去,其他的以色列人就容不下他了,所以他们没有停下来,而是选择继续前行。

  “他们就往前走。将到便雅悯的基比亚,日头已经落了。他们进入基比亚,要在那里住宿,就坐在城里的街上,因为无人接他们进家住宿。”(14-15节)

  他们赶路来到了便雅悯人的地盘基比亚城,觉得到家了,却没有人接待他们。于是,他们“就坐在城里的街上”。

  古时没什么旅店,城里的街上是人作生意买卖的地方,或是在街上招呼朋友客人的。远方客旅来到,只要在城门口的广场上等着,自会有好客人家来接待。这个利未人此时坐在街上,就是希望能有人来请他到家里住一夜。

  按着东方人的习俗,若看见有客旅来了,应该会很热忱地款待他们,这是犹太人一种不成文的礼节。但是基比亚城的人似乎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人去关心这几个过路的旅客。眼看天完全黑下来了,还是没有人理睬他们。一个以色列人的城,却是这样冰冷地对待过路旅客!

  换句话说,在这个城市,人与人之间没有了怜悯与同情,你是你,我是我,我不管你,你也不要管我,这就是各人任意而行。这个利未人不愿意住在外邦人的城,只愿意到以色列人的地方居住,现在他来到基比亚,以为这是自己同胞的地方,应该比较安全,怎知却是送羊入虎口。

  到底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我们明天继续往下读就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0 02:20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