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8 19:03
|
显示全部楼层
荆棘作王
荆棘作王
弟兄姊妹平安!我们已经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来读士师记这卷书,不知“士师时代”给大家的第一个印象是什么?相信大家都能看出,这个时候以色列人的灵性已经一落千丈,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
前面三章的经文讲述了士师基甸比较辉煌的一生,然而基甸年纪老迈死后,问题立刻就出现了:“以色列人又去随从诸巴力行邪淫,以巴力比利土为他们的神”。以色列人很快地就忘记了神,也忘记了基甸的拯救工作,不再厚待他的家,亚比米勒就在这时乘机作乱了。
“耶路巴力的儿子亚比米勒到了示剑见他的众母舅,对他们和他外祖全家的人说:‘请你们问示剑的众人说:是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管理你们好呢?还是一人管理你们好呢?你们又要记念我是你们的骨肉。’他的众母舅便将这一切话,为他说给示剑人听。示剑人的心就归向亚比米勒。他们说:‘他原是我们的弟兄。’”(1-3节)
前面说过,基甸娶了很多的妻,亚比米勒就是基甸与他的妾所生的儿子,住在示剑。亚比米勒来到示剑的百姓之中,挑动他们反对自己七十位亲兄弟。从称他们为“耶路巴力的儿子”看来,基甸七十个儿子一如他们的父亲一样,致力于根除百姓敬拜巴力的习俗。这一点仿佛不得民心,因为人民渴望敬拜巴力。
根据亚比米勒的话,基甸的七十个儿子都渴望管理以色列的百姓,虽然经文对这点没有明确指明是否属实。不过亚比米勒是一个心机很深的人,他对王位的渴望也远超于他的七十个弟兄。基甸的孩子众多,如何能在七十个人中让自己脱颖而出?如何能让众人在诸多兄弟中拥戴自己呢?亚比米勒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人,利用亲情,利用示剑母系亲属的力量来扶持他作王。
亚比米勒为自己做王一事提出两个主要的理据:第一、一个人来管理肯定比七十个人为好;第二、强调他的母亲为示剑人,他与示剑人民有血缘的关系,他自己可算是他们的骨肉。当亚比米勒的几位母舅将亚比米勒的想法告诉示剑人后,城中百姓的心都归向亚比米勒。
“就从巴力比利土的庙中取了七十舍客勒银子给亚比米勒,亚比米勒用以雇了些匪徒跟随他。他往俄弗拉到他父亲的家,将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只剩下耶路巴力的小儿子约坦,因为他躲藏了。”(4-5节)
示剑的百姓为了表明对亚比米勒的支持,他们就从巴力比利土神庙中取出七十舍客勒银子给他。支持亚比米勒作王的“经费”竟然是从巴力比利土的庙中取来的,这清楚暗示,扶持亚比米勒作王的是魔鬼,而七十舍客勒这数目正好代表了基甸七十个儿子。亚比米勒用这些银子来雇用了些匪徒跟随了他,作他的帮凶,替他杀人。
亚比米勒作王的野心引发了严重的悲剧,圣经记载:“他往俄弗拉到他父亲的家,将他弟兄耶路巴力的众子七十人,都杀在一块磐石上。”经文本身没有将这大屠杀描绘为一场争战,反而视它为祭典式的处决。“磐石”这字常指将祭牲杀在一块石头上,而磐石也是传统屠杀祭牲的地方。
基甸自己不愿作王,他在示剑的妾所生的儿子却要作王。亚比米勒不但自高,而且凶残毒辣,不择手段。他此次的行动扫除自己的障碍,免除了后患。在这次大屠杀中,基甸的七十个儿子都无一幸免,只剩下基甸最年幼的儿子约坦得以逃脱。
“示剑人和米罗人都一同聚集,往示剑橡树旁的柱子那里,立亚比米勒为王。”(6节)
当亚比米勒来到示剑探望他的母亲时,他作王的梦想成为了事实。示剑人与米罗人在一致的共识下,拥立亚比米勒为王,亚比米勒终于如愿以偿,爬上王位了。
“有人将这事告诉约坦,他就去站在基利心山顶上,向众人大声喊叫说:示剑人哪,你们要听我的话,神也就听你们的话。有一时树木要膏一树为王,管理他们,就去对橄榄树说:‘请你作我们的王。’橄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供奉神明和尊重人的油,飘摇在众树之上呢?’”(7-9节)
约坦躲藏,并非贪生怕死,因为当约坦得悉亚比米勒被示剑百姓拥立为王后,他就站在基利心山顶上,向百姓大声呼喊。基利心山对以色列人来说极为重要,因为昔日即将进入迦南地的以色列人,就在这地方领受律法书上的祝福(书8:33)。
现在约坦站在相同的地点,指责示剑人的愚妄。约坦是一个不贪慕荣利的人。他没有兴兵为自己争夺天下,只是站在示剑城南的基利心山上,宣告为利结合搞政治是违背神的旨意,言明凭私欲立王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
基利心山与以巴山分别座落在示剑的两旁,因此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圆形技竞场。从种种可能性看来,约坦似乎不可能上到基利心山顶上,而是选择了在城以上的一块天然大石上站着;因此城中的百姓能清楚听到他的声音。而且,就算城中的人起来追击,约坦也可以安然逃脱。
当时流行用树木作比喻,约坦就藉此指责亚比米勒。在比喻中,众树要找一树来治理它们,所以便首先到橄榄树那里去,邀请它来管理其余的树木。橄榄树有几个主要用途:它的果子是一种主要的食品,它出产的油可以用来膏抹祭司及王,对皮肤也有舒缓的作用,它的木料也可作为燃烧的源料。因此,它的用处是毋容置疑的。
然而,橄榄树拒绝了管治的邀请,因为它有更重要的任务,就是用来供奉神和尊重人。
“树木对无花果树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无花果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所结甜美的果子,飘摇在众树之上呢?’树木对葡萄树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葡萄树回答说:‘我岂肯止住使神明和人喜乐的新酒,飘摇在众树之上呢?’”(10-13节)
橄榄树拒绝作王之后,众树又来到无花果树那里,邀请它来治理它们,但是无花果树也同样拒绝了它们的请求。它所持的理由是,倘若它离开自己的果实,它将会很快便枯残,因此它不会放弃“所结甜美的果子”,而去治理其他的众树。很多无花果树的种类至今仍然存在,它的果子向来是以色列人不可或缺的美味和主要食物;有时以色列人会将它晒干及加压,而制成饼。
当无花果树婉拒了管治的邀请后,众树木又去到葡萄树那里,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葡萄树同样是拒绝了它们,说:“我岂肯止住使神明和人喜乐的新酒?”葡萄树所结的果子,对神和人皆有用处,葡萄酒可以在献上奠祭时使用,而且葡萄汁是百姓一般常饮用的饮品。
“众树对荆棘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荆棘回答说:‘你们若诚诚实实地膏我为王,就要投在我的荫下,不然,愿火从荆棘里出来,烧灭黎巴嫩的香柏树。’”(14-15节)
当葡萄树拒绝后,众树就来到荆棘那里,说:“请你来作我们的王”。这一次荆棘接受了邀请,它要众树都投在它的荫下。众树以为可以在荆棘那里从炽热的阳光中得到保护,然而这样的想法是毫无意义的,因为荆棘本身矮小,根本很难产生树荫。荆棘是在人犯罪之后,从神所咒诅的地生的,要众树投其荫下是个天大讽刺,比喻亚比米勒不能保护示剑人。
然而当荆棘接受了这次的请求后,立刻向那些不支持它的树木提出警告:“愿火从荆棘出来,烧灭黎巴嫩的香柏树”。干燥的荆棘在炎热的夏天很容易成为引发及蔓延火种的源头,故此它的恫吓也不是空泛之言。火势蔓延会殃及高大的香柏树,比喻亚比米勒会成为示剑人的祸患。
荆棘的无用及危险是为人熟知的,荆棘不能出产任何有价值的产品,而且给农夫带来严重的威胁。特别在炎热的夏天,它快速地生长更见威胁,因为会更容易引致野火出现,野火会随着风势,将枯干的荆棘所带来的火种以难以置信的速度向四周快速蔓延。
由此可见,这个比喻的解释是十分清楚的:众树代表了示剑的百姓;而橄榄树、无花果树及葡萄树则代表基甸;至于荆棘,显然是代表亚比米勒,一个已经向百姓证明了威胁的无价值之王。荆棘是最不具经济价值的,却做起王来;故事的内容讽刺亚比米勒作王,就像荆棘作众树之王一样不合适,因此示剑人拥护他作王,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现在,你们立亚比米勒为王,若按诚实正直善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全家,这就是酬他的劳。从前我父冒死为你们争战,救了你们脱离米甸人的手。你们如今起来攻击我的父家,将他众子七十人杀在一块磐石上,又立他婢女所生的儿子亚比米勒为示剑人的王;他原是你们的弟兄。”(16-18节)
约坦引用这个比喻来指责示剑的百姓,责备示剑人忘恩负义,恶待基甸的家人。在谴责之中,他以基甸忠心的服侍,冒死拯救他们脱离米甸人之手的事迹来提醒示剑人。而在十七至十八节的插述里,约坦指责他们背叛基甸的家族,他们要为基甸七十个儿子的死负上犯罪的责任。
约坦讽刺他们所作的错误选择:他们竟然拒绝了大能的勇士基甸,而选择了立这个从婢女所生,毫无价值之人为他们的王!
橄榄树、无花果树、葡萄树等能结果子的树都不愿意作王,只愿安心尽自己的本分。喜欢作领袖的,必然不会是好领袖,像亚比米勒是受咒诅的荆棘,爱飘摇在众树之上。不结果子只能伤人的荆棘愿意作王,意味着荆棘作王后,树木的日子更不好过了。
“你们如今若按诚实正直待耶路巴力和他的家,就可因亚比米勒得欢乐,他也可因你们得欢乐。不然,愿火从亚比米勒发出,烧灭示剑人和米罗众人。又愿火从示剑人和米罗人中出来,烧灭亚比米勒。”(19-20节)
约坦指出,倘若他们真是按诚实正直而行事,那么他就认真为他们欢乐了!倘若他们的选择是出于不忠,出于自私的利害关系,那么他们很快就会经验到不能团结和彼此相争的命运!果然三年后,示剑人背弃亚比米勒,结果引发了一场杀戳,最后示剑人和亚米比勒同归于尽。
“约坦因怕他弟兄亚比米勒,就逃跑,来到比珥,住在那里。”(21节)
示剑人没有就约坦的说话作出回应,因为他们显然是要起来追捕他。因此约坦在斥责之后,马上便逃到比珥。比珥距基利心山约五十公里,关于约坦的事就记载到这里,我们以后再看不到约坦的事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