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20-5-7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耶和华和基甸的刀
昨天的经文讲到,神吩咐基甸从以色列的三万二千名士兵当中,筛选出了三百名精兵;基甸要带着这三百人去迎战十三万五千人的米甸联军,人数比例是一比四百五十。从人的眼光看来,这无异于以卵击石,但是基甸依然顺服神,没有对耶和华的安排提出什么抗议。
“当那夜,耶和华吩咐基甸说:‘起来,下到米甸营里去,因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中。倘若你怕下去,就带你的仆人普拉下到那营里去。你必听见他们所说的,然后你就有胆量下去攻营。’于是,基甸带着仆人普拉下到营旁。”(9-11节)
当夜,耶和华吩咐基甸:“起来,下到米甸营里去。因我已将他们交在你手中。”此时以色列士兵的人数已经由三万二千减至三百,基甸并非职业军人,要说基甸不惧怕,那是不可能的。神知道基甸害怕,神也体察他的软弱,神对基甸很有耐心,继续给予他进一步的凭证。
耶和华吩咐基甸带着他的仆人普拉,趁着夜色悄悄潜入米甸军营,要他们发现在敌方的阵营中已经有惊扰的心,藉此来坚固基甸的信心,所以特别安排了这次夜间的侦察。
“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一切东方人都布散在平原,如同蝗虫那样多。他们的骆驼无数,多如海边的沙。”(12节)
基甸就带着仆人普拉偷偷来到米甸人的营旁,在他们两人前面,布满了米甸人和亚玛力人,他们散布在平原上,人数如同蝗虫那样多,骆驼也是如同海边的沙一样数不清。
当然,这是一个相当贴切的夸张描绘,蝗虫具有强大的摧毁能力,可以将全地吞灭,表明这群入侵者准备在全地进行抢夺及破坏。基甸想到跟随自己的三百战士,比起在他们面前的十三万五千敌军,根本是微不足道。
“基甸到了,就听见一人将梦告诉同伴说:‘我做了一梦,梦见一个大麦饼滚入米甸营中,到了帐幕,将帐幕撞倒,帐幕就翻转倾覆了。’那同伴说:‘这不是别的,乃是以色列人约阿施的儿子基甸的刀。神已将米甸和全军都交在他的手中。’基甸听见这梦和梦的讲解,就敬拜神,回到以色列营中说:‘起来吧!耶和华已将米甸的军队交在你们手中了。’”(13-15节)
在米甸人的营旁,基甸与普拉偷听到一名哨兵将梦告诉他的同伴;前面神已经指示基甸,当他们进入到敌营中,会让他们听到这样的消息。在东方的文化中,梦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旧约中,神常常藉着梦向人披露未来要发生的事情。
基甸听见米甸人讲述梦中见到的情境,就是一个大麦饼滚下来,倾覆米甸人的营。大麦是以色列地最普通的谷类,是穷苦人的主要粮食。以色列因米甸人的欺压而变得穷困,因而这大麦饼代表以色列人,滚下来代表基甸的刀直捣米甸人的巢穴。
米甸人自己解释了这梦的意思,可能他们是半开玩笑地说着,但是神却把梦的解释叫基甸听见,使他得着胆量。神使万事互相效力,好成就他的美意。从敌人的口,神让基甸得知他必得胜。听见米甸人的对话之后,基甸壮胆起来,便敬拜耶和华,并将这些话带回以色列阵中鼓励军心。
耶和华神的确是一个伟大的鼓励者;在基甸面对如蝗虫过境般的强大敌人而心中焦虑时,他让基甸看到神的真实和大能,从神那里重新得力,知道必定能打赢这场战争。至此,神已经给了基甸第四个印证;可以想象,神对这个胆怯又小信的人是何等的忍耐!
不过,我们也不要讥笑基甸小信,不要指责他常常讨要证据,要理解他当时的处境和难处。以色列人长年被敌人欺压,作战的人才凋零,此时强大敌军压境,再加上经验缺乏,任何人都不免惧怕。神给他证据,正是他急需的;神一再给他证据,正说明神是体恤人的神。
“于是,基甸将三百人分作三队,把角和空瓶交在各人手里,瓶内都藏着火把。吩咐他们说:你们要看我行事,我到了营的旁边怎样行,你们也要怎样行。我和一切跟随我的人吹角的时候,你们也要在营的四围吹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16-18节)
从米甸人的口中得闻以色列人胜利的预兆后,基甸的信心得到坚固,放胆带领三百人向米甸人进攻。他将三百人分成三队,这是旧约战事中常见的做法。这些人手持号角及空的瓶子,而瓶内则藏着火把,他们将按着基甸的指示行事。由此可见基甸不单是一个大能的勇士,他还是一个军事策略家,他懂得怎样把有限的资源(三百人)合理地组织起来。
这三百士兵每个人配备一支号角和一个内藏火把的瓶子。将火把藏于瓶子内,这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在后面时间可以获得使用。至于号角,常作召集军队作战之用。以色列人要先吹号,继而打破瓶子,呼喊“耶和华和基甸的刀!”然后再不断吹起号角。
当以色列人追击米甸人时,呼喊和吹角互相交替。这样做的目的除了要令米甸人产生混乱之外,亦希望藉此误导米甸人,使他们误以为被无数的军兵围攻。
“基甸和跟随他的一百人,在三更之初才换更的时候,来到营旁,就吹角,打破手中的瓶。三队的人就都吹角,打破瓶子,左手拿着火把,右手拿着角,喊叫说:‘耶和华和基甸的刀!’他们在营的四围各站各的地方。全营的人都乱窜;三百人呐喊,使他们逃跑。三百人就吹角,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逃到西利拉的伯哈示他,直逃到靠近他巴的亚伯米何拉。”(19-22节)
基甸和跟随的人在米甸营的四围埋伏,半夜三更时分,基甸与跟随他的一百人首先对米甸人展开攻击。那些被杂吵声浪唤醒的士兵倍感惊怕,以为他们的敌人已经渗透营中,骆驼的惊恐奔逃令这环境更显得混乱。
接着基甸一声令下,三百人立刻吹起号角、打破瓶子、拿着火把,大声喊叫“耶和华和基甸的刀!”这三百以色列士兵完全遵从基甸的命令去做,在黑夜中,敌人疏于防范的时候,三百人的吶喊、突然火光熊熊、号角之声齐鸣,制造出一个很大的气势。
我们可以想像,这三百人在基甸领导之下,先是用宏亮的号角声,接着有三百个瓶子被打破,然后是如打雷一般的呐喊声,用尽全力制造噪音,以增加场面的混乱。
在这混乱的情况下,米甸全营的人都被吓得惊醒,他们不知道敌人从哪一个方向来,也不知道来的以色列人究竟有多少,好像到处看见火光,到处都听见喊声,看似有士兵无数。结果,他们自己就乱起来了,都以为被大军包围了。
米甸人也在这个混乱中自相残杀。因为天黑,看不见来的是什么人,只要看见人影在那里晃动,就一刀砍过去,结果当然是自己人打自己人。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刀互相击杀,最终米甸人就逃跑了。最后,米甸人向东逃跑至平原,然后到达约但河,这里是他们最初向以色列人发动进攻的地方。
“以色列人就从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全地聚集来追赶米甸人。基甸打发人走遍以法莲山地,说:‘你们下来攻击米甸人,争先把守约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于是,以法莲的众人聚集,把守约旦河的渡口,直到伯巴拉。捉住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一名俄立,一名西伊伯。将俄立杀在俄立磐石上,将西伊伯杀在西伊伯酒榨那里。又追赶米甸人,将俄立和西伊伯的首级,带过约旦河,到基甸那里。”(23-25节)
整个米甸的联军都散掉了;为了彻底将米甸人击溃,基甸召集拿弗他利、亚设及玛拿西三个支派,联手追击在逃的米甸人。米甸人给他们打败了,就要逃回米甸,以色列人一直追赶他们。当米甸人向南逃时,基甸向以法莲支派要求增援,他们的工作主要是把守约但河的几个渡口。
其他以色列众人一心追杀米甸逃兵,但是那三百个勇士始终没有动过刀,他们只负责高声呐喊,这种战胜敌人的方法,更显出信心的得胜。你见过哪一场战役,以色列人只用“诗歌班”大合唱便能战胜敌人呢?
最后,以法莲人将两个米甸的首领俘掳并处决了,他们是俄拉及西伊伯。他们二人的首级被割下,有如战场上胜利的战利品,被带到基甸那里,这是古代东方人打仗胜利后常见的风俗。
这场争战以色列人能取得胜利,完完全全都是神的恩典;基甸也好,三百个人也好,其他以色列人也好,其实都算不得什么。在与米甸人争战的时候,神在为他们争战,神藉着敌人的手帮助他们,神藉着超自然的方式在帮助他们,是耶和华为他们行了大事。
从这一次争战中,我们看见神的工作是何等完美周详。他呼召基甸作拯救者,他不但差遣,更是与基甸同行,又预早安排一切得胜的条件和环境。这三百以色列士兵手无寸铁,只有空瓶和火把。但他们信神和基甸的话,依计行事,结果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奇事,经历奇妙的得胜。
今天仍然如此,谁敢信神的话,谁就会看见不可思议的事。剩下的问题是:你相信吗?
|
|