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友之光』基督徒网络交流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查章节:  
查经文:
查看: 1022|回复: 1
收起左侧

读经时间:士17:1-13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9 2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圣经》和合本
士师记:
17:1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
17:2 他对母亲说:“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诅,并且告诉了我。看哪,这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了。”他母亲说:“我儿啊,愿耶和华赐福与你!”
17:3 米迦就把这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说:“我分出这银子来为你献给耶和华,好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现在我还是交给你。”
17:4 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
17:5 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
17:6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17:7 犹大伯利恒有一个少年人,是犹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里寄居。
17:8 这人离开犹大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时候,到了以法莲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17:9 米迦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犹大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
17:10 米迦说:“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进了他的家。
17:11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
17:12 米迦分派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
17:13 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

《圣经》现代中文译本
士师记:
17:1 有一个人名叫米迦,住在以法莲山区。
17:2 他对母亲说:“有人偷了你一千一百块银子,我听见你诅咒那小偷。你看,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的。”他母亲说:“我儿,愿上主赐福给你!”
17:3 米迦就把一千一百块银子还给母亲。他母亲说:“为了挽回我儿子该受的诅咒,我诚心把银子献给上主,雕刻一尊木头偶像,外面用银子包裹。现在我把这些银子交给你。”
17:4 米迦把银子还给母亲,母亲拿两百块银子给一个银匠,要他用木头雕刻一尊偶像,外面用银子包裹。这偶像就放在米迦的家里。
17:5 米迦有了自己的神庙,又造了一些偶像和一件以弗得,指定他的一个儿子作祭司。
17:6 当时以色列还没有王,人人随自己喜欢的去做。
17:7 同时,犹大的伯利恒城有一个年轻的利未人;
17:8 他离开伯利恒,想找别的地方住。途中,他到以法莲山区,到米迦的家里。
17:9 米迦问他:“你从哪里来?”他回答:“我是利未人,从犹大的伯利恒来;我在找地方住。”
17:10 米迦说:“你就住在我这里吧!你作我的顾问和祭司;我每年给你十块银子,也供给你一些衣服和一些食物。”
17:11 这年轻的利未人答应留在米迦家里,米迦待他像自己的儿子。
17:12 米迦派他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家里。
17:13 米迦说:“现在我有一个利未人作我的祭司了,上主一定会使我兴旺!”

读经指引:

1、你对米迦的母亲所作的奉献有什么评价?

2、你能指出今天这一章经文里有多少样无法无天的事吗?

3、为什么那位少年利未人四处流荡?由此看来,当时的以色列人有没有按神的吩咐来对待利未人?今天你又是怎样对待神的仆人?


 楼主| 发表于 2020-5-9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米迦的迷信
米迦的迷信

  当我们读完有关参孙的经文,士师记已进入尾声。圣经关于士师们的记载到参孙为止,剩下的第十七至二十一章是两篇士师记的附录,这两件事大概发生在士师时代的早期,可能是在俄陀聂年间。

  这几章经文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没有涉及外邦人的欺压,没有士师,没有领袖,没有拯救者,只有一句话反复出现过两次,这句话就是“那时以色列人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可见这段时期是以色列民任性妄为、混乱放肆的黑暗日子!

  本来耶和华是以色列的王,摩西律法就是王的治民法典,可是以色列人背弃耶和华,喜欢什么就做什么。这也指出了一个事实,当时没有一位士师能够指出所有百姓要走的方向。

  今天我们所读的第十七章一到十三节,记载了一个叫米迦的以色列人怎样拜偶像和私自设立祭司的经过。

  “以法莲山地有一个人名叫米迦。他对母亲说:‘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诅,并且告诉了我。看哪,这银子在我这里,是我拿去了。’他母亲说:‘我儿啊,愿耶和华赐福与你!’”(1-2节)

  经文一开始就介绍这位米迦是住在以法莲山地,他应该是属以法莲支派的。米迦这名字的意思“谁像耶和华?”他是个不肖子,因为他从母亲那里偷了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他母亲以为钱是给盗贼偷去,于是就咒诅那偷她银子的人。

  米迦一出现就给人一个很不好的印象,因为他是贼,他偷拿了母亲的一大笔钱。参照十六章第五节的记载,非利士人收买妓女大利拉的赏钱也是这个数目,可见这笔银子是一笔巨款。但是,之后他听见母亲咒诅贼人的话,就惧怕起来,他怕咒诅成真,也就不敢使用那些银子了。

  古时人们比较单纯和迷信,相信咒诅是有力量的,并且真的会应验,所以一般人对咒诅都十分恐惧。米迦因为惧怕母亲的咒诅,只好向母亲坦白,并且把偷来的银子归还给他的母亲,希望咒诅不要临到。母亲为了答谢米迦,就给他祝福,想要以此抵消先前的咒诅。

  “米迦就把这一千一百舍客勒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说:‘我分出这银子来为你献给耶和华,好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现在我还是交给你。’米迦将银子还他母亲,他母亲将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雕刻一个像,铸成一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内。”(3-4节)

  米迦把银子归还给他的母亲;他母亲知道是自己儿子干的好事,很担心咒诅真的会临到儿子身上。这位母亲认为光靠口里说“愿耶和华赐福与你”还远远不够,还必须付诸行动。所以她得回银子后,为了使咒诅不会实现,就捐出了二百舍客勒的银子给耶和华,拿去雕塑一个偶像来敬拜。这就像我们中国一些民间信仰的信徒,他们出钱铸神佛的像,目的是做功德,求偶像赐福免祸。

  经文说她取出二百舍客勒银子交给银匠,制造了一个“雕像”和一个“铸像”。经文不十分清楚说明究竟是两个偶像还是一个,最合理的解释是“雕像”指偶像本身,“铸像”则指摆放偶像的底座。这偶像很可能是牛犊形,因为牛是代表力量和五谷丰收,以此来代表耶和华,比如出埃及记三十二章四节就记载了以色列人铸造金牛犊来当作耶和华敬拜。

  米迦的母亲把儿子还给她的钱,用来制成偶像,安放在家中供奉,还口口声声的说是献给耶和华!从表面看来,他们母子二人似乎是想敬拜神,但是他们并不依照神的律法,而是随自己的心意去行,可见米迦的母亲对摩西律法何等的无知!这与现代人的一般态度极其相似,大家都不理会神的心意究竟是什么,只按着自己的喜好去行,根本不理会这样做对或不对。

  “这米迦有了神堂,又制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个儿子作祭司。”(5节)

  米迦铸造了偶像之后,还预备了一个神龛来安放这偶像,很有可能在供奉之前对这些偶像进行“开光”,就这样米迦在家中设起了神堂。米迦的家现在被人视为小型庙宇,因着他的家摆放了偶像,百姓今后就会到他的家寻求神的旨意。

  偶像摆好了,神堂也设好了,还差祭司。于是,米迦为他的儿子造了以弗得(以弗得是祭司的衣物),并分派自己的儿子作祭司。米迦这么做实际上是私立祭司制度,因为按摩西律法,只有利未支派中亚伦的后裔才能作祭司。米迦身为以法莲人,他和他的家人根本没有资格作祭司!

  另外,米迦还造了家中的神像,这种神像一般被视为财神,能够叫人飞黄腾达。就这样,米迦老少三代完成了自家偶像宗教的创立工作。有偶像,有神堂,也有祭司,一应俱全。

  米迦这些行为触犯了三重诫命,第一是雕刻偶像,第二是私自在设立敬拜的场所,第三是任意派自己的儿子作祭司。要知道神早已设立了亚伦的后代作祭司,不是任何人都可以作祭司的。

  我们注意到,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巴力、亚舍拉、摩洛或其它迦南地异教神祇的名字;相反,出现的是耶和华的名字。可见,米迦及其母亲打心底里认为,他们是在敬拜耶和华以色列的神。

  米迦名义上是敬拜耶和华,实质上他是拜偶像,用私意崇拜神。这一家人在周围迦南异教的影响下,已经分不清谁是真神,谁是假神,迷信至极,以为只要家里有神堂,有侍立的祭司,这就是祝福。

  “那时,以色列中没有王,各人任意而行。”(6节)

  第六节告诉我们当时以色列人的整体属灵光景:那时没有领袖像摩西、约书亚那样一统全国,带领百姓顺服神,遵行摩西的约;取而代之的是“各人任意而行”,意思就是说“各人按自己眼中看为正的而行”。

  米迦时代的以色列人,用自己发明的敬拜方式代替对神的真正敬拜,结果产生了混乱与败坏。当人不以耶和华为王,不跟从律法书的指引,那行事为人便没有正确的标准,各人有各人的喜好和准绳尺度,按着人罪恶的天性,自然倾向犯罪得罪神,最终引致败亡!

  可惜的是,时间并没有改变人的天性,今天大多数人仍然不肯按神的正道去生活,每个人都在做自己看为对的事。你说米迦不懂律法,他却懂得制造以弗得,由此可见对圣经一知半解是何等的可怜而危险!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设立这个每日读经的栏目,如果我们不认真读圣经,我们就真的不知道何为正路,甚至走错了还以为自己走得对。

  “犹大伯利恒有一个少年人,是犹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里寄居。这人离开犹大伯利恒城,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时候,到了以法莲山地,走到米迦的家。”(7-8节)

  故事还没有结束,败坏并不止于此,接下来的事情进一步突出士师时期的腐败和混乱。

  接下来的经文说到一个少年利未人离开伯利恒的家,来到以法莲山地米迦那里,寻找可以服事、养活自己的栖身之所。以色列人显然已经不再以十一奉献来供给祭司和利未人了,因为许多人已不再敬拜神,这样就导致了利未人的生活得不到保障,他们的生活失去合理的供应,也没有事奉的场所。

  当初以色列人住进迦南时,利未人是没有分到地业的,耶和华已设立四十八座城,遍布以色列境内,给祭司和利未人居住,服事以色列人,教导耶和华的律法。利未人不事生产,他们的生活由其他支派供应,类似于今天的传道人角色。

  可是这个年轻的利未人却居无定所,也没有固定的供奉,可见当时的人们对利未人是何等忽视。后来尼希米的时代,也曾出现过利未人因无人供养,而致利未人离开圣殿服侍岗位的现象。

  我们不晓得这个年轻的利未人具体是什么原因要离开原居住地,不过经文还指出这个利未人来自伯利恒,但伯利恒并不属于神分给利未人的四十八座城之一,利未人竟然要住在四十八座城以外,反映了当时的情况混乱。

  “米迦问他说:‘你从哪里来?’他回答说:‘从犹大伯利恒来。我是利未人,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米迦说:‘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进了他的家。”(9-10节)

  这个“下岗失业”的利未人离开犹大的伯利恒后,来到了以法莲山地,路过米迦的家。可能这个年轻的利未人看出米迦初创的宗教需要助手,于是他告诉米迦,自己正在“找一个可住的地方”。米迦听了之后,大喜过望,立即发出热情的邀请,提出“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意思就是聘请这人作自己私人的家庭祭司,主持偶像崇拜。

  米迦应承给这个年轻利未人的待遇是每年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就这样,米迦“立了”这利未青年作他家的祭司,住在米迦的家里。相对于十六章五节和十七章二节所论到的金钱数目,这是很微薄的薪酬待遇,但少年人心满意足,可见这些利未人的生计是苦无着落,能够有一碗饱饭,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另一方面,从这个利未人毫无廉耻地接受米迦授予的这一私家宗教“祭司圣职”,可见当时的利未人堕落到一个怎样的程度!因为祭司并不是人人可做的,他虽是利未人,但却没有做祭司的资格,唯有亚伦的后裔才可以。所以这利未人僭越了,作他没有资格作的事。

  按理说利未人对律法最为熟悉,本应担负教导律法引导百姓的职责,可是这个利未人无视自己的身份和职责,不仅没有对米迦的所作所为进行责备,反而甘愿为了一个饭碗出卖自己神圣的职分。

  “利未人情愿与那人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米迦分派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里。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11-13节)

  米迦把这少年人看为自己的儿子一样,米迦怎样爱他的儿子们,也照样待少年利未人,劳资关系还过得去。米迦以为有了利未人作祭司,就符合了宗教的要求,那么神的福分就更容易得到,“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这句话是多么可怜、自欺欺人的迷信!

  这事证明当时的以色列,迷信是很普遍的;百姓认为如果人能够自己拥有利未人,耶和华就必赐福给他,但这样的观念只是毫无圣经根据的迷信而已!这也是对我们的提醒,千万不要沦落到有外在的宗教仪式却没有内里的真实,遵守神话语的信仰!求主怜悯,赐人悔改的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恩友之光 ( 桂ICP备2023005629号-1 )

GMT+8, 2025-5-10 02:26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